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鸞媽愛分享
-
2 # 家有兩千斤
絕對不要同意,都說斷奶不斷娘。孩子斷奶的時候看不見媽媽會有強烈的被拋棄的感覺,缺乏安全感,後面你做多少工作都彌補不了!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回,世上也沒有後悔藥,別讓自己後悔!
-
3 # 芹澤媽媽
非常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因為我的孩子就是這樣斷奶的。那個時候,正是公司的旺季,為了多掙點加班費,我不顧孩子的哭鬧,經不住奶奶每日的唸叨,讓她把孩子帶回了老家,奶水很快回去了,但奶奶拒絕我和孩子通電話,說怕孩子會想起我哭鬧,後來就覺得很不正常,明明是帶孩子回家幾天,我的奶水回去了,就該把孩子帶過來,結果婆婆以在老家給孩子做飯方便,孩子有很多小朋友玩,老家的房子住著舒服為理由,把孩子留在老家兩個多月,實在太想念孩子了,我悄悄回了趟老家,
看到眼前的孩子,孩子被曬的黝黑,每天吃油條,垃圾零食,經常感冒流鼻涕,生病了就在村裡那個半路的大夫那看看、、、、當時我心裡有一萬個後悔,說不出口,所以我建議你
1,堅決不能讓老人帶孩子會老家斷奶,不能讓孩子斷了奶,又沒了媽
2,可以透過你老公告訴老人,如果能帶好孩子就幫忙帶,如果不想帶,你再找人帶(態度一定要堅決,如果這句話是他們兒子說出來的,老人一般都會選擇幫忙帶)
3,老人不會給孩子做飯,你可以先教他們,如果連這都學不會,那就有問題了,可以做些簡單的西紅柿雞蛋麵,燉個雞蛋羹,煲排骨冬瓜湯,只要有心沒有學不會的。
4,孝敬老人是應該的,但不能愚孝。在育兒中,你要有自己的主見,維護自己的尊嚴,對孩子有益的建議聽,有傷害的果斷拒絕。
-
4 # 灑脫的孤蓬1
我想等我家寶寶一歲半了出去上班 讓婆婆也去 她說她的家不能扔下(寶寶一直我一個人帶 月子裡在醫院她就以莊稼不能扔為理由 一天只去送個飯就走了) 我就跟她說一次 她要是帶就帶 不帶就拉倒 不跟她囉嗦
-
5 # 親子陪伴蘭怡C
如果你真的不願意讓孩子離開自己就跟她奶奶做思想工作,小孩子太早離開媽媽不太好,會沒有安全感,儘量說一些對孩子不利的事情,看看老人的意見是什麼樣的?
如果他奶奶執意的要把孩子帶回去,而你又不想讓孩子離開自己,那你看看你能不能辭職照顧孩子,通常媽媽帶孩子要比奶奶帶的要好,老人帶孩子通常是吃飽穿暖其他的就不太在意了,現在的媽媽帶孩子都會學習育兒方面的知識,不僅是孩子的身體健康方面,還有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都會去兼顧。
如果你又不想放棄自己的工作,然後又做不了老人的思想工作,那麼就讓老人把孩子帶回去一段時間看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現在好多孩子也都是在老家老人帶的。孩子不在父母身邊肯會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但是也是沒有辦法,畢竟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
-
6 # 家有大王和二丫
最好別讓老人帶回老家帶,我至今對我們老大最愧疚,想起來都後悔不已的事情就是在他十個月的時候,讓姥姥姥爺帶回老家帶了四個多月。所以請媽媽一定要堅持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
那時真的一點育兒知識也沒有,覺得這麼小的孩子跟誰都一樣,況且姥姥姥爺從他出生一直帶著他。他們是十一國慶節回老家的,回家之後,望著空蕩蕩的房子哭了好幾天,尤其看到他的玩具,很是捨不得,一直到春節我們才回家看到他。
老家的冬天特別寒冷潮溼,我們回家第一眼就看見兒子臉上凍了一大塊,就像蘋果爛了一個洞一樣,特別的讓人心疼,幾個月才好徹底。還有更讓人氣憤的事情是,這還是在聊天時聊出來的。孩子那時喝奶粉,回家時帶了幾罐,喝完後姥爺居然買錯了奶粉,還直接給孩子喝了,導致兒子拉肚子非常厲害,他們也不知道原因,也沒有告訴我們孩子拉肚子的事情,帶著孩子在醫院各種檢查輸液。更氣憤的,孩子吃完買錯的奶粉後,姥爺又買回了以前吃的奶粉,導致孩子又開始拉肚子,他們還感到莫名其妙!怎麼孩子總是拉肚子。哎,我真是腸子都悔青了!
還有一些典型的老人帶孩子的弊端,諸如過於寵溺孩子,吃飯追著喂,給孩子吃過多的零食垃圾食品,不限制看電視時間就不一一贅述了。
另外,孩子這麼小,應該剛跟母親建立了親密感,突然離開你,會出現分離焦慮,也會失去安全感。讓老人帶回老家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了,真的很不建議這樣做。
-
7 # 自愈中
快一歲半了,可以聽懂大部分話了。我是自己帶孩子,自己斷奶,超級輕鬆。我就擦牙膏,告訴寶寶很髒,我女兒就不吃,實在想吃,我就給她看,一看她就不吃,就那麼斷了,寶寶也沒哭鬧,超級輕鬆。
其實開始我也很擔心斷奶問題,我是捨不得我女兒離開我,本來她就粘我,要是斷奶把她帶走,我要心疼死。
還是自己帶吧,我女兒一歲九個月斷奶
-
8 # 小粽子媽媽說育兒
首先,只要你母乳充足,是沒有必要斷奶的,可以新增奶粉和輔食來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所以她奶奶就沒必要帶孩子回家。其次,如果你確實需要斷奶了,那麼你也應該瞭解下健康,科學的斷奶方法,給孩子斷奶,媽媽是不能離開的寶寶的,以前那種粗暴的斷奶方法,我們不能再用了!
我的孩子是十個多月的時候斷奶的,那是一方面因為孩子長牙,我的乳頭被咬爛了好幾道口子,適合在太疼,傷口剛癒合撕裂開,還得了乳腺炎,另一方面是因為上班了,本身奶就不多,所以我就選擇斷奶了,但是孩子必須得在自己身邊斷,因為本來給孩子斷奶,孩子已經夠可憐的了,你再離開他,他會沒有安全感,對你們的親子關係也很不利!
最後,如果孩子奶奶只是打著斷奶的幌子想把孩子帶回老家生活,那你一定要堅決反對,態度一定要堅決,當然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溝通,可以讓你老公和婆婆溝通。
專家認為,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你把孩子放在老家,她就無法享受正常的親情和關愛,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心理健康。你的婆婆可能因為在你這裡住的不習慣,覺得老家生活方便,如果你婆婆實在沒辦法在這裡住,那你就自己帶孩子吧,不管怎麼樣,孩子都應該和父母在一起,這樣她的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一個健康的心理。
我的小表弟就是我姥姥一手帶大的,由於我舅舅和舅媽在外地打工,我弟弟就成了留守兒童,沒有爸媽在身旁管教,我姥姥對孩子粗暴的大聲吼叫,他變得特別叛逆,在家裡張口罵人,在學校到處打架,學校一度想讓他退學,家裡親戚都不怎麼喜歡他,他就變得更加叛逆,其實他只是透過這種行為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罷了!農村留守兒童的異常心理有兩種典型“症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於與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氣暴躁、衝動易怒,我的表弟都有。而我大舅家的孩子由於父母都在身邊,所以性格開朗活潑,遇事不急不躁。
所以,一定要把孩子留在身邊,不管用什麼方法!
-
9 # 愛笑寶媽歐丹丹
首先說說寶寶要不要和奶奶回老家的問題。
就算奶奶堅持要帶走,我的建議還是:不回。因為寶寶從小就跟著你,突然帶回老家,你捨得嗎?
另外,寶寶那麼小,正是需要媽媽關愛的時候,離開媽媽就是等於和原來熟悉的世界告別了,寶寶該有多傷心呀。
而且,很多習慣就是在0~3歲之間養成的,如果這個時候不把寶寶帶在身邊,好好培養教育,以後想教育,都沒這麼好的機會了。
所以,我建議不要讓奶奶接走寶寶。如果你沒辦法解釋,就讓你老公出面協調。
現在聊聊斷奶的問題。
說實話,我家寶寶五個月大,我還沒怎麼考過慮這個問題。但也查了一些資料,看了一些育兒書本,上面有寫到如何斷奶,以及斷奶的一些注意事項,在這裡和你簡單說一下。
斷奶不要和寶寶分開,最好是自然離乳。不能讓奶奶強行帶走寶寶,從而斷奶,這樣對寶寶很不公平,本來不能吃奶就已經很難過很沒安全感了,如果寶寶還不能和媽媽一起面對這個過程,那寶寶的心裡肯定會有想法,會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
這個特殊階段,請媽媽一定要和寶寶一起度過。
另外,不要用乳頭塗抹各種刺激性氣味食物的方式斷奶,可以嘗試讓寶寶提前適應奶粉和輔食,再慢慢減少餵母乳的次數,和寶寶講明白,說寶寶長大了,不需要再吃母乳了,說多了,寶寶就會懂得這個道理,聽話照做,從而達到斷奶的目的。
願我們寶寶健康快樂地長大。
-
10 # 七娃寶葫蘆
如果是我的話,我應該不會讓爺爺奶奶把孩子帶回老家的。反正要斷奶,那就趁奶奶在的這幾天,給孩子斷奶。斷奶在哪斷都可以的。我家大女兒從小就是我和老公兩個人自己帶,斷奶也沒有其他人幫忙,很容易就斷掉了。可能每個孩子不一樣,但是有爺爺奶奶幫忙,即使住在一起,也還是可以斷的。
一歲半的孩子還是太小了,本來是跟媽媽住在一起,一下子被爺爺奶奶帶回老家的話,突然看不到媽媽,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會非常不好。可以用一些這方面的育兒知識跟老人溝通一下,他們也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
很多老年人習慣了老家的生活,不願意離開家鄉,這點也要給予理解,平常多跟老人聊聊天,安撫一下老人,可以過一段時間就讓他們回家看看。儘量讓老人適應城市的生活,找到城市生活的樂趣。
-
11 # 麻辣小孩媽
如果孩子是我的,我是堅決不會同意的。
首先說斷奶的問題。
從提問內容來看,你很清楚孩子不好好吃飯不是吃奶的問題,而是因為吃零食對嗎?那麼顯然應該斷的是零食,按時吃奶、好好吃飯才對。
還有斷奶與否,是媽媽和孩子的問題,爺爺奶奶可以提建議,但並不能作決定。寶寶一歲半確實是可以斷奶的。但孩子在三歲以前,跟父母建立的親密關係、信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強行斷奶,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寶潛意識裡對來自媽媽的安全感。不是說不可以斷奶,而是反對以疏離母子關係的形式,強行斷奶。
我非常支援自然離乳。你可以百度搜索關鍵詞:母乳協會 斷奶時間/自然離乳。當然具體離乳情況要視寶寶和媽媽的實際情況而定。總體斷奶原則就是“不主動,不拒絕”。希望更科學有效的依據能夠幫助你說服公婆,不要以斷奶為由,帶走孩子。
再說爺爺奶奶要帶孩子回家,給各路親朋展示這件事。
我想這是可以被理解的。但絕不是讓寶寶遠離父母獨自被帶走去展示。
你忍心看到自己的寶寶長期在找不到媽媽的危機裡擔驚受怕嗎?你忍心在寶寶嗷嗷待哺找媽媽安慰的時候無助痛哭嗎?你放心讓寶寶獨自面對未知的環境和人群,被你看不到的人和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嗎?
我想最好的解決方式,是儘快和先生商量好,選擇一個假期,一起陪父母回家,帶寶寶與親朋見面。其實在父母的陪伴下,多與親朋交流也是寶寶開展社交體驗的很好的方式。
最後還是想補充一下關於寶寶的飲食問題。餅乾和麵,可以適當吃。但吃餅乾多吃可能對寶寶的牙齒健康不利,餅乾碎屑很容易在齒縫殘留,導致齲齒蛀牙的發生。吃麵也沒有不好,軟麵條確實有利於寶寶消化吸收,但還是要注意多與蔬果搭配,並且豐富的主食、蔬果種類更有益於寶寶練習咀嚼,也更能為寶寶提供更豐富的營養來源。
-
12 # 宇小蟲
從你的問題描述看,似乎孩子的爺爺奶奶不太懂得在吃方面怎麼照顧孩子,而在這個垃圾食品唾手可得的年代,如果奶奶的鄰居的孩子也愛吃垃圾食品,那恐怕你的孩子被帶回去至少飲食方面就不會好好培養了。
這個我是親歷過的。我的大寶兩歲多,孩子爺爺奶奶平常只會買幾塊錢一斤的糖果餅乾麻辣果凍等等,而且不識字,估計過期了也看不明白。而周圍那些大一點的孩子,放學後基本就是辣條,幾毛錢一瓶的果汁水,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是費了很大力氣來阻止我家大寶過早接觸這些垃圾食品的。特別是與老人家的固有理念抗爭很難。老人家都是苦過來的,他們那個年代能夠有吃就不錯了,所以即便現在生活條件比過去好很多,他們敬畏任何吃食,我婆婆認為能夠吃的東西都是好的。孩子小,腸胃功能相對弱 ,我覺得在吃食上面要特別注意。
吃是一方面。
另外,孩子如果跟奶奶回去,做媽媽的心理肯定空落落的。當了媽媽後,心態會跟之前很不一樣,心裡特別柔軟。孩子不在身邊,估計都不能好好上班了。
再說下斷奶。不一定非要把孩子跟媽媽分開才能斷奶。我家大寶一歲兩個月斷奶,就是我自己帶著斷奶的。而且你六個月就去上班了,估計孩子後來喝奶也不是很多,相信更加容易斷了。我覺得斷奶期的孩子會比平時需要更多的關愛,媽媽陪在身邊會更好。實在不行 ,我甚至都覺得你可以請幾天假在家專門帶孩子斷奶。帶她出去玩玩樂樂,餓了用配方奶代替母乳。很多斷奶期孩子的哭鬧,可能不是奶癮有多大,而是對媽媽的依賴有多大。
-
13 # 成媽育兒路
我覺得這個問題吧。主要看你的價值排序。如果你覺得金錢重要,那麼就只能聽爺爺奶奶的,讓他們帶回去帶。如果你覺得孩子重要,那麼自己帶。
不過在我看來孩子小的時候最好先跟父母在一起,祖父母在好也代替不了父母的愛。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天生的。特別是在小的時候,他可能還不是很會表達。對父母的那種依賴,但是心理上肯定是希望有父母陪伴。而且王我想說你如果不在他的身邊,將來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等孩子大了,有什麼心事也不會樂於跟你分享,你更不知道他想什麼。親子關係就會有一個裂痕,想修復很困難。
-
14 # 一同成長
你要上班,爺爺又不會做飯,孩子吃不好,零食吃的多。總結下來,還不如帶孩子回老家吧!好歹奶奶能燒點正常的食物給孩子吃。
-
15 # 媽媽密斯
題主已經提到不願意了,那就不要讓奶奶把孩子帶走,畢竟是你自己的孩子,沒有人能強把他帶走。如果可以,就讓奶奶搬過來幫忙看。斷奶跟孩子吃的多少沒什麼必然聯絡,多做一些種類花樣的輔食,孩子總有一樣會喜歡,另外讓孩子多喝奶,吃奶製品,斷了零食。孩子才一歲半,如果還在吃母乳建議自然離乳。孩子三歲之前,是與父母建立安全感,建立親子關係最好的時間,三歲之後孩子的很多時間就交個幼兒園交給學校了,就很少有與父母朝夕相處的時間了,相信題主也是不願意錯過的。所以儘量說服奶奶留下來,或者讓老公跟你統一戰線,讓他當說客。
-
16 # 高興媽媽聊育兒
聽你的問題,感覺你並不想讓老人把孩子帶回去。如果不方面交流,我覺得可以讓老公來做婆婆的工作。你可以讓老公跟她說,一歲半也不是非要斷奶的年齡,而且斷奶不需要把孩子帶回老家,可以採用更科學的方法來斷奶。
本身孩子斷奶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孩子再長時間的見不到媽媽,那不是對孩子心理發育會有影響嘛!讓老公跟她媽媽講的時候,一定要態度堅決,但是語氣可以很溫柔,讓老人不要覺得有可以迴轉的餘地!
-
17 # 張小刺
我以一個經歷過這些事情的留守媽媽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讓孩子回老家!
先來說說帶回老家的事情,現在大家都知道老人帶孩子的種種弊端,我就不再多說。雖然我也寫過關於老人帶孩子的好處,但是這樣的老人真的不多,而且要和家裡的老人好好的溝通,如果你覺得老人可以很好的帶孩子,那也不是不可以考慮,但從你問題的描述上來看,感覺並非如此。
把孩子送回老家,第一,要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一歲半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一直都和父母在一起,突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可能會很不適應,由此可能會帶來身體及心理上一系列的變化,不得不重視。
第二,作為媽媽,你能忍受孩子長時間不在身邊嗎? 我的孩子也是在一歲半多的時候送回姥姥家的。那段時間真的很難熬,從出生後一直都天天摟在懷裡睡覺,送回去後不光孩子不適應,我覺得有時候更多的是我不適應,老是擔心他回家找不到我會不會哭,晚上睡覺怎麼辦?吃的好不好?等等,很多問題。
第三,給老人帶來了什麼? 我每天都會打電話和爸爸媽媽溝通,他們一般都會說孩子很好,也不怎麼哭鬧了,但是我知道有多少個夜晚他們幾乎整夜都不能入睡,老人本來睡眠就很潛,孩子只要稍微一動就會感覺到,時刻擔心著孩子有沒有踢被子,有沒有尿褲子,如果孩子生病那就更麻煩,估計整夜都不睡了,一會摸摸是不是體溫高了,有沒有熱著,有沒有凍著,咳嗽了要不要喝水……
送回老家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如果真的這樣打算的話,那就要全面的考慮一下,權衡利弊。
接下來再說斷奶的事情。我兒子從四個多月的時候就開始對我們的飯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所以從那時開始慢慢的新增輔食,後來一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和我們吃一樣的飯,很少單獨給做飯吃。
大概一歲多點的時候斷奶,好像是在秋天。沒有刻意,就想著過完了冬天我要去上班了。當時準備斷奶的時候我媽媽還說我兒子肯定很難纏,因為性格特別怪。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有時候大人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會怎麼樣,實際上孩子表現的可能會比我們想象的好的多。
第一個晚上姥姥說為了斷了孩子的念想,讓孩子跟她睡,主要因為我兒子有喝夜奶的習慣。第一天晚上也不知道姥姥咋弄的,中間聽見孩子哭了,也忍著沒過去,姥姥給衝的奶粉,就這樣哭累了可能就睡了。
第二天的時候我兒子沒啥,我就受不了了,脹奶脹的厲害,很煩燥,就把我兒子又弄自己屋裡了,還和姥姥說不能一下子就給小孩子斷了,要有個適應的過程。而且我覺著姥姥年紀大了,晚上睡不好,身體吃不消,就決定自己帶著斷奶。
因為頭一天沒有喝奶脹的厲害,第二天的時候就又給兒子喝了,結果就這樣過了沒幾天竟然回奶了,不知道喝大麥茶的原因還是像鄰居說的,一直不給喝,讓漲的厲害了,然後再喝奶就會自己慢慢回去了。
過程特別簡單,也沒有很辛苦,後來慢慢就晚上臨睡前給兒子衝個奶粉,晚上偶爾還喝一次,後來慢慢改成晚上不給喝夜奶,哭的時候就給喝點睡,慢慢就過來了。想想還真的很簡單的,可能我兒子比較知道心疼媽媽,因為平時也用奶瓶喝水,對奶瓶也不抗拒,還是很好斷奶的。
每個孩子、每個媽媽的情況都是不一樣,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媽媽和孩子,斷奶都是一個過程一,不要太著急,要循序漸進,建議不要一下子把孩子直接和媽媽分開,這樣對孩子身心傷害都太大。
-
18 # 無名之名無
從問題描述中發現幾個問題。首先是斷奶,從你們的認知來看,似乎認同斷奶期避開母親。
的確許多人認為,離開母親有助於順利斷奶。但從心理角度講,哺乳作為親子間橋樑,斷奶於孩子而言是一種心理創傷。在這種情況下,母親的迴避,意味著再一次拋棄。
所以正確的處理應該是,加倍親密地對待孩子,以彌補斷奶創傷。讓孩子覺得和媽媽間的親密紐帶一直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
另外,描述中提到爺爺不太會做飯,只會做麵條,這對一歲半的孩子來說,營養遠遠不夠。當然了,我們對老一輩不能要求過高。但是問題來了,我們可以做什麼呢?我們有很多學習渠道,可以提前做一些半熟品,讓老人加熱一下就可以。
最後,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你無法想象一個孩子對父母尤其是母親的依戀。而且,你真的捨得離開孩子麼?我記得身邊不少媽媽,因出差離開孩子幾天,就想得不行了。
至於如何跟老人溝通,可以把原因傳達出去。大家愛孩子的心是一致的。試著去理解老人的顧慮和想法,爭取老人的合作,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
19 # 凌兒媽媽
首先我想說的是不要讓奶奶帶孩子回老家去,因為寶寶一歲半的時間裡都是跟你在一起,這一下子被帶回老家,同時又面臨斷奶,這對寶寶來說心裡得有多失落啊。
關於這個問題你要跟孩子奶奶進行溝通,必要的時候讓孩子爸爸與你統一意見,同時去說服奶奶。即使是要斷奶也沒有必要讓孩子跟媽媽兩地分開,孩子還是需要媽媽給予一定的安撫呢。
-
20 # 豆小米媽媽說
你好,別說給孩子斷奶分開了,就是說奶奶帶走,你和孩子分開那也不行的。你自己也說不願意,況且孩子那麼小,怎麼可以和媽媽分開呢?孩子三歲前和媽媽分開,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非常大的,儘量不要和孩子分開,尤其是一歲半的小孩。
其次斷奶也是個過程,很多人斷奶和孩子分開,這樣的做法欠妥。孩子斷奶,不讓母乳心裡已經很難過了,還讓孩子看不到媽媽,二次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和孩子講,不能吃奶了,慢慢的斷奶,減少次數,直至不吃。孩子大了,吃的也少了,條件允許的話你也可以讓孩子吃到自然離乳,不用斷奶。
現在孩子快一歲半了,一直都是她爺爺給看,她奶奶偶爾來看看。最近她腸胃不好,生了一場病,我很心疼,因為我六個月就上班了,她爺爺又不會做飯,所以一直吃麵條和餅乾,而且還經常會吃零食。她奶奶說孩子斷奶就會吃得多了,要帶孩子回老家斷奶,其實是想帶回去看,我不願意,但是他們老是提這個問題,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回覆列表
本來斷奶對寶寶來說就跟失去媽媽一樣,如果再帶回老家,寶寶奶癮上來了,不給奶吃了就完了,還找不到媽媽,還不得哭成淚人,滿世界的找媽媽,想想都心疼。
我身邊有幾個朋友,聽他們說斷奶沒那麼難斷,提前混合餵養,讓寶寶適應奶粉,減少母乳,只給夜奶母乳,最後斷夜奶,一週下來就能斷下來。
斷奶就是要下定決心,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即使媽媽在寶寶身邊,斷奶也不是一件非得回老家,見不著媽媽完成的事情。你可以向你婆婆表達你的想說,跟她講你先試試,讓寶寶在自己身邊,看能不能斷下來,斷不下來再說後話。興許是你婆婆想寶寶了,想跟寶寶相處一段時間,找的理由,這樣就好辦,趁假期帶寶寶常回家看看。
我打算斷奶直接跟在我身邊斷,我們家寶寶在慢慢適應奶粉,輔食也特別愛吃,我覺得應該不難斷。現在寶寶還不到一週歲,我的奶也還行,還沒想過斷奶的事情。
希望自己到時斷奶順利,寶寶不痛苦,媽媽不心疼。也祝各位寶媽們斷奶順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