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機油科技
-
22 # 無業遊民就是我
首先我覺得手機界只有2個成功的案例。一個是蘋果一個是三星。請注意我說的成功不是靠水軍的欺詐手段忽悠客戶,而是真正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確保產品質量,同時做好售後。先說蘋果。這是我最早接觸智慧手機的產品,當時用的是蘋果四。感覺太神奇了,因為之前的手機是要用電磁筆去點選螢幕的,而蘋果只需要手指,至少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其次是其系統最佳化的很好手感的感覺也確實不錯。但是喬布斯走後,庫克上臺把蘋果拉入了低谷,創新減少,產品低端趨勢傾向嚴重,不用看價格還那麼高但是給人的感覺已經是不一樣了,比較害怕其會成為第二個黑莓。。相比之下三星採用的方式感覺比較類似日系車,自主研發不用說,還能在很短時間就推出一個新產品。而且綜合其出的產品來看,其不同的產品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相應型號的配件供貨量也很大。解決了客戶花高額成本維修的的狀況。綜合來看三星要比其它手機乃至蘋果更勝一籌。自然有他的道理。順便吐槽一下lg,當年買了國行v10到現在比你早一年多的國行三星note4都升級到棉花糖了。你就不能長點臉?
-
23 # 玩機說
1.自身資源,
三星作為韓國企業巨頭,自身實力十分強悍,其涉及的產業十分豐富。因為這樣的優勢,三星和國產手機最大不同就是,三星大多數元器件都來源於自己,包括處理器、螢幕等,都是自給自足。同時,三星的供應鏈做的也很強大,每次都能備貨充足。此外,財大氣粗,不擔心賣不出去會虧損,因此會多備貨。而國產大多數品牌都是組裝手機,受限於資金、供應鏈、元器件等問題,產能十分有限。
2.品牌效應,
三星作為手機三大巨頭之一,經過多年的沉澱,擁有著強大的品牌效應。很多使用者都相信三星的品質,同時又被三星的創新吸引著,心甘情願的為三星手機買單。
3.產品實力,
對比國產手機,三星確有過人之處。國產品牌很多都在模仿,但是三星卻一直在投入研發,用創新引領其他品牌。比如其曲面屏、三星s pen、虹膜識別、三防等功能都被使用者認可。
4.定價偏高,
三星手機的定價一般都比較高,更多面向商務人士,商務人士畢竟只佔少數。而國產很多手機價效比高,如小米、榮耀等,堪稱國民手機,因此搶購的人自然就多,出現供不應求的問題。
-
24 # 隔壁全王
三喪的旗艦都是用高通或自家的最新型號CPU,首先高通收的專利費跟手機的售價成一定比例,三喪的旗艦售價直逼蘋果的價格,高通賣三喪一款CPU肯定比賣給小米或樂視等手機掙的多,肯定優先供應三喪!再說三喪自家的CPU和曲面屏,肯定滿足自己的使用後再出售給魅族、小米等公司一些殘次品(閹割版)或過時的曲面屏。
-
25 # 高冷62907976
三星是國際大廠,銷量有保障。所以訂單優先被合作使用。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小米mix的螢幕是定製的。產能很低,就是因為小米品牌不夠大。不被合作廠商認可。合作廠商不可能冒那麼大風險幫小米做。這就是小米mix難產的原因。合作廠商認可三星。更信賴三星。三星有品牌優勢。
回覆列表
說句實話,雖然我們都希望國貨越來越好,當然國產品牌也沒有辜負期望一步一步的在前進,但是!真的絕大多數的核心零部件,中國還沒有達到技術水準。
最簡單的小米note2,如果貨源充足,必然大賣,但是沒有三星的曲面屏啊,用的LG曲面屏,結果當然是受到諸多吐槽,解析度,顆粒感,色調,是見得最多的了。
再就是營銷策略的問題,還是小米,小米每一代的真旗艦機都要面臨搶購問題,首先搶購可以預,無形的廣告啊(線下幾十萬黃牛就是在免費做廣告),而且隨著產品週期的增長,零部件價格也是越來越低,隨之利潤會小幅上升(即便降價)。
而且CPU,系統,攝像頭,系統,記憶體,螢幕都受制於國外,而且國貨國際影響力依然不行,像三星s8首發壟斷驍龍835,別的廠家只能等等或者使用降頻版,國際大廠的實力在這。還有華為的麒麟處理器,經過多代的改進終於成熟了,可憐我當初用了p6p7。。。這兩代都是試水機型卡的不行。
最後希望國貨越來越好,不在受制於人,還有,不要因為營銷而搶購了好不好,寧願企業加價呢,都造福黃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