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個朋友老公比較忙,孩子奶奶幫忙帶孩子,但是一直說等斷奶了要帶回老家去養,不放心,擔心隔代教育的問題。
8
回覆列表
  • 1 # 家有小女初成長

    孩子三歲以前最好不要離開自己的父母。

    因為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時期,穩定的環境、家人對孩子很重要。

    如果需要老人的幫助,那最好是老人跟父母一起住,等孩子3歲以後能去幼兒園了就好了,不用一定要帶回老家。

    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家人就是要做出適當的犧牲吧。畢竟孩子的成長,過去了就回不來了。

  • 2 # 一個平凡R人

    我個人認為絕對不要同意。雖然奶奶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看護孩子,但是老人帶孩子畢竟會有隔代親,一味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健康非常不利!

    另外老人的思想大多比較封建傳統,可能會給孩子灌輸一些不好的思想。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對他們的教育尤其重要,如果為了多賺點錢而忽視了孩子的教育,以後只會得不償失,不要拿孩子的一生當賭注!

  • 3 # 風輕雲淡102

    首先要看看奶奶的身體狀況,其次要看奶奶的生活習慣,如果有一定文化,細心,負責任就可以放心的讓她帶。小孩子絕對不能離開大人的視線,如果粗心大意,孩子的安全就沒法保障,小孩子,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人身安全如果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其他的都是零。能不能讓奶奶帶去鄉下,這要綜合考慮,既不能拖累了奶奶,也不能讓孩子的安全有隱患,比如鄉下的老房子臺階是不是過多,過高,院子外面是不是緊靠公路?是不是有高坡?是不是有……這些都要仔仔細細的篩查,總而言之,看孩子責任大於天,父母親自看管孩子比其他任何人都好,能不讓老人看就儘量不要讓老人看。

  • 4 # 文字裡的檸檬記

    首先,我的立場是:無論是誰,無論能力如何,都無法完全取代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孩子奶奶帶回老家養,看似簡單不過的問題卻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其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不能完全否定隔代教育,也會有一些爺爺奶奶有很好的育兒能力,但是不管如何,我不贊成奶奶把孩子帶回老家養!

    2年前我也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斷奶後婆婆想獨自(孩子爺爺已不在)把孩子帶回老家,她的理由是:家裡的環境比城市好、她住不習慣大城市、城市的開銷大等等!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理解婆婆的心情,但是我和老公還是很堅定地覺得孩子和婆婆都得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對於老人的想法,我們不能立刻表示反對,而是應該跟她溝通,說出我們的真實想法!我們給出的理由是:孩子小,婆婆一個人在老家,萬一孩子生病會各種不方便;孩子需要在和諧且溫馨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爸爸媽媽的愛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我們小夫妻努力在這裡買房定居就是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她以後可以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想參與她的成長,我們想盡自己的能力給她好的教育;我們想看著孩子成長的點滴,用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給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後來,婆婆理解了我們的心情!也知道我們也不會妥協,就這樣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現在孩子馬上幼兒園了,婆婆也在三年多來,在小區裡認識很多同樣帶孩子的老年人,我們鼓勵她參與到那些人的老年生活中去,我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 ( 圖片均來自網路)

  • 5 # 20041218555

    絕對不要放手,否則會後悔一輩子,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要和他在一起共同經歷,還有,新聞裡的每個意外災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發生在老人帶孩子的家庭,無論從知識體力和資訊獲取等方面,老人跟不上。另外最關鍵的是孩子最需要親子階段媽媽不在,最後回來後,在未來的時間裡,孩子最親的人是帶他的人,媽媽無論怎樣彌補,爺爺奶奶都是最愛的人,而不是爸爸媽媽。

  • 6 # 桃媽的自我修養

    如果是我我會拒絕。看描述我們能知道孩子在沒斷奶時是大家在一起的,為什麼斷奶以後就要把孩子帶走呢?職場媽媽至少每天回到家可以跟孩子見面,週末可以共度親子時光,如果把孩子帶回老家孩子就變成留守兒童了。我覺得老人把孩子帶回去無非就是在這裡生活不習慣,或者跟兒媳婦相處不愉快、想家之類的。所以應該幫老人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求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應該心存感激,應該考慮她的感受。但是我覺得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把孩子變成留守兒童。

  • 7 # 西西小語

    不同意。

    現在一家一個,誰捨得呀。主要是思子之心氾濫啊。

    我家孩子兩歲多點送回老家,兩個月後回去差點不認識我。那種感覺,恐怕這輩子經歷一次就很難忘。

    孩子總會大的,就委屈孩子奶奶留下,兩年三年轉眼即過。

    如果奶奶執意要回,那就委屈自己,放下當前工作,全職帶寶。世上沒有走不了的路,只看你有沒有決心。

  • 8 # 金添媽媽ibaby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深有體會的。對於正值事業上升期的我們來說,的確是需要父母的幫助才能確保孩子快樂成長,事業穩步向前,但往往在老人育兒的過程中,總是會跟我們產生一些分歧,那麼,這個階段就需要我們用智慧去處理的

    無論是在奶奶家養還是在自己家養,我的觀點是,孩子一定要在父母的身邊。孩子在3歲前是建立人格和品質最重要的時期,即便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育兒觀很科學,但也會存在隔代教育的問題。當然,很多家長會說,不是我不管,誰都不想做“生兒不養”的父母,確實是沒有辦法,但凡有辦法,誰都不會這樣。

    那麼,你有想過,孩子是自己的,難道不應該是父母的陪伴下成長麼?

    在這裡,金添媽媽特別想說的是辦法總比困難多。金添一歲前,我們是跟爺爺奶奶同住,我每天往返100公里,背奶10個月,為的就是給孩子滿滿地安全感和愛的連結,因為我始終覺得,愛的流動大於一切。金添1歲2個月左右,我們帶著爺爺奶奶回到西安的家裡,因為理解到老人的不適應,我們決定每週末給老人放假,讓老人好好的休息休息,在一起生活的時光裡,老人也不只一次的提出,希望把孫子帶回老家照顧,我跟爸爸的態度是很堅定的,感謝父母幫我們分擔照看孩子的責任,但養育孩子是爸爸媽媽的義務,所以,爺爺奶奶也能夠理解我們的決定。

    爺爺奶奶總歸是愛孩子的,養兒方知父母恩,無論孩子是不得不要被帶回老家,還是留在父母身邊,一定要跟老人溝通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一切就會萬事大吉。

  • 9 # 家有倆寶湊一好

    我婆婆也這樣試探過我,但我直接用不容商量的語氣一口霸氣回絕!並且告訴她:我的孩子,既然生了就會負責教、養。

    孩子斷奶了,您願意繼續幫忙帶,我感謝您並繼續上班;您想回老家我不阻止,會立馬辭職自己帶,也一樣感謝您幫忙帶了這段時間。

    生大寶時經濟壓力那麼大條件那麼艱難,我都沒讓她做留守兒童,更何況現在比以前改觀了那麼多……

    一口氣講完,婆婆話峰一轉說,我只是說說而已,還是在這裡幫忙帶吧。

    我有底氣這麼說,因為與先生統一了戰線。其實,他不聽我的也不行,他知道對於孩子,我的這點堅持不會輕易改變。

    即然口口聲聲為了孩子,那就落實把孩子帶在身邊先。我可以接受讓孩子隨我們流動,貼上流動兒童標籤,卻不接受讓他在老家留守,成為留守兒童。

    所以,再苦再累經濟壓力再大,我和先生與孩子都不會分離,這是我們身為父母的職責所在。

  • 10 # 育三娃的90媽

    作為媽媽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我家大寶5歲,二寶2歲多,我是把孩子放在孃家,自己和媽媽一起帶,工作算自由,但是也會有很多突發事件,但再怎麼滴,也是再晚也會趕回來陪孩子睡覺,閱讀。

    可能大家會說,你有媽媽幫你帶孩子,肯定不需要孩子被奶奶帶回老家。

    我生二寶時,婆婆表態樂意帶二寶,但是要回老家帶,我們當時物質條件也很侷限,事業在打拼期,不穩定,我也很想回歸職場,賺點生活費。

    但是當婆婆提出這個想法時,我和老公都是統一戰線的,寧願自己苦點,也不願孩子離開自己。

    就算把題目換成,孩子外婆,要把孩子帶回老家帶,我也是不會同意的。

    原因很簡單,在我的觀點裡,孩子是不能離開父母的,尤其是很小的時候,我的大寶在4個月後都是我媽媽帶的,晚上和我睡,後來為了生計,晚上回家時間不穩定就連睡覺也是和我媽睡了,現在她5歲了,我有時候都感覺大寶對我們有些不信任和生疏感,偶爾還會突然脾氣暴躁易怒,有點小事就找我媽媽,什麼都不願做,而我媽媽也寵溺她,電視看一整天,糖果應有盡有……

    對此,我很是難過,因為是自己疏忽了孩子的成長,當你發現她就這樣長大了,卻回不去了。

    二寶,我就大部分是自己親力親為,她現在就比較獨立,沒有大寶那些壞毛病。

    所以孩子還是要自己帶,別變成不是你想象時,還去怨她人沒帶好孩子。

  • 11 # 等等月光

    我小時候是奶奶和姥姥輪流帶大,上小學才回到父母身邊,箇中酸楚只有自己知道。初中的時候因為一件別的事提及此事,我哭著和我爸媽說他們在這個問題上對不起我,我爸大罵我是混蛋!很多年後的今天,我因為生了老二,不得已把老大送到姥姥家,每週末回來,我爸媽才終於感受到我大寶不在媽媽身邊因思念而帶來的委屈,每週末都能回到媽媽身邊尚且如此,那30多年前的我又是怎樣?終於我爸媽和我說,那時候確實委屈我了

  • 12 # 林花昨夜開

    這些都要根據家裡的實際情況來定,但是最好的教育肯定是親子教育!

    我的一個朋友在孩子快一歲的時候,也是讓奶奶帶回老家去,每個星期休息日都是要坐車回老家去看孩子。沒到兩個月還是把孩子接回來了,家裡還是要有老人幫忙。

    這些問題只能自己家人協調好,最好的方法我們都知道,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兼顧。

  • 13 # 言勸

    孩子奶奶要把孩子帶到老家去養這個問題,根本沒有必要問別人,自己拿主意。1.不工作自己帶。父母撫養孩子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想一想過去自己的父母是怎麼把你拉大的?生了孩子自己都要有責任有擔當,不要麻煩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也就是自己要多吃點苦。我看了很多回答中的年輕父母們,都很吃得苦,自己帶孩子。都沒有拿“隔代教育”說事,更沒有抱怨老人不帶孩子。

    2.掏錢請保姆帶。既然擔心“隔代教育”影響孩子,又不想當“全職媽媽”,還怕耽誤了工作不掙錢。那只有掏錢“走幹路”,請保姆帶。但是父母還是不能當“甩手掌櫃”,一定要常常惦記孩子,下班不應酬、不打牌,趕緊回家帶孩子。3.還是由老人帶。不要把“隔代教育”看成猛獸,老人帶孩子安全放心、周到細心,尤其是有“文化”、品行好的老人,照樣能帶出好孩子。看一看現在有極少數年輕父母懶成什麼樣了,天天沉溺於打牌,時時抱著手機上網,好吃好穿忙購物,你能帶出好孩子嗎?

    現在競爭激烈的年代,不得不承認年輕人壓力大、辛苦,但一定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處理好事業和家庭的關係,處理好婆媳和翁婿的關係。這樣孩子的教育就不是問題了。

  • 14 # 行媽無疆

    作為一個曾被丟在外婆家養了幾年的孩子,以自身感受告訴你,不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把他丟給別人!

    我從隔代撫養對孩子心理和親子關係的傷害方面來說一下隔代撫養的壞處。

    第一點,隔代撫養會導致孩子和親生父母不親。“日久生情”、“生恩不如養恩大”,你把孩子生出來就不管他了,有什麼資格要求他和你親?

    第二點,孩子容易缺乏歸屬感、安全感。我打小就知道外婆家不是我家,而偶爾被外婆帶去我家,我也總覺得那不是我的家,畢竟我一年回不去幾次。所以小時候的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沒家的小孩。在外面受了委屈,別的小孩都會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而我知道,就算我告訴外婆也沒什麼用,這個脾氣溫和的小腳老太太只能唉聲嘆氣。

    第三點,孩子會很敏感。我總覺得媽媽偏心。我哥是從小被媽媽帶在身邊的。我長大點回到自己家的時候,很明顯的感受到媽媽更偏愛我哥。人會更喜歡整天帶在身邊的孩子,這是人之常情。但對那個從小被送出去的孩子來說很不公平。敏感的孩子會失去很多快樂。我小時候常常因為媽媽給哥哥過生日卻忘了我的生日、媽媽誇哥哥乖卻覺得我不乖而躲起來偷偷哭。

    第四點,因為隔代撫養導致的親情疏離可能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如今我和我媽常常水火不容。在我人生最需要她的愛的時候她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讓她的父母撫養我。從而導致她錯過了我人生中永遠無法回放的階段,這是一個永遠無法填補上的鴻溝。一直橫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無法像其他母女一樣親密無間。反而總是像一般的親戚般疏離。

    看到我這個過來人的一些感受,你還敢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嗎?

  • 15 # 蟲媽打天下

    主要看你的態度了,孩子還是儘量不要被帶走,少陪的幾年也許需要你以後用十幾年去彌補,奶奶也許比媽媽照顧的精心,但在心理上每個孩子都還是更願意跟著爸爸媽媽,哪怕吃苦,孩子心理上是充盈的,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這是別的東西彌補不了的。

    也許現實有很多無奈,上班不方便,照顧孩子累等,這幾年你照顧了、陪著他,你會發現越來越好帶,所花的時間精力是值得的。不然孩子放老家,真的成了留守兒童,孩子的心裡有缺失,即使給他提供更物質的生活也難以彌補,有可能遺憾終生。

  • 16 # 半碗水酒

    首先,闡明態度,不可以讓孩子離開爸爸媽媽,不應該讓奶奶帶回老家去養。

    在這個問題上,我的態度很堅決,孩子一定要留在父母身邊。奶奶可以在一起幫忙帶,但是不能長期讓孩子見不著父母。

    你朋友應該先和老公商量,統一意見,然後再讓老公去跟奶奶溝通。

    孩子離開父母,首先是心理上,與父母失去了聯結,不僅容易缺乏安全感,也會與父母生疏。

    其次,奶奶輩的人了,體力也不那麼好了,照顧孩子本身也累,可能有些時候會力不從心;思想觀念不一樣,比如刷牙,比如不讓看太久電視,比如讓孩子自己吃飯;比如給孩子讀繪本故事,比如帶孩子瘋玩,這些老人家可能根本不會做。

    現在養孩子不再是以前添又筷子的事了,既然生了,就自己多花點心思吧!

  • 17 # 凌兒媽媽

    我就曾經遭遇這樣的問題,婆婆一直都說孩子斷奶了就帶回老家養。但是我果斷拒絕了,全隕帶孩子,因為我捨不得離開孩子。還有婆婆在老家還要帶大兒子的兩個孩子,這能忙得過來嗎?

    隔代教育的問題先撇開不說,單是這幾個孩子就忙不過來,那肯定無法細心養育。一忙起來放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屋裡看整天電視也是有可能的,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所以目前你要做的要麼是跟婆婆溝通,讓婆婆留在外面幫你們照顧孩子。要麼就是自己全職帶孩子,避免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 18 # 九皮皮

    首先說下我的觀點,無論如何我是不會同意讓老人把孩子帶回老家養的。大家都知道隔代教育不是太好,如果再把孩子單獨讓老人帶,而且還是帶回老家,如果老家環境沒有父母這邊的好,孩子又長期見不到父母,等到孩子大了,你再和孩子親近,再來說孩子沒養好,來糾正,那就非常困難了。

    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再辛苦也就前三年,等孩子3歲上幼兒園了,再請奶奶回來幫忙帶孩子,那也會好很多。

  • 19 # 美羊媽咪

    我一個朋友也一樣的經歷,不過人家奶奶可年輕了,甚至比年輕人還潮流。由於孫子一直由她來帶,於是就帶著孩子一起回老家生活了。雖然對於孩子來說,可能父母陪伴更為重要,但孩子接觸到大自然能夠開心快樂的生長也很重要的。

    如果自己不同意直接回絕老人好了,讓她幫忙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放假的時候多帶老人出去走走,晚上也可以帶到小公園去跳跳舞,娛樂娛樂,讓老人習慣這裡的生活節奏。老人實際上也像孩子那樣,需要有人陪伴的,這樣她生活豐富起來,自然想回老家也會慢慢不會那麼濃烈了。

  • 20 # 家有二寶歡樂多

    我是覺得孩子是自己的責任,哪怕有老人幫忙帶孩子,那他們也是起輔助作用的,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孩子自己的爸媽。所以對於奶奶要把孩子帶到老家去養,要是我,我肯定十分地反對,我寧願辭職在家做個全職媽媽。

    我們家是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婆婆是那個時代的高中生,也算是個知識分子,她的眼界心胸也是有的,比起一般人來說,我還是比較認可婆婆的。可就是這樣,婆婆身上還是帶著些許我看不習慣的陋習。比如她會用威脅恐嚇的方式來逼迫孩子,會給孩子立了規矩又自己去推翻,會過渡的溺愛孩子。不是說婆婆故意這樣做的,很多時候自然而然帶出的習慣才可怕,也不好更改。有孩子的爸媽在身邊,意識到這些,可能還能把孩子給引導回來,當作是孩子成長的一個環境刺激。假如帶回老家了,孩子也被染上這些陋習,到時候後悔都沒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大神指教一下臥推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