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漂泊的小蝸牛

    我個人覺得:最後的贏家既不是甄嬛,也不是四郎,最後的贏家應該是甄玉嬈夫婦才是。贏家,在面笑心刀的甄嬛傳中,無非只能奢望於的到並能守住自己想要的東西。甄嬛在76集大結局中說“臣妾要這天下做什麼,臣妾想要的始終都沒有得到”,贏得太后之位,可她在倚梅園中許下的三個願望一個都沒實現,而雍正駕崩之前哀嘆“這一生想要的或許曾經得到,但正如流沙逝於掌心”,終於也都沒有了;眉莊,不得不承認溫實初對她的愛是除了她與太后的親情之外,能讓她在後宮活下去的僅存的溫暖,那又如何,終究像煙花一般,暫時的絢爛後只剩下生離死別的無盡傷痛。而年世蘭、安陵容、烏拉那拉氏宜修,後宮的女子,或贏得了權勢,卻輸去了自己美好又單純的初衷;或保持一顆水晶心,但卻遭人算計,不得善終。玉隱,傾其一生,付出了所有的愛,得到的只有王爺看在甄嬛面子上的敷衍與憐憫。我還是我,但我已經不在是我。唯一幸運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並能守護一輩子的,只有玉嬈夫婦,在姐姐甄嬛的安排下,得到了一輩子的愛情,最後的贏家。。。長夜漫漫,僅此而已

  • 2 # 墨宇娛樂

    《甄嬛傳》熱播也已經7年之久了,但是觀眾的喜愛卻感覺還是沒有減少,當初剛播出的時候,看的人太多了,基本上每天都等著更新,看的都停不下來,甚至有的人熬著夜看劇,還有一些人原本對宮鬥劇沒興趣的,因為這部劇實在是太火了,看了一集就上癮了,這也說明了這部劇卻實是好劇,這裡面的演員也不是現在大家喜歡的小鮮肉,基本里面都是老演員。

    最後贏家是甄嬛這個都能看出來,但是我認為不僅僅是隻有她一個,還有其她幾個也是。

    第一個,欣貴人。欣常在,是《甄嬛傳》裡不起眼的角色,沒有甄嬛那樣的容貌,沒有眉莊那樣的機警,也沒有年世蘭那樣的家世。皇帝對她雖說算不上冷淡,但更算不上盛寵。甄嬛從甘露寺回宮的時候,曾忍不住感慨:“欣貴人也是可憐之人,伺候皇帝這麼多年,卻還只是個貴人。”不僅是個貴人,而且混了半輩子,連個一宮主位都沒有混到。欣常在最大的優點,是不喜歡拉幫結派。選擇保持中立,不到關鍵時刻,絕不輕易站隊。關鍵時刻才會做出選擇,結果就是站向了甄嬛這邊,贏得了最後的地位。

    第二個,青櫻。原本是要指婚給皇后的養子三阿哥的,可是三阿哥當時的心思只在瑛貴人的身上,看不上青櫻那種看中地位的女人,皇后原本是想讓青櫻委屈點做三阿哥的侍妾,但是青櫻不願意,最後皇后求皇上賜婚給了四阿哥,做了四阿哥的側福晉,四阿哥即位後,青櫻自然而然的成了賢妃,後面成為了繼後,雖然說結果不好,但也享受了風華,屬於人生贏家。

    第三個,敬妃。一直受華妃和皇后的壓制,皇上雖然沒有很寵愛她,卻也很尊重她,一直站在甄嬛和眉莊這邊,幫甄嬛帶大了女兒,雖然爭奪女兒的時候,發生過一些不愉快,但是也不是真的想傷害甄嬛,後面甄嬛把女兒交給她養後,她敬心的幫助甄嬛,最後成為了敬太貴妃,贏到最後。

  • 3 # 流水與人家

    本人不才趁著這段時間閒暇,無聊沒事把娘娘演的《甄嬛傳》看了一遍。先說一說華妃和他哥哥年羹堯。說直白點,這兩兄妹的關係就是一個互相坑的關係,外在看似哥哥袒護妹妹,妹妹袒護哥哥。用因果來看他們互相的袒護導致了他們性格中的傲慢與偏見,實際上就是互相傷害。

    而皇后呢,算是後宮之主了,因為她皇后的位置也來得並不是那麼的光鮮亮麗。在皇后上位以後,總有一種患得患失的心態在裡面,一直打壓,欺負其他準備要崛起的嬪妃們。處處樹敵,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到最後作惡太多,樹敵太多。反觀皇后這種種令人髮指的做法,充分說明她德不配位,最後反受其害。

    嬛嬛這個人呢,分兩段說。一段說在被流放靜安寺之前。在這之前嬛嬛也不是真傻,是不傻太天真。說白了還沒搞懂後宮是怎麼來玩,一直再摸索中,為求自保,也只有真性情來對待,因為真性情就是最安全的自保方式。

    第二段嬛嬛被流放靜安寺之後,確實從社會最頂層掉入了社會最底層,吃苦受累,任人魚肉,暗無天日。換作另外一沒有主角光環的人,怕早就去西天面見如來佛祖了。生活和苦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經歷了慘痛的教訓後,嬛嬛後面回到皇宮,也就真正的成長了。你看後面回宮後,嬛嬛遇到的任何事情的時候,對比她之前的眼神,一個是天真無邪,後面是充滿懷疑。可謂是處處留意,步步驚心。

    最後的大贏家肯定還是皇帝了,必定後宮在怎麼玩,晚上都期待被皇上翻牌子。

  • 4 # 阿呆說說說

    怎麼說呢,誰是最後的贏家要看從什麼角度來看了。說四阿哥是最後的贏家,得了天下。四阿哥心機深沉,前期在甄嬛的羽翼之下,受甄嬛庇護,唯唯諾諾,成為一國之君後翻臉逼迫甄嬛,這樣的人成為一國之君也是必然的事情。說甄嬛是最後的贏家,她保護了家人,保護了和允禮的孩子,左右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太后。所以說,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實現的自己的目標,可以說都是最後的贏家了。

  • 5 # 小新還有娜娜子

    是所謂“贏家”,並非單理解為活到最後一集,也並非一生沒有波瀾。劇中的人大致分為四類,一類如宜修、安小鳥,一輩子機關算盡(皇后甚至最後對權力渴望到喪心病狂),(至少在劇中的片段)沒有真性情,皇后因為庶出,安陵容因為家世寒微。一生籠罩在陰影裡,崇拜權力,心底陰暗,見不得別人的好;一類如夏冬春、瓜爾佳氏、麗嬪、齊妃、年羹堯這樣愚蠢或狂妄的人,自作孽或是被人利用或是兩者兼有,悲慘地或死或瘋;一類如甄嬛、允禮、皇上、年世蘭、浣碧、沈眉莊、葉瀾依、太后烏雅成璧,曾傾注過深情,卻無處不活在枷鎖中,如履薄冰,或是失去愛人,或是在別人的算計中死去;一類如敬妃,欣吧唧,看似波瀾不驚,卻終生面對寂寞宮闈又冷又漫長的夜。

    蘇培盛是劇中智商最高的人之一,印象比較深的就是75集,皇上交代夏刈的時候,蘇培盛在外面聽到了,然後和甄嬛說“好像關於娘娘和六阿哥”,沒有讓甄嬛給滅口。荷包事件,在慎刑司受盡拷打也要保護崔槿汐,可見對槿汐的真心。還有就是引皇上去凌雲峰後出門對槿汐說“這下你高興了吧”,自作主張處死進言拷打槿汐的蠢貨瓜爾佳,簡直男友力max。此外整部劇在皇上身邊,說話做事分寸拿捏得妙極,沉得住氣,識大體,懂人情世故,能做大事,卻不做壞事。

    一生享盡榮華富貴,雍正那時候也不用陪葬了,退休後每天養養花遛遛鳥,還有槿汐做伴,晚景也並不淒涼。劇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貌似就是甄玉嬈和允禧,蘇培盛和崔槿汐。蘇培盛的人生經歷相比於其他三個來說,卻要平安順遂許多。(另外三個人也可以提名贏家)玉嬈早年被流放過寧古塔,允禧雖然劇裡沒有太多交代,但畢竟是經歷過九王奪嫡之亂的人,帝王之家,誰知道他內心最想要的是什麼?槿汐更不用說了,跟著甄嬛九死一生,一開始去找蘇培盛也是抱有一定目的(其實我私下覺得槿汐喜歡蘇培盛哈哈哈,但是劇情交代過,槿汐嘟囔了一句“好不好就那樣吧”),只有蘇培盛,除了捱了那一刀傢伙,真正想要的、能得到的都得到了。

    若說蘇培盛沒有生育能力,無子嗣之類,我只能說,沒有絕對地圓滿,但相對而言,的確是最大的贏家。

  • 6 # 創新發展研習社

    重新看了一遍甄嬛傳,覺得裡面的主角,都挺可憐的。他們窮其一生,都沒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1 、甄嬛 — “臣妾要這天下來做什麼?臣妾要的始終都沒有得到。” 表面上看起來,甄嬛是最後的贏家,鬥敗了所有人,站在金字塔頂。可是,從一開始,她要的就是這世上“一等一”的男兒,“一生一世一雙人”。她起初並不相信皇上是這樣的人選,所以從進宮起,就拖著不肯侍寢。只是,皇上的“椒房恩寵”給了她希望,她覺得即使不能專一,真心相待就好。直到一句“莞莞類卿”打醒了她。無論是出宮前,還是出宮後,皇上從未當她是妻。皇上說,“有幾分像菀菀,也是你的福氣。”皇上說,“如果是閒散王爺,有皇后一個賢良淑德的妻子,嬛嬛和世蘭兩個美妾,人生豈不是快哉。”皇上讓甄嬛給果郡王送毒酒,密令門口侍衛,如果除了甄嬛還有旁人出來,就全部殺掉。心性高傲如她,怎麼受得了這種折辱。也終於明白,“再美再好的情事,也不過浮雲一瞬間。”並沒有覺得她回宮後黑化了,她沒有主動害任何人,一切只是為了自保。對皇上起了殺心,是因為他讓她親手殺了十七爺。甄嬛說,“臣妾要這天下來做什麼?臣妾要的始終都沒有得到。”2、 皇上 — “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 他從小被養在宮外,父王最喜歡老十七,“手把手教他騎射”。母后最喜歡老十四,臨時死最大的願望是見上老十四一面。作為一個自幼不得寵的孩子,他內心並不相信有人真的愛他,又希望有人真心愛他。純元第一個給了他童年缺失的溫暖,她那麼美,那麼好,卻早早地離開了。接下來的半生,他都在尋找“純元”。純元是誰,是他幽閉內心向往的美好、善良和光明,是願意用生命來證明愛他和他值得被愛的人。他是皇上,略施恩惠,她們便感激涕零。他自認可以在感情的世界裡收放自如,但內心愛的空缺並不能被滿足。他說,“親貴娶親,真心是最不要緊的。”他不相信,所以不會擁有。皇后、甄嬛、華妃、十七爺、蘇培盛都是希望走進他溫暖他的人,卻被他一個個地傷了。為防華妃的孃家勢力太大,送她歡宜香,導致華妃終身不孕。追隨他半生的蘇培盛蘇公公,被發現對食,第一時間被投入大牢。十七爺在戍邊時的一封奏摺,讓皇上覺得放他在邊疆是個隱患。命甄嬛給他送毒酒一杯,一箭雙鵰。他不允許別人有私慾,必須是全心全意愛他的,這正是他從小內心缺失的部分。太后臨死之前,懇請太后給他唱首兒歌,太后沒有滿足他。他臨死之前,問甄嬛能否再叫他一聲“四郎”,甄嬛也沒滿足他。皇上說,“我這一生,想要的也許擁有過,也都像沙子流於指縫,終於也沒有了。”(大意)所以甄嬛說,“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3、華妃 — “就算我犯了再大的過錯,他也不捨得不理我太久” 華妃出身將門,功臣之女,從小被父親和哥哥寵大。她不懂得什麼叫謹小慎微,只有恃寵而驕,心狠手辣。她說,“做衣如做人,一定要花團錦簇、轟轟烈烈才好。”所以她愛的轟轟烈烈,死得也轟轟烈烈。在皇上寵幸的人中,她是少有的身上沒有純元影子的人。在皇上眼裡,她明豔活潑。發發小脾氣,鬧鬧小性子,皇帝甘之如飴。她說,“不容本宮放肆,本宮也放肆多回了!”其實她滿足的是一向謹慎的皇帝,內心渴望放肆的一面。她說,“王府裡那麼多女人,個個都怕他,就我不怕他。”;她說,“就算我犯了再大的過錯,他也不捨得不理我太久。”皇上並不忌憚她的壞,她的壞都在明面,何況跟他比還差得遠。皇上忌憚的是,她背後的年羹堯的兵權。華妃知道歡宜香的秘密後,只說了一句“皇上,你害的世蘭好苦”,便一頭撞死。沒有怨恨、沒有後悔、也沒有報復。只是,被自己愛了一輩子的人算計一輩子,是何等的悲涼。4、 皇后和浣碧 —“可恨之人必有可憫之處” 皇后是庶出,自覺從小被人看不起。她比姐姐純元更早嫁給四王爺,四王爺許諾她生了兒子就立福晉。結果兒子還沒有生,王爺立了她姐姐做福晉,自己屈居側福晉。她覺得她這一生不幸福的根源在於出身,所以她最在意的也是出身。她說她是最愛皇上的,其實她最想要的是正宮之位。所以她成了“嬰兒殺手”,我沒有孩子,你們也別想有。 浣碧同皇后一樣,也是庶出,一直活在姐姐的陰影裡。她從小羨慕姐姐,想擁有姐姐擁有的一切。姐姐的一切她都要模仿。從皇上到十七爺,姐姐喜歡的人她也要覬覦。可憐她心性極高,本性也不壞,卻一直沒有自我。她真的很愛十七爺嗎,我看也不見得。只是因為她從來沒有得到過她想要的。她沒有自我,最後也便輕易地毀了自己。可恨之人必有可憫之處。 他們窮其一生找尋的,都是內心缺失的那個角。

  • 7 # 喜聞且樂見

    想當年,一部《甄嬛傳》算是徹底的開啟了宮斗大戲的新篇章,從此我們的國產劇多了一個非常熱的題材形式,那便是——宮鬥。

    時隔多年,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甄嬛傳》中最成功的人物究竟是誰?

    《甄嬛傳》這部電視劇,其實更像是一個人物大觀,他洋洋灑灑地描繪了很多的人物形象,雖然說大多都是宮中的女子,但是,不得不說她們真的是各具特點,而且她們每一個人的結局也都非常的惹人深思。那麼,時隔多年早已知道了結局的我們,究竟感覺誰更是這部影視作品當中,最後結局最好,獲益最大的呢。

    我認為最後他們所有人的結局其實都並不是所有特別的美滿,都蠻慘烈的,但是,就像那句俗語中所說的,“矬子中拔大個兒”,相比較而言,我認為這裡面剪秋和蘇培盛這些人的最後結局都是不錯的。

    說來也怪,這部劇當中的所有的小主,包括皇帝、王爺,他們的命運都並不是那麼的好,而且大多由人不由己。可能這也側面印證了,正是那些權力越大,越擁有更多的富貴的人,他們越是需要更多的其他外力,來維持他們現在所擁有的東西。

    說到底這部劇,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可憐人。

    其實說到底這部劇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可憐人,都是要麼得非所願,要麼願非所得。總而言之,他們所得到的與他們所想要得到的,始終都是不對等的。這部劇中無論是身為女主,最後腦力全開碾壓眾人的甄嬛,還是一手遮天,權滿天下的皇帝,亦或是從一開始便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的華妃,他們每一個人都沒有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東西,他們每一個人都與自己所摯愛的東西擦肩而過。

    反觀蘇培盛等人,他們雖然說很多事情也並不由自己做主,但是相對於更多的人而言,他們所擁有的卻是他們想要的。比如說我們都可以發現,蘇培盛很喜歡槿汐姑姑,而最後他也算是這裡面唯一能夠與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人。

    總結

    真的已經算是這部劇裡面結局最好的人了吧,而且從一開始,他便深受皇帝的信賴,哪怕到結局,也是始終都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

  • 8 # 張小簡

    《甄嬛傳》小說裡最大的贏家依舊是電視版裡的欣大神,也就是呂盈風,小說裡的呂盈風要比電視版過得好多了,電視版裡的可憐兮兮地流產了,還被華妃撤掉了牌子,小說裡的她可是生了閨女啊,人家可是有孩子的啊!欣大神在小說裡從頭到尾都混得不錯,在安陵容封了鸝妃後氣不過還跑去找胡蘊蓉嚼舌根,胡蘊蓉這麼傲嬌的人是誰都能見的嗎?最後欣大神被封妃了,欣大神的閨女嫁了一位朝中的如意郎君,比那些去和親的公主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心腸好,看得開,性格爽朗的人運氣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啦,再說一個細節了。

    而在電視劇裡就看觀眾的個人感覺,我認為在宮裡,只要活下來就是最大的贏家了,因為活著還有翻盤的機會,而且,宮鬥劇裡的輸贏,不是誰得到的多少比較,而是看滿足的程度,就好像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說法,這些人都得到極大的滿足,你難道能說他的人生輸了嗎?不能,其實我們都應該這樣,生活不應該刻意糾結自己的得失,而是著眼自己需要什麼,只要努力了,去獲取,不需要多大的成就,只需要活在當下。

  • 9 # 三水影視劇場

    在甄嬛傳中,我們知道,最後勝利的是甄嬛,但是最大的贏家卻不是甄嬛,甄嬛最後還輸掉了果郡王,果郡王可是她的一生摯愛,而真正的人生贏家其實是純元皇后,皇上心中只有她,就連甄嬛也只是她的一個替身,她的舞技勝過甄嬛,歌聲比安陵容還要好,簡直是完美至極,而且在死的時候是最年輕貌美與雍正在濃情蜜意的時候,難怪雍正會愛她一輩子。

    有人認為她長得非常漂亮,人又好,也有人認為他過於太過於純善柔和又德才兼備,身份位於嫡出,家世顯耀,地位尊貴,是所有人所羨慕和愛慕的女子,而在世人看來,純元皇后是完美無瑕的。雖然純元皇后已經去世了,但是在劇中,卻給女主角甄嬛、宜修以及後宮的眾多嬪妃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整部電視劇裡面,純元皇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而小說裡最完美卻從未出場的人物。

    那麼,為什麼在封建的古代,姐姐還沒有嫁,而妹妹卻先嫁了呢?

    其實不管是宜修還是純元,她們都是烏拉那拉氏的一個棋子,當年九子奪嫡,最終不知道誰是最後的贏家,於是烏拉那拉氏就把庶出的宜修嫁個了雍正,留著嫡出的純元作為最後的棋子。

    雍正成為贏家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也就將純元嫁給了雍正,烏雅成壁是她們的姑母,更是太后,不管是誰嫁進了王府,純元是註定要當皇后的,因為她要來延續烏拉那拉氏和烏雅氏的榮耀的,而庶出的宜修想要後位就只能憑自己爭取,所以也就使得宜修那樣心狠手辣,將自己的姐姐姐姐腹中的孩子害死了。

    在小說中也提過,如果純元是一個公主的話,那麼她將會一生無憂,卻偏偏做了皇后,而作為皇后,就應該用各種手段來鎮壓後宮,這樣後宮才會安寧,但是就是因為這一點,純元是始終也學不會的,而她和皇上的愛情註定也是不能長久的,只因為他們是皇帝和皇后,而皇帝要有很多的妃子,並不是自己一人的,所以作為皇后,就要有超長的壓力和狠毒。

    而事實上,純元和宜修都是封建時代的一個犧牲品,在這一點上,也就切合了甄嬛傳的初衷,透過展現後宮女子的不斷爭寵,最終使自己的命運悲慘,這也是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無情!

  • 10 # 情感解惑聆聽

    這幾年大熱的宮鬥劇也讓我們見識了各式各樣的女人,有溫柔慈悲的,有心機深沉的,有心狠手辣的,有霽月清風的。比如這幾年大熱的電視劇“甄嬛傳”,“甄嬛傳”我從沒完整地看過一遍,但哪個臺都在放,我斷斷續續看了一點,但從心裡不喜歡。我討厭劇中的你爭我鬥,厭惡劇中的唇槍舌劍,厭煩其中的陰謀詭計,也為裡面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悲哀。

    我喜歡初入宮時的甄嬛,那時她剪著劉海,一雙聰慧的大眼睛,有著少有的清醒和灑脫。她動人而美麗,所有注視她的人都確定她應該、她值得、她配有更好的命運。巧合終於讓皇帝的青睞來臨,那是不是愛情別人並不追究,而她期盼的希望是,向皇帝要愛情,是不是太奢求了?在自己的姐妹面前幸福地談論愛情是不是太無恥了?畢竟那個男人是她們共同的男人。他們所有的人之間沒有平等,有的只是主宰和被主宰的命運,於是華麗的爭鬥就此拉開帷幕。

    在最初,甄嬛是個受害者的角色,她的敵人是華妃,我看到了華妃的囂張和殘忍,甄嬛的忍讓和理智。後來,我漏掉了中間的幾集,大概是華妃害死了另一個小常在,甄嬛在悲憤之下開始了還擊,她又準又狠。華妃在失勢後為了替兄長年羹堯求情,她跪了一夜磕了一夜頭,哀嚎響徹在殿外。甄嬛並不高興,她的不高興在於,她覺得華妃還有萬分之一翻身的可能,不可高興過早。甄嬛有一天會不會看透,所有妃子的榮耀和落魄只不過是皇帝玩偶的正反兩面,她們是同類,相煎何太急呢?

    後來,甄嬛的敵人是皇后,皇后的陷害、皇上的不再包容把甄嬛趕出去當了尼姑,於是在尼姑庵,她和果郡王有了另一段愛情,這種背棄丈夫的行為不就是邪淫嗎?後來,甄嬛又回宮了,她回宮的動力是她要保護她那被迫害的老父親,她必須變得有力量,雖然當時她已經有了果郡王的孩子。於是她和皇后鬥和陵容鬥和好幾個得勢的妃子鬥。

    就是這一段,我不想看,失去了連續看的勇氣。她越來越冷靜,越來越殘忍,出手越來越狠,每一步都有理由,斬草一定要除根,設計一定要巧妙。她知道陵容為了取悅皇上可能會失去生育能力,她冷眼旁觀,冷冷一笑。她設計使腹中的胎兒死在皇后手裡,她說她對皇帝已沒有愛情,又怎會顧念他的血肉。我看了最後一集,她在皇上的病榻前惡狠狠地揭示了所有真相,皇帝終於知道他戴了好幾頂綠帽子,皇帝氣死,她做了太后。是的,他活該,他的武斷專制和殘忍讓他活該。而她妝容嚴整,嚴整的妝容越來越像一副假面。

    我想知道的是,甄嬛鬥倒了所有的對手,她真的勝利了麼?午夜迴轉,那些被她鬥倒鬥死的人會不會進入她的夢裡成為她的夢魘呢?被傷害了就一定要如此狠絕地報復麼?我們無從想象。但是她的不快樂是顯而易見的。從劇中看,她與養子(也就是以後的皇帝)的關係不能算融洽,只能算得上相互利用而已。那這種關係下,新皇帝目睹了甄嬛的種種手段後,難免以後不對甄嬛這個太后有所防範。進一步想,新皇帝會善待甄嬛的親生兒女麼?甄嬛以為鬥倒了所有宿敵是個完美的結束,她不知道那又是一個個悲劇的開始。

    所有螢幕上的深宮女人,我最喜歡的是“琅琊榜”中的靜妃。如果甄嬛是聰明的話,那靜妃就是高明瞭。甄嬛伶牙俐齒,能及時找到對手言語中的破綻,一擊而令其潰敗;靜妃沉默寡言,即使面對言皇后赤裸裸的鄙視和挑釁也能安靜接受。甄嬛與其他的嬪妃結成聯盟共同對付皇后,而靜妃在跟相交甚好的慧妃私下裡談話也從不誹謗她們共同的敵人-皇后。靜妃還是最好的母親,多年來陪著孩子甘於被冷落被放逐,而從不強求孩子放棄心裡的執念;她在孩子需要時直擊核心,在靖王傷心時可以撫慰心靈,在危難時可以提點靖王,她淡定而深情。反觀甄嬛,女兒朧月養在別人膝下,一對雙生子的父親不是皇上,幾次三番險遭大難。最關鍵的是,靜妃無論在失意還是得勢的時候都從不曾傷害任何人。可以預見的是,成為太后的靜妃一定會善待曾經傷害過她的廢皇后和越貴妃的。人生的高下立見分曉,甄嬛是踏著累累白骨登上天后寶座的,而靜妃溫和淡定,以淡漠不爭為武器輔佐兒子登上了至高之座。正如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如果把靜妃比作水,則甄嬛正如利刃。水能滋潤萬物,而利刃能傷人也能傷己。

    世間有因皆有果,有因有果集合成了大千世間。正如《飛鳥各投林》中所說的那樣: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如果能選擇,我一定選擇成為靜妃這樣的女人。

  • 11 # 吃貨瑾

    所謂贏家,就是打敗競爭對手,得到自己最在乎的東西,成為笑到最後的人,而《甄嬛傳》中的后妃們沒有一個具備這三點,因此可以說沒有一個贏家。但這背後有一個人絕對是贏家。就從這大小狐狸說起。

    如果說甄嬛是最後的贏家,但她也只具備兩條。四郎(玄凌)是甄嬛的初戀,是少女甄嬛時代最多情而想長情一輩子的一人,但“純元皇后”這個假面具欺騙了她,如此性情高烈的甄嬛被皇后利用就像一盆熱碳瞬間被澆了水一樣心灰意冷,出宮遇到果郡王,那個風度翩翩,性情儒雅令萬千少女為之痴狂的意中人。人間情難遂人願,一系列變故讓她重回大清後庭展開復仇之路,扳倒皇后,間接害死皇上,她成功了,穩坐皇太后寶座,但對她情真意切的果郡王在這場宮鬥中成為犧牲品,她終究是沒有得到她最在乎的東西。

    小狐狸四阿哥弘曆

    《甄嬛傳》中四阿哥是醜女丫鬟所生,身份卑微,因皇上醉酒寵幸宮女所致,因此皇上並不喜歡他,從小寄養在圓明園的他日日都想著往上爬,先是巴結皇后,皇后嫌棄他不得寵進而收養了三阿哥,後是偶遇當時最得寵的甄嬛,進而攀上她這棵大樹,成功認鈕鈷祿氏為母,子憑母貴身份上漲。後在甄嬛的調教和指導下,以及在皇上面前的引薦,特別是在與三阿哥爭儲位時這個小狐狸以為“罪臣開脫”讓三阿哥在皇上面前徹底失帝意,除皇帶子,為皇位掃除障礙。最後繼承大統,成為乾隆皇帝。

    開啟UC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因此,四阿哥弘曆這隻小狐狸,打敗競爭對手——三阿哥,得到自己最在乎的東西——皇位,成為那個笑到最後的人。堪稱本劇最大的贏家,而甄嬛等人只是配當綠葉而已。

  • 12 # 天天看腐劇

    《甄嬛傳》這部劇到底誰才是最後真正的贏家,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甄嬛,也有人說是端妃,也有人說是敬貴妃,但我覺得最後贏家是她!

    從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純元皇后也就是溫裕皇后宜修的嫡出姐姐在宜修懷孕期間去王府照顧,第一次去王府,純元便盛裝出席,引得雍正注意,雍正對純元一見鍾情便立刻冊封純元為福晉,其實這福晉之位原本是宜修的,但宜修礙於純元是姐姐又是嫡出也只能默默接受了。

    但宜修因心生恨意,在純元懷孕期間對純元開始暗害,最後純元難產死亡,但是這裡有個細節,就在之後宜修曾說純元臨死前扶在雍正膝蓋上,要雍正不要責怪宜修,要善待宜修,這句話表面上是在為宜修開脫,但實際上是讓雍正永遠記住,自己的死和宜修有莫大關係,宜修難逃其咎,但純元又說了這番話,使雍正勉強不怪罪宜修,每當雍正想起純元臨死前的時候,便會傷心,把怨恨都轉移到宜修身上,這也就出現了在《甄嬛傳》劇中有段宜修和剪秋的對話,宜修問剪秋,皇上對待自己比之昔年對待姐姐如何,剪秋回答了,在純元皇后還未進王府前,皇上對待您也是極好的。

    從這裡可以看出純元皇后心機是多麼的深,她不僅讓宜修登上皇后座位,也讓皇上對宜修怨恨一輩子,宜修在皇上那裡只有尊重,沒有一絲情愛,這不等於守活寡麼!!!唉其實宜修也是個可憐人。

    這正是這個淵源,甄嬛才能最後扳倒皇后,成為皇太后。

  • 13 # 我是大小

    女人們最愛看的電視劇!我也就是老婆追劇的時候我走馬觀花看了看!

    陳建斌扮演的皇上和孫儷扮演的甄嬛以及後宮各個妃子把個後宮爭鬥演的遊刃有餘!

    大體來看甄嬛是最後的贏家,我以為她卻是最痛苦難熬的人!

    看過這部宮鬥劇的朋友們都知道甄嬛愛的是十七阿哥而不是皇上,而最終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十七阿哥死在自己身邊!

    她先是家道中落,又遭皇后多次暗害,以及妃子貴人的嫉妒禍心,再看心上人死在自己懷裡,由此可見她是多麼的無助,無奈和絕望!

    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到後宮皇太后,甄嬛經歷了常人所不能的屈辱,困難以及危險,可以想象她當時的處境!

    《甄嬛傳》即是一部宮鬥劇,同時也是一部很好的歷史劇,這部電視很直觀的影射出中國的歷史文化,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

    再看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好盛世真的應該倍加珍惜!

  • 14 # 小白簡影

    乾小四算一個吧,只有他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皇位。

    還有玉嬈和慎貝勒,彼此相愛也不算辜負。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裡面最羨慕的人物就是她,雖然小時候曾經因為家庭變故,吃了一段時間的苦,但也因此養成了獨立的性格,皇上要收了她,她並不願意,因為她要當人正妻,不為人妾,這在封建社會可以說是一語驚人,早知道很多女人上趕著當皇上的妾啊,這說明她的思想,已經比當時的大多數女人超前了,後來她遇見允禧,兩個人三觀一致,又有相同的愛好,一拍即合,他倆是《甄嬛傳》裡面唯一一對情投意合又有好結局的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沒有什麼比嫁給自己心愛之人更幸福的了,一生也就這麼平安度過了,而且自己的長姐還是太后,可以說是上面有人啊,這難道不算是個贏家嗎?

    雍正被自己最寵愛的人氣死了不必說。

    宜修想當個名正言順的太后也沒成。

    甄嬛愛的人都死了,果郡王(圓了她一世一雙人的美好願望的男人)、眉姐姐(閨中密友)。

    端妃愛了皇帝一輩子,然而自己愛的男人被自己的盟友搞死了。

    欣貴人,想要什麼?活著?活到死?那不過是無可奈何的最好結局。

    蘇培盛也算贏家之一不僅站隊站對了,還娶了媳婦,不僅能安享晚年,還是最高終身名譽首領。

    有些人連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都沒有明確定義,一再地降低要求,看完感覺眾生皆苦啊。

  • 15 # 南煎丸子

    《甄嬛傳》中人物角色眾多,卻又各有特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幸與不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人覺得甄嬛是最後的贏家,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之中,走到了最後。皇后被打入冷宮,失去了她最看重的烏拉那拉氏的榮耀,皇帝也被設計死去。她的兒子成為了皇帝,看起來一切都塵埃落定,她就是最後的贏家。可是花樣年華時對皇帝的一腔愛慕卻被告知“菀菀類卿”,受到打擊被罰後終於迎來了摯愛,最終卻死於自己之手。所期盼的生活永遠是不會到來了,孤獨坐在高位之上,電視劇的最後一幕卻滿是孤寂,看完之後心中並沒有勝利的爽快感。

    我對於贏家的理解是笑著到最後,過的順心幸福。在《甄嬛傳》裡,似乎每個人都揹負了許多,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愛情。

    而真正到最後都是幸福的人,我認為是甄嬛的妹妹玉嬈。因為酷似已故純元皇后而被皇帝看中,但是因為早已傾心允禧而勇於爭取,最後如願嫁給允禧,從後期她進宮來看,生活幸福。沒有宮牆的束縛,也沒有爾虞我詐,可謂是真正的贏家了。

  • 16 # 雜毛小影片

    八年之後回頭一看,我才發現,原來笑到最後的,不是甄嬛,不是眉莊,而是欣常在。

    欣常在,是《甄嬛傳》裡不起眼的角色,沒有甄嬛那樣的容貌,沒有眉莊那樣的機警,也沒有年世蘭那樣的家世。

    皇帝對她雖說算不上冷淡,但更算不上盛寵。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的時候,曾忍不住感慨:“欣貴人也是可憐之人,伺候皇帝這麼多年,卻還只是個貴人。”

    不僅是個貴人,而且混了半輩子,連個一宮主位都沒有混到。

    就是這個不起眼的欣貴人,全程躺贏不說,還一聲不吭養大了女兒——淑和公主,在原著中更是被封為“欣恭太妃”,位列三妃之首。

    這在後宮是何等的福氣。

    那麼,像欣常在一樣,一無容貌,二無才學,三無勢力的普通人,憑什麼可以笑到最後?

    年少不懂《甄嬛傳》,讀懂已是欣常在。

    她活出了一個沒有主角光環的普通人,最好的活法。

    沒必要得罪的人,不得罪。

    沒必要摻和的事,不摻和。

    可以交很多朋友,儘量做到合群,但也要有自己的底線,絕不同流合汙,拉幫結派。

    避免太多野心,不爭不搶,守護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是贏家。

    神仙打架的時候,看看熱鬧,發發彈幕。

    對落難大佬好一點,別落井下石,別拜高踩低。

    沒事兒多行禮,有事兒多看戲,總不會錯。

    做人要做欣常在,與其刷存在感,不如做個小透明,悄咪咪笑到最後。

  • 17 # 娛心悅目K

    其實《甄嬛傳》裡,每個人失去的都很多,要說贏家談不上,個人認為相對失去最少的就是敬妃,雖然受華妃牽連一直沒有孩子,但是甄嬛的第一個女兒卻被她領養了,她對孩子視如己出,當然孩子對她也是敬愛有加。最後被冊封為敬德太妃,這也算是比較圓滿了。

    反觀其他人,皇后一生愛著皇上,嫉妒其他嬪妃,卻要裝的寬容大度,活著很累,最後卻被甄嬛算計被自己心愛的人賜死,多可悲!甄嬛雖然最後上位,一統後宮,可是卻失去了最愛的允禮。華妃最可悲的一個人,被深愛的人算計,一生無法延續子嗣,最後含恨自縊。端妃雖然最後結局也不錯,可是身體卻已病入膏肓。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半路就打醬油了,之所以提及皇后和華妃是因為她們的可悲,身在皇宮,卻奢望了不該有的獨寵,最後不但沒有善終,連夫妻情分也都失去。唉!看似圓滿結局卻實質悲慘的一部劇啊!

  • 18 # 么山

    結合這部劇和歷史來說,我覺得最大贏家是乾隆皇帝。畢竟是歷史上有名的“錦鯉”皇帝哈哈[大笑][大笑][大笑]

  • 19 # 拆影磚家

    要說《甄嬛傳》最後的贏家,那一定是四阿哥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莫屬了。為什麼這樣說?

    首先,男權社會帝王后宮根本不存在勝利者。也許很多人說孫儷飾演的甄嬛是最後的贏家,先後打倒了華妃、安陵容、皇后等各個黃金玩家,弄死了自己已經不愛的雍正皇帝,自己當起了皇太后,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真正完整看過甄嬛傳的觀眾一定都會覺得這根本不是甄嬛想要的一切,她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可以說早已傷痕累累。其他後宮的各個妃子更是不用說了,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舊傷。

    其次,四阿哥弘曆得到了從不敢想的東西。劇中的弘曆沒有好的出生,被寄養在頤和園不受雍正皇帝待見,甚至是厭惡,如果沒有甄嬛可以說他連氏族門閥的孩子都不如,更不要說坐上皇帝的寶座。而他在劇中基本沒有受多大迫害,當然也沒有為甄嬛的後宮爭鬥貢獻多大力量,可以說是躺贏,當然不可否認他的努力及狡黠。

    最後,雍正貢獻了底子甄嬛貢獻了面子。雍正皇帝皇帝是出了名的勤政,拋開其做丈夫的原則不談,其做皇帝確實沒話說,十幾年的時間可以說留給弘曆一個幾乎沒有內有外患的大清帝國,蒸蒸日上的山河,貢獻了極好的底子。而因為甄嬛厭倦了後宮爭鬥,早已無意自己孩子的帝王之位,所以在劇終之時為解除弘曆的擔憂,順勢將自己和果郡王的孩子過繼給果郡王,可以說貢獻了面子。

    由此來看,四阿哥弘曆才是神劇《甄嬛傳》最後的贏家!

  • 20 # 森說娛樂

    愛新覺羅.弘曆。

    看到這種題目,就知道贏家不會是任何一方!

    弘曆笑到了最後。當皇后黨的安陵容,瓜爾佳氏一個個死去後,皇后只剩下孤身一人作戰,儘管她小心翼翼的但還是被甄嬛"算計"了,她倒臺了。當雍正最後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對甄嬛說,這個天下馬上就是你的了。

    你可能認為,這場宮鬥,甄嬛笑到了最後,她贏了。但我並不這麼認為,每一個後宮的女人其實都是棋子,只是或早或晚的被利用而已。甄嬛心愛的果郡王不在了,她贏了什麼?天下?她一個女人要天下幹什麼。

    弘曆聰明,狡猾,會抱大腿,從一開始年少卻老練的弘曆就站對了隊伍,情商極高的他最後還迫使甄嬛為了六阿哥的性命把其過繼到果郡王府。

    雍正駕崩,乾隆登基。

    哎,你們女人鬥了幾十集,最後哪裡有贏家啊!可笑可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兵仙韓信大將軍究竟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