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廈門哺乳指導催乳師
-
2 # 小剛哥說教育
有一則網路新聞看了讓人觸目驚心——
河南15歲男生作業寫到半夜12點猝死
這樣的事情雖然是特例,但是學生睡眠不足卻是普遍的現實。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的未來,更要關注孩子當下的生活狀態。
父母應該更多地讓孩子活在當下,應該更多地為孩子的健康、權利考慮,而非一味地想著未來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孩子的休息和健康。
另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示範作用也是影響其睡眠休息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兒童長大成人之後,很多方面比如飲食等生活習慣,受父母影響很大。
這個問題說大了是個社會問題,教育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做我做起,從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做起。
-
3 # 北校生
處在初中時期的學子們,尤其是初一,可能是由於剛從小學升到初中的過渡時期的緣故,學習習慣及學習壓力沒有適應,導致很多的同學在剛步入初一時,會很不適應,白天聽課跟不上,晚上回家瘋狂花時間預習、複習、完成作業彌補白天的空白!
但是針對這種現象以及問者所問的問題,我給出我的經驗及建議——要及時制止孩子這種瘋狂花時間熬夜學習的習慣,尤其是剛上初一、高一的學生!原因如下:
一、晚上花大量時間學習,那一定是白天的時間沒有抓緊,肯定有白天上課沒有好好聽課、課間沒有充分利用時間預習、寫家庭作業,放學沒有立刻投入學習狀態!反之、如果都做到了以上三點,那他肯定會早早完成一天的任務,甚至還有時間看個電視,玩個遊戲,順便早睡!
所以說,晚上花大量時間瘋狂熬夜學習的,大多數都是自己所導致的,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都是學生咎由自取!
二、晚上花大量時間熬夜學習,看樣子像是為了第二天更好的跟上老師節奏,為了更好的學習,實則不然,晚上睡眠時間浪費,導致睡眠不足,第二天還得按時去上課,最終的結果就是第二天上課打瞌睡,上課聽課質量大打折扣,緊接著繼續晚上花大量時間補習功課,這隻會造成惡性迴圈,百害而無一利!
三、針對於問者,您一定是孩子的父親或母親,非常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處在初一時期的學生,正是身體發展的黃金時間段,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是保障,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請及時制止!
建議採取措施!及時制止,給學生以壓力,讓他意識到白天學習時間的重要性!珍惜白天的學習時間,確保晚上的睡眠時間!
-
4 # 晚飯哥
作為過來人,談一下感受,其實小初學習主要是積累知識,打好基礎,不需要像高中那樣去衝刺,初中知識點也沒有那麼難懂,只要正常認真上課聽講,課後加以習題鞏固,成績不會差的,正常作息時間足夠。而初中階段正是長身體長個的時候,長期晚睡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不利,所以還是不要這種昂貴的堅持了,另一方面初中如果學習壓力壓得太緊,到了高中課程更多,壓力更大,那到時候孩子再去怎麼應付呢,難道要通宵學習,人能承受的壓力是有限的,就像海綿一樣,擠壓到一定程度,再去擠海綿就會破壞,人也一樣,所以不建議再這樣堅持了,畢竟代價太大,也不合理。
-
5 # 諸葛亮在襄陽
作為一名家長,其實遇到這種事情是很糾結的。看著孩子這樣的辛苦,每天做作業做到12點多,怎麼不心痛?我經常和家長聊天說,你不要小看搞學習的孩子們,他們和大人不也一樣早出晚歸,像上班一樣嗎?每天很早起床去學校,平時小測驗,每個月還有月考,考完還要質量分析,老師就是學生的主管了,在檢驗孩子的工作成績。作為大人,我們都知道,如果主管經常檢查員工,壓力很大,搞的不好還要被批評,影響一天的心情。孩子們何嘗不是?他們還小,都要接受這樣和那樣的壓力。有時候想想,真的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永遠只有兩三歲,可以天天開開心心,無憂無慮的玩耍。但是,我又知道這是不現實的,他們終究會長大。
與其去心疼自己的孩子,不如放手,讓他去獨立成長。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是多和孩子溝通,去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多關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我們大人都知道,只要每天開心幸福,再苦也是樂。或許,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還有,您是不是要分析一下,孩子是不是做題的方法不多,效率沒有提高。有的孩子做題很慢,有時候也會心不在焉,耽誤很多時間。為什麼有的孩子很早就做完了?這個也需要分析一下。如果班級所有孩子都做到很晚才寫完作業,這就是老師佈置作業不合理,可以和班級家長會溝通,再和班主任反饋一下。我相信,合理的溝通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學習很重要,畢竟孩子的健康更重要!
-
6 # 半支粉筆
初一學生寫作業到晚上12點,對待這個現象,我們首先要調查清楚,看看究竟是什麼情況。大多數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做作業磨磨蹭蹭,效率低。該寫作業的時候不寫,等到推不過去的時候,才會急急忙忙寫作業,一直寫到晚上12點。對待這種情況,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可能是老師真的作業佈置過多,家長調查清楚後,要委婉地向老師提成建議,減少孩子的作業,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初一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不利於初中階段的學習。
總之,要和孩子及時溝通,多方面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對症下藥,用長遠的目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
7 # 淺底游魚1
無論什麼原因寫作業到十二點都不應該是常態。如果經常性的這樣,題主需要去核查下作業容量與學生的作業質量了。正常狀態下學校不會佈置這麼多作業,多半是學生做題習慣出了問題,這種情況要針對自己小孩作出相應調整。如果是學校作業太多,可聯絡其他家長看看是否有共同的困惑,可以向學校建議,或像學校主管部分反映情況。總之無論哪種情況,問題肯定存在。現狀需要改變
-
8 # 小瑩課堂
個人感覺讓他去睡覺。休息不好,明天的課程又聽不懂了。
但是家長也需要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畢竟初一不應該寫到這麼晚。
1.是不是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多。如果佈置的作業多,可以向學校反映,也有可能最後一節課是自習,孩子在校不寫,最後一節玩,我見過這樣的學生。
2.今天學的知識上課沒聽懂。一部分學生上課沒聽講不會,導致寫作業很晚。這就需要家長自己給學生講解不會的問題,或找個老師教教他。
3.最常見的是學習習慣不好。家長盯著他才學,自己走神很厲害,這就需要學生自己製作晚上作業安排表。做不完就不讓做了,或讓他分析做不完的原因。在按計劃完成後,可以給他點獎勵。比如周天帶你去看電影等。
-
9 # 崔先生103
作業寫到晚上十二點不值得提倡,才初一的孩子長時間熬夜對身體成長不好,小升初過渡階段開始壓力會比較大,初中階段的學習慢慢適應過來就好了。
-
10 # 花自香17
初一的學生,寫作業到深夜12點多,還猶豫選擇繼續寫作業還是讓孩子睡覺的問題,這個家長,孩子的監護人,該清醒清醒了。
我是30多年的初中教師,也是多年班主任,我對學生說,如果偶爾作業10點多,就堅持一下,10:30休息。連續兩個晚上就不行了,10點前上床睡覺。如果作業感覺多了,白天抽時間趕趕小的容易的,晚上儘量保證睡眠,再保證作業。
我是孩子家長,孩子初一身高、體能都不是很好,一直要求孩子9:30前完成作業,完不成也要準備睡覺。
試想,孩子每天晚上熬時間,明天上課怎麼有精力?長期下去,身體發育都要受到影響了。
再說,初一的學習任務能值得這麼長時間付出?要不是孩子磨蹭習慣不好,就是作業佈置不合理。
找對原因,對症下藥,解決問題。作業晚了是表象。按時作息是不可改變的原則。
-
11 # 貓小咪教授
這問題問的就不對啊,寫到11.30明顯不正常,要麼作業太多,嘛得跟老師溝通,要麼孩子拖沓,那就培養習慣,要麼他不會!那就是個大問題了
-
12 # 阿娥你好
初一孩子每天寫作業寫到半夜,要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課程變多不適應
初一是小升初的銜接階段,課程從小學的主3門增加到6門,課程深度加大、廣度加寬,對於在小學階段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來說,心理準備不足,所以應對吃力是自然的。
作業量過多
每天上5到6門課,主課語數英每天必上,副科有可能隔天,只是有可能,假設主課作業每科需要40分鐘,副課作業每科需要30分鐘,每天作業時間需要2個小時到2個半小時,如果從7點半開始做,9點或9點半能做完。
以上為理想情境,也就是班裡前10名能完成。其餘的,排名越靠後,寫作業能力越差,完成時間拖的越久是自然的事。
寫作業慢
1、條理性差,好習慣沒養成
表現:學生不會合理安排寫作業的先後順序。
原因:小學階段的生活和學習,父母代替或包辦過多,干擾剝奪了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做事情沒條理。
對策:家長要學會慢慢放手,生活上,孩子自己的書桌、抽屜、衣櫥、床輔、房間自己收拾整理;學習上,分清主次、急緩、難易,排好順序,最好有書面計劃。
2、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嚴重
表現:輕易下筆隨手就擦,放大書寫小缺點老是撕了重做。
原因:家長是“完美控”,小學階段寫字和紙面苛求完美,正面鼓勵少,負面責備多。
對策:有意進行“脫敏訓練”,精神鼓勵或物質獎勵孩子少用甚至不用橡皮,放鬆對孩子握筆姿勢、字的美觀程度的要求,只要字別疊一起,清楚工整別人能看清即可,其實認真思考後再下筆寫就會少出錯了。
3、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弱
表現:對學習沒興趣,聽課效率低,知識點缺漏太多。
原因:小學階段基礎沒打好,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態沒養成。
對策:象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先做會做的,不會的請教同學或老師,上課注意聽講,上課注意聽講,上課注意聽講,重要的事說三遍。
4、學習沒樂趣,完全被動學習
表現:故意磨蹭。
原因:小學階段學校作業做完還有家庭作業,不停地學習,孩子不是學習機器,久而久之,學習的“胃口”壞了,磨蹭成了習慣。
對策:作業完成後的時間孩子自由支配,前提是成績,在成績均分達到80分以上就可以。
5、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表現:沒有時間概念,學到幾點算幾點。假設8點開始學習,11點睡覺,最多2個半小時學習時間,因為收拾洗漱上廁所至少需要半小時,這個意識就是時間觀念。
對策:不妨設好鬧鐘,先把每項作業計劃好時間,鬧鐘時間設定在預定完成時間前10分鐘。
6、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表現:坐不住,容易走思,小動作多
原因:寫作業習慣沒養好,學習是踏實投入才有切實產出的過程,需要信心和耐心相輔相成,主觀上經常溜號或客觀上不斷被打擾,定不下心來做事,幹啥都慢。
對策:做完一科休息5分鐘。家長提供環境支援,不要在孩子寫作業時打擾,培養好習慣用“加法”,修正壞習慣用“減法”。
詳解一下,如果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用鼓勵的方式讓好的行為多多重現,因為好行為堅持的越久,形成的好習慣越穩固;如果修正孩子的壞習慣,就鼓勵壞的行為逐步減少,因為壞行為出現的越少,壞習慣被改掉的希望越大。
7、協調性差,感統失調
表現:思維和手不同步;手眼不協調。
原因:生理影響心理。
對策:感統訓練。
治病講究“對症下藥”,教育講究“因材施教”,寫作業是學習的一部分內容,學習是基礎、心態、習慣、方法、能力的綜合體,學習既不可能輕鬆愉快,也不至於苦大仇深,就算非得累個半死,也得累的有價值不是?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巧學,讓學習的每一分鐘產生每一分鐘的價值,才抓住了學習的關鍵。
-
13 # 霍體清
初一孩子每天寫作業到半夜12點多,到底應該狠心讓繼續,還是為了健康成長讓睡覺?
初一的學生,一般在12歲左右,課程以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為主,課業量基本不大,正常學生從吃完晚飯7點開始,到9點,最多九點半能完成,假如老師留的作業多,也多不過10點。
現在孩子每天半夜12點多才寫完,是孩子寫作業的速度太慢,再加上故意磨蹭。原因可能有,家長總是催促孩子快,總說孩子慢;從上學開始,孩子完成老師留的也做以後,家長額外增加內容,孩子內心牴觸;老師家長教育方式不對,孩子與學習作業建立消極條件反射,寫作業的時候煩躁,所以快不起來;這種寫作業的方式,孩子效率極低,幾乎什麼都記不住,只是消磨時間;最後一點就是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找到孩子寫作業慢的根源,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嚐到成功帶來的愉悅感覺,就可以提升速度,更主要的是學了能記住。
-
14 # Jenny老師
您好!我是一位來自初中一線的老師,有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多年擔任班主任。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毫不猶豫的讓孩子先睡覺!原因是:人每天晚上必須有足夠的時間睡眠,第二天才有好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工作中。而初一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睡眠時間都不保,既影響了第二天上課的質量又影響身體發育,如此的惡性迴圈,必然身心疲憊,成績上不去,身體又被累垮了,得不償失啊!所以,家長啊,要醒醒了,孩子學習成績固然重要,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啊!以後還是讓孩子在晚上10點前就睡覺吧!
那麼怎樣才能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又不影響睡覺呢?
第一、平時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放學回到家了,假如還沒得吃飯,那就讓孩子先做作業吧!大人在做飯,孩子在寫作業,不亦樂乎!
第二、吃完飯休息半個小時,就開始學習,先複習當天的上課內容,再寫作業,會做就做得快了,作業的效率就高了。
第三、寫字太慢?平時買字帖回來多練字,堅持練,寫字的速度就快了,而且字又寫得漂亮!
第四、改掉不良的習慣。比如有些孩子放學回到家首先是玩遊戲,玩到差不多到睡覺時間了才想起作業還沒做,導致寫到半夜,所以要合理安排玩和學習的時間,要把學習放在首位,不要有拖拖拉拉的壞習慣。
第五、問一下同班的其他孩子,他們做作業到幾點?假如大家都在晚上9:00前就完成了,只有你家的孩子要做到半夜,那就是自身的原因了。要與孩子溝通怎樣才能學得會,作業怎樣才能按時完成了。
第六、要是全班同學的大多數都要做作業到半夜,那就是老師佈置作業太多了,要與老師溝通了。
所以,孩子做作業到半夜還不能完成,先讓孩子睡覺,第二天再找原因,不要半夜還繼續做作業了。
-
15 # 江蘇2021新高考
初一孩子每天寫作業到半夜12點多,到底應該狠心讓繼續,還是為了健康成長讓睡覺?
孩子已然成了名副其實的“學困生”,學習讓孩子犯困,連正常睡眠都無法保障。長此以往,孩子必然厭學,必然變成您認為的“非常叛逆”“無法挽救”的孩子。
要改變這樣現狀,請家長先做以下“動作”:
1. 零距離、十萬分耐心陪伴孩子學習作業。
2. 孩子放學後:安排臥床閉目休息下,安排時間一般一刻鐘到半小時;晚飯不宜飽腹暴飲;飯後散步並交談十分鐘左右,讓孩子放鬆心情;期間還有多的時間,孩子自行安排閱讀或者“無癮類興趣愛好”;最遲晚七點開始學習作業,可以稍提前一刻鐘。
3. 先複習後作業。孩子學習暫時落後,建議優先完成數學作業,遇難即止不著急講評,九點後給孩子機會再思考一遍再講評;第二項作業讓孩子自行安排,孩子喜歡哪科就優先哪科,以此類推。中間孩子若走神,煩躁,家長要忍耐或陪伴聊天或轉移注意力,並評估這樣表現程度,評價孩子是否在改善等等。
4. 晚九點前後,安排孩子自行選擇室內體育鍛煉專案,微汗為準,一刻鐘左右,提神醒腦,促進大腦血液迴圈,並補充水飲或牛奶。
5. 繼續晚後半段學習作業,學習效率在下降,也是孩子不太感興趣的學科作業,家長要接受且忍耐。此段時間完成作業,要鼓勵孩子查閱課本或資料工具書籍,然後家長可以適當抽取一小部分,請孩子講解給你聽聽,為什麼這樣回答,諸如此類。
6. 確保十一點前上床入睡,入睡前沖澡,更加助力孩子睡眠。夏天可以先沖澡,因人而異,優選自己適合的。
7. 作業不能完成,家長應主動和老師溝通好,部分作業可以考慮留到週末補充,週末查漏補缺,同步完成。好的有規律的作息,是孩子次日聽課的最基本保障,否則,惡性迴圈。
8. 為了孩子,家長一定要挺住。要麼,孩子學習不好,精力充沛必然後患無窮,或者自卑影響一生幸福。
......
-
16 # 小知夏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你首先要問下你孩子的老師或者同學,是否每天都有這麼多作業,別的孩子每天能在幾點完成。我總覺得老師不可能每天佈置這麼多作業,以至於孩子要做到半夜。
如果別的孩子能在十點完成,而你的孩子要做到十二點,那就要查詢原因了。是速度太慢,還是磨洋工。速度慢要鍛鍊做作業速度,如果不鍛鍊速度,恐怕到高考試卷都做不完。如果是磨洋工,就是你家長拿出魄力的時候了,希望孩子沒有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祝孩子成績優秀!
-
17 # Scarett
初一孩子寫作業熬到12點多,家長為了孩子健康要他/她停止作業休息合情合理但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難道以後次次不讓孩子完成作業?
學生經過小升初這一階段,進入初一,雖然從以前的3門功課學習變成6門,作業量有所增多,但初一要熬夜至12點多還真比較罕聽罕見。筆者認為這種情況八九不離十問題在孩子自個兒身上。一、不良的聽講習慣。如果孩子課堂上聽講不認真,很容易走神或者小動作多,難以專注,那他/她慢慢就聽不懂課堂內容,會的也越來越少,就加大了作業的難度、拉長完成作業的時間。這種情況剛進入初一還不明顯,後面負面效應會逐漸顯現。有的家長髮現孩子一開始還可以後面不對勁大都這種情況。二、不良的做題習慣。有的孩子回到家不是儘快做作業,玩得差不多才開始。有的孩子做題時喜歡聽著音樂,開著電視機。更有甚者,玩玩手機再做,做個把小時再玩一會兒。這樣子作業質量能好、能快嗎?三、不良的負面情緒。按道理低年級孩子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但不排除極個別孩子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開始討厭上課、做作業、考試之類的事情。那他/她雖然在做作業,但做作業速度特別慢。如果家長朋友們發現初一的孩子出現做作業至12點多的極端情況,您可以這次要求他/她趕緊睡覺,但估計是作業過多導致的可能性不大,還是多觀察、多溝通,找出問題,尋求解決之道。要知道學習越來越難是必然趨勢。
-
18 # 簡單的金牛
不寫完睡覺,第二天作業無法上交,老師會怎麼處理?我想不會是沒寫就算了,肯定要補,或處罰。我孩子學校,作業7次不交就要處分了。寫的再晚也要硬著頭皮完成!
-
19 # 綠衣黃裳99
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一樣。
有的孩子本身很認真,只是思維慢。我家孩子每天作業做得很晚。曾經我也想跟他約定時間,到點就停筆不許做,寧願第二天挨老師批評。
但實際操作起來根本就不行。不許他做作業,他就趴著寫字檯,不肯睡覺。他覺得不讓他做作業,第二天簡直是沒法活,晚上也睡不著。
不要光強調孩子的作業結束時間,還要看他的作業開始時間。我曾經有一個學生小謝。寄宿生在校8:45夜自修結束,回宿舍休息了。他在家10:30都沒做好。後來仔細詢問,才知道他回到家,先看半小時電視。吃好晚飯之後,慢吞吞地洗個澡。等他開始做作業,最起碼七點鐘了。他比別人晚開始兩個小時做作業,那比別人晚結束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題主先要弄清楚,自己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導致作業做得很晚?
初一的孩子天天熬到12點多,無論如何,時間久了,都吃不消。
建議題主,勸孩子適當地放棄一些作業,休息好,才能提高第二天的聽課效率。
-
20 # 使用者8033097057557
外面託晚班做作業每天9點半睡覺10點,我叫孩子8點半回來,做不完也別做了,1200一月我寧願錢扔點掉,孩子每天說累,嘴巴總潰瘍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是單純的讓他睡不睡的問題,首先,你得弄清楚,孩子每天寫作業到半夜12點多,是因為孩子的作業多,還是孩子做作業的效率低而拖到12點多,別的孩子也是做到12點多,大致弄清楚這些,如果是孩子的作業多,家長聯名反應給老師,適當減少作業量,提高質量也是一種辦法,如果是因為孩子效率低而拖到12點多,這個可以跟孩子一起找原因,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爭取把時間提前。
還有一個看孩子的學習狀態,他是被動還是主動的,願不願意學習到12點多,如果他自己覺得OK的話,你的擔心就是多餘的,如果他自己也牴觸,那就應該多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一刀切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