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牛牛美圖集
-
2 # 雲訊空間站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是傳統金融行業的網際網路化,目前國內的互金行業僅僅是把線下業務搬到線上辦理而已,沒有真正的融入網際網路精神,銀行業務基本上就是當年的當鋪老闆思維模式開展,即典當;極少數的所謂以大資料、徵信來放貸款的金額公司其實是以前的民間高利貸,掛個羊頭,賣的還是狗肉;鑑於此,才出現了眾多暴力催收鬧出人命的事,政府高層已經認識到此問題將危及國家社會的穩定,所以巳在9個省完全禁止開展p2p業務,相信會很快全國禁止,因為高利貸不管如何包裝,始終是高、利、貸!大規模超出社會平均利潤率的借款一定會出問題的。所以3-5年未來的網際網路金融規模會消減很多,潮水退去祼泳者必將現形。
-
3 # 深圳大土豆
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1.網際網路金融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金融服務,提供了便利。但從本質上講,網際網路金融只不過是提供了一種補充的模式,將傳統的業務模式根據網際網路的玩法搬到了網上,這個過程就是金融脫媒。所謂“金融脫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況下,資金供給繞開商業銀行體系,直接輸送給需求方和融資者,完成資金的體外迴圈。
2.隨著以城市為核心的網際網路使用者體驗的逐步完善,未來在市場競爭重點將由城市轉為城鄉並重。現階段網際網路金融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原因一方面是資訊比較透明,安全約束機制比較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心城市的消費、支付方式電子化程度比較高。但是,三、四線城市和廣大農村相對空白,缺乏相對應的金融產品,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上看,這塊蛋糕還可以做大,是當下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市場前景。
3.與傳統金融業相比,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掌握的核心優勢在於支付渠道和海量的資料積累,能夠對借款人的資本信用做即時、快捷的評估,並進入貸款操作的流程。未來,隨著網際網路徵信技術的發展,一方面線上的徵信平臺利用多元化的資料,或者將線上的生態圈普及到線下,建立交叉徵信;另一方面,線下的徵信資料和環節將電子化和批次化的手段以線上的方式展現出來,完成徵信線上化。
想讓網際網路金融更好地發展下去,需要加強監管,並推動我國徵信系統的建設,同時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在建立監管體系的同時,更多給予網際網路創新以包容,促進其健康發展。
-
4 # 我的愛那麼帥
網際網路金融,給生活確確實實帶來了方便。比如我們現在沒錢,隨時可以借到錢,但是利息也很高,一定要合理安排,要不然會害了自己,不過網際網路金融概念的股票,還是給力的
-
5 # 財經小助理
(1)網際網路銀行逐漸風行
網際網路銀行是一種利用網際網路遍佈全球的地理優勢和它不受時間以及空間的約束,可網際網路銀行是在傳統銀行的基礎之上,將銀行的各種業務都拓展到網際網路上進行,這樣能夠透過網際網路將本來有限的營業網點的業務拓展到更多的客戶中,在同樣的時間內,接待更多的客戶,吸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定製,找Zboshi007,提高效率。還有一種是完全建立在網上的虛擬銀行,主體在網際網路上,但設有一些實體分支機構。這種銀行現在還沒有被大規模使用。網際網路銀行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智慧記錄客戶的資訊,並進行篩選分析。能夠透過資料分析客戶的行為習慣,識別不同客戶的金融需求、消費習慣等資訊,並根據這些資料為客戶設計相應的需求、金融管理等金融產品。並不斷最佳化設計,開發軟體,進行創新,使網際網路銀行的應用能夠更加契合人意,深入人心。
(2)線上支付的進一步普及
如今我們已經接觸並且能夠熟練運用許多線上支付方式了,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許多企業將線上線下融合起來,許多實體商家或者網路企業都支援第三方線上支付,線上支付為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以前說,出門帶上錢,現在,帶個手機就可以了。但是如今在某些經濟比較落後的地方,線上支付還並未普及使用,加之線上支付技術出現的時間還不長,很多老年人並不會使用第三方軟體進行消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所以在將來,不僅要加大線上支付的宣傳力度,擴大其影響力,也要努力探究並解決線上支付存在的一些資訊保安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3)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完善
涉及到金融方面,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資訊保安的問題,只有一個讓大家信賴的品牌才可以做大做強,同理,網際網路金融的建設也是這樣。要想使網際網路金融事業做大,就要得到群眾的信任。為此,未來要一直致力於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的信用體系建設,也正隨著網際網路金融信用的積累,可以讓網際網路金融在更多的方面得到相應的優勢,從而加強網際網路金融的建設,加快發展的腳步,推動其發展。
(4)產業鏈金融模式將深度拓展
傳統金融模式下的產業鏈的運營理念根深蒂固,現在要轉型,這將是一個困難的過程。第一件事就是要改變傳統的企業金融視角,從產業鏈金融視角出發,解決相應的問題。產業鏈金融模式同樣需要一套完整可靠的相關方的支援,我們要時刻確保這個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以前是注重企業內部的培養,現在對這些相關方也要做好服務。還有就是產品服務,要拓展到多個方面的金融產品,要保證金融產品的出口、銷售、售後、後續使用的過程都非常地清晰完整。這樣也為網際網路金融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總結
如今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以傳統金融不具備的新特點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它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金融市場擁有了一種新的運營模式。在不久的將來,網際網路金融一定會全面普及,人類已經離不開網際網路金融。現在,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人類將投入更多的資源與技術,努力完善網際網路金融機制,爭取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會取得新的突破,未來的網際網路金融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會在更大範圍與各個層面完成更大的機制完善工作。
-
6 # 小西隨手記
“網際網路+”處於風口浪尖,而網際網路金融則處於浪潮之巔。在經濟轉型、創新的大趨勢下,今年網際網路金融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不管怎麼樣,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順應歷史潮流而湧現的新事物,發展前景無疑是廣闊的。在整個行業面臨重新洗牌之際,誰具有核心競爭力,誰將站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最前端。
-
7 # 鴻科技hkj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就是一個大蛋糕,如果想要在網際網路金融裡分的一塊,就要需要掌握下面這些。
首先,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是一個比較大的行業,入門的話需要謹慎,需要掌握一定的行業經驗,沒有一定的金融知識,沒有一定的經驗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要去學習金融的一些知識,雖然是網際網路的金融行業,和線下的金融行業是有相同點的,但是也有不同點,所以要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才能在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裡分得一份羹。
其次,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既有機遇,也有風險,需要我們用明眼的眼光去辨別,善於發現存在的問題,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需要一定的經濟能力。
以上就是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看法。
-
8 # 諸葛驢鯉魚
對於金融行業來說,沒有監管機制,沒有第三方存管制度,空談收益的都是耍流氓。畢竟我國是一個審查制國家,金融機構受到由上至下的層層管理,這也是為什麼牌照這件事對於傳統金融機構來說如此重要的原因。
近幾年網際網路技術給金融附能,也有新的模式P2P出現,但國家對這個灰色地帶的監管態度一直不太明朗,畢竟P2P有點搶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飯碗的意思。算是一個風口,可能成為飛起來的豬也可能由於監管缺失跌入谷底。但我始終認為,在國外,金融靠法律約束,在國內,金融靠監管制約。網際網路的出現只是提供了一種更加便利的技術,提升了大家理財投資的效率,本質上還得看技術能否和監管制度配合,創造出新的投資模式。
-
9 # XiaoMingAwake
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業或許存在一些監管問題,但並非所有企業都有問題,尤以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為首的移動網際網路企業透過線上貨幣市場基金、線上信貸和其他金融創新,已經在金融民主化的程序中取得長足進步。
-
10 # 郭慶貴
網際網路現在已成為基礎工具,對連結產業起一個催化劑和推動作用,金融的連結會讓金融更有效率,也會改變金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但同時也會伴隨相關問題的出現,安全性、線上線下全景體驗性等都需要再最佳化。
-
11 # 比特幣使命
作為從業9年的人來說說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這個行業基本上19年就宣告退出歷史舞臺了,2020年會徹底壽終,最大的共享是給傳統金融的網際網路化提供了動力和參考,剩下的一地雞毛。
-
12 # 我是財會人
“網際網路金融”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詞,但在兩會報告再次提及,顯示出網際網路金融勢不可擋的趨勢。從網際網路金融產業鏈看,包括資金募集、理財、支付、網路貨幣、金融資訊服務等多個環節,資金募集的模式包括股權眾籌、P2P貸款、電商小貸等;理財包括網際網路公司與券商合作發行產品,與基金合作的貨幣基金以及銀行推出的各類理財產品等;支付包括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此外,還有一些網際網路金融資訊服務,主要是利用網際網路已經成熟的技術和思維在金融細分領域中的應用。
“網際網路+”處於風口浪尖,而網際網路金融則處於浪潮之巔。在經濟轉型、創新的大趨勢下,今年網際網路金融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不管怎麼樣,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順應歷史潮流而湧現的新事物,發展前景無疑是廣闊的。在整個行業面臨重新洗牌之際,誰具有核心競爭力,誰將站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最前端。
-
13 # 救贖者vlog
要了解網際網路金融首先就要了解其和傳統金融的不同點。
和傳統金融接收資金不同的是,客戶無需到櫃檯填寫一系列表單,並承諾瞭解風險之後才能簽訂合同。同時在客戶需要資金的時候,也無需親自上門辦理。網際網路金融有著先天的低人工成本和速度的優勢。
還有就是大家在網際網路金融上面基本可以迅速檢視多家公司,從而選擇一家進行辦理。這就造成了網際網路金融更注重控制成本之後的效益。
有了以上的不同,網際網路金融降低了傳統金融的資金門檻,無論投資還是借貸,都可以以較小金額快速進出。
對於投資類的網際網路金融,因為小資金快速進出造就了一個大資料的資金池概念。就拿支付寶的餘額寶來說,大約資金總量為1.4萬億左右,按照一年進出估算每天在資金池(已經投入,但是當天不產生如何收益)每天保守估計有四十億左右的現金。實際上面估計是這個數字的5—10倍(沒有幾個人一年只存取一次的),等於這部分收益屬於免費獲取的。
其次,因為門檻低,參與者多,資金量大。就意味著資金管理者對於市場有相當的控制能力。不說想漲就漲,想跌就跌。至少大資金收益率遠高於小資金的公司。而且,做為長期有序經營,其收益率也是要扣除手續費等加權才會體現到投資人賬戶。
對於借貸類網際網路金融依託就是大客戶群體加大資料對客戶進行畫像。借用了等額本息等一些一般人不熟悉的演算法,低成本獲取客戶產生高收益。記得有人分析過花唄,借唄等的實際年化收益,基本都在10%以上。有電商的平臺不但能獲得借款人的借款利息,同時也要從商戶扣除手續費。一般為0.6%—0.8%左右。加上資金都在自身平臺流轉,其資金複用率最少在8倍以上。(已經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了,實際可能還有翻翻)
對於純借貸類的,除去等額本息的較高利息,其實還有砍頭息或手續費等。按照正常利息換算下來,年化收益率30%起步。加上客戶無法償還,相互間轉化客戶,保守收益率在50%以上。這樣解釋了他們為什麼敢大面積進行放貸原因。
個人建議是投資類網際網路金融可以瞭解,畢竟這是基本趨勢了。借貸類網際網路金融敬而遠之,就算萬一有需要,也儘量找傳統銀行或大企業所推出的專案。
-
14 # 劉軍218
網際網路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通訊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資訊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網際網路與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將對金融產品、業務、組織和服務等方面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有利於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創新發展,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
如今,網際網路金融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以下是幾種網際網路模式,簡單概述如下:
2、網路借貸。網路借貸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個體網路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
3、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指透過網際網路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
4、網際網路基金銷售。是指基金銷售機構與其他機構透過網際網路合作銷售基金等理財產品。
5、網際網路保險。保險行業透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產品,提供有針對性的保險服務。
6、網際網路信託和網際網路消費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擴大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是現有金融機構難以替代的,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了大門。這是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結晶,更為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打下了結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打造高質量的生活平臺和營造愉快祥和的生活氛圍。
-
15 # 娛樂新奇點
行業現狀: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出現了多種模式。前已述及,廣義的網際網路金融涵蓋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網路化、第三方支付、大資料金融、P2P網路借貸、眾籌和第三方金融平臺六種模式,而這六種模式也正是現階段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模式。其中,傳統金融業務的網路化模式指的是各大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透過建立網上銀行、網上證券和網上保險平臺實現網上轉賬、網上投資理財、網上資金借貸、網上證券和保險交易及提供相關的資訊服務等傳統金融業務的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指的是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由與國內外各大銀行簽約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以解除買賣雙方的資訊不對稱問題而為雙方提供支付服務的模式;大資料金融模式指的是依託電子商務交易產生的海量的、非結構化的資料,透過專業化的資料探勘和分析,為資金需求者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模式;P2P網路借貸模式指的是資金供求雙方直接透過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進行資金借貸的模式;眾籌模式指的是資金需求者在網際網路上展示創意和專案,並提供回報、募集資金的模式;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模式指的是建立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銷售金融產品或為銷售金融產品提供服務的模式。
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不斷得到創新和豐富。在上述網際網路金融涵蓋的模式範疇內,近年來,特別是2013年以來,隨著人們對網際網路技術在向金融領域滲透過程中體現出的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降低金融交易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程度和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等優勢的認識的深入,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模式內容也不斷地得到創新和豐富。這些模式內容上的創新和豐富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在銀行開展網路借貸業務方面;二是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三是在P2P網路借貸方面。首先,在銀行開展的網路借貸業務方面,銀行開展的網路借貸業務已由傳統的“網下申請、網下審批、網上發放”內容,經由“銀行+電子商務平臺”內容,而創新發展出了“銀行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內容。其次,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也由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有擔保的第三方支付等內容,而創新發展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與基金、保險合作進行理財的內容。第三,在P2P網路借貸方面,則由純粹提供資訊中介服務平臺的內容,創新發展出了P2P平臺跟擔保機構合作、線上與線下結合以及債權轉讓等內容。
-
16 # 偉哥財經
怎麼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首先要把網際網路金融搞明白了。網際網路金融(ITFIN)指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通訊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資訊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1: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產生是為了更好適應新的需求,新模式,新業務。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傳統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2: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歷程短於美歐等發達經濟體。 〈1〉1990年~2005年左右是傳統金融行業網際網路化階段。〈2〉2005 - 2011年前後的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階段。〈3〉2011年以來至今的網際網路實質性金融業務發展階段。短於美歐等發達經濟體。
3: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可為是四處開花,前景無限。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正處於融合大資料、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金融科技發展階段。大資料可以對各類海量金融資料進行分析篩選,為各環節金融業務開展獲取有價值的資訊。 圍繞能更智慧、更便捷、成本更低,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後期技術研發能力和資料資訊服務能力的重要性將會愈加突出。
-
17 # 九老石橋
金融必須迴歸本質,網際網路只是金融產品抵達客戶的一個渠道,因此網際網路只是一個渠道,一個工具,方便客戶獲取金融產品和服務。
2018年到2019年,P2P行業平臺倒閉的特別多,很多省份都進行了全面清理,野蠻生長為什麼最後是一地雞毛?主要原因還是違背了金融的嘗試,P2P本質是網際網路借貸,傳統銀行那一部分的客戶他們搶不到,透過提高收益率來獲取一些其他客戶,其實有點類似於把民間借貸網際網路化的味道,更有一些平臺不把錢投入到實業或者專案中,而玩起了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最後東窗事發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他們違背金融的本質,並不創造價值,對於金融普惠也沒有起到什麼推進作用,反而成了人們投資理財中的一個個坑。
反觀那些存貨下來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基本上都是接受監管,嚴格遵照金融的本質執行的,比如螞蟻金服,從一開始的一個支付工具,到後來基金銷售平臺,到後來便民服務,一步步發展壯大。還有東方財富的天天基金,他本質上只是一個基金超時,做的是金融電子商務,提供給人們一個購買基金的渠道而已。
不管是網際網路金融還是金融網際網路,都必須迴歸到金融的本質,為民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方能健康長遠發展。
-
18 # 觀行者
嚴格來說網際網路金融就不是一個行業,他是傳統金融行業渠道的延伸或者說是工具的使用。所以就有了“網際網路+”的概念,就目前來看一切都可以與網際網路結合,產生規模效應。
在2015年前後確實刮過一陣網際網路金融的風,但是隻能說當時人們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認識是有問題的,錯誤的把網際網路金融當成了一個單獨的行業或者產業,所以就有了2016年開始的整頓以及17、18、19年P2P跑路潮的出現。目前階段各行各業都在規避網際網路金融的字樣,但是都在與網際網路結合,尤其是疫情時期,對網際網路作用的認識更加深刻了,但更多的還是把網際網路作為工具和渠道進行打理。
當然網際網路有自身的特性,就需要根據網際網路的特性和網際網路上的人群對產品進行適當的調整,這也是正常的,隨行就市,也是創新的一種。
現在網際網路金融更偏向於金融科技的概念,與技術創新的結合更加緊密,前景也更加廣闊。
-
19 # 高柏寺
網際網路金融定義:網際網路金融(ITFIN)就是網際網路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託大資料和雲計算在開放的網際網路平臺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於網路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體系等,並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資訊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於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那麼現在大家探討的網際網路金融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目前業記憶體在的各種網際網路金融的探討,其實也一直處於概念模糊之中,各種模式,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定義來進行界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則大量的討論都建立在基礎定義不同的基礎之上,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習慣把所有涉及到金融業務的網際網路化經營模式,都定義成“網際網路金融”,當然業內還有一種傾向,其實是更直接、簡單的理解,就是隻有網際網路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網際網路金融。
而金融企業使用網際網路手段,則不是網際網路金融,而習慣性界定為“金融網際網路”。這種劃分,單純的其實就主體劃分,習慣性將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企業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後果是引發了業內大量的口水,實質的意義卻非常有限,因為人為排斥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暫且撇開定義,我們就現象來看,目前最普遍定義為網際網路金融的模式,大概區分其實是四個模式。
第一個模式是線上P2P模式,(當然P2P背後也開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貸模式,人人貸等模式,陸金所、有利網模式等,至於宜信模式,我個人認為是屬於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線下運作的概念,跟網際網路關係不大,所以暫不為定義網際網路金融。)還有一系列眾籌網站(這個模式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國外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國內暫時沒看到太多的實質性業務網站,點名時間是個代表,但是帶有一定的公益特徵,還有待觀望)。
第二個模式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所形成的各自網際網路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
第三個模式其實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存在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
第四個模式則是大量的網際網路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資訊服務模式的網站。
如果還有一塊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的話,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很多人把比特幣跟Q幣等同,我認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Q幣背後是等值人民幣作為信用基礎的,所以Q幣的誕生過程是不創造信用的,社會總體貨幣體系是均衡的。無論你怎麼玩Q幣,都不會給社會貨幣總量產生衝擊。
而比特幣不是,比特幣其實理論上是創造了一種貨幣體系,他存在的信用基礎是人們基礎於對恆定貨幣總量的預期,這種貨幣體系,創造了信用,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發行了新的貨幣,規模如果足夠大,對社會會產生各種衝擊。
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金融背後第一屬性絕對是政治屬性,也就意味著社會不可能產生脫離政治屬性的金融體系,比特幣的悖論就出現了,如果自娛自樂,那跟金融本質是無關的,一旦影響社會貨幣體系,必須納入監管。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也就只是政治體系裡發行多元化貨幣的一種,所謂的顛覆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的發展從07年開始,到09年之後發展非常迅速,引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空白,使得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處於了充分競爭的格局,為了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P2P開始了出現各種分化,分化的背後使得大量的P2P模式。
總體而言,已經脫離了其最早誕生時候的初衷,現在的P2P的本質其實已經是批了網際網路外衣的金融機構了,只是這樣的金融機構沒有牌照準入,也沒有監管涉及,透過這一次金融改革的方向後,未來肯定不僅會發展得很好,而且也會有相應政策來維護這個新新的市場的!
-
20 # 律協
網際網路金融(IT FIN)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尋引擎等網際網路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資訊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網際網路金融不是網際網路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使用者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網際網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透過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1] 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網際網路應用,都應該是網際網路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線上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稽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等模式。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包括融資金額、期限和風險收益匹配)可透過兩類中介進行:一類是商業銀行,對應著間接融資模式;另一類是股票和債券市場,對應著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模式。這兩類融資模式對資源配置和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機構的利潤、稅收和薪酬。
回覆列表
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增速放緩、行業集中度高,備付金存繳、斷直連政策落地,影響支付服務費收入、使用者備付金利息收入,流量變現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核心價值,第三方支付獲取的流量相比於其他金融流量而言,具備向多類金融業務轉化的可能,價值相對較高。
網際網路理財中網際網路基金過去兩年受政策影響出現規模波動,網際網路保險滲透率依然較低,預計未來網際網路理財銷售將從賺取佣金費差額轉為賺取流量變現收益。
過去兩年網際網路消費金融行業監管趨嚴,使得行業增速放緩、行業集中度提升,目前獲客、風控、運營、資金是關鍵能力,未來各機構的客群差異將逐步加大,客群定位將切分得更加細化。
小微企業融資領域中,尋找能提升小微企業風控效果、自動獲取資料的模式是未來兩年行業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