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碧水青松隨筆

    七絕分七言古絕和七言律絕。

    一字為一言,七字為七言。七言分七言古絕、律絕、律詩、排律。

    七言古絕屬於古體詩,不講究平仄,押仄聲韻、平聲韻、鄰韻均可,同一首詩內可以換韻,可以非對仗重複用字。例如張若虛“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

    何處春江無月明。

    ——“平”、“明”韻尾都是“ing ”,而“生”的韻尾是“eng ”,大致相近的韻腳字稱為“鄰韻”。

    “海”、“灩灩”都是非對仗重複用字。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在古人詩作中,陰平、陽平聲調統稱為“平”,上聲、去聲和古入聲字及相應方言聲調統稱為“仄”。

    上例中的“甸”、“霰”、“見”,都是去聲(都是普通話的第四聲),屬於仄聲韻,韻尾都是“ian ”,雖在同一韻部,但不是格律詩要求押的平聲韻。

    首句第二字和末字是格律詩平仄押韻句式重要分類依據。第二字是平聲字,稱之為“平起”;第二字是仄聲字,稱之為“仄起”;末字是平聲字,稱之為“押韻”;是“仄聲字”,稱之為“不入韻(即不押韻)”。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塵”、“人”韻尾都是“en ”,而“輪”的韻尾是“un ”,前後二者韻尾相近,屬於“鄰韻”。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似”(去聲)、“水”(上聲)屬於仄聲;韻尾分別是“i ”、“ui ”,屬於“鄰韻”。

    同一首詩內,分別押了“ing ”、“eng ”、“ian ”、“en ”、“un ”、“i ”、“ui ”等不同的韻,稱之為“換韻 。

    上詩例中,除“代代”、“年年”屬於對仗重複用字外,“月”、“江”、“人”等字都是非對仗重複用字。

    律絕、律詩、排律統稱為格律詩。

    “替對粘韻”是格律詩與古體詩的分水嶺和試金石。

    馬蹄韻兩平兩仄交替的用字組句原理,簡稱為“替”。

    例如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提出的“平仄竿”: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格律詩平仄押韻的四種基本正格句式,都是從“平仄竿”上擷取的。下面括號內是從“平仄竿”上截取出來的七言格律詩首句基本正格句式。

    平起式兩種:

    ①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②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起式兩種: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④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從上述四種首句基本正格平仄押韻句式中,不難明白:“一三五不論”是在有效規避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條件下,依據“前寬後嚴,仄寬平嚴”的詩界潛規則而認可的“變格”,而非七言格律詩正格。例如:

    仄仄平平平仄仄(三仄中)

    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平中)

    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簡稱為“對”。

    上下句為一聯,上句第二句與下句第一句平仄相同,簡稱為“粘”。

    末字平聲且在同一首詩中不能使用仄聲韻或換韻,因鄰韻不在同一韻部,本質上屬於換韻範疇,簡稱為“韻”。古體詩中的仄聲韻、換韻、鄰韻在格律詩中,本質上都屬於“出韻”。

    失替、失對、失粘、出韻的屬於七言古體詩,而不是七言格律詩。

    詞牌中幾處押韻為幾韻,七處押韻就是七韻。例如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

    關河冷落,

    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

    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

    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

    望故鄉渺邈,

    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杆處,

    正恁凝愁!

    ——“秋”、“樓”、“休”、“流”、“收”、“留”、“舟”等七處押韻,稱之為“八韻”。

  • 22 # 小白讀詩文

    總述

    七言:是每句七個字的詩。

    七絕:即七言絕句,指的是一共四句、每句七個字的格律詩。

    七韻:指七個韻腳押同一韻。(一些詩歌會中途換韻)

    具體的請看下面的舉例說明。

    幾言詩一般是針對整首詩歌而言,通常結構形式比較整齊的詩歌。詩歌一句有幾個字,就成為幾言詩。這裡要注意,詩歌的一句不是以我們現代漢語的句號算。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是兩句話,每句四個字,所以它是四言詩。“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樣的是五言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七言詩。以此類推。至於《離騷》《夢遊天姥吟留別》這樣的,句式長短不一的,統稱為雜言詩。

    絕句

    絕句分古絕和律絕,一般我們說的唐詩五絕或者七絕,指的是律絕。

    古絕,即古絕句,是和律絕對立的一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是有些詩人不願受格律約束而創作的。

    律絕跟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特點,講究平仄(古音平為平聲,上、去、入為仄聲),押韻嚴格。它是在魏晉時期漢語四聲的發現總結的基礎上,加上對偶的發展形成的新的詩歌格式。這樣講求格律、押韻的詩在文學史上成為格律詩或新體詩,與不對仗的古體詩(或古詩)相對。如漢樂府《長歌行》就是不對仗的古詩,而格律詩,五絕如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七絕如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押韻

    古人除了發現漢語的四聲有規律地使用可以增加句子、詩歌的音樂美,還發現漢字的聲韻的組合也可以形成別樣的美。因此產生了雙聲、疊韻、押韻等創作技法。

    押韻,

    押韻,又作壓韻、諧韻,即將韻母互相諧音的文字放在詩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詩文讀起來就十分順口、悅耳,這種現象就叫做押韻。用現代音韻學來解釋就是選取音節中韻腹、韻尾相同的字放到詩句末尾。古時候書寫從上往下,每句詩歌最後一個字好似這句詩的腳,所以結尾押韻的文字又叫做“韻腳”。如如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韻尾an)

    古詩(非格律詩)也可以押韻,如曹操《短歌行》

    親親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押in)

    不過古人不是採用的拼音標註,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系統。加上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所以一般古人按照韻書來寫,1911年以前成書,且以《切韻》音系為基礎語音編寫的韻書稱為“古韻”。其代表作品有《切韻》(隋)、《唐韻》(唐)、《廣韻》(北宋)、平水韻(金) 、《佩文詩韻》等。其中《切韻》是現存最早的漢語韻書,其後的歷朝歷代的韻書,基本上是在《切韻》基礎上修訂形成。

    1911年以後成書,且以現代漢語(國語或普通話)為基礎語音編寫的韻書是“新韻”。其代表作品有1941年黎錦熙主編的《中華新韻(18韻)》、196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詩韻新編(18韻)》、2005年中華詩詞學會推出的《中華新韻(14韻)》、2016年湖北詩詞學會編寫的《詩詞通韻》、2017年程寶慶編著的《漢語新韻》等。

    我們常見的《律翁對韻》《聲律啟蒙》都是押韻對仗的啟蒙書,裡面的“一東”裡面的字都是押同樣的韻。不過這裡“二冬”和“一東”按現代漢語都是ong,古韻裡是不同的。

  • 23 # 桃之夭夭老牛

    七言詩就是每句七個字的詩,最早出現的是七言古詩,它起源於民謠。先秦時期除《詩經》、《楚辭》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摹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西漢時期除《漢書》所載的《樓護歌》、《上郡歌》外,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韻文。

    東漢七言、雜言民謠為數更多,如東漢末年的《小麥謠》、《城上烏》(司馬彪《續漢書·五行志》)、《桓靈時童謠》“舉秀才”(葛洪《抱朴子·審舉》)都是很生動、通俗流暢的七言和雜言民間作品。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的第一首文人創作的完整七言詩。以後湯惠林、鮑照都有七言作品。

    從梁至隋代七言體詩歌逐漸增多,至唐代七言詩才真正發達起來。七言詩的出現,為詩歌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豐富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唐朝七言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七古,即歌行體和樂府體。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都屬於這一類。還有那些樂府題材的詩,白居易的新樂府詩都屬於這一類。

    還有就是七律、七絕的近體詩,又叫格律詩。七言律詩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詩規範的詩歌。其格律非常嚴謹,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七絕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由於可以不拘對偶,故構寫自由;由於篇幅短小,故語句精煉含蓄,多言外之音;由於講究聲律,故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宜於低吟高誦。

    至於七韻並不是一種詩歌體裁,也有人玩過,就是寫七聯(十四句)詩,隔句押韻。古稱七韻。如唐朝皇帝李適的《中和節賜群臣宴賦七韻》

    東風變梅柳,萬匯生春光。

    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

    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

    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

    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還有白居易的《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眾皆賞春色,君獨憐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燭餘減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臺上風,虛潤池邊地。

    開遲花養豔,語懶鶯含思。

    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

    何日同宴遊,心期二月二。

    還有一種七韻是一個題材寫七首詩,每首用一個韻,也叫七韻。最近網上比較紅的《禪心七韻》,是趙凌光,法號圓光寫的一組佛教音樂,共八首,最後一首是佛教《心經》,所以不計算在內,稱七韻。

    1、禪境

    2、禪師

    3、禪心

    4、禪思

    5、禪寺

    6、禪卷

    7、禪願

    8、心經

    禪境

    詞:釋弘渡

    曲:圓光

    泛舟小荷

    對月品茗

    高山流水

    是那晚鐘和鳴

    樹影婆娑

    橫嶺豎峰

    清風拈香

    分別無明

    禪師》

    詞曲:圓光

    蘭香澗

    寂雨撫蓑煙

    白月風清籬下悠

    桐花君不見

    悟覺海

    山人匿雲天

    隱鱗戢羽指迷津

    定禪釋空幻

    隱鱗戢羽指迷津

    不禪不下山

    《禪心

    詞:圓光 松濤

    曲:圓光

    東廂夜已往

    月色白茫茫

    孤燈無影禪音未央

    琴指撫音擾紅塵

    即色既空夢一場

    紛紛擾擾終歸菩提

    自久長

    菩提似明鏡

    蓮依佛淨光

    何似極樂

    何似天堂

    一葉知秋人蕭瑟

    浮世如華盡苦殤

    遙慕佛境

    是無盡清涼

    竹語凌然清詳

    未懼萬世滄桑

    空塵本無可奢望

    蟬啼落歸

    長松萬疆

    轉之朱閣倚戶

    普門萬家歡享

    千載浮沉夢幻一樣

    此禪心

    載千古流長

    《禪思

    詞曲:圓光

    大風起

    趺坐安

    觀音塵世間

    一盞茶

    香兩聽

    如去如來中

    倘若今生心不死

    還入濁世化群生

    倘若來世心未死

    還入濁世化群生

    《禪寺》

    詞曲:圓光

    龍井泉

    湧甘霖

    飲水思源恩

    歸靈隱

    匿塵客

    菩提無花落

    煙雨無聲潤蘇杭

    心中有慈生極樂

    禪卷

    詞曲:圓光

    荷子仙

    亭立玉水度華年

    嘆人世

    苦塵煙

    濯濯清白淤無染

    素絲衣

    青摺扇

    袖舞裙歌逸遠山

    淡水墨

    空谷涓

    琴瑟兮樂迦陵曼

    《禪願

    詞:正淨 圓光

    曲:圓光

    秋花詢雨

    爾今何處來

    唯畫浮沉

    掩面誰者猜

    紫藤凋影

    鑑汝立霜寒

    拈珠持佛

    聞思首楞嚴

    一夢之間

    三千大千

    生汝心海

    一念之海

    遊不出輪迴之沿

    今昔何年

    當碎此身

    以許燎原

    禪者不語

    覆寂蒼雪

    卻生芝瀾

    心經

    作曲 圓光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圓光創作的佛樂,像是一碗清水,平靜地放在面前。寂靜如空,溫潤如玉。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清晨,或者是一個有風有云的下午,也可以是一個漫天星光的晚上,開啟音響或帶著耳機,安靜的聆聽下去。

    不知這樣的解釋題主滿意嗎?

  • 24 # 健身花草

    七絕

    就是四句話,每句7個字。還有固定的押韻格式。第1句和第2句,第3句和第4句,像上下對聯,但都不是簡單的對聯組合。有起承轉合只說。就是1起2承3轉4合。具體什麼意思,可以百度學習一下。

    七言

    就是每個句子都是7個字,假如有4句,一般說的是7言絕句,簡稱“七絕”。還有其它七言古詩、排律等,具體有多少個句子,十多句,一百多句,看作者的興致了。

    七韻

    沒聽說過!

    我聽說過七律。七律就是8句,有專門的押韻格律。

    當然,假如有押7韻的文章,或許那是駢律賦。這種駢賦文體,可能是出題者規定要求每段分別押7個韻部的韻字。

    在唐朝,有科舉考試,是押8韻的律賦。沒聽說過官方要押7個韻部的律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幸福的是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