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中一尾魚

    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耳!都是人中之龍。曹操因有在朝廷的先天優勢,挾天子以令諸侯,做起事情方便多了。而劉備名為皇叔,實為草根,從賣草鞋開始,苦心經營,拉人搶地盤,才成就人生巔峰。實為我草根輩之偶像呀!

  • 2 # 鐘樓怪人Kve

    我認為是 因為畢竟曹操的人格魅力擺在這裡

    曹操這個人很了不起,有人說他的成功在於有個好家底,是靠爺爺老子的光。事實上,曹操的江山和自打自創差不多。大漢朝經過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揮霍與侵凌,至此元氣大傷。皇帝本人一日三餐都成問題,曹操能成大事,基本上和自己善於帶兵,多謀善斷有很大關係。曹操這個人有很多優點,政治上軍事上文學上都是了不起的人才,這一點毋庸置疑

    曹操到底有多大度。

    曹操很大度,所謂宰相肚裡行舟船

    1、燒燬與敵人私通的書信:曹操與袁紹爭勝於官渡,曹軍大獲全勝,斬首七萬餘級,盡獲袁軍輜重圖書珍寶。曹操清點袁紹書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結袁紹的信。當事人建議整理一下,看看都是誰的。以致於人人自危。這時候曹操下令盡燒之,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2、其二,厚賞和自己意見相反的人。曹操攻打烏桓,一路歷盡艱難險阻,手下人並不贊成。據《曹瞞傳》記載:“時寒且旱,二百里無覆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餘丈乃得水。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公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倖,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你看這就是曹操,打了大勝仗,並不處罰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反而厚賞。可謂非常之人。

    3、重用關羽而不殺。《蜀書》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操知道關羽剛烈忠勇、是一位難得的將才。因此,極希望將關羽納為麾下。在這個指導思想下,曹操對關羽百般示好,不僅答應了關羽所謂的“降漢不降曹”的要求、而且派專人接待和伺候;不僅贈以錦袍、赤兔馬,而且還給關羽授予了“漢壽亭侯”之爵位。關羽不為之心動,竟自“掛印封金”而去。“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曹操的手下欲追而殺之,他則明確表示:“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這一典型事例,除了說明關羽的忠義之外,對於曹操來說,卻顯示了一種罕見的大度。以至於司馬遷評說: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義,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換成今天的話,司馬光是這樣說的:(曹操)如果沒有成王成霸之人的胸懷和肚量,做事情哪會達到這樣的境界呢?事實上,除了楊修和關羽之外,曹操的身邊聚集了為數不少的一批文武之才,這是他的事業興旺的基本條件

    4、重用仇人:在於能容納仇人。張繡宛城大戰設計殺死了曹操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愛將典韋,曹操本人也中箭險此喪命。一個如此仇深似海的對頭,曹公照樣容得下,允許他投降,並封為揚武將軍。同時張繡還敢去降,說明曹公胸能容人已天下皆知,否則張繡敢拿自已的生命去賭嗎?還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替袁紹寫《討曹檄文》,將曹家醜事列盡。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臥病在床。左右將此檄文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後來抓住陳琳,操謂之曰:“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沒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左右勸殺之。即便如此,曹操仍能豁達地稱檄文能醫頭痛,憐其才,乃赦之,命為從軍。

  • 3 # 靈梟八字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曹操,討厭劉備,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相對於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劉備,奸詐又不失可愛的曹操更容易讓我們喜歡,這符合人性,這點大家都可以理解吧!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羅貫中描繪的太仁義了,所謂多仁近乎詐,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一個原因是歷朝歷代的人都在讚美劉備,譴責曹操,不是說所有人,而是說絕大多數的人是這樣,這種情況到了今天,人們早都聽煩了,所以偶爾來一下反轉也挺好的。

    因為網際網路的關係,所以大家會看到喜歡曹操的人變多了,但是之前也有人欣賞曹操,只不過因為宣傳不給力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他就很喜歡曹操,這個你們都不知道吧!

    這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曹操討厭劉備的原因,答案很簡單吧!

  • 4 # 3思而後行

    現代人喜歡曹操的多劉備的少,主要是因為曹操真實,而認為劉備虛偽。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能文能武,是古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黃巾之亂時嶄露頭角,孤生刺董,帥軍討伐董卓,唯才是舉,迎接漢帝於許昌,挾天子令諸侯,擊敗袁紹平定北方。對外打擊匈奴烏恆等一族。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振興漢室為藉口去招攬人才,最後自己稱帝,趙雲救回阿斗卻摔子收買人心。能從一介草根奮鬥成帝王,必有可敬可佩之處。

  • 5 # 隱者康司馬

    這個問題沒有到民間實際調查統計過,就沒有發言權。但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作者中是偏向於劉備的寫作的態度,把劉備描述成白手起家,從貧民奮鬥成帝王的大英雄。

    曹操在正史上的評價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小說中把曹操描述成一個性格多疑狡滑奸詐的老奸賊的形象。其實曹操在統一北方領土和當時的文化發展方面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 6 # 白雲山水居

    是的,你說得很對。

    為什麼我們要喜歡曹操?是有原因的。

    那麼我們先來說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又字吉利。

    曹操自小就不愛讀書,喜歡聲色犬馬的生活。說到這裡,你們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啊?對頭,現在的孩子好多都是這樣的,也許你家裡的就是,這種生活就是現在孩子們的最愛。

    但有一樣可能你們是不能比的,那就是曹操的家世太好,也就是現在說的官三代,還是紅三代,根正苗紅。祖父是四代漢臣,父親也做到三公之一,那個年代的正國級幹部。你們說牛不牛?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都有這個夢想啊?自己要生在這種家庭,幾輩子不用愁了。躺在床上有吃有喝,賺錢是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

    不得不承認,曹操身世太好了,於是當官就順理成章了,一路從孝廉(備用幹部),都尉,校尉,再到後來的鎮東將軍,再後來就是丞相了,當然,更厲害的是當了魏王,要不是他心存敬畏,就當皇帝了。

    曹操一路走來,從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就一直穩定到最後,比劉備輕鬆地不是一星半點,他有大家族做後盾,有豐富的從政經驗,他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反觀劉備,真是苦逼得不能再苦逼了,經過幾十年的奮鬥,起起伏伏不知凡幾。現在的人誰想這樣啊?

    劉備從最底層的織蓆販履開始,歷盡千辛萬苦,才最終得以在蜀地站住腳,那個苦不是普通人能吃得下來的,要是現在的人,早撂挑子不幹了。怎麼能成功?

    要是我,我也喜歡曹操不喜歡劉備。曹操多麼意氣風發,劉備多麼苦逼。

  • 7 # 史海鉤沉

    沒有做過調查,不知道大家是一個什麼想法,但我自小就喜歡曹操多一些。至於為什麼喜歡曹操不喜歡劉備呢,其實我也說不上來,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我又想了一下,我喜歡曹操卻不喜歡劉備,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在裡面。

    一、曹操是真小人,劉備是偽君子,相比之下曹操更真實。

    “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是真小人啊,臉皮厚、夠自私,實在是厚黑學的鼻祖。

    逃亡途中,呂伯奢好意收留他,他卻殺了呂伯奢全家,最後道上遇到歸來的呂伯奢,曹操也沒有放過,用他自己的話說“殺一個是殺,殺一家也是殺,獨留呂伯奢一人在世上,呂伯奢會更痛苦”。這確實是歪理,但是卻很真實,真實是讓人無法反駁。

    又一日,曹操午睡,故意假寐,將被子踢落在地上,近衛年去給曹操蓋被子,曹操持劍殺人,殺完人後又呼呼大睡,醒來以後痛哭流涕,又將近衛厚葬。不得不說,為了防止刺殺,假裝夢中殺人,曹操好謀略啊。其實很不喜歡他這些手段,但是呢,就是覺得這個人很真實,很聰明。

    曹操是個真小人,他敢做敢當,卻也算磊落,劉備是個偽君子,這一點他不如曹操。

    二、曹操活的大氣,劉備活的有點蔫兒。

    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一種錯覺,但是不管是是讀《三國演義》原著還是看改編的電視劇,總是會感覺曹操活的大氣。

    不管是戰勝了也好,失敗了也罷,曹操總會給人一種成竹在胸的感覺,他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興頭上即興來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個人覺得這才是一代奸雄該有的豪氣。

    所以,我們看曹操這個人,總會覺得這個人身上有一種魅力,哪怕大家明明都知道他這個老頭不是個好人,也有願意跟隨他的那種衝動。

    反觀劉備,是不是就顯得太有點陰鬱了。

    三、曹操本身文采飛揚,雄才大略,劉備全是靠著身邊人才有了後來的蜀漢政權。

    曹操文采飛揚,一家三文豪,尤其是詞,寫的真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至今讀來仍覺得豪氣沖天。再加上曹操又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不得不說曹操之才能真的相當出眾,至少在三國,那是獨一份。這樣全能的人不得不說真的很容易給人好感。

    劉備呢,謀略依靠諸葛亮,武力依靠關羽、張飛,自身才能並沒有特別出眾的地方。當然,劉備能夠將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都聚在自己麾下,其御下之道確實也非常了得。但是和曹操相比,就差的有點遠了。

    最後再說一點,最不喜歡的就是劉備總是哭哭啼啼的,有人說這是為了表示仁義,天吶,身為一方諸侯,總是以哭哭啼啼來獲取人心,不管如何,我是真心接受不了,這也是我最不喜歡劉備的一個地方。

  • 8 # 天緣神之夢

    是的,曹操可以說已經掌握了漢王朝。劉備並沒有匡扶漢室。東吳跟沒有統一華夏。而曹操不同,孫權稱帝,劉備稱漢中王。而曹操一直都是丞相。吩招討逆。最後也才做到了魏王。漢朝名從失望。曹操並沒有取而代之。曹操一心想要統一天下。如果蜀漢和東吳聯合,赤壁之戰,五路伐蜀。而諸葛亮一直忠於漢室。克服中原,

  • 9 # 碼字的蝸牛

    八百年的輿論導向

    南宋需求的提振士氣的標榜

    事實上,在唐朝及之前的朝代中,劉備只是割據一方的諸侯王而已,作為正統的曹魏政權,在當時是比較正面的記載和評價的。

    蜀漢政權開始成為正統,是從南宋時期開啟的,作為偏安一隅的南宋來說,它需要樹立起一個正面的形象,而作為東漢末年的劉備,從底層不畏艱難,以及他的集團中的文武們“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還有憑藉川蜀一州之地,就敢對抗北方強權的曹魏,不斷髮起北伐的精神,都是當時南宋政權用來提振士氣的必備良藥。

    因此蜀漢劉備及其文武的事蹟,也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加工、美化,就如關羽,從之前未進武侯廟,到位列仙班,再到替代姜子牙,成為新戰神、新武侯;還有趙雲,雖然作為劉備的身邊的守護戰將,出戰不多,可也在不斷加工中,成為“忠、義”的化身。

    元朝統治時期

    可以說中土大一統皇朝中,僅有元朝沒有發動文字獄。這種結果就是南宋故地的人們在懷念宋朝之時,內心中會選擇比較隱晦的蜀漢政權作為精神寄託。

    特別是文人雅士,當時的元朝覆滅南宋後,有幾十年沒有開辦科舉考試,大量的文人喪失了晉升的機遇後,轉向到其他方式謀生,其中就以編劇、小說等的身份,遊歷在民間之中,《三國演義》也是在此時形成的。

    明朝

    朱元璋時代,事實也算是以江淮一帶作為根基。因此北伐蒙元的戰爭激勵了沉寂四百年的漢人熱血,這時候的《三國演義》快速就在鄉村、城市被人們所接受。這種不屈服的精神,成為不善於表達感情的中土人,用來表達愛戴國家的一種精神寄託。

    清朝時期

    民間也開始選擇蜀漢政權來暗示自我,“明人”的身份已經不能使用了,那麼就尋求不屈的“漢”之身份。

    且當時的清朝也認可了這種行為,甚至還在蜀漢政權中的文武再次加工,讓他們更為傾向於“忠君、忠義”的標榜。如

    關羽,也在這個時候,封了神,不再僅僅是武神,還成為了“聖君”,甚至為了讓綠營、八旗軍隊擁有信仰,清廷還與藏傳佛教一起合作,將漢家的一些傳說神話,加成進入佛教體系之中。

    關羽之前就已經是佛教的珈藍護法,這個時候藏傳佛教開始宣稱不僅僅是漢家佛教的守護寺院的珈藍菩薩(從護法成為菩薩),還是整個藏區的毗沙門天(關羽—格薩爾汗,在藏傳佛教中,兩者是轉世的毗沙門天),是藏區的忠義守護神。

    民國抗戰時期

    被迫退居到重慶的民國政府,提出了許多歷史人物,如武嶽穆(岳飛)、蘇武等等。

    當時的民間,《滿江紅》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精神寄託。作為同樣不屈、不放棄,且又“忠、義”的蜀漢文武也同樣受到大家的追捧。

    【題外話:當時不宣傳整體的三國,主要是日本不是曹魏,但是如關羽、張飛、劉備、趙雲、馬超、黃忠等人,民間比較追捧,特別是劉關張趙這四人的情誼和“身在曹營心在漢”,在那個戰火時代,成為人們忠君愛國的標杆】

    現代人們為什麼依舊偏向劉備而非曹操呢?

    這些年來,特別是網路時代,有過一段時間網路上是批判川蜀政權的,特別是劉備,在老劇《三國演義》中動不動流淚,已經讓崇尚《某地不相信眼淚》的“年輕人”(現在大都是父輩了)所厭煩。

    後來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人們已經出現多元化了,不像以前那樣傾向於批判、否定曹操,基本上已經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

    只是《三國演義》在1990至2010年這二十多年裡,有過一段時間受到老闆們的追捧,這裡主要歸功於那些所謂的“職場講師”們的功勞。

    企業家們和在創業者們,都在開始研究《三國》:

    劉備作為白手起家的諸侯王者,雖然在《三國演義》中述說他是“假君子”,可是作為白手起家,甚至多次淪為別的軍閥打工仔的他,真的只是靠“偽君子“就能走到稱帝時刻?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劉備的人前“偽君子”,人後“真小人”的形象,極其符合了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們學習的物件。

    再則劉備不屈不撓的、死要創業的精神,更加激勵了許多創業者。要知道當時有多少梟雄在史書留名,可一戰或多次戰敗後,就隕落,或者淪為強者手下的打工仔(如張繡、呂布)。

    東漢末年中唯有劉備,這個大耳賊,堅持不懈,每每丟失根基,就選擇投靠他人躲避一時,再找準機遇東山再起。若說呂布是“三姓家奴”,那麼劉備就是創業者們的膜拜之神——屢敗屢戰,厚顏、敢打敢搶。

    再則就是劉備他的班子,也是所有老闆夢寐以求的“不拋棄、不放棄”,哪怕天涯海角,只要聽到你再次創業的訊息,依舊千里來相會。

    這就是新時代,劉備被賦予的新的精神……

  • 10 # 任家朝

    至少作為現代人的我是更喜歡曹操的。從古至今世人對曹操的誤解最主要原因是作為文學作品的《三國演義》比作為正史的《三國志》流傳得更廣泛。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又是以壓抑曹操褒揚劉備的態度來創作的。首先從個人能力上來講,曹操就比劉備更強大。從曹操在當初討伐董卓的18路諸侯中最後脫穎而出,鼎定中原,平定北方,手下猛將如雲,兵力百萬的恢宏氣勢就是最大的明證。猶如正史的評價曹操是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整治家,文學家,這是非常中肯和實際的評價。毛澤東主席對曹操的評價也是相當高的。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對曹操表達了極高的尊重之情: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寥寥數語,便把曹操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形象躍然紙上。深刻的表現了毛主席對曹操極度的喜愛之情。而劉備呢,在曹操把他拉進18路諸侯後,幾次三番找不到自己的落腳之地,全靠一個所謂的皇叔身份遊走四方,寄人籬下,全靠結拜的三兄弟,哥兒三個的意氣相投來勉強度日,顛沛流離,四處奔逃,最後在陶謙的收留下轉而做了幾天徐州牧,結果又被呂布趕走。幸而呂布沒有趕盡殺絕,留了個小沛給他暫時落腳,要不真是天下之大卻無劉備的容身之地。結果,落魄的劉備狗屎運因為曹操想要一統天下的野心給他帶來了突然的轉機,又遇見個代價而沽自視清高的諸葛亮,在曹操的壓力之下撮合成了孫劉聯盟。然後有了周瑜力挽狂瀾,揚名千古的赤壁之戰。要不劉備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其次,從人格魅力上講,曹操是真小人,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正如曹操自己所講:若沒有我曹操,天下不知道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那樣必將又是生靈塗炭,百姓遭殃。劉備確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曹操南下東吳,順道要消滅暫居小沛的劉備。劉備確要假仁假義的要把小沛的所有老百姓帶走,美其名曰叫不丟下百姓,不忍百姓被曹操屠殺。拉倒吧,曹操要屠殺的是你劉備,不是小沛的百姓。是劉備需要這麼多人為自己到新地方壯聲勢,搞生產,提供經濟來源,好不好!因為離開了小沛,劉備又沒有幾個人了,又沒有幾千個人的軍隊供給了!是劉備裹挾著小沛的百姓南下,要這些任到新地方去為自己佔領地盤,維持生產,而不是要保護百姓。要知道,在當時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可不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有人就走生產力。而最後這些小沛的百姓才成了江夏的主要生產力來源。最後,從劉備成立蜀國侯所取得的成就和曹操在北方所取得的歷史功績來比,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曹操在赤壁大敗後,痛定思痛,固守北方,開墾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休養生息。使北方的經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空前提高,成為了三國中實力最為強勁的國家,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而劉備就在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之後,並沒有兌現自己興漢家天下的諾言,去迎回漢獻帝。而藉口說曹丕已稱帝,漢室已亡,自己要延續漢室天下,在成都登基稱帝。這成了劉備興漢家天下謊言最有力的證明。也是劉備偽君子形象的有力證明。立國之後也不兌現歸還荊州的諾言,還無恥地找藉口說是荊州乃大漢領土,而自己是皇叔身份,最有資格擁有荊州,簡直無恥之極!大漢已亡,哪有大漢!然後又不顧民力,為關羽的一己兄弟之情,窮兵黷武,征伐東吳,搞得蜀漢民不聊生!最後命散白帝城!留下一個民不聊生的爛攤子給諸葛亮和劉二世。

  • 11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一定是的,曹操真誠,劉備虛偽。曹操愛才,劉備虛情假意。

    曹操對於關羽,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非常重視關羽,把關羽奉為上賓,關羽斬顏良,曹操表奏皇帝,賜爵漢壽亭侯。但關羽這個人特別重義氣,為了劉備不惜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而到最後在劉備手下也不過是五虎上將之首。

    關羽死後,曹操厚待關羽,並帶領文武百官為關羽掛孝,真的是曹操的知心朋友。

  • 12 # 架空歷史—北狼後裔

    我覺得這個得因人而異,下面來說說我的觀點。

    我對於“現在人是不是喜歡曹操大於劉備”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不一定

    為什麼???

    這是因為,沒有明確的調查,而且每個人在看過三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因而喜歡上自己的人物,接下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認為必須得從他們優缺點說起!

    曹操的優缺點

    記得我小時候看三國,曹操一開始是一位和劉備一樣,想要為國除害的忠臣。可是後來他卻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殘忍的殺害了不少人,而且還喜歡屠城,嫣然是一位奸雄———缺點

    可是長大後發現,曹操雖然是一個奸雄,但是他的身上也有不少優點,比如他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在政治上

    曹操唯才是舉,漢朝時期選拔官吏,注重以仁義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質來選管,同時也要看重是否是高貴的出身。而曹操在用人方面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為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事業服務,不受漢朝的標準限制,凡是隻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也能被提拔。

    在軍事上

    自黃巾之亂後,曹操從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先後消滅袁術、袁紹等地方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地區,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在文學上

    曹操在文學成就,曹操的詩歌,今存20多篇

    比如說《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至今依然在中學課本上是背誦的內容。

    劉備的(優點)仁義與(缺點)假仁義

    小時候看三國,我喜歡劉備的原因是因為:

    當時認為劉備是仁義的,因為劉備最大的優點便是仁義,因為仁義,他仁心愛民,輾轉多地,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都有老百姓願意追隨他;因為仁義,在他無立錐之地之時都有人肯收留他;因為仁義,他為兄弟兩肋插刀,桃園三結義充滿江湖味道,即使困難再多,雄心壯志絲毫不減,拼搏半生依然不改匡扶漢室的初衷。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現劉備雖然是仁義之君,我發現劉備雖然被冠以仁義的稱呼,但仁義也是他的缺點---假仁假義的黑歷史

    首先是呂布,呂布雖然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還陰過劉備(偷取徐州);但卻[轅門射戟]解了劉備的圍,可以說是還債,可是後來呂布被曹操生擒之後,劉備卻落井下石,間接害了呂布;如果是呂布這樣的小人死了屬於咎由自取,算不上劉備的黑歷史,那麼接下來的兩位

    之後再說劉章,劉章與劉備一樣屬於漢室宗親,並且很信任劉備讓他入川助戰,雖然最後劉備奪了劉章的四川,但是也可以理解,畢竟在亂世想要有所作為,必須得有自己的根據地;可是劉備最後並沒有善待自己的同宗,而是把他軟禁在荊州的一個縣內,這可沒法洗。

    最後,劉備最對不起的便是漢獻帝劉協了。

    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丕後,劉備非但沒有北上出兵勤王,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或傳聞漢帝見害”(有人說漢帝被害),而是為漢獻帝痛苦守喪,之後便稱帝了!(實際上漢獻帝並沒有死),按理來說這屬於[篡逆],後來不但沒有北上中原匡扶漢室,而是對東吳開戰了!這都是長大後發現的。

    最後對於“現在人是不是喜歡曹操大於劉備”呢?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曹操和劉備都沒能笑到最後,最後的贏家是司馬懿,相比他倆,我認為人們更應該喜歡司馬懿才對!

  • 13 # 創業海洋

    因為從三國裡我們都能看到曹操不是一般的人,他具有很多面,他是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又是一個詩人,所以曹操雖說是一代梟雄不過,他當時平定了北方是當時最繁榮的北方,乃智君。劉備雖得孔明,可以說是當時最具備天時的人,因為當時的景象就是太苦,所以他的善舉才能得到更好的顯示,但是他成在善敗也在善,所以本人認為劉備是一代善君。

  • 14 # 逐古旅遊

    我更喜歡曹操,原因有四。

    一,曹操更有才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吟詩作賦很多,一首短歌行,現在讀起來依然蕩氣迴腸,縱觀三國,還有誰能作出此詩?

    二,曹操並未篡漢自立,終其一生,雖然被無數人說成是漢賊,但他到死也沒有廢漢自立,雖然他完全有那個實力,但是他沒有做,至於他死後,他的後代做不做就由不得他了。

    三,曹操愛民,曹操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軍隊,就是因為他佔領的地方大嗎?其實不然,曹操是非常注重與民休養生息的,在每一次大戰後都會讓民眾休養生息,甚至免除賦稅,不像劉備,把蜀中人力物力都透支了。

    四,他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如果以成敗論英雄,那他就是英雄,當然不能以一個人的功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相比劉備,他沒有漢室宗親背景,相比孫權,他沒有家族勢力,但最後卻是他的實力最強。

  • 15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引言:

    現在的人喜歡曹操大於劉備是肯定的。曹操的經歷及優缺點都值得我們學習,不僅可以激勵我們,還可以警示我們。

    知人善用不如知己知彼

    曹操知人善用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那麼知人善用不僅可以給你分擔很大一部分責任,還會讓你的未來順風順水。

    如果你和我一樣只是個普通的蟻族,那麼我們更應該學習。學習什麼呢?知人,看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知人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及心態,認清自我更為重要。

    順、逆境中多聽取他人的意見,做出正確的選擇

    曹操在自己的一生中多次遭遇逆境,但是每次曹操都能聽取他人的意見,在最被動的局勢下選擇最正確的看法。

    好聽的話對自己未必有利,難聽的話對自己未必有害。忠言逆耳不是親近的人不會對你迎頭棒擊,多聽取他人的意見認清自己。也許你現在處於的困境是自己的不足所造就的,當別人指出、指正後自己再加以改正,那麼困境也就隨之消散了。

    階段性的成功後容易志得意滿,但要珍惜已有的

    志得意滿是最不好的行為。曹操征討荊州途中劉表去世,繼承者劉琮望風而降。得了荊州曹操志得意滿要順勢征服江東,結果大敗而歸。

    這就警示我們,無論在某一階段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都不要志得意滿。我們要珍惜已經擁有的,對待想要擁有的要踏踏實實的去努力。

    總結:把曹操經歷的比照不同時期、不同身份、不同思維的我們。參照曹操的優、缺點來警示、激勵我們自己。我想這就是大家喜歡曹操的原因。

  • 16 # 無慾未必剛有容真乃大

    〖〗 現在的人是喜歡曹操多一點還是喜歡劉備多一點,這個問題放到現代來考評,我想用以下幾個因素來加以判斷:

    1、兩者所做的歷史貢獻;

    2、誰為人民群眾做出的貢獻更多一點;

    3、誰更適應當今社會個體犮展的趨勢。

    從歷史貢獻角度看,曹操留下了幾首詩,被稱為文學家。劉備沒有文學天分,但好歹有個求賢若渴的歷史遺產。文學PK1:0。

    劉備身上表現出來的人民性以及為人民服務的品質強於曹操,逃難的路上能堅持跟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即便是作秀也實屬難能可貴。在那樣一個群體矇昧的時代,能看到群眾的作用,能紮根於人民之中也算一種進步。好吧,PK1:1。

    補充宣告一點:在那樣一個為一己之私爭權奪利的時代,基本難有相對完美的好鳥為人民所稱頌,攫取權力的目的鮮有為蒼生造福的。

    從人物個性來看,曹操是個活得很真實的人,即便做的為人所不恥的事,也坦坦蕩蕩不加掩飾,為了泡個妞把兒子的命都送了。作為臨時中央最高實權領導人,實在無法起到榜樣的作用。不過這一點倒是很符合現代人的活法。

    而劉備,個性不張揚突出,意志堅韌,有識人之能,本適合當領導幹部。但江湖義氣太重,為復仇至國家利益而不顧,缺乏為天下蒼生負責的責任心,因此同曹操一樣,均擔當不了歷史大任。不過從當時的歷史各種因素看,曹操佔優那麼一丟丟。

    這樣看來,兩個人都沒有為現代人提供太多的正能量,都屬於優缺點傍於一身,其政治才華無法匹配夢想,無所謂喜歡與不喜歡。只是曹操有兩首詩流傳至今顯得大家記得多一點,不過那也只是文學才華而已。

  • 17 # 大江侃歷史

    這個問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我喜歡劉備多一點!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是以劉備為正統,陳壽些的《三國志》是以曹操為正統。

    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可以看出,劉備草根出身,最終卻能成功帶出一支優秀的隊伍,到最後能夠做到三分天下,劉備佔一份,可以說,劉備已經很厲害了!

    在三國在那個英雄輩出、諸侯割據、混戰連綿、弱肉強食的時代,劉備的實力太小了,因此劉備先後投靠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孫權,為了保護自己,等待一展宏圖的時機,劉備在殘酷的時代學會了忍耐的性格和委曲求全的精神。最後,赤壁之戰使得劉備“鹹魚翻身”,短短數年就奪得荊州、益州,成為與曹操、孫權並列的三大勢力之一!

    縱觀劉備手下的人,基本都是真心實意、死心塌地的跟著他的,他的人格魅力讓所有人都為之折服:曹操在給關羽那麼高的待遇的時候,關羽還是頭也不回的要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廖化戰敗之後,被東吳俘虜,即便是這樣,還是趁著東吳的守軍鬆懈的時候,帶著自己年邁的母親,踏上了回蜀之路;黃權被東吳夾擊只能投降曹魏的時候,心裡想著念著的還是蜀漢,但劉備不僅沒有怪罪黃權,還替黃權照顧好了他的家人;趙雲在長坂坡孤身一人又衝進敵人的包圍圈,死活都要救出劉禪。

    劉備跟他手下的人,不僅僅是上下級關係,更像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連曹操都將劉備視為與自己同等的僅有的兩個英雄之一,才有了所謂的“煮酒論英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而曹操是一個真小人!“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一句話道出了曹操狠毒的性格。話說董卓釋出命令追捕曹操,曹操在過城門的時候曹操被士兵拿住,曹操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了,就坦誠自己的志向,表明自己的心志,一番陳詞打動了縣令陳宮,陳宮本是心存大義之人,聽聞曹操準備“召天下諸侯共誅董卓”,立刻將曹操鬆綁,並願意追隨曹操共建大業。於是二人趁著夜色逃出縣城,跑了兩天後,又累又餓,看見了一座莊園,曹操於是對陳宮說:這座莊園中的主人叫呂伯奢,是我父親的結拜兄弟,現在天色已晚,我們正好借宿在這裡。呂伯奢得到通報後,就主動出來迎接,並讓曹操與陳宮到莊園休息,然後讓家人殺豬宰羊款待曹操與陳宮,待曹操與陳宮到屋內休息後,呂伯奢則親自到鎮上打酒來款待曹操與陳宮。結果曹操與陳宮休息的時候聽到了磨刀的聲音,然後又聽見有人說:“縛而殺之,何如?”,曹操與陳宮於是起了疑心,然後拔出佩劍,不問男女,一連殺死八口,一直搜尋到廚房,才發現綁著一頭豬,才知道人家是殺豬款待他們。至此才明白是錯殺了人,二人就跑出莊園,正好在路上遇到了買酒回來的呂伯奢,曹操二話沒說就把呂伯奢也殺死了,並且對陳宮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從這個事情看出曹操太狠毒了!

    題主的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但我喜歡劉備多一點!

  • 18 # 會飛的野草

    劉備是身居大義的仁君賢主。但是隨著近些年各種各樣對曹操辯護風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卻覺得劉備虛偽,心機深沉。反而對曹操這樣的人更加喜歡。如今的劉備似乎真的成了人設崩塌的偽君子,而與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在書中所想表達的意義恰恰相反的是,曹操正逐漸成為了一個有能力有魄力,愛才愛民的真英雄。

    為什麼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曹操而討厭劉備了呢。這其實應該主要源於我們看我們身處時代看問題的角度。如今的時代講究的是真性情。而非常討厭那種虛偽做作的人。而我們說劉備恰恰是這樣的人。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把劉備描寫得非常的仁義寬厚。但是描寫的有些過頭了。比如說他在想佔據劉表的荊州之時,那種虛偽的情形,實在是讓人厭惡。而且還十分擅長哭,用自己的眼淚爭得了許多人的同情,有人說劉備的江山都是靠哭掙來的。這也就導致劉備顯得很沒有實力,因此令人反感。所以劉備越來越被人厭惡,跟三國演義將劉備塑造的太過正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反觀曹操,曹操的形象,雖然並不怎麼光明磊落。但是人家壞也壞的正大光明。不像劉備那麼虛偽。很多人都喜歡曹操這種率真和灑脫。以前有很多人說曹操是奸雄,對漢獻帝怎麼怎麼樣。但其實如果沒有曹操,漢獻帝說不定早就不知道死在哪個地方。即便是不死也不知道會不會備受欺凌。我們從董卓當時挾持漢獻帝的時候就能看出,如果不是曹操整個漢獻帝的後宮都是董卓的地盤。對於漢獻帝而言,在誰手裡更好呢?最主要的是曹操一生都沒有叛漢,從這個角度上說,他其實還是一個對漢朝有著深厚感情的人。嗯,是不是可以說他重情重義呢?

    此外曹操還有一個非常優越的特點,那就是我們都知道文采非凡。他寫過很多著名的詩歌。我們上高中的時候應該都學過,比如說短歌行觀滄海。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名篇。而劉備則在這一方面就顯得比較劣勢了。此外拿劉備的後代與曹操的後代相比,顯然曹操是更勝一籌的,我們都知道那位才華橫溢的曹子建,正是曹操一手教出來的好兒子。而劉備教出來的,則叫扶不起的劉阿斗。從這個方面來看,曹操確實遠勝於劉備。

  • 19 # 章哥叔叔

    不,有人喜歡劉備的護盾加強,有人喜歡曹操的大招回血(王者榮耀)。喜歡的歷史人物並非只是一直活在書本上也偶爾活在現代商業文化中

  • 20 # 鬧夠了就滾57832756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喜歡曹操的人很多,但喜歡劉備的也不少,兩位都是東漢末年的世之梟雄,都是從最基層摸爬滾打,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就個人而言,喜歡曹操的佔據多數,因為曹操身上有超乎常人的性格品質,其一,遇事審慎,臨危不亂,且多有決絕之舉。《魏書》載,初平元春正月,袁紹等官員連兵討伐董卓。曹操在丹陽招幕兵丁四千餘參戰。走到龍亢發生兵變,叛卒火燒曹操帳篷。倉促之間,操沉毅冷靜,敏銳決斷,手持利刀奮殺數十人,鎮定了局勢。是曹袁之爭的關鍵之戰,而操力排眾議親率精兵奔襲烏巢。劫寨戰鬥激烈之時,袁紹援兵來到,形勢突變,勝敗只在一念之間。曹操的部下開始慌亂,急言操分兵抵擋。不料曹操勃然大怒,厲言喝道:"賊在背後,乃白!"意思是敵人到了背後再說。由於主帥意志堅定,身先士卒。不前則亡的信念立即昭示部眾,全軍死心拼戰,以一當十,終將烏巢攻破,殺死主將酒鬼淳于瓊,為最後消滅袁紹奠定了基礎。倘曹操一見敵人援兵掩至,悚然無主而分兵以對,那戰鬥結局當然十二分明白。而自稱英雄之言不過是不自量力的可笑癔語罷了。其二,胸襟博大,樂觀宏達,且多在危難之中見精神。勝不驕,敗不餒是他勇武氣質的又一大特色。徵烏桓迷走沙漠生死攸關,唯曹操能想出使將士望梅止渴而戰勝自我脫離險境的妙策。這種置生死於度外的樂觀精神正是玉成一世英雄的根基。赤壁大戰,曹氏慘敗,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帥風範,笑指江山,暢言地利,高度集中地體現了曹操的鴻鵠之志。

    對於劉備,三國演義裡,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失敗”一面,給人以“仁慈”和“重義”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英雄”的真實形象。另外再說一下,有些廣為人們錯誤認識的問題。劉備愛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帶著新野的百姓一起逃跑。其實這個愛民未必是100%真心的。之前他帶著百姓跑,後來聽探子來報,說曹軍馬上就追到了,立刻嚇得不管百姓自己跑了,連老婆孩子都不管了(很像他祖宗劉邦啊)。可見他的愛民,有一定作秀的成分。當然,即使如此,也比很多諸侯要強了。很多諸侯連作秀都做不到。

    而曹操呢?官渡之時,他預料到袁紹可能會屠城,於是也帶著百姓撤離。三國演義沒寫這段,但史書上卻是記載了的。為什麼劉備帶著百姓逃跑就是愛民,曹操帶著百姓撤離就沒人提呢?還有證據證明劉備是“偽愛民”。

    曹操到處興修水利,發展屯田,為民生做出貢獻。而劉備呢?早期愛民是因為他什麼都沒有,只有做出愛民的樣子來籠絡人心。

    等他拿下西蜀後就不一樣了。看看他拿下西蜀後做了些什麼:先是下令搜刮蜀中百姓,大賞百官!多虧趙雲及時勸阻,才沒有真的這麼幹。這時候的劉備已經有了自己的地盤,不想再“作秀”了,想要“享受”了。他修造從成都到白水關的百里長亭,僅為自己享樂。而百姓剛剛打完仗,正是需要修養的時候啊…………尤其是,荊州的關羽正在苦戰,眼看就要完了,而劉備居然在修造享樂長亭!看曹操,提倡節儉,以身作則,一輩子發展民生,從未間斷。

    唯一一次屠徐州城,算是個汙點。但那是因為自己的父親被殺了,大怒之下做出的不理智行為,也可以理解的。之後曹操對徐州做出了免稅等一系列措施補償百姓。

    到底誰是真愛民,誰是偽愛民呢?

    答案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喜歡曹操的人多於劉備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戰狼2》受到美國影評人的激烈批評,在美國票房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