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哥是打醬油的路人甲

    其實德國打蘇聯,犯了一個要命的戰略性錯誤,相對來說,德國國家小,資源不多,對比蘇聯,這是自己弱勢,想一口吃掉蘇聯,基本沒可能,然後,開打,結果閃電戰又被蘇聯硬拖成長期持久的消耗戰,最後,只能說,德國,拖長了,玩不起。

    扯個笑話,日本侵略中國,其實蔣介石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思維,和蘇聯打德國,用的是差不多思想,只是後來,毛主席總結出來一本書,(論持久戰)這個思路,打死了日本,拖死了德國。

    當年日本侵華,日本首相的田中奏摺,思路很清楚,要想征服世界,要先征服中國,想打中國,必須先拿下中國東北。如果日本當年,能按照這個田中首相的思路,打敗中國還是有可能,他的思路,慢慢來,十年一個週期,先拿下中國東北,然後停止戰爭,開始建設,把東北建成日本後方基地,建上十年,然後,再進華北,然後再建設,再十年……這樣一步一步來。結果,日本天皇,日本軍部等不及,跳了腳丫子,自己作死……打了中國打蘇聯,打了蘇聯又打東南亞,最後活的不耐煩,又把美國扯進來,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 22 # 麥田軍事觀察

    如果希特勒提前兩個月進攻蘇聯的話,也許對蘇聯會把得更有利一點,提前兩個月正好是4月底,那個季節在東歐來說,不是一個作戰的好日子,道路泥濘狀態還沒有結束,對德軍來說是個很大的麻煩。

    如果看一下,當時的資料一些計劃的話,6月份的時候,正是蘇軍最為混亂的時期,許多部隊的炮兵正在進行打靶訓練,許多單位也沒有到位,許多部隊正好處於從後方到前方,正在換防,展開之時。可是4月時,許多內陸的部隊還沒有到達前方,正好就可以避免了,大量部隊集結在前線地帶,被德國輕鬆包圍的局面,實際形成了縱深佈置的情況。

    蘇德在邊境交戰一線的交戰,由於蘇軍沒有能夠及時展開,這將得以避免,蘇軍將不得不退卻一定的距離,但是也將因此獲得了一個主場式的優勢,可以更為從容的展開自己的縱深部署,德軍會面對從後方源源不斷開來的蘇軍問題。這可能打亂德軍的進攻節奏。

  • 23 # 陽城導航

    提前兩個月進攻蘇聯,是不可能的。希特勒早就想進攻蘇聯,之所以拖進了六月份,是條件不允許他提前兩個月進攻。

    原因有二:一是德國要重新組建幾百萬軍隊。從武器裝備,部隊組建,到日常訓練,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不是一下子能準備好。1941年,蘇德雙方都在訓練新兵,只是最後德國先動了手。

    二是巴爾幹半島沒有擺平。1941年春天,南斯拉夫爆發了起義,德國用了很長時間才平息。在平息南斯拉夫前,德國不敢貿然進攻蘇聯。

    希特勒進攻蘇聯,還佔有一個優勢,進攻的突然性。據朱可夫回憶,在希特勒進攻蘇聯時,許多蘇軍部隊還在前進的道路上,部隊之間的建制都不完整,在行進間被德軍擊潰,造成了防線的巨大漏洞。

    德國的總體戰起了作用,蘇軍的大量飛機被炸燬在機場上,失去了制空權。油庫,車站,通訊線路均被破壞,導致蘇軍戰爭初期巨大的混亂。

    在二次大戰中,帝國主義發動突然襲擊並收到奇效,蘇德戰爭是唯一的一次。一般國家遇到這種打擊,早就滅亡了。實際上,在二戰中,斯大林是唯一一個能夠頂住希特勒瘋狂進攻並消滅希特勒的領袖人物。

    蘇聯遭受希特勒打擊,與斯大林極力避戰有很大關係。與希特勒大規模擴軍相反,斯大林在擴軍方面保持著相當大的剋制。1941年春天,朱可夫提出徵招50萬預備役戰士入伍,斯大林遲遲不預批准,生怕刺激希特勒。1941年6月,朱可夫又提出要下命令讓蘇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斯大林堅決不允許,並派內衛部隊監視部隊的行動。極大地捆住了蘇軍的手腳。以致造成衛國戰爭初期蘇軍極大的被動與混亂。

    如果德軍提前兩個月進攻蘇聯,其準備工作必然加速,戰爭的跡象就會被蘇聯發現,也許蘇聯會過早地拋棄和平的幻想,堅決地把經濟生活轉入戰時軌道,這樣蘇聯反而可以加速準備戰爭,而不再被捆住手腳。這樣一來,蘇聯反而可以提早佔領陣地,構成一條完整的戰線,而不被德軍衝得七零八落。德國反而佔不到什麼便宜了。

    1943年春天,蘇德雙方為庫爾斯庫大會戰進行了公開的備戰競賽。德國反而落了下風。

  • 24 # 藍風破曉

    蘇德戰爭中,莫斯科戰役是三大戰役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戰,因為它關乎蘇聯人的信心、勇氣。

    在歷史當中,德國在莫斯科戰爭中失敗了,莫斯科戰役開始時間是在1941年9月30日,起初是蘇聯的防禦階段。在12月5日後,蘇聯開始反攻,到1942年1月,德軍徹底敗了。

    不得不說,德軍能敗在莫斯科,和天氣也有一定關係,畢竟,那一年莫斯科的冬天異常的寒冷。

    問題來了,假如希特勒提前兩個月發動對蘇聯的戰爭,能不能在冬季來臨之前拿下莫斯科?

    也很難。原因如下。

    如果德軍提前兩月進攻,準備工作不足,時間還有點早

    蘇德戰爭開始於1941年6月22日,三個月後的九月底,德軍打到了莫斯科外圍州縣。

    如果提前兩個月,那就是4月22日。四月的天氣,北方剛剛化凍不久,這個時期,行軍打仗稍微不方便一些。純粹的步兵還可以,但是帶著大量的裝甲輜重前行,道路非常不易。

    正因為天氣的原因,當年拿破崙攻打俄國時間定到了5月之後,一百多年後的希特勒攻打蘇聯把時間定到了6月份。

    不過,希特勒的時間定的有點晚,如果再早一個月,可能對德國更為有利一些。

    想來如此,實際上,二戰期間的德國無法提前戰鬥,哪怕一個月也不行,準備工作還不到位。希特勒從1940年的12月份確定計劃後,就開始安排人做準備工作了。直到來年五六月份,才準備到位。

    如果希特勒提前兩個月就開拔打仗,那麼會因為準備不足,導致失敗。

    就算德國提前兩月進攻,補給艱難的問題依然解決不了

    德軍最大的軟肋,就是大本營離蘇聯太遠,補給供應太難。

    就算德國提前兩月進攻蘇聯,假設沿途戰役也很順利,那麼七月底就到莫斯科了。七八月,是俄羅斯夏天的雨季,打仗是不容易的,補給也不容易。

    九月之後到十月之間,天氣尚好,在此期間,德軍就要想法設法拿下蘇聯了,否則到了當年的10月,又是莫斯科不多見的秋雨綿綿,戰役的開展還是不利,特別是在道路泥濘的情況下,補給運送更為艱難。

    所以,留給德軍的時間只有九月到十月。

    一兩個月,德軍能把蘇軍打慘嗎?各種對比後,發現德軍很難把蘇軍打慘。

    就算德國提前兩月進攻,在人數差距很大的情況下,戰勝蘇聯很艱難。

    二戰時期,蘇聯早就不是一戰後那個蘇聯,人家已經成為了工業大國,每年造的飛機大炮等各種武器,比德國的數量還要多。而蘇聯的人口也要比德國多不少。

    可以說,蘇聯無論是槍炮,還是兵源,都比德國充足,德國拿什麼快速戰勝?也許,德國會在某一個戰役上獲勝,但在朱可夫等將軍的排程下,就算是天氣一直良好,德軍想把莫斯科完全打下來也非常不容易。

    關鍵的是,蘇聯人戰鬥意志非常強,社會主義國家的思想教育和發動百姓的能力非常出眾。斯大林在莫斯科保衛戰前的動員,就讓無數蘇聯青年前仆後繼地去為祖國奮鬥。

    蘇德戰爭初期,雖然蘇聯沒少打敗仗,但投降的人數還不算多。

    你再看看蘇德戰爭後期,德軍投降的隊伍比比皆是,就連希特勒培養的黨衛軍,有80%以上都是投降了蘇聯紅軍。

    裝備不少,兵源不少,戰鬥意志還強的蘇聯軍隊,面對德國遠道而來,補給線還偏長地情況,在最後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是合情合理。何況,朱可夫等人的戰爭素養,並不弱於德國各級將領。

    因此,就算 希特勒提前兩個月突然攻擊蘇聯,也很難戰勝蘇聯。

  • 25 # 小約翰

    如果希特勒提前啟動巴巴羅薩計劃,也無法改變蘇德戰爭的結果,也就是說,無論希特勒發動戰爭遲早,都註定要失敗。

    因為蘇聯的戰鬥力遠遠比德國想象的要強,蘇德之間的差距是硬實力的差距,而蘇聯人的抵抗力也遠遠比德華人想象的頑強的多。

    可是如果僅僅從莫斯科區域性戰爭來考慮,如果希特勒進攻蘇聯計劃提前兩個月,德軍則有一定的可能拿下莫斯科,取得莫斯科戰役勝利。

    歷史不會假設,但我們可以先看看,莫斯科戰役,德軍為什麼失敗。

    有人說德軍即使提前兩個月攻打莫斯科,這次戰役德軍也不可能取勝,理由是德軍兵力不足,攻打莫斯科的時候,投入兵力不足達不到起碼的要求。

    德軍攻打莫斯科的時候一共投入兵力是100萬,而蘇軍則是傾巢出動,把遠東地區的兵力都調來了,投入的總兵力是125萬。到戰役後期,德軍的兵力達到了180萬,而蘇軍則達到了驚人的三百萬!

    按照軍事學上防禦戰定律,進攻方通常至少要比防守方兵力多兩倍,才能穩操勝券,攻下城池。

    可是那是說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而德軍戰鬥力比蘇軍要強大許多倍,裝備也比蘇軍先進,所以蘇德戰爭期間,德軍每戰都是以少打多,而且在蘇德戰爭前期,德軍幾乎是每戰必勝。

    所以說,莫斯科戰役,德軍兵力少是失敗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莫斯科戰役,德軍失敗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天氣。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前期打得非常順手,根據"颱風"計劃,德軍第2裝甲叢集在布良斯克方向,用兩個裝甲叢集發動進攻。

    在他們掩護下,德軍第2集團軍突破了蘇聯紅軍第50集團軍的防線,在1941年9月下旬奪取布良斯克。

    10月3日,德軍一鼓作氣拿下奧廖爾。

    德軍乘勝追擊在莫斯科以西的維亞濟馬跟蘇軍相遇,蘇聯西方面軍難以抵擋德軍攻勢。

    德軍10月7日德軍抵達維亞濟馬,在一週內全殲蘇聯紅軍維亞濟馬集團23日,德軍繼續進攻,又圍殲了蘇聯紅軍布良斯克集團,蘇軍在此戰中有67.3萬人繳槍投降。

    就在德軍厲兵秣馬打算向前推進的時候,莫斯科地區雨雪交加,道路開始變得泥濘不堪,德軍很多的戰車陷入了泥濘之中,不得不在原地打轉。

    這帶來一個災難性的後果——德軍的機動力嚴重受限,德軍的後勤能力開始不足。

    二戰納粹的殺手鐧是什麼,閃擊戰。

    德軍在戰爭中的骨幹是什麼,裝甲叢集。

    不信你看看蘇德戰爭史,德軍的裝甲叢集出現在哪裡,蘇軍的噩夢就出現在哪裡。

    儘管坦克的速度不會減慢多少,但戰車不能跟上,步兵更不能跟上,裝甲叢集也不敢孤軍深入,進攻節奏就慢了許多。

    可以說正是雨雪造成的泥濘道路減緩了德軍前進的步伐,德軍機動性強的優勢全部消失,不能發揮。

    雖然說受天氣影響的不只是德軍,但是蘇軍動用了大量的戰馬和普通的馬來運送戰略物資,更重要的是,蘇軍可以利用現成的蘇聯鐵路網,後勤基本沒有壓力。

    而接下來的情況更糟,莫斯科冬季到了,德軍官兵受不了當地的異常嚴寒。

    德軍補給不足,冬季禦寒服裝和白色偽裝服都無法運到,缺乏冬季條件下作戰的準備。

    坦克和其它車輛都因為低溫而不能動彈。而蘇聯紅軍則是在嚴寒中長大的,根本就不在乎寒冷,士氣高漲。他們在源源不斷的援助下,不僅有著足夠的冬季作戰裝備,而且他們的槍炮都套上了保暖套,塗上了防凍潤滑油;同時還有足夠的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用來防寒。

    總之莫斯科戰役中,對德軍不利的因素,嚴寒是比較重要的一條。

    那麼,如果德軍提前兩個月進攻莫斯科,有沒有可能獲勝呢?

    在後世的眼光看來,“巴巴羅薩”計劃似乎是一個瘋狂的,不可能完成的計劃,實則不然。

    事實上,巴巴羅薩計劃的成功率在紙面上看是不低的。而德軍在莫斯科城下折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嚴格按照巴巴羅薩計劃來執行。

    在希特勒的規劃中,德軍應該兵分三路,快速擊敗蘇軍。

    巴巴羅薩計劃本來預定的時間是1941年5月初,而最終執行確實在6月下旬。這接近兩個月的時差,最終影響了整個戰爭的走向。

    按照本來的計劃,從5月份開戰,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將快速擊敗白俄羅斯方向的蘇軍,拿下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會擊敗蘇軍西方面軍,直搗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會圍殲烏克蘭方面軍,在年末攻下斯大林格勒。

    按照原計劃,1941年年末,德軍就應該攻下包括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莫斯科等所有大城市。這之後無論蘇聯是否投降,都不會再影響大局了。

    但巴巴羅薩計劃為什麼沒有順利完成呢?

    因為南方集團軍群出了問題。德軍在南方並沒有順利包圍烏克蘭方面軍,而是讓烏克蘭方面軍緩過了第一階段的暴擊,進入了防禦工事。最終不得不調集中央集團軍群南下,和南方集團軍群一起艱難吃掉了蘇軍烏克蘭方面軍。

    而這個階段,恰恰是蘇聯補充回血的重要階段。如果德軍能夠嚴格按照計劃執行的話,在蘇軍補充好新兵之前,德軍就應該兵臨莫斯科了。

    所以,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關鍵就在兩點:1:中央集團軍群去支援了南方集團軍群,耽誤了兩個月。2:支援南方集團軍群以後,中央集團軍群靠近莫斯科時已經進入深秋,氣候此時對德軍不利。

    所以,如果巴巴羅薩計劃按照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執行的話,德軍抵達莫斯科時最晚也就是初秋。要知道,蘇軍在蘇德戰爭初期的戰鬥力是很差的。而僅有的常備軍又在德軍的第一波打擊下消耗殆盡。在初秋的時候,在蘇聯道路泥濘之前,後勤充足的德軍在莫斯科與蘇軍決戰,那就真的是勝負難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裡有個三四萬,90後做個什麼小生意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