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在二戰期間,日軍爆發出強大的戰鬥能力,讓其盟軍損失慘重,而對於後期的沖繩島戰役更是讓美軍難忘,所以在美國高層會議上,對於強行登陸日本島會對於美軍有巨大傷亡,美國高層鑑於自己國家體制問題,對於這種巨大傷亡的行為,不予批示。同時也帶來了希望,美軍原子彈成功研製,期間,一共有三顆原子彈,一顆美國用於秘密實驗,另外兩顆就是長期和廣島。

    美軍不把原子彈投向東京?最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天皇在哪兒,如果把天皇炸死了誰和美軍談判呢?日本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你把人家心中的信仰給炸沒了,日本就真正的一億國民總玉碎了,對於這個損失是誰都承擔不起的,如果設想一下,美國真把原子彈投向了東京並且把日本天皇給炸死了,日本國民及右翼派會陷入癲狂狀態,日軍本來就是負隅頑抗你直接把人家的信仰給炸沒了,他們就會變成瘋子一樣。戰爭會永無休止的進行下去。這個歷史責任是誰也負責不了的,而且這個國家將會永遠的消失。

  • 2 # 諶人

    謝小秘書邀;

    美國決定將剛研製成功的兩枚原子彈投放日本。是想借原子彈顯示的前所未有的破壞威力,迫使日本放棄抵抗,避免美軍攻佔日本付出重大傷亡。同時也試圖透過原子彈迫使日本快速投降,阻止蘇聯參戰染指遠東事務。

    從揭秘的歷料;當時美國參謀陸軍當確定原子彈轟炸的候選城市日本的東京、新潟、京都、廣島、小倉、長崎等6個。

    馬歇爾認為;東京是日本首都,也是日本皇宮、外國人在日本最多所在地,轟炸東京政治影響太壞。京都是日本歷史文化名稱,有眾多的文物古蹟,轟炸京都這些文物古蹟毀於一旦無可挽回。

    最後確定的轟炸城市是廣島、小倉;長崎、新潟作為後備。

    美軍按名單排列順序,向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

    在準備向小倉投下第二枚原子彈行動中,由於前方氣象觀察飛機報告小倉被雲層覆蓋看不見,而長崎上空雲層稀疏,故而執行轟炸任務的美軍B29轟炸機改變航向,選擇了轟炸長崎。

  • 3 # 明宇智遠

    這個原因非常簡單:

    1.美國轟炸日本的真正目有兩個:

    ①報珍珠港之仇。

    ②美國想把日本打成自己的殖民地。

    2.如果美國把原子彈投到東京那麼整個日本的人民就會死心塌地的與美國世代為敵,那樣美國在日本就一分錢便宜都撈不到了。

  • 4 # 經常用了

    二戰時,為何不直接把原子彈投向日本東京?美國人的解釋恍然大悟。

    二戰期間日本美國曾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結果在造成大量死傷的同時大大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步伐。各位注意,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是加速日本投降步伐,並不是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蘇聯的參戰,這直接造成了日本面臨東西夾擊的局面,最終天皇裕仁被迫宣佈投降。有心的讀者就對此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何當時美國不直接把原子彈投擲日本首都東京,摧毀東京不是更有威懾力嗎?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美國人一定會轟炸東京,因為當時的東京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更重要的日本天皇就住在東京。但是結果告訴我們,日本非但沒有轟炸東京,反而讓著名建築家梁思成幫忙標註了東京著名建築所在位置,防止這些建築被誤炸。那麼究竟為何美軍不將原子彈投放在東京上空呢?

    筆者在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美國專家一種說法是最具可信度的。美國著名的“曼哈頓計劃”共造出了三顆原子彈,分別是:“胖子”、“小男孩”、一枚試驗彈。美國是第一個製造原子彈的國家,可是當時這是一種新武器,世界上其他國家根本不知道這種武器的威力。因此美國在二戰投放原子彈也是勢在必行,只不過日本第一個吃螃蟹。

    當美國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時,美軍已經對東京等城市進行了大轟炸,地面超過50%的建築已經被摧毀,也就沒有必要再轟炸東京了。反觀長島,這裡當時日軍最大的指揮中樞之一,當年甲午中日戰爭這裡就是日軍的大本營所在地,有大量的軍需品、軍火倉庫等,摧毀這裡就能給日本很大的威懾。

    另外最重要的是當時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如果大家看過日本投降當他東京日本人的反映,就能明白當時的日本人對天皇是多麼的崇拜。這時原子彈在東京爆炸,天皇有可能被炸死,那麼日軍將會徹底執行“本土作戰”,到時美軍實行登陸作戰,必將損失慘重。

    同時,如果美軍在東邊與日本本土日軍作戰時產生僵持,那麼蘇聯很可能就會捷足先登,這是美國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的。因此權衡之後,決定原子彈還是要投,但不能是東京,這樣既能促使日本投降,又能讓美國在日本的利益最大化。

  • 5 # 布衣聊歷史

    二戰後期,法西斯國家敗局已定。做為“軸心國”的義大利早在1943年9月,就結束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統治,並加入反法西斯陣營對德國宣戰。德國法西斯元首希特勒也於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和美國盟軍攻入柏林時,在總理府的地下暗堡中自殺身亡,隨後德國最高統帥部與盟國談判,於5月8日投降,二戰歐洲戰爭結束。

    做為三大法西斯“軸心國”的日本,這時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在中國戰場上也是強弩之末。但日本裕仁天皇和軍部,卻不準備承認失敗,而是要以日本本土、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做最後的拼死反抗,狂妄的叫囂要“一億玉碎”。這時的蘇聯還沒有對日宣戰,美國評估如果攻入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投降可能會有200萬的犧牲。

    美國的杜魯門總統決定用自己的力量,用非常規的辦法儘快結束戰爭。原子彈,對外說是一種新型的炸彈,當時美國只製造出兩顆,但日本和外界認為可能還有很多。只所以不選擇日本的東京,那是因為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日本天皇和政府都在這裡,美國需要有個日本的最高領袖或政府來帶領日本國民投降,而不是簡單的要消滅他們。

    還有一個原因是,東京是大城市,以當時的原子彈威力只能毀滅城市的一部分。而廣島和長崎是中小城市,且木質建築較多,能在原子彈爆炸後產生次生的破壞。沒有什麼比一顆炸彈完全毀滅一座城市,更能震懾日本人的抵抗信心的了。

    美軍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蘇聯紅軍於8月8日夜以日本宣戰,攻入中國東北。日本裕仁天皇和軍部徹底絕望了,戰爭再打下去,日本有可能是亡國滅種了。8月15日,裕仁天皇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日本政府和軍部向盟國投降,簽訂《投降書》,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以反法西斯盟國勝利而告結束。

  • 6 # 啟蒙時代的餘孽

    前面的諸位答主已經說得很好了,我試試從另一個角度進行闡釋,這個角度就是——美國對國際秩序的考量。

    1、羅斯福的戰後安排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是二戰之中最為重要的國家領導人之一,可惜,他死於1945年4月,此時二戰還沒有徹底結束,日本還未投降,因此我們無法看到他究竟會如何進行戰後安排。但是,從它的過往政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羅斯福安排戰後國際秩序的思路。

    第一條思路是“四警察制度”。此制度的構想是在1943年10月的英、美、蘇三國外長會議上提出的。其核心是,在和平年代,要求英、美、蘇、中四個大國進行合作,共同商議國際問題,遏制可能會造成國際大戰的因素;與此同時,這四個國家分別要維持歐洲、美洲、東歐與中東、東亞地區區域內部的和平,就像警察一樣。此構想是後來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原型。

    第二條思路是,在戰爭結束後,戰勝國要對原軸心國進行軍事管理,並進行民主化改造。這種思路在羅斯福死前已經成為現實,當1944年德國戰敗後,英美蘇三國便已經對德國進行軍事佔領,並分別在柏林建立佔領區。軍事佔領是個非常特別的行為,因為即使是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也沒有對戰敗國進行長期軍事佔領,更沒有試圖進行民主化。羅斯福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覺得斬草必須除根,只有徹底改造法西斯國家的政治制度,才能保證他們不發動第二次戰爭。

    這兩項思路都需要有一個前提: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仇恨不能太深。如果兩者矛盾太深,戰敗國是不會在和平年代服從“四警察”的安排的,這樣便會增加再一次戰爭的可能性;而且,在軍事管理時期,戰敗國的國民必然會進行激烈的反抗,使戰勝國的軍事管制無法維持,民主化無法進行。東京作為日本的首都,不僅僅是政治與經濟中心,它亦在日本人民心中佔有不可比擬的地位,轟炸東京必將造成日美雙方無法消弭的仇恨,這樣羅斯福的努力就功虧一簣了。因此,轟炸東京不是什麼好選擇。

    二、杜魯門的戰後安排

    羅斯福死後,副總統杜魯門繼任。羅斯福與蘇聯領袖斯大林的關係不錯,即使兩國在外交上有些分歧,他們也能做出暫時的忍讓,避免美蘇走向對峙。但杜魯門不同,他在當上總統前,幾乎沒見過斯大林,斯大林亦沒有見過他,兩人不會像羅斯福與斯大林那樣,互相忍讓。因此,從杜魯門上任開始,美蘇之間就矛盾不斷。

    兩國的主要衝突點在於對於東歐以及德國的安排上。斯大林要求美國允許蘇聯將東歐劃作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杜魯門仍然堅持讓東歐人民自己決定何去何從,由選舉結構來決定自己的國家究竟要保持民主制度,還是要被蘇聯吞噬;德國作為二戰的罪魁禍首,亦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幾個國家之一,更是成為美蘇分歧的核心。

    在爭端加劇的情況下,杜魯門漸漸感到斯大林的胃口可能超乎自己的想象,他要的可能不僅僅是東歐和德國,亦是美國剛剛在二戰中獲得的世界霸權。於是,杜魯門與國務卿艾奇遜便著手在世界各地做好遏制蘇聯的準備。在東亞地區,想要遏制蘇聯,就需要由日本的幫忙。如果對東京使用原子彈,必然會造成日美矛盾,也會過度削弱日本的實力,使其有可能淪為蘇聯的附庸。因此,對於杜魯門來說,轟炸東京也不是個好選擇。

  • 7 # 歷史咖啡廳

    人類歷史上唯一將原子彈用於戰爭,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美軍在選擇轟炸目標的時候,卻把目標定在了日本其他的地方,並不是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東京,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提早結束戰爭。

    1945年8月,美軍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分別扔下原子彈,造成了很大傷亡,而美國最初的轟炸計劃中,東京這麼重要的城市,卻沒有在轟炸計劃範圍之內,這是為什麼呢?下面,聽小雪給你慢慢講來。

    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美軍曾經多次對東京實行大規模的空襲行動

    1942年4月18日,美國為了報“偷襲珍珠港”的一箭之仇,組織和實施了著名的“杜立特空襲”,這次空襲的目標,則是日本的很多大城市,日本東京首先在美軍的轟炸範圍內。

    美軍16架B—25B型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並使用燃燒彈,這次空襲,讓日本東京成了一片廢墟,很多人在這次空襲中喪生。

    這次空襲,主要以大城市為主要打擊目標,目的就是報珍珠港一箭之仇,而這次空襲,並沒有打怕日本,反而給日本更多的機會來擴軍備戰。

    1945年2年,經過多次實戰演練,美軍空襲日本本土的計劃已經非常成熟,於是,瘋狂對東京進行空襲,並投入了大量的燃燒彈,據不完全統計,就一個月時間,日本捱了2000噸的燃燒彈,將近10萬人在這場大轟炸中喪生。

    多次空襲,讓東京這座大城市變成了廢墟,很多地方几乎都一片火海,這也是後來美軍不把東京作為原子彈轟炸的目標之一。

    美國為了儘快結束對日戰爭,決定對廣島、小倉、長崎三個地方進行戰略核打擊,原子彈已經整裝待發,只等一聲令下

    據當時擔任投放原子彈的將軍後來回憶,為何把這三個地方作為原子彈的投放地點,其實原因很簡單,純屬為了打掉日本的軍事設施和生產車間,讓他們的戰略儲備資源、技術等全方位癱瘓,變成一個戰爭中的瞎子。

    廣島、長崎、小倉三個地方,都建設有大量的軍事工業設施,這是美軍把這三個地方作為轟炸的直接原因。

    其次,東京城市中,有很多的政府官員,包括日本天皇在內的很多戰爭販子,都在東京,如果實行戰略核打擊,必然使得日本陷入無政府階段,那個時候,事情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小雪微鑑: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軍先後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頃刻間,大約有25多萬人在這場原子彈爆炸中喪生,而轟炸廣島在意料之中,轟炸長崎,完全是因為當時的天氣狀況不利於投彈的原因,另外,戰鬥機根本不支援忘返兩地,所以,在長崎投下原子彈,完全是在當日計劃之外。

  • 8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這個是有多重原因的,政治和軍事原因都促使美國不會用原子彈攻擊東京。

    軍事原因很簡單——東京已經失去轟炸的價值了。

    實際上,在美國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之前,他們還搞過一場殺傷力比原子彈還高的轟炸活動“李梅火攻”。由寇蒂斯·李梅將軍策劃的這場行動,對日本絕大部分城市進行了高密度的凝固汽油彈攻擊,而東京則是被轟炸的重中之重,活生生給犁了好幾遍,連天皇宮都被燒了。

    在日劇《螢火蟲之墓》中我們能感受到“李梅火攻”對日本的殺傷,美國人當年已經極不耐煩戰爭進度,他們希望儘早透過軍事打擊促成日本的投降,好結束最後階段毫無意義的戰鬥。所以李梅在策劃轟炸時,定下了“夜間轟炸、降低攻擊高度、攻擊人口稠密區”的方針,以求最大限度震懾日本,並摧毀掉日本最後的戰爭資源——人。

    美軍的空襲非常殘酷,從1944年11月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終戰,日本有98座城市受到美軍戰略轟炸。美軍投彈16萬多噸,B-29轟炸機出勤逾33000架,約35萬人受傷,23萬人被炸死。全日本的建築被破壞了24%。

    被重點照顧的東京,在轟炸中境遇極為慘烈,全城陷入了熊熊烈焰之中,14萬人葬身火海,超過50%的建築物化為灰燼,100多萬人流離失所。僅1945年3月9日的大轟炸,美軍一次性就投下了2000噸凝固汽油彈,將東京市中心40多平方千米燒成白地,死者9萬多人。

    同年5月9日,美軍又派出300多架B-29轟炸東京,兩個半小時內將56平方公里全部摧毀,屍橫遍野,被碳化的人體從隅田川順流而下,沖積到河灘上堆疊出幾米厚。

    沒過多久,5月26日美軍又對東京進行了第三次大轟炸,這次飛來了史無前例的500多架B-29,它們將攜帶的4000噸凝固汽油彈一股腦砸在東京剩下的地皮上,然而此時的東京早已癱瘓,人們死的死逃的逃,連明治神宮都化為烏有,市政早已名存實亡,連究竟死了多少人,燒成什麼樣都沒人關心了。

    所以,從軍事的角度上來說,東京已經失去了轟炸的價值,這片被燃燒彈耕耘了一次又一次的帝都,根本沒有可以炸掉的東西了。

    從政治的角度來說,美國的目的是為了促使日本儘快投降,在這個前提下,杜魯門政府並不在乎是使用燃燒彈還是原子彈。日本的儘快投降對美國是個好事,這將使美國從太平洋戰爭中抽身,將更大的精力轉到爭奪歐洲的戰略上去。雖然納粹早已投降,但戰後如何分蛋糕仍然是件相當消耗精力的事情。

    然而日本高層當時比較腦抽,明明已經是窮途末路,卻堅決不肯無條件投降。天皇期望能延續天皇制度,而雙手沾滿鮮血的軍國主義頭子們則懼怕遭受審判。他們橫下一條心要與美國決戰到底,甚至在1945年4-6月打出了“沖繩戰役”這樣的血腥硬仗,給美軍以極大的殺傷。

    結果巨大的傷亡推動了杜魯門政府使用原子彈的決心,1945年7月16日,名為“三位一體”的核彈試驗成功,這恰恰為正打瞌睡的杜魯門送來了枕頭,美軍很快就準備了剩下的兩顆原子彈,並以最快的速度轟炸了日本。

    當時為了迫降日本政府,當然不可能再去轟炸東京,軍事上東京也沒有轟炸的價值。所以美軍篩選了日本的城市,將工業規模、人口數量相對較好的城市列了出來,作為轟炸目標。其中廣島、長崎都只是倒黴蛋而已,美軍列了一大堆備選轟炸目標,最後投彈飛行時還因為氣象、觀測等因素進行了臨時調整。

    最終美軍達到了自己迫降日本的目的,日本政府在8月15日選擇了投降,這樣便避免瞭如之前協議的那樣“多國共佔日本”,蘇聯僅來得及佔領一半朝鮮,便被美軍頂回去了。

    僅僅用兩座城市的代價,便令美軍取得了戰略的全盤勝利,當美軍登岸後,迎接他們的是馴服無比的日本人。

    倘若美軍把原子彈扔在東京呢?天皇、日本高層政府固然難逃一死,但這樣有何意義?這隻會激起日本人同仇敵愾的民族心理,當真讓之前預備的“一億人玉碎”被貫徹下去。那時候別說搶在蘇聯前頭了,光登陸作戰和應付之後的游擊戰就得死多少人?

  • 9 # 縱觀世界奇聞

    日本軍國主義襲擊珍珠港以後,徹底的激怒了美國,迫使美國馬上採取行動,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對日本使用原子彈,1945年8月6日,外號‘小男孩、大男孩’兩個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爆炸了。

    美國之所以向廣島長崎扔原子彈,是因為美國在沖繩遇到日本的頑強抵抗,美軍傷亡達六七萬人,美國估算過,如果要佔領整個日本本土,美國需要付出超過一百萬人的傷亡。這是美國所不能承受的。在扔原子彈之前,美國曾對東京等日本城市發達燃燒彈攻擊,使日本付出了超過五十萬人的平民傷亡。但是並沒有撼動日本人的抵抗決心。

    東京是日本天皇所在地,如果美國不小心砸死了天皇,那麼日本人一定會和美國拚命,美國征服日本的難度要成倍提高,這一點美國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美國當時既想給日本打擊,也不得不留有餘地。在戰後的安排中,美國也不得不作出妥協,保留了天皇。

  • 10 # 燕趙人士向宏哥

    這個問題很好解答,美國在戰爭初期已經考慮轟炸日本重要的大城市,東京.長琦.廣島.京都.小倉,等等這些都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軍事中心。東京是日本大城市,長琦是造船工業基地,廣島是日本陸軍大本營,京都更是日本古老的城市,這裡也有很多名勝古蹟,(美國不會考慮這些)小倉大部分都是工業基地,(沒有轟炸價值)。為什麼美國選擇廣島和長琦來實施轟炸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首先轟炸任何一個目標,需要選擇地勢平坦,便於投放的地區,還要選擇人口集中,沒有遭到常規轟炸的城市,以便讓科學家觀測和檢驗原子彈的威力。東京已經被美國炸的滿目瘡痍,已經沒有轟炸價值。美國保留東京就是為了戰後容易統治和穩定日本,然後在日本建立軍事基地,打造遏制中國和前蘇聯第一島鏈,以日本基地為跳板,控制東北亞和東南亞。這才是美國真正的目的。謝謝大家!

  • 11 # zgh小輝輝

    簡單的回答就是本來廣島的已投,第二目標就是東京,但是由於天氣原因,雲層太厚,無法確定到轟炸目標,臨時決定投放到長崎!

  • 12 # 苦艾酒影視剪輯

    東京雖然至今仍不是日本法定意義上的首都,但是實際上卻一直在發揮著首都的作用。僅從人口方面來看,東京都區部人口近千萬,而東京都市圈人口則達到了3700萬,接近整個日本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東京還包括首相官邸、天皇居所和諸多日本大型企業公司的總部,堪稱是日本最核心的城市。

    不過,東京之所以能有現在的繁榮,一定程度上還需要感謝美國人。在二戰末期,為了促使日本投降,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這兩個城市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假設這兩枚原子彈中的一枚沒有投放到廣島或者長崎,而是在東京上空爆炸,那麼現在的東京是否還能夠有現在的光景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至於為何不在當時日本核心人物集結的東京投放原子彈,而是改在了廣島、長崎,在諸多歷史資料都已經被解密、眾多親歷者回憶錄也都公之於眾的現在,其實是很容易得出一個完整的結論的。

    首先,東京在美國決定投放原子彈之前就遭到了美軍的反覆轟炸,從最早的杜立特空襲到1944年底開始進行的東京大轟炸,整個東京幾近化為廢墟,因此這裡的工業能力已經徹底癱瘓,遠不及當時擁有著吳海軍工廠、毒氣研發基地和日軍陸軍第二總軍司令部的的軍都廣島,以及擁有著佐世保海軍基地的日本重要港口城市長崎。

    其次,東京聚集著當時日本決策圈核心層次的一批人物。如果對東京投放原子彈,那麼包括裕仁天皇在內的這一眾戰犯都將會被炸死。而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儘量將損失降到最小才是當務之急,而留下這批人將會有助於推進後續的投降談判以及日本的戰後重建。因此從人的角度來說,美國是不能夠在東京投放原子彈的。

    麥克阿瑟敲碎了日本天皇在普通民眾心中的崇高形象。這其中還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說法,那就是裕仁天皇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重要性。在二戰前的日本,天皇被視作是現世神,整個國家的愚民都將信仰集中在天皇身上。倘若從肉體上消滅了天皇,這些失去信仰的普通日本人會有怎樣的舉措還不得而知。而如果能夠迫使天皇承認失敗進而投降,那麼遭受到的抵抗將會輕得多。這一點在麥克阿瑟後來對日本的改造中得以體現。

    簡而言之,東京在美國決定使用原子彈時,已經失去了被轟炸的價值,但是卻又有著值得美軍利用的價值,因此才能夠逃過一劫。可惜的是,現在的日本對於為何會遭受原子彈的轟炸認識不足,對於上世紀上半葉的認知也異常匱乏。因此,雖然至今日本仍有人藉口原子彈炸死了數十萬平民以要求參加了兩次轟炸行動的美軍功勳飛行員查爾斯·斯韋尼對日本道歉,但是後者仍對此毫不後悔。

  • 13 # 不正經的軍棍

    這個原子彈是否轟炸東京這個問題上,應該說是,美國壓根就沒怎麼考慮東京,東京不具備轟炸的意義,畢竟,天皇要是死了,誰去宣佈投降呢?

    我們看下東京在二戰末期經歷了啥,你就知道為啥不轟炸東京了。戰爭末期,美國對日本進行長期的戰略轟炸,從1944年11月14日開始,直到戰爭結束,大大小小的轟炸在東京進行了106次。東京在戰爭末期,實際上就是一片廢墟了,將原子彈再次投放到這裡沒啥意義了。

    很多人忽視了這個東京大轟炸,實際上東京大轟炸的規模非常大,對日本造成的殺傷也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說,廣島的原子彈相比之下,都算是比較仁慈了。就拿1945年3月9日的火牛轟炸行動來說吧,美軍出動334架B29轟炸機,投下了兩千噸燃燒彈,東京四分之一被燒沒了,83000人死亡,10萬人重傷,百萬人無家可歸。這還僅僅就是一次攻擊,整個轟炸下來,日本死了幾十萬人,廣島才死幾個人啊。

    從東京被轟炸的樣子看,東京已經不需要再被核爆了,壓根就沒意義了。

    1945年4月的時候,美軍成立了目標選定委員會,專門為原子彈投放選定目標,當時是馬歇爾上將要求阿拉莫斯去選擇目標,由他和史汀生批准。1945年5月提出的目標標準是:直徑超過三英里,爆炸能造成有效傷害,八月份以前沒被空襲過(但是基本都被炸過)。

    當時選定的目標,我們再來看下,小倉是日本最大的軍火產地之一,廣島是重要的軍事基地和港口以及工業城市,新潟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有煉油廠鋁工廠鐵工廠等,後來替補進來的長崎也是個很重要的工業區,比如三菱鋼鐵廠就在那。

    這些目標,都具備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這些目標是給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造血用的,對這些目標進行打擊,削弱的是日本的戰爭潛力。戰爭,打的是理智,而不是很多人憑藉著一股子復仇的情緒去選定目標。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具備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這些地方是核爆非常好的選擇。

    而不選擇東京,它沒了軍事價值,但是政治方面也不允許被轟炸,畢竟那地有天皇,天皇死了,日本人很難被控制,日本人還只聽天皇的。美國轟炸東京,也都是要避開皇宮的,避免天皇受驚或者被炸死了,到時候天皇駕崩,沒準日本人真來個一億玉碎,結果很難辦。各個佔領區的日軍很可能瘋了一樣報復老百姓,看遭罪的是誰。

  • 14 # 好嗨喲讀歷史

    我覺得是美國需要日本政府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的代理人,並且美國人認為日本政府不被摧毀能相比於日本政府被消滅後更能使美國獲利,如果日本政府被摧毀,可能會導致日本人執行瘋狂的報復,並對日後對日本的佔領帶來負面效益。而一個親近美國的日本政府則更有益於美國對遠東的控制。事實也確實如此,日本現在就是美國最忠實的一條狗。

  • 15 # 毛毛頭7245740

    我不會配圖文,,但是挺喜歡這些歷史故事。我說一下我的看法。一個從純戰爭角度來說,當時美軍參戰的時候對於日本的戰力評估其實不高,但是一路打下來,發現日本這個國家韌性很強,而且戰爭理念和意識形態很奇特,,就是所謂的玉碎,什麼神風特工隊之類的,後期經過評測,要想結束戰爭,至少要再投入至少十倍的人員和物資才能以正常的方式結束戰爭,這個是美國接受不了的。二一個,大家都是隻看這兩顆原子彈,實際上,在這之前,美國李梅將軍發動的“李梅火攻”才是對日本傷筋動骨,摧毀神經的打擊。日本跟德國這種重工業集中的國家不太一樣,他們的戰爭後勤製造,有點像現在的豐田車,各地生產零件,最後只是在兵工廠組裝一下,那時候大多數的作坊是遍佈在東京城區市郊的居民區裡,單獨的定點轟炸是不能傷到他們後勤體系。最後李梅將軍採取夜間低空地毯式焚燒,出動好像大約三個批次,30000架次的B52,傾瀉了幾千噸的固體汽油彈,把東京燒成一片死城,直接燒死的大約9萬人”書面數字”,燒傷不計其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並逃向其他城市避難,23.7萬幢建築被夷為平地,河道堆滿屍體,燃燒彈製造的高溫,把所有河道都燒成了開水。整個東京只有四個片區沒有被列入目標,天皇府邸,東京大學,一個國際醫院,還有個教堂之類的吧。在這之後,東京本身除了他的政治意義,其他任何職能都沒有了。再有一個,日本作為一個海洋國家,本來學英國學的挺好的,明治維新,離岸平衡,發展挺好的。但偏偏想向陸地進發,以中國為後勤保障地,搞東亞共榮。之前的帝國主義列強都玩剩下的東西,你日本還想繼續玩,而且玩的更大,那絕對是要把你按死的,但是,一個被打的支離破碎群龍無首的國家是沒法接收的,治理成本太高,所以也是東京作為日本最後臉面倖存的一個很大的原因。所以現在日本的政治體系,軍事體系,工業體系都是閹割過的,都是美爹為他量身打造的,畢竟已經被打服了,同樣身為戰勝國,日本就不太待見其他幾國,特別是中國,哎,,還是拳頭硬是真理。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和平,要和平也得先幹一仗,一方心服口服才有和平。

  • 16 # 沐子煊

    戰爭後期,美國已經開始登陸作戰,日本只是負隅頑抗,失敗是必然,美國只是用超級炸彈打怕日本,儘快結束戰爭,降低傷亡,而不是打死日本留下一個殘局

  • 17 # 軍事網迷

    其實美國在最初選擇時,是包括東京在內的,第一次備選了包括東京在內的十幾個城市,最後沒選擇東京是給予以下原因:

    美國投放原子彈,是儘快促使日本投降,而不是實施“斬首行動”’,東京是日本首都,對東京的轟炸,確實能取到震懾作用,東京是天皇駐地,聚集著大部分曰本政府首腦和日本高階指揮官,這些人一旦死於原子彈爆炸,會激起軍國主義分子的鬥志,跟美國死磕到底,這樣會增加美國士兵的傷亡,浪費美國的更多財政,同時也會給蘇聯更多插手日本的機會,也為美國在戰後治理曰本增加難度,畢竟美國要實行對日本的全面控制,還需要仰仗曰本人。

    美國還想借轟炸日本試驗原子彈的威力,東京在原子彈轟炸之前,己經實施了地毯式的轟炸,己經是滿目瘡痍,一遍廢墟,不利於美國核專家評估對原子彈的殺傷威力,失去了投放原子彈的另外一個目的。

  • 18 # 鴻蒙盤古

    二戰中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我們對歷史的反思還將會進行下去。

    那麼,為什麼美國在二戰的末期,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而不是選擇將原子彈投放在東京呢?

    因為東京是日本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同時那裡還是日本天皇的所在地。

    天皇是日本的圖騰,是日本的象徵。如果天皇被炸死,那將導致日本人心中最後的一點信念和希望被摧毀了,那麼瘋狂的日本人肯定將全體為其殉難。

    本來二戰末期,日本的軍部就制定了一個絕不向美國人投降的全體日本人“玉碎”的計劃,只是迫於日本天皇的反對而沒有施行。如果美軍將日本天皇炸死,則日本天皇的投降詔書無法頒佈,那日軍參謀本部裡的那些瘋狂的軍國主義分子沒有了天皇的阻擋,一定會藉此號召全體日本人抱著全體玉碎,拼死反抗美軍,果真如此的話,美國要佔領和戰勝日本,必將付出比原計劃大的多的犧牲。

    而且一個被打爛、打殘、打缺的日本,也不符合美國人準備在戰後,將日本營造成在東方前線對抗蘇聯的橋頭堡的目的。美回人還需要日本保留一點骨血、保留一點筋骨、保留活下去的能力,好充當被他們奴役的看門狗。試想一下:一條狗如果被打散架了、打殘廢了,這條狗哪裡還有能力去替主人咬別人呢?

    所以美國人無論是出於經濟和政治以及戰後同蘇聯對抗的目的,都不會將原子彈投放在日本首都東京,這應該說是美國當時的決策者的高明之處。

    瞭解了上述兩點,就不難理解美國在二戰末期,沒有將原子彈投放在東京,而是將兩枚原子彈分別投在了廣島和長崎的歷史原因了。

  • 19 # 魔都魅影

    公元1945年,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總算進入尾聲,德國法西斯於5月8日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英、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以右翼分子為主的政府對警告置之不理。

    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8月6日8時15分,美軍向廣島市內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鈾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造成廣島市24.5萬人中的20萬人死傷,整個城市化為廢墟。

    廣島遭受到核攻擊後,日本依然頑強抵抗,8月9日,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長崎市約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37%。

    當時的廣島和長崎是日本的工業、軍事中心,也是盟軍特地“遺漏”的轟炸目標,就是為美國試驗原子彈效能的。前期,美國先德國一步造出三枚核彈,第一枚已經秘密試驗成功,但用在軍事打擊的效果不得而知,於是最終選擇了廣島和長崎,其中有一個考慮是這兩個地方關押的美軍戰俘數量很少。

    而東京由於遭受美國軍機連續不斷的轟炸,除了皇宮以及古老建築,大部分地區早成了廢墟,所以在東京扔原子彈意義不大。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 20 # 眼史

    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美國在太平洋局勢之中逐漸扭轉戰局,兵峰直指日本本土。1945年4月,美國發起了沖繩島戰役,正是在這次戰役之中,美國人意識到了日本人的頑強。在當時,無論是海陸空勢力,美國軍隊都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但是日本卻以10萬人陣亡的代價拖住美軍長達2個月之久,在這次戰役之中,美軍陣亡超過8萬人,並且日本人還提出了“1億玉碎”的口號,據美軍估計,如果想要征服日本本土,美軍至少需要犧牲100萬士兵的生命。

    權衡利弊之下,美國迫於國內巨大的民眾壓力,決心使用原子彈逼迫日本無條件投降。因此在8月上旬,美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直接導致了數十萬日本軍民的死亡。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美國想逼迫日本投降的話,為什麼不直接將原子彈扔到東京,那樣的話不是更有影響力嗎?

    實際上,當時的日本東京雖然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但是早在美軍燃燒彈的轟炸之下,將近一半的東京建築也變成了一片廢墟。並且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軍卻刻意避開了東京的一些重要名勝古蹟,很顯然,美國這樣做是為了日後留一線,免得自己將來佔領日本之後只能在焦土之中統治民眾。而且另一方面,東京生活著很多重要的日本政界人物,如果將他們炸死的話,那麼美軍日後要想管理日本人恐怕就會遇到更大的困難,並且美軍使用原子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殺掉日本天皇,執行“斬首行動”,只要能夠逼迫日軍投降就足夠了。

    而且,美國之所以選擇轟炸廣島、長崎兩座城市,也是經過周密計劃的結果。在當時,廣島號稱日本的“軍都”,這裡有很多日本的軍工企業,是日本對外戰爭的重要仰仗之一,並且還是日本主要的兵源地,因此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軍急忙將訊息全面封鎖,並且對外宣稱廣島是受到了隕石撞擊,可見廣島被夷為平地對日本軍方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為了加速日軍的投降,美軍轟炸機決定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實際上,第二顆原子彈原本的目標並不是長崎,而是小倉。但是攜帶原子彈的美軍轟炸機來到長崎的上空之後,當時小倉上空的天氣十分惡劣,烏雲密佈,因此小倉得以逃過一劫,而美軍只好向備用轟炸城市長崎飛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陽鋒的蛤蟆功那麼厲害,為什麼不傳給歐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