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清流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人。比起三國時期的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和周瑜等人,無論是聲望、地位、業績都要差上一些。但為何關羽死後,人們對他的崇拜越來越升級?

    有些人會在身上紋關公像,有些人會在家中供奉關公,逢年過節也會在門上、窗上掛上關公剪紙保佑平安。在全國各地為他建的廟宇不僅在數量上可與孔廟齊觀,就是規模也造的氣勢宏大,殿宇不凡,常年香火不斷,前來拜望者更是絡繹不絕,到了清代更是被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本是一介武夫的關羽,論德,不能“德配天地”;論能,只是驍勇善戰;論績,只限蜀漢小國;論才,也是驕傲自滿最終被殺頭的敗將。況且中國自古以來,各朝各代英雄好漢又層出不窮,為何關羽會被如此推崇,如此神化?

    首先,關羽一生跟隨劉備打下蜀漢江山。而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中我們所熟知的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已經將關羽描繪的更加傳奇、神化,更是將關羽的忠、義、勇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三國演義》又在中國廣為流傳,自然起到一定神化的作用。

    其次,古代統治者封建專制主義的需要。

    中國曆代的封建統治者都強調忠君思想,很需要為臣子們樹立一個忠心護主的學習榜樣,而關羽不受利誘,不受威迫,忠義勇武,始終奉一的品質,正好滿足封建統治者的要求。所以被每個朝代的統治者塑造成“忠義”的代言人。

    南北朝時期,由於當時戰爭頻繁,殺伐劇烈,每個統治者都得鼓勵將軍們建功立業,忠勇殺敵,於是關羽就被推崇起來,並出現了他在當陽“獻上建寺”的顯聖之事。結果,為他修廟,開始確立了被奉祀的地位。此後,為他建廟築殿蔚然成風,當陽成了他變神的策源地。

    再之,是強化封建威懾力量的需要。

    封建統治者為了對付來自各方的反抗勢力,在武力鎮壓的同時,還要搞強大的精神威懾。關羽顯靈之後,有了“伏魔”“降怪”的外衣,正好可以用來唬人。而且,隨著關帝廟的增加,到處都可以讓關老爺顯靈,關羽這個“武聖人”就自然成了統治階級的無形助手。

    如宋哲宗時,大臣張商英在元豐四年寫的《重建關將軍廟記》就說:有大力神與其眷屬怙恃憑據,屢屢為害,弄得四方皆不安寧。關羽禁不住見義勇為,他披掛整齊,鼓鬢而出道:“我乃關羽,生於漢末…”這位關老爺一到家門,大力神聞之肝膽俱裂,嚇得抱頭鼠竄,很快平息了這一禍害,從此海內回絕,遂居其一。以是神亦廟食千里,內外祠供之…可見關羽的威力無處不在。

    還有就是要補充完善的封建文化的需要。

    作為封建文化核心的“仁、義、禮、智、信”,過去是文臣儒士的說教,是文聖人孔子的一套,如果把“武聖人”關羽拉來加盟,勢必增加封建文化的說服力量,基於此,歷代帝王不斷地宣揚關羽。

    宋徽宗先追封其為“忠直公”,又改封“宗寧真君”,再加封其為“昭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宋高宗重新封其為“壯繆義勇王”;孝宗再改封其為“英濟王”。元文宗加封為“顯靈義勇武安顯靈英靈王”。萬曆封其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從此,自宋末年至清代,先後有十五個皇帝為關羽加官進階,使其封號由侯而公、公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真可謂是步步青雲。而且,關帝廟裡,南宋的陸秀夫、張世傑當了他的左右丞相,岳飛為其兵馬大元帥,唐初的尉遲恭也進廟成了神,關羽的手下週倉與關平則站在他兩旁,一起風光起來。

    而後是順應了封建幫會基層的某些需要。

    關羽之所以在神化之後能深入人心,也和勞苦大眾想借助他來達到某種目的有關。如跑江湖的人喜歡他的“勇武”“忠義”,秘密結社,宗教組織用來凝聚人心;太平天國還喊出了“掃滅世間妖百萬,英雄勝比漢關張”的口號以鼓舞士氣。更的人心的是,民間的關帝廟會上,他還能“遇旱求雨”。

    據傳,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關老爺的生日,五月十三是他耍大刀的日子。到了這時,各地都要舉行各種規模,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如適逢久旱不雨,人們就把關羽的塑像搬到太陽下面曬,風神雨神就會慌忙來降雨,據說這招兒很靈,屢試不爽。

    佛教為了擴大傳播也藉助了關羽的聲勢,將關羽封為伽藍菩薩後,各地的寺院都紛紛效仿,供奉關公神像,關公在佛教的世界裡有著不可磨滅的權威。而儒家有塑造了關羽溫文爾雅的一面,很多關帝廟中關羽的形象是手持《春秋》,更豐富了關羽的整體形象。

    另外,對關羽的宣傳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不論從形式上,規模上,技巧上,水平上,都堪稱一流。研究他的學者數不勝數,評論他的文章連篇累牘,有關他的戲劇,形成了“關公戲”等,這一切可以說出現了“關公文化”。更起到了對他神化的推波助瀾、以假亂真的巨大作用。

    關羽就這樣一步一步走上神壇,被歷代統治者無限抬高,又被廣大民眾們認可,在封建社會無數的造神運動中,顯然他是個很成功的範例。

  • 2 # 青風講電影

    我熟悉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紀曉嵐,一個是諸葛亮。

    我相信大家知道紀曉嵐,是因為一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可這部電視劇的的確確是虛誇了紀曉嵐。現實中,紀曉嵐雖然幽默風趣,但卻是個結巴。因為是漢人,見一面皇上比和珅要難的多。電視劇裡的三人混在一起更是無稽之談。後來還因為親情徇私舞弊,慘遭流放,這和電視劇裡的他簡直是天壤地別。再後來,因為一個奏摺被皇上罵了個狗血噴頭。他就不怎麼關心朝政了。之後的乾隆皇帝駕崩,和珅被賜死。紀曉嵐也是在吃肉看戲,沒有任何反應。這部劇裡的紀曉嵐不顯然是誇高了他嗎?

    還有一個就是諸葛亮,論軍事,論智商。諸葛亮確實不錯,但是不像《三國演義》中那麼神乎其技。比如說,諸葛亮會呼風喚雨,其實他就是可以雲的變化看出第二天的天氣,就像我們看了今天有黑色的雲飄來,就會覺得第二天要下雨一樣。空城計,水淹白河等事件諸葛亮也沒幹過。三國志這樣評價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可以看出諸葛亮雖然有才,但也只是管管內政。部署部署軍隊,絕對沒有那麼的厲害。

  • 3 # 勇戰王聊歷史

    我首先想到的是“亞洲第一戰將”李舜臣!

    在這個星球上,各個民族、國家的歷史上都有一個讓他們吹一輩子的戰績。我們在北韓半島的鄰邦,也有一個吹噓了幾百年的大勝仗----鳴梁海戰。這場戰鬥,還被南韓拍成了電影。場面之宏大,讓人有一種西班牙無敵艦隊在和大英帝國海軍在決戰的錯覺。讓人不禁感嘆,這是在學習二戰後的美國!二戰的德軍,就是被美國好萊塢打敗的!

    而南韓在鳴梁海戰的主帥,就是李舜臣。這個李舜臣成為南韓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是南韓三大救國英雄之一,也是北韓的“愛國名將”。他的雕像和北韓世宗大王的雕像一起並立在首爾市中心的光化門廣場。以李舜臣為名字的街道、橋樑、榮譽獎章更是數不勝數。

    然而,在真實的北韓戰爭上,李舜臣的作用其實很小。在援朝的明軍將領李如松面前,李舜臣就是一個“帳外聽令”的千總。明軍將領在大賬內議事的時候,都不帶叫他的。

    而且,李舜臣+12條烏龜船,擊敗300餘艘日本船隻的戰績,也是吹出來的。真實的歷史上,日本只有130艘戰船,剩下的200艘是後勤船。李舜臣一方除了12艘烏龜戰艦以外,還組織了100餘艘民船改裝的艦船。雙方實力差距並不是傳說中的那麼誇張。

    還有上面提到的那個世宗大王,水平也就是“村長”級別的。他曾指揮過一場戰鬥,以17000北韓兵打3000日本兵,打死日本人700人。這個戰績,放到中國古代的歷史書上,不值一提。但是,在北韓半島,卻吹上了天際。因為,這場戰鬥中,他們還救了一百多明朝人質。。。

    這就好比,非洲土著打跑了索馬利亞海盜,然後解救了一百多名美華人質。這場戰鬥,在美華人看來,也是不值一提。

  • 4 # 小四帶您看趣事

    歷史上有哪些人其實是名不副實的呢?

    這樣子的人有很多很多,我們在這裡沒辦法一一舉例,不過我們可以挑出來幾個人來說一下!

    第一個人小四要說的,是蜀漢丞相諸葛亮,諸葛亮三分天下的事情相信大家是耳熟能詳的,七出祁山(實則為五次)也多有耳聞,在諸葛亮死後,被追封為武侯,讓很多人以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非常的強,甚至達到了同代人最強的地步,但是,我們要說的不是諸葛亮不會軍事,只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厲害,三國時期硬拼軍事實力,比得上諸葛亮的還是大有人在的,諸葛亮真正的實力體現在謀劃與政治上,少有人能及

    第二個人小四要說的是冉魏的建立者冉閔,可能在大家的認知中,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其實不然,他更大程度上是我們漢族的罪人,他背棄了自己的民族,認賊作父,帶領兵馬肆意殺害我們民族的同胞,而鼎鼎大名的“殺胡令”也只是他用於爭權奪利鞏固政權的工具,所以說他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民族英雄!

    第三個人小四要說的是明朝開國元勳劉基劉伯溫,在大家的認知中,劉伯溫一首詩,斷言了整個明朝的歷史,是我們心目中的大預言家,才能比肩諸葛亮,是個不可多得的神人,關於劉伯溫預言的這段歷史,尚且有待考證,而劉伯溫具體的能力如何,是缺乏論斷的,所以說劉伯溫更多是吹出來的實力!

  • 5 # 夢福駒

    荊軻刺秦王的荊軻,都沒有那麼厲害,只是不入流的小混混,也不是刺客高手。

    紀曉嵐,也沒有那麼厲害,家裡很富裕地主家庭,犯過事,好色,等等。

    堯舜禹禪讓制都是騙人的,都是攻於心計,騙天下人的,這都是後代加上去說她們有多好好,其實不然,都是陰謀詭計才得逞的。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旦也是一個野心家政治家,只是他有勢力所以才殺了宗室發動了戰爭。

    李世民,殺了弟弟哥哥,逼宮,睡嫂子,睡武則天等,造反也是無語,李淵和隋朝皇室也是親戚,李世民也不是漢人,鮮卑族血統。

    ,,,,

    歷史好多都是騙人的,當然為政治服務,歷史離不開政治,依附關係,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並不一定都是本來面目的歷史,現在的歷史大多都是注水加工後的歷史,所以歷史上有很多人很多事不是大家所知道的那樣。

  • 6 # 嘿你來啦

    近一點的恐怕得是乾隆皇帝了!

    論名氣:

    1.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權利達六十三年,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2.清朝的唯一的一個盛世“康乾盛世”起於康熙二十年,止於嘉慶元年持續時間長達115年,其中就有乾隆一份!

    3.乾隆在位期間,實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牽頭編撰《四庫全書》。

    4.他多次用兵,創造了“十全武功”。

    5.他酷愛狩獵和出巡,六下江南,四謁盛京,西幸五臺山,南朝孔府。

    6.喜歡吟詩撰文揮毫寫字,是中國著作最多的詩人和題字遍海內的書法家。

    7.晚號十全老人,辦千叟宴。

    但論個人真實實力,這些功績好像又差那麼點勁:

    1.雖說乾隆帝在位期間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但這也是在康熙、雍正兩代人給打好了底的基礎上來完成的,康熙在位期間把國家整太平了但是錢幾乎花光了,而雍正在位期間雖說不長但是給乾隆把錢掙下來了,可以說是前兩輩人給起了一把好牌,只要是乾隆把牌規規矩矩的打出去,那基本是勝券在握。也因此有人說,這清朝的盛世至少應該叫“康雍乾盛世”。

    2.《四庫全書》雖然說起來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編撰的,但實際整理和編撰的是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和學者,乾隆只是掛個名。再就是因為成書背景剛好是大興“文字獄”的時期,編纂過程中毀掉的書籍也是無法計數。

    順便說一下,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隨著統治的穩固而加深,越是統治穩定的時期,文字獄就越是登峰造極,至乾隆時期,以是無以附加的強化。例如:順治帝興文字獄7次,康熙帝興文字獄12次,雍正帝興文字獄17次,乾隆帝興文字獄130多次。這點一般很少提及。

    3.乾隆好大喜功,所謂的六下江南, 大部分原因是效仿自己的爺爺康熙,但不同於康熙下江南巡視堤防,治理水患,瞭解南方人民的風土人情。乾隆留下來的大多是吃喝玩樂和一些風流韻事,實事沒做多少,國庫的錢卻不少花,造成財政緊張。甚至傳說南下碰到好玩的景緻跑回去在圓明園裡照樣造起來。

    4.至於說這“十全武功”和他這自詡的“十全老人”,也大多隻能顯示乾隆帝好大喜功的個性,誇大自己的功績好讓後事傳揚他。但實際看起來這些功績好多都是勉強拼湊起來的。

    5.最後再說說這寫詩的是,乾隆號稱一生寫下4萬多首詩,但真正耳熟能詳且流傳開開的卻一個都沒有,恐怕這寫詩的水平真的很一般,有量無質,時下流行的話說:作詩水平有點太水了。皇帝愛好這個,哪個屬下不得吹捧一番,不好也沒人敢說出來。

    總之一句話,乾隆帝名氣大,但實力有所欠缺,幾乎所有功績都有水分,吹的可能性很大!

  • 7 # 爾朱少帥

    史上第一騙局——滿清八旗騎兵!說什麼“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統統是吹噓出來的,這就是虛假宣傳,居然流傳了300年,至現在好多人都迷信不已。

    好多人就是不信,那就讓咱來捋一捋滿清八旗騎兵的來歷和戰績。

    (一)“滿清八旗”什麼時候有的?

    按正常說法,“滿清八旗制度”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創立。話說,女真(滿清的這個女真)的勢力可不是明朝才有的,早在元朝就存在了。“八旗制度”脫胎於女真人的狩獵組織,也不是橫空出世。

    早在元朝末期,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那個時候就有了“八旗制度”的雛形,基本算是金朝女真的“猛安謀剋制”的翻版和山寨。“猛安”就是千戶、“謀克”就是百戶,既用於軍事管理,有用於民事管理。(注:金朝女真跟滿清女真不是一回事,但是有這一定淵源)

    也就是說,猛哥帖木兒(六世祖)時候就有了“牛錄額真”、“甲喇額真”的叫法。跟金朝女真“猛安、謀克”一樣,“牛錄”既用在民政管理,也用在軍事管理——平常勞作,300戶人家就是一個牛錄;狩獵或者上戰場,每戶出一個壯士,300壯士就是一個牛錄。戰時,一個牛錄就是一個基本戰鬥單位,牛錄的頭領叫就做“牛錄額真”,可以看做是“百戶長”。

    既然有“百戶長”那就還得有“千戶長”。“甲喇額真”就算是千戶長,一個甲喇管轄若干“牛錄”,甲喇的頭領就是“甲喇額真”。這些稱呼,早在元末明初就有了。為啥沒有“萬戶”呢?猛哥帖木兒他就做著元朝的萬戶長,他這一幫子手下,當然不能跟他平級。

    到了努爾哈赤的五世祖董山時候,元朝沒了,董山雖然做了明朝的“建州左衛指揮使”,但本質上,還是繼承了他爹的萬戶長的位置。五世祖董山和他叔叔,一個建州左衛,一個建州右衛,可以看做事兩個萬戶,這個“雛形版的八旗”,勉強算是兩個旗吧。

    到努爾哈赤,他繼承了自家傳下來的萬戶,整合了叔祖那一脈的萬戶,一下子人多了起來,等於是他手上一下子有了兩個萬戶。手下有了兩個萬戶,為了區分,各打顏色不一樣的旗幟,於是有了“固山”的叫法,“額真”額真翻譯漢語就是“旗幟”的意思,“額真”是頭領,“固山額真”就是旗主。再後來,人手越來越多,2面旗增加到4面旗,4面旗增加到8面旗(這就湊夠八旗了),人手再多怎麼辦?沒那麼多顏色了,那就增加蒙八旗、漢八旗。

    說這麼多要表達什麼?看這個八旗演變,可以看出,女真,早在努爾哈赤的祖父輩就存在“八旗制度”,只不過人口沒那麼多,只有一旗、兩旗而已。

    (二)該說說“滿清八旗”戰績了早在1460年代(土木堡之變之後),五世祖董山和他叔叔,一個建州左衛,一個建州右衛,帶著他們“雛形版的八旗”(勉強算是兩個旗吧)就給明朝造反了。要從這個時候算起,到努爾哈赤打明朝,雙方已經交手了120多年,反正這120多年裡面,努爾哈赤的先輩被明朝砍殺了不少,中間還差點被團滅(參見明憲宗犁庭掃穴),明朝絕對碾壓“滿清八旗”。

    努爾哈赤怎麼成為明朝能夠正視的對手?

    那是在“萬曆三大徵”之後,尤其抗倭援朝,大明把東北的軍力基本抽空了、北韓元氣大傷,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努爾哈赤靠著壟斷了女真與明朝的貿易,經濟、軍事打壓其他酋長,一統女真,這才翻了身。就這樣,就是他怎麼折騰也越不過山海關。

    再之後皇太極有時繞道入關、有時兵圍京城,都是騎兵靠偷襲的,還是越不過山海關那道坎(過萬的八旗騎兵咋不直接乾死明朝呢?偷襲打秋風沒問題,八旗乾硬仗還是累)。

    八旗咋入關坐天下的?不是打下來的。

    李自成、張獻忠、早把明朝攪成稀巴爛(政府機構都失效了),八旗還是入不了山海關,直到吳三桂主動放他們進來,李自成直接跑了,滿清八旗旅遊一樣就進了紫禁城,差不多就百姓迎進來了,不是打進來的啊。(紫禁城這座城風水忒不好,老是被人毫不費力拿下,滿清把這特點發揮到極致,白送給人家三次)

    八旗怎麼坐穩的天下?是滿清八旗打下啦的嗎?非也!

    一個個明朝痞子,在明朝混吃等死,換了主子著急納投名狀,那戰鬥力讓奧特曼都膽寒。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施琅一個個戰鬥力滿值——滅李自成、滅南明都是這仨貨乾的,吳三桂從西北達到西南;一直幹到緬甸;尚可喜、耿仲明從中原到南方,一口氣轉戰數萬裡,殺得血流成河;

    就連施琅都幹翻了海峽兩岸。這些惡戰說實在的,滿清八旗就是在後面督戰的。

    正真遇到惡戰,八旗就娘了!

    惡戰一:“三藩之亂”中,吳三桂意一之力跟滿清八旗打得旗鼓相當,這事吳三桂厲害?還是滿清八旗菜雞?“三藩之亂”是八旗平定的嗎?是!不過水分很大——先是尚可喜和吳三桂內訌,再是鄭經(鄭成功兒子)跟耿精忠。內訌吃虧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尚可喜的兒子)之亂又投降滿清,只剩下吳三桂一省單挑一國打了八年。可不是讓滿清八旗打死的,是老死的。康熙靠著長壽熬死吳三桂,雲南群龍無首、內訌起來,這才平定雲南。

    惡戰二:康熙第一次徵噶爾丹,滿清八旗10大軍對戰噶爾丹2萬。康熙第二次徵噶爾丹,滿清八旗10萬對戰噶爾丹3萬。噶爾丹也不是滿清八旗打死的,人家家裡內訌,侄兒子把噶爾丹老窩都端了,就嗑藥自殺了。

    噶爾丹是死了,準噶爾汗國還在,康熙、雍正、乾隆用了100年時間,打了100年,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準噶爾的領頭的,就是打不過人家。乾隆最後滅了準噶爾也不是靠滿清八旗的戰鬥力,是人家兩夥人內訌了20年,最後有一夥主動投降了清朝,替乾隆做帶路黨才搞定。

    惡戰三:雅克薩之戰(其實算不上惡戰,八旗軍就是演員)。第一回合,滿清八旗2500人VS沙俄450人。 第二回合,滿清八旗2000人VS沙俄826人。在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硬生生打了三年。第二回閤中,各種優勢下,滿清八旗想的辦法是挖壕溝把人家困死,到最後,凍死病死的沙俄軍比戰死的都多,剩66個沙俄軍,滿清八旗就是沒攻下雅克薩!

  • 8 # 色國丞相

    網廟十哲之一,郭嘉。

    他優秀嗎?他的確優秀,尤其是在情報分析的能力上,頗有建樹。但僅此而已,他絕對沒有去到現在網路上吹捧“郭嘉不死,諸葛不出”的程度。

    郭嘉在曹營裡最大的貢獻,是在幾次決策中作出正確的預判,讓曹軍事倍功半。

    第一次是在與袁紹決戰的困難時期,準確預測孫策會遭刺,不用擔心許昌被偷襲。對這次預測,裴松之作出了一點質疑:郭嘉預測孫策會被刺殺是大機率事件,哪怕猜中了,也不可能把時間掐得這麼準。從這次預測中,筆者懷疑郭嘉手中或許是有比較發達的情報網路。

    第二次是在官渡之後,準確猜中袁氏兄弟會內鬥,暫時置之不顧,他們會自相殘殺,結果如他所料,曹軍再次順利攻破袁譚。

    第三次,是勸曹操輕軍遠道突襲烏丸。這次雖然也如郭嘉所料,由於出其不意而取到了重大勝利。但由於缺少後勤補給,這一仗其實打得極其兇險,大軍差點回不來。獲勝之後,曹操也嘉獎了此前建議不要輕舉妄動反對出兵的人。

    從郭嘉的幾次“立功”事蹟可以看得出來,郭嘉應該是一個掌控較多情報,對時勢發展判斷準確的謀士。但他只是一個單純的謀士,只能出主意,他可以告訴你該走還是該停,該向左還是該向右,但停下來的時候被人追上該怎麼辦?向左走的時候該怎麼走?他是幫不了你的。

    郭嘉到底是什麼水平?看陳壽給他寫傳的安排就知道了。在《三國志》裡,郭嘉的傳記和程昱、董昭、劉曄、蔣濟寫在一起,作《程郭董劉蔣傳》。別說和荀彧、荀攸、賈詡比,甚至在這一列人裡,郭嘉都還要排在程昱後面。

    郭嘉只是純粹的謀士,甚至都不是曹營裡最頂級的謀士,卻在網路時代被吹成能和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不能不說,有時候,早死也未必不是好事。

  • 9 # 達視角

    古代歷史上有哪些人其實沒那麼多厲害,只是吹出來的?

    哈哈哈,我就來說說古代有那麼一些人在現代的影視作品裡呈現的一個個聰明絕頂心機深重的!以至於一度讓各位看官們以為電視劇演的都是真的!!!

    首先來說誇大的部分,就拿劇裡的乾隆時期來說,清代本身就是一個對后妃管束特別嚴格的時代,這是為了嚴防外戚干政,而清朝的八旗制度也將每個人的出身做了高低之分,所以即便是皇后也沒有權利去幹預皇帝的,正是那些出身不好的嬪妃就更沒資格去管了。

    皇后頂多也就是地位榮寵很高,生活比其他品位優惡而已,而古代的他們雖然不能像現在的我們可以天天看劇、打遊戲、逛淘寶,但平時的娛樂生活也不會太少。像看戲、遊園、賞花、彈琴等高雅活動相當常見,雖然嬪妃尊卑有序,吃穿用度不會差。

    再者皇帝為了讓家庭和睦是不會差這些小老婆們的銀子的,加上過年過節給點賞賜,生活並不會貧窮,所以說沒有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誰也不是嫉妒狂,所以不會像電視劇裡那樣如此頻繁的猜忌和爭鬥的。而省略的部分則是非常血腥的,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呂后和武則天上位後,對付政敵可是毫不手軟,向人質請君入甕,這些故事小夥伴們大概不會陌生。

    其實電視劇這麼拍也是人之常情,現代後宮戲主打情感糾葛,人性的一面,即使是他們對誰下的毒手,要把他們形容成迫不得已。女主拍的太禽獸是很難讓觀眾愛上這些角色的,於是戲裡反而就不像現實中那麼血淋淋了。

  • 10 # 歪史

    由於國內長時間神話傳統,很多人都被有意無意的神話,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技。

    諸葛亮,被完全神話成用兵如神,撒豆成兵的人。看起來和神仙沒有差別。他的能力被無限擴大,但是,他幾次北伐都沒啥上眼的戰績,一敗再敗。

    關羽,蜀漢名將,死後封神,形成關公崇拜。但是他的水分比較少,在曹操巔峰時期以一己之力撼動華夏,逼的曹操差點遷都,這個戰績也只有他一人。尷尬的在於後世將他徹底神話。

    薛仁貴,盛唐名將,功績不凡。但是沒有評書中那麼神,為了他,黑掉了江夏王李道宗和不世出的名將蘇定方。蘇定方的功績遠比薛仁貴大。

    楊家將,與個人相比,這是一個團伙,他們作用被無限擴大,一度給人一種沒有他們宋王朝就好會覆沒一樣,可惜影響有限。反而名將潘美被黑化。終宋一世,文人佔據主導地位。武將的作用其實不多。

    岳飛,一樣還是受評書演義的影響,岳飛的作用被誇大,雖然他氣節非常崇高奈何眼光覺悟不大好,誤觸龍鱗,導致身死。他的北伐感覺給人一副馬上就能直搗黃龍的樣子,其實到達最遠的距離是開封南邊的朱仙鎮。

    劉伯溫,朱元璋謀士,沒有什麼不可替代的位置,朱元璋論功行賞時候,不過是誠意伯,但是被神話成和諸葛亮一樣的人。比起李善長鬍惟庸甚至宋濂等人差遠了。

    康熙雍正乾隆,這爺兒三,恁是被吹出來一個康乾盛世,實際上當時經歷明末亂世,只要不是司馬衷一樣的傻子就能完成所謂盛世,而他們在世的時期是整個國內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文字獄一不小心就禍及滿門,稍微不慎就變成反清復明的逆賊。這個時代長達135年。清朝的一半。正是這個時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東西方差距被正式拉開。好意思吹說盛世?

    洪秀全,由於各種原因,天王成了正義的化身,有著崇高的地位。天使和惡魔之間其實沒有分界。正義與惡魔也相輔相依,但是他沒有正一絲義,金田之後這位老兄不是裝神弄鬼就是玩弄權術。沒有做過任何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除了毀滅就是破壞。

  • 11 # 少昊金天王

    名將戚繼光,純屬吹大。

    抗倭非大型戰場,幾千人小打小鬧。戚繼光一嘴的牛皮客,俞大猷的水師,打小規模海戰結果算戚功勞。掛帥是譚綸,能文能武,親自上陣殺敵,結果偏說綸是文官,讓戚繼光霸佔所有功勞。唐順之的兵書變成戚繼光作,純屬一段吹牛皮歷史,北調有名將馬芳,戚繼光無用武之地。但中國文化人大髒,偏要吹出什麼斬子等不存在的事。

    明史記錄,譚綸抗倭立首功二萬一千五,功過王守仁,請問有誰突破?

  • 12 # 薩沙

    最名不副實的就是李元霸了。

    李元霸的名氣極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猛將。

    我們看一段:

    一,四明山一戰,李元霸只憑匹馬雙錘,擊敗了十八路反王的大軍,共計230萬大軍,所有反王大將被打得俯首臣服!看到這一資料,相信很多人驚呼不可能。然而,李元霸就做到了,可謂是史無前例!

    第二,紫金山一戰,李元霸依然匹馬雙錘,殺死天下第二好漢的宇文成都,直面185萬敵軍!書中記載,只用了“一下午”時間,兩柄鐵錘如拍蒼蠅般,打得屍山血海,將185萬軍隊殺得只剩65萬,打死120萬。換一句話說,平均每秒打死55人!

    在戰場之上,李元霸為什麼這麼厲害呢?除了天生神力之外,還有決定的武器和駿馬。他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幾乎是碰到誰誰死,坐騎為“萬里雲”,日行一萬,夜走八千,所以確保李元霸在戰場上的機動,和攻擊的神速!

    其實,李元霸有多強,還有一個數字可以量化,即:在古典小說中,一象之力為1.25萬斤,四象不過之力就超過了5萬斤!也就是說,李元霸一身有超過五萬斤的力量。

    也就是說,泰森如果和李元霸對打,一拳就被砸成肉醬了。

    牛不牛。

    每秒就算踩死55只螞蟻,普通人連踩一下午,也踩不死120萬隻螞蟻。

    在李元霸眼中,人還不如螞蟻。

    其實,歷史上的李元霸叫做李玄霸。

    李玄霸是李淵的第三子,隴西成紀人,獲封為衛懷王。

    李元霸其實沒有打過仗,因為他在614年就死了。

    死因是因為起碼的時候墜馬而死,當時李元霸只有16歲。

    李元霸從小就體弱多病,沒有歷史記載他會武功,也沒有打過仗。

    李元霸墜馬時候,李淵看他沒有後代,將二兒子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過繼給他。

    但李世民成為唐太宗以後,讓兒子李泰作為皇子迴歸本宗改封為越王,唐太宗改以西平王李瓊之子李保定過繼為李玄霸的後嗣。

    沒想到李保定也是年輕就夭折,所以李元霸徹底絕後了。

  • 13 # 歷史觀察1

    我說個挺厲害,但是和我們想象中的厲害不一樣的人吧:宋朝的包拯。

    我覺得後人將他誇大了很多倍,還走上了扭曲他的道路,後人們好心的幫他圓滿一個正義的化身,完美無瑕的青天大老爺,但是根據各種關於包大人的傳奇故事都是充滿了漏洞,有時候我們仔細的想想都替包大人感覺到臉紅;

    話說包拯一輩子都是和法律打交道的,基本上不是在審犯人就是在審犯人的路上,他熟讀大宋朝的各種法律法規,能夠正確的判斷出案件的真實情況,根據當時的法律情況做到很好的判決,能夠在一切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面前堅決說:“不”,這是我們至今都要學習的;

    但是後世無比“腦殘”的吹捧他的故事就有些讓人捧腹了,話說包拯府前龍、虎、狗頭鍘三鍘伺候,威懾了很多宵小;這天他的侄子犯罪了,侄子跪求放過,他不答應,養他長大的嫂嫂來求情,他不答應,堅決的將自己的侄子給鍘了,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說的,親叔叔手刃侄子,大義滅親,多好的題材呀,可是作為宋朝最高的法院院長,包拯有沒有想過要避閒?包拯不知道自己的親人自己不能親自來審問?是專門作秀犧牲自己的家人完成自己的“青天”美名?

    而且屬於很是親近的侄叔關係,為何相差這麼大,無疑是給包拯的形象蒙上了一層深深的陰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包拯連自己家人都看管不好還能繼續當官嗎?

    好心吹噓辦壞事,而又無腦的力挺,這樣的情況有點過了,至於什麼包拯小時候被狼餵養之類的更是給穿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其實大機率事件是哺乳期的母狼崽子被偷或者死亡,轉嫁包拯身上的;至於前文書所提到的包拯的侄子,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哥哥們根本就沒有留下後人,後面的那些演義小說全是杜撰的;

    所以說包拯是我看起來最彆扭的一個吹出來的“歷史人物”,明明擁有真才實學,卻偏偏被吹的一無是處,而且還無理由的認為吹的是對的,就應該這樣,包拯就是青天大老爺,殊不知人家的青天大老爺恰恰是和被鼓吹的事件相反的事情所造就的。

  • 14 # 明月松間照968

    韓信。就是一個合格的將領,被吹成千古名將。打齊國,是人家在酈食其的勸說下都準備投降了,非常無恥。打趙國,背水一戰好像跟流弊的亞子,但是很明顯的是抄襲項羽的破釜沉舟。而且項羽大破的是當世無敵的秦軍,韓信險勝的是垃圾趙軍,能力高下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李左車的意見被採納,韓信還挺危險。手握大軍,被劉邦直入中軍,收了印信,還不自知,對比周亞夫,豈不愧些。打項羽,握有絕對兵力優勢還是打不過,十面埋伏看起來也牛哄哄的,可是部下都潰散了,項羽領幾百人還能不停地突圍,到最後還是自殺的。

  • 15 # 臥聞海棠

    要說歷史上有誰其實沒那麼厲害,純粹是吹出來的,那肯定少不了劉伯溫了。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被吹成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神仙一般的人物,說他是諸葛亮在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有這麼厲害呢?顯然沒有。

    劉伯溫對大明江山的功勞有多少?按照《明史·志第二十六·功臣廟》記載,洪武二年,朱元璋在雞籠山建立了功臣廟,共評選了二十一位開國功臣,劉伯溫榜上無名。

    孤證不立,我們不妨再看看明初的爵位表,洪武年間一共冊封了25位公爵,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人赫然在列,然後有79為侯爵,劉伯溫呢?只封了一個伯爵。按照爵位俸祿,李善長每年可以領到4000石,而劉伯溫只能拿到240石。

    很多人說劉伯溫能掐會算,那為什麼他不早點投靠朱元璋呢?事實上,劉伯溫見到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打了好幾年天下了,身邊猛將如雲,謀士眾多,劉伯溫只是其中的一個,其地位跟朱升、李善長等人比起來相去甚遠。

    就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朱元璋“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策略,許多人吹捧說這是劉伯溫制定的,其實不然,這一策略正是朱升想出來的,朱升也在大明開國後被封為公爵。

    當然了,劉伯溫確實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人,不僅是一個政治家,還是一個文學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典故就是出自劉伯溫之手。但在民間的形象與他本人的實際能力相差太遠,可以說是被吹噓得最厲害的一個歷史人物了。

  • 16 # 葭明通半瓶歷史

    葭明通這個半瓶來說一個——關公關羽關聖人!

    甘願替關羽做吹鼓手“最上心最用功夫”的就是大清朝了。

    大清朝給關公上的尊號最長: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武聖”!

    雍正三年,清廷頒佈命令,關帝廟皆為武廟,併入國家祭祀大典,凡文武官員,百姓人等每年春秋祭祀孔聖人的同時,須必同樣規格一起祭拜關公!

    和孔子並駕齊驅了。

    眾所周知,大清朝搞文字獄遏制言論,禁錮思想,禁書殺人,不準人們說話。

    顧炎武甥外徐駿作了一句詩“莫道熒光小,猶懷照夜心。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被雍正斬立決了。

    給我們的觀感是大清的統治者只會用屠刀搞文字獄,其實不然,他們高明的很。

    除了殺人之外,他們也會“用筆用腦搞文字獄”圈住人們的思想,比如大力宣揚”神化“忠義的代表“——關羽。

    大樹特樹了關羽這個“道德偶像”誘導天下臣民匍匐塵埃崇拜武聖人,製造了所謂”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耕田讀書“的民間文化氛圍。

    總而言之,從北宋宋徽宗封”死關羽“為”忠惠公“之後,一直到民國,為了“誘導天下人安心做順民,各朝的統治者前赴後繼添磚加瓦一直在努力的神化關羽,大清最甚!有圖為證!

    幸而,關羽總是一個“真實的歷史風雲人物”,並不是由小說家們塑造出來的虛構人物,可以隨便的胡編亂造,關羽是活生生的活在歷史中的一員武將!三國時代認識他的人不少,和他打過交道的歷史大人物很多。

    和關羽同時代的不少大人物對於關羽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是表過態,說過話的。

    歷史不容抹殺!

    曹操的重要謀士之一董昭說:

    (關)羽為人強梁——《三國志·魏書》

    東吳孫權的大將呂蒙說:

    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且(關)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國志·吳書》

    陸遜說:

    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三國志·吳書》

    歷史前進到南宋的時候,趙構的南宋的時候,還是有明白人在說:

    夫關羽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此其勢甚易譎也。——南宋龍川先生陳亮

    對於三國風雲最有發言權的《三國志》作者陳壽給關羽也下了結論:

    ①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②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③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 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陳壽

    對於中國歷史駕輕就熟,三千年來政治人物中史學素養第一的偉人對關羽也有評價,葭明通個人觀點認為,偉人的評價最為高屋建瓴,最為貼切真實的關羽。

    偉人說:

    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葭明通的評價是——關羽就是一個莽漢,夜讀《春秋》云云,子虛烏有。

    他要讀的懂《春秋》劉備也就不用“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去了。

  • 17 # HuiNanHistory

    李元霸、劉伯溫、包拯、諸葛亮…………這些許許多多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沒有那麼厲害,都是後世小說、演義將他們吹成神一樣。

    像是李元霸,他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的親弟弟。

    歷史上的李元霸,只是一個早逝的皇子,沒有留下任何值得記錄的事蹟。

    但是,在諸如《隋唐演義》等演義或小說中,李元霸被描述成一位能使用雙錘的大力士,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戰死沙場。

    這就是純粹地屬於無中生有了。

    還有劉伯溫,野史傳聞他是各種的神機妙算。

    但是,劉伯溫並沒有後世說的那般傳神。他雖然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功勞,但由於出身問題——他是元朝至順四年(1333)那科的進士,後來又出任過元朝的官員,屬於貳臣,所以在明朝建立後遭到朱元璋的冷遇。

    總的來講,在明朝建立以後,劉伯溫並沒有被重用過。

    包拯也是如此。

    歷史上的包拯,他的名聲主要是清廉,人們認為他是“真清朝之穢汙,白晝之魑魅”,敢於懲治北宋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包拯當開封府府尹,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而已。

    但是,在小說《七俠五義》中,開封府府尹包拯成為了黑臉的文曲星傳世,身邊有南俠展昭、公孫策護法,北宋是靠著他才實現了文治,這就屬於過度虛構了。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高抬,這些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因為不能篡改歷史走向,可能諸葛亮還會繼續神勇下去。

  • 18 # 這個歷史很正

    荒淫無道——姬昌

    姬昌就是周武王姬發的老爹,可能許多人認為同時代的紂王帝辛是一個暴君,但是實際上帝辛乃是商朝的一位改革皇帝,因為他的開疆拓土,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因為他的改革觸犯了諸侯的利益,所以他們一起聯合起來推翻了商朝。

    其實姬昌才是一個荒淫的諸侯王,姬昌有幾十個老婆,所以導致了姬昌有上百個兒子,而紂王帝辛卻只有幾個妃子,這就是對比。

    雜牌將軍——趙雲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塑造了兩個“完美式”的人物,一個是諸葛亮,另一個就是趙雲。

    《三國演義》中,趙雲作為五虎上將之一,征戰一生無一敗績,而且還有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的戰績。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趙雲就是一個雜牌將軍,並不是那種可以獨當一面的將才,屬於沒有名號的那種,而且到了蜀中的時候,趙雲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作為了。

    除此以外還有還很多被誇大了的歷史人物,比如:張飛其實是一個蘿莉控,正宗的色中惡鬼。諸葛亮、劉基被神化了號稱是可知上下五百年。明朝第一清官的海瑞其實是一個虐妻狂魔等等。

  • 19 # 這些歷史要讀

    首先想到的就是被後世奉為“武聖”關二爺;

    提起三國名將關羽,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千百年來,關羽一直被我們視為“忠義”之化身,不論在正史,還是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都對他給予了很高的讚譽。但事實上,我們現今所認識的關羽形象,其實是深受《三國演義》的印象,被過度的拔高和神化。而在真實歷史上,關羽並沒小說所描繪的那般厲害。

    在《三國演義》中,有關關羽的經典典故有很多,諸如“溫酒斬華雄”、“斬殺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以及“單刀赴會”等等,但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實際上都是《三國演義》刻畫的,而並非歷史上真實存在。

    其實,只要仔細翻閱下史書關於關羽的記載,我們就會發現,他戎馬一生,也就只打過兩場真正意義上的勝仗。

    第一次是陣斬袁紹大將顏良!歷史上,華雄是不存在的,文丑則是死於亂軍之中,但顏良卻真的是被關羽斬殺的,而且這還是“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高階技術活。由此可見,關羽的個人勇武確實了得。

    第二次則是著名的水淹七軍了!此戰,關羽一舉擊潰數萬曹軍,並且生擒“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還斬殺了大將龐德。經此一戰,關羽威震華夏,迎來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不過,關羽此戰的勝利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其中的。因為,根據《三國志》的記載,當時于禁很倒黴的碰上極端惡劣的暴雨天氣,是導致河水上漲引發了水災,而並非關羽決堤水攻所導致的結果。

    除了這兩次勝仗,關羽就鮮有其他輝煌的戰績了。

    但是,關羽雖然卓越的戰績並不多,但其為人卻是真的自負。

    當初馬超投奔劉備,深受禮遇和重視。關羽知道後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致信諸葛亮打聽馬超的情況。諸葛亮自然是深知關羽的脾性,所以回信對關羽“商業吹捧”了一番,說馬超也就只能與他的三弟張飛比,比起你關二爺那還是差了點。

    不料,關羽竟然得意洋洋的把這封回信挨個傳給手下的人看。關羽此舉其實很不厚道,這原本就是人家諸葛丞相的客套話,他卻全擺出來給自己周圍的人看,不光出賣了諸葛亮,還順帶貶低了馬超和自己的三弟張飛。

    關羽一貫自視甚高,不僅瞧不起馬超、黃忠,更瞧不起傅士仁、糜芳等手下將領。關鍵是,他連整個東吳都不放在眼裡。襄樊大戰前,孫權曾遣使來替自己兒子向關羽求親。結果,關羽不但拒絕使者,還當面就說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

    要知道,人家孫權好歹也是一方諸侯。再說,做人要厚道,哪怕真瞧不上人家,也沒必要說這樣的話來損人吧。不過,也正因為關羽這種自負的性格,最終導致他在襄樊之戰的失敗,說到底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 20 # 公瑾提筆雜談

    梁山108好漢就是吹出來的,梁山好漢們能被人熟知完全是因為施耐庵行筆如神把水滸傳寫的讓人心潮澎湃栩栩如生。實際上的梁山好漢只有三十六人,其餘七十二人皆是杜撰。而且他們造反的原因只是朝廷希望多收一些漁民的稅,就把當地人逼反了。

    宋朝是個文治朝代,重文輕武,導致經常發生割地賠款的事情經常發生。治個土匪都是派軍隊出擊的,有時候還不一定打的贏,宋江一夥只是正好能打的贏衙役能在當地稱王稱霸的豪俠或者土匪而已。面對當時腐爛的軍隊他們也沒有招架之力。

    在宋朝的歷史上能發現很多軍隊治很久才能制服的土匪,那些土匪的故事如果經過施耐庵進行改編故事可能比水滸傳還要精彩,比如當時的方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醫生被下了“封口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