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自在人生wub
-
22 # 五道口的顏學姐
這個有個笑話,網路上人均收入都是百萬起步,人均都是985、211大學畢業。
我原先一直認為上網的人雖然可能不全是985、211,但大學畢業生應該是的。後來發生了幾件事,我才明白,網上大部分人的學歷水平不高。
有一次,我被一位黑子盯上了。我說了幾句南大的壞話,他各種罵,在評論裡面跟各種人罵,我想他應該是南大的校友了。後來,他對我的每個帖子都來罵。有一次,我寫了關於研究生的事情,裡面有句話,說對於清北這樣的學校,研究生要多於本科生。他如獲至寶,又開始罵,說我沒讀過大學,研究生怎麼可能比本科生多呢?宿舍都不夠。
好了,我想這個人肯定不是南大的,估計是個小爛學校。我就反問他,你認為清華有多少研究生?他興沖沖地貼了一個百度知道,裡面說清華有幾百個研究生。ok,這人估計連大學都沒讀過,連數量級的概念都不對。
還有一次,我寫了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的事情,說她跟她丈夫比翼雙飛,因為很多論文都是有倆人的署名。這種寫過論文的人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沒想到在這個帖子下面,一開始全是罵我的,認為我就是王延軼。我都哭笑不得,直到這帖子的閱讀量達到了10萬,裡面才有4、5個評論,說很多人的閱讀理解力為零。
其實不是閱讀理解力為0,而是沒讀過大學,不懂論文。
因此,大家認為985、211的人多嗎?根本不多,還是看看大資料,大資料不會騙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是11.5%,最多的是初中生和高中生。
-
23 # 遊騎兵02
首先中國網民大約有9億人。不上網的5億左右。這部分人沒有任何網路聲音。不代表他們不存在!其次中國大學以上學歷,包括成人高考、自考、函授等等。一共1億多人!也就是說13億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經歷。倖存者偏差你懂不懂?懂的話你就聽明白了
-
24 # 高校人才真經
985、211大學生絕不可能爛大街,就算是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學生,也還沒有到爛大街的程度。網上人人985,人人月薪過萬不過是一句調侃。
從2018年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到,從恢復高考到2017年,40年間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數達11518.2萬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佔一半,專科生佔一半。也就是說,本科生及以上學歷的大約6000萬人,只佔中國14億人口的4.3%,也就是說,只要你是本科生,你已經超過中國95%以上的人了。
而中國的985、211高校一共110餘所,僅佔高校的6%,畢業生佔比則在10%左右。所以,985、211畢業生佔全國人口的比例應該是不超過5‰,千分之五。也就是隨便找1000人,裡面也就5個是985、211高校畢業生。當然,由於很多學生有多段學緣結構,比如本科雙非,研究生985,所以這個比例可能會比這個高那麼一點點。
而在網路上,大家為了表現出自己的權威性,會著重體現自己的學歷、職業、收入等標籤,所以985、211畢業生在網上發表意見時,會特別強調自己是985、211畢業生,而非985、211高校學生則會避而不談。類似的情況,比如前幾天曬考研成績,380分以上的考生都願意曬,但300分以下的都不好意思曬。這就是所謂的“倖存者偏差”。
當然,除了在網上,在一些特定的圈子裡,985、211畢業生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像真經所在的985、211高校圈子,如果誰不是985、211畢業的,大家甚至都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類似的圈子還有金融圈、國企圈、國家公務員圈。除此之外,對於絕大多數圈子來說,周圍如果有一個985、211畢業生,都會覺得非常難得。這就是人才分佈的集中性。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題主才會認為985、211高校爛大街。其實並不是,985、211仍然是精英中的精英。
-
25 # 簡單生活很美好
不知道你這麼說什麼心理?985在一個50萬考生的大省也就招4、5k人,211估計2萬不到,你覺多嗎?還是你不知道哪些學校是985或211。
回覆列表
為什麼感覺網路上到處都是985、211畢業生,好學校現在爛大街了嗎?
問題描述:現在網路上,一介紹就是985、211畢業,中國重點大學的高等教育何時這麼普及了?還有什麼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也說自己是985畢業的,現在虛榮心都這麼嚴重嗎?從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方面的問題來:其一能夠在網路上呼風喚雨的都不是凡人,985、211畢業,也很正常,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個人在忽悠;其二聯合辦學本來就是滿足某些人的虛榮心需要的,人傻錢多,上個掛靠名校的獨立學院,當然要“扯虎皮,拉大旗”了!
我國教育史上名噪一時的985/211工程建設高校前後存續了20年左右,確實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1993年啟動的211工程是21世紀面向世界重點扶持的100所左右重點高校的行動,而1998年啟動的985工程是在211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分批將39所國內知名高校列入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我國教育史上曾經有39所985工程建設高校,112所211工程建設高校。據統計,從1978年至1998年,所有大學生,包括大專、本科,加起來不過1032萬9千餘人;從1999年至2019年,中國所有畢業的全日制本科生只有4725萬餘人;兩者綜合,得出目前全中國的統招本科生應該有5000多萬,相當於總人口的4%上下,而985/211畢業的本科生比例就更少了,大約是400多萬人,300多人中才有一個吧,真的很多嗎?
兩所母體為浙江大學的獨立學院轉設為公立本科擬獲批准。“獨立學院”通常指的是公辦大學和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舉辦的高校,一般都是民辦大學許多人習慣稱之為“三本”大學。然而奇葩的是,據教育部官網訊息,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於12月5日公佈了一則《關於擬批准設定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定暫行條例》和《普通本科學校設定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經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9所由省級人民政府申報設定的本科高等學校獲得透過(其中獨立學院轉設3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6所),現將有關高等學校名單向社會公示。公示資訊表示:公示時間為2019年12月6日至12月20日。什麼意思?它們的畢業生可以名正言順地稱為浙大畢業了!
獨立學院往往打著母校的招牌,頒發母校的文憑,發展速度非常快。母校的“冠名”也不是白給的,獨立學院每年收取的高昂學費,其中的20%-30%都要上交給母校,支援母校建設;這樣的做法又被稱為以“本三養本一”,緩解公辦本科高校因為擴招債臺高築的局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就是一所典型的這類學校,只要肯多花錢進了這樣的獨立學院,就能拿一本的畢業證書,這叫辛辛苦苦考上一本的學生們情何以堪?原來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學生,畢業了卻拿一樣的文憑到就業市場上競爭,無疑會引起極大的爭議。前幾年,江浙一帶擁有一本實力的考生,就曾誤報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因此而捶胸頓足、後悔不迭!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985/211作為一個曾經的教育現象自己是過去式,2017年就被教育部官網宣佈:985/211已成為歷史,被雙一流所統籌。然而,“掛羊頭賣狗肉”的獨立學院鬧劇仍然還在上演,不過現在不再說自己是985或211了,而是改口稱“雙一流”大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