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裡姚降人

    《筆論》是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所著的一篇如何提高書法書寫水平的理論鉅著。在其論述裡,將用筆“九勢”,即書之筆法的落筆、轉筆、藏鋒、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很形象地將書法中行筆技巧作了總結。

    後人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特別看重蔡邕《筆論》中“九勢”運筆的技巧,而忽略了蔡邕十分強調的如何懷著一顆正確的心態,如何讓自己的情感融入筆墨中去,方能成就書法造詣的提升。故在他的《筆論》一文開頭就強調道:“書者,散也。”寥寥無幾四個字,就將如何學好書法,點明瞭方向。學書之人要想學好書法,提高書法水平,必須要具備良好健康的心態,不要拘泥於任何條條框框,畏手畏腳,要放開手腳,要滿懷激情地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既“散也”!

    在情感的帶動下,揣著無拘無束之心態,落筆於紙,方能做到“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

    就是蔡邕有此心態,他的精湛書法在他的中國第一部石經《熹平石經》(又稱漢石經、一體石經)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後來的儒者學生,都以此為標準經文。在碑新立時,來觀看及摹寫者,一天之內,車子就有一千多輛,街道也因此被堵塞。蔡邕發明,創造的“飛白”書體,字字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獨特的書體,對後世影響甚大。唐代張懷瓘在他的《書斷》評論蔡邕飛白書時讚美道“飛白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當然,在強調書寫心態時,如何嚴謹遵守《筆論》中的“九勢”運筆法,兩者之間並沒有矛盾。只講“先散懷抱”,不守“九勢”,書法便會滑入到“江湖中”;相反,只講“九勢”,不明“散之”內函,書法水平的提高,只能是奢望!書友們你以為呢?

  • 22 # 怡然齋

    書者,散也一一首次揭示了一條重要的書法創作規律:無意於佳乃佳。

    “書者,散也”。是蔡邕書法理論最精警、最受推崇的一句話。何為“散”?作者跟著有一大段解釋。概而言之:放鬆心態,凝聚神彩,自然而從容地書寫,則“無不善也”。這當然是書法創作的一條重要經驗。但我以為還不止於此,它進一步揭示了書法創作的一條重要規律:無意於佳乃佳。

    只有在“散”這種放鬆狀態下,在沒有“非寫好字不可”的壓力下,一切的藝術積累才能被充分調動、充分啟用。於是自然地融入到當時書寫的情景氛圍中,激情奔湧、翰逸神飛,妙筆紛披,佳構乃出。君不見天下三大行書《蘭亭序》、《祭姪稿》、《寒食帖》不都是在這種“無意於佳”的狀態下產生的不可重複的神品嗎?書友們對此多有了解,不再贅述。這裡說說另外三件”無意於佳乃佳”的妙品。

    一、懷素《苦筍帖》

    懷素收到有求書人帶來的見面禮:苦筍和茶葉。甚投其好,當即寫一便條回覆:“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兩行草書,連綿迭宕,一揮而就,神彩飛揚。

    二、米芾《珊瑚帖》

    米芾寫信向友人炫耀自己的收藏,尤其提到那支他最鍾愛的珊瑚筆架,更是筆下生風,眉飛色舞,興猶未盡,隨手畫下此筆架。顛狂有加,愈顯天真爛漫,妙不可言。

    三、董其昌《試墨帖》

    董其昌偶得高麗貢墨,新研試之,墨好紙順,於是心手雙暢,揮灑自如,線條流暢洗練,餘韻綿綿不絕。本是隨手試墨而書,廢紙一張,卻成為玄宰傳世佳作代表。

    由是可知,歷史上的佳作往往出於”無意於佳“,散也。這也應該是所有藝術創作的規律,只不過書法是典型的一次成型藝術,不能修補,忌製作,所以此創作規律更顯重要。

    世人盡說米顛狂,

    哪知麻箋廢十萬。

  • 23 # 翰墨今香

    蔡邕在《筆論》中說:“書者,散也。”如果只是看此句,確實比較難以理解,但如果把整段話列出來,大家就能夠更加容易理解這個“散”了。

    “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這樣我們結合上下文來理解,這個“散”應該是個形容詞,形容人種悠閒、逍遙、懶散的狀態。蔡邕認為,如果想創作書法的時候,先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任情恣性”,讓自己的情緒得到揮發,筆隨意走,這樣創作的書法作品才能是好的。但是,如果迫於某些事情而書寫,這種狀態下,即使用當時最好的毛筆“中山兔毫”,也寫不出好作品。

    由採用的這句話,我們再來看南北朝時著名的書家王僧虔(王羲之的後裔)論書:

    “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

    王僧虔又提出一個概念,說好的書法是看他的神采的,這是第一位,然後再看點畫的形質。那麼如果神采和點畫的形質都具備,也就是說形神兼備的話,這樣就可以和古人來比一比了。這裡的古人估計說的就是他們家的老祖王羲之了。

    那麼,由王僧虔的這句話,回頭再看蔡邕的那句:“書者,散也。”是不是就更能對書法有個瞭解了。

    其實,包括後來宋代的四大家,蘇軾也曾說過:“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也是在說,書法創作要在一個非常放鬆或者說是無意識的一種狀態下書寫,才能出佳作。也就是蘇軾所說的:“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正好對上蔡邕的那句:“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這都是一個意思。

    宋四家的另外一位米芾,也說過:“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這裡的“放”與蔡邕的“散”異曲同工之妙。很多東西很難用具體的語言來描述,需要結合這些古人的論述自己去感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以冠狀病毒為題材的電影,你希望有哪些情節?說說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