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思值

    和原生家庭如何相處一直是人們必須面對的課題。不僅和父母相處,我覺得和他人如何有舒服的相處模式也是一個人需要修煉。

    一般我們總是認為自己不幸,總是想找原因,幻想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

    但其實這種不幸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生活方式,並且這種生活方式可以被自己重新選擇

    面對問題和苦惱,我們總是以為發生什麼是因為什麼,因果論的思想更容易讓大家發生不幸的事就去找原因。然後根據原因對症下藥。

    例如“自己沒能成功是因為自己學歷低”、“沒能交男女朋友是因為自己一和異性說話就臉紅緊張”......然後順勢把這些不開心,不幸福歸罪於這些原因。

    最後在“要是我學歷高點就好了”、“要是我和異性說話不臉紅就好了”這些幻想中繼續不成功,繼續不去交往異性,繼續訴說自己的不快樂,甚至悲傷。

    但是,在阿德勒哲學看來,你的一切行為都是目的導向

    這些“不開心的存在”給你帶來了好處,它們的存在是為了滿足你的目的。

    你沒成功是因為你不想成功,不想為了成功而損失你的休閒或者自由。

    你不去交往異性,不是因為你身體有漾,一和異性說話就臉紅,而是你是怕被異性拒絕。身體只是在配合你的目的讓你心安。

    甚至你想用你的不幸引起他人關注,或者用不幸獲得一些權力。一切都是為了目的,即使你自己有時不能意識到。

    當你發現你真正的目的,要想解決問題或者擁有幸福,就是你想不想的問題了。

    迴歸題主問題,可不可以自己問問自己,是因為父母打壓,批評,瞧不起,讓你不自信。

    還是你把父母的打壓等當做一個明正言順的藉口,然後讓你覺得自己不自信或者無所成就是父母原因。

    然後把所有矛頭對準父母的攻擊這件事,從而轉移你真正的,比較難的矛盾。

    阿德勒指出,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同時一切快樂也源自於人際關係。

    如果宇宙中只有一個人,那麼他因為從沒見過他人,他會認為沒有他人是正常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孤獨,不能獲得存在感,歸屬感等不快樂的基礎。

    但現實中不可能只有一個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連結,或是親情,或是愛情,或是友情。這些連結既給我們帶來歡樂,又給我們帶來不快樂。

    就像所有人的靈魂是一個整體,然後被拆分無數個部分封裝在每個人體中,然後這些部分無時無刻都想還原回整體,人際關係就是回去的路徑。

    正如題主提問,你的苦惱來自與父母的人際關係,那應該怎麼處理呢?

    正如父母對我們的強力干涉。

    要做好課題分離就要分清這個事是誰的課題,依據是,這件事的後果誰承擔,這就是誰的課題。

    當你做好課題分離,然後做好自己的課題,不被他人影響。

    極端一點,你父母打壓你是他們在做他們的親子課題,至於他們做的好不好,和你無關,既然和你無關,你也不用為之煩惱。

    我們好多人都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為了讓父母認可,為了讓同輩羨慕,為了別人高看一眼,或者為了別人不看自己笑話,自己的行為總是被束縛,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不開心,太不爽了。

    真正的做好自己的課題,要從心出發,發現自己真正的需求,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活出自我,才是開心和不枉此生。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總是打著我是為他好的旗號,不斷干涉子女人生課題。

    干涉效果不好吧,他們生氣。如果幹涉效果好,父母將迎來被幹涉人後續的強力反彈與對抗,幾個回合後,不開心甚至悲劇則是干涉者最終的歸宿。

    同理,你也不要干涉你父母的課題,妄圖改變他們。不然,新一輪苦惱隨之而來。

    因此,要想自立與快樂,一定要學會課題分離。不被他人影響自己課題,也不要去幹涉別人課題。

    要記住,如果他人口渴,你只能把他人帶到水邊,但不能強按他人喝水,他人喝不喝水是他人的課題。

    其實決定人自不自信的不是“他人的看法”,不然就不叫自信,而叫他信。

    而是“以什麼樣的態度”看待自己。

    自從出生以來,我們一直都是用“我”的眼睛觀察世界,用“我”的耳朵聆聽世界,在人生中追求“我”的幸福。

    每個人都會如此,如果“我”這一人生主語變成了“我們”,既不是利己又心不是利他心,就會在全新的準則下生活,快樂的生活。

    這其中關鍵之處就是懂得真正的愛。愛就是從自我中擺脫出來,學會真正自立,只要你敢於自立,敢於去愛,你就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 22 # 夏蟲不知有冰

    有一個長者,他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個兒子,都能說會道,精明強幹。只有大兒子,其貌不揚,老實木納。他用三百六十元,為他娶了一個為人老實本份的妻子。在四個兒子當中,捱罵受氣的總是老大,每當醉酒總要到老大的寒舍中叫罵個天翻地覆,平日裡把老大的倆個兒子視若路人的孩子,也沒看顧過一天,也沒在這倆孩子身上花過一毛錢,老大倆口子總是眼含熱淚忍受著。突然有一天,長者生病了,老二在深圳,老三在市裡打工,老四在汕頭,只有老大倆口子在家裡,種十幾畝地,平時幹個零碎活,掙個小錢,老大倆口子把長者送到醫院,住了十幾天醫院,精心護理病得痊癒,三個兒子始終未曾露面,老大花錢又費心,不如其他三個兒子在電話裡的甜言蜜語,過後依舊對老大,惡言惡語相加,並聲稱;‘一竹杆扎到底這輩子不值望老大’。

    俗話說;‘說人前落人後,最後讓人笑個夠’。天有不測風雲,這老頭又被查出爛洞性肺結核,需要住院治療,又是老大倆口子跑前跑後,在此幾年都是老大去買藥,並床上床下伺候,嚥氣的時候,也只有老大倆口子在床前,老大曾問過,你的其餘的三個兒子為什麼不回來看你一眼,他拉拉被子把頭矇住了,眼角的淚象斷線的珠子往下滾落,不知道這淚是什麼淚。

    活自已當活的,憑著自己的良心做人、做事,上對得起天,下不虧欠人,這樣就心安理得了,不要去注重別人對咱怎麼樣!

  • 23 # 伊春美食美客

    父母除了有義務有責任培養孩子,有一個善良的本性,有一份執著自立的性格就好。除此之外,作為父母的應該好好的以一種讚賞式的教育來激勵自己的孩子。反而會讓自己的孩子更是品行優秀,做事情充滿了自信心滿滿的正能量,將來是不可估量的人才。

    作為父母的可千萬不要總是用批評打壓的語氣去譴責自己的兒女,這樣的話有的時候讓孩子都覺得。好像沒有自信心了,做什麼事情都怕受到批評,受到打壓,這樣的孩子往往性格怯懦。做什麼事情猶猶豫豫的不果斷會影響孩子將來未來的成長,所以說作為父母的除了嚴加管教孩子的各種習慣之外,應該誇獎式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告訴孩子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優秀的,這樣的孩子才充滿了自信心。充滿了做事情都不怕,失敗的性格,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獲得更好的成就和成功。

    孩子有一個樂觀向上的童年和青年,滿滿的正能量,讓孩子生活的會更加的幸福,所以說作為父母的彆強人所難,別遇到什麼事情就打呀,批評自己的孩子。大家也看到了,現在教育孩子們多難呢?孩子們有的是對父母的批評,打壓受不了,甚至都走上了絕路。所以說還是要好好的善待我們的孩子,科學的教育我們的孩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 24 # 小林子啦啦啦

    有這樣一群孩子,每當他們碰到陌生的人或新鮮的事物時,就低頭不語、畏畏縮縮,不敢上前接觸,缺乏嘗試的勇氣,即使父母一再鼓勵,他們還是唯唯諾諾、縮成一團。其實,這都是缺乏自信、膽小懦弱的表現,然而,孩子的自信和家庭教育是有著莫大關係的。那麼,哪五種父母的做法將毀掉孩子自信?家長應該怎麼鼓勵孩子自信心?有哪些方法?

    1、經常對孩子使用暴力的父母。當下很多父母,不管是天性使然,還是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太大的情緒轉移,或是孩子確實犯了小錯,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甚至採取暴力手段,致使孩子時刻處在極度緊張和恐懼的氛圍當中。同時,孩子也會從自身找原因,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進而對自己喪失了自信心。

    2、盲目跟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不難發現,現在的小孩壓力太大了,雖然社會一直號召減負,父母們卻仍然在給孩子施加各種壓力,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管是學期中間的培訓班、特長班也好,還是寒暑假的興趣班和加強班也好,都在超前灌輸與孩子年齡不同步的知識。孩子在難以承受負重的情況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也會缺乏自信心。

    3、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自家孩子的父母。很多媽媽的口頭禪就是“你看看人家XXX,你怎麼那麼笨?啥都不會?”這些父母常常抬高別人、貶低自己,會讓孩子產生失落感,覺得自己確實不如別人,久而久之會變得極度不自信。

    4、過度溺愛孩子的父母。現在很多孩子集父母和老人的寵愛於一身,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什麼事情都不用自己做。父母寵愛孩子理所應當,但是過度的寵愛就變成了溺愛,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甚至限制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冒險精神。當某一天孩子離開父母獨自面對工作和生活時,他們往往會因為不會、不敢而變得不自信。

    5、經常否定孩子的父母。有些父母對孩子過於嚴苛,給孩子制定超高標準,甚至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當然也就無法達到父母的預期。其後果就是,父母責怪孩子,孩子由於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而變得沮喪,其自信心也將大打折扣。

    因此,對於這五種毀掉孩子自信心的父母,大家都要引以為戒。同時,作為父母,應該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親自體會生活的酸甜苦、適當地去支配自己的生活,並靠自己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這樣的孩子才會真正成長。而且,孩子經歷過無數的挫敗後,自信心也會越來越強。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25 # 三喜育兒日記

    這就是所謂的“打壓式教育”。

    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總是喜歡採取另類的方式,什麼都反著來。

    把自己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永遠是自己孩子不如別人孩子,以達到刺激自己孩子的目的;

    對自己孩子說難聽的話,美其名曰“激勵”;

    本來心裡想的是為孩子好,從嘴裡說出來就完全變了一種味道。

    “打壓式教育”貌似在他們的心中根深蒂固。

    殊不知這種教育方法特別容易造成兩種極端的後果。

    1、對心態好的孩子來說,打壓式教育對他們真的有用。他們會把父母對他們的貶低當成目標和動力,一點點去努力改變父母對自己的看法。

    2、對心態不好的孩子來說,打壓式教育不但對他們沒用,還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通常這類孩子會極度不自信,敏感,多疑,嚴重的自我否定,甚至會仇視父母。

    豆媽想說:

    孩子,如果父母總是打壓,批評,瞧不起你,你可以先試著和父母交流溝通,把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說出來。

    如果和父母交流溝通無效,建議先忽視父母的一些話和行為。自己只管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努力。

    當你按照自己的方法獲得成功時,你再和父母進行交流,相信父母會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記住:一定要讓自己的心理健康成長!

    我是金豆媽媽,育兒路上,你我同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除了髒兵之外,你還討厭打野的哪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