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21 # Lihongjiu99

    有明一代,總兵官一職自始至終。但考諸史料,其間變化頗多,情況也非常複雜。朱元璋起兵之初至建文朝,總兵官之授,專以委任出兵征討之大將,故徐達、常遇春、藍玉、李景隆等皆歷是職。然兵興則授,事結則收。鎮守一地的專職總兵官之設則始於成祖時,其時尚在建文四年,革除後稱為“洪武三十五年”。

    《大明會典·兵部九》:“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設官統兵鎮戍。其鎮一方者,曰鎮守……其總鎮,或掛將印或不掛印,皆曰總兵”。據《大明會典》記載,共計設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宣府、大同、山西、廷綏、寧夏、甘肅、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廣、廣東、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山東23鎮。然而《會典》於其始設之年皆曰“舊設”而無法考證。

    《明太宗實錄》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己未:“命右軍都督府左都督何福佩徵虜前將軍印充總兵官往鎮陝西、寧夏等處,節制陝西都司、行都司、山西都司,行都司,河南都司官軍”;《明太宗實錄》洪武三十五年九月乙未:“命右軍都督同知韓觀佩徵南將軍印充總兵官,往廣西整肅兵備,鎮守城池,而節制廣西、廣東二都司” 。

    可見,成祖在建文四年剛剛取得政權即開始派遣鎮守總兵官鎮戍一方,但此時的鎮守總兵官尚沒有後世那樣嚴格的規定,其轄區也比後世大,但確是後來23鎮總兵官格局形成之始。

    總兵在明朝是無品制,總兵通常是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大明會典》稱:鎮守總兵官有掛將軍印的,也有不掛將軍印的。

    《菽園雜記·各處總兵官印文》:“遼東曰徵虜前將軍,宣府曰鎮朔將軍,大同曰徵西前將軍,延綏曰靖虜副將軍,寧夏曰徵西將軍,甘肅曰平羌將軍,雲南曰徵南將軍,兩廣曰徵蠻將軍,湖廣曰平蠻將軍,皆柳葉篆。漕運總兵無將軍名目,其印曰漕運之印,疊篆文。若陝西止稱鎮守官,貴州、薊州等處,雖名總兵,俱無將軍印”。

    總兵在清朝初期也是無定品。清中後期,軍權歸屬於各省巡撫提督文官,由巡撫提督總兵武官調遣,所以總兵官職改為正二品。正常情況下,清朝時期在全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約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清初兵制可分為旗兵與漢兵兩大類。旗兵是清朝入關前的原始兵制,漢兵則從清初到清末先後有綠營、鄉勇和新軍。旗兵又分為八旗兵,以鑲黃、 正黃、 正白、正紅、 鑲白、鑲紅、正藍、 鑲藍八種旗幟為標誌。

    漢兵前期稱綠營兵,是參照明朝軍衛制度改編和新招的,以綠旗為標誌。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八旗兵與綠營兵腐敗不堪,又爆發太平天國革命,朝廷讓各省舉辦團練“助剿”,出現鄉勇,如曾國藩的湘勇。1894中日甲午戰爭慘敗以後,鄉勇又相繼腐敗不堪,於是又出現新軍。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清初,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銜,乾隆十八年,始定品軼。京師步兵營有左、右翼總兵,為步兵統令佐官,清末,北洋海師亦有左、右翼總兵,各統鐵甲艦為領翼隊長。

  • 22 # 帝國烽火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總兵,也稱為“總官兵”,在明清時代是武將的官名,“總兵”到底有多大的權力,屬於多大的官,在不同時期也完全不同。

    明朝初建的時候,總兵沒有品級,不是常設官職,只有戰爭出現之後,才由朝廷任命。朱元璋建立明朝時,為了保障權力集中,當時不僅僅設立兵部,而且還有五軍都督府,在日常的軍事行動中,五軍都督府對軍隊無調遣權,而兵部雖然在軍隊中雖有任免、升調、訓練之權,但不統兵。

    朱元璋的這種設定就有點類似“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也就是說日常兵部主管軍隊事務,軍隊的發展和建設則由五軍都督府來進行,一旦發生戰爭則由皇帝派人來主導戰爭,派來的哪個人擔任的職務就是"總官兵“,也就是”總兵“。

    故而名初的總兵是沒有品級,屬於戰爭年代臨時安排,不過能擔任總兵的人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如:建文二年,命李景隆為平燕將軍,充總兵官;明成祖即位,命何福佩徵虜將軍印,充總兵官。

    明朝總兵的地位並不似一成不變,到明朝中後期,朝廷為了加強軍隊的戰鬥力,就讓總兵直接帶領軍隊,並參入到軍隊的訓練,這樣總兵基本都是固定官職。如戚繼光在抗倭戰爭中屢建奇功,後來朝廷讓他北上,任命為總官兵,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地,考慮到總官兵是沒有品級的職務,又讓他擔任右都督。

    明朝末期總兵的權力就更大了,總兵成為了武將最高的職位,吳三桂就是遼東總兵。此時的總兵就是掌握一方的大員,都是手握幾十萬大軍,相當於軍區司令員兼政委。

    清朝之後雖然也設有總兵,但是清朝的總兵與明朝完全不是一個性質,清朝的總兵不過是地方上帶兵的人,在每個地區都有,職位位於巡撫和提督之下。

    清朝的提督是負責統轄一省綠營(漢人部隊)的最高武將,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為從一品。總兵位於提督之下,權力自然更小,品級為正二品,管理一個軍鎮的事務,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間,相比起明朝的總兵,動輒統兵十幾萬還是有差距。

    總體而言,總兵的官職和權力大小一直處在變化中,在明初屬於前線部隊統帥,一般都是位高權重的人擔任;在明末則直接為地方大員,成為了武將的最高職位;清朝總兵的地位則一落千丈,僅僅是省內軍區的一個下屬,為從二品。

  • 23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所謂“總”,大概其就是“總領”的意思,總兵這個職務最早出現在明朝,其本意大概其就是“總領兵馬”之意。這裡有必要說一說,小說《封神演義》裡的那個“陳塘關總兵”完全是作者杜撰出來的,商代根本沒有總兵這個職務,連這個詞兒都沒有!

    明朝的總兵最初只是一個臨時差遣,沒有具體品級、也沒有正式“編制”。遇到戰事,統兵將領率軍出征,稱之為“總兵”。戰事結束,總兵交出兵權的同時也交出總兵這個職務,原來幹嘛的還幹嘛去。這一點與清朝的撫遠大將軍頗為相似,就是康熙帝的哥哥福泉和年羹堯幹過的那個活兒。後來,明朝的總兵逐漸固化,由臨時差遣變成了一個常設職務,但依然無品無級,是一個“相對固定的臨時差遣”。明朝的總兵數量非常有限,大多設置於邊疆和軍事重鎮,如薊遼總兵、宣大總兵等等。終明王朝二百餘年,總兵一直都是獨當一面的角色,差不多有些類似於我國後來的大軍區、戰區司令。而且,明朝總兵不受駐地的都指揮使(相當於後來清朝的駐省綠營提督)管轄,這一點也是明清兩朝總兵最大的區別之一。

    清朝入關之後,對軍隊進行了區別對待,由旗人組成的八旗是一條線,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又是一條線,互不統屬。在地方上,駐防八旗歸駐防將軍統轄,直接對皇帝負責;駐省綠營則歸各省提督統轄、受駐地總督和巡撫共同節制。那麼,總兵是做什麼的呢?提督的下屬,各省提督一般下轄數鎮不等的兵力,每鎮設定總兵一員,下轄數百至一萬餘綠營兵不等。在形成定製之後,清王朝共計有八十三位總兵,陸路總兵七十、水路總兵十三。當然,除了這些總兵之外,晚清時期北洋水師也有總兵或加總兵銜的武職。如劉步蟾就曾經擔任北洋水師右翼總兵,鄧世昌也曾經以副將加總兵銜。

    至於品級嘛,明朝的總兵沒有明確品級,原來是什麼品級,擔任總兵後還是什麼品級;而清朝的總兵為武職正二品。在職權範圍上,明朝的總兵至少不會低於清朝的提督,有時甚至涵蓋清朝數省提督和駐防八旗將軍、都統的職權範圍,要遠比清朝的總兵位高權重得多!

    到了晚清時期,新軍中也出現了“鎮”這個編制,雖然源自於早年間總兵統轄的那個“鎮”,但二者已經不是一回事了。新軍的鎮大致相等於後來的師,北洋政府建立之後,索性直接把原來的鎮直接改為了師、鎮統制直接改為了師長。雖然不是一回事,但多少還是有些聯絡的,如果硬要生搬硬套,清朝的總兵大概其也就相當於後來的師長吧,遠不及明朝相當於“大軍區、戰區司令”的那個總兵。如果是麾下兵力較少的總兵,實際權力恐怕還不及後來的一個團長……

  • 24 # 我是趙帥鍋

    清朝雖然是承襲明朝制度,但兩者的總兵一職,卻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首先,我們說下明朝的總兵:

    大家知道,明朝的軍事制度是衛所制度,通常是5600名軍人為一衛,其最高掌管為衛指揮使司;一般每衛設左、右、中、前、後5個千戶所,其中每個千戶所約1120人,其最高軍事長官為千戶。據初步統計,在朱元璋時代,明朝共有衛547個,千戶所2563個。

    由於明朝的這些衛所大都分散駐紮在全國各地,為了方便管理他們,明朝政府又專門在各地方上設定了21個都司,每個都司負責管理一定數量的衛所,比如陝西都司管轄陝西境內的33個衛所,浙江都司管轄浙江境內的20個衛所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明朝的這21個都司,可以理解為明朝的21個軍,其中每個衛就相當於是一個小型的師,每個千戶所就相當於是一個小型的旅。當然,千戶所下面還設有百戶所、總旗和小旗,就相當於旅下面的連、排、班一樣!

    根據史書上記載,都司的最高指揮官是都指揮使,官階為正二品,也就相當於現在的軍長;都指揮使之下,是都指揮同知,官階從二品,相當於現在的副軍長或師長。對於這個都指揮使和都指揮同知,差不多就是明朝地方上的最高武職官員。

    在這21個都司之上,就是明朝的最高軍事機構——五軍都督府,即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

    這五個都督府,各自管理一定數量的都司,我們可以理解為明朝的五大軍區,其最高軍事掌管為左、右都督,正一品,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員。

    當然,與五軍都督府平級的,還有一個兵部,通常情況下,五軍都督府只負責日常管理和訓練軍隊;如需戰事需要調兵作戰時,五軍都督府需要先拿到兵部的的調令後,才能調動軍隊。

    換句話說,五軍都督府只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擁只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兩者相互節制互不統屬。

    這樣一種制度,也就構成了明朝的軍事制度。在這個制度中,並沒有單獨設定總兵這一職務,但等到遭遇戰事時,在五軍都督府得到兵部的調令後,通常兵部還會專門指派一個人去前線負責整個戰事,這個人對外就會被稱之為“總兵”,既總領全體士兵之意!

    也就是說,明朝的總兵,它只是一個臨時設定的官職,並沒有固定的品級和編制,相當於戰區最高指揮官,通常由公侯或地方都督來兼任。等到戰事結束後,這個職位也就隨即消失了。

    不過,等到明朝後期時,隨著曠日持久的戰事不斷,總兵便成為定職常駐在地方,由此成為地方上最有實權的人物。

    接下來,我們再說一說清朝的總兵:

    大家知道清朝的興起是倚靠它強大的八旗軍力,包括前期的滿八旗和後期的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但等到清朝入關後,雖然八旗軍人數達二十萬,但兵力仍遠遠不足。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加強對領土的有效統治,清政府便以招降的明軍和招募的漢人軍隊為核心,組織了一支新的軍隊駐紮在全國各地,即“綠營兵”

    綠營兵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每300-500人為一營,每2-5營為一協,每2-5協為一鎮。據統計,清朝中葉全國綠營分為66個鎮、1169個營,兵員共計648345人。

    綠營兵的最高軍事長官為提督,官階從一品,清帝國共有12名陸路提督和3名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廣東水師提督及長江水師提督),提督之下為總兵,官階正二品,主管一鎮的綠營,兵力從千人至兩三千人不等。

    從職能上來說,清朝的15個綠營,就相當於是明朝的21個都司,綠營的最高軍事長官提督,就相當於是都司的最高軍事長官都指揮使;至於提督的副手總兵,就相當於明朝都指揮使的副手都指揮同知。

    套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明朝前期的總兵,相當於是戰區總指揮官,至於後期的總兵,已經脫變成為大軍區總司令;至於清朝的總兵,本質就只是一個師長的職位,而且還是一個二等兵(八旗軍為一等兵)的師長,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 25 # 歷史畫中人

    總兵是明代設定的官員名稱,屬武將。最初設定總兵一職實在明洪武年間。並非為常職,也無品級。明朝吸收歷代王朝的兵制特點,加以總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衛所制度,衛所制度是一種從中央到地方的軍制,它“外統于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從中央到地方進行劃片管轄。而總兵最初只是地方官吏與藩王就地兼職。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為高階武將,直到明朝末年全國總兵人數不超過二十人。此時明朝總兵一職已然成為高階將領。

    總兵

    總兵,官名。明初,鎮守邊區的統兵官有總兵和副總兵,無定員。總兵官本為差遣的名稱,無品級,遇有戰事,總兵佩將印出戰,結束繳還,後漸成常駐武官。

    明朝的兵制承襲發展了唐、宋、元兵制的特點,建立了衛所制度。從中央到地方的管轄秩序為五軍都督府、都司、衛所體系。

    14世紀-17世紀初明朝時期,總兵為無品級之武官官名,統轄兵士、編制定員、位階不固定,通常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朝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間。一般來說,清朝在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

    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臺灣而言,20世紀前,臺灣總兵受臺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臺灣鎮,官銜也叫臺灣鎮總兵,人數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清初,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銜,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秩。京師步兵營有左、右翼總兵,為步兵統領佐官,清末,北洋海師亦有左、右翼總兵,各統鐵甲艦為領翼隊長。

    明朝末年,總兵是明朝的高階將領,全國不過二十人左右,用今天的話說,相當於軍區司令員。權力是非常大的。

    明清時代的“總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總兵最早出現在明朝,它一開始只是一種差遣,不常設,也沒有固定的品級以及固定的兵員和編制。比如國家遇上戰事,需要派一個將領帶兵打仗,那這個被派出的將領就佩將印出戰,稱之為總兵,也就是這支軍隊的總負責人。作為臨時性的差使,任務完成之後,該將領交還將印,除非有特別的提拔或降職,否則從哪裡來還回到哪裡去。

    總兵這個官職是朱元璋剛剛開始起兵造反的時候專門設定的,大家所熟知的藍玉, 常遇春等人都幹過總兵,一開始這個職位並不是常設的,正常情況下都是臨時任命一個人去作為一軍的統帥,被稱為總兵。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明朝規定凡天下要害之地,皆設總兵,這些總兵有的會掛將印有的不掛將印。

    首先要說,總兵,其實是一種軍事職務,中國歷史上比較早就形成了銜(爵)、職相分離的官場體制,比較大路的官銜從正一品到從九品都有,爵位則是從王公侯伯子男……而具體到軍事中,個人以為,總兵算是前線帶兵征戰的前敵指揮一類的要職,軍事體制中,比較高的職務基本上就是兵部尚書,或者也可以說是秦漢時的大將軍、大司馬,宋朝時的樞密使、明朝時的五軍都督府;而比較低的就多了,比如什麼雜號將軍、副將、守備、千總等等……

    明清時期的總兵在綠營軍中是僅此於提督的職位。清代的提督是武職一品官,為各省綠營兵之最高統率,與督、撫並稱為封疆大吏。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今天的軍長,與省長一樣同屬於正部級幹部。那麼僅此於提督的總兵,自然也就相當於今天的師級幹部了。

    總結:總兵這個官職,始於明朝,結束在清朝。雖然我國現在沒有總兵的官職,但是守衛邊防的重要崗位,總要有人做。於是,新時代的軍人們,就堅守著保家衛國的責任。不論何時,不管軍銜大小,只要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軍人,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婿應該給丈母孃養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