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嘆路之深
-
2 # 初中數學吳老師
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有十餘個,它們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幾個加勒比國家。
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超過七十個。
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講英語,75%的電視節目是英語,四分之三的郵件是用英語書寫,電腦鍵盤是英語鍵盤,任何一個會議敢號稱是國際會議,其會議工作語言一定要用英語。
英語的強大和普及,決定了任何其他一種語言都無法與其抗衡。
這個優勢有“良性迴圈”的作用。
英語強大——世界認可——最前沿科技和藝術以英語為載體——追趕潮流的精英不得不學英語——英語更強大。以此迴圈,反反覆覆。
有人說,國家實力也有助於推廣這個國家的語言。
是的,我不否認。但是,這種推廣具有極大的侷限性。換言之,因為沒有世界性的流傳和使用基礎,都是小範圍的小打小鬧。
比如中文。外國人學中文,大多是玩一玩的心態,幾乎沒有國家將中文作為必修課。他們大多是閒來無事學一些,這樣,來中國旅遊就方便了。
再有,一些人要與中國人做生意,會中文,對生意談判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但是,一旦到了科學領域,或是頂級文化領域,中文就沒了地位。中國人寫出的科技論文,還都是英文的呢。
莫言能拿到諾貝爾文學獎,聽說英文翻譯功不可沒。
-
3 # 黑眼歷史觀
我道聽途說一些,有問題可以補充。
第一是,國家文化實力影響力不強,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漢語有什麼用?而英語不學從電影、遊戲裡也能學到幾句。中國人也有過為了看懂遊戲裡的文字去學習日語。
第二是,計算機語言基本是從英文基礎發展出來的。計算機的影響力,就不用說了。
這是我個人看法,其他可以補充。
-
4 # 來點邏輯玩
大英帝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之後,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確立了海上霸權。
日不落帝國地圖
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取得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當時,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36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從英倫三島蔓延到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香港、新加坡、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耳他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在這之後從1880年代開始美國代替英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擁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科技走在世界前沿。。。
也就是說16世紀至21世紀都是處於英語系國家所主導的國際體系之下,這時候也正好是世界各國聯絡日益緊密的時期,因此英語成為世界語言應該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現在隨著中國的強大,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不也越來越多了麼,語言這個東西和國際影響力聯絡很密切的。
以上就是個人的愚見
-
5 # 於真於理
漢語確實是世界上最高效、最簡潔的一門語言,同拼音文字相比有許多優勢。但是漢語要想成為世界語言還必須改革、規範;必須更簡化、規範化、數碼化;減少多音字,減少單字筆畫數,使漢字更易於書寫、編碼;統一世界性的漢語發音、字型、編碼。做到這些漢語將超過英語成為世界語!
-
6 # 西安不冷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有明確的答案,筆者不才,說幾點,可能說的不對大家也不要噴。在我看來漢語的影響不如英語大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國的殖民主義擴張,大家可以看現在英語國家曾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像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印度等無一例外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殖民地和殖民地也不一樣,如美國。美國的獨立並不是又原住民導致的,而是英國人的後代,和其他歐洲國家支援下獨立的。而像澳大利亞,加拿大都是在英帝國日薄西山的獨立的,其國家元首還是英國女王。其他的英語國家,大概也類似。這些國家的存在也是增大英語影響力一個原因。第二原因就不得不說,世界老大美國。因為作為世界第一的國家對世界影響那還是很大的,這也是很多國人為什麼認為國外的月亮更圓的主要原因。還有第三個原因漢語本身的原因,第四個原因是英語所屬語系的原因,由於時間原因就不一一解釋了,但可以肯定的隨著時間,和國力的增長,漢語的影響力會與日俱增的。
-
7 # 手機使用者25640665575
以前中國是一個弱國,總是被列強欺負,處於捱打狀態,誰願意學習弱國語言,現在國家越來越強大,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想學中文,終有一天,我相信漢語在世界的影響力會超越英語的。
-
8 # 留研
一、漢語是世界最優秀最古老的文字語言,漢字是形象字,整潔,美麗,字型漂亮。但難學難懂。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處於長期的封閉鎖國的環境之中。因此漢語的影響力相當有限。二、由26個英語字母組成的英語,是世界上70餘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據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在使用英語。英國是世界最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聯邦國家遍佈世界,英國引領世界幾百年!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霸主,其教育科技實力,經濟軍事實力遠遠領先於世界。英語作為世界共同語言,實至各歸理所當然!
-
9 # 雲臺簫聲
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從英國殖民擴張時期開始,包括向外移民,擴大了英語的使用範圍,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在殖民地推行英語教育,使以英語為母語的地區大大增加。從而使很多地區使用英語。第二,從語言學來說,英語語法簡單,比較容易學習,特別是近代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人工智慧裝置是以英語為基礎語言開發出來的,更奠定了英語在科技領域的地位。
-
10 # 哈哈95128931
英國在過去的300年時間裡,利用炮艦政策,在全世界進行殖民掠奪和殖民統治。它佔領的地方,一方面移民如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另一方面進行宗教傳教,大批傳教士成為英國殖民統治的好幫手,同時將英語傳到全世界。這個日不落帝國靠武力和文化傳播佔領了收據一半的地方。因此英語成為很多國家的主要用語。
-
11 # 重型手扶拖拉機
英語影響力比漢語大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主要是三條:
一、大航海時代後期,英國艦隊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成為了當時的海上霸主,之後更是滿世界殖民,殖民地遍佈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而殖民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文化殖民,時至今日英聯邦國家還有50多個,這些國家的官方語言都包含英語。
二、二戰之後,美國搶掠了大量德國科技後發展起來,成為了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等到1991年蘇聯轟然倒地後,更是成為了最強的國家,不管願不願意承認,目前美國仍然是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國家,大量前沿科技文獻都由英語編寫。
三、中國自身的原因,從清朝後期開始中國在科技方面已經全面落後於世界了,前沿科技文獻沒有中文的,戰爭實力也不行,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幾乎相當於在一片廢墟上重建,落後自然沒人重視,可以說要不是建國初期那幾場戰爭把一幫狼的爪子打疼了,中文能不能爭取到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的地位都還難說。
以上三個理由已經很充分說明了英語現在為什麼比漢語影響力大。至於說漢語不好學的問題,其實這不是問題,漢語是典型的先難後易,掌握兩千漢字,讀書看報不成問題,認識三千漢字,讀寫專業文章輕而易舉,認識五千漢字的就是大牛,基本就不需要查字典了,英語則是先易後難,詞彙量“極大豐富”,相關事物的單詞之間很多都沒有任何相通之處,換個專業簡直就相當於要另學一門外語,誰更難一目瞭然,所以漢語的影響力不行歸根結底還是中國的影響力不夠,而不是漢語有多難學,好在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提高,學中文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了。
一點淺見以饗讀者。
-
12 # 執著84060689
主要中國影響力不夠,主要最近十多年影響力才上升!英國就不一樣,曾經好多國家是英國的殖民地,跟香港一樣,好多人說英語!
-
13 # 我是一個單純的大男孩
漢語在日後想超越英語或者取代英語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中國大力研發自主軟體開發程式設計程式碼等等
2,現在中國化元素在國際地位越來越高,但凡是出國旅遊和做生意什麼的,中國人自己堅持只說漢語,尤其是馬雲,王健林,雷軍啊這些人最應該帶頭說漢語,臺下老外自己要麼會漢語,要麼自己找翻譯去
3,各位大神排好隊依次往下補充
-
14 # mdzzshabi
英語之所以覆蓋地方遠。這於英國在全球殖民有關。英語在6大洲都有遍佈。而中文就靠中國人多而已。中國人有14億。所以才說英語覆蓋地方最多。中文使用人最多,
-
15 # 悠閒的清風
現代文明、工業、科技的領先和強大及傳播的方式造就了英語在全球範圍的傳播。而使用漢語的中國文化及習俗是內斂的、保守的且缺乏現代工業文明。
-
16 # 把我的披風拿來
全是英國人到處殖民的後遺症、歷史遺留問題。但這些被殖民國非但不恨英國,而且連自己原來土著語也不要了,好像說著英語自己國家就能跟英國一樣富強似的,這些愚蠢的做法改變了語言的分部(也改變了我們的學科從小學起就比外國人多一門),英語成為使用最廣的語種。(我想對這些國家說你們乾脆叫英格蘭人算了,連自己母語都能忘記,這些國家還配有以前的的歷史嗎?)
作為炎黃子孫,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是世界上最簡單易學的語言,也是最美麗的語言,更是最古老的語言。雖然全球化,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國家慎時度勢地為我們開設了英語課從小學起就是重點科目,但是那一個個單詞短語語法太難學了,竊以為像英語這樣癟腳的語言要不是靠政權力量強制推行恐怕借他幾個膽也不敢和博大精深的漢語相對抗,我大漢語若是在和平的全球貿易大潮中肯定是國際語言。
-
17 # 藍色石頭7
首先漢語不論是說還是寫,都是很有難度的,同字不同音、同音不同字。很容易造成歧義。現在使用的簡化字還是便捷了不少,繁體字更加難懂,對我們從小就使用的漢字又有誰說我把他全部搞懂了?很難。而英語只有26個字母,簡便易懂。第二,我們國家從古至今就沒有過大肆的侵佔掠奪的舉動,即使有也是一些少數民族,並不使用漢字、漢語。而英語隨著當時對其地區的掠奪者軍隊傳播出去,也造成很多地區當地文化和文明的斷代,現今說英語的國家大部分都是當時殖民地地區,比如美國,加拿大大部,澳大利亞。而漢語使用地區大部分是華人移民所構成,比如新加坡(其中華人華裔戰相當大的比例)。第三,隨著中國
-
18 # 思曦守晨1
因為,中國自古就是愛好和平國家,周邊國家說漢語,也是當時中國的影響力,他們那個地區的領導者,崇拜中國文化!再看看西方,到處侵略,到處輸出文化和宗教,滅絕別國的文明,凡是西方人到過的地方,當地本民族的文化,還存在多少????和伊斯蘭世界打了幾個世紀,一直持續到現在。。即使現在也一樣,西方人的本性一點都沒有變,只是現在實力弱了,加上各國各民族的覺醒,西方的軟實力在弱化!!
-
19 # 玩不大的男人
英語之所以在世界範圍內有影響力,究其原因並不是好學,而是侵略和殖民的結果。現在文化影響力需求是伴隨經濟影響力而發展的。
隨著中國的經濟,科技,軍事,金融,國力快速發展,文化影響力必然會越來越大,世界各地想要在這輪經濟大發展中更好的獲得利益,在難學的漢語也要學會。就像當年我國要在世界貿易中獲得發展,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學習一樣。
世界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文化交流從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對方的認可,世界上那麼多語言很少有人去學為什麼?說影響力不夠,問什麼?實際就是學習了也沒有利益獲得的平衡。
所以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個人層面都是獲得利益而學的。只要我們自己的文化能為我們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別人為了獲得很多利益必然要學習,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
發展才是硬道理,自身強才是真的強
-
20 # 一個無名的憤青
其實輸出軟實力這個概念數中國人最早使用,儒家思想就提倡行仁義順民心使萬邦誠服,而西方最早都是用堅船利炮,只不過中國用錯了時機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看起來就像是以一個“愛國噴子們來啊,趕快來噴我好讓我被更多的人關注”的目標而被提出來的!
然而我看出了這種險惡用心,所以我就不噴了。
漢語之所以似乎沒英語那麼被廣泛的應用,一方面是因為真的難學,另一方面是因為以前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確不大。
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如今,真的是應了當年S.H.E的那首《中國話》——“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中國的影響力日益增漲,國富民強也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國民都走出中國,並且腰包都鼓了起來。
那麼,外國人想做生意,就必須得聽得懂中國話,也是在無形中使得中國話流行起來。這不是痴人說夢,而是世界上真實的情況!
願咱們國家國泰民安、繁榮富強!最好以後真的成為世界通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