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飛書法藝術交流

    米芾是繼王羲之之後書法界的又一高人,俗稱"米癲",業內人士常說的"刷字"為特長,王羲之以嫣美,有法度著稱,而米芾則以變化,不拘一格為美。由此,也有一部分人說米芾的字從運筆、藝術價值要高於王羲之。但也有人說,米芾為了出名,故做另類,和王羲之相差甚遠。個人認為,如果細品米芾的書法,不難看出其基本功的紮實程度,人筆合一,隨心所欲,看似另類,卻又很有章法。在書法長河開闢了另一種美。米芾不服王羲之卻對王獻之的書法,情有獨鍾,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是書法歷史上繼王羲之之後無法逾越的高峰。

  • 2 # 魏青苗

    不少人學習行書,除了欣賞“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字型以外,也對米芾的字型非常感興趣。“二王”和米芾是晉代和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更至一提的是,米芾也是主要師從“二王”並有極大的創新。

    清末藏書家楊鍾羲雲:“宋四家書法,當推米芾為第一,蓋猶有六朝三唐之遺意耳。”可見米芾在宋代的影響力之大。他心無旁騖用畢生精力精研書法,力追“二王”,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因為米芾對“二王”的書法作品進行過大量的收藏、臨摹與研究,良好的繼承了傳統,並有自己的創新之處。

    現存米芾的書體以行書和草書居多,成就最大的書體為行書。他的書法作品表現了強烈的變化和節奏,展示了其對書法藝術的理解。

    米芾在32歲與蘇軾交往後更加感受到晉人書法中天真平淡的古意,並且發現唐代書法家刻意做作的弊端,從此之後,專學晉人。有無古意也是米芾評價書法作品的標準之一。以古為尚的書法思想讓米芾對前人書法有了更加明確的評判標準,在對古人的學習繼承上有了更明確的取捨。

    米芾對二王書法的繼承

    首先值得說明的是,米芾是一位極其擅長臨摹的人,古書記載,他曾經臨搨借來的書法作品,之後把自己製作的贗品歸還給人家,而主家有發現不了。

    在不斷的臨寫中,米芾對“二王”的捻指轉管的絞轉筆法等技巧得到繼承,並發展為“獨有四面”。米芾自稱“刷字”也是印證了絞轉筆法的事實。另外,對二王的字型態勢,整體章法都有繼承和發揚。

    米芾在二王基礎上的創新

    在“二王”的用筆上又做了其他的繼承和創新。其中一點就是在“提按”上做了加強。魏晉以來絞轉筆法豐富了行筆的過程,到了唐代修飾性的起筆和收筆瀰漫整個書壇,行筆過程弱化,這類書家以顏真卿為代表。米芾在繼承“二王”絞轉筆法的基礎上,又大膽融入唐人的提按動作,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而提按動作的加強,使米芾的書法有了更加強烈的節奏感。

    運筆速度與連貫性也與“二王”有著明顯的不同。二王的書法中,以字字獨立為主,字與字鄉戀一般不超過三個,而在米芾的書法作品中卻出現了很多連續的字組。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二者書學觀念的差別。

    總之,米芾在中國書法史上擁有極重要地位,創立的米體行書風格獨特,書風豪邁,灑脫自然,格調高雅,為後代學書者極力推崇,為行書史上的一代宗師。其藝術成就不可能僅僅以寥寥數百字而指明,還需我們細緻挖掘,但他“師古而不泥古”的學書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 3 # 1王永民

    米芾是中國北宋時的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欣賞他的書法率性天真,他的筆法渾厚爽勁,與蘇、黃、蔡並稱宋四大家。下面是對米芾的3件書法作品的賞析。1、米芾的巜蜀素帖》,這件書法作品足以說明他是一個書法高手,米芾的用筆越來越深,筆尖的控制能力提按開合變化之大,他對藝術的理解和探索純粹是一個藝術家的探索。2、米芾的巜三吳詩帖》,該作品描繪了米芾年輕的從政時光。3、米芾的巜清和帖》,是米芾寫給友人竇先生的一封信,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寫的瀟灑超逸,不激不勵,用筆含蓄,字的造型欹側變化,使此帖平添了幾分俊邁之氣。看完了米芾的3件作品是我對他的書法有了極大的學習興趣。米芾的書體是現代人很喜歡的一種書體,粗細的變化字字皆有新法,通篇佈局皆有讓人驚歎之處,追求高雅,他的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康有為曾說: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這種影響也一直延續到現在。值得我們學習。

  • 4 # 大盛書法

    關於宋米芾的書法藝術價值主要是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認為有幾個方面。

    米芾簡介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米芾代表作《論草書帖》、《苕溪詩卷》、《蜀素帖》、《珊瑚帖》、《拜中嶽命詩》、《虹縣詩帖》等。

    一、米芾學書歷程

    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型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他自稱“刷字”,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也有讚美說“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

    二、米芾的書法價值

    1.米芾生前書法影響非常大,死後在書法歷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流播海內外,各大博物館都有收藏他的作品,並進行研究。米芾行楷《離騷經》,判定為米芾31歲時的作品。自寫成後一直被歷代收藏家珍藏,據估值超1億元人民幣。其它的作品都是無價之寶,具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收藏價值。

    2.米芾行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也最大。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3.後人學習非常多,米友仁,吳琚,王鐸等,今人有曹寶麟等。

    三、名人評價

    1.書法家啟功:能在中國的北京看到米芾的《研山銘》,飽了眼福。過去看《研山銘》的照片高興,臨《研山銘》高興。今天我90多歲了,看到了真的《研山銘》原作,是眼福啊!能多看幾天就多看幾天。

    2.宋朝蘇東坡:①米書超逸入神。②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非但不愧而已。

    3.明代書法家董其昌:①沉著痛快,直奪晉人之神。②米元章書,筆鋒燦爛,少奇多怪,意到力寡,正當逸處,卻有懶筆。如高陽酒徒,醉後便欲憑兒。

    可以說,米芾的書法藝術價值,在他之後估計沒有人超得過,甚至可以與王羲之匹配,米芾的藝術成就主要得之於晉人書法,是對“二王”書法體系的繼承和發展。

  • 5 # 神韻軒書法

    一,用筆變化豐富,不同方向運筆精妙,就是所說的"八面出鋒″。

    二,結字造險奇特,與眾不同。

    三,節奏上有行與行的用筆輕重變化。

    四,章法上縱向行間的斜正對比,疏密對比,大字群和小字群對比。章法多變。

    五,用墨濃而潤,枯而不燥。

    米芾書法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宋代有吳踞、米友仁、明代有文徵明、王鐸、董其昌、現代有曹寶麟、孫曉雲。學其書而出新意,成為名家。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以上書法作品為米芾所書。)

  • 6 # 劍峰素描國畫

    米字的風格特徵比較明顯,是真正學二王又從二王中脫穎而出的書家。他的字和他本人的性格很相符,放縱不羈,無拘無束,尤其是他後期的字型風格。成為了魏晉到唐宋時期最為鮮明的極具個人風格的書家。對後世的書家影響很深。

    很多人說他是刷字,這也是他的字給人最為明顯的特徵,他的字的筆畫,側鋒行筆較多,這也是區別於其他書家的主要特點,所以,初學者千萬不要學米芾,因為個性太突出,最好掌握和熟練一種行書字型之後再學米芾。

    縱觀中國書法史,米芾的字給中國書法史上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7 # 餘老闆YCL

    米芾是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他畫的枯木竹石、山水人物具有獨特的風格,自成一家,對篆、隸、楷、行、草等書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的作品《多景樓詩》、《拜中嶽命帖》等等……對後人都有很高的學習價值,他的藝術值得後人向他學習……他的藝術家的精神值得永遠傳承……

  • 8 # 李年榮

    是什麼環境下造就了米芾,而米芾書法對後世的影響,這正是米芾書法藝術價值的體現。

    米芾生長在一個“崇文抑武”的宋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宋朝的文化藝術水平也發展歷史高峰。

    對於米芾的瞭解,我們都知道他一個“顛”的名聲,書法“沉著痛快”,“風檣陣馬”,“八面出鋒”,“刷字”等等。確實也響很多人喜歡米芾的字,感覺米芾的書法跳躍,奔放,迅捷,瀟灑,激昂,勢強。

    米芾在臨古字時可以假亂真,竟然可以從別人手中借來的字畫用自己的仿作還給人家,足見他的臨摹能力超強。

    後世學書之人都知道米芾他是“集古字”,而且“集古字”的學習方法一直影響了後來眾多學書者的學書歷程,米芾是怎樣從“集古字”中成就米字風範的,由此聯想開來,諸多的書法家又是怎樣從古帖中脫化而形成自家面貌的?

    米芾在臨摹上強調不與人同,《自敘帖》中說:“古人書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則奴書也”。他崇尚古人的創新精神,他還強調體勢,體勢的營造是米芾書法的精髓,也是米芾書風的一大特色。

    米芾不善楷書,反對專學唐人書法,認為鍾繇為楷書之祖,其字不僅字形大小不一,而且造型左伸右縮,偏側不正,極盡自然之美。而唐書工整極致,缺少變化,筆畫太勻,結構不可移變。“古法喪失淨盡”,是“醜怪惡扎之祖”。他強調書法“大小要各自有分”,筆法不能太勻,必須要有體勢,等等。讚賞唐以前楷書的真率與自然,反對唐書的理性化和程式化。

    從很多史料說明,米芾是敬畏傳統,又能學習前人的法書,敢於創新,塑造自我的書法大家。這也是我們一直以“植根傳統,鼓勵創新”的學書理念。

    米芾是宋代尚意書風的倡導者和革新家之一,書法成就卓爾不群。歷史上學習米芾的王鐸、沈曾植等,都成為書法大家。他們結合時代及自己的學識修養,繼承並發展了米芾書法藝術的各種成就。

    而今我們學習書法,又該怎樣去借古出新,怎樣才能使經典法帖在當今社會得到新得闡釋和演繹。也許米芾的書法藝術能給我們些許啟發,也正是米芾書法藝術價值的體現!

  • 9 # 寫書法的小王

    米芾天賦過人,勤奮異常,未嘗片刻廢書。從《中秋帖》、《湖州帖》等可看出老米在古人身上所下的功夫。米芾作書十分認真,並非不假思索直接一揮而就:“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甘苦自知,創作態度嚴謹。所謂“意足我自足”,不過是指心態充分自由和創作技巧上的異常嫻熟。米芾創作有“古典情結”,每一字、每一筆都有來歷,他與王羲之、李北海、顏真卿、楊凝式等前朝書家皆有繼承因緣,主要來源於二王和魯公。王羲之現存於世可作為範本的主要有三類:一是摹本《蘭亭序》,二是集字《聖教序》,三是一些手札。米芾代表作首推《苕溪詩選》和《蜀素帖》。

    米芾裝成瘋癲的樣子,說出一大堆驚世駭俗的話,故意也好,發癲也罷,其實他心裡非常明白。凡此種種,皆非常人敢言者。米芾對古人書法褒貶極其苛刻,指明道姓,毫不猶疑。米芾不滿足於小王,“老厭奴書不換鵝”,後又說出“一洗二王惡札!”“柳公權師歐,不及遠甚,而為醜怪惡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書”。“歐、虞、褚、柳、顏,皆一筆書也,安排費工,豈能垂世。”只有具備了批判意識,才能站在新起點上。

    翻開中國古代書法史,一切富有創造性的大書家,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廣義上的“美學大師”。他們把審美上的理想之光射進了書法藝術。米芾,就是中國書法史上富有創造性的大書家中的傑出代表。在他的峭拔俊爽、天姿神縱的書法語言中,負載著中國古代浪漫主義的審美理想。也正是他的這一審美理想與書法技巧的完美統一,才使其登上了宋代尚意書風的山巔,成為中國歷史上富浪漫色彩的書法先驅之一。本文試圖結合米芾的生平行跡、書法實踐、書學散論揭示其為什麼會產生如下的審美理想,以及在其書法實踐中又是怎樣實現這些審美理想的。

    米芾書法價值,故凡有貌象聲色者,無鉅細無古今,皆不能出於方圓之內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雖然,此遊方之內者也,至於吾佛亦如之,吾黨祝髮以圓其頂,懷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煩惱盡而理體圓,定慧修而德相顯也,蓋溺於理而不達於事、迷於事而不明於理者,皆不可謂之沙門。先王以制禮樂為衣裳,至於舟車、器械、宮室之為,皆則而象之,故儒者冠圓冠以知天時,履句屨以知地形,蓋蔽於天而不知人,蔽於人而不知天者,皆不可謂之真儒矣,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唯能理事一如向無異觀者,其真沙門歟!噫,人之處乎覆

  • 10 # 殘墨修者

    行書成就流芳千古

    米芾作為宋代四大家之一,尤其以書法聞名於世,其中行書冠絕古今,沒有幾個人能匹敵。

    他的行書書法作品,是行書愛好者的必備書帖之一。我學習行書的時候,第一次看到米芾的帖,就被深深吸引,買了他的書帖來練習。他的字的結構有如傾斜的岩石,看似危險萬分,風輕輕一吹就到,其實堅如磐石,使人肅然起敬。雖然後面棄行迷草,看到行書時腦海自然浮現米芾的行書。

    米芾書法的筆法出神入化,隨心所欲的運用筆法,透過練習和觀帖他的作品,可以提高自己行書水平。他的用墨也是一絕,墨多而不肥,墨少而不枯,有如現代練健美的男人女人,不肥不廋剛剛好,使人看了流連忘返,如能學的米芾書法皮毛一二,在當今也可以呼風喚雨了。

    所以米體的危而堅,跌宕起伏,大氣磅礴的行書流芳千古,得到書法愛好者的敬仰就是他書法的最大價值。

  • 11 # 抱月草堂

    米芾書法的通俗性和具有書法的形質美,符合現代審美情趣,其特殊的筆法和筆勢造就了他獨特的書風魅力。在書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論書品氣格、論創新、筆力,雖略遜蘇軾,黃庭堅。而他的精明,對書法的執著、專一,充滿他的書論,盡顯於書法的靈氣和妍美中。米芾好批評,為藝術直言,歷代書家,無一不評,其中不乏經典,但也有失偏頗,因為,他始終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批評他人。比如,他雖然對王羲之評價甚高,但在論及王獻之的法書時,卻雲:“子敬天真超越,豈父可比也”,認為獻之變右軍法為今體,字畫秀美,妙絕時倫。其實是他的性情筆法,與王獻之更相投。“八面出鋒”並非米芾所首創,他在《海岳名言》中說:“字之八面--已少鍾法”這段話裡,他認為,到了智永雖八面具備,但已少古法了,唐以後,古法亡矣。米芾這裡所指的古法,就是指鍾繇、王羲之書法。可見他對唐楷,過於規整,定式不變之風持有偏見。主張筆力透過手臂達到毫端,故須懸手提筆。他說,以此筆法,八面出鋒,才能達到,“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亦即“骨勁、皮肉、脂澤、風神皆全”。可見,他的王羲之筆法是敬畏的和推崇。米芾是極力反對將字寫成狀如珠子,主張結體要隨字形變化,有意趣,這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得到驗證;主張大字的用筆結體要如小字結密,而小字的用筆結體要如大字一樣舒展。這也是符合米芾書法審美觀的。米芾推崇帖學。其觀點:“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認為刻石,即使最精之刻工,也會致使原跡走形,無法與真跡相比,況且許多碑刻,刻工粗糙,故他不主張學石刻。就書法而言,因其典型的“八面出鋒”之“刷筆”,被譽為最有功力、最富天分。有史書記載,米芾法書流播廣泛,影響之深遠,是“宋四家”其他幾位所不及。即使在當下,崇拜“米字”者頗多,學米芾書法成風。

  • 12 # 弄墨人3476384831199

    米芾說:“若得筆,雖細如髭發亦圓;不得筆,雖粗如椽亦扁。”

    米芾遍臨晉唐諸家法帖,長於臨摹古人書法,融會百家之長而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故被戲稱“集古字”。但他能集古創新,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他書法崇尚二王,提倡在二王書風基礎上創新。米芾擅長楷、行、草、隸、篆,諸體皆精,但尤以行草成就最高。後人稱他的行書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有“八面出鋒”之譽。

    米芾是“宋四家”中最具創新意識的,他以“集古終能自立家”而著稱,以縱橫百家、張揚個性而自成新異,在書法史上彪炳千秋,對宋代及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正如曹寶麟在《米芾評傳》中說:“米元章以超人的天份、淵博的學識和卓絕的勤奮,為自己贏得了萬世不祧的地位。可以說,宋代若無米襄陽,其在整個書法史的光華定會大大地遜色;後世若無米襄陽,其談助的齒頰之間,恐怕也會淡而無味了。”

    米芾的傳世代表作品有《苕溪詩》、《蜀素帖》、《多景樓詩》、《研山銘》、《魏泰詩真跡》等。

    米芾獨縣跌宕的書法藝術風格是由他的運筆、結體、分行布白等各方面鮮明而又強烈的個性特徵形成的。米芾自謂“臣書刷字”說得極為中肯,以區別於他人“勒字”、“排字”、“描字”的不同,他的筆法可以比作繪畫中的蘭葉描。我們從其書法藝術作品中就體會米書在跌宕中往往包含著一股天真自然的情趣,這就是其書法藝術的價值體現!

  • 13 # 三卜草堂

    在中國書法史,米芾以其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佔有重要地位。其書法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前人,個性鮮明,成就矚目。

    一、敢於在理論上批判唐人楷書。指出缺少變化,點畫刻板,“丁道護、歐、虞筆始勻,古法亡矣”(米芾《海嶽名言》);結體太平,“真字甚易,唯有體勢難”(《海嶽名言》五),“真(字)須有體勢乃佳”;章法一律 ,“蓋字自有大小相稱……各隨其相稱寫之,掛起氣勢自帶過,皆如大小一般,雖真,有氣勢飛動也。”(《海嶽名言》十二)。同時指出,唐人楷書做作,缺少天真趣味。批判在當時振聾發聵,且對後世影響極大。

    二、勇於在實踐上推陳出新。米芾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老厭 奴書不玩鵝”,創新精神貫穿他日常臨摹與創作。否認前人名家,努力塑造自我風格,其個人意志突出鮮明,書法風格奇肆跌宕、驚世駭俗。

    蘇軾:“風檣陣馬。”;朱熹:“天馬脫韁,追風逐電”;孫覿:“米南宮跅馳不羈之士,喜為崖異單鷙驚世駭俗之行,故其書亦類其人,超軼絕塵,不踐陳跡。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而絕出筆墨畦徑之外,真一代奇跡也”。

    米芾桀驁不馴的書風,橫掃一切的理論,充分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天賦,成為開宗立派的大師。

    《晨映》李健之 68×68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荷塘清暉》李健之68×45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映日》李健之 68×68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映日荷花別樣紅》李健之 68×45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 14 # 琅琊久石

    米芾的書法可以用沉著痛快、八面出鋒來概括,“痛快”與“沉著”本事對立的風格,米芾卻能在對立中求統一,達到凝練而不滯澀,飄逸而不輕脫。他是宋四家及技法最全面的書法家,在宋四家裡最得二王精神。米芾傳統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米芾終身崇拜晉韻,崇尚晉代二王書法的瀟灑自然。米字變化多端、字跡雄逸、富有氣勢,雄強瀟灑飄逸。宋高宗贊米字“如乘駿馬,進退裕谷,不煩鞭勒,無不當人意”。

    米芾的書法滋養了後世的大家,在後世取法宋四家中,學米芾的最多,當代學二王書法者許多人以學米芾為門徑,因為米芾的書法中保留繼承了二王以來至唐代的二王一脈的書法技法。宋代吳琚學米芾形神兼備,宋以後學米芾書法者不可勝數,得益於米芾而取得巨大成就者如明之徐渭,清之王鐸、當代之曹寶麟、周慧珺等等。

  • 15 # 老溫聊書法

    你的這個問題“宋米芾的書法藝術價值是什麼?”我認為應該從以下3個方面體現:

    1、傳承。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米芾的作品,多用筆爽利、結構奇巧,章法參差錯落、揖讓有序,表現了米芾“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超一流書法的技術水平。但其早期的作品就明顯帶有晉代王羲之的影子。如《方圓庵記》(下圖一),楷化特點明顯,結體、筆法皆由晉人出,不像《蜀素帖》、《苕溪詩帖》等風格明顯、“刷字”特徵突出。

    2、創新。學書人都知道,書法藝術在各個歷史階段,各有其不同的特點。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而米芾巧妙地避開了唐代書法的嚴謹法度,直追晉人的韻味,且成功地形成了自己“刷字”的鮮明風格。

    3、影響。大家知道,在書法藝術方面,宋代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然拋卻蘇、黃在文學上的影響,單論書法而言,米的功力最深,尤其是行書。歷代大家對此都有評論,如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雲: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後世大家追隨者甚眾,尤在明末,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山等莫不從米字中取“經”,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除此之外,其書論也頗多,如《書史》、《海岳名言》、《評字帖》等等。

  • 16 # 渺渺無蒍

    米芾對書法的分佈、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大概姜夔所記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幾十年集古字的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學米芾者,即使近水樓臺如者也不免有失“艱狂”。宋、元以來,論米芾法書,大概可區分為兩種態度:一種是褒而不貶,推崇甚高;一種是有褒有貶,而褒的成分居多。持第一種態度的,可以蘇軾為代表。

  • 17 # 壹點文化楊君卓

    書法

    風格特點

    米芾平生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也有讚美說“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家”(王文治)。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氏書法成功的來由。根據米芾自述,在聽從蘇東坡學習晉書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響最深: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段季展。清和帖

    元豐五年(1082年)以後,他開始尋訪晉人法帖,得到了王獻之的《中秋帖》。這先入為主的大令帖(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生性不羈的米芾並不滿足於王獻之的字,早在紹聖年間就喊出了“老厭奴書不換鵝”,“一洗二王惡札”。

    儘管如此,此時的米芾書法並沒有定型,他在元祐三年(1088年)書寫的《苕溪帖》《殷令名頭陀寺碑跋》《蜀素帖》,雖然寫於一個半月之內,風格卻有較大的差異,還沒有完全走出集古字的門檻。元祐六年(1091年)後,米芾卜居海嶽庵時,又學過羊欣書法。直到“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何以為主”時才最後完成了自己風格的確立,大概在五十歲以後。

    在定型的書法作品,由於米芾過於不羈,一味好“勢”,即使小楷如《向太后輓詞》也是如此。這“勢”固是優點,但同時又成了他的缺陷。“終隨一偏之失”,黃庭堅之評價褒貶分明,應該是比較客觀的、公道的。宋人黃長睿評其書法,“但能行書,正草殊不工”,當時所謂“正”,並無確指,不一定是如今的“正楷”,倘指篆隸,倒也恰當。米芾篆隸,的確不甚工,草書也寫得平平。他後來對唐人的草書持否定態度,又囿於對晉草的見識,成績平平自然在所難免。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的李志敏評價:“米芾謂‘草書不入晉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書之所以未見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籬也”。 [26] 德忱帖

    米芾以書法,若論體勢駿邁,則當屬第一。證之其書法,二十四歲的臨桂龍隱巖題銘摩崖,略存氣勢,全無自成一家的影子;三十歲時的《步輦圖》題跋,亦使人深感天資實遜學力。三十歲時在長沙為官,曾見嶽麓寺碑,次年又到廬山訪東林寺碑,且都題了名。元祐二年(1087年)還用張萱畫六幅、徐浩書二帖與石夷庚換李邕的《多熱要葛粉帖》。

    書寫技法

    米芾作書十分認真,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不假思索一揮而就。米芾自己說:“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明範明泰《米襄陽外記》)。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箇中行家裡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

    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筆法,如“門”字右角的圓轉、豎鉤的陡起以及蟹爪鉤等,都集自顏之行書;外形竦削的體勢,當來自歐字的模仿,並保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沈傳師的行書面目或與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學段季展,“獨有四面”、“刷字”也許來源於此;褚遂良的用筆最富變化,結體也最為生動,合米芾的脾胃,曾贊其字,“如熟馭陣馬,舉動隨人,而別有一種驕色”。

    米芾對書法的分佈、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大概姜夔所記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米芾《臨沂使君帖》

    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幾十年集古字的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學米芾者,即使近水樓臺如者也不免有失“艱狂”。宋、元以來,論米芾法書,大概可區分為兩種態度:一種是褒而不貶,推崇甚高;一種是有褒有貶,而褒的成分居多。持第一種態度的,可以蘇軾為代表。強調要在氣質、意趣等方面嚴格分辨二者的區別”(阮璞《蘇軾的文人畫觀論辨》)。他所謂的“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合於天造,厭於人意”等,都是以傳統的造詣、功力、格法標準來要求繪畫的。簡單地說,就是舊的傳統,新的趣味。同是文入畫之祖的米芾卻不屑於這樣的調和,米芾的成功在於透過某種墨戲的態度和母題選擇達到了他認可的文人趣味。米芾意識到改變傳統的繪畫程式和技術標準來達到新的趣味的目的。

    米芾自稱“刷字”,明裡自謙而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體現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心盡勢盡力。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

  • 18 # 紈絝大先生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米芾謂‘草書不入晉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書之所以未見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籬也”。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 19 # 千年蘭亭

    學習書法,任何技法方面的東西,我認為,只要方法得當,並不是什麼難事。問題的關鍵在方法。

    所以,我認為,米芾對書法的貢獻,不在於他的字如何“八面出鋒”,不在於他如何“刷字”,而在於他學習書法的方法。

    米芾的第一個貢獻:入口宜小,越拓越寬。

    老米學書,初從顏柳入手,知二人與歐字淵源較深後,於是學歐陽詢,再旁及褚遂良等,而後聽從蘇軾建議,上溯魏晉,宗法二王,終於修成正果。

    這一點與江南的“踩藕”極為相似。

    找到一片背面帶粉紅色點的荷葉,順著荷杆赤腳下去,探著藕後順著藕節探向左右,將枝枝節節都“踩”到後,伸手下去,一支藕便完整地取了出來。

    此時隨手扳下一節,在水中蕩一蕩,再一口咬下去,一個字:甜;再一個字:脆;再一個字:爽。

    學習書法與“踩藕”異曲同工,道理一樣,找準切入點,順著知識點往上溯源。這不得不說是米老怪對書法最大的貢獻。

    米芾的第二個貢獻:廣取博收,集古成字。

    米老怪雖然聰明,但性情狡黠,愛走捷徑,不喜下苦功。他學楷書,知道個大概,便不再肯用功,轉向更好糊弄的行書。

    但學行書,又是這學一點,那偷一招,於是他的字中既有顏真卿的“蟹爪鉤”,又有歐陽詢的險峻,他美其名曰“集古字”。

    集古字,當然是我們學習書法的一種好方法。不死守一家,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需要說明的是,人家米芾聰明,玩點小聰明,就能將各位大家的字很好地拼湊在一起,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米字”。

    但我輩沒有老米的聰明,要想“集古字”,那就只有老老實實靜下心來,臨遍諸家,方能化古而食,書寫時才可隨心所欲地運用。

  • 20 # 下雨的天空1981

    翻開中國古代書法史,一切富有創造性的大書家,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廣義上的“美學大師”。他們把審美上的理想之光射進了書法藝術。米芾,就是中國書法史上富有創造性的大書家中的傑出代表。在他的峭拔俊爽、天姿神縱的書法語言中,負載著中國古代浪漫主義的審美理想。也正是他的這一審美理想與書法技巧的完美統一,才使其登上了宋代尚意書風的山巔,成為中國歷史上富浪漫色彩的書法先驅之一。本文試圖結合米芾的生平行跡、書法實踐、書學散論揭示其為什麼會產生如下的審美理想,以及在其書法實踐中又是怎樣實現這些審美理想的。

    米芾書法價值,故凡有貌象聲色者,無鉅細無古今,皆不能出於方圓之內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雖然,此遊方之內者也,至於吾佛亦如之,使吾黨祝髮以圓其頂,懷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煩惱盡而理體圓,定慧修而德相顯也,蓋溺於理而不達於事、迷於事而不明於理者,皆不可謂之沙門。先王以制禮樂為衣裳,至於舟車、器械、宮室之為,皆則而象之,故儒者冠圓冠以知天時,履句屨以知地形,蓋蔽於天而不知人,蔽於人而不知天者,皆不可謂之真儒矣,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唯能理事一如向無異觀者,其真沙門歟!噫,人之處乎覆載之內,陶乎教化之中,具其形,服其服,用其器,而與其居也,特不然哉?吾所以為是庵也,然則吾直以是為蘧廬爾。若夫以法性之圓事相之方,而規矩一切,則諸法同體而無自位,萬物各得而不相知,皆藏乎不深之度,而遊乎無端之紀,則是庵也為無相之庵,而吾亦將以無所住而住焉。當是時也,子奚往而觀乎?”嗚呼,理圓也,語方也,吾當忘言與之,以無所觀而觀之於是,嗒然隱几。予出以法師之說授其門弟子,使記焉。元豐癸亥四月九日慧日峰守一記。不二作此文成,過予,愛之因書,鹿門居士米元章。陶拯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有哪些好看的電視劇?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