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叨叨幼稚園
-
2 # 輝煌祖國
這個問題我講以下二點看法 一、要讓5歲小男孩接受挫折教育,比如以後他輸了後要是生氣發脾氣,你就不管他。要是他不吃飯,你去叫一次,要是不來,就不要管他,並且和他說這頓要是不吃,下頓也不可以吃,到了下頓要收起你的愛心,就是不能讓他吃,這不是虐待,是教育。要讓他明白威脅自己父母是不可以的,具體方法很多,你要忍下心來慢慢就好了,不然長大後會是個問題。 二、要讓他的老師幫忙,現在孩子大多是聽老師話不聽家長的,所以先從這入手。不要急於求成,要像朋友一樣和他談心,說出你對他的任性很痛苦,其實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只要引導得當,一定會像以前那樣乖巧可愛的。千萬不能讓孩子犯錯誤了找靠山,不能讓長輩在旁邊阻止或者傾向孩子,這是一個教育方式了,應該罰而不是體罰,要讓他自己從意識上清楚他為什麼要受罰。比如給他一個懲罰的角落等等吧,我家寶寶這招很靈的!他最怕去懲罰牆壁了! 教育小朋友可真的是要家長努力學習的啊!
-
3 # 教育秀秀看
首先感謝這位家長提出問題,確實現在有很多家庭帶養孩子就是會包辦,給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抗壓能力和承受能力都會降低,所以,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不是馬上想辦法解決,而是想辦法依賴後退,然後放棄。
在子在幼兒園中班這個階段,需要家長重新跟孩子組建自信心,因為之前很多事情都是家長去包辦、替代,現在就請家長把屬於孩子的事情還給他,比如讓他自己去穿衣、戴帽子、穿鞋子、吃飯、收拾玩具,整理繪本、圖書等,當家長在陪他玩兒遊戲的時候,也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鍛鍊他的抗挫折的能力,比如跟孩子一起玩兒搭建玩具或者桌遊的時候,當他達不到目的想要放棄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去幫助一下,當然家長的幫助也不能特別多,就詢問一下孩子,看他是不是需要幫忙,如果需要就搭把手。那當孩子整體完成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的去表揚、鼓勵他做的好的地方,慢慢的孩子的自信心就會重新建立起來。當他出現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可以讓他先發洩一下,等他平靜了之後,再跟他去溝通,可以問他,“你剛才這樣的行為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呀?那如果不能的話,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呢?”引導孩子慢慢地說出他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透過這樣的引導,孩子慢慢就知道,遇到問題的時候該如何去處理事情,然後他的情緒也慢慢的會得到緩解。
另外一點,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多帶他去戶外進行一些運動,透過適當的運動來幫助孩子釋放情緒,這樣孩子的身心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之家長要放手,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在後面給他力量,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到就好,這樣孩子的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抗壓能力都會得到提升。第二,多帶孩子去戶外運動,讓他釋放一下情緒,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好處。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幫助到這位家長,謝謝。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4 # 笨點點
沒有人天生就能接受失敗,讓孩子從小就“輸得起”,很難。
人的天性就是“想贏”,從猿猴進化到人類,每一步都是優勝劣汰,比別人強的人生存下來,也能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孩子沒有生存的壓力,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贏了,會被父母老師表揚、會得到獎品,大家只會為贏者吶喊,而忽視輸掉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放下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他去直面失敗。遊戲開始前,把規則用有趣的方式講清楚,讓孩子接受,這樣如果孩子輸了要耍賴,就要告訴他,“你已經同意這個規則了”。同時告訴孩子,輸贏沒關係,問他喜歡這個遊戲嗎?遊戲的目的是讓人享受,而不是得到結果,就算贏/輸了這次,還有下次,沒有人能一直贏/輸。坦然接受失敗,就是一種成功。
一
我們要教導孩子們,學會發揮你自己的最大潛能。你只需要考慮發揮你最佳的能力,而不要去與別人比較,一味想著要超過其他人。告訴孩子,透過專注並且享受這項任務,爸爸媽媽能保證,相比於給自己施壓“成為贏家”,你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種“想贏”的焦慮會一直增長,並且這種情緒會讓他脫離任務本身,甚至他們會一直自己跟自己說“不行”。他們過於關心,自己是不是會成為最後贏家。
二
我們要告訴這些孩子,不要輕言放棄,我們不要使用“不能”這類詞語,我們應該說:
“你能行的”
“你可以的”
“你將會發揮得很棒”
“我陪你一遍又一遍地嘗試,直到你發揮出你的最好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到多好,而不是別人做得多好,這樣的結果會更積極。
總而言之,孩子想贏怕輸的核心問題,不僅在於輸贏觀,更在於孩子對“過程與結果”的看法。其實,很多孩子在乎結果,往往是因為家長在乎。平時問孩子的都是:成績多少?吃了多少飯?跑了多久步?而不是:學習過程開心嗎?飯好吃嗎?跑步感覺累不累?
強化過程的情緒體驗,弱化結果導向,孩子也一定會慢慢知道: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5 # 龍城睿睿
孩子都喜歡爭強好勝,這屬於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孩子,由於沒有接觸其他孩子的機會,每天纏著跟大人玩,大人總是在遊戲和比賽中讓著孩子,時間久了,孩子總是想贏怕輸,如果輸了,就會哭鬧,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會非常不利。那孩子不能接受失敗怎麼辦?孩子總是輸不起,作為家長該怎麼改善呢?
分享一個案例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發明人伊隆·馬斯克曾說過:“誰喜歡失敗?失敗是可怕的,但如果你毫無風險,就意味著你不過在做一件稀鬆平常的事!”馬斯克的這句話可是真切的體驗,“失敗也是一種選項,如果你沒有失敗,那意味著你的創新精神不夠。”
1995年,他用自己和兄弟們湊的1萬多美元創業,開辦軟體公司,為了節省開支,他把辦公室和公寓二合一,晚上人就睡在沙發上。31歲時,他已經把一家公司成功地賣給了康柏,另一家賣給Ebay,賺了2000萬美元!而他的決定不是從此過上舒服日子,而是把所有資金投入新公司,再度創業。
電動汽車和火箭運載在實驗過程中失敗率很高,馬斯克的情緒也隨之大起大落,甚至在一個聖誕節前的週日徹夜難眠,幾近崩潰!近乎奇蹟般的是,就在第二天早晨,他接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打來的電話,給了他一個14億美元的訂單,他激動得忘乎所以,對那個打來電話的人大聲說:“我愛你!”
讓他能夠不斷面對風險和失敗的是這樣的信念:“我希望有一天回顧過去時可以說,我對這個世界有過好的影響!”這話在“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熱浪中,能給人帶來一份激勵和警醒。凡創辦企業,95%都以失敗告終,“你輸得起嗎?”是創業者應該問自己的問題。
孩子不願意接受失敗的原因有哪些?1、贏的機會太多了
家長需要控制輸贏的節奏,讓孩子在日常遊戲中有輸有贏。
2、讚美得太多了
很多家長經常鼓勵、讚美孩子,凡事都要有度,過多的讚美會使孩子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甚至完美無缺,從而無法面對自己的瑕疵。
3、自信心較低
有的孩子怕被別人取笑,不能接受失敗的事實,甚至不敢參與競爭。
4、害怕讓家人或老師失望
家長適當的期望可以激勵孩子積極向上,使孩子勇於接受挑戰,然而有些孩子卻是家長不適當期望的犧牲品,孩子很希望讓父母滿意,常竭盡全力去爭取成功,一旦輸了,除了對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無法獲得心理平衡外,還很在意家長對自己的看法,害怕讓家人或老師失望,這種壓力下,或許孩子可以獲得許多成功,但因太在乎結果,而不能享受到內心的平靜。
▶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對結果在意,總比那些輸贏無所謂好,萬一總是傳達輸贏不重要,那孩子就沒有成功意願,這又成一個問題了。其實這是自尊心差異所導致的!
【什麼叫自尊】?
自尊是孩子對整體自我的評價和判斷,自尊高就有成功動力,我相信我能做的更好;有些人自尊心低,輸贏無所謂,我就是這麼一個人!80分優秀,不求更好!
自尊如果依賴於結果之上,這種自尊越高,越容易受到打擊,因為孩子會認為“失敗”和“批評”是對自身價值的“控訴”和“打擊”,如果持續將這種自尊建立在結果之上,孩子可能在遇到阻力或失敗時,會非常無力和無助或放棄,最後將這種原因歸結於“人格缺陷”,自己“天生就不如他人”或再長大些會認為自己“愚蠢”,年幼的孩子會覺得這是“壞”的標誌,這種“壞人”的感覺甚至會持續到成年。
據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1/3到1/2的學齡前兒童、幼兒園兒童和小學一年級兒童表現出這種“無助”模式。反之如果自尊不建立在結果之上,那這樣的高自尊,高成就動力,才可以讓孩子遇到失敗和挫折時,積極的尋找新出路和新方法,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沒有哪一次比賽是終點,任何的一次比賽,一次考試都不是……
日本著名哲學家稻盛和夫先生說:人生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作為家長,我們最終要教會孩子,應該是抱著贏的心態,面對比賽積極準備和應對,但要做好接受失敗的準備,高自尊不能建立在成功的結果上!
孩子不能接受失敗,家長該怎麼辦?1、幫助孩子總結失敗原因
孩子失敗了,比賽輸了,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我們可以透過幫助孩子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讓孩子下次提高警惕,提高水平,讓孩子有機會取勝。
2、學會正確發洩情緒
孩子如果輸了,肯定會很沮喪,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家長千萬不要理解為輸不起,我們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發洩,等情緒穩定後,再講一些道理給孩子聽。
3、不要故意讓著孩子
日常家長跟孩子比賽時,一定要正常玩,不要故意讓著孩子,總是讓孩子取勝,否則孩子總是贏,一旦某一次輸了,就會不高興,家長要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4、家長做到以身作則
作為成年人,日常有時也會參加一些比賽,如果家長輸了比賽,在孩子面前也要表現出積極大度的態度,家長如果輸不起,會讓孩子學會這些毛病,更不好改正。
5、拒絕和孩子玩遊戲
如果孩子總是輸不起,一輸就會無理取鬧,家長可以跟孩子講,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就不會跟ta在玩遊戲了,也不會有別的小朋友願意跟ta玩遊戲,必須讓孩子懂得這個道理。
6、嚴厲批評無理取鬧
孩子在輸掉比賽後,如果和家長哭鬧,甚至發脾氣,家長一定不可以縱容,一旦縱容一次,就可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家長應該嚴厲批評,及時制止。
7、教會孩子坦然面對
越能接受和喜歡失敗的孩子,才會越成功1、失敗的原因有多種多樣
在人一生中,失敗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考試失利、遊戲失敗、交友失敗、工作失利……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是會有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論多優秀的孩子,都會有失敗的時候,學會從失敗中走出來對孩子來說是人生必修的一項功課,失敗只是暫時的,懷抱著這樣的信念,才能走向成功
2、孩子有更好的抗挫折能力
在成長的路上,有些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會一直陷在這裡;有些孩子遇到挫折,反而會給自己加油鼓氣,不斷提高,獲得成功,這就是孩子面對挫折的不同的態度,如果孩子能夠接受並且享受失敗,那孩子就不會為失敗感到氣餒,不會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會從中得到力量,從失敗中吸取經驗。
3、孩子能從失敗中學到很多
接受失敗的孩子會在失敗中學習,不斷總結經驗,積極地面對困難,不斷地向前摸索,在下次遇到相似的問題,會有自己的解決方法和經驗,避開同樣的陷阱,比無法接受失敗,在失敗中頹廢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
所以說,“失敗”在某種程度上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越是成功的孩子,越能接受和喜歡失敗,因為ta們具有“成長型思維”,不沉湎於失敗,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凡事向前看;而“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往往遭遇一次失敗就感覺是天塌了,很容易一蹶不振。
“固定式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固定式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是一個人面對失敗的兩種不同思維方式,前者是迴避,而後者是直面。
▶“固定式思維”的孩子面對失敗一般會選擇迴避,如不知道為什麼失敗,既然失敗了,那就放棄吧;“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面對失敗,會更加有衝勁,遇到失敗,會有一種下次一定成功的自信,會積極地面對失敗,從中汲取力量。
▶ “固定式思維”的孩子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天生的,無力改變;“成長型思維”的孩子認為只要透過訓練,每個人最後都可以成功。
▶ “固定式思維”的孩子在面對失敗時往往會給自己找一個藉口,如天賦不如別人,我本來在這方面就沒有別人擅長,我這個問題是天生的;“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即使天賦不如別人,也不會把與優勝者的差異歸咎到天賦身上,反而會覺得自己不夠努力,需要多練習,於是這樣的孩子成為了“固定式思維”孩子眼中的擁有天賦的孩子。
▶ “固定式思維”的孩子往往會不斷抱怨人生的困境,而不做改變;“成長型思維”的孩子一般會默默練習,不斷成長用希望獲得成功。
▶ “固定式思維”的孩子在失敗後會不斷地給自己找藉口,抱怨老天沒有給自己安排一個好的天賦,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給自己一個好的基因,不從自己身上找理由,而是一味推卸責任;“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通常不會抱怨,嘴上也不會說什麼下次一定努力的話,反而會默默地提高自己。
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1、讓孩子在鼓勵中不斷成長
孩子在年幼時難免會犯錯,這時家長要做的是鼓勵孩子,而不是拒絕讓孩子犯錯,如孩子打碎吃飯的碗,父母不要急著抱怨孩子,拒絕讓孩子再拿碗,而是跟孩子說,你一定是想幫媽媽做些事情,你真棒,但是你太小了,可以先幫媽媽拿筷子,等再大一些,再幫媽媽做別的事情。
2、鍛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是老一輩人或是年輕家長追著餵飯,其實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反而是一件好事,允許孩子將飯弄得到處都是,允許孩子失敗,孩子才能會在不斷的失敗後,學會正確使用碗筷,學會餐桌禮儀,這不僅能鍛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對孩子性格的培養也有很大益處。
家長如何讓孩子適當接受挫折教育?承受挫折,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挫折教育是完整的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挫折教育其實是使孩子不僅能從外界給予中得到快樂,而且能從內心激發出一種自尋快樂的本能,即使遭遇失敗,也能泰然自若,保持樂觀,當前形勢下,挫折教育是孩子更為需要的教育方式,正確適度的挫折教育既能夠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還能夠讓孩子體會到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喜悅,樹立更強的自信心。
1、捨得對孩子說“不”
很多家長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會使孩子不懂珍惜所得,所以無論家庭條件多麼優越,家長都要捨得對孩子說“不”,也許孩子第一次遭到家長的拒絕後,會有非常強烈的反應,但是家長必須要立場堅定,且家庭中所有人要眾口一詞,孩子哭過鬧過後,家長要曉之以理,讓孩子明白大人掙錢的辛苦,買東西要根據需要有選擇的進行取捨,每個人都不可能擁有一切想要的東西等道理。
日常生活中,除了買東西外,對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家長都要捨得說“不”,要讓孩子能夠坦然地接受家長或別人的“不”,有時家長還可以刻意地“刁難”一下孩子,對孩子一些要求,家長不要立刻答應,而是延遲滿足,這個過程能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忍耐,從而知道任何事情都來之不易,來提高孩子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2、要讓孩子懂得承擔錯誤
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不斷犯錯,不斷改正的過程,孩子犯錯並不可怕,作為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犯錯,要捨得讓孩子承擔錯誤,家長有責任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裡,改正錯誤,必要時勇於承擔責任,併為自己的錯誤接受一定的懲罰。
3、幫助孩子但要有所保留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家長不可以全權代勞,可以採取只幫一半的做法,真正理解孩子的成人會剋制住自己直接幫助孩子的衝動,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其他的解決辦法,直到孩子發出求助訊號時,悄悄地不露聲色地幫助孩子。
4、對孩子的挫折教育要順其自然
6歲前的孩子有著與眾不同的獨特發展規律,從環境中選擇不同的事物,或是採用不同的方式發展著自己的個性和愛好,並獲得不同的能力,環境中自然而然就存在著與孩子能力相沖突的障礙,一旦孩子能克服障礙,就能獲得所需的發展,這個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所以家長不要特意給孩子製造挫折,而是當孩子的生活中出現困難的時候再伸出家長的援助之手。
5、捨得讓孩子經歷失敗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一切都一帆風順的美好願望,但這是一種理想化了的人生,是不可能存在於現實的,所以家長必須捨得讓孩子經歷失敗。
家長要掌握一個原則,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鼓勵孩子自己去做,即使知道ta肯定無法完成,也要捨得讓ta先體驗到失敗的滋味,然後再教給孩子好的方法,鼓勵孩子動腦筋解決問題;孩子能夠做主的事情,一定讓他自己做主,讓ta學會自己權衡利益,做出正確的選擇;孩子還不能做或不能做主的事情,要用啟發、幫助的方式使ta自己想辦法去做。
6、父母懂得言傳身教
孩子最初的行為大部分是模仿成人的,成人透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待挫折的態度、反應以及良好的品德、個性等對孩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孩子在成人的影響下,建立起自己對生活的看法,成人對孩子的態度不僅影響孩子智力和能力和行為和道德的發展,且影響孩子的處理事物的方式、對待人際關係的方式,影響孩子的自尊、自主性和意志力。
7、允許孩子選擇放棄
有些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會發洩自己的情緒“我再也不做了!”請父母們保持冷靜,其實孩子只是發洩而已,等他安靜後,可能還會再嘗試,我們要相信只要對孩子自我發展有利的事情,ta一定會鍥而不捨,一定會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的。不是任何一個困難都能被克服的,當我們的能力暫時無法解決它時,放棄也是一種勇氣和選擇,可以把精力放在那些適合自己的領域,而不是跟自己的短處較勁。
挫折教育僅僅是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順其自然的讓孩子明白生活中的順逆、苦樂,父母的作用既不是為孩子鋪就一條虛假的坦途,也不是一味地製造坎坷,而是陪伴孩子走過ta必須經歷的人生道路,給ta自然生長的環境,讓孩子瞭解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和挑戰,面對困難和挑戰不能膽怯,而要勇敢地面對,相信經過挫折的打磨,經過風雨的洗禮,孩子一定更有韌性,更能坦然面對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總結其實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在面對失敗時都是很難接受的,憤怒的父母不僅在完成孩子投射性認同的過程,也是在隔離和否認自己情感的過程,家長要有共情能力,在面對孩子失敗時,和孩子一起去面對,體驗由此帶來的挫敗和痛苦時,也是自我修通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要和孩子一起正確認識,接受和處理失敗,然後不否認,不懼怕失敗,唯有這樣,失敗才能成為成功之母!
失敗是人生的必經之路,讓孩子學會接受失敗,享受失敗才能更好地成功。
-
6 # 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
最好家庭能協商一致,不要再給孩子灌輸輸贏的思想。玩牌輸了可以告訴孩子或者運氣差或者需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輸了還是自己的孩子,還是爸媽的寶貝。不要故意輸給孩子,不要玩年齡優勢的遊戲,比如和孩子掃跑,跳遠等等,如果孩子堅持要玩,坦白告訴孩子,成人一定會贏,因為自己是成人,等孩子變成成人也會有這樣的優勢。只有坦白告訴孩子,孩子才會知道真正的原因。
成人都有體會,我們越關注結果,越容易失敗。如果僅僅沉浸其中,反而結果會出人預料。比如,和孩子傳球,玩就是了,不要關注踢的多遠,是否能一次性接球,玩的大汗淋漓就行。等孩子平靜了,可以啟發式問孩子,踢球覺得怎麼樣?孩子可能簡單說好玩,我們可以補一句,玩的開心就好,我們沒必要關注輸贏。
-
7 # yangyong500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相比一件小事的成功失敗,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重要得多。人一生的路,在攀峰過程中有峰也有谷。只要堅持不懈,向著夢想的方向努力,成功就會不斷出現,目標就會越來越近。
-
8 # 殘丞
提問者 不能接受 是孩子不能接受還是你不能接受 首先要明白這個問題 五歲的孩子還小 更多東西都不懂 作為大人更應該 教導它 總結事物 自己不足在哪裡 銘記在心 杜絕再犯 培養孩子的 自信心 和耐心 為他以後打好基礎
-
9 # 嘉人視界
你好,5歲小孩的這種行為是遺傳還是模仿呢?
但這孩子勤奮,頭腦靈活,是事實,做家長的合理引導,他日必成大器
-
10 # 西山逸隱
五歲滴孩子怎麼調理,或者說怎麼教育,是你自己的基本義務,好像輪不到本老夫插嘴。說多、說彆扭嘍沒準兒挨抽呢![驚呆]
-
11 # 雙子寶媽
家長在同孩子的相處中,改變一下表揚孩子的方法。
一、表揚孩子針對事。
家長不要說“你真棒”、“你是最棒的”,要針對事件表揚孩子,讓孩子明白哪裡做的對,並且這樣做讓大家看到了,並得到了誇獎,孩子以後會更加樂意去做的。家長可以這樣說“你做事的時候很認真”、“你說的話很有條理”、“你很努力”。注重表揚孩子完成事件的細節,而非結果。
二、表揚要有度。
過猶不及,不誇大其實的表揚孩子。誇大其實的表揚會讓孩子驕傲自滿,孩子會被這些誇大其實的表揚淹沒,自然不能接受失敗,不能接受別人的質疑。
如果孩子喜歡,可以讓孩子學習圍棋,每次對弈都會有輸贏。在一次次的對弈中鍛鍊孩子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
-
12 # 小小思維家
父母得先放平心態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對他的進步或者努力的行為進行誇獎;當孩子輸了時候,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援,讓他相信,無論怎樣父母都愛他,贏了我們為你開心,輸了我們還會給你加油。這樣孩子就不會事事都想爭第一了,自然也不會輸不起了。
真實的告訴孩子競爭的規則很重要
一次次的輸和贏,就能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會永遠第一,想要得第一必須靠自己不斷的努力。讓孩子不要跟別人比較, 而是和自己以前的成績比較,這樣孩子就不會一直想超越別人,好勝心也自然沒那麼重了。第一雖然很重要,但是也要懂得尊重他人。
幫畏難的孩子逐步建立自信
面對挑戰不太自信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把大挑戰拆解成一個個易於實現的小挑戰。難度降低了,孩子就不那麼畏懼了。最好能直接把挑戰變成一項“打怪升級”的遊戲,讓孩子樂此不疲。
不怕輸的孩子,才有機會贏。
-
13 # 偵探社會點滴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五歲孩子心理素質還是塑型期,需要讓他接受挫折,比如讓他做點難做的事讓他考試考砸,讓他慢慢承受失敗。
-
14 # 原地徘徊118347081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放下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他去直面失敗。遊戲開始前,把規則用有趣的方式講清楚,讓孩子接受,這樣如果孩子輸了要耍賴,就要告訴他,“你已經同意這個規則了”。同時告訴孩子,輸贏沒關係,問他喜歡這個遊戲嗎?遊戲的目的是讓人享受,而不是得到結果,就算贏/輸了這次,還有下次,沒有人能一直贏/輸。坦然接受失敗,就是一種成功。
-
15 # 佳瑩嘛嘛喲
1.幫助總結失敗原因。小孩子失敗了,比賽輸了,要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我們可以透過幫助孩子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讓孩子下次提高警惕,提高水平,讓孩子有機會取勝。
2.學會正確發洩情緒。
孩子如果輸了比賽,肯定會很沮喪,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要理解為輸不起,我們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發洩,等情緒穩定以後,再講一些道理給孩子聽。
3.不要故意讓著孩子。
我們在跟孩子比賽的時候,一定要正常去玩,不要故意讓著孩子,總是讓孩子取勝,否則,孩子總是贏,一旦某一次輸了,就會不高興,要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4.家長做到以身作則。
家長有時候也會參加一些比賽,如果家長輸了比賽,在孩子面前也要表現出積極大度的態度,家長如果都輸不起,會讓孩子學會這些毛病,更不好改正
5.拒絕和孩子玩遊戲。
如果孩子總是輸不起,一輸就會無理取鬧,我們可以跟孩子講,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家長就不會跟他在玩遊戲了,也不會有別的小朋友原因跟他玩遊戲,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6.厲批評無理取鬧。
孩子在輸掉比賽以後,如果和家長哭鬧,甚至是發脾氣,我們家長一定不可以縱容,一旦縱容一次,就可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家長應該嚴厲批評,及時制止。
7.教會孩子坦然面對。
-
16 # 人魚海棠
樓主的孩子五歲了,不能接受失敗。在回答問題前,先說兩個故事。
前段時間,山東有個12歲的男孩,在上午父母去上班的時候,站在自己家房子外的平臺上,消防員來了,也沒有挽回孩子自殺的決心。他就那樣決絕地跳了下去,留給父母的,是一生的傷痛。
同一天,我上班的工廠附近,也有一個女生跳樓了,只有13歲。聽說是在學校裡被老師責備了,還沒等爸媽下班回家,她已經爬上了最高的樓層,跳了下來。
近年來,這些孩子很多,為了很小的事情,就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不得不說,這些孩子都沒有接受過相應的挫折教育,心理像蛋殼一樣易碎。
一、為什麼這些孩子的心理會如此脆弱呢?1、家庭環境的影響
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從小都被呵護備至,沒吃過什麼苦。可謂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五歲多的孩子,都還要爺爺奶奶餵飯呢。他們對長輩有一種依賴的心理,很難養成堅強的性格。
孩子摔跤了,爺爺就用力踩著地板,告訴孩子,他幫孩子報仇了。孩子碰了桌角,奶奶就說,是桌角的錯,打它一下,它就會長記性了。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覺得一切的錯都是別人,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使得孩子有了一種錯誤的歸因心理,如果孩子以後遇到別人的指責,內心就會接受不了。
2、孩子太優秀,聽慣了誇獎
有些孩子,從小樣貌可人,聰明伶俐,可謂人見人愛,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很受人喜歡。這些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凡事都力求做到最好。這些孩子往往很難經受挫折。
我女兒班上就有一個孩子,媽媽是一名老師,對她的要求也很嚴格,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優等生。如果她哪次考試得不到第一名,就會覺得如臨大敵,不肯原諒自己。回家就是嚎啕大哭,有一次,她生了病,回來後考試就沒有發揮好,聽她媽媽說,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哭了好久,連飯都不肯吃。
二、怎樣增強孩子的意志力建議透過以下的辦法,增強孩子的意志,使孩子養成堅強的性格。
1、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
有一個父親,知道女兒的成績以後,對她說,下次,我允許你犯錯。這位爸爸明白了物極必反的道理,覺得孩子可以犯錯,並在錯誤中吸取經驗,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就像孩子考試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錯過的題目,反而是那些本來似懂非懂,而僥倖做對的題目,下次可能會做錯。
為什麼要允許孩子犯錯呢,孩子償過失敗的滋味,他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後就避開走過的坑。而如果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孩子也不會原諒自己犯過的錯,下次犯錯的時候,就容易走極端。
2、讓孩子承擔後果
孩子犯錯以後,家長不要替孩子找藉口,而是讓孩子承擔後果。比如,孩子打碎了家裡的花瓶,孩子就讓孩子少看一天動畫片。讓孩子意識到,犯錯可以,但要承擔代價。而且家長是對事,不是對人。該吃飯還是要吃飯,只是娛樂節目就會被限制了。
孩子做錯事以後,家長記住,要對孩子懲罰,而不是體罰。很多家長對孩子用的是體罰的方式,犯了錯就是非打即罵,這些是以傷害孩子的身心為代價的,孩子以後當然不敢承任自己做錯了。
3、父母言傳身教
有些父母,覺得自己是家裡的權威,就算做錯了,說錯了,也不會認錯。家長應該意識到,每個人都會犯錯,比如,讀錯了字,或者說錯了話。這時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平時的教育,孩子要做到不寵溺,不驕縱,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有健全性格的人,遇到事情不會走極端。
-
17 # 壹一天
要強好勝,但不要虛榮。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不足之處,怎樣調整自己、改善自己、明確自身條件下的發展目標。
而不是靠自身優勢、家庭條件去強取豪奪。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孩子將永立不敗之地!
-
18 # 翱翔梁哥
鐵經千錘百煉方成鋼,樹不剪不成才,孩子應該好好引導,向好的方面去發展,告訴他是非對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養堅強的性格適應社會,不要處處去維護,從小就該讓他有擔當。
-
19 # 伊南一夫
從小看大,三歲至老。俗話這樣說了。友提的五歲男孩要看具體情況,不能隔屏妄議。曾國藩再敗再戰,成就了他,這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不合宜的時侯須繞彎走。小溪碰到岩石,繞過去流向大海。五歲男孩要看一下有無遺傳基因,後天生長環境等情況,正是學見識,塑性格的時候,多觀察,勤引導,及時糾正不良習性。待再大一點能自我控制,辨別良誘,再做定奪。總之,大人多費心,多於教師聯絡,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之人。(有點妄議了多有得罪)
-
20 # 種樹的老人
哪有少年不爭強,好勝心是好事,但是不要刻意讓著他,讓他自己透過努力獲得勝利,這個對他也是一種鍛鍊,挺好的。
回覆列表
對於家長,玩遊戲輸了或者做什麼事情失敗了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於5-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往往好勝心很強,什麼事情都想要贏;面對失敗,他們又不懂得如何處理。失敗往往會令他們感到沮喪、壓抑。如果家長處理不當,孩子的抗挫能力會越來越差。因此,父母要引導孩子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輸贏。
第一,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輸掉的原因。家長需要先引導寶寶從負向情緒中走出來,避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故事,讓孩子認識到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愛迪生經過了五萬多次的失敗才成功發明了電燈。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它是我們通向成功的必經道路。
第三,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探討怎樣才能將失敗轉化為成功。家長要告訴孩子,要想在某個方面取勝,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家長不應該總是在遊戲中讓著孩子,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互動,並教給孩子一些做事情的技巧,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努力後的進步。
第四,家長要幫助孩子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輸贏。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用平和的心態看待輸贏,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