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藍湖

    家有二寶,對於公正公平這個事情來說,更是需要注意的問題。而我覺得,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對待方式,絕對的公平公正反而不科學,是父母沒有故意偏袒某一方就可以了。

    我也有個姐姐,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就很不一樣,但是我們現在覺得父母是公正的。我的姐姐從小比較像女孩子,漂亮的衣服都給她穿,給她買的新衣服也比較多,反正她穿舊了也會給我穿。我比較像男孩子,家裡的勞動我做得多些我也覺得很正常。父母非常注意在區別對待時給我們清楚的解釋。

    現在我對兩個寶貝也是一樣,在吃穿方面,基本平衡,在以後的讀書就學上,也會差不多。但具體到生活的細節,我覺得不是非要五五開。比如現在小寶非常喜歡吃水果,而大寶不是很愛吃,我們吃水果的時候不會一人一個蘋果,而是削好了切成塊,誰多誰少都無所謂。

    總之要培養兩兄弟之間良好的關係和相處,注重給他們解釋清楚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讓他們理解並接受,這才是最重要的。

  • 2 # 思雨yp

    兩個孩子的家庭,孩子們會爭風吃醋、想霸佔父母的愛,那父母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心裡能平衡,能讓他們時刻都知道爸爸媽媽也是愛我的,從而讓兩個孩子友好相處呢。

    兩孩子爭吵時:兩個孩子吵架了,一般作為父母的都會先去關心處於弱勢的孩子,關懷倍切的,會指責處於優勢的孩子那麼兇幹嘛。可是,為什麼不問問發生了什麼,到底是誰先不對的,若是處於優勢的孩子是對的,那父母就錯大了,既傷害了對的孩子,又驕縱了錯的孩子。所以父母必須做到先問原因,分辨對錯再進行教育,賞罰分明、讓孩子學會有錯就要承認,要改、讓孩子學會寬容對待他人。

    孩子吃醋時:孩子很容易吃醋的,看父母對誰好點,就會不高興,情緒直接寫臉上了。面對孩子吃醋,父母要給予關心,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同樣愛你,給予溫暖。

    給孩子買東西時:兩個孩子的家庭,必須要給孩子灌輸一個概念:按需買。誰需要什麼就買什麼,不可能什麼東西都按雙份來買,若實現不了,孩子永遠會問:為什麼他有我卻沒有。所以家長必須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對你們是一樣的,我們需什麼就買什麼,有可能一樣,有可能不一樣,但是就是不能因為“他有我卻沒有”而生氣。

    對孩子親暱時: 大部分父母都會對偏小的孩子做出比較多的親暱動作,親親臉蛋,碰碰額頭之類的,這時候大點的孩子心裡就會有變化了,認為父母不愛自己,所以父母在對孩子做親暱動作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另外一個孩子,平時也要對另外一個孩子多多親近,然孩子明白爸爸媽媽跟他也是很親的,不吃醋。

    關注孩子的程度:父母總是覺得大點的孩子是哥哥姐姐,該獨立了,讓他自己去玩,自己去看電視,然後只照顧小點的孩子,老大稍微吵了點,父母便教訓老大吵到弟弟或妹妹了,於是老大很委屈,爸爸媽媽不陪我玩了,不陪我看電視了,不問我想要做什麼了,不看我就算了,還為了弟弟妹妹罵我。所有的孩子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和關注,希望父母能看著自己做什麼,誇獎自己真棒。所以父母注意哦,用同樣的愛去關注兩個孩子,他們可都是自己的寶貝哦。

  • 3 # 小王子愛上狐狸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彷彿看到了童年的妹妹和我。我們之間有太多太多的吵鬧,媽媽回到家總是需要第一時間來做一個公正的裁判。記得那時候,媽媽說得最多的就是:“我給你們斷案真的很累。”

    我想,很多二胎家庭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事。面對兩個孩子的矛盾,作為父母親,想要一碗水端平,確實比較難。

    我所理解的公正,應該是父母親對孩子客觀性。不刻意比較,也不盲目跟風要求,根據自己的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 4 # 靈犀呀咿呀

    這個問題應該是問家有兩寶的情況下,父母如何公正公平的對待孩子吧!

    我家裡就是兩個孩子,我會更關注老大的心理變化!因為他先做了我這麼多年的孩子,享受著爸爸媽媽所有的愛,忽然間家裡又多一個小寶寶,大人們的心思會不自覺的偏向於小的,為了調整,我會在心理上多照顧老大的感受,每天抽時間單獨陪伴,給他時間慢慢適應他變成老大的身份!

    如果兩個孩子都稍大一些了,平時出現了爭搶或者打鬧的事情,我覺得孩子之間的事情還是應該讓孩子自己解決!家長不要總說,大的要讓著小的之類的話,要把他倆當成一樣大的孩子來對待!

  • 5 # 如玥之珩

    家有兩寶,作為父母,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可以在構建關係的過程中做到“平衡”,做到“公正”。

    所謂公正,首先要不偏袒,尤其是不偏袒小的。生活中往往有這樣的父母,老大老二鬧分歧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都會跟老大說:那是你弟弟(或者妹妹),他比你小,你要讓著她。這無形之中,就是一種偏袒,內向一點的孩子或許不會說什麼,但是肯定心裡是不怎麼舒服的,如果是外向一點的孩子,沒準會直接反問你一句:為什麼?那你怎麼回答,車軲轆話來回說?再說一遍:你比他大,要讓著他?這句話已經不好使了。

    其次,如果要偏袒,那就向著老大吧。畢竟,老大混跡江湖年歲久了,是要面子的人啊,尤其是在當著眾人的面時,維護老大,更利於兩寶之間關係和諧。

    第三,當著老二的面,要可勁讚美老大,尤其是老大能聽見,又不在場的時候。比方說我們吧,女兒在屋裡自己玩的時候,我通常和兒子這麼說:你看你姐姐,過個週末也這麼累,又要寫作業,又要演出,還想抽時間抱抱你,你長大了也要向姐姐學習。每每這時,女兒總會若無其事的跑出來,跟我說:媽媽,我抱一會兒,你休息下。屢試不爽。

    第四,讓老大有被需要的感覺。我們都習慣保護弱者,當我們面對一個比我們弱小的個體的時候,最直接的想法就是保護她,在年齡相差很大的老大面前,老二是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即便不是,也要讓老大有種感覺,老二需要她“罩著”,有人需要的感覺,想想就覺得美美噠。

  • 6 # 麥子媽媽

    絕對公平這是不可能的,要明白世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只有相對的,公平公正時常在我們的口裡那麼輕易的說出,在書本中那麼簡單的印出,可是那都是相對於一個參照物來說的,就好比法律,雖然都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是你要明白法律也是人制定的,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估計每一個人,想到每一件事。我們與其那麼在乎平等的對待孩子不如讓他們認識到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他們長大了可能更加全面正確的看待別人,這是個很深奧的教育問題……

    對於孩子,要儘量去理解他,去和他做朋友。凡事只要點到為止就好,話不在多,而在於精,在於力度和滲透力。給他時間放鬆,勞逸結合對學習和身心都有好處。做事不在於多,在於效率。二個小時的學習,如果他能一個小時完成,那麼剩下的一小時,就可以讓他玩。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休息,也是智力開發。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感覺和充滿陽光的環境,他擁有溫暖和陽光,他就不會再需要其他的愛來補充,他自然就會願意呆在家裡,因為沒有比家更讓人感到安全和舒服的了。他還小,很多事要大人來引導,先天的聰明也需要後天的培養和努力。

    不光要讓他學習,還要讓他有一個好的心態和性格,這在今後的社會工作和婚姻生活中起很大的作用。週末可以邀請他的同學來家裡,這既讓他學會交友,也讓他走近你們。社會上不會只接納學習好的孩子,為人處事、自理能力都很重要。有一個好的性格和一個積極的態度對今後的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不要讓他變得太孤立,要廣交朋友,這世上,始終是“多個朋友多條路”。不要讓孩子故步自封,書呆子型的人已經不再吃香,給孩子一個健康輕鬆的環境吧。

    不要讓孩子生活在壓抑中,他的人生觀還未定型,不要讓他變成憂鬱而沉默的性格,這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往往是快樂家庭中才會出現樂觀開朗的孩子,而性格很大程度會改變人的一生命運,這一點尤為重要,不可輕視。

  • 7 # 冉冉囡囡

    其實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自然也就沒有公正公平,可言,通常大人覺得自己對大寶和二寶的愛是一樣的,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都是十月懷胎,出生的寶貝,可是老大和老二一出現分歧大人的話語就會出現偏袒例如大寶和二寶看上同一件玩具,老大和老二都想玩時,媽媽通常都會讓哥哥或是姐姐讓著你弟弟或是妹妹,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老大心裡覺得在媽媽心裡媽媽就是疼愛弟弟或是妹妹,而在老二心裡覺得哥哥或是姐姐就應該讓著我,其實有些不必要的小事大人最好不用插手,讓姐弟倆自己去解決,大人不要事事給孩子安排好,不要小看小孩子處事能力,也許結果會讓大人出乎意外

  • 8 # janeler

    父母心中自有一杆秤,秉著對孩子的人生負責的原則去愛孩子,兼聽則明,自然就會公正。

    具體而言,就是父母首先自身要有原則,心裡裝了公正,當然還要多學點幼兒行為、心理方面的知識,這樣看待問題才能更客觀公正。比如說,一兩歲的孩子喜歡扔東西聽聲響,這是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認識清楚這個特點,父母就不會覺得是孩子太調皮或者孩子故意和父母作對。再比如,孩子小時候有個口欲期,喜歡用嘴巴去探索世界,這是這個階段的特點,只有滿足了孩子的需求,長大了才不會有咬指甲咬指頭這種壞毛病。

    公正對待孩子的前提就是:豐富的育兒知識儲備、無條件的愛。

  • 9 # violet0221

    世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只有相對的,公平公正時常在我們的口裡那麼輕易的說出,在書本中那麼簡單的印出,可是那都是相對於一個參照物來說的,就好比法律,雖然都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是你要明白法律也是人制定的,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估計每一個人,想到每一件事。我們與其那麼在乎平等的對待孩子不如讓他們認識到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他們長大了可能更加全面正確的看待別人,這是個很深奧的教育問題……

  • 10 # 湘137693173

    我們家就是兩個孩子,自從有了小寶後,也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文章,就是不想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更愛姐姐或者弟弟些。

    1、承認孩子個體差異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和氣質特點,雖然是同一父母所生,卻不是完全相同。既然有差異,父母就不可能完全一樣地對待每個孩子。

    2、思想上要公平對待孩子

    不管是平凡還是優秀,調皮還是懂事,都是父母的寶貝,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父母的眼裡,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平等的。

    3、讓孩子學會分享

    不僅父母需要做出協調,孩子也要學會努力,學會分享和禮讓,學會自己協調處理問題,這才是真正解決父母心頭大事的關鍵。

    舉例:小寶才2歲,經常吃東西時,一人一份,但姐姐大些,會吃得比較快,小寶比較小,同等的份量,對於他來說就好多,加上吃得慢(一般都是吃不完的)。姐姐經常吃完會想吃點小寶的,小寶一般都是不同意的。姐姐就會叫媽媽了。我一般都會跟她說,來,我們慢慢跟弟弟說,弟弟會同意的。姐姐就會說了,“弟弟,你看,你每天接我放學時,老師獎我的糖我都會分給你吃,你這個可以讓姐姐咬一口嗎?”小寶一般聽到姐姐這樣說,都會立刻同意。所以分享真的很重要。

    4.儘量讓孩子感覺父母是公平的

    父母心裡的公平要在生活中體現出來,並讓孩子感覺到。若孩子感覺父母不公平,嘴巴上表現出來還好,父母能發現問題,並能及時做出勸說和解釋;但如果不說,父母又不知道,積怨過深,就有可能引發情緒問題。

    5、建立孩子間的感情

    孩子之間是有感情的,很多時候是無所謂公平不公平的,只要兄弟姐妹之間感情深厚,事情往往很容易處理,不會引發矛盾和衝突。

    舉例:姐姐昨晚由於吃飯不認真,被媽媽打了,小寶馬上跑過去,我們全部看著他,以為他要學媽媽一樣打姐姐。誰知他居然去摸摸姐姐,說,姐姐不哭。偶爾小寶調皮,媽媽說要打時,姐姐一般會說,弟弟,趕快說“媽媽,我錯了”,弟弟一般都會學著姐姐說的。

  • 11 # 宸宸媽and豆豆爸

    身為二寶媽媽,我正經歷著這個問題,也在摸索著正確有效且適合我們的方案。

    大寶還曾經驕傲的告訴鄰居,我媽媽說了,不會因為弟弟小,就什麼好東西給他一個人吃;也不會在我們打架的時候,只罵我一個人,誰有錯,都要罵;

    現在小寶才一歲,兩個人沒有明顯的矛盾,等再大一點,爭搶東西,或者佔媽媽,肯定會有,希望我可以在此之前好好學習怎麼公平公正的對待孩子們,讓他們能快樂的一起成長!

  • 12 # 育兒降妖記邵一傑

    父母對孩子最公正的對待,就是對孩子的期待要合情合理,允許孩子做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不合理期待,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心理、智力、人格發展。這在“接納,給孩子一個好性格”一書中有重要闡述。

    常見的父母對孩子的不合理期待有以下幾種:

    期待過高

    父母對孩子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往往是對自身期待的一種投射,就是把自己沒有實現的想法和願望投射到孩子的身上,期待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的想法和願望,而不考慮孩子的實際發展狀況、感受和想法。這樣做往往會帶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出現焦慮、緊張、膽小等問題。當孩子不能滿足父母的期待時,孩子還會體驗到嚴重的受挫感,導致他遇到挫折就大哭大鬧,極力逃避。

    期待過低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很低,明明孩子已經能很好地掌控雙手了,他們卻不讓孩子自己吃飯;明明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卻不讓孩子表達,更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作為家長,他們總是擔心,覺得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可以,所以會處處替孩子做主,導致孩子沒有發展和鍛鍊的機會,或者錯過了發展和鍛鍊的機會,形成“我不會,我不行”的挫敗感和無能感。這樣的孩子會非常不自信,膽子小,做事畏首畏尾。

    無期待

    有些父母對孩子沒有期待,或者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期待,覺得孩子怎麼樣都行。這個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無足輕重和不受重視。

    父母的期待要合情合理

    不要試圖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事,或去迎合父母所有的期望,這會對孩子的自我意識甚至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危害。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對他的愛不是建立在他的行為表現是否符合父母的期望之上,孩子也沒有必要去追求所謂的完美。如果孩子不喜歡,那就不要去勉強,否則只會讓孩子離你的期望越來越遠。

  • 13 # 苦茶帶點甜

    父母能否客觀地評價孩子,能否慎重看待他人對孩子的評價,關係到孩子能否正確地看待自己。

    1.父母應公正、客觀地評價孩子

    由於孩子的反思能力尚未建立,他們對成人的評價總是信以為真、深信不疑。父母如何評價他們,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父母錯誤、偏激、不公正的評價,無情的指責,甚至給他們定的“罪名”,他們都會以為是真的,誤以為自己真是那樣,從而形成自我否定與排斥,影響心理健康。這是相當可怕的。

    而來自成人的評價又會引起孩子自身的反應——消極的評價使孩子自我否定、自卑灰心、不求上進;積極的評價會使孩子肯定自我、樹立信心、追求上進。父母公正、客觀的評價,不但有利於孩子進步,還有助於孩子形成客觀的自我認知,建立積極健康的自我形象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2.父母要慎重看待他人對孩子的評價

    面對他人對孩子的評價,父母更要慎重對待。例如,對於老師的評價,我們不可一味護短不加教育,也不可聽風是雨盲目相信。

    在瞭解別人對孩子的評價後,到底該如何應對?有的父母,聽到老師說孩子表現不太好,或有其他什麼人向自己告狀,便回家打孩子一頓,以為這樣是對老師的配合,是對孩子的教育。這是完全錯誤的。

    孩子不可能透過捱打瞭解自己到底錯在何處、究竟如何改正,畢竟孩子不可能從捱打中學到知識、瞭解真理,這樣做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而且我們必須認識到,他人對孩子的看法和評價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是誤解或偏見;有可能是客觀的,也有可能是主觀的;有可能是全面的,也有可能是片面的。

    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對孩子要有全面、客觀的認識,才能在面對他人的評價時做到冷靜、理智和客觀。

  • 14 # 諾雅媽咪愛育兒

    個人覺得要想做到公平公正的話,父母尤其是媽媽要給予大寶更多的愛。我家就是兩個寶貝,二寶出生以後,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二寶身上。因為我覺得二寶還小,更需要媽媽的照顧,大寶已經上幼兒園了,對她的關注較二寶要少一些。我本以為這樣做是不會錯的,可是大寶的一些行為證明我錯了,她會做一些特別出格的事情來吸引我的關注。比如,當她流鼻涕的時候,她會要求我幫她擦。她上廁所的時候,會用哀求的眼神來讓我跟她一起去。每當我看到女兒乞求的眼神,我就特別的自責。從那以後,我把更多的愛分給大寶,因為她比二寶更缺少安全感,她有了自己的感受,我不想讓她以為媽媽有了二寶以後就不愛她。因為媽媽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替代的。

  • 15 # 糯米麻麻Coco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很難絕對公平的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家三個孩子,我一個姐姐一個弟弟,父母大部分時候還算是公平,比如說做家務活的時候三個孩子都要分擔,不會讓某一個人做,某一個認不做。但是也有不公平的時候,比如說我爸去外地出差回來總會給我姐姐買新衣服,我老是穿我姐姐的舊衣服,我就很不滿意。小時候不知道反抗,父母說什麼就是是什麼,等長大了之後發現自己還是很在意的。我現在只有一個孩子,盡我所能給我孩子最好的,但是如果我有兩個孩子的話,我肯定會一碗水端平,從精神到物質都會同樣對待。

  • 16 # 親子陪伴蘭怡C

    我覺得孩子多的家庭要做到公正會很難,一般來說父母會比較疼愛小的或是身體不太好的那個小孩。

    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我覺得是人的天性或是人的生活環境造成的,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是小王子或者是小公主,平民家庭最疼愛的是最小的一個孩子。

    即使是不公平的待遇,小孩子自己能適應就好了,就算以後走向社會 ,也會遇到各種不平等的事情,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 能夠去面對是最重要的事情,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公平的事情。

    父母讓孩子學會怎麼去面對困難和不公平的事情是關鍵。

  • 17 # 笑容悠然

    任何時候都無法做到完全公正,但是我們作為父母,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對於父母是完全依賴的,所以,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儘量做到公平。

    在遇到孩子那些不可理喻的行為的時候,要想一想他總是有原因的。父母親不要急於對這件事情發脾氣,而是先搞明白孩子這樣做背後的原因。

    我家寶寶才剛一歲,每次她感覺到困了的時候,總是會圍繞在我周圍,往我身上一直撲,希望我抱她。

    有的時候,我會感覺到很煩,因為要一直抱著她什麼也做不了。但是,要知道孩子這個時候,是非常渴望溫暖的。如果我這時候不抱他,不理睬他,孩子會感覺到非常的冷漠,沒有安全感。

  • 18 # 十八線mama

    一般意義上理解,父母需要公正的對待孩子,那一定就是在家有兩個寶寶的情況下了。當然,家有兩個寶寶的家庭,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對待兩個孩子。不過,對於家裡只有一個寶寶的情況,父母也是不能忽視公平對待寶寶這件事的。

    其實,對於二寶家庭來說,父母如果對一方不公平公正,可能比較容易發現,比如,如果父母偏向二寶,大寶可能會容易發脾氣或者會有些反常表現,而父母偏向大寶,二寶也會有些反常表現,這樣的情況下,只要父母稍加留意,就不會離公平公正太遠。

    而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孩子並不會有什麼反常表現,或者一貫的表現已經無法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了,這樣孩子受到的傷害可能會持續很久。比如,我們常常做不到公正對待孩子的時候可能出現在很多年齡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可能別人家孩子會比較外向活潑,而自己家孩子有些內向害羞,父母就不自覺的或者帶著些許客套就會說,你看你家孩子多麼好啊,真羨慕你家孩子,看我們家孩子就不行了,小家子氣……還有,當別人家小孩來做客,別人家小朋友玩完玩具就不收拾起來,弄得亂七八糟,你也不要求,而自己家孩子每次玩完都需要自己收起來。否則就是天塌了一樣……更別提說別人家的孩子鋼琴彈的多好,而自己家孩子畫畫畫的很好也不見得被你誇等等類似這些的,其實都是對孩子不公正的待遇,對孩子的成長都很不利的。

    我覺得父母要做到公正一方面是記得一碗水端平,另一方面也要記得自己的平常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 19 # 壯仔媽寶

    我覺得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有自己思想的權利,而不是總想把自己孩子變成“別人家孩子”那樣,給予孩子正確的導向,不應該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因為這讓孩子對於前路遙不可及,很容易放棄。

    也不要對孩子給予過低的期望,這會讓孩子失去前進的動力和目標。要給予孩子合理的期望,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長給予支援,不要一味打壓,把他當成一個平等的人,而不是低於自己輩分、必須被人束縛管教的孩子,給予他自由飛翔的機會。

  • 20 # 樂丁寶貝與西瓜媽媽

    我家只有一個寶貝,那麼我從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寶貝的角度來看看父母如何做,才能做到公正。強調父母應該如何做,是因為孩子在成年之前(甚至之後),就行動力和決策權來說是一個弱勢群體。比如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可以罰他們坐在角落裡反省;比如一家人出去旅遊,通常都是父母決定去哪裡;再比如父母掌握了家庭的經濟大權。

    那麼我們要如何對待孩子,才能做到公正呢?我覺得是把家庭關係看做一個等邊三角形,每一個角都是重要且平等的一維。

    和孩子交朋友,有一個耐心的傾聽者

    和孩子做朋友,用平等的身份來和他對話,不要一味的發號施令。我們總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因此會替他們做自以為對的決定。其實如果父母肯蹲下身子,平視孩子,和他們交朋友和平等對話,就會發現他們懂事遠比我們想象得要早。和孩子交朋友,可以讓他們更願意對父母傾訴,對家庭有歸屬感。

    和孩子做了好朋友,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想法,接下來我們可以——

    給孩子適當的決定權

    有多少父母給孩子報名興趣班時,或者是為了圓自己一個兒時的夢想,或者為了日後的升學加分?有多少父母小到穿什麼衣服,交什麼朋友,大到上什麼大學專業,娶什麼物件都要干涉?

    如果我們可以在給出意見之後,適當地讓他們自己做決定,給他們發言權,往往可以保護他們的獨立自主性。強勢的父母往往培養出懦弱的孩子,也許足夠“聽話”,但是家庭關係常常失衡,對孩子不公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常責怪孩子挑食,但是父母不挑食是因為他們不會買自己不喜歡吃的菜;我們想要孩子在飯桌上專心地把飯吃完了再玩耍,卻常常自己邊吃飯邊翻手機;我們會責怪孩子突入起來的壞脾氣,卻忘記了自己有時候不能剋制地增大音量。

    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經常是個自我反省的過程,如果你有不願意孩子養成的壞習慣,不防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這個壞毛病,如果你想孩子養成某種好習慣,不防先問問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卻苛求孩子,有失公正。

    兌現承諾,不開空頭支票

    每一次對孩子的許諾,再小也請一定兌現。如果做不到,壓根兒就談不上公正兩字。

    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寶貝,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的關係。如果父母能把握這個關係,不“仗勢欺人”大抵上就能做到公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爆冷!IG被最強黑馬打成人機,Theshy劍魔超鬼,RNG卻虧大了,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