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小檸愛追劇
-
22 # 林竹松
謝邀。現在的家長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管是學藝上或學業上都捨得投入,爭先恐後到課外培訓補習機構上課,尉成一股風氣,怕輸在起跑線上,費用自然不菲,佔家庭總收入的大部分。因此叫“吞金獸”,很形象的名稱。這種現象側面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國民收入增加,是時代一種進步。但是培養下一代如果一味地唯“學藝、分數”論,沒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核心價值觀正確樹立,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明辨是非……恐怕會本末倒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甚至誤導孩子一生的平安幸福。
-
23 # 早教老師Jenny
之所以稱為吞金獸,主要是因為現在養育孩子經濟成本非常高,
以我所在的深圳為例
有一位媽媽曾經算過一筆帳。
(一) 3-6歲幼兒園階段:共計:約10.5萬
深圳現在最普通的幼兒園一年都要兩萬的學費
如果算上早教、興趣班、寒暑班費用就更高了
幼兒園學費:20000元/年*3年=6萬
小孩衣服+營養品+雜費:5000元/年*3年=1.5萬
早教、興趣班等:10000元/年*3年=3萬(如果真的要學,是遠遠不止1萬元)
(二)6-12歲小學階段:共計約18.5萬元
書本費、買手機、早餐、校車、託管等各種東西,一年4000元左右,六年24000元。
衣物和生活費,平均一個月最少600元左右。六年下來,總共43200元。
補課費,平均1月1千多元,一年約2萬,六年是12萬
(三)13--15歲初中階段:共計約8萬
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因此免學費,固定收取的雜費也不高。
如果是公辦的,一學期學雜費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
孩子在初中階段置辦學習用品的花費要高起來,電子辭典、MP3、電腦等,這三年內要花費數千元。這樣算下來,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上花費要1.5萬元左右。
同樣不可忽略的一點是,初中的學習競爭也開始激烈,因此學生都要參加各類校內校外的補課,三年也要好幾萬元。
其次,在家裡,主要是飲食、服裝和出門遊玩的費用,這三年孩子在生活費用上大約要花費2萬左右。
(四)高中3年孩子身上的總花費至少100000元。
計法如上,加上一些學費,每年5千左右。
(五)大學4年,總共花銷不少於100000元。(學費+生活費等)
至於考研或留學,更是看個人情況而定。如果本科之後要繼續深造,那麼也還得準備10-80萬元,以供孩子在國內讀研究生或留學。
如此算下來,按照最低標準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畢業,一個家庭在經濟上至少要支出60萬元左右。當然這還是在物價不漲得離譜,不通貨膨脹的前提下。
所以孩子被稱為吞金獸一點都不為過
我想如果在婚前有算過這筆帳,很多人都不敢結婚了。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
24 # 圓潤土豆
吞金獸本意是無底洞。投再多的錢都見不到希望。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開始錢。一直到結婚以後才結束。甚至知道家長沒死錢都在一直往裡面投錢。然而,孩子花錢最厲害的時期是在上學期間。幼兒園開始一個孩子平均月消費2000+的大有人在。小學到高中九年義務教育雖然不用掏太多的上學錢,但是現在人的攀位元嚴重只要一個班上有一個孩子上補習班其他的孩子基本都上甚至別人家孩子報的班更多。一個補習班一個月600-800左右 有的更貴這是一個班要是兩個三個那?而卻這個花銷是9年!大學1W+-4W+的學費每年還有2000左右的生活費。不算研究和博士。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 大學畢業最少60W+這只是學習用的錢。一個工薪家庭一個月在4500-6000左右除去2000左右的生活費你算算這筆錢需要多少年!
-
25 # 智慧在神遊
教育就是最大的投資,彙報是多少年後,而且能否有回報還基於多少年後的環境,平臺,個人。有可能零回報,負回報。這個投資從經濟角度是無底洞。
回覆列表
“吞金”,顧名思義就是吃掉金子、金錢的意思。我就以我家的孩子作為一個例子,大家就會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叫“吞金獸”了?
從懷孩子到生產,產檢以及生產七七八八,大概花了大概1萬。
孩子三歲開始上幼兒園,一直到7歲,每月學費1800元,私人幼兒園不像公立幼兒園那樣準時準點的放寒暑假,因為是私立,老師都靠工資吃飯,所以大部分的幼兒園都會把寒暑假時間壓縮得很短,還美其名曰幫你提升孩子的學習毅力!此外,幼兒園也會有很多課外的活動,比如英語、繪畫、舞蹈等都是需要另外交費的。學校的校服、大型的活動也是需要自行購買服裝及其他東西的,我初步算了一下,在幼兒園四年大概花了9萬。
孩子上公立小學了,以為終於可以不用再花錢了,沒想到之前的只是開頭而已!小學書費是不用交錢的,餐費交得也不多,但是看到全班44個同學有40個都在外面上著各種補習班時,你會是怎樣的感覺呢?是的,我除了著急還是著急,當然,最後我也沒能免俗,加入了各種補習班的行列!然後就是各種補課費賬單撲面而來:英語線下15200(年),英語口語線上13600元(年),小提琴9000(年),奧數11200元(年),程式設計課14000(年)。
孩子現在還沒上中學、高中、大學,還不知道又會是怎樣的一筆天價,其實現在很多優秀的孩子真的就是用錢堆出來的(當然我這裡說的是大多數)所以,不是“吞金”,又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