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遊戲橙意

    鄭和下西洋的初衷是明朝朱棣為了顯示國威而做出的決定,促使萬國來朝。

    其實筆者這個問題更深層次或許是想問西方地理大發現導致西方瞬間進步,中國航海在更西方前面一千年,為何沒有導致中國飛速發展?

    雖然說明朝航海比哥倫布還早,但是我覺得對中國也沒有太多的幫助。

    中國文化裡強調的就是仁愛,即使發現了美洲,中國也不會有西方那種殖民掠奪的想法。我記得以前有個專家講過一個故事:

    中國被惹惱了之後,打過去,就說一句:“以後你要聽話,別再惹事了,就走了。”

    而西方包括日本打贏了會說:“你家裡有什麼東西,全給我交出來”。講究的是我能搶就搶,來錢快。

    所以文化的觀念,或者說是桎梏,會導致就算是古代中國先地理大發現,也不會中國帶來多少好處,因為我們內心深處就沒有這種搶劫發財的觀念,甚至以之為恥。

  • 22 # 遇見爛筆頭

    答案:中國還是這樣,世界也還是這樣。

    很多人認為,如果鄭和的船隊換個方向,一路向東,越過太平洋,到達美洲,那樣的話,中國將佔領美洲大陸。

    然後呢,像歐洲人那樣搞殖民地開發,資產階級賺得盆滿缽滿,資本家賺了錢之後會幹嘛呢?當然是擴大生產和謀求幸福生活啊。於是工業革命、啟蒙運動都將發生在中國,中國將走上近代歐洲的道路,由經濟基礎變化推動上層建築的變革,從而演變為全面的資本主義國家。

    而這時候哥倫布還沒有發現美洲,歐洲依然處於黑暗的中世紀,亞洲諸國要麼朝貢(比如東南亞),要麼捱打(比如蒙古和日本)。也就是說中華帝國將輕而易舉地成為世界霸主,滿人也沒有入主中原的機會,乖乖地在多民族國家裡做個少數民族,世界完全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因為當時的鄭和船隊確實具備殖民美洲的實力(當然,這裡不考慮毀滅性海難和疾病等極端意外事件)。

    先看一張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

    鄭和船隊先後航海七次,歷時28年,足跡遍佈東南亞群島、南亞、阿拉伯半島、最遠到達非洲南端莫三比克海峽。

    鄭和船隊規模有多大呢?規模最大的一次航海人數約280000人(你沒看錯,我沒搞錯,是四個零!),航船250多艘。最著名的是鄭和乘坐的寶船,可容納船員近千人,船上可以行馬,其餘還有馬船、糧船、水船和戰船,四種船艦圍繞寶船左右,分工明確,各斯其職,又能協同合作。

    這已經不僅僅是船隊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無敵艦隊。英國曆史學家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世界歷史後得出的結論是,“大明帝國的艦隊比亞洲任何國家的海軍都強大,甚至歐洲所有國家的艦隊聯合起來也無法與大明帝國的海軍相匹敵”。

    看一下模擬圖

    再看一張哥倫布到達美洲的路線圖

    哥倫布船隊從西班牙國土的最西端出發,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規模有多大呢?規模最大的一次航海人數約1500人,航船17艘(你沒算錯,約等於鄭和船隊的5%),航船噸位?不過百;航海技術?最先進的裝置是羅盤;後勤保障?水果蔬菜是見不到的,能不能扛過壞血病全看船員自身體內的維生素儲備了。

    看一下哥倫布船隊的模擬圖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話一點沒錯。

    要知道哥倫布到達美洲是在1492年,鄭和下西洋是在1405-1433年期間,也就是說,中國人在歐洲人開啟新世界大門之前就已經具備了世界一流的遠洋航行能力,既然哥倫布能到達美洲並征服印第安人,那麼鄭和船隊也必定具備這樣的實力。

    然而,近代歐洲人走上資本主義發家致富之路,僅僅只是因為具備殖民美洲的實力嗎?不!比實力更重要的是動機!

    首先來看看鄭和和哥倫布的遠航動機有何不同: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史學界眾說紛紜,那我們就從行動看動機吧,鄭和船隊一路上做的事情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宣揚國威,封賞沿途小國君主;2、打擊海盜,維護海上秩序;3、朝貢貿易,用絲綢瓷器茶葉換奇珍異獸和香料。總體來看,鄭和遠航的動機是政治性的而非經濟性的,明朝壓根就沒想過要透過開闢殖民地來發家致富。

    再看看哥倫布的動機,很簡單:去東方尋找財富,這也是全體歐洲人所渴求的。所以,哥倫布這幫人乾的事和鄭和完全不一樣,他們登陸的第一件事是宣揚西班牙對這塊陸地的所有權,然後呢?尋找並搶奪原著民的黃金。

    正是因為歐洲人有強烈的尋求財富的動機,所以他們對美洲原著民的態度是侵略而非封賞,對海盜的態度是默許而非打擊,貿易方式是罪惡的三角貿易而非平等地朝貢。鄭和與哥倫布在動機和行為上的巨大差異,本質上是中國和歐洲在如何對待財富與異族問題上的觀念差異。

    即使鄭和向東走,發現了美洲大陸,在大明帝國的眼裡那也不過是片蠻荒之地,天朝也不屑於幹販賣奴隸的勾當,照例是賜一船絲綢瓷器,換取化外之民的一句皇恩浩蕩,然後作為天朝上國繼續做著朝貢這種虧本買賣。

    何以見得?且看鄭和一路所為和明朝的對外政策,鄭和船隊糧食兵器應有盡有,只要皇帝陛下一聲令下,沿路各國都將成為殖民地,可他的主要任務卻是收服各國稱臣納貢,滿足皇帝君臨萬邦,四方來賀的夢想,他在東南亞收拾了海盜然後化干戈為玉帛,在印度立了一塊和平紀念碑然後賜印冊封,從非洲帶回來長頸鹿然後奉為麒麟瑞獸。

    所以說,中國沒有走上歐洲列強的崛起之路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文化觀念。

    中國重農抑商,雖然從唐宋時期就有人開始下南洋,但國人對待發家致富的僑商並未像歐洲人對待海外淘金者那樣推崇;中國人重義輕利,所以寧願每年恩賜大批財物以彰顯大國風範也不願去殖民掠奪,甚至不屑於平等貿易;中國人是精神貴族,且民豐物足(在明朝時期這句話還是對的),自認為不需要打別國的主意,如此一來,他國財富當然不會流入本國。

    相比之下,十五世紀的歐洲是一個極度渴望財富的窮孩子,農業方面還不懂得精耕細作,工業革命以前更是談不上工業,加上教會壓榨,國王搜刮,唯一的致富之路——絲綢之路被壟斷。這種情況下,只要能獲取財富,可以豁出性命去航海,哪有心思管什麼風度和文化?所以推崇冒險主義和殖民行為。

    當然,我並不是鼓吹殖民主義,作為曾經深受殖民侵略之苦的中國人的後代,對這種邪惡的致富之道是予以譴責的。

    中國人的文化觀念,使中國錯失了一次與世界深度交流的機會,我感到惋惜,但也使世界其他國家免遭侵略,我為此感到自豪。

    大明做為世界第一強國,在擁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情況下,依然尊重小國的領土與主權完整,給予而不劫掠,主動調和各國矛盾,維持國際穩定,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才是一個偉大國家的氣度,這才是世界第一強國該有的風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像這樣每天“坐吃山空”的日子大家還能撐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