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21 # 烽升戰起

    首先,無限印鈔數是全球人來買單,分散到每個國家的都不會太多

    其次,股市和樓市是巨大的存錢罐,美國印的短期都去股市了

    最後,股市不行會轉向樓市,所以大家很難感受到非常明顯的變化

  • 22 # LaoHuang188

    自2008年以來,美國為促進經濟復甦和降低失業率,先後三次啟動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也就是所說的QE)。

    量化寬鬆,其實說白了就是大量的印鈔。

    按照傳統貨幣學派的觀點,美元增發必然會導致通脹,許多學者也據此建議拋售美元。

    但這些學者都錯了,因為那些拋棄美元選擇購買黃金白銀的投資者也發生了巨大的虧損!

    那麼為什麼美國增加了美元,卻沒有發生通脹?這一點用傳統貨幣學派的觀點真的很難解釋。

    但按照高連奎教授的通脹理論,似乎更能解釋的通。通脹是一種經濟增長現象,通縮是一種經濟衰退現象,通脹與通縮主要取決於貨幣的派生能力,也就是貨幣乘數,這一點我們都知道。

    我們忽視了一點,美國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時期,正處於經濟衰退時期。

    經濟衰退我們都明白,必然導致貨幣流動慢、派生能力差、貨幣乘數低,進而引起通貨緊縮。

    但並沒有引發經濟強勁增長。在正常情況下,通脹只是經濟增長時期才會具備的經濟現象。

    美國量化寬鬆期間,新增的美元並沒有引起美國經濟高速增長,因此不會出現通脹。

  • 23 # 晴天財經閣

    截止到2020年4月為止,美聯儲的積極量化寬鬆政策以及經濟刺激策略下,已經向全球的美元流通市場注入了6.4萬億美元的資產流動性,解決了當前的全球美元化問題。但是美聯儲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和它的積極經濟刺激策略,勢必會引起美元的貶值和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過後,美國也進行了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和經濟刺激策略,但是根據當前的實際調查來看,2008年美國國內的物價水平與2018年年初基本維持一致。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美國國內10年如一日的物價水平始終維持在一個區間範圍內,沒有出現較大波動呢,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到底去了哪裡?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美國藉助著當前的美元世界結算體系把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危機和一部分的經濟壓力轉移到了世界其他經濟體中。

    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十年曆史中包括歐洲,非洲,中東,亞洲以及南美洲的部分新興經濟體,它的國內通貨膨脹率基本上都高達一倍,也就是說10年前這些國家國內的貨幣購買力到目前為止已經摺了一半。而這就是被當前的美聯儲所賜,美國透過自己的世界貿易體系和美元結算體系,把自己國內的通貨膨脹率轉移到了世界其他經濟體中。

    因為當前為止,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大宗貨物以及石油這些貴金屬戰略儲備資源都是透過美元來結算的,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是認可美元的。這種世界貨幣的流通體系中,美國作為印美元的官方政府,他們只需要啟動印鈔機,就能源源不斷的去收割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財富,這也是為何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率始終10年如一日的原因。

  • 24 # 泊文看經濟

    美國無限印鈔的這一通俗說法,就是量化寬鬆。實施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後,美國沒有步入高通脹,除了因美元霸權可以輸出通貨膨脹外,市場對經濟預期的悲觀也是重要因素,而股市則作為超發貨幣的蓄水池則吸收了部分流動性。

    什麼是通貨膨脹?

    按照教科書式的說法,是在一個經濟體內,貨幣的供給超出需求,即單位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下圖以常用的麥當勞“巨無霸指數”為例,2007年11塊錢可以買到的巨無霸漢堡,2018年要20元。用大白話來講,就是物價上漲,錢不值錢了。

    美國量化寬鬆,一定會導致高通脹嗎?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雷曼兄弟倒閉,為避免經濟陷入長期衰退與持續失業率高企, 2008年11月,美國啟動了第一輪量化寬鬆(QE1)。隨後,作為第一輪量化寬鬆的延續,美聯儲再度出手,分別在2011年第二季度和2012年9月實施第二輪和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三輪QE,美聯儲共為市場注入了4.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但是如下圖所示,直至2014年底,美國並沒有進入高通脹時代,通脹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

    量化寬鬆的傳導渠道有哪些?

    只有瞭解量化寬鬆的傳導渠道和目的,才能知道超發的貨幣都沉澱在了哪個環節。

    1. 銀行信貸渠道,透過給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注入流動性,鼓勵銀行給企業和個人貸款,從而穩定金融體系。

    2. 資產負債表渠道,透過降低利率,實質上給企業和個人降低負擔,鼓勵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

    3. 通脹預期,迫使企業投資與個人消費.

    4. 資產價格渠道,低利率使得股票等金融風險資產凸顯投資價值,資本的趨利性驅使資金流入金融資產,憑空增加個人與企業財富。而財富效應則促進消費與投資。

    5. 匯率渠道,量化寬鬆導致本幣貶值,從而增加美國製造在全球的價格競爭力,擴大出口拉動經濟。

    事實上,上述渠道並非能如願全部傳導到市場並達到提振經濟的目的。

    沒有高通脹,印的錢都去哪裡了?

    首先是銀行信貸渠道。 銀行在金融危機時期,強化資本和流動性是其首要任務,各種爛賬壞賬早已應接不暇,面對經濟低迷,“惜貸”是唯一選擇。銀行從來都是“錦上添花”,你絕不會看到“雪中送炭”。資金只能在金融系統內空轉而無法到達實體經濟。

    其次,資產負債表渠道和通脹預期,企業和個人財務在經濟金融危機階段一般都處於高槓桿狀態,陷入困境的他們,消費和投資的意願只會下降。因此這兩條渠道的傳遞基本也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資產價格渠道:由於大量貨幣在金融系統內部沉澱而無法迴圈到體外實體經濟和個人,資本的逐利性驅使其只有湧向金融資產。下圖是標普500在“次貸危機”後量化寬鬆的表現。其指數由2009年初的900點一口氣漲到2014年底的2000點,6年間漲幅高達120%。由此可見,在信貸供給與需求疲軟的危機時期,股市成了超發貨幣的蓄水池。

    當然,股市繁榮的財富效應確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促進消費,但2008的“次貸危機”本就由華爾街的貪婪造成,最後,卻是由全球為他們買單。

    匯率渠道:先看下面三幅圖,分別是美元指數、美國貿易赤字和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數量:

    上圖美元指數在2009-2014美聯儲量化寬鬆期間,一直徘徊在70-90之間且圍繞著80上下波動,是近20年最低的5年。

    美國的貿易赤字,在2009年實施量化寬鬆後徒然減少,然後赤字慢慢增加。顯示美國印錢後瘋狂在外買買買。

    中國持有美債,自2009年後一直飆升到1.3萬億,而後基本穩定在這一數量。中美貿易順差在美債上一覽無遺。雖然具體數字因統計口徑有一定出入,但中國因貿易順差,為維護穩定匯率不得不購入美債卻是事實。金融危機後,美國量化寬鬆而釋放出來的流動性湧向大宗商品與中國等新興市場。美國,憑藉美元霸權透過對外輸出通脹,保持了國內的低通脹率,卻造成了其他國家的輸入型通脹。世界各國對此一直警惕,“去美元化”的嘗試一直在努力。

    疫情蔓延,美聯儲開啟無限量的量化寬鬆

    3月24日美聯儲為應對疫情危機,解決其流動性枯竭,再次開啟無限量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股市應聲暴漲。截至發稿前,標普500漲幅在短短3周竟達27%,從而再次證明了股市是超發貨幣蓄水池。由於這次QE規模較2009年更大更廣,疫情危機過後,其流動性溢位必然會對中國造成一定衝擊和傳導。國家近期的貨幣政策一直採取謹慎而沒有全面開啟放水,其目的就是為了預留政策空間,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輸入性通脹的挑戰。

    結論:美國印鈔票,開啟無限量的量化寬鬆,利用美元霸權透過流動性溢位輸出通脹。同時,金融市場也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以承載超發貨幣,因此不容易造成高通脹。新興市場以及歐盟對於美國這一損人利己的政策早已詬病,此次疫情過後,必將掀起新一輪的“去美元化”程序。

  • 25 # 馨月說財經

    美聯儲當前大印鈔票,在3月9日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裡,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就增長了近2萬億美元,但是國際間並沒有出現通脹現象,這主要是衛安危機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導致的。

    受衛安危機影響,美歐經濟資料一片慘淡,經濟處於半癱瘓狀態,全球實體經濟遭受沉重打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普遍回落,尤其是能源、資源與工業品等價格明顯走低,有的甚至跌至近二十年來低位區間,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拉低通脹水平。國際市場當前所面對的不是通脹問題,而是經濟大蕭條可能帶來的通縮問題。IMF預計今年全球GDP增速將萎縮3%,這種情況下通脹是不容易起來。

    通脹雖然是貨幣現象的反映,但是光有貨幣增量供給還不行,還要看週轉率,要看貨幣的使用效率。經濟低迷,貨幣週轉速度就慢,這對物價也會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經濟不好時,貨幣傳導就會變慢,即便大量投入貨幣,如果供需關係紊亂,居民收入依然會下滑,需求就會下降,物價就難以走高。

    貨幣供給就好比是水,水量上來了,但是大江上出現了堰塞湖,把水都堵住了,江的下游自然還是沒水。經濟也是如此,如果經濟結構不合理,供需關係不平衡,經濟鏈條斷裂,貨幣也會出現堰塞湖現象,就無法正常流動,即便提供大量貨幣,也未必會產生通脹。

    而美元又是國際貨幣,美元過度超發之後,它不會僅僅滯留在美國本土,而是會輸入到全球經濟體系當中,流動性的稀釋再加上全球經濟低迷,所以美元暫時還難以刺激通脹走高。

    另外,美元當前的超發,並不是為了穩定實體經濟,而主要是拯救美國的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這使美聯儲投放的鉅額貨幣基本上都在金融市場中空轉,大部分貨幣既沒有流入實體經濟,也沒有分配到居民手中,這種情況下也不會刺激物價通脹,而是會抬高一些金融資產價格,或加速金融化的步伐,這時金融市場就成為了貨幣蓄水池,由於貨幣難以流向實體,所以物價也不會輕易走高。

    不過通脹目前沒起來不等於未來不會起來,待衛安危機好轉,全球經濟活動開始回暖,貨幣週轉率自然就會提高,前期投放的超量美元就會逐漸產生貨幣功效,通脹就會明顯抬頭與上行,不排除出現高通脹甚至是惡性通脹的可能。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危機所創造的低資產價格週期也是華爾街吸納的週期,有一個吸納的過程,待華爾街吸納充分,自然就會拉高國際大宗商品等牟取暴利,所以當前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低廉也是週期現象,隨著未來經濟的逐步轉暖,預計商品價格也會有一個較為明顯的上漲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一個人開車去旅遊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