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21天,平時都乖,今天睡醒了就得抱著,不然就哭,到了晚上七點多時扯個嗓子就哭,怎麼抱怎麼哄都弄不好,是因為白天睡覺腳丫沒蓋涼到,還是怎麼了,有經驗的寶媽們指導指導吧,謝謝。
14
回覆列表
  • 1 # David媽咪育兒

    寶寶使勁哭,怎麼抱都哄不好,這有可能是寶寶感到身體不適。一般情況下,寶寶日常的需求,透過哭鬧就是想告訴媽媽他的需求。

    那麼寶寶使勁哭,而且還哄不好,只麼就要引起媽媽的注意了。

    排除餓了、渴了、困了、悶了之後就要檢查一下寶寶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先摸摸寶寶的肚子看看是否脹氣,如果肚子硬且鼓,就是給寶寶揉一揉。喝奶的寶寶是很容易肚子脹氣的。

    這是候就是把寶寶豎著抱,拍拍他的後背從尾骨部向上拍一直到後頸部。看看寶寶是否打嗝,打嗝了就放下哄寶寶入睡,睡覺是修復身體不適的最好方法。

    體溫正常、飲食正常、大便正常的情況下再看看是不是其他問題。

    排除了脹氣,那就看看胳膊腿有沒有紅印,看看是不是睡覺姿勢造成的血液迴圈不好,造成壓迫性疼痛。

    也不是肢體上的壓痛,就要看看及時就醫了,因為這是寶寶自保的最簡單的方法,他要引起家人重視才會哭得很兇。

    總之,小孩無小事,還是要再耐心些,天氣炎熱儘量不要讓孩子哭鬧的太厲害。

  • 2 # xia艾克思

    首先寶媽要淡定。別慌,寶寶有可能是肚子裡有氣,給寶寶捂捂肚子,你如果會做排氣操就給寶寶做做操。排氣操很簡單,搜一下都有的。

    你家寶寶母乳還是奶粉,注意飲食,喂完以後拍嗝,如果過會兒寶寶排便了他也許就不那麼鬧了。

    給寶寶檢查一下是不是那裡淹了或者出小包了。檢查脖子,腋下,大腿根,屁股,耳朵後面。如果有異常,及時塗抹。

    寶寶會因為一次不舒服產生恐懼,睡著後一醒來就嗷嗷哭,他以為他又要疼了,過段時間就好了。每次睡醒媽媽都及時管他就OK。

    肚臍掉了嗎?把肚臍那裡彆著涼。

    沒事的。加油!!

  • 3 # 心連心好月嫂

    不足一歲的小寶寶不善於言語表達,大多采用哭鬧等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因此經常會出現嬰兒夜晚哭鬧不止的情況,寶爸寶媽們也經常為此頭疼不已,搞不清楚寶寶到底是什麼情況。

    寶寶餓了或吃太撐

    寶寶肚子餓了要吃的時候,哭聲一般很洪亮,頭來回活動,嘴不停地尋找,並做著吸吮的動作。這個是很容易判斷的,餵飽了自然就不會哭了。

    反之,吃得太多難以消化,寶寶也會哭。(這個是目前最常見的!)主要就是很多家長喂得太多、太頻所致。很多家長說“我把奶嘴、乳頭放寶寶嘴裡他就會吃啊,難道不是餓了?”當然不是,每個寶寶都自帶反射能力,即使不餓,你把奶嘴放到嘴邊他就會吃!吃得太撐太飽不舒服,自然就會哭鬧。

    應對方法

    母乳餵養的話遵循按需餵養,人工餵養的話不要一下喂得太多、太急。一般新生寶寶也不需要過於頻繁去餵奶,2~3小時吃一次就行,每次吃飽就成。

    寶寶衣服穿太多或者太少

    該穿多少衣服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最糾結的問題,穿少了怕凍著,穿多了怕熱著。

    其實當寶寶冷時,哭聲會減弱,並且面色蒼白、手腳冰涼、身體緊縮,這時把寶寶抱在溫暖的懷中或加蓋被子,寶寶覺得暖和了,就不再哭了。

    反之,如果寶寶哭得滿瞼通紅、滿頭是汗,一摸身上也是溼溼的,可能是被窩太熱或寶寶的衣服太厚,只要減少鋪蓋或衣服,寶寶就會慢慢停止啼哭。

    應對方法

    儘量將室內維持在23℃-25℃,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厚,可以用手去摸一下寶寶的後背,如果黏黏的那就說明是穿厚,適當減衣被即可。

    寶寶尿不溼該換了

    寶寶一般出生一週後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大便次數也可能較多。如果寶寶尿了或拉了,尿布裹著可能讓他感到不適而啼哭。有時寶寶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來,好像很委屈,那很可能是尿布溼該換了;

    反之,尿布沒溼,那就可能是寶寶做夢了,或者是寶寶對一種睡姿感到不舒服了,想換換姿勢可又無能為力,只好用哭來表示了。

    應對方法

    及時幫寶寶更換尿布。小於6個月的嬰兒晚上睡覺時,最好選用尿不溼,以柔軟、吸水、透氣的為佳,一晚上至少換兩次,即4小時更換一次。

    寶寶生病了

    感冒、發燒、疝氣等疾病,都可能讓寶寶感到不適而哭鬧不止。

    應對方法

    一旦發現寶寶吃飯、睡覺、體重有所異常,哭鬧不止,要及時帶寶寶就診,查明原因。

    著重要說的是:腸絞痛致寶寶哭鬧

    新生兒無故的哭鬧,難以安撫,頻繁吃奶,吃過奶之後仍然哭鬧,哭鬧時小臉漲得通紅、下肢蜷曲,很可能是腸絞痛造成的。

    應對方法

    在3周-4個月大的寶寶中,腸絞痛很常見,隨著年齡增加會消失。寶寶出現腸絞痛時,家長可以豎抱,輕輕安撫,也可以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幫助減輕疼痛。

    這裡要說一下,三個月以前寶寶的頸椎都在生長髮育中,建議是橫抱為主,即便是豎抱,也要讓寶寶把身體重心依靠在家長身上,家長身體可以向後傾。還有很多家長問“兩個月大的寶寶喜歡站或者豎抱怎麼辦?”這裡也是一樣的,任何豎抱,都儘可能讓寶寶身體重心依靠在家長身上!雖然這樣家長會受點累,但是為了寶寶頸椎生長髮育的好,那也只能忍著了!

    新生兒腸絞痛的識別和緩解方法!!

    寶寶困了想睡覺

    嬰兒還不會自己入睡,感到困了或者想睡覺的時候也會哭鬧。

    應對方法

    哄寶寶好好睡一覺。最好的辦法是給寶寶建立規律的作息,這樣就能在寶寶哭鬧之前哄他入睡了。

    安撫寶寶最有效的方法

    一、基本需求

    1.哺乳:寶寶可能是餓了,吃上奶就會停止哭鬧了2.拍嗝:吃進太多氣,寶寶會不舒服,躺在床上會來回使勁,也很容易吐奶。3.換尿布4.脫掉寶寶的衣服徹底檢查是不是有扎手的地方或線頭纏繞住寶寶的趾頭。

    二、安撫觸控

    5.抱寶寶6.用揹帶抱寶寶7.給寶寶背部按揉8.讓寶寶趴在您的前臂,腹部向下,用你的手,支援他的胸口(對付腹絞痛的常用方式)9.讓嬰兒趴在膝蓋上,輕輕揉搓他的背,一邊慢慢抬起放下你的腳後跟10讓嬰兒趴在床上,輕輕地拍他的背部

    (用揹帶背寶寶)

    三、降低刺激、利用聲音安撫

    11.用小毯子包起寶寶:增加安全感12.把燈光調暗:寶寶有了白天黑夜的區分後,燈光暗下來就知道該睡覺了,太亮的燈對寶寶也是一種刺激。

    13.給寶寶唱歌:尤其是媽媽的聲音,對寶寶有安撫作用。

    14.播放一些音樂(嘗試不同的風格和型別的聲音):孕期給寶寶播放的胎教音樂,讓寶寶會感到熟悉。

    15.利用“白噪聲”(風扇,流水聲,吸塵器,洗碗機,收音機不調到頻道上)

    或者試試下面幾種比較有效的搖晃方式,試試看你家娃喜歡哪一種吧:

  • 4 # 梧桐農姐

    我家寶寶也遇到這種情況了,是因為腸絞痛!

    兩個方法比較管用:

    1、做排氣操

    新手媽媽不會做排氣操,上網查查,媽媽可以在寶寶吃奶1小後寶寶沒睡著時幫寶寶做操,一天最好做上三次以上,一次做10鐘左右!我們在幫寶寶做排氣操時,寶寶會放屁排氣的!

    2、腹部按摩,在寶寶肚子上塗抹稀釋2倍的雲香精或者山茶油),媽媽雙手搓到發熱,將搓熱的手放在寶寶腹部,掌根用點力往下壓寶寶的腹部,然後順時針揉100-200次。(按摩期間媽媽的手涼了,媽媽要把手搓熱了繼續按!)腹部按摩要在寶寶使勁哭之前幫寶寶做腹部按摩。

  • 5 # 么妹兒145130807

    這得看你寶寶多大了,如果是三個月之內的話,有可能是腸絞痛,脹氣 腸套疊等原因。量下寶寶體溫,按摩下寶寶肚子。多給寶寶做排氣操。如果是半歲左右的話。下午出現哭鬧不停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黃昏鬧,可以把寶寶帶出去溜達一下。轉移注意力,至於半歲以後的話。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因為我的寶寶才六個月,能幫你的就這麼多。

  • 6 # 鄧娟0805

    寶寶哭鬧實際是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餓了、熱了、冷了等等,他們都會哭,所以我們要先找到哭泣的原因,使寶寶舒適了,也就會停止哭泣了。

    飢餓時,寶寶會哭泣。而且聲音是最大的,頭會來回的活動,嘴會不停的尋找,做一些吮吸的動作。這個時候,開始餵奶,哭聲就會慢慢變小,吃飽以後就會安靜的入睡了。

    寶寶冷的時候,哭聲會稍微弱一點,臉色相對蒼白、手腳可能會有點冰冰的,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把寶寶抱在懷裡溫暖一下或者加蓋被子就可以解決哭聲了;寶寶如果是哭得滿臉通紅,而且還哭出了汗,全身溼溼的,可能就是太熱了,只要減少衣服和被子也可以停止哭泣了。

    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來,感覺哭得很委屈的時候,就掀開被子看看是不是尿布溼了,就給他們換一塊乾的。如果寶寶換了尿布還不安靜,有可能就是寶寶做夢了,或者寶寶不喜歡現在的睡姿。這時候媽媽可以給他們一種睡姿,安撫一下,告訴他們:“媽媽一直都在這兒,別害怕,乖乖睡覺”,他們就能乖乖入睡了。我是和你們一起學習情感、育兒經驗的娟子。

  • 7 # 格格巫育兒

    導讀:寶寶使勁哭,怎麼抱怎麼哄都哄不好,應該怎麼辦?無法用語言和爸爸媽媽溝通的寶寶,無論是餓了、渴了、困了等,都只能用哭聲來代替,作為寶爸寶媽,一切只能依靠經驗來猜測寶寶到底是怎麼了?才能讓寶寶停止哭泣,一般情況下,寶寶哭泣有以下幾種原因:1、飢餓。寶寶醒來後,既沒有看見自己熟悉的味道的媽媽,肚子又餓,就會放聲大哭,遇到這種情況,寶媽及時給寶寶餵奶即可。2、想睡覺。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精力有限,每天需要睡10-18個小時,一般每隔兩個小時左右,寶寶就會犯困,如果寶媽沒有哄睡覺,寶寶就會哭鬧不止,特別是在上一頓只吃了五六分飽的時候,寶媽只需要給寶寶餵奶,寶寶會一邊吃奶,一邊睡覺的。3、腹絞痛。寶寶腹絞痛時,會大哭,且哭到臉色蒼白,寶媽需要用手在寶寶腹部做做按摩,安撫寶寶。4、拉屎或尿。像我家小寶寶拉屎或尿多時,她會感覺屁屁特別難受,如果沒及時給她換紙尿褲,她就會大哭,哄都哄不聽,一給她換完紙尿褲,馬上停止哭泣了。5、過熱或冷。有的時候,寶媽幫寶寶捂得太緊了,寶寶滿頭大汗,也或者有時沒穿好衣服或被子,冷到寶寶了,寶寶也會哭的,所以寶媽在照顧寶寶時,需要細心些,偶爾摸摸寶寶的頭部,看是否出汗,寶寶滷門、肚子和腳底,這三個地方不能冷到了,這三個地方受涼後,寶寶容易感冒發燒。6、生病。比如寶寶感冒發燒了,感覺到自己身體不舒服,吃奶也容易吐奶,且會哭鬧不止,處理方法是喂點小兒感冒藥和開水,寶媽多點耐心哄哄和安撫寶寶。重點提示:寶媽應熟記這幾個原因,遇到寶寶哭泣,基本上能馬上知道寶寶為何而哭,能直接解決寶寶哭泣問題了。

    今日話題:寶寶使勁哭,怎麼抱怎麼哄都哄不好,你認為應該怎麼辦?

  • 8 # 福林媽咪

    其次就要知道孩子的哭聲都代表了什麼意義,因為媽媽只有知道寶寶什麼需求,滿足寶寶的需求,才能讓寶寶停止哭。所以寶寶的哭聲也就是寶寶的“嬰”語,聽不聽得懂就要看你的經驗了。

    不過沒有經驗的新媽媽也不要著急,這裡有一份新生兒“嬰”語大解析可以幫助你快速獲得哄娃的訣竅,快來看看吧。

    1、我很健康

    寶寶有時候沒事愛哭兩嗓子,有時候是像你說他很健康呢,當寶寶的哭聲很響亮,節奏感很強的“光打雷不下雨”的時候,就表明寶寶沒啥大問題,可能是無聊了,哭兩嗓子,說明自己健健康康的。這時候只要寶爸寶媽過去安撫一下,立馬笑得咯咯響。

    2、我餓了

    如果寶寶餓了,哭起來的聲音都會很讓人心疼,哭聲中帶著乞求,聲音由小變大,越來越急切,這時候不管把啥放到寶寶嘴邊,小傢伙都表現出急切的吮吸動作。這就說明寶寶餓了,媽媽趕快喂寶寶奶吃吧,寶寶吃飽了,立馬就會開心了。

    3、我吃撐了

    寶寶吃飽了會心滿意足的笑,但若是吃撐了不舒服可就會哭了。寶寶如果吃撐了,腸胃會很難受,哭聲也會變得尖銳,同時兩個小腿也會不老實的亂蹬,寶寶還有可能出現吐奶或者溢奶的情況。這個時候寶媽哄也是沒有用的,就讓寶寶哭一哭吧,還可以加速消化。

    4、我口渴了

    寶寶口渴的時候應該還是比較好判斷的,寶寶會表現得不耐煩,嘴唇看上去有些乾燥,還會時不時的用舌頭舔嘴唇,當你發現寶寶哭的時候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孩子想喝水了。

    雖說小月齡的寶寶純母乳餵養,不需要額外喂水,但是現在冬季天氣乾燥,再加上室內不是開著空調就是暖氣,寶寶肯定會覺得口渴,所以寶媽根據寶寶的變化,適當喂喂水也是很有必要的。

    5、我想要抱抱

    在寶寶的世界裡,如果可以的話,他願意每時每刻都被媽媽抱著,當孩子哭的時候帶著顫音,並伴隨著頭部左搖右擺,就是撒嬌想要你抱抱了。這時你走到他面前,你能感受到他用力的想伸胳膊讓你抱抱他,如果不想寶寶繼續哭,那就趕快抱抱他吧。

    6、我紙尿褲溼了

    紙尿褲溼了寶寶會很不舒服,會兩條腿亂彈蹬,但是又不是那種特別不舒服,所以寶寶的哭聲強度比較弱,也不會流淚,這時候你只需要檢查寶寶的紙尿褲是否溼了即可,如果溼了就趕快換紙尿褲吧,如果不是紙尿褲溼了,就要根據寶寶的表現判斷其他的原因嘍。

    7、我感覺有點冷/熱

    寶寶感覺冷或者熱的時候,表現是不一樣的。

    寶寶冷了:哭聲比較低沉,哭時身體稍稍顫動,小手發涼,嘴唇發紫;

    寶寶熱了:哭聲比較大,身體四肢比較活躍,頸部出汗。

    這兩種情況都是需要寶媽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才能讓寶寶身體舒適。

    8、我想睡覺了

    有些寶寶想睡覺而睡不著的時候,會覺得煩躁,進而哭鬧個不停,這時候最好給寶寶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然後抱著寶寶輕輕搖晃,很快寶寶就會進入夢鄉了。

    9、我害怕了

    有時候寶寶睡醒身邊沒有人的時候,寶寶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很害怕,便會突然大哭,這就需要寶爸寶媽多多陪在寶寶身邊,安慰疼愛寶寶了,這樣才能消除寶寶的恐懼心理。

    相信新媽媽看完之後會對寶寶的哭聲有進一步的認識,不管寶寶怎麼哭鬧不停,只要媽媽們知道寶寶在表達什麼,就能輕鬆哄好寶寶。

  • 9 # 墨仔媽媽育兒

    寶寶哭鬧有很多原因,需要家長冷靜下來逐一排查,根據題主描述,寶寶哭鬧有以下幾點表現:

    寶寶為21天未滿月寶寶睡醒以後要抱著晚上7點開始扯著嗓子哭怎麼哄也哄不好

    根據寶寶以上表現,建議家長仔細回憶一下,可以根據以下思路排查原因:

    1. 寶寶睡醒以後的精神狀態是什麼樣的,如果睡醒以後不是平靜的,也不笑,而是哭鬧,有可能是沒有睡好,這種情況下寶寶有可能需要尋求家長抱起來重新哄睡。

    此外,還可以根據寶寶平時的作息規律來判斷這一覺是不是睡足了。

    2. 寶寶是不是頻繁在7點左右開始扯著嗓子哭鬧,怎麼哄也哄不好,那家長需要仔細回憶並觀察寶寶是否還有以下表現:

    突然哭鬧,並且表情看起來很痛苦全身肌肉緊繃四肢蜷縮用力蹬腿全身往下用力腹脹

    如果伴隨有這些表現,那基本可以判定寶寶是出現了腸絞痛。

    什麼是腸絞痛

    腸絞痛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每個人的腸道蠕動都是有規律的,但是因為小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發育都還不完善,無法控制腸道,再加上腸道發育本身也不完善,每段腸道蠕動的速度不一樣,就容易導致腸絞痛。

    腸絞痛333原則

    一般腸絞痛在寶寶出生3周後開始,每週發作3次,每次持續3小時。

    腸絞痛發作的時間大概在晚上6-8點之間或半夜至凌晨,在寶寶3個月以後會慢慢緩解。

    所以,題主的寶寶出生21天,晚上7點開始哭鬧,是符合腸絞痛的發作規律的。

    怎樣應對腸絞痛

    目前並沒有藥物能夠治療腸絞痛,只能透過一些姿勢來緩解疼痛。

    飛機抱側躺足球抱袋鼠抱俯趴輕微按壓腹部

    這些姿勢裡,飛機抱、袋鼠抱都是操作起來相對容易的姿勢,原理就好像大人胃疼時候用手抵住胃部蹲下或蜷縮起來會舒服一點一樣。

    另外就是俯趴,平時多讓寶寶俯趴,也能促進腸道發育和蠕動。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嬰幼兒睡眠指導師,與孩子一起成長,最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 10 # 悅媽育兒

    我家娃小時候也是這樣,最恐怖的是每次都在半夜一兩點的時候扯著嗓子哭,把我們折騰得夠嗆。所以我很能體會題主的焦慮。這麼小的寶寶還不會表達,大人有時候沒辦法從哭聲判斷出現什麼情況。根據我這幾年照顧孩子的經驗來看,小寶寶哭鬧情況總結一下有如下幾點:

    一、受驚

    我家娃小時候就被我們夫妻倆帶回城市撫養,每次過年回到老家都是天黑了,鄉間小路都是黑燈摸火的,一回到家我家娃都會被嚇哭。所以每次回老家都是一場折磨,因為我家娃都是睡到半夜兩點的時候就扯著嗓子哭,吃奶哄抱都不管用。所以小寶寶突然這樣哭,首先考慮是不是受到驚嚇了。寶寶被嚇到,有可能是睡覺時突然被大聲的喧鬧聲嚇到,或是剛好睡醒哭了,媽媽沒有及時抱起來,寶寶一直處於驚嚇狀態,自然哭鬧時也很難哄。

    解決辦法是:在寶寶被嚇到雙手猛舉起來的時候,抱住寶寶,讓寶寶蜷縮在媽媽的懷裡,媽媽其中一隻手放在寶寶心口上,並輕聲跟寶寶說,寶寶不怕,媽媽在你身邊陪著你。我家娃每次被嚇到,我這樣一鬨基本都有效果。

    二、腸絞痛

    如果寶寶哭鬧不是因為受驚嚇,那麼我們要考慮是腸絞痛的原因。腸絞痛多發於三個月內大的嬰兒,表現是大多發生在夜晚,寶寶哭得滿臉通紅或是發紫、肚子發脹、雙手緊握和雙腿向上蜷縮,吃奶哄抱都哄不住。

    解決辦法是:

    1.蹬腳踏車式運動方式

    具體操作方法是:寶寶平躺在床上,大人兩手抓住寶寶的小腿,幫助寶寶反覆做蹬腳踏車動作,排出寶寶體內的氣體,緩解腸絞痛的狀況。

    2、順時針按摩

    具體做法是父母首先搓熱自己手心,以寶寶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五分鐘,可以比較快速緩解寶寶哭鬧的情況。

    3、用毛巾包裹住寶寶

    父母可以用一張乾淨大毛巾把寶寶包裹起來,除了寶寶頭部,其他身體部位都包在被子裡,輕輕晃動。這能模仿子宮環境,給寶寶提供足夠的安全感,緩解寶寶對於疼痛的恐懼感。

    寶寶出現腸絞痛的原因之一是喝奶吸入大量的空氣。父母在餵養寶寶的時候,不要讓寶寶過度飢餓而能喝奶吸入大量的空氣。母乳餵養的媽媽要讓寶寶含住乳暈喝奶,要不會吸入大量的空氣。喝完奶之後,媽媽要及時給寶寶拍奶嗝,也可以排出體內的空氣。

    三、紅屁股

    幾個月大的寶寶面板很嬌嫩,父母平時不及時清理寶寶的排洩物或是選用了容易過敏的紙尿褲,寶寶就很容易紅屁股,自然也會哭鬧。父母要多觀察寶寶是否紅屁股,如果有可以用棉籤沾花生油塗抹傷口,並注意保持寶寶屁屁清爽,一般兩天紅屁股情況就會好轉。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如果寶寶哭鬧時伴有嚴重嘔吐的情況,請及時就醫哦,讓醫生做出最準確的判斷和治療。

  • 11 # 中醫李知行

    寶寶未滿月出現這種傍晚哭鬧,難以哄的情況,一般考慮是腸脹氣。

    嬰兒腸脹氣是新生兒常見的病症,由腸道平滑肌突然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其發生率大約20%。常見於出生後10天-3個月的嬰兒,在4個月後多消失。多在傍晚及夜間發作,引起嬰兒突然性的高聲啼哭、縮腿蹬腿、扭動身體、腹脹。且難以安撫。在排氣、排便後哭鬧減少、停止。

    容易引起腸脹氣的有幾個常見因素:①進食過多前奶,乳糖含量稍高,產生氣體;②過度餵養,嬰兒一哭就予母乳、奶粉,導致胃腸道負荷過重,難以消化;③吸入過多氣體:哭鬧、飲奶過快及未拍嗝均會使氣體過多停留在胃腸道;④乳母飲食過於複雜、難消化:豆類、牛奶、海鮮、麥麩、西藍花、紅薯、香芋、辛辣食物均可刺激新生兒腸道。⑤受涼:腹部受涼後出現腸道平滑肌的痙攣,蠕動減慢。⑥配方奶餵養的新生兒可能對配方奶中的某種成分敏感;或者衝奶水溫不適宜。

    一般來說,腸脹氣的治療以家庭護理為主,護理難以改善則考慮外治療法,較少使用藥物治療。

    1.家庭護理主要包括:

    ①擠掉部分前奶,餵養時吃空一側乳房後再予另一側;

    ②避免一哭鬧就餵養,尤其母乳餵養的嬰兒,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一般2h餵養一次,1-3個月的嬰兒一般2-3h餵養一次。3個月以上的嬰兒一般4h餵養一次。保證每次嬰兒都能充分進食及消化攝入的奶量。

    ④儘量減少產氣過多的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

    ⑤注意軀幹的保暖,避免空調直吹面部、鼻孔。

    ⑥人工餵養的嬰兒可嘗試更換其它品牌奶粉。

    ⑥予少量陳皮水加強腸蠕動。

    2.每日進行排氣操鍛鍊。

    3.多進行趴的體位(可增加腹壓促進排氣)或者飛機抱

    同時推薦運用小兒推拿促進腸道蠕動及改善胃腸功能。一般使用以下手法:

    ①清板門 定位:手掌大魚際處 操作:從掌根端推向指跟端。 次數:300次。

    ②清大腸 定位:食指橈側邊 操作:從指跟端推向指尖端。 次數:300次

    ④推下七節骨 定位:腰骶部正中線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線。 操作:從腰椎方向向肛門方向推 次數:50次

    2.熱敷:搓熱掌心捂在肚臍上;或與暖水袋加熱以37-38℃溫度熱敷。

    祝寶寶健健康康長大。

  • 12 # 加加麻麻

    我是兩個孩子的全職寶媽,寶寶使勁哭,怎麼抱都哄不好,這是很讓人著急的,我昨晚也是這樣度過的,不過今天找到原因了。

    寶寶哭,要首先找到原因,觀察全身有沒有異常,比如紅屁股,或者自己抓傷,沒有的話就要找內因了。

    一、驚嚇

    我家寶寶已經連續兩天晚上大哭,不明原因的,而且沒有其他症狀。鄰居說有可能被嚇著了,早上帶去找人看,很神奇的晚上就好了。玄乎也不得不信!

    二、新生兒腸絞痛

    新生兒都會經歷那麼一段時期,腸絞痛也是很折騰孩子的,試試飛機抱,我家二寶就喜歡被這樣抱著。

    三、飢餓

    看看孩子是不是餓了,有沒有四處找吃的。或者寶寶是不是肚子脹,順時針方向給寶寶按摩肚子。

    寶寶哭鬧媽媽是最著急的,一定要儘早照明原因對症下藥,願寶寶健康快樂!

  • 13 # 調皮的阿二

    哭啼是最原始的需求表達

    當我們遇到嬰兒哭啼的時候,我們總是下意識的去哄、去拍打撫摸,但是我們忘了另一件事情哭啼是嬰兒最本能的原始的需求的表達。

    這個時候的嬰兒是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的,但哪裡不舒服,他餓了,他渴了,他們沒有辦法透過言語或者行動來告訴你,他能做的只有哭。

    所以當發現他哭啼不止,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他想要什麼?他想喝奶了,想睡覺了,還是冷了?亦或是哪裡不舒服?這都是影響他哭啼的原因。

    對嬰兒來說,他的世界是簡單的,你滿足他了,他就不會哭了。

    所以當碰到嬰兒哭啼不止,嘗試所有的辦法都不行的時候,這是我們往另一個方向去考慮,是不是生病了?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嬰兒是否身體出現了問題。

    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解決就好了。

  • 14 # 吱己

    我的寶寶在出生的前3個月也是會偶爾哭鬧的,作為新手家長,經常會手忙腳亂。後來上網查了很多關於寶寶哭鬧不止的原因,也諮詢了醫生。寶寶哭鬧的時候不要只一心想著怎麼制止他,而是要先判斷他為什麼會這樣。

    而我總結出寶寶突然哭鬧的原因不外乎以下這些:

    一、身體不適。

    這個時間的寶寶的身體不適會有幾個方面:

    (1)新生兒經常發生的絞腸痛,這個時候如果強行安撫寶寶是很難的,要幫助他舒緩難受的感覺,可以用飛機抱、順時針按摩肚子等方法緩解,事後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益生菌幫助寶寶消化;

    (2)發燒,或者感冒導致的鼻塞。爸爸媽媽如果感覺寶寶的體溫有異常要及時測量,超過38.5°要去醫院處理為好,低燒的話也是很辛苦會讓寶寶哭鬧,要進行物理降溫。如果是鼻子塞住了,要使用寶寶專用的小夾子或者是鼻吸器把分泌物弄出來;

    二、受到驚嚇或不安。

    小寶寶在夜裡容易受到驚嚇,雖然你不理解他的世界,但是他有可能也會做惡夢,突然炸醒覺得不安。特別是剖腹產的寶寶,對世界的不安全感更強。

    所以我當時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經常會用襁褓,因為柔軟包裹的襁褓會讓寶寶有迴歸子宮的安全感,睡眠質量的確有提高。

    如果寶寶嚇醒了或者不安,媽媽要及時抱抱,用他熟悉的聲音跟他說說話或者是哼一下他在肚子裡的時候經常聽到的音樂,也是有安撫作用的。

    三、餓了或者是尿尿了不舒服。

    這是最常見,也是家長最容易忽略的原因。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想盡各種理由,但卻偏偏會忘記他可能只是餓了。

    所以如果孩子已經超過3個小時沒有喝奶,那麼可以嘗試給他餵奶安撫。

    希望可以幫到你!

  • 15 # 蒲公英媽咪

    年幼的寶寶因為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也沒法跟大人溝通,所以基本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當一個寶寶的哭聲所表達出來的痛苦,能越快速地得到撫養者的解讀和滿足,寶寶對外界的安全感便越強,此時寶寶對撫育者的感受便是“好媽媽”,這有利於寶寶健康依戀和人格的形成。

    新手爸媽由於育兒經驗缺乏,最怕的情況便是寶寶哭鬧不停,孩子哄不好,說明爸媽對寶寶痛苦的解讀是錯誤的,所以,瞭解到底寶寶為什麼哭,快速判斷能力就很重要了。

    以下幾種情況,是寶寶哭鬧的主要原因。

    1、感到飢餓或吃太撐了

    嬰兒剛出生時便有允吸反應,吃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的,由於嬰兒的腸胃功能並未發育完成,一般只能喝母乳或牛奶等,而這些食物很不耐飽,容易飢餓,所以小寶寶一天要喝幾次奶,一般判斷寶寶是不是餓了,可以觀察寶寶是否躁動不安,頭不停地來回擺動,嘴也不停地尋找允吸的東西,只要餵飽了自然就不哭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吃太撐了,尤其是當寶寶吃了難消化的東西,有些家長深怕餓著寶寶,吃得太多撐得難受時,寶寶就不容易入睡,這時候哭鬧不停也沒辦法了,只能等寶寶消化了,下次別再頻繁餵奶了。

    2、尿了或便了

    小寶寶由於腸胃發育還沒成熟,所以出生後一週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此時如果尿了或便了,尿不溼悶熱不透氣會讓他感到不適,這時就要及時更換乾爽的尿不溼。

    3、要翻身

    很多人忽略這個問題,是因為大人們本身是很容易做到翻身的動作的,但其實幼小的嬰兒翻身非常困難,寶寶長時間保持一種睡姿,難免感到不舒服,只好用哭聲來讓你解救他。

    4、寶寶生病了

    有些寶寶需要爸媽整晚整晚地抱著,甚至抱著不停安撫也拼命地哭,這時候寶寶很可能是病了,比如腸絞痛。是個比較常見的原因,那麼我們如何判斷呢?

    當寶寶無故的哭鬧,且難以安撫,頻繁吃奶,吃過奶之後不是安然入睡卻仍然哭鬧,哭鬧時小臉漲得通紅、下肢蜷曲,那麼這時候就很可能是腸絞痛造成的。

    寶寶腸絞痛一般在3周到4個月大這段時間最常見,隨著年齡增加將漸漸消失,當寶寶腸絞痛時,家長可以選擇豎著抱,或者輕輕按摩寶寶腹部以減輕疼痛,嚴重的要及時就醫。

    至於其他疾病,比如岔氣、感冒發燒等,撫養者們要及時發現並送醫,切忌亂用偏方幫寶寶治病,也別因為深夜找不到醫生就胡亂給寶寶私自用藥。

    5、穿得太多或太少

    帶娃穿衣真是一件糾結的事情,家長們總是怕寶寶穿多了太熱,穿少了太冷。很多家長帶娃時生怕寶寶著涼,於是不停地給寶寶加衣服,穿得太多,寶寶渾身產生緊縛感或窒息感,四肢不便,就會用哭聲來反抗啦,如果寶寶哭得滿瞼通紅、滿頭是汗,一摸身上也是溼溼的,可能是被窩太熱或寶寶的衣服太厚。

    有時寶寶可能是睡到半夜自己踢開了被子,又或者衣服穿得不夠而感覺冷,當寶寶感覺冷時,哭聲會減弱,可能還會面色蒼白、手腳冰涼,此時適當新增衣服,或者將寶寶放在溫暖的被窩和懷抱,覺得暖和了,寶寶就不再哭了。

    一般來說室內溫度在25℃左右時是最適宜的,可以在室內安置溫度計,撫養者也要敏感觀察寶寶對溫度的反應。

    6、要睡覺了

    有些寶寶困了累了想要入睡時,因為感覺不適但又不懂入睡,所以會哭鬧不停,此時只要輕輕安撫拍打後背,或播放催眠曲,輕聲哼催眠歌,慢慢進入夢鄉的寶寶便會停止哭鬧。

    寶寶哭鬧一般就是上述幾個常見的原因啦,家長們要根據自己帶娃的經驗和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千萬別在哄不好孩子時任其鬧而不管不顧哦,這對寶寶形成健全的人格非常不利。

  • 16 # 技術型寶爸

    如果是每天晚上七點哭那多半是肚子不舒服

    一、先檢查寶寶的基本狀況

    檢查室內氣溫是否合適,檢查寶寶體溫是否正常,衣服穿戴是否舒適,寶寶肚子一定要蓋好,寶寶下邊的被子不要放那種容易發熱的毯子等,寶寶身上有沒有紅腫、紅屁股等跡象,還有寶寶是不是餓了、渴了,新生兒喝奶,也是要給一點水的,檢查家裡的水質,寶寶不適合喝礦物質高的水質,最好喝純淨水,檢查寶寶吃奶量是否正常,檢查寶寶糞便是否正常等。

    二、採取的措施

    晚上哭有可能是寶寶吃的多消化不好或積食等,這時候媽媽可以按一個方向旋轉按摩寶寶的肚子,寶寶放放屁,可能就會好,也可以給寶寶做做排氣操,可以晚上睡前餵奶的時候加入益生菌,有媽咪愛也可以,媽咪愛是藥要少吃,寶寶在哭的時候媽媽可以調整姿勢來抱寶寶,讓寶寶舒服一些,把寶寶裹好,讓寶寶有安全感,也可以放一些動感音樂,我家寶寶哭的時候放上音樂就好,比如小蘋果等。還有白天要給寶寶吃鈣和DNA等,缺鈣寶寶晚上也是容易哭的。

  • 17 # 大喵說育兒

    看題主這個問題,彷彿又被帶回到那個孩子愛哭的階段。

    其實,每一個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天哭鬧的時間會逐步增加,大約6-8周時達到頂峰。據統計,完全健康的寶寶每天哭鬧時間可達2-3小時。

    所以,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哭”並不代表這個階段寶寶的情緒,而是他們對外溝通的手段,畢竟還不會說話嘛。

    而題主所說的相對固定時間,沒法哄好的哭鬧,有可能是腸絞痛。

    如果判斷是不是腸絞痛呢?

    腸絞痛的定義是:又稱脹氣,一般出現在寶寶新生期~4個月之間。

    如果是腸絞痛,怎麼辦?

    1、飛機抱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排出腸胃裡的氣體。

    2、如果是母乳餵養,注意寶寶吃奶的速度,配方奶餵養的話,可以用防脹氣奶瓶。

    3、正確的拍嗝手法,也能幫助寶寶預防脹氣。

    除了腸絞痛以外,寶寶哭的原因還可能是這些:

    1、就想哭一會兒。可以抱著寶寶溫柔地說話,等他哭完了,就會自然地安靜下來。

    2、被你的情緒所感染。媽媽/奶奶的焦慮情緒是會影響到寶寶的,所以,如果老是一驚一乍,寶寶有點兒風吹草動就特別焦慮,也會增加寶寶哭的頻率和次數。如果面對寶寶的哭泣束手無策又非常難受,可以先交給別的家人先照看一會兒,自己出去平靜一下狀態。

    3、其他地方不舒服或者疾病。比如太冷/太熱,身體哪個部分不舒服等等,可以檢查一下身體哪裡有問題,排查一下原因。

    4、不想待在某個環境。如果寶寶長時間呆在某個環境,或者環境過於吵鬧,或者環境裡某個人讓他害怕,也會哭鬧不止。可以帶他換個環境試一試。

    所以,如果寶寶長時間哭鬧,關鍵是排查孩子有哪裡跟之前不一樣的地方,可以嘗試換個環境、飛機抱、播放白噪音(流水的聲音、風的聲音等等)、媽媽短暫地離開恢復一下情緒等方式來緩解。

  • 18 # 福媽咪的好奇心

    21天的寶寶哭起來很難哄,當時我家寶寶也是怎麼哄都不行,後來諮詢了醫生才知道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腸絞痛 ,腸脹氣

    出生三個月以內的嬰兒,嬰兒容易出現腸脹氣、腸絞痛,因為這個時候腸胃發育還是不夠完善。另外寶寶正處於快速生長期,有可能會出現生長痛。除了會表現輕度腿痛外,還有可能表現出腹痛。

    對於這個時期的寶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寶媽一定要多些耐心,給寶寶做排氣操,每天都要堅持做,具體怎麼做你在網上可以找到一些做排氣操的影片。還有如果怎麼抱都苦的話可以給寶寶飛機抱,孩子趴在大人手臂上,肚子受到擠壓寶寶會舒服點,停止哭鬧,一般寶寶三個月後就會好很多了。

    2.檢查孩子身上由於沒有溼疹

    新生兒面板非常脆弱,面板免疫系統還不是很強,很容易長溼疹,太乾燥和太熱都會讓寶寶面板癢,所以平時注意寶寶的面板護理,不要給寶寶捂的太多,每天洗完澡後給寶寶擦嬰兒專用嬰兒霜。我家寶寶出生後每天洗完澡堅持給寶寶做面板護理,基本上沒長過溼疹,有的時候前一天發現面板有一點紅,洗乾淨後擦點保溼乳第二天就好了。

    3.環境問題

    看下是不是環境太冷或者太悶,太吵,寶寶一時不是很適應,寶媽可以抱著寶寶哼些催眠曲來安撫,還有出生沒多久的寶寶喜歡聽白噪音。我家那時候哭起來撕心裂肺怎麼都哄不好,但是一放吹風機立馬不哭,但是放吹風機的時候不要對著寶寶,離遠一些防止輻射。除了吹風機好有吸塵器的聲音、洗衣機的聲音寶寶都愛聽,現在寶寶大些了這些對頭已經沒啥作用了,不過現在我家寶寶也不愛哭了。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寶寶哭不止最崩潰的就是媽媽,對於一個新手媽媽來說我們要不斷的去了解寶寶。

  • 19 # 愛U寶貝

    一、正常情況下,寶寶大概從2周的時候開始哭鬧。

    寶寶每天一到某個時間就顯得非常煩躁,無論怎麼哄都哄不好,尤其在晚上6點到午夜之間,不用擔心,這種煩躁現象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一般在6周左右達到巔峰,每天可以達到3小時,然後逐漸減少。

    到3~4個月的時候,每天最多隻有1~2個小時。

    只要寶寶在幾個小時內安靜下來,其餘時間都相對平靜,就沒有不用太擔心了。

    如果哭鬧現象持續整日或整夜都不停,可能是因為發生了腸痙攣。大約1/5的寶寶會出現腸痙攣,最常見與2~4周,看題主提到寶寶21天,很有可能寶寶是發生了腸痙攣。

    患了腸痙攣的寶寶會:

    1.哭鬧不停,無論怎麼哄都哄不好

    2.常常尖叫、兩腳亂踢亂蹬

    3.腹部可能因為脹氣而變大或鼓起,還會放屁。

    4.哭鬧在傍晚會加重

    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來說,腸痙攣有時是寶寶對母親所吃的某種食物過敏的標誌。

    這種腸痙攣型哭鬧一般在3~4個月時停止,但也有可能持續到6個月。

    這種症狀也可能是提示你寶寶發生了健康問題,比如岔氣或其他疾病。

    首先你需要去諮詢兒科醫生,確定寶寶的哭鬧不是因為需要正規治療的疾病,然後可以諮詢下醫生,以下哪幾種方式對你最有幫助。

    1.若你是母乳餵養,要停止攝入奶產品、咖啡因、洋蔥、捲心菜以及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

    2.如果寶寶是喝配方奶,建議使用水解蛋白的配方奶。

    3.不要喂得太飽,過量餵奶也會引起寶寶的不適。正常,前後餵奶一個間隔2~2.5小時。

    4.用嬰兒揹帶揹著他四處走走來安慰他。晃動感和身體接觸對嬰兒有安撫作用。

    5.輕輕搖晃他,同時讓寶寶可以聽寫有節奏的晃動和讓人感覺平靜的聲音,比如,烘乾機、電風扇或其他白噪聲,這樣可以助他入睡。

    6.給她一個安撫奶嘴

    7.讓寶寶趴在你的膝蓋上,然後輕輕按摩他的後背。腹部的壓力可以讓他感到舒服些。

    8.將他抱在一張薄薄的大毯子裡,可以給他安全感,也可以保暖。

    9.當你因為寶寶的哭鬧而感到緊張或者焦慮時,請其他的家庭成員暫時幫忙照顧孩子,你自己可以出去散散步,緩解一下心情。

  • 20 # 御貓老師

    寶寶哭,要先觀察瞭解原因,不要一聽哭聲馬上抱他,X3,很重要!

    千萬別迷信一些“育兒心經”,誰說寶寶哭了就是餓了、渴了、要抱抱了?

    寶寶一哭,家長就抱,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直接增強了寶寶用哭泣換、求、要寶寶的行為模式,無形中是在鼓勵這種哭求行為,也就是說——寶寶養成哭泣不停的習慣,很多時候是父母寵出來的。

    尤其是0-6月的寶寶,一旦他發現了這個哭-抱的規律,他就會養成這種“好習慣”的,別吃驚,這麼小的寶寶就是有這麼聰明的!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和他說話。

    別擔心孩子聽不懂你的語言,注視著他的眼睛,告訴他你在守護他,關心他,要視情況選擇不同的語氣,比如:用關心的語氣詢問“寶寶怎麼了啊?是不是餓了?”“寶寶是不是渴了?”,用柔和的語氣安慰“寶寶不哭啊,哪裡不舒服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寶寶產生安全感,再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你的身上,如果非是身體不適或者環境外界的刺激影響,那麼寶寶一般會逐漸停止哭泣。

    三個月內的寶寶哭泣原因,80%都是與生理需求相關。這時候父母儘可能第一時間滿足寶寶需求。當寶寶哭泣的時候要迅速響應,這樣既可以更好的瞭解寶寶的哭泣原因,又不會把寶寶寵成習慣性地拿哭泣當成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方式。

    最後,家長要給寶寶記錄生理需求的生物鐘,這樣寶寶再哭泣就能更快速地滿足寶寶的需求。

    寶寶換尿布的時間睡眠時間餵奶時間

    更好的記錄時間,在寶寶哭泣之前就做好準備工作,才能更好地照顧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以“答應我,在我的葬禮上不要哭”寫一篇虐心小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