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Soul敬

    看過《亮劍》的都知道,在劇中,三人對授少將銜都是不滿的。我們都知道劇中李雲龍是最會打仗的,但是李雲龍缺席了重要的解放戰爭,鐵三角中只有孔捷參加過朝鮮戰爭,但孔捷是三人中最中規中矩的,打仗也沒什麼特色,三人中,最可惜的就是丁偉,他很有戰略思想,應該授中將銜。

    三人牴觸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的資歷老,戰功高,連他們的老部下都授少將銜,這讓他們很不平衡,跟他們同等資歷的差不多都授了中將軍銜,因此有牴觸情緒。

  • 22 # 蕭武

    1955年評軍銜的時候因為考慮了很多因素,是綜合各方面影響因素的結果,所以留下了很多很多問題。但以往這個話題是比較忌諱的,亮劍中有所反映,李雲龍孔捷和丁偉三個人對他們只評少將不滿意。

    後來議論比較多的其實主要就是兩個人,一個是粟裕作為華野代司令員兼政委,是實際上的方面軍統帥,未能評上元帥,只評了大將。另一個是蕭克,作為二方面軍的重要人物,六軍團軍團長,只評了上將,很多人認為應該得到大將。

    此外也有很多流言,真假難辨。比如劉亞樓作為四野的參謀長,很多人認為他的資歷和功勞是應該給一個大將的,但只給了上將,所以他很不滿意。但吳法憲在回憶錄中說,當時他在空軍和劉亞樓共事,他並沒有見到劉亞樓對此流露出不滿情緒,反而是很高興的穿著佩戴軍銜的新軍裝照了相。

    丁偉和孔捷的那些牢騷其實也不能成立。比如孔捷不滿意的主要是說,他在朝鮮的那個軍有兩個師長也評了少將,和他一樣,引起他不滿意。但這個理由很牽強。比如華野一縱隊司令員葉飛在淮海戰役時,是由陶勇郭化若統一指揮的,但後來評軍銜的時候,陶勇郭化若都是中將,而葉飛是上將。

    還有丁偉說的陳大麻子和他一起提的縱隊司令,結果陳大麻子是中將,而他丁偉只是少將,他也不滿意。但這個理由同樣不能成立。縱隊司令,也就是建國後到1955年的實際職務介於正軍級和副兵團級之間的高階幹部中,軍銜的差距是很大的,有上將,也有中將,也有少將。

    比如四野的縱隊司令員劉震,後來也是上將。這就是因為考慮了山頭平衡的因素,因為二方面軍夠上將標準的人比較少,但又不能沒有,所以劉震就評了上將。類似的情況還有一野的賀炳炎,解放戰爭結束前也只是正軍級,但是後來還是給了上將。還有閻紅彥,也是同樣的情況,因為他是陝北紅軍少有的勉強達到上將標準的幹部。

    相應的,有些1949年時已經擔任正兵團級職務的幹部,也有些人只是給了中將。比如郭化若是第十兵團的政委,但是隻給了中將。徐立清的資格也是夠上將的,也給他評了上將,但是他自己主動要求降為中將,後來就只是中將。還有莫文驊和吳法憲,也都是副兵團級,介於中將和上將之間,最後都給了中將,他們也都是滿意的。

    此外,也有些人主動要求降低,但是考慮了其他因素後還是維持原來的評級,比如許光達是正兵團級,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應該是上將,但是因為他是二方面軍幹部中唯一接近大將標準的,如果他也不評大將,二方面軍就沒有大將了。公佈之後許光達主動上書請求降為上將,但是並沒有得到批准。

    至於紅軍時期的職務,也有很多其它的影響因素。比如吳法憲和邱會作,長征中才由營級幹部提升為團級,但是他們在抗戰和解放戰爭中提升很快,後來也達到了中將。而長征中同樣是營級幹部的丁盛,是四野名將,多次立下重要戰功,但也只是少將而已。而類似的皮定均在淮海戰役時只是縱隊副司令,但是最後還是憑著中原突圍的貢獻,給了中將。

    還有秦基偉,在四方面軍的時候實際上就是營級幹部,後來在河西走廊臨時任命的團級職務,回到陝北後給的實際上也是營級職務。但是後來隨著戰爭發展,他進步比較快,到淮海戰役結束的時候他是中野九縱隊司令員。以他的資歷,如果到此為止,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少將。但他在上甘嶺打得好,所以後來成了中將。

  • 23 # 人文攝影師樂哥

    在《亮劍》尾聲部分,我軍實行軍銜制,李雲龍、丁偉、孔捷都被授予少將軍銜,但是卻引起了晉西北鐵三角的全體不滿意!

    按照電視劇的劇情發展,正式授銜的時候,正是李雲龍、丁偉、孔捷在軍校學習,三人都被授予少將,就連丁偉這樣比較有內涵,有修養的都立刻七個不服,八個不爽,就更別說老李、老孔那哥倆了。哥三全體抵制穿新軍裝,並被罰去掃地。

    其實這段劇情真實的從側面反映了1955年實行軍銜制的真實情況。在授軍銜這件事上,高層有許多情況和因素需要考慮、平衡,一碗水完全端平不太可能,確實有許多人在授銜時被評低了(參考曉說裡面有一集,提到的軍隊的山頭問題),也確實有人因此而鬧意見,不過這不是爭個人待遇,更多的是爭個面子,好多一起革命多少年,一直彆著苗頭拼戰功的老戰友,突然在軍銜上高了自己一級,以後見面還要敬禮了,這張老臉還要不要了?

    至於不滿原因,很簡單,都覺得自己的功勞大!例如丁偉說的,“陳大麻子”竟然被授中將,而孔捷軍長下面的兩個師長也被授予少將軍銜!俗話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些老將軍更加如此,部隊是個集體,講究資歷、戰績和功勞,哥三一比較,誰都不滿意,論功勞不必中獎差,論資歷,比同批的少將強,所以就滿腹牢騷!

    但是,他們三人當然不是貪圖軍銜帶來的權力和榮耀,才對少將軍銜不滿,主要是心中感覺不公平,感覺沒有被組織認可,都是要面子的人,有點抬不起頭來。當然後來被老師長一頓訓斥後,哥三也就沒話說了。

    雖然《亮劍》中李雲龍、丁偉和孔捷都是虛構的人物,但是《亮劍》中這一段是透過他們的故事,來描述了一段真實的軍隊歷史,,也難怪主席戲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三位在劇中獲授什麼軍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我們瞭解那段歷史,也從側面反映這哥三的性格(比如老李帶頭炸營,丁偉出謀劃策,孔捷悶聲不語)

  • 24 # 花木童說史

    晉西北鐵三角雖然都對授少將銜不滿意,但出發點卻各自不同。

    孔捷不滿意的地方是他正軍級職務,卻和手下有些師長一個級別,心裡非常不平衡。

    李雲龍罵罵咧咧就是因為程瞎子以前是他手下兵蛋子,他還教過程瞎子打槍,如今他授中將軍銜,而自己僅是一個少將軍銜。

    丁偉不滿意是因為都是東北野戰軍縱隊司令員,大家都是中將,有些還是上將,而他只有一個少將軍銜,他覺得不公平。

    雖然他們都有抱怨,但從授銜標準來看,其實他們都不冤。

    孔捷比較有自知之明,他的資歷夠,黨性也高,但僅同丁偉、李雲龍比,指揮能力都不如他們,理論水平也不及丁偉,同其他中將就更沒法比,所以他授少將銜是合理的。

    李雲龍就更不冤了,首先按級別他就不夠,他是副軍級,而中將基本條件是正軍級。

    丁偉在劇中笑話他說:“你還覺得委屈,不授你個大校就不錯了。”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李雲龍雖然作戰能力強,但老犯錯誤,有時還違抗命令,所以他的官職一直上不去。

    就連調到華野二師當師長也是他自己要來的,要不是強行跨了這一步,他弄不好後期也就是師長,加上他的“光榮史”很多,可不就是個大校軍銜唄。

    李雲龍老是在程瞎子面前擺譜,其實程瞎子只是加入紅軍稍晚一點,但進步很快,黨性也高,除了資歷不如他,其他都比李雲龍強。

    在李家坡戰鬥中,程瞎子已是386旅主力團772團長,說明他的指揮能力不輸李雲龍。

    在接到程旅長撤退命令時,程瞎子說他們都消滅一半日軍了,此時讓李雲龍“撿便宜”他不服,後來急得都快哭了,但還是執行了命令。這就是李雲龍和他的最大差距。

    要說委屈丁偉是有點,論資歷、論職務、論能力他都夠評選中將的條件。

    不過孔捷在調侃時指出了他的毛病:私自開鍋爐釀酒,不僅自已喝還做起了“買賣”。而且部隊休整時,丁偉不是下館子,就是摟個“小娘們”跳舞。這說明丁偉也是“小錯誤”不斷。

    李雲龍的原型在授銜時,也曾經非常不滿意,鬧得很兇,他認為另外一個不如他的人授了上將他非常不服氣。

    他去找首長理論時,首長說了一句:“他除了打仗不如你,其他任何方面都比你強!”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評銜是綜合考核的。

    而當時符合中將條件正軍級及副兵團級、準兵團級將領,一共有200多人,但名額只有170多個,所以必定有一部分人選不上。

    都符合條件,而名額有限,那隻能全面、綜合地去考慮,此時小錯不斷的丁偉落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25 # 尋人參果者

    李雲龍、丁偉、孔捷都是八路軍的團長,其中李雲龍是獨立團的團長,獨立團是編外的,比主力團的地位低一點,可丁偉、孔捷都是主力團的團長。從八路軍初始階段的團長一直帶兵打仗的,發展得好的一般55年能授上將,有楊得志、李天佑、楊成武、宋時輪、彭紹輝、陳錫聯這6位,而平穩發展的一般都是開國中將,如王近山、徐才千、張千才、王尚榮、劉轉連、文年生、張賢約等。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丁偉、孔捷都是戰功累累的戰將,55年授少將顯然是授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哪些特別美,但不常見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