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康帶你看電影

    最近剛好重溫了《流浪地球》,在這裡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影片講述了在未來世界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上建造1萬臺核聚變發動機,從而推動地球尋找新的家鄉。我的天,乍一看如此腦洞大開的題材,你敢相信這是華人想出來的?

    據資料分析,當時上映至第8天的《流浪地球》票房已經高達23.92億元,超過《復仇者聯盟3》23.91的中國票房成績,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前10。光這個數字已經可以坐上中國產科幻片巔峰的寶座了。

    我們說回電影本身,電影著重描寫的是主角一行人進行救援維護髮動機,和最終拯救全人類的故事。一個好的作品自然有他好的道理,他的故事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神話故事原型。只要瞭解這些故事的華人都可以聯想到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故事題材,他所包含和孕育得中國文化精神使觀眾產生共鳴,我記得當時看在電影院觀看電影的時候,伴隨著著精彩畫面,整個影院之中,觀眾無一不是叫好稱讚的。

    而《流浪地球》在影片中嘗試運用了“飽和救援”的概念,主角不再和老套的美國大片一樣,擔任唯一的拯救世界的角色。透過電影劇情描寫,我們能看到參與救援的遠不是主角團一行人,而是眾志成城運用了全部人類的力量。也許是因為東方更講究集體主義,不像美國總是個人英雄主義單打獨鬥,這使得故事更符合邏輯通順,也使得觀眾更能身臨其境,更能帶入影片中危機四伏的感覺。

    我們再來說下電影畫面,導演在電影中足足使用了2003個特效鏡頭,呈現給觀眾的是如此逼真震撼的視覺體驗,而更令人驕傲的是這2003個特效鏡頭中,百分之七十五是由我們華人自己製作而來,這實在聽了讓人揚眉吐氣!據《紐約時報》中美言稱讚:“這是中國電影新時代的開端。”中國終於拍出了自己的科幻故事,這次中國將成為拯救世界的主人公!

    我敢說在未來的某一天裡,中國科幻電影一定可以追上並超越美國。

    最後祝中國產電影越來越好!

  • 2 # 調皮小師妹

    接下來我談下個觀影之後一些膚淺的看法

    首先說電影整體的節奏,我覺得沒問題,全程無尿點,緊張。

    再說下作為科幻電影的特效,我覺得當你看進去了,它的特效全程不會讓我跳戲,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科幻電影,雖然距離星際穿越有一點差距,但是配上劉大的想象力,流浪地球這樣浪漫的想法,我會覺得它是一部經典的科幻電影了!。

    談下細節上的感受,原著著重於透過男主的視角去描寫末世下人們的心理變化,電影很好的從許多其它的細節上去豐富了它。地下城的衣著打扮,上課時周圍人造的虛擬Sunny戶外風景螢幕,被冰凍的北京和上海。每一處其實都很講究,完全可以二刷,三刷。原著我讀了幾次,聽了三四遍。

    再說改編上,其實電影比原著在情感上的表達更加具有感染力,原著最震撼你的是結尾所有科學家被凍死的場景,那是悲壯的感覺,電影的改變在於側重親情的描寫,對於家的感覺表達更加充分,我覺得很適合春節的氛圍。尤其是我這樣一個大年三十不回家的浪子,很是觸動我。電影不是刻意的煽情,而是在這樣一個末世的情況下,那種不放棄的希望的精神,比起原著悲觀的結尾,另有一番風味。

    最後我要談下所謂的英雄主義。這幾年我頻繁的看各種新出的電影,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我越來越看不下去漫威的那一套價值觀了,純碎的個人主義,絲毫打動不了我,那是民族文化的不認同。這部影片裡,我一開始以為有了吳京,會不會和戰狼一樣,變成個人主義的情懷。結果不是,電影裡吳京扮演的父親這個角色每一次在做選擇的時候,都優先考慮國家,地球,最後才是家人。最後他做出犧牲自我的決定,也是在主角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決定幫上最後一把,所以,整體看下來,你會深刻的感受到個人的渺小。全人類中那些不放棄的精神才是拯救人們的關鍵。這樣的英雄在汶川中比比皆是,這是華人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這是中國的抗災方式。

    所以看到這樣的科幻片,我會感到格外親切。電影中有一段臺詞出現了四次,每一次給你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它承載了電影節奏的變化,它是“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段話給予的感覺會讓你一下子覺得這是中國的。

    再也不用在國外的科幻電影裡去反覆理解那些屬於他們的梗了,今年我的觀影感受告訴我,中國產科幻電影的確起來了。

  • 3 # 凡雲志歸

    ▂ ▄ ▅ ▆ ▇ █ 精彩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流浪地球

    故事中,太陽急速老化,地球隨時可能被氦閃吞噬。氣候急劇變化,地表變為死城。

    想要跨入地表,人類必須身著外骨骼和地表防護服才能忍受接近零下90攝氏度的極度嚴寒。

    但是人類不想就這麼絕望的死去,於是傾其所有建造一萬兩千臺行星發動機。地球開始大逃亡:利用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偏離軌道、離開太陽系。

    寓意35億人命運被綁在一起,要麼等死,要麼逃離。

    除了萬物凋零,末日裡更加浩瀚壯闊的是人類想要扭轉地球命運的驚天改造。150億噸的巨大推力,一個發動機可以消耗整座太行山。

    預告還延長了原著裡主人公父親的時間線,作為地球“領航”先驅者,為地球流浪之途開路。

    預告片裡暗示發現作為探索者,吳京扮演的主人公父親遭遇太空事故,生死未卜。

    為什麼我們對《流浪地球》尤為期待?

    就像劉慈欣說的:把《流浪地球》拍成這樣一部大片,這比這篇小說本身更科幻。

    大劉20年前就完成了對地球末日、人類命運何去何從的幻想。但是如何把幻想落地、用視覺奇觀呈現漫無邊際的想象,這是所有科幻電影面臨的困境。

    吳京說過:《流浪地球》能夠堅持下來,已經是成功了。

    作為導演郭帆醞釀了三年的科幻夢,流浪地球重燃中國科幻片希望,讓2019年變成中國科幻元年。

    《流浪地球》其實更容易拍攝成為科幻大片。它情節簡潔、內容深刻、場面宏大。

    在很多科幻世界裡,人類和地球的位置是不平等的、敵對和矛盾的,就像2012所描述的那樣,人類過度破壞和掠奪自然資源,地球產生自然災害“反擊”人類。

    電影《流浪地球》完全突破了人類對和地球關係的基本思考。這次人和地球站組隊冒險,共同面對浩渺無盡的宇宙、尋找新的家園。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容城愛影視

    《流浪地球》被稱為中國產科幻片的巔峰之作,雖然大體上說法沒錯,畢竟在中國產科幻片這些芸芸眾生中比較好,甚至可以說迄今為止最好的吧,但是更多的是國內電影業的追捧和期待罷了。中國產電影需要這樣的創作來起個好頭,不然老是搞那些以大明星為主的電影,就像很多電影就是為了能有好票房,邀請大明星參演,用大筆經費用在大明星身上,卻忽略了電影的本身。科幻片,我們雖然也想看到自己喜歡的大明星,不過更多的想看到科幻,未來世界的衝擊帶給我們的感官感受。

    最後,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抒發一下自己的內心感受吧。中國產電影,真的需要好好的改進了,人只是電影裡面的一個道具罷了,不能忽略了電影的藝術本質,更多的是要注重技術性,國內電影需要把經費用到點上,祝福你吧!

  • 5 # 驢哥愛剪輯

    《流浪地球》,實至名歸。

    當得起票房冠軍,當得起“中國科幻電影”標杆的稱號。更當得起“現象級”這個詞語。

    對這部電影,千言萬語難盡。溢美之詞再多也不為過。有許多人說吹得過了,我只想說一句話:“矯枉必須過正!”

    《流浪地球》的成功,莫過於對現今中國影視行業現狀的巨大諷刺。更是對行業利益群體產生了極大衝擊,開始讓觀眾反思該如何面對中國產電影。

    於是乎,《流浪地球》註定會面對一系列的黑或者打壓。甚至就連原作者也註定會被汙名化!這幾乎是目前國內輿論環境下的必然……

    下面來說一說未來的中國科幻電影。有人說《流浪地球》活了、火了就能讓中國科幻電影乃至整個電影行業逐漸“改過自新”。

    對此,本人認為希望渺茫!

    中國電影業,其本質上是熱錢驅動型。

    而中國電影導演們卻還在自詡所謂的“導演中心制”。其本質不過是國內導演們抹不開面兒本著“寧做牛首不做鳳尾”的觀念吹出來的。

    實質上導演還是打工的,他們根本主導不了一部電影的走向。從演員到劇情再到宣發再到收益,本質上都是熱錢決定的(即便是如《流浪地球》這樣原本不必藉助賀歲題裁的電影業不得不向市場妥協改了劇本迎合賀歲題裁)!

    國內電影行業想要發展,首先導演們就必須要放下自己的面子能夠真的本著劇情為本去拍電影而不考慮其他。即電影必須走向“編劇中心制”!

    其次打擊熱錢對電影行業的衝擊,現在的中國電影業整體上只能算作金融資本的一個金融工具。他們才不管電影本身是不是吸引人,是不是有市場!

    他們要的是資料是流量!只要有資料和流量,他們就能透過各種方式圈到錢。如此,中國電影行業現狀就不會是憑這一部《流浪地球》可以左右得了的。

    流浪地球火了,但是我敢說中國科幻電影(乃至中國電影業)仍舊不會有起色。因為熱錢資本們會在這個票房季去瘋狂的攻擊它,去抹黑,去汙名化這部電影。

    如果到票房季結束阻擊失敗,他們也不會害怕。更不會去為自己的抹黑行為解釋,也不會去為任何人道歉。

    因為他們會從今年開始,把大把的熱錢砸進“科幻電影”這個題材裡,把目前的劇本換一張皮,繼續用流量“明星”去刷資料圈錢。

    如此,2019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也許只能在若干年後被人提及。《流浪地球》也許大概或許僅僅只能成為一個“標杆”被樹立在這兒,僅此。而已!

    現在再說一下《流浪地球》中有關科學的問題。這部電影畢竟是改編劇,其實已經脫離原著很多了。

    實事求是的就電影本身來講,改編是成功的,特效也是沒的說,導演想要體現出來的人文價值觀也基本OK。

    個人主觀評分9.5分。

    當然,電影所表現出來的也有缺憾。即便是瑕不掩瑜,本人認為該說還是得說。

    由於電影很大程度上已經脫離了小說的整體性,故而很多小說中原本沒有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第一個,就是關於電影設定中的木星問題。有三點:其一是木星引力激增的問題,其二是關於電影后半部分的點燃木星(或部分木星)的問題,其三是關於洛希極限的問題。

    首先,木星引力激增這個設定是原著裡沒有的,個人認為劇本改編是為了突出對比性和電影拍攝中對宇宙空間的簡單化才不得不做出這樣“非科學”的設定。

    藉助引力彈弓,從邏輯上和物理學意義上講根本不會遇到“木星引力激增”這種問題。

    其次,關於點燃木星。就電影本身設定上講,地木距離是1000504公里,而被木星捕獲的氧氣則是300億升,並且是散佈在星際空間中的。所以,即便是能夠點燃電影中氫氧混合氣體,也是不足以推動質量為60萬億億噸的地球逃逸的。

    可能有人會說還有行星發動機。但是,如果行星發動機能夠推動60萬億億噸的地球逃逸太陽引力,其在設計之初必然會有功率冗餘,而且其功率冗餘必然會大於僅僅300億升氧氣助燃氫氣產生的動能。

    最後,電影設定中關於洛希極限的設定,電影傳遞的資料並沒錯,並且地球已經是進入流體洛希極限距離。但是,地球在進入洛希極限距離之前早已被木星引力捕獲,而即便是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地球也沒有可能進入地木剛體洛希極限距離的範圍內。

    最後,關於《流浪地球》個人最希望看到的是原著中關於更宏大人性問題的思考。那五千堅持真理的少數人和被情緒左右的叛軍之間的衝突。

    電影中片頭片尾都埋有關於此的彩蛋:

    《流浪地球》彩蛋《流浪地球》

    個人認為,這才應該是基於科幻電影基礎上並超越科幻本身的最有意義的東西。這也是我喜歡劉慈欣小說的原因。

    冰冷的純粹邏輯和理性,應該才是維繫一個文明不斷髮展的動力。不知何時,這樣的價值觀才會在整個社會中發揚光大……

  • 6 # 北極熊大大

    先說結論,《流浪地球》確實可以稱之為目前國內硬科幻標杆之作,如果票房沒問題,其質量可以給中國科幻打上一記強心針,重新拉動中國科幻電影崛起。

    想起從2000年在街邊報刊亭發現《科幻世界》,從此成為劉慈欣粉絲的時候,就幻想過無數遍,大劉的小說如果改編成電影會是什麼樣子。直到看了《流浪地球》,可以說完全沒有辜負一個老粉絲的多年期待。

    客觀描述下《流浪地球》的特點,包括優點與缺點。

    1.流浪地球的電影與原著劇情不同,原著注重於末世環境與宏偉計劃下人類社會形態、思想意識的改變,電影中更側重於“流浪地球”這一宏偉計劃中,將小人物與人類宏觀命運聯絡在一起,但是沿用了原著中的科幻設定。我想這是改編電影的必然做法,畢竟藝術視角不同;

    2.電影以“流浪”作為劇情起始,將“回家”作為昇華主題,呼應了大劉科幻設定中人類的孤獨感;

    3.最讓我欽佩的是,以本電影中的設定之豐富,完全稱得上良心之作。小說中提到了行星發動機、地下城等頗具顛覆性的概念,在電影裡以畫面呈現,需要大量的細節設定填充觀眾的眼球。而這部電影做到了,不僅表現出了地下城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視覺效果,更是從科幻層面上做到了自圓其說。舉個例子,實施流浪地球計劃後,地球文明必然進入一個科技高度發達,但是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就算人類躲進了安全的地下城,那麼作為普通人每天吃什麼、穿什麼、關心什麼,地下城與地下城之間如何交通往來,管理制度又和現在有什麼區別?在這個片子裡,任何一個鏡頭、一句對白,就是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作為偏硬科幻的電影,更是沒有無腦塞進華而不實的視覺奇觀,比如類似漫威電影的全息特效、變形裝甲等等科技,放在這部片子裡顯然會出現忽略技術因素的違和感,而本部電影中的技術元素,都相對符合世界觀設定;

    4.電影的劇情結構打磨得不錯,原著裡並沒有明顯的高潮,但是電影中刻意選取了流浪地球計劃中的一部分,與主角的劇情關聯在一起,到了高潮之處劇情非常燃,與我同行的不少女性觀眾(未看過原著)在觀影過程中發出了啜泣的聲音。據說吳京的戲份是補拍的,但是這個角色在劇情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吳京的劇情線也能看到大劉另一部小說的影子;

    5.卡司陣容中有不少是年輕演員,總體表演在及格線以上,與吳京、吳孟達等成熟演員放在一起也並不違和;

    6.特效與好萊塢一線陣容相比仍有差距,主角在看片會後透露,主創團隊曾與工業光魔溝通合作意向,但工業光魔十分鐘的報價就比得上本片的預算了……不知道片子最後與哪個團隊合作,但是相對預算來看,本片中的特效絕對不至於讓人失望,甚至有些鏡頭蔚為壯觀;

    7.作為科幻電影,本片中確實存在硬傷。就連原著小說,大劉在後來都說是因為算錯了才有了流浪地球這一設想,如果按照真實情況,這一構思完全不可能成立。但是在我看來,對於科幻題材的小說或是電影,要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待,畢竟科幻是一種藝術載體,科學構思是為了藝術主題而存在,物理設定上的缺陷並不妨礙其藝術的表達。即便是《星際穿越》這種有物理大咖護法的硬核科幻依然避免不了硬傷,但不影響它成為科幻界的一部經典作品。本片還沒上映,就出現了很多看了預告片就開噴的人(下面一條再說),對於這種觀眾,我並不期望他們能對中國產科幻電影更加包容,但請別對中國產科幻電影格外苛刻;

    8.接上條,在我看到的影評中,有的觀眾看到預告片中吳京與俄羅斯宇航員雙語對話就覺得不夠硬核,看到made in China就被莫名觸碰了反戰狼神經。

    9.國內科幻發展不易,無論是科幻電影還是科幻小說界,都曾在汙名化的泥潭中艱難前行甚至被腰斬,至今為止中國產科幻電影依然是個唯恐避之不及的雷區。作為一名科幻迷,看到自己熱愛的作品被搬上大熒幕真的是一種期盼了多年的感動。這幾年漫威超英電影風生水起,大劉的三體小說也出現在主流語境之中,曾經我們被邊緣化的愛好,終於有機會發揚光大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票房結果,會極大程度影響國內科幻事業的發展。雖然這部電影的質量完全靠譜,但是選在廝殺激烈的春節檔,題材又有不可忽視的觀影門檻,現在還不能斷言其商業上是否成功。如果因票房競爭激烈未能成功,估計若干年內都不會再有創作團隊觸碰科幻題材的商業電影;如果真的能票房大賣,中國科幻或許能夠再次起飛,大劉、王晉康、韓松、柳文揚這些國內優秀的科幻作者創作出來的IP,或許都能成為一座座寶庫。

    在此引用《流浪地球》電影中的一句臺詞:“我選擇希望”。

  • 7 # 胡糊

    電影的製作可謂摳盡了細節,特效好得出人意料:比如在Navigator空間站上,地球無法擺脫木星軌道,是透過引力場、安全距離、逃逸速度等一系列詳實資料算出的。聯合政府說的是法語,與聯合國官方工作語言一致,劉培強在控制核心起火,重力一點點消失以後後,眼角流出的眼淚是漂浮的。還有多個鏡頭運用的長遠鏡頭極具視覺體驗,在地球發動機與長城同框以長城為參照物凸顯發動機之龐大,大有驚鴻一瞥之感。

    還有電影中的礦區、飛船的控制系統、破敗地球的場景都做得十分細緻,就連水紋都盡力渲染到了足夠真實的地步。不得不說這樣的廢土風格絕對是中國產電影的一次突破。

    對於地球加速器這樣的概念已經佩服到五體投地了,對“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流浪時代、新太陽時代。”更是驚到目瞪口呆,只能慶幸電影沒有過多糾結書中太過硬核的部分,同時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人文關懷,結尾段好幾處情節令人動容。

    流浪地球,或者說大劉本身的一大特徵在於人文,劉慈欣的人文關懷是中國科幻作家裡獨一無二的,電影在這一方面發揮了最好。一箇中國式家庭,一對中國父子,在一場浩劫裡他們是很小的個體,但恰恰是無數這樣的個體改變了地球的命運。電影沒有強調中國對這場災難的影響,而是把所有人類都集合起來對抗行星這樣一個浩大的“敵人”、這種設定是足夠讓人熱血沸騰的。

    之前很多人看到預告片的吳京紛紛表示還沒有從戰狼裡走出去,看完電影你們就會發現,這部電影的核心並不在某個演員個人,選誰都不是問題,它的核心是將中國式的思維描繪的人類史詩。

    這是外國電影很難做到的人文關懷,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劉慈欣,只有華人才有“不教胡馬渡陰山”的豪邁,有“不破Murano終不還”的悲壯,所以這部片中的俄羅斯人也好,日本人也好,都帶著濃烈的人性光環,而不是扁平的人物標籤。

    對於這樣一部電影,選誰來做一個微小的人類個體已經不是問題了,倒不如誇一句,這個地球演得好啊。

    最後,用全書的結尾來當作這個答案的結尾吧:我好像看到半人馬座三顆金色的太陽在地平線上依次升起,萬物沐浴在它溫暖的光芒中。固態的空氣熔化了,變成了碧藍的天。兩千多年前的種子從解凍的土層中復甦,大地綠了。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孫子孫女們在綠色的草原上歡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中有銀色的小魚……我看到了加代子,她從綠色的大地上向我跑來,年輕美麗,像個天使……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 8 # 八流小導

    首先,注意幾個限定詞,一是“中國產”,二是“科幻”,三是“巔峰”。在我看來,還少了兩個限定詞,一是“目前”,二是“硬”。如果改成《流浪地球》為目前中國產硬科幻片的巔峰之作,那麼這句話就沒毛病了。

    現在開始為你講解一下每個限定詞的意義,“中國產”不用說了,因為在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外媒,外國觀眾眼中,《流浪地球》撐死屬於一部及格的電影,中國電影產業至少落後好萊塢三十年。

    然後為什麼我要在“科幻”兩個字後加上一個“硬”字?“軟科幻”和“硬科幻”的區別我就不贅述了,要知道的是中國科幻電影原來並不是沒有過出色的作品,相信年齡大一點兒的觀眾都知道《大氣層消失》、《霹靂貝貝》、《魔錶》等少兒向的科幻片,另外還有一部《錯位》,也是中國科幻的里程碑作品,裡面意象化的顏色、構圖、所探討的深度話題,其實比《流浪地球》要深刻很多,要知道一部電影的經典程度,不是看的特效,而是它要表達的內容,在內容上,《流浪地球》輸了一陣。但是畢竟是老電影,綜合來說孰強孰弱,還真不好說。

    但是如果是按“硬科幻”指標,《流浪地球》不只是最好的中國產硬科幻片,完全可以說是中國產第一部硬科幻片也不為過。

    最後,我為什麼非要加“目前”呢?因為時代在發展,電影技術也在發展,以《流浪地球》的品質,說它空前絕後,肯定是過譽了。我相信未來,就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有大批優秀的中國產硬科幻電影出現,不管是在題材、內容、特效所有方面全面趕超《流浪地球》。

    這是必然的,也同時是全中國所有影迷熱切期盼的未來。

  • 9 # 環球影視圈

    故事中,太陽加速老化,地球隨時都有可能被氦閃吞噬。地球氣候惡化,地表開始出現大量的死亡之地。

    想要跨入地表,人類必須必須克服零下90攝氏度的極度嚴寒。於是地球人就建造一萬兩千臺行星發動機。開始地球大逃亡:利用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在末日裡,人類為了生存,必須要扭轉地球命運。150億噸的巨大推力,一個發動機甚至可以消耗一座太行山。

    為什麼我們對《流浪地球》如此期待?

    劉慈欣曾說:把《流浪地球》拍成這樣一部大片,這比這篇原著小說還科幻。劉慈欣在20年前就完成了對這部電影的構造。但是如何實現電影的構造、用奇觀的視覺呈現出更加奇幻的想象,這是所有科幻電影面臨的困境。

    導演郭帆更是醞釀了大概三年之久,流浪地球是重燃中國科幻片的基石,可以說2019年是中國科幻片元年。

    《流浪地球》能夠拍攝成科幻大片。主要是它的情節簡潔、內容深刻、科幻場面宏大。

    電影主題“流浪”,是整個影片的中心思想,“我來自哪裡,我要去哪裡”。

    影片《流浪地球》完全打破了人類對地球生存關係的基本思考。渺小的人和偉大的地球一起抵抗來自浩渺無盡的宇宙的危機、並尋找為地球新尋找新的環境。

    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恐懼。影片《流浪地球》主要想講述的是,在人類信仰消亡的年代,仍然有一些東西可以讓人類繼續生存下去產生崇拜——宇宙和科學。

    流浪地球包含了史詩般的美感和浪漫。或者說,人類面對來自宇宙的災難,還能如此樂觀。

    這也是作者劉慈欣小說的核心:理性主義和科學至上。劉慈欣說:中國科幻難產,缺的是概念和情懷。2019是中國科幻片的元年。

  • 10 # 拾貳快剪

    “你看《流浪地球》了嗎?”

    “看了。”

    無論是春節期間還是開工之後,互動話題最多的大概就是這句話了吧。

    敢想、敢做

    科技、文化的發展確實與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閉關鎖國到改革開放,追求溫飽到全面小康,從謀當下事到美好幻想,經濟發展國之強大,只有強大了才有能力、有野心去幻想未來。

    自從美國好萊塢科幻大片成功在人們心中塑造不可逾越的經典形象,似乎科幻鉅作再也沒有發展中國家什麼事,換句話說,那是落後國家想都不敢想的事。

    而這次,中國做到了,不說成功,至少證明了華人敢想、敢做!

    截至臺北時間2月13日14:30,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選擇在春節檔上映的8部中國產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流浪地球》、《神探蒲松齡》、《廉政風雲》、《小豬佩奇過大年》、《熊出沒·原始時代》)總票房已經達到70.36億元。

    其中《流浪地球》以27.02億的票房穩居首位。

    /“卡神”親自宣傳 /

    好多人看過《流浪地球》之後,不敢相信這是華人拍的!

    就連演員也都紛紛表示,一開始拿到劇本,不相信是華人寫的。

    或許是中國科幻電影停滯太久了,大家都不相信中國能和科幻片沾邊,而這部算不上唯一但卻是空前的科幻電影,重燃了華人的希望,對未來的期許。

    就連著名導演卡梅隆也親自宣傳:

    Good luck with your space journey of the Wandering Earth. Good luck with the voyage of Chinese sci-fi films.

    祝你在漫遊地球的太空之旅中好運。 更祝福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順利。

    |要知道詹姆斯·卡梅隆可是好萊塢著名導演、編劇、監製,作品有《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終結者》、《異形Ⅱ》等,奧斯卡獎最佳導演,金球獎最佳導演,被科幻迷們譽為“卡神”。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之後,原著作者、電影監製劉慈欣熱淚盈眶,在個人微博上如此感慨:“中國的科幻電影開啟了壯麗的航程。”

    完美收官的背後

    卻有著辛酸的故事

    據悉《流浪地球》最初預算只有8000萬左右,電影的投資方除了中影,北京文化,還有萬達影視。而電影主要外景拍攝地點就在萬達的青島東方影都。

    但不巧,那時的萬達影視正遇戰略收縮,《流浪地球》製作成本又過於高昂,因此萬達中場撤資。

    這才有了之後吳京被“騙”去客串,最後“帶資進組”的故事。

    中國的科幻電影一直備受質疑,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主演屈楚蕭、李光潔也不具有票房影響力的流量擔當,投資這樣一部電影在當時看起來很冒險。

    落敗也比懦弱光榮

    就是這樣一部不被投資人看好的電影,火了!

    一時間有人讚不絕口,有人噴不絕口,接受批評但不接受為黑而黑。

    有人說:有吳京,一星差評

    有人說:打著愛國的旗號賺錢,無恥

    還有人說:中國又在搞科幻了,跟好萊塢電影比,別做夢了

    不可否認,這部電影存在缺陷,但也不乏值得讚揚之處。

    先說說電影本身,在能夠與好萊塢科幻電影有可比性的範疇裡,《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的第一部。

    震撼的特效、情感的交織以及生死存亡之際引爆木星的大膽設想,都足以讓這部電影取得高分,觀眾的感受是電影好壞最直觀的評判標準。

    中國電影業在科幻片的道路摸索前進,當有人願意排除艱難做這個領頭羊時,我們更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站在滿分的制高點惡狠狠地打擊。

    就像吳京說的,這部電影幕前幕後參與人員七千多人,至少培養了這七千多人的科幻知識與經驗,至少在新一代心中埋下了一點科幻的種子。

    它不是最好的,卻是中國科幻路上的奠基石,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座里程碑。

    個人英雄主義是崇拜,集體主義是團結、是感動、是動力、是希望,集體是強大的必由之路,是精神文化輸出的最高層次。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濃重的英雄主義色彩,人人都可以是主角,人人都可以為拯救世界獻上一份力量,也只有團結才能活下去。

    再說說演員本身,自從《戰狼2》開始,吳京就被扣上了打著愛國幌子賺錢的帽子,愛國有罪還是宣揚愛國有罪,典型的憤世嫉俗,以己愚見窺他人。

    沒有人敢於為未知的事情買單,在不被市場看好以及資金缺乏的情況下,頂著巨大的輿論與壓力,整個團隊沒有放棄,超期五天吳孟達願意不收片酬,吳京願意無片酬出演甚至自掏腰包投資,這一點就值得敬佩。

    至少這個團隊,證明了華人敢想也敢做,即使落敗也比懦弱光榮,而時間也證明,他們成功了!

  • 11 # 醉美一瞬

    說實話,單從場面來看的話,可以跟好萊塢的電影進行比較。特技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就目前來說已經值得肯定了。

  • 12 # 影劇輿樂

    與其說是中國產科幻片的巔峰之作,不如說是到目前為止的中國產巔峰之作,我認為加上一個“目前為止”更具有說服力。

    最近四五年是中國產電影的井噴時期,每年的數量、質量和票房都在一路飆升,喜劇片、動作片、劇情片、文藝片、動畫片層出不窮,而觀眾所看的科幻片都是進口的,什麼《星際傳奇》、《復仇者聯盟》、《蝙蝠俠》、《生化危機》、《鋼鐵俠》、《X戰警》等等,這些都是一系列的電影,擁有很多粉絲,每年上映都能引領一大片風潮,而這些在國內電影行業,卻只與電影院和觀眾有關。其實國內觀眾以及科幻迷在很多年前就對國內科幻電影抱有期待,一直希望中國也能有好萊塢式的科幻大片出現,但等了太多年了,在大家都覺得遙遙無期的時候《流浪地球》橫空出世,票房口碑排片討論度一路飆漲,科技行業領域也給與了這部作品很高的評價,最後下映的票房是46.75億,這是中國科幻片的最高票房,說不定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比這部電更高票房的科幻電影了,所以很多人認為它是中國產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

    但我們客觀來看,這部科幻電影是完美無缺的嗎?顯然不是。這部科幻電影達到好萊塢水平了嗎?顯然沒有。應該把這部科幻電影奉之為此領域的神嗎?顯然不應該。所以我始終認為可以把《流浪地球》作為標杆去超越,作為基準去衡量,作為目標去奮鬥,而不是綁在高高的神塔上瞻仰,被吹噓得名不副實。這的確是中國這麼多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科幻之作,更應該起到的作用是刺激更多優秀科幻作品的出現,所以我說加上“目前為止”這四個字這種說法會更準確。

  • 13 # 影子陪我歌唱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的故事。

    該片上映至今快一年了,前幾天又看了一遍。其中的特效場景令我記憶猶新。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之後更是在網路上迅速走紅!讓我印象深刻。

    在影片中最令人驚歎的就是特效這一項。在開拍前導演郭帆就製作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和8000張的電影分鏡圖,另外為了達到細節的高度還原,《流浪地球》製作了10000多件道具,佈置實景100000平米!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視效鏡頭達到4000個,最後縮減到2200個,這一數量仍超過了一些常規電影全片的鏡頭量。其中50%是高難度的視效鏡頭,還挑戰了大量的全CG鏡頭,比如用全CG鏡頭將上海砌入冰牆等等。上海的其中一個場景修改251次,成為修改次數最多的特效鏡頭!而這2000多組特效鏡頭中有75%是由國內特效公司製造完成!

    除了這些特效鏡頭,流浪地球也開創了中國式科幻。整部劇沒有刻意凸顯中國的地位,而是把整個人類當做一個命運共同體。這就和一些好萊塢科幻很不一樣了。而這可能也是中國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所以《流浪地球》被稱為中國產科幻片的巔峰之作,一點也不誇張。希望中國的科幻電影有個好的開頭後,能夠繼續良性健康的發展。

  • 14 # TOP視角

    《流浪地球》其設定的劇情是個不斷在兩個壞的結果裡做選擇的故事,希望是唯一的標準。說是科幻元年,意味著一片荒蕪百廢待興,而出發的決心和勇氣,贏得的將不只是尊重,因為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最喜歡片尾的那段話,我們是個缺乏談論普世價值基礎的社會,但希望和勇氣,總是可以也應該說的吧。

    說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型別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製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華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華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

    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杆,在華人的文化語境裡用華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華語電影工業飛躍的節點,技術、劇本、精神核心,各方面都是全球尺度下頂級同行們的優秀學生水準。

    可貴之處就在於,作為先行者和新生代,能分辨什麼是好的,應當學習的,並用十二分的力氣把它們執行出來。

    比起科幻,我更看重和感動是它作為電影本身的意義,終於讓我對華語電影有了一絲“總是往好裡去”的希望。執拗、赤誠、勇敢、高貴——是的,甚至稱得上高貴,負載著沉重的文化烙印,但依然元氣淋漓,令人擊節的少年。像那顆燃燒自己驅動前行的淡藍色小球,向著茫茫宇宙,星辰大海,出發。

  • 15 # 螞蚱愛叨叨

    1.原著寫得好:

    原著是劉慈欣同名小說,大劉在國內科幻界的地位不用說了, 看了好多大劉的中短篇科幻小說,可以說是很棒,邏輯很清晰.

    2.編劇改的好

    編劇並沒有完全按照原著進行改編,而是截取了中間一部分,加以修改,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故事,電影時長很短,在很短的時間內能把前因後果和內容都體現出來很不容易.<流浪地球>做到了.有人說主要是大劉寫得好,編劇基本不用做啥.那你可以參照一下同樣改編自大劉作品的<瘋狂外星人>,據說改編自大劉的<鄉村老師>,有興趣的可以看下原著,<瘋狂外星人>在甯浩,黃渤和沈騰的手裡變成了什麼鬼???

    3.特效做得好看下面的圖片就已經能說明了很多問題,如果還不能說明,對比下<上海堡壘>吧.
  • 16 # 遙小遠

    先說一個小觀點,流浪地球能達到46億的票房,是演技+特技+感情-編劇的共同結果。是的,你沒看錯,情懷,或者說是個人情感是該劇票房的推手之一。拋開這一因素不談,和國外科幻大片相比確實是有差距的,不過,並不妨礙其成為中國產科幻大片的巔峰,我個人也支援這一觀點。但是網友觀點看下圖

  • 17 # 九妹說PS

    我同意大家給予影片稱為“中國產科幻片的巔峰之作”的觀點,分析原因如下:

    一、創作“新”紀元

    科幻題材的影片一直是中國產電影的一個薄弱環節,而恰巧《流浪地球》卻能成功凸顯獲得大眾認可,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

    二、特效“新”元素

    科幻片成功與否最講究的是特效。而本片做的確實很精細,整部片子中的特效質量有許多可與好萊塢媲美之處,從而給這部影片獲得極高的評價。

    三、特殊“新”人物

    本片彙集了眾多出名的演員: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隋凱等而早已被觀眾們所認可與期待,也為影片添加了許多分數。

  • 18 # 乾坤52

    流浪地球好不好?

    好不好是比較出來的,當然是拿美國科幻大片來比較最有說服力。

    科幻片第一要看的,就是構想和科幻思路,如果這個東西不好,那其它再好也只能叫華麗的垃圾。

    流浪地球跟美國大片比,構想和科幻思路更甚一籌。比如近年來比較好的美國科幻片,火星救援,星際穿越等等,從科幻構思上還是沒有逃脫濃重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看多了給人的感覺就是,除了主角或者主角團隊,其它地球人都是智力不超過五的戰五渣。遇到災難要麼束手無策,要麼坐以待斃,要麼只會“哭著”找主角。

    而流浪地球為科幻電影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片中主角團隊能想到的事,能做到的事,地球上都有其他人先想到一步或者同時想到,比如吳京在飛船上逃出來的時候,可以看到另外有艙門被開啟。比如主角團隊是第三個到達蘇拉威西救援的,他們不遠萬里,犧牲數人才到達,卻發現有人已經把他們要做的事做了。比如同時有三個轉向發動機被點火。主角團隊只是用來反應地球人,所有地球人自救的其中一個影子而已。

    第二,科幻片定要看場景和畫面。流浪地球的場景設想,跟美國大片比起來毫不遜色,甚至有些場面還更有震撼力。

    第三,人物。不得不說,中國的演員演技跟國外還有差距,一個好的劇本,也要有合適的人才能演得好,不出戲。這點上跟星際穿越等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有些地方演得僵硬,有些地方又有點用力過猛。要做到流暢自然,真情流露,還需努力。

    所以,流浪地球儘管還有很多瑕疵,但卻實是一部好的科幻片,喜歡科幻片的人都值得一看。

  • 19 # 達文心

    看了《流浪地球》,最深刻的一個印象是,中國產科幻片的創意和特技終於可以和好萊塢大片比肩了。

    宇宙不是美華人的宇宙

    在《流浪地球》出現以前,我們所熟知的宇宙科幻系列片,都是由美國來拍攝。這裡面傳遞的價值觀彷彿是,美華人執掌了宇宙的未來。殊不知中國的航天發展其實非常迅速,也非常厲害,直追科技最前沿。

    而反觀中國的科幻片,在《流浪地球》以前,真的乏善可陳,電影的重心基本都不是放在創意和特效上。而中國的觀眾也基本對中國產科幻片這個種類放棄了希望,觀眾不期待,當然投資商就更不會期待了。

    三體帶動的宇宙熱潮

    在這個時候,劉慈欣帶著《三體》橫空出世,一部獲得世界科幻小說最高榮譽的小說。可以說,《三體》重新讓中國觀眾燃起了中國宇宙科幻的雄心,也推動了一波科幻熱潮。

    這個時候《流浪地球》艱難上線,原著劉慈欣,演員吳京,都為這個作品打了一劑強心劑。當然,作品也不負眾望,在資金艱難的,仍然展現了絕佳的創意和特效。冰封萬里的特效和地球在宇宙裡面旅行的創意,都讓觀眾眼前一亮,原來我們也可以拍出這麼A的科幻片啊。

    原本以為是起點,沒想到起點已是巔峰

    這個時候,人們議論的都是,《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片的新起點,而不是巔峰,未來的中國產科幻片一定會越來越好。

    但是話就怕說得太滿,突然,中國產科幻片的陣營裡橫插進來一部叫《上海堡壘》的作品,小鮮肉流量+IP的模式再次上線,滿滿的粗製濫造撲面而來。觀眾對中國產科幻片的崛起有多期待,罵得就有多狠。最親者痛仇者快的一句話是,《流浪地球》為中國產科幻打開了一扇門,而上海堡壘又把門關上。

    所以原本大家印象裡《流浪地球》是中國產科幻片一個新的起點,《上海堡壘》這麼一攪和,觀眾瞬間迴歸現實,原來《流浪地球》是一個巔峰啊,下一座巔峰啥時候會出現,不知道!

    綜上來說,《流浪地球》只是一部現象級的作品,中國目前的電影工業很難支撐批次生產高水準的科幻片。

  • 20 # hi森影視

    《流浪地球》大火

    也不是前段時間的事情了

    上映日期: 2019-02-05(

    馬上一年了

    您的這個前段時間不知道怎麼定義的呢

    因為吳京的加入

    這部片子引來更多的關注

    從特效和技術上講

    這應該是迄今為止此類中國電影的巔峰了

    磅礴恢宏,細節營造用心

    故事層面比較糟糕

    很好奇到底出於什麼原因

    造成幾乎超過40%的臺詞都是後配的

    而且對不上口型

    明顯是片子成型後徹底改詞重配的

    這嚴重影響故事質量。

    作為型別片

    很多講述方式有明顯問題

    比如人物特徵不鮮明

    交代不清楚,劉啟變成“劉戶口”

    這種啟字的拆解為什麼不交代?

    李一一變成“李長條”

    留給誰去猜?

    很多地方增加眾多根本無意義的插科打諢

    自以為幽默但毫無笑點非常尷尬

    這個全球化的專案中

    中俄合作

    稍稍出現一句法語

    兩句日語

    美國只閃現一次國旗

    美國的缺席

    出於什麼原因?好奇

    科幻特效技術有了巨大進步

    但技術這只是科幻電影的一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家》中怎麼看善良?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