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籃球的某些事兒
-
22 # 一二三切西瓜
一、時代不同了
曾經背打的時代,奉行的是三角戰術,慢節奏的戰術,類似早期的活塞和馬刺,一回合一回合,一板一眼地打,每一回合都錙銖必較。現在基本是小球戰術,失誤幾個球沒關係,節奏就是要快,類似納什時代的太陽,船長時代的勇士,這些都是當年小球時代的典型。
二、沒有統治級的中鋒
就像樓主上面發的照片一樣,現在的時代、沒有像奧尼爾、奧拉朱旺、姚明、鄧肯這樣的統治級中鋒,現在的中鋒好多都能拉出來遠距離的投籃,統治能力已經不足以專門給中鋒設計背身單打的戰術。曾經奧尼爾時代,防守奉行著一句話“奧尼爾拿到球,防守就算失敗了”恐怖如斯,巔峰時期的能打敗奧尼爾的只有罰籃了。
三、三分球命中率提高
曾經大家共有的觀點書離籃筐越近越,命中率越高,可在現在的NBA可不這樣。庫裡巔峰期,過了半場,一群人都提心吊膽。三分球命中率的提高,大大削弱了背身單打的戰術地位。簡單的算術題,背身單打耗費體力不說,得分僅2分。兩回合的三分球,抵得上三回合的兩分球。掐指一算,哇靠!還是三分球大法好啊!至此背身單打越來越少。
總結:
無論小球時代如何發展,老祖宗的手藝可不能丟啊!還是希望接下來的幾年,背身單打的球員能越來越多吧!改變一下現狀,出現一個超巨中鋒什麼的。
-
23 # 夢寐以球
這麼說吧,只要是背對籃筐的技能,幾乎都成為了小球的犧牲品。
小球時代是什麼,我個人的理解就是,無限的最求進攻回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戰鬥,在回合數比對手多的情況下,贏得可能就當然就會越大。
追求回合數現在已經到了什麼地步?本賽季,雄鹿隊場均回合數已經達到了105.4次,而在2000年以前,阿德爾曼帶領的巔峰國王也不過只有100.6個回合。現在更讓人瘋狂的是,大部分球隊現在已經到了不要內線球員的地步,而背身單打原本使用最多的就是內線球員。
即便是像阿德、戴維斯這樣的內線球員,現在也很少使用背身單打的技能,為何?因為他們現在都練就了一身中遠投的本領,他們大多數時間都不在再內線待著,他們需要做的是為突破的隊友拉開空間,同時加大外線的投籃威脅。因為現在大家都沒有了傳統的內線,所以防守球員的防守面積也會跟著擴大,如果內線球員在高位拿球想一步一步背打進內線,耗時又耗力,拿球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失誤,一旦出現失誤,那無疑是給了對手反擊的機會,反而費力不討好。所以,與其背對著籃筐,不如面對籃筐來的更直接了當。
根據現代籃球的要求,大多數年輕球員都是那種能跑能跳的型別,實際上,他們的籃球技術非常粗糙,只要跑得快,跳的高,配上一個能夠喂餅的後衛,他就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實用的吃餅型球員。根本就不需要有什麼投籃能力、背身單打的技術。
只有適者才能生存。所以無論是球員也好,戰術也好,籃球技能也好,都是為了適應這個現在的小球時代,為了追求更多的回合數。所以像背打這種會影響回合數的招數,只會是越來越少的出現了。
-
24 # 知道不知道知道是幾
因為追求進攻效率更本不需要,但你背對打的時候不如傳給空位直接投籃來的快,現在個個都是神射手,不像之前很多球員命中率低下得分權掌握在一個兩個人手裡!現在每個只要有機會都可以得分所以選擇傳球效率高一倍
回覆列表
說到背身單打,最具代表性就是奧拉朱旺,喬丹和科比。現役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安東尼和阿爾德里奇了吧。新生代的誰背身技術比較好,一時還真想不出來是誰(大家可以說說看)。。。
目前聯盟小球盛行,整個NBA都在實施快打旋風,就連馬刺都在提速,西部某隊恨不得8秒結束戰鬥。現在已不是“防守也能拿總冠軍”的時代了,有些打法自然而然的被淘汰了,不是它不實用,而是它不適用。
勇士的成功給聯盟所有的球隊上了一課,死亡五小席捲全聯盟,主打防守反擊,追夢持球,庫裡和湯普森交叉跑位,鋒線掩護,一個空位結束戰鬥,杜蘭特的到來讓這個打法有了更多的選擇。就連CBA也開始朝這個方向發展了,廣東隊利用兩個小外援再奪總冠軍就是更好的例項。
從庫裡到利拉德再到特雷楊等等,殺手鐧都是外線。這是趨勢,是NBA發展的趨勢,作為球員肯定會跟著NBA的發展隨波逐流。
話說回來,論觀賞性,還是背身單打比較有看點。身體對抗,腳步移動,翻身跳投等一系列的技術運用。在以前無論是內線球員還是外線球員都是必修課。現如今很少有人使用,真是看一眼少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