回覆列表
  • 21 # 歷史軍魂

    在熱兵器時代,身高對戰鬥力的影響不大。二戰時期日軍的戰鬥力強悍,我認為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受神道教、軍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的影響。

    日軍在戰鬥時以進攻為原則,日軍往往拿著上著刺刀的三八式步槍從敵人的正面衝鋒,這就是所謂的“白刃戰”。防禦時,只要沒有命令便不允許退卻,也就意味著死守—必須戰死為止。

    二、士兵受過良好的教育

    日本在幕府時期,日本的文盲率就特別低。當時男子45%識字、女子15%識字。日本明治維新時大力發展教育,到1907年時,日本的小學入學率達到了97.83%,基本做到了小學教育的普及。因此,二戰中日軍士兵最低都是小學文化水平,日軍士兵人人都能寫日記和搗鼓照相機。日本的小學普及率就連當時歐洲的許多國家都達不到。

    三、訓練嚴格

    日軍士兵受過良好的教育能夠為其提供高素質的兵源,除此之外,日軍的訓練也很嚴格。

    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以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訓練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每年 用於訓練的步兵子彈則為1800發。在這種嚴格要求和訓練條件下,日軍射擊水平普遍較高,通常每個中隊(連)優秀射手佔到三分之一左右。英國軍事評論員給 日本軍隊軍事素質的評價是:裝備B級,戰術水平A級,單兵射擊技術A級。 據一些抗戰老兵回憶,許多日軍士兵在乘車行進時舉槍射擊,仍能較準確地打中百米內的人形目標。而普遍受過基礎教育的日本兵在受到長時間嚴格訓練後,對技術兵器的操作、保養水平更是遠優於中國士兵。

    直到戰爭後期,日本在戰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兵源枯竭,不得不擴大服役年限,徵召了許多“鬍子兵”和“娃娃兵”,老的老,少的少,且訓練的時間、質量都不能保證,軍事素質就大打折扣。

  • 22 # 兵說

    軍隊戰鬥力受到兵員素質、武器裝備、戰略戰術、部隊編制體制及後勤保障與管理等方面的影響。換句話說,士兵的身高並不是現代軍隊戰鬥力的決定性因素。

    在冷兵器時期,高大魁梧計程車兵在肉搏時的確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到了二戰,身高和體重就並不重要了。就算是近戰拼刺刀,拼的也是耐力和技術,而且二戰時期日軍正是利用自己矮小這一“優勢”,拼刺時直接可以刺向對手腹部,讓人防不勝防。

    現在之所以有人認為二戰時期日軍戰鬥力強,是因為當時日軍的單兵素質高。在日軍,新兵至少要經過三月的拼刺等基礎訓練。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射擊訓練,每個士兵要達到300米內能槍槍擊中單個目標的標準。而且日本國內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普及了初中教育,絕大多數日本士兵文化素質高,再加上他們受到軍國影響,以為天皇戰死為榮,在戰鬥中及其瘋狂。

    除去武器裝備等外部因素,一支不怕死、訓練有素的軍隊,戰鬥力當然不會弱。何況,二戰時期日軍的主要對手是中國軍隊。當時的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後勤供應、兵員素質等都不及日軍,即使是抗戰初期的平型關大捷和臺兒莊大捷,我軍也付出了較大傷亡。所以當時國府就有一些高層出現投降傾向,大肆宣揚日軍戰鬥力強,無法戰勝。殊不知大部分中國軍隊戰鬥意志頑強,是永遠不可戰勝的!

    在上個世紀30年代末的諾門坎戰役中,日軍被火力強大的蘇軍打得滿地找牙。到了二戰後期,日軍兵員素質降低,他們不僅在太平洋戰場與美軍作戰中慘敗,在緬甸面對擁有美式裝備的國軍也是傷亡慘重。這也證明,在絕對的火力優勢面前,日軍的戰鬥力也沒有流傳中的那麼強。

  • 23 # 鍋蓋頭司令

    這個問題本不該作為一個問題,其一日本人身高不高但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是小矮子,其二即便是在近身相搏的戰爭年代也不能完全以身高作為判定戰鬥力的標準,難道體重就不能影響戰鬥力嗎,身高不高但是長得很敦實不是也能有優勢嗎,其三二戰時期已經不是純粹靠身體強壯與否來決定戰鬥了,身體高矮胖瘦是否強壯確實影響戰鬥,但是已經不像古代那麼大了,身體壯可能行軍速度快,戰鬥更靈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你使用千鈞之力和他綿薄之力扣動扳機打出的子彈是一樣的。

    我們看很多依據身體條件選人的崗位,對身高的要求,太矮的不行,但是太高的也不行,沒人規定矮就一定比高的人戰鬥力低,行軍打仗不能按照江湖比武鬥毆的思維來看,某種程度上說矮的人更具優勢,為什麼坦克都是身形越矮越好,增加生存率,有時候你矮那麼幾釐米可能就把炮彈躲過去了。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訓練比較正規,而且因為工業化較早所以工業能力也可以,在硬體方面也不落後,西邊跟亞洲國家的戰爭,它武器裝備佔優,亞洲國家那時候還一窮二白,長期以來被列強欺凌,工業能力弱,武器難以自給自足,槍支彈藥都不夠,作戰人員有的也是民間組織起的游擊隊奮起反抗,沒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

    東邊跟美國等盟軍相比它作戰人員素質佔優。二戰時剛參戰的美國少爺兵是盡人皆知的事情,經常看戰爭史的人大概會有這樣的印象,美華人打仗崇尚火力制勝論,每次有美國參戰的戰爭,大家都會習慣性地做一個統計,美國往這地方扔了多少萬噸炸彈和炮彈,平攤到每平方公里是多少萬噸。整個把山頭削去一大塊或者土地犁了好幾遍,要是對面沒人了就贏了,要是對面還有人,那就成了損失慘重的戰鬥了。

    日本軍隊本身方方面面不弱這是一個原因,而對手都是劣勢非常明顯,這更把日本軍隊的戰鬥力表現出來了,至於身高一米五,能影響多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饃饃怎麼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