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紅愛跳舞

    【中國地名系列4年號地名】有些地名來自於皇帝的恩賞,雖然這些年號地名也是“長安”、“長治”、“重慶”、“大慶”、“大同”一類的古書吉祥話,但年號地名之所以不同於吉祥話地名,是因為年號地名,直接來自於“年號”本身的頒賜,而非古書吉祥話。【漢朝】福建·建安縣(196建安縣>>>1913建安+甌寧=建甌):漢獻帝建安年(196-220)【唐朝】1.江蘇·寶應縣(762):唐肅宗、唐代宗寶應年(762-763)【 @三皇對點不學大 提供】 2.福建·永泰縣(766永泰縣>>>1102永福縣>>>1914永泰縣):唐代宗永泰年(765-766)【 @hr wang 提供】【宋朝】1.江西·興國縣(982):宋太宗太平興國年(976-984)【 @安政喆 提供】2.陝西·淳化縣(993):宋太宗淳化年(990-994)3.江西·景德鎮(1004):宋真宗景德年(1004-1007)4.河南·開封市祥符區(1009):宋真宗大中祥符年(1008-1016)5.四川·崇寧縣(1102>>>1958年撤銷崇寧縣,分別劃歸郫縣、彭縣和灌縣):宋徽宗崇寧年(1102-1106)6.福建·政和縣(1115):宋徽宗政和年(1111-1118)【 @邱宇馳 提供】7.浙江·紹興市(1131):宋高宗紹興年(1131-1162)8.上海·嘉定區(1217):宋寧宗嘉定年(1208-1224)9.湖南·寶慶縣(1225>>>1928邵陽市):宋理宗寶慶年(1225-1227)【中國地名系列6軍事地名】有些地名為古代帝王慶祝某次戰事勝利或者表達某種戰略意圖而命名的,比如:【甘·西北】武威市(武功軍威):西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河西走廊,後設置武威郡(前115年)【甘·西北】張掖市(張國臂掖):西漢武帝希望打通西域以制衡匈奴,設定張掖郡(前111)【甘·東部】平涼市(平定涼國):前秦意圖消滅甘隴一帶的涼國,設定平涼郡(358)【晉·陽泉】平定縣(平定廣陽):北宋太宗親征北漢,攻克廣陽縣後改名平定縣(979年)【甘·中東】定西市(安定西邊):北宋神宗用兵西夏,取名定相城,後改名定西(1081)【桂·中部】南寧市(南疆安寧):元朝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改為“南寧”,南寧由此而得名(1324)【陝·關中】西安市(西部安定):明朝大將軍徐達進兵元朝奉元路,明廷隨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1369)【中國地名系列7奇泉地名】以當地神奇的泉水命名【甘】酒泉市:西漢中期,城下有泉,其水若酒。【晉】陽泉市:有泉五處,常年湧漾,故稱漾泉。【冀】平泉縣:平地湧泉,康熙贊曰,聖地平泉。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2 # 小棉襖上大學

    我老家最著名的地方當屬九鯉湖,地名由來是這樣的: 相傳漢武帝時,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在湖邊洗滌丹爐,湖裡的鯉魚吃了他們的丹藥,數年後鯽魚躍出湖面就要飛天成仙,何家九兄弟見了,坐在鯉魚背上,和九條鯉魚一起昇仙,所以這裡有了九鯉湖的名字。外地的朋友可能不一定了解這個地方,其實這裡以水、洞、瀑、石四奇著稱,尤以飛瀑為最,自古以來有“鯉湖飛瀑天下奇”之譽。明代徐霞客到訪這裡,把九鯉湖稱為福建“三絕”之一,另外兩絕分別是武夷山和將樂的玉華洞。九鯉湖最有傳奇色彩的是白龍潭了,白龍潭是古時候官員祈雨的地方,相傳西海龍王之子小白龍,因隨唐三藏西天取經有功,被如來佛封為八部天龍馬。小白龍在天庭無所事事,飛身到凡間尋找奇潭佳處,當他來到“飛瀑天下奇”的九鯉湖,被這美不勝收的景色所吸引,於是決定隱身此潭。有一日,宋朝淳熙年間,大地久旱不雨,官員們率領老百姓來到湖畔潭邊求雨,在潭中修煉的白龍聽到,就連續降了兩三天的傾盆大雨,軍民一片歡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深潭尊稱為白龍潭。

    如今的九鯉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福建省風景名勝區,隨著泰永高速公路經過九鯉湖景區,越來越多的外地朋友前來旅遊求夢還願,九鯉湖的知名度正在快速提升中。

  • 3 # 餘逸遙

    我們這裡有個地方,叫做“魯班石”。是一段山溝,裡面還有小河流過,因為那一片地質獨特,上面還有一塊又大又圓的奇石,從而得以聞名鄉里。

    傳說

    顧名思義,是和魯班有關。

    相傳,以前魯班擔著兩塊石頭,從這經過,後擔一偏,這塊石頭就掉這了,孤擔難擔啊,前面的那塊石頭,也掉下去了,聽說在幾個山頭之外的一個村。

    不過這樣的傳說簡直不要太多,聽個樂就行。

    事件

    說來也奇怪,我們這裡,全是土,但魯班石那一片,卻是石,而且剛好是小河流經之處,偏陰涼,一到夏天,那裡蛇還很多。

    因為地質獨特,後來上面也來人考察了一番,說是有煤礦,嘗試著挖了一陣子,因為難度太大,就放棄了。

    可是鄉民們最愛傳說了,一傳十十傳百,傳到我耳中,說是挖出一條水桶粗的巨蟒,有人說這是惹怒了山神,這才不得已停止了挖掘工作。

    害的幼小的我是又怕又想去看。

    慘案

    不過,除了這些,還有更多的事情也在為其平添許多神秘色彩。

    我們這個普通的鄉里,發生過為數不多的幾件謀殺案,其中最詭異的一件就是在魯班石。

    那件案子的來龍去脈至今還沒有調查清楚,只知道是冬天的某個夜裡發生的事,第二天有人發現有個裸女死在那片溝裡。其他的細節全是沒有證據的資訊。

    死者是誰,兇手是誰,都沒有一個準確答案。

    關於案件的傳說這裡不提,有興趣的自行了解。百度關鍵詞“魯班石殺人案”就能搜尋到。

  • 4 # 醫法文九撞

    給大家說說白居易的故里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

    下邽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是古下邽縣城所在地,地處渭南城區北端,東臨藺店鎮,南接渭南經濟開發區,西鄰官底鎮,北與蒲城縣接壤。鎮域面積82.83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9°31′,北緯34°44′。距渭南城區28千米。

    下邽鎮人才輩出,因唐朝名將張仁願、大詩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準皆為下邽人,素有“三賢故里”之稱。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冀戎於今天水、隴西一帶,獲勝後遷其部分邦民於今渭南市臨渭區之渭河以北,設下邦縣;縣治在今巴邑鎮。此為中國最早所置三縣之一。秦代,行郡縣之制,置下邽縣。西漢,下邽縣之外,東北處設蓮勺縣,後併入下邽縣。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登國元年(386年)建朝後,發現下邽的邽與他名字中的“珪”同音,為了避諱朝廷便下令改唸“邽”gui(歸)為“吉”音。後又改下邽為下封,但仍念“下邽”的音。隋代大業二年(606年),恢復“下邽縣”的原寫法,並恢復“邽”字原讀音gui(歸),還原了“下邽”的本來面目。隋大業十一年(615年),下邽縣遷至今下邽鎮址。唐代至五代,下邽縣隸屬華州華陰郡。宋代熙寧六年(1073年)不作縣,只作鎮,至元豐元年(1078年),下邽又復作縣存在。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邽縣制被撤銷,併入渭南縣。

  • 5 # 特特說體育

    青邊口,史書記載,明洪武年間,大將軍常遇春之子常茂在當地降服了一位武藝高強、佔山為王的好漢秦邊虎,常茂臨走,留下秦邊虎在當地鎮守,起土為城。後來,當地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逐漸演變為今天的青邊口。青邊口是兵家必爭之地,建有北魏,北齊和明長城!當滿山開遍鮮花,是當地最美的時光!

  • 6 # 待宰的小綿羊1

    我是農村人,我們那個村莊叫做槐樹原村!很久了,聽老一輩人說以前叫做槐樹堰,聽說以前有一個很古老的老槐樹,但是文革時期,,,,所以現在沒有了,只留下了一些故事

  • 7 # 南山XT

    卡巴屯,這是讀音。原字是大下一個面字,大下面一個巴字。這是昌平西南的村名。全國唯一的兩個字。昌平地名志記載原意是蒙古語水邊的村莊的意思。

  • 8 # 草根創業彪哥

    我們的家鄉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當地著名的高原景區放馬坪,說到“放馬坪”聽很多老輩都說有一段古老真實的傳說。

    興仁有個放馬坪,是雲貴高原上少有的高原草地,為貴州省級風景名勝區,描寫紅軍長征故事的電視劇《雄關漫道》中的“過草地”,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放馬坪近年來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除了她有方圓幾十裡綠茵茵的草地外,她成為名勝地的重要原因,還在於有厚重的歷史底蘊:她是清代反清起義部隊的指揮中心,指揮部就設在坪裡的馬乃屯上。

    民間傳說:明朝末年,一個老陰陽先生,從雲南攆一穴真龍大地到貴州來,這穴地到放馬坪就隱沒不見了。老陰陽一生的心血全在這穴地上,不見了真龍地,他傷心透啦,倒在放馬坪上哭了3年。

    這一天,太陽落山了,老陰陽還昏沉沉地躺在放馬坪上,忽見一個杵著龍頭柺棍的白鬍子老者向他走來,口中唸唸有詞道:“崇禎甲子滿,天下在大亂;蛤蟆欲跳井,眼前真龍現。”說完,就鑽入地裡去了。老陰陽大驚,睜眼一看,自己還躺在地上,方知剛才是南柯一夢,心裡明白,知是地脈龍神點化他。老陰陽站起身來,猛然間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而下,一聲炸雷震天響,放馬坪動盪了。應著雷聲,一塊大壩子(今放馬坪邊緣的一個村子,名官家墳)展現在老陰陽面前。他冒著大雨,走下壩子中去,這時風停了,雨住了,一潭清澈見底的泉水在壩子中出現,水邊有一座小巧富麗的石山,圓溜溜的,頂上很平。老陰陽對著小山出神,他左閱歷,右考究,一時間心裡樂開了花,止不住自問自答:這不正是一隻蛤蟆,正欲跳入面前的井中去嗎?是了,正是這穴真龍大地。

    於是,老陰陽在人間宣佈:“我找到了一穴真龍大地。”老陰陽考察人間,見馬乃家生機勃勃,氣象萬千,就把這穴真龍大地獻給了他家。

    馬乃忙將祖墳遷到放馬坪來,在老陰陽的指點下,葬入“哈蟆”口中,墓向大尖山,取“萬代諸侯”之意。

    自從葬下祖骨,馬乃家更加興旺發達,於是就在放馬坪積草囤糧,招兵買馬,樹起了反清的大旗。不上半年,遠近來歸附馬乃的就

    有數萬人之多,其中有四員猛將,每餐能食一斗多米,力大無窮。第一個是文閹牯,第二是屠雷缽,第三個是許大碗,第四個是蘇缸缽。

    反清隊伍終日在放馬坪上操練,修城築壘。不久,馬乃屯上的兵營落成了,屯周圍的城牆完工了,屯腳的石頭連營,橫垣四周,聲勢越來越大,很快佔有了36營、72屯。

    為了更快地打下江山,老陰陽裝上12櫃飯豆、12櫃黃豆、12櫃金豆,又於豆中安放3支茅草箭,貼上封條,條上註明:“壬寅年撒豆成兵,要爭奪順治天下。”終日燒香換水,唸咒不停。

    老陰陽隨即又施展法術,遣使神工從雲南往貴州趕山為糧,來輔助馬乃反清。

    由於看了真龍地,老陰陽漸漸雙目失明,被馬乃家放到磨房舂碓推磨。他的徒弟夜觀天象,見滿人江山穩穩,師傅落難,連忙趕到放馬坪,眼看師傅如此情景,馬乃年高,子孫只好吃喝玩樂,沒有進取之心,就對馬乃說:“你家起兵這麼多年,還得不到江山的原因,是葬在哈蟆口中的祖墳的字向不對。向大尖山萬代諸侯,要一萬代人才出一個侯,向小尖山是一代梟雄,就是一代之間便成為英雄了,應該把祖墳的向字撥向小尖山,你家就發跡得快了”。馬乃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請少陰陽指點,將祖墳的字向撥向了小尖山。

    少陰陽又指點馬乃家在墳前修一條石階路,扎兩道花牌坊。(石階路是一支利箭,直刺“哈蟆”的頭部,兩道牌坊正壓住‘哈蟆”的兩隻前爪)。做完這一切,少陰陽就要接走師傅,臨走時,老陰陽告訴馬乃說:“今年就是壬寅年,新主不久就要登基,我走後120日你即可開啟36櫃豆”。馬乃問老陰陽要些什麼禮物,老陰陽別樣不要,只要一匹又瘦又小的白馬。師徒倆牽著小白馬走下屯來,拉到一口水塘(今放馬坪上的洗馬塘)裡去洗掉馬身上的屎疙瘩,小白馬竟被越洗越大,成了一匹飛龍馬,飛龍馬舔舔老陰陽的眼睛,老陰陽雙目又復明了。師徒倆人騎上飛龍馬,飄然而去。

    當天晚上,馬乃的夫人生下太子,太子見風就長成兩耳垂肩,兩手齊膝的大人,太子急去找他的飛龍馬,找不到,問那匹小白馬到哪兒去了,馬乃說被老陰陽騎走了,太子長嘆一聲:“馬飛了,

    軍師走了,生我何用!”立馬死在地上。馬乃一家大驚,忙差人去追老陰陽來救太子,迫了三個月,音訊杳無。馬乃氣急敗壞,不聽老陰陽的吩咐,忙將36櫃豆子開啟,只聽見“嗖!嗖!嗖!”三支茅草箭齊向北京城飛去。那些豆子,已經變成了小個小個的人形,擠眉弄眼,一個二個跳出櫃來,因元氣不足,立馬死去。三支茅草箭翻山越嶺,來到京城齊向皇宮裡射進去,剛登基的順治皇帝起得很早,此時已在金盆旁洗臉,忽聽空中轟轟作響,抬眼一看,只見三支長長的茅草箭直射將下來,第一支射在龍床上,第二支射在龍位上,第三支射落在金盆裡,皇帝嚇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鎮靜之後,他揀起盆裡的箭一看,知道貴州出了草寇,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議,調兵遣將,來打馬乃。

    當年老陰陽施法使神工從雲南攆來的糧草,到了離放馬坪不遠的白家衝背後(今名米堆),因屯兵沒有成氣,也就大堆小堆地停在那裡了。

    清兵一路浩浩蕩蕩,殺奔貴州而來,很快踏平了馬乃的36營、72屯,打上放馬坪,圍住馬乃屯。因屯上城牆堅固、地勢險要,清兵始終攻不下馬乃屯。馬乃家得罪了的嗩吶匠吹道:“哩哩吶,哩哩吶,順著巖後老鴰藤爬”。清兵中有識音的聽出來後,就分兵繞到馬乃屯後面,老鴰藤纏遍了巖子,直到屯上,清兵緣巖而上,出其不意,踏平了馬乃屯,解散了眾兵丁,燒燬了兵營。許大碗,屠雷缽,蘇缸缽死於亂兵之中,文閹牯被活捉,清兵把他的睪丸割了,拿當牛圍著放馬坪邊緣犁了三鏵後才死去。馬乃家三百多口人,都被清兵殺死,只剩下一個未滿週歲的小男孩,被丫環抱著躲在後花園裡的魚缸中,等清兵走後,丫環才背出小孩,星夜逃住蒙梓小朝去了。放馬坪有著這樣傳奇的故事,作為興仁人,你知道過麼?這事故並非空穴來風在潘家莊、王家寨一代一直有這麼個傳說。至今,馬乃兵營遺址,系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興仁市放馬坪山頂草原北段,是一塊麵積約90多畝的山頂平地。遠遠望去,猶如放馬坪上微微抬起的龍頭。馬乃兵營遺址地勢高峻,四周皆是懸崖峭壁。清順治十七年(公園1600年),馬乃土目龍吉兆率眾在此依山就勢壘築石牆,建立營盤,使其成為一座攻守俱佳,

    屯兵上千的反清大本營。遊人漫步於馬乃兵營遺址內,只見繁草叢生,壘石陳橫,泉水不涸,道路依稀可辨,頓生蒼

    涼之感,恍若走近30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風、刀光劍影中的悲壯歷史中去。

  • 9 # 以夢為馬一海子

    浙江蘭溪諸葛八卦村,相傳是諸葛亮後代按照諸葛亮的“八陣圖”建造的,裡面有很多精美的建築和雕樑畫棟。

    村中建築格局按“八陣圖”樣式佈列,且儲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國內僅有、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

  • 10 # 金牛生活影片

    大車村又稱dai車村,因為大字是多音字,首先這個村有400多年曆史,有記載在明朝時就有此村,經歷了明、清、民國至今,村中有一座九龍山全神廟就建於明朝,當時香火鼎盛,後因戰爭而敗落(日本侵略中國),新中國成立後慢慢恢復,在零幾年當地村民自發捐款重新修繕,直至現在又重新興旺。

  • 11 # 張果老忠記

    謝邀:我們客家人喜歡把小山包叫坪或埔(地勢較高的旱地)清初先祖從五華水寨鯉魚江(琴江)吊臂嶺(今叫孝悌嶺)新埔洋遷東莞市鳳崗鎮鳳凰圍開居,生下五兄弟,長子成年娶妻開拓五公里遠的新塘埔,後由於受原住民欺凌,後遷一公里的埔地,攜五弟一齊建房開基,埔地上樹木蒼翠,遍佈生長著油甘樹,因此起名油甘埔村。現連其他幾姓人口二千人左右。

  • 12 # 屯田園外

    吉安釣源古村,關於釣源的來歷,有種說法,釣源古村的第一世祖歐陽萬,他們尊為“萬公”,在安福縣做縣令。原來,吉安到安福有一條古驛道,萬公看到這裡雖然山不太高,卻有水的源頭,感覺是一處山清水秀的佳境,將來子孫若是在此繁衍生意,一定會生生不息的。

    到了萬公的第五代歐陽弘,就真的來此開基了,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歐陽弘當時是博士官職,遵從了萬公的夙願,當時帶了兩個隨從來到這裡。為了測試這裡的風水,他在水源處放了釣竿釣魚,直到日頭偏西,魚兒都沒有上鉤,就在他準備收魚鉤的一瞬間,一條大鯉魚撲撲騰騰釣了上來,真是天助。他當即在地上寫下了四個大字:此地可泊。因為在水源處釣魚,就把這裡取名為“釣源”。

  • 13 # 嶽西新農人楊小楊

    響腸,割肚,古時,潛山和嶽西是一個縣,天柱山西麓有一週老相公者,為人正直,愛鳴人間不平,專事扶弱濟貧,老百姓視為人間活佛,而有錢有勢者卻懷恨在心,想方設法要害死他。

    一財主買通一混混,讓他接近周老相公,說是要為窮苦人做些好事,以騙取信任。周老相公每年夏天,都要到天柱山避暑小住,財主和混混便使出陰招。在周老相公出行前,混混假獻殷勤,擺了一桌上等酒席,來作別相送。周老相公推辭不掉便應允了,兩人互相敬酒,一連喝了幾十盅,混混依然不停的勸酒。

    周老相公哪裡知道混混用的是轉壺,一邊裝著好酒,一邊裝著毒酒,而他盅盅喝的都是毒酒。告辭混混,他匆匆踏上行程,當來到一河邊,藥力發作,腹中劇痛難忍,且腸子發出咕嚕咕嚕響聲。他便在河裡喝了不少水,忍痛堅持趕路,走著走著,肚子痛得更厲害了。拼命支撐著走到了一條小溪邊,他實在支援不住了。

    此時,他才意識到中了混混毒計,是喝了毒酒所致。但為時已晚,藥力已散佈全身,他只好盡全力自救。在溪邊水深處,他拔出寶劍,剖開中腹,把肚腸翻過來在水中飄洗。肚子痛雖好了些,但全身仍劇痛不止,他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但想到自己遭奸人陷害,為了告誡後人引以為戒,便使盡全身力氣用寶劍在溪畔石上,刻下“洗腹磯”三個大字。

    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人看見過周老相公。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就把他肚子疼和割肚洗腹之地,分別叫做“響腸”和“割肚”。

  • 14 # 喜歡詩

    謝邀請,奇特的地點和村名的確是有的,有一處村名叫《董魯》那是過去的事。成為歷吏了此事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奇怪的喊法沿用至今。原因是有一財主買了一片田莊,收糧吃飯,在田莊居住墊戶。在為財主耕耘他家的土地,根據忇意每年有收無收必須上交糧食。若果當年交不起來年必須補交,若易連續天干的年月墊戶只有叫苦連天,所以大家邀約起來幹碎不幫財主家耕種了。記老人說原來的寨名是叫《不要》,透過大家商量若果以後這一片田莊。財主因天隔地遠管不了,大家實當出一點銀子和財主買了。買賣成功以後就起名叫《董魯》,意思是要懂得心裡戰術。以少代價換起更大的收穫,這就是地名的由來。

  • 15 # 螞蟻在背樹

    浙江省杭州市有個西湖更還有一個千島湖,相信很多朋友都去過。如果時間寬裕不妨走走湖上的古村……我到過一個叫“隱將”的地方。風景秀麗、民風淳樸。據傳當年朱元璋起事後苦於兵多將少尤其是能打勝仗的,可謂千軍易得良將難求!經高人指點朱派人四處尋訪來到“腳踏白炭火,手捧苞蘿粿,除了皇帝就是我”的這個偏僻小山村。這就是後來屢立奇功的紅巾軍大將——常遇春。隱將一名由此而來!(杭州——千島湖——屏門鄉——隱將)

  • 16 # 朝花夕逝1028

    在我老家附近有個麥城村,就是關羽敗走麥城的那個地方。

    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據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為春秋時楚昭王所築。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人伐楚,伍子胥為攻此城,於其左右築驢、磨兩城,故有“東驢西磨,麥城自破”的諺語。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將關羽遭吳襲擊,潰退於此,故有“關雲長丟荊州敗麥城”之傳說。建安二十四年的荊州之爭,由於孫權和曹操的暗中勾結,其形勢很快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曹操和孫權的南北夾擊下,關羽丟荊州後,腹背受敵,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終於敗走麥城,以身殉職,劉備集團也因此永遠失去了荊州。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

    千百年來,城因洪水浸蝕沖刷,流沙覆蓋淹沒,麥城現僅留有殘垣斷壁,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橫臥在沮水河畔。麥城沒有城,只是一段土垣。

  • 17 # 遇見經典

    每座地方都有成千上萬的地名,都有各自的特色,重慶的地名亦是如此,每一個都藏著故事。

    比如朝天門,顧名思義,朝天——因為該建築面朝當時天子、京師所在地南京,人們在此迎接天子所下達的聖旨,故而得此名。

    比如魚洞,長江邊有一片岩石,岩石底部可能是被江水侵蝕,形成斜洞,魚喜歡藏於其中,於是稱為魚洞。

    重慶的地名通常離不開“口”、“坪”、“灣”、“巖”、“坡”、“壩”、“橋”等關鍵字,你知道哪些?

    重慶那些“口”

    較場口

    明清時期為“武舉”考場及閱兵操練處,又是通往南紀門、儲奇門等地的要道口。

    兩路口

    舊時此地為出重慶分道口:一路通成都,一路通川北。

    道門口

    清康熙初年在此建川東道署,道署門外的街市因此得名。

    灘子口

    清光緒年間,此處是灘腦殼通往巴縣城山路必經路口,故名。

    磁器口

    因附近青草坡清代盛產磁器並在此集散,故名。

    井口

    此地處山溪入江處,明末建有鹽井,故名。

    大渡口

    明清時期,該區域附近有多個渡口,而該渡口面積最大,人流最多,因此而得名。

    重慶那些“路”

    和平路

    原為培德堂街、五福街、金魚堂街、走馬街,1945年改建成公路,取人民嚮往和平之意合併命今名。

    民族路

    原分段命名為龍王廟、靴子街、木牌坊、小樑子、會仙橋、都郵街,抗戰初期拓寬改造,1939年合併稱今名。

    民權路

    原分段命名為都郵街、關廟街、魚市街,1939年拓寬改造後命今名。

    民生路

    原分段命名為勸工局街、武庫街、雜糧市,1936年修建公路,1939年合併命今名。

    鄒容路

    是為了紀念清末民初著名的啟蒙人士鄒容而起的路名。

    中山路

    為市區中軸主幹線,1931年建成通車,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命名。至東至西北分為四段。

    新華路

    原分為過街樓、三層土地、頂子街、字水街、打鐵街、半邊街、大梁子,1932年修建公路,1939年命名中正路,1950年改名新華路。

    陝西路

    原分段名半邊街、三元廟街、陝西街、大十字、蓮花街,1950年擴建後合併更今名。自清代至民國初年,此街歷為陝西籍商賈集中地。

    大同路

    舊名牛皮凼,1939年因設渝女師更名女師校街,1940年擴寬路面,冉家巷部分地段併入,取“世界大同”之意改今名。

    漢渝路

    此地為漢(中)渝公路終點段,故名。

    渝州路

    原分段為大石路、東風支一路,1981年以重慶古稱渝州合併命今名。

    重慶那些“街”

    棉花街

    清末至民國年間為棉花、棉紗幫交易市場,因此得名。

    火藥局街

    因清代綠營火藥局設此得名。

    金湯街

    因靠近古城門通遠門,取固若金湯之意得名。

    打銅街

    此地早年多手工業銅作鋪,故名。

    信義街

    清代名接聖街。抗戰時期成為繁榮商業街道,取商業道德“守信講義”之意更今名字。

    重慶那些“坪”

    楊家坪

    清康熙年間,多楊姓居民在此坪上居住,故名。民國三十三年雖設萬年場,但民眾仍習慣稱楊家坪至今。

    黃桷坪

    清乾隆年間,此地坪上有一大黃桷樹,行人常在此休息乘涼,故名。

    陳家坪

    因地處坪上,昔年多陳姓聚居,故名。

    重慶那些“灣”

    大田灣

    此地地處山腰,1937年前為農村,拐彎處有一片大田,故名。

    謝家灣

    清順治年間此灣居民多位謝姓,故名。

    陳家灣

    清初陳姓在此定居得名。

    重慶那些“巖”

    觀音巖

    此處地處山腰,原有一觀音廟建於巖上。

    曾家巖

    清代中葉,有曾姓者在此建房定居,故名。

    鶴皋巖

    清道光25年,文人龔靖皋經此,見白鶴飛翔於巖上林中,即揮書“鶴皋巖”三字,故名。後演變為鵝公巖。

    華巖

    華巖又名花巖,古時因山岩有洞有泉,下雨時澗泉從洞頂飛濺而下,狀如散花得名。

    馬家巖

    因地形似馬,清代得此名。

    重慶那些“坡”

    石板坡

    因舊時常有人在此處山坡開採石板。

    紅育坡

    曾名草房街,1950年後,川外附屬外語學校在此修建校舍,取“培育紅色接班人”之意更名紅育坡。

    九龍坡

    《巴縣誌》記載:境內王坪山岩上,鐫有九龍灘古蹟五個大字,灘在江心,有九石翹首若龍,得名九龍灘。後設店鋪,名九龍鋪。一說因地處長江北岸呈斜坡地形,演化為九龍坡;二說重慶談判時《新華日報》記者將九龍鋪機場誤報為九龍坡機場,反使得九龍坡逐漸流傳開來。

    王家坡

    清代江西王姓叔侄來此開荒種地,因而得名。

    石井坡

    清代鄉人在坡上以石砌井引儲用水,故名。

    重慶那些“壩”

    菜園壩

    此地早年系農田沙壩,住戶多種菜為生,故名。

    大石壩

    這裡原有一天然大石壩,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清末,這裡名為“羅家大石壩”,抗戰時改名大石壩沿用至今。

    沙坪壩

    嘉陵江在此處折轉,沖刷出一片較為平坦開闊的沙壩地帶,形成歷史已數百萬年,由此地理特徵得此名。

    重慶那些“橋”

    石坪橋

    此地昔為農田,1950年建成公路後,因在石橋鋪與楊家坪之間,此地又曾有一座小石橋,故名。

    童家橋

    清同治十三年,有童姓在此地小溪上建橋,故名。

    重慶那些“溪”

    黃沙溪

    此地原為一片黃沙灘,有溪水經此流注長江,故名。

    詹家溪

    此地小溪環繞,清代多詹姓聚居,故名。

    摳破腦殼也看不懂的地名

    重慶那些,據說是外地人真的看不懂的地名。

    大溪溝

    舊時有一較大溪流彙集四周流水注入嘉陵江。

    人和

    清道光年間更名瓦店子場為人和場,取人以和為貴之意。

    大竹林

    由於當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禮嘉

    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裡,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鴛鴦

    在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樑,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

    棗子嵐埡

    因地處嵐埡,早年有多株大棗樹得名。

    蓮花池

    明崇禎時禮部尚書王應熊居此,稱“涵園”,園內有二池種蓮花。

    天官府

    因明朝太師、吏部尚書(習稱天官)蹇義府第建此得名。

    石灰市

    因昔為石灰集散市場,故名。

    二府衙

    昔年為重慶府同知署所在,同知系知府佐貳,習稱二府,故名。

    十八梯

    此地北段有石梯200多級,共十八層臺階,故名。

    黃花園

    昔年有農民在此種黃花,故名。

    小什字

    此處有街道相交成十字,並與附近大十字相對,故名。

    望龍門

    因此處可望見長江南岸巨石上宋紹興時所刻“龍門”二字,故名。

    嘉陵新村

    以1939年抗戰時期嘉陵賓館建此得名。

    袁家崗

    此地原系山樑,曾有袁姓在此耕種,得名袁家崗。

    石橋鋪

    早年系重慶至成都東大路驛站,因有石橋和店鋪得名。

    小龍坎

    曾名小門坎,因背靠平頂山,山勢似龍,明末改成小龍坎。

    楊家山

    原名黃泥堡,後為楊姓所有,故名。

    雙碑

    清光緒年間,此地有兩塊指路碑,故名。

    白馬凼

    傳說該地曾有一大水凼,周圍皆稻田,夜靜時有白馬從水凼中出食稻苗,因此得名。

    雙巷子

    昔為石板小道,因兩條小巷並列得名。

    紅槽房

    清水溪流經此處,曾有人開設槽房以溪水釀酒,生意紅火,得名紅槽房。

    覃家崗

    清代中期覃姓在此山崗處開荒耕地得名。

  • 18 # 盧阿男

    第一,在我們首都北京的朝陽區就有一個自然村,叫“奶子房村”。

    第二,在我國的臺灣省彰化縣,有一個鎮裡面有條巷叫“摸乳巷”。哈哈,真的呢,可笑吧。

    第三,也就在咱們首都北京海淀區下面一個社群叫“騷子營”,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

    第四,在我國西藏自治區,下面一個縣,叫“尼瑪縣”。好像記得是那曲地區的。文字有點藏區風味。但是語音喊出來另有諧音。

    第五,在浙江省西南部,有個山村叫“西天村”他們附近的人,有的人的口頭禪:“去西天賴大佛”(貶義詞,意思是完了,不可救藥了)。還有一句是“你去西天{取經}去吧!”(也是罵人的含意~~你去死吧)

    祝大家天天開心快樂。

  • 19 # 千目流星

    世界上最小的城-漢桑城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我讀書的時候都聽老人們說我們縣城是很有歷史淵源,老師還帶我們夏令營去觀看過這座小城。漢桑城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城西的一所小學院子內,聽老師講解,距今1800餘年,漢桑樹是三國時關羽手植,雖主幹已枯,然根生幼桑,歷數代不衰,仍枝繁葉茂。至明代,當地官府在樹外圍以磚垣,城圍11米,高4米,直徑3.5米,面積十多平方米,青磚砌築,上有土垛,狀若城牆,唯有一顆漢桑樹名曰“漢桑城”應該是世界上最小的城。據《史書》記載,公元201年-206年,劉備、關羽、張飛雄踞新野,公元207年,劉備三請諸葛亮,決策《草廬對》,諸葛亮助其火燒新野(今河南新野縣)後,全城樹木皆成灰燼,唯有城西門內的一棵桑樹枝葉未損,仍長勢繁茂。相傳,這裡原本就有一顆老桑樹。一日,關羽在餘軍對戰後,順手將坐騎拴在這棵老桑樹上,哪知又餓又累的戰馬,竟把樹皮都給啃光了。沒過幾天,那棵老桑樹便乾枯而死。諸葛亮在得知這事後,找到關羽,重申了寬仁愛民的紀律,要關雲長自覺補栽一棵桑樹,以示對桑樹主人的賠償。後來,關羽便親手在原處栽下了一棵新桑。沒想到在火燒新野時,這株新桑卻倖存下來,並且越長越旺。漢桑城城體本為圓形,但因為坍塌的厲害,2007年,新野縣使用水泥和新燒造的青磚,對其進行了翻修,也因此改變了古蹟原有的風貌,有了如今的漢桑城。在新野縣城南10公里一個村子有一幾千畝地的桃園,也相應了歷史上三國演義裡劉關張桃園結義,[捂臉]每年三月份都要舉辦桃花節,舉辦桃花節非常熱鬧,吸引著很多中外遊客來到這裡遊覽參觀,環境優美,空氣新鮮,很多遊客來這裡拍照留念,還有一些客商在這裡早早就簽約合同,購買我家鄉的桃子。給我家鄉也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漢桑城雖小,但是因為有歷史,也是一處特色景點,每年吸引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我的家鄉遠有三國曆史,近有幾千畝的桃園每年都有盛大的桃花節,也算是新舊結合,是我的家鄉,有著神秘又有著很新鮮的色彩,想了解我的家鄉歷史和現代嗎?我會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帶你瞭解我美麗的家鄉新野,古城。

  • 20 # 陪你同行63240527547

    我還知道老家的鄉鎮名叫野店鎮,聽著名嚇人,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深受當地政府部門的好評。村名叫翻金峪村的,雖說從沒見到過金子,可滿山遍野的黃金桃證明了一切,特別是在每年的3月份,全是滿山的桃花盛開季,香飄四方,花的海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被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錄取,全家愁的不行,知道是巨坑專業,以後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