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凌戰天

    也許。

    天理是在每個人出生前就存在了,象“環境”這個詞比喻的那樣。

    人,一生出來,就全部浸潤在“環境”中,就存在於“天理”中。

    人一有自覺,就分出“我”與“我之外”的分別心。然後做一切事,本能地為“我”,這是人們天然的本性,沒這本性,就不可能綿延幾千年。

    但是,人的為己本能是不受控的。人們是多了還想多,利己的心是很難控制的。這就由本能升級為“慾望”。

    可以說“人慾”就是指這種“失控的為己的生物本能”。是有智慧的人指出的癥結點。

    故,滅人慾是指個人休止住“失控的慾望”。存天理是指在心中留有天下道理,以明白,為什麼要滅人慾。

    古文簡煉,今人細膩。把"人慾”與正常生物本能和基礎生存習慣掛勾,那是曲解了古人的智慧了。所以,靜心想想,古人說得沒錯,是我們極端化了。留下這些言論的古人是明白天道的溫潤君子,不會做極端的思想的。是現在的我們在尖銳理解罷了。

  • 2 # 塵谷行知

    這樣理解是對的,不過真正實行起來的話卻沒有這麼簡單,這裡面牽涉到兩個概念,“天理”和“人慾”,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實修實證過程中該如何“存”,又該如何“滅”。如果僅僅只是依文解義,永遠都無法透徹地辨析出天理和人慾之間的界線,永遠都不會觸達到“開悟”層面。

    什麼是“天理”?天然之理。什麼是“人慾”?越過天理的那一部分便是人慾,換句話說就是不合於理的那部分訴求,統統都是無底的慾望。

    事實上,能夠幫助你開竅的全在這個“合”字裡面,只要在這個字眼上下功夫,假以數年,你的境界成就必定斐然,令其他人望塵莫及。

    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知行合一,動靜合一,身心合一,這些種種心靈層次的體驗,都是慾望與道德之間較量後的昇華,在儒家的修身養性之中,這個“一”指的是“天理”,是透過“格物”等等一系列身心實踐後,自然呈現出來的天道準則,沒有辦法人為刻意干涉。

    在題主的這個問題中,凌駕於道德之上的慾望,便是要滅掉的那一部分人慾,把這一部分慾望剔除之後,天理自會昭然顯現出來。

    當一個修煉者的內在,經歷如此反反覆覆的精進修習,那麼他的“天理”之氣便會越聚越多,越來越強,至大至剛,至誠至精,這個過程就是“存天理”。

  • 3 # 紫夜靜遠

    您所說的是宋代所提倡並對中國人影響深遠的思想,在不同的時代給人們帶來的好與壞也不盡然。

    理學是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標誌,是由北宋五子建立,代表人物為程顥,程頤兄弟和朱熹。宋代分南北兩宋,而兩宋時期文化整體風貌的變化與程朱理學是分不開的。兩宋理學不僅將綱常倫理確立為萬事萬物之所當然和所以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理”,而且還高調強調人們對“天理”的自覺意識。就是讓人們認識“天理”,瞭解“天理”是講的什麼道理(即綱常倫理),同時還要讓人們自覺的,發自內心地遵循“天理”,以此來作為行為準則。

    為了讓人們找到怎麼自覺遵守“天理”的方法,朱熹精心改造了漢代儒士編纂的《大學》,突出了“正心,誠意”地自我養成方式,這個方式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大學》中是這樣描述這種自我養成方式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從”格物“到”致知“,實質上是將外在的行為規範轉化成內在的主動欲求,就是要讓人養成習慣之後完全的被這種規範所折服,從而心中產生一定要這樣做的渴求,這也可以看作是倫理學上的”自律“,有了這樣的自律,才會正心,從而完成修身乃至齊家,治國,明德於天下的功業。

    自宋代以後,理學成為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遠且特點鮮明。由於理學家將“天理”和“人慾”(情感欲求)對立起來,進而用綱常倫理來遏制人慾,帶有自我色彩,個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了強大的約束。

    理學專求“內聖”的處世路線以及“崇尚禮儀不尚權謀”的思想趨向,則把傳統儒學的先義後利發展成為片面地重義輕利觀念。但與此同時,理學強調透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這很大程度地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張載莊嚴宣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炎武在明清改朝換代之際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慷慨呼號:文天祥,東林黨人在異族強權或腐敗政治勢力面前,正氣浩然,風骨錚錚,都是侵染了理學重節氣和德操的精神價值和道德理想。

    與理學注重知性反省和造微於心性的趨向相一致,宋朝計程車大夫文化也表現出了精緻和內趨的性格。大家熟知的宋詞本是起源於市井的歌謠,而因為文人的介入變得日漸高雅。與含義闊大,形象眾生的詩不同,詞小而狹,巧而新,更側重於音律和語言的契合,意境搖曳空靈,走的是幽約怨悱的路線,寄託縹緲且惆悵,極為細膩,極為精緻。

    兩宋士大夫文化的其他領域,也都表現出與宋詞,宋畫相通的性格。兩宋古文舒徐和緩,陰柔澄定;宋詩“如紗如葛”,“思慮深沉”;飲茶“品第之勝,烹點之妙,”也具備非常高雅的意境。文人玩賞的瓷器脫略繁麗,重意境,服飾也“惟務潔淨”,以簡樸清秀為雅。

    受到理學的影響我們現代人的道德倫理觀念和各種社會生活活動的品味都趨向於內省,精緻,和雅緻。這似乎已經成為現今社會被普遍認同的一種狹義的文化標準,事實上中國的文化是多元的,且具備很強的包容性的,在國家復興之路上大刀闊斧地向前邁進的同時,我們應該更深刻的瞭解我們中國的文化,立德,立言,立功,繼承那些優良的傳統和民族精神,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進步履行使命,為家庭和諧承擔責任。

  • 4 # 真牛46

    ""存天理,滅人慾""。這是宋明期間程朱理學的典型表述。這六個字的本意清清楚楚,就是要滅掉人的慾望,而儲存所謂""天理""。

    這裡沒有把""人慾""放在""天理""之上,或者把""天理""放在""人慾""之上的問題。而是把二者完全放在極端對立的有你無我、有我無你的境地之中。只有滅掉""人慾"",""天理""才能存活。或者說如果想讓""天理""存活,那""人慾""就必得滅掉。這無疑是大錯特錯了。

    且不談程朱理學中的理,指的是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道德說教那套玩意兒是否是""天理"",有待進一步探討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揚棄。僅就""滅人慾""這三個字所表達的思想和認知,就反映出那些理學家們對""人慾""沒有絲毫地理解而做出了極端錯誤的判斷。

    ""人慾""是人性的根本體現。人是不同程度地具有追求理和利的慾望並在這慾望的驅使下去逐步認識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的動物。""滅人慾""就等於是滅人性。滅人慾不僅僅是滅掉了人的利慾,也滅掉了人的理欲。當然,人的追求理和利的慾望是不可能滅掉也不該被滅掉的。慾望是大腦這塊物質所具有的根本屬性,誰也滅不掉。但就這六個字來看,""滅人慾""就是把理欲和利慾一塊消滅。試問,人沒有了理欲,那""存天理""又怎樣才能存住?所以,""滅人慾"",""天理""就無存。""存天理"",""人慾""就不可滅。

    如果僅從""存天理""這三個字面意義上理解,並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把""天理""理解為自然之理,那麼存自然之理是完全正確的。但儒家所鼓吹的仁、義、禮、智、信那套周禮與自然之理不能完全契合,不能等同。那程朱理學所倡導的""存天理""就不能說是完全正確的了。

    在人類社會中自然之理究竟是什麼?或者說,在人類社會中衡量道德準則和法律規範的正確標準究竟是什麼?

    本人認為:嚴禁任何組織或個人直接或間接侵犯個人(未直接或間接侵犯他人自主權的人)自主權,或者說未直接或間接侵犯個人自主權的個人自主權嚴禁任何個人和組織侵犯。換一種表達方式,那就是,在不直接或間接侵犯個人(未直接或間接侵犯他人自主全的人)自主權的框架內。個人可以自主隨欲而為。

    在人類社會中,未直接或間接侵犯個人自主權的個人自主權神聖不可侵犯。要想讓這種自然之理得以暢行,正義得以伸張,就需要同那些求無理之利的人的惡行進行長期地 艱苦卓絕地鬥爭才能逐步接近。絕對的理想狀態不能完全實現。因為人性決定了,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追求理和利的慾望。只要人性不變,到任何時候都有理欲強與利慾的人存在,也有理欲和利慾強弱程度相當的人存在。這一部分人頭腦中追求利的慾望是在理欲的約束下去求有理之利,並不產生惡行。當然 到什麼時候也都有利慾強於理欲的人存在。這種人頭腦中的利慾衝破理欲的約束,而去求無理之利,這是產生直接或間接侵犯個人自主權的醜惡現象的根源所在。從這個層面上說,""滅人慾""還可以說得過去。但這種人是消滅不了的。這種人頭腦中所具有的利慾強於理欲的慾望也是消滅不了的。

    對於利慾強於理喻的人的行為,只能用正確的道德準則和法律規範來加以約束。鼓吹根本無法做到的""滅人慾"",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慾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因。只要是人,就有慾望,這就是""天理""(自然之理)。所以""滅人慾""就是""滅天理""。""存天理""就要""存人慾""。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存天理,滅人慾""的論斷都是錯誤的。

    我們現在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意思非得強加到那六個字之中來對那六個字加以解釋。那六個字所表達的意思,只能從那六個字中去思考。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不管那六個字出自何人之口;也不管那六個字曾經被何人所吹捧;更不管那六個字曾經被多少人誤以為是真知灼見。這才是我們今天的人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5 # 言閒語還碎

    存天理 ,滅人慾是宋朝程朱理學的代表觀點。此語緣起於《禮記》,書中說“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後來二程也說“滅私慾則天理明”。可見這句話是有淵源的,我認為這不是凌駕於基本道德之上的,只要我們明白“天理”和“人慾”的意思。

    天理

    天在我國古代含義範圍至深至廣,是一種信仰性的代表,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天理是這一種規則、道理、秩序,是我們每個心中的良知。

    人慾

    大家都容易對這個詞發生歧義,因為這個欲不是我們現在所認為的正常慾望,而是超過這場需要的過分的奢望。這也正是朱熹引佛入儒之後的觀點,也就是人性中的惡。

    《朱子語類》中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這就很清楚的告訴我們,食色性也,這是人的正常需求,是符合天理的;但是你非要三妻四妾,魚翅熊掌,這就是你的慾望太強了,是不可取的。

    存天理滅人慾的意思也就是說不是不讓你抽菸,但是你不能一天抽一條把,不是不讓你吃好的,但你不能吃一口扔一堆吧,不是不讓你掙錢,但是你不能坑蒙拐騙損人利己吧。凡事都有個度,在範圍內需求是天理,超過了的慾望就是不好的。

    由此可見,我們不能斷章取義曲解這句話的意思。存天理,滅人慾是說我們要保持自己內心的良知,不要去為所欲為。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遵守的基本道德麼?

  • 6 # 老壹

    存天理、滅人慾,天理人類正常的需要。人慾是超越正常需要之外的需要。

    正常的性需求,是天理。看到性感的肌肉男或者美女就想要 是人慾。

    傷心是天理,傷心過頭,要讓人知道就是人慾。

    餓了吃飯是天理,餓了不吃饅頭非要吃生猛海鮮,就是人慾;

    總之,人情事變情況下把握個度,允執厥中,中和。過度了就是人慾。

    什麼事情,都有個度,把握度就是存養天理,太過了就是人慾。

  • 7 # 美美噠一二三

    如果沒有規範,有些人會無限滿足個人慾望,這樣就會影響其他人滿足自身的慾望,所以需要法律和道德來約束一部分人的慾望,以使更多的人可以滿足更多的慾望。

    人都有慾望,這就是天理!

  • 8 # 春榮2091

    為什麼網上會出現許多似是實非對先賢的質疑聲音,歸根結底是缺少學習或一知半解造成的,他們善於將自已的觀點凌駕於先哲之上,不能客觀分析,反之這也是好事,至少他們開始關注這些學說,透過質疑到認識也是學習的一種方法。

  • 9 # 尋道底呢

    不是!!!天理!有安於人慾的布分,人慾中是理的使用。為表相。因為天理下的人!也必須食性也!否則!天地間缺人氣了!!!怎麼行!!!

  • 10 # 平之於

    存天理,滅人慾,是儒家在修身時,的規範,當靜坐時,觀想的的時候,是不能有太多的私心和慾望的,當心裡澄清明鏡時,只剩下天理就存著,那明清的水在這個天理的範疇下,流動不息,此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11 # 空山—卻吉

    首先呢,我們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

    儲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慾望。

    出自: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但這句名言並非由朱熹發明。

    長期以來,“存天理、滅人慾”一直被當作朱熹的發明而流傳。

    事實上,這一概念在《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其中說道:“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慾者”就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

    二程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

    後來,朱熹說:“孔子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擴充套件資料:

    朱熹的理論體系

    朱熹的哲學體系以程顥兄弟的理本論為基礎,並吸取周敦頤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這一體系的核心範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絡的含義。

    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 他認為理比氣更根本,邏輯上理先於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不能離開氣。他認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太極”。

    理是事物的規律。

    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一。“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

    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個範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係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屬第二性。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12 # 憂遊悠優誘宥幽佑鼬

    滅人慾,存天理。朱熹只是把話說得直白了。其實同樣的意思在西方哲學家嘴裡也說過。比如康德說,人有感性和理性。人的感性服從自然,與動物並沒有不同。人的理性服從道德。理性正好是動物所沒有的。

    理性主義正是西方哲學家所主張的。康德說,有兩件事物越思考就越覺得震撼與敬畏,那便是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準則。如果換成朱熹的說話方式就是,存理性,滅感性。有什麼錯呢?如果說罵人,康德把人的感性等同於野獸,罵得更難聽。中國人有個毛病,對自己人很苛刻,對洋人卻很寬容。所以很多中國人是骨子裡的洋奴。

  • 13 # 閒看秋風999

    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兄弟兩人,一個叫程顥,一個叫程頤;這兄弟倆都是南宋大儒,是儒家學說的繼承人和發揚光大者。

    什麼是“天理”?什麼是“人慾”呢?

    二程兄弟的學說雖說在某些方面不盡相同,不過兄弟二人都是以“理”或“道”作為各自部學說的基礎;他們認為,所謂“理”就是先於萬物的“天理”;

    而 “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萬事皆出於理”;“有理則有氣”。他們二人還認為, 當時的中國社會秩序就是“天理所定”,而遵循這個秩序就是“合天理”,否則是逆天理。

    他們二人在強調天理的同時,還強調人性本善,“性即理也”,由於氣稟(氣質)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惡。 所以濁氣和惡性,其實就是“人慾”。

    一旦“人慾”矇蔽了人的本心,便會損害天理。“無人慾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滅人慾”。要“存天理”,必須先“明天理”。而要“明天理”,便要“即物窮理”,逐日認識事物之理,積累多了,就能豁然貫通。這是不是有點類似“格物致知”呢?

    存天理,滅人慾,究竟有什麼好處呢?有沒有進步意義呢?

    二程兄弟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他們宣揚封建倫理道德,提倡在家庭內形成像君臣之間的關係。

    他們認為“陽陰二氣”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創生萬物的材料。從他們二人開始, “理”或“天理”被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使用,亦即被作為世界的本體;

    人類社會的等級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道德規範,也都是“天理”在人間社會的具體表現形態,“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河南程氏遺書》)

    總之,宋代理學家所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這一命題,從根本上說,是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對,不容全盤否定。

  • 14 # 王者的野望

    這樣理解基本沒錯。

    “存天理,滅人慾”是儒家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多年來,對於這句話的理解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對道德的追求,對物慾的批判;也有人指責這個觀點扼殺人性,禁錮了社會的進步。那麼,“存天理,滅人慾”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何謂天理?《中庸》:“天命之謂性。”程頤:“性即理。”因此,天理即天性。宇宙萬物,都各有其生成之理,這便是萬物的天性;而反映在人身上,則也可以稱之為人性。

    何謂人慾?《 說文》:“欲而當於理,則為天理;欲而不當於理,則為人慾。”可見,人慾是指超出天理(人性)的基本需求之外的慾望,即“人過之慾”,例如無度的私慾、淫慾、貪慾等。

    因此,“存天理,滅人慾”的意思是指:要保留自己的天性或者說本我,去除超出天性需求之外的慾望。

    由此可見,“存天理,滅人慾”並不是要消滅一切的人性慾望,而是告誡人的慾望要有一個度。

    子曰:食色,性也。食色本就是天性,也即是天理,怎麼可能被扼殺呢?過度的食、無度的色,這才是人慾,才是應當被戒除的。天理和人慾,這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度”。凡事都講究度,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需,可是水喝得太過度了,同樣會危害生命健康。

    “存天理,滅人慾”的由來“天理”與“人慾”之說最初見於儒家經典《禮記》:“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大意是說:人變得“物化”了,是因為泯滅了天性而追求無窮盡的慾望。這也是“物化”這一詞的意義來源。我們今天常說,不要物化女性,為什麼?因為物化就意味著,滅天理而窮人慾;意味著為了追求自己的慾望,而不尊重女性作為人的天性!但是首次給“天理”和“人慾”賦予特別重要的意義,並且把它們作為道德修養中的基本對立,則是宋代大儒程顥、程頤。二程說:“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這裡所謂“滅私慾則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南宋朱熹繼承了二程的“存天理、滅人慾”思想,同時對天理人慾的內涵作出了規定。朱熹主張明理見性,他認為人被自己的私慾所矇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實面貌,不能體悟到天地之理,要想找到萬事萬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慾。到了明朝,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向他的弟子提出“存天理,去人慾”,認為去盡人欲,純是天理,便是聖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因此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致良知”來使自己達成天性的圓滿,即成聖。朱熹對於“存天理,滅人慾”的解釋

    朱熹說:“孔子所謂‘ 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書》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

    對於何為“天理”,何為“人慾”,以及為何要“存天理,滅人慾”,朱熹舉了很多個例子。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朱子語類》)

    有人問:飲食之間,什麼是天理,什麼是人慾。朱熹回答:飲食本身是天理(也即是人性),但要求美味則是人慾。可見,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度”字。在飲食一事上,朱熹主張簡樸,反對奢華。吃飯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為了這個目的,則是天理;如果要求美味、佳餚,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慾。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朱子語類》

    這裡進一步就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做了規範,他指出:飲食是天理人性,山珍海味則是人慾;夫妻之道是天理人性,但要求三妻四妾則是人慾。由此可見,朱熹反對的並不是人的天性慾望,而是那些超出需求之外的那些慾望。正常的飲食及性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符合天理的,但如果你過度地追求奢侈美食,或者無度地追求美色及性愉悅,則屬於人慾了。

    問: “父母之於子,有無窮憐愛,欲其聰明,欲其成立,此之謂誠心耶? ”答曰: “父母愛其子,正也。 愛之無窮,而必欲其如何,則非矣,此天理人慾之間,正當審決。 ”——《朱子語類》

    有人問: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有無窮的憐愛,想要他們聰明、能夠成家立業,這算不算“誠心”?朱熹回答: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慈愛是理所當然的, 但如果愛得沒有限度,就變成了溺愛,會對孩子期望太高,(不顧孩子想法)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這樣是不對的。因此,對孩子的愛也在天理人慾之間,也有一個度,需要每個父母都好好審察。

    對孩子正常的愛和期望,這是天理;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和超出實際的期望,那麼就只是自己的私慾了。我們現在常常說,作為父母不能因為“望子成龍”而把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和抱負強加到孩子身上,原因正是這樣。

    “有個天理,便有個人欲。蓋緣這個天理須有個安頓處。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慾出來。人慾便也是天理裡面做出來。雖是人慾,人慾中自有天理。”——《朱子語類》

    這裡朱熹進一步闡述了天理與人慾之間的關係。他認為,有天理,便會有人慾,因為天理必須有人安頓的地方,安頓得不好,人慾就出來了。人慾也是從天理裡面出來的,因此人慾中也包涵著一定的天理。

    “此不是有兩物,如兩個石頭樣,相挨相打。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慾底是人慾。”——《朱子語類》

    這裡更是直接指出了天理和人慾並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而只是事物的一體兩面。關鍵只在於人的心,符合正常需求及規律的就是天理,縱容感情慾望的則是人慾。

    可見,天理和人慾的區別關鍵在於你的心,在於“度”。用現代的說法來理解,這個“度”就是指道德及法律規範。只要是符合道德及法律規範的,那麼就是符合天理的,反之,則是人慾,是應當戒除的。

    “存天理,滅人慾”也並非是要禁錮你的自由,扼殺你的人性,而是要你遵守道德規範,做到事事問心無愧。

    “存天理、滅人慾”的現實指導意義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既有動物本能,也有社會性。“食色性也”是人類的動物本能,而遵守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則屬於社會性。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既要滿足自身的動物本能,也要用社會道德規範來克服它的無限膨脹,以便發揮自身的社會價值。

    因此,人的社會性與動物性都不能否認、不能忽視。單方面追求社會性,會壓抑禁錮人性,人性得不到成長與圓滿,必然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單方面追求動物性,則會使得物慾橫流,私心慾望無限膨脹,最終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毀滅性後果。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而“存天理,滅人慾”則是讓我們要兼顧人的動物性與社會性,即要滿足人性的本能需求(存天理),又要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去除超出合理需求的慾望(滅人慾)。

    當一個人能做到“存天理、滅人慾”,那麼他就能剋制自己的私心雜念、克服物慾迷惑,他的行為就能夠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從而為社會帶來更多福利,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他自己也能在這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 15 # 董師爺說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存天理,滅人慾”作為朱熹的代表思想,一直被後人所詬病,被斥為“扼殺人性”。這對朱熹來講,其實是不公平的。在大力提倡發揚傳統優秀文化的今天,我們很有必要對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進行新的研究和評判。

      朱子理學 “滅人慾”是有條件的。朱熹認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提出“遏人慾而存天理”主張。這說明“遏人慾”與“存天理”是相互聯絡的,“遏人慾”以“存天理”為條件,並不是無條件的。朱熹著述中“滅人慾”與“遏人慾”並用,“滅”字,以文言文含義,並不一定作 “消滅”之解,而是“遏制”之意。就是在“天理”面前,不能讓“人慾”橫流。可見,“滅人慾”,是有標準的。實際上,任何國家、任何時候都有一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問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社會中的人,假如受利益驅動,不顧自然生態平衡,無視社會群體的利益,做出破壞之事來,顯然是一種非道德的行為。這種慾望自然屬於“滅”的之列。如果任其為所欲為,就無 “天理”可言。顯然,“存天理,滅人慾” 是平衡人與自然關係的需要,是協調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需要。

      朱子理學中 “天理” 、“人慾”有著規範內涵。朱熹曰:“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義禮智,皆以四者相為用也。”把人的倫理價值放在以非人類的自然界為背景,把社會倫理道德與自然界融為一體。認為 “天理”包含道理、規律、秩序、準則,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是事物本來之規律,也是社會之秩序。而“人慾”是指人類本性中帶有貪婪、自私、虛偽等惡念,即非正當之慾。人是從叢林中走出來的,有時免不了還有動物性甚至 “獸性”,這就是朱熹所要“滅“的有違真、善、美的“人慾”。清代學者戴震說,朱子理學把飲食男女、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等本性慾望,都歸入要‘革盡’的‘人慾’之中。這顯然是誤讀或曲解。

      朱子理學 “存理滅欲”屬心性修煉範疇。在朱熹看來, “存天理”就是存善,“滅人慾”就是去惡。通俗地說,就是要遏制個人慾望的無限膨脹,遵循社會倫理道德。“存理滅欲”不是單純地透過外在力量,而是注重個人道德修養,達到“自然純成”。朱熹的學說勸勉士人修身養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實,人活著就是修行,只是不同社會制度有不同標準而已。以今天觀點看來,“存天理,滅人慾”在客觀上是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秩序,這是歷史的侷限。但若因此全盤否定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就不是對待歷史文化遺產的科學態度。

      朱子理學“存理滅欲”並非泯滅人性。朱熹說,“若是飢而欲食,渴而欲飲,則此欲亦豈能無?”又說,對人慾的滿足,如鐘鼓、苑囿、遊觀之樂,好勇、好貨、好色之心,也是天理之所有,而人情所不能無。也就是說,符合道德原則的所有慾望,就是“天理”;反之,如果放縱自己的慾望,只圖個人享樂,那是“人慾”。可見,朱熹承認人們正當慾望,反對籠統地倡導無慾。對理學持批判態度的清代學者戴震也承認,“滅人慾”標準在理論上成立,至於 “三綱五常”則應作具體分析。“三綱五常”本是孔子理論,後為統治階級所利用,漸漸地演變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從而把封建禮教推向極端。客觀地講朱子理學傳承“三綱五常”理論,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但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即使今天也不過時,而是值得推崇的。其實,歷史上的任何學說都會有侷限性,必須把它放在當時的社會境況下來考察,必須把它的原文字意與被篡改的版本加以甄別,不可混為一談。

      朱熹 “滅人慾”主要是針對上層統治者(含士人),而封建制度本質上就是維護少數人利益的,這就決定了其主張推行的阻力;在實踐中“天理”與“人慾”容易對立,把本屬於社會倫理的需求,視為非正當的人慾;在社會還沒有確立規範的“天理”標準時,也容易被任意賦予各種規定,以致被統治階級所利用。當然,這並不是朱熹的本意。朱熹作為理學集大成者,他的學說免不了也有糟粕,後人對其學說本應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但現實往往偏向兩端,要麼全盤肯定,要麼全盤否定。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批判地繼承歷史文化遺產,就要古為今用,而不是食古不化;當然,也不是否定一切,無視民族優秀文化遺產。

      朱熹置身南宋時期。當時偏安江南的統治者腐敗無能,致使國家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存天理,滅人慾”產生於那種背景,不能說是無的放矢。“正君心”就是朱熹一貫的政治主張,他曾多次向孝宗、寧宗進言:“正君心以正綱紀”,為此險遭殺身之禍。可見,他並非趨炎附勢之徒,而是品性耿直的學者。朱熹在仕途上一直磕磕碰碰。他18歲高中進士,以後的50多年間,在外做官只有九年,待在朝廷伴駕的時間只有46天,這說明當時朝廷並不賞識他,理學被重視是在他辭世之後。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朱熹的新儒學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都有廣泛影響,有的至今還起著教化作用。以韓國為例,他們的倫理道德依然是信奉“仁、義、禮、智、信”,從其電視劇中就可看到這種影響的痕跡。

      歷史發展到了今天,我們國家推行依法治國,人民成了國家的真正主人,人的價值已被充分發現,人權得到憲法法律的保障,這無疑給私權領域和人的充分發展,賦予了時代的內涵,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在社會發展程序和人們的生活中,依然會有各種矛盾和問題,也免不了會有利益衝突,需要加以正確引導和教化;而對真善美的追求永遠是健康文明社會的價值觀。這樣,人的建設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凸顯。為此,讓朱子理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光大,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就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 16 # 小杰80164096

    理學的理就是道。

    理不只是規律,是存在的實體。

    心即理。

    滅人慾不可取。

    天理與人慾不是對立的。

    人慾昇華後就是天理。

    人類最高的慾望是迴歸理天。

    理天是最高的,其次是氣天,最次是象天。

  • 17 # 蓋天宣夜說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存天理,滅人慾”! 這是道家思想,於儒家沒有關係。

  • 18 # 家門口2

    這種說法不對,人慾是不能滅的,因為他蓋括多個層面而不就是某一方面。天理是啥就是做人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的道理,不該做的可以不做,但也不是想留不想留東西。人的行為可用天理道德來約束,管住不住是看人的自控能力和外界因素來決定的,要是人的所作所為超過了道德底線說明違背了天理造成天怒人怨,造成了物質與文明的損失,同時也觸犯了法律,就要用法律來規範他的過錯啦。法律才是保護人合法行為的保障,法律才規範違法犯罪的準繩。

  • 19 # 諸相非洲

    先天八卦,正位在乾坤,天地無私,象徵天尊地卑!

    後天八卦,正位在坎離,火喜水淫,對應物慾性慾!

    既然提倡天人合一,自然就是崇尚迴歸先天特性,摒棄後天偏斜!

    所以說存天理去人慾,實際上是棄後天歸先天!

  • 20 # 流芒流

    人慾應該是不切實際和不被當時社會認可,有悖人性,有悖良知,有悖道德的事和願望!不是正當,健康的,能被世人接受的。好的,正能量的,透過奮鬥可以實現的願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旅行應該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