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西真

    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生應當做人中的豪傑,為國效忠。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青史留名。至今思念項羽,視死如歸。不肯過江東,苟且偷生。她歌頌的是英雄項羽,為國捐軀的豪邁氣概,和大丈夫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成了英雄豪傑的座右銘,和千古傳頌的名言。此詩應出自大丈夫之手,但李清照巾幗不讓鬚眉,詩壓群芳,喊出了男人大丈夫氣吞山河的壯志,受到後世英雄豪傑的垂愛。

  • 2 # 三千秋雪

    李清照是婉約派詩人,寫夏日絕句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係。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後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裡,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李清照寫出夏日絕句有大丈夫情懷,不是隻能寫出兒女情長的閨閣之詞。千古才女!

  • 3 # 木子小又又

    1⃣️我個人就很喜歡李清照,眾所周知李清照前期是豪放派,後期因人生變故轉而成了婉約派。而不論是前期的豪放派還是後期的婉約派,我都很喜歡。同時,愛屋及烏,亦或是愛烏及屋,後來自己也分不清是因為喜歡她的作品而喜歡她,還是因喜歡她而喜歡其作品了。

    2⃣️大家都知道《夏日絕句》是寫的項羽,而項羽其實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人物,他勇敢、正直、講義氣、不虛偽,相比於劉邦的“陰險狡詐”,我更喜歡項羽的耿直,直爽。“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若是項羽當時能忍得一時之氣,“捲土重來未可知”,因為他是正直英勇的項羽……

    3⃣️當然除了寫詩人、除了詩中人,單看這首詩也是充滿英雄氣概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可謂是對項羽的真實寫照,活得坦蕩,死得壯烈。我喜歡這種坦蕩無畏!我喜歡這種英雄氣概!

  • 4 # 善者天佑勇者無敵

    《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人活著一定要做人中的豪傑呀!死也要死的轟轟烈烈成為鬼中的英雄好漢!!到現在人們還時時想起楚霸王項羽不肯回到他們起兵的江東去!不肯苟活!真是大英雄啊!

    這首絕句!寫於宋朝靖康二年1127年, 那時候金兵已經佔領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南宋小朝廷已經逃往!臨安城!金兵在攻打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為知府的健康的時候,趙明誠也不組織抵抗!拋妻棄子連夜逃走,這首詩有瘋刺南宋皇帝和她老公趙明誠的意思在裡面!同時代的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也寫到,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這些背景下,李清照逃難時過烏江的時候寫了這首詞

    南宋的皇帝逃走了!留下大量的宋朝百姓!老白姓在金朝的奴役下!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金兵的燒殺擄掠!更使宋朝的遺老遺少們苦不堪言!而宋朝的皇帝卻偏安一隅!在臨安又過起了紙醉金迷的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不明日啊!

    這首詩展現了李清照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希望有張良!蕭何?韓信!項羽這樣的壯士來力挽狂瀾,有屈原這樣的諫誠!來進獻忠言!規勸宋朝的君臣不忍辱偷生!激發他們的鬥志!打過黃河去!趕走金人收復失地!

    現在的人們吶!每當想起當國運孱弱!屢遭外辱!以至於求和賠款!割地賠償!都痛心疾首悲憤莫名!所以都很喜歡這首詩!有一種恨不當初的感覺!

  • 5 # 大胖子爸爸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剛剛看了你的問題,我也閱讀了下這首詩,這首詩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豪氣,有擔當。

    看了下這個作品的創作背景發現,這首詩寫自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的時候,當時李清照的丈夫是建康知府,而他的丈夫不想著反擊,反而臨陣脫逃,這也是她為丈夫感覺到恥辱而寫的。當年的項羽的故鄉離建康城不遠,其實他們和項羽也算是同鄉,作為項羽的同鄉,臨陣脫逃,的確讓人感覺恥辱。

    說到項羽烏江自刎,本人其實非常感佩他的做法,儘管之前侮辱韓信、疏遠范增讓人不齒,但是項羽有些做派也挺讓人佩服的,比如鉅鹿之戰,除了項羽的部隊以外,其他的諸侯部隊都在旁邊看笑話,看著項羽自己去送死;

    而最後兵敗敗退至烏江的時候,其實項羽是可以過江重建軍隊的,但是項羽不想連累楚國的百姓再遭戰亂之苦,而選擇自盡,挺讓人佩服的,因為只要項羽還活著,楚國百姓早晚還會跟著他反抗,這樣的話,百姓就會持續遭受戰亂之苦。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如果生而為人,在早期的時候,因為閱歷不夠可以寄人籬下,但是要是經常苟活,沒有目標,渾渾噩噩的話,這樣就枉來人世間一次了,生,就要做人上之人,而死咱也要做鬼中貴族,永遠不讓人瞧不起,也用永遠不讓人看不起。

  • 6 # 獅落之城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絕世才女,是宋代“婉約派”的傑出代表。她經歷著大宋的戰亂與動盪,也經歷著人生的鬱郁和寡歡。她的詞婉約動人,如潺潺流水一般,有著女性獨特的柔美。

    《夏日絕句》確是她詞作中的另類。一個柔弱女子,竟有如此豪放的吶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充滿了李清照對項羽的無線崇敬。自古美女惜英雄,在李清照眼裡,項羽一身光明磊落,大義凜然,雖然功敗垂成,但英雄之氣永存。正是如此,《夏日絕句》才能深得喜愛,流傳千古。

  • 7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李清照的五絕《夏日絕句》全文: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 女,南宋詩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這首五絕懷念的是西楚霸王項羽失敗後不肯苟且偷生、烏江自刎的歷史。

    目的是表示了希望抗戰,恢復故土的思想感情。

    諷刺諷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義。象這樣的詩為什麼人們不喜歡呢?

    李清照創作此詩時是,公元1127年,當時強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倉皇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開始了飄泊無定的逃亡生活。不久,丈夫趙明誠被任命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裡發生叛亂,身為知府的趙明誠沒有恪盡職守指揮戡亂,而是悄悄地用繩子縋城逃跑了。叛亂被定之後,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感到羞愧,雖然並無爭吵,但往昔的魚水和諧已經一去不返,她從此冷淡疏遠了趙明誠。

    1128年,他們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兩人相對無語氣氛尷尬。行至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聯翩,心潮激盪。面對浩浩江水,隨口吟就了這首詩。趙明誠站在她身後,聞聽之後愧悔難當,深深自責。從此便鬱鬱寡歡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發作而亡。

  • 8 # 肖雙柒

    非常欣賞李清照的詩詞,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詩人中的傑出代表人物,是一個全能性的女詞人,在豪放派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只所以留傳百世,為後人稱頌,除了詞寫得好外,更是寫得妙。

    僅用二十個字,連用三個典故寫成了一首氣勢磅礴,而又有豐富意境的詩詞。

    ‘ 人傑":人中的豪傑。出於漢高祖劉邦,他曾稱讚開國功臣韓信、張良、蕭何為“人傑”。

    “鬼雄”:鬼中的英雄。出於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而後又引用西楚霜王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個故事,用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朝庭的腐巧沒落。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這兩句以雷霆之勢,破空而起。將那種生死不愧的英雄氣魄,將那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強力彰顯,讀之令人熱血沸騰,肅然敬。“生”當建功立業,報效國家;“死”也應當氣壯山河,可歌可泣。愛國之情噴湧而出,直撼人心。氣勢奪人,境界崇高,不愧為千古名句。然後,詩人再次用典——至死不肯過江東的霸王項羽。用項羽悲壯之舉譏諷南宋朝廷“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不思進取。

    這首詩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因其崇高的境界與非凡的氣勢、這二句更是《夏日絕句》中的絕句,而被後人廣為傳頌。

    附:夏日絕句

    宋 ·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 9 # 子非魚2020

    謝謝邀請。一直都很喜歡李清照,她自幼飽讀詩書,博學多聞,思想獨立。她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宋代,女性一直都處於弱勢地位,習慣了婚前從夫,夫死從子的思想,但李清照並沒有所謂的條條框框束縛,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思想。她才華橫溢,擅長寫詞,研究學術,賭了一輩子幾乎沒輸過,甚至丈夫死後再婚而後休夫。她用自己的才情和個性證明了女子不比男人差。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全詩雖然只有二十個字,卻語出驚人,借古諷今,提出“生當作人傑”,為國建功,報效國家,“死”也應該做“鬼雄”,才不愧為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湧而出,震撼人心。她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行徑,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一種正氣!李清照遠去865年的今天,我想,與其說大家喜歡她的《夏日絕句》,不如說是項羽活得坦蕩死得壯烈打動了我們,我們喜歡這種頂天立地坦蕩無畏的英雄情懷,我們敬佩這種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英雄氣概。

  • 10 # 申卜元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

    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是一首

    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該詩的前二句,語出驚人,直抒胸

    臆,提出了人"生當作人傑"為國

    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死"也應

    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於是頂天

    立地的好男兒。

    李清照詩的最後二句,詩人透過歌

    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

    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女詩人李清照這一首慷慨激昂的詩

    起調高亢,鮮明的提出了人生的價

    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傑

    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為國捐軀,

    成為鬼中的英雄。

    詩人透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表

    達對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

    生等無恥行徑的憤慨,同時也表達

    了為囯建功立業,報效朝廷方才不

    愧於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及深深的愛

    國之情。

  • 11 # W溫桂林

    《夏日絕句》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生當作人傑,生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只有二十個字,透過歌頌項羽自刎烏江的英雄壯舉,諷刺了南宋當權者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整首詩起調高亢,用意深刻,字字珠璣,勢如千鈞。立場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愛國激情,溢於言表,震撼人心。即使現在讀來,依然給人一種豪然正氣,叫人難以釋懷!所以人們都喜歡這首讀來朗朗上口,振聾發聵的《夏日絕句》

  • 12 # 範兒必須有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對我喜歡的這篇神作表達一下我自己粗淺的理解,我們形容一個人會講話會說這個人用詩一般的語言表達了什麼什麼,所以詩是語言表達中的王冠,而一首好詩則是王冠上璀璨的寶石,要成為這顆寶石,至少要具備三大特點:

    第一:韻律之美,讀起來合轍押韻;

    第二:內容之美,內容直達內心,一擊致命是最高境界;

    第三:影響能力,在多大程度能影響多少人。

    綜上所述,我們就能明白,這首詩把一個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用十個字就完整的表述完整,而且覆蓋全人類,韻律鏗鏘有力,誰擋得住這種刺激啊!

  • 13 # 冬日暖陽scy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何等的慷慨激昂,人活著要永於擔當,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奉獻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即便獻出生命,那也是死得其所。人就是要不懈追求,銳意進取,而不能貪圖享樂,虛度年華。

  • 14 # 仁義之川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人傑:人中的豪傑。《吏記.高祖本記》:“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運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

    (2)亦:也。鬼雄: 鬼中的英雄。屈原《九歌.國殤》: “身既至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3)項羽:即楚霸王。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後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微和縣),自刎而死。

    (4)江東: 項羽當初隨叔父項梁起兵的地方。《史記.項羽本記》記:項羽兵敗後,逃至烏江畔,烏江亭長欲助項羽渡江,項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 不愧於心乎!”言罷,拔劍自刎。

  • 15 # 大清遺民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是北宋婉約派詩詞大家李清照寫的絕句。人們喜歡這首詩,其實不單單因為這一首詩,還因為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詞句。她的每一首詞,都閃爍著耀眼的藝術光輝,那一首首悽婉絕美的詞句,看似信手拈來,卻每一句每一字都完美到了極致。曾經在一首詞中寫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而她丈夫趙明誠曾邀友人於舍,將這首詞混在自己三十多首詩詞中請友人閱之,友人仔細閱後指出只此三句為佳。趙明誠嘆不如也。由此可見,李清照的文學造詣非比尋常,而這首詩更體現了李清照因丈夫趙明誠不能拒敵而棄城逃跑之時,有感而作,即藐視趙明誠堂堂七尺男兒不能不能上馬殺退匪患,又感嘆自己一介女流之輩,縱有殺敵之心,無有提槍操戟之力。只能發此感慨。

  • 16 # 佳霓的語言表達訓練

    這首詩和屈原《九歌》很像: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從古至今,人們都比較崇尚英雄主義精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短短兩句,一種英雄形象躍然紙上。人們喜歡李清照的這首詩,或許不是因為喜歡和惋惜項羽,而是在這首詩中,尋找或寄託自己的英雄形象吧。(

  • 17 # 秋陽讀線裝經典

    人們喜歡李清照寫的《夏日絕句》有以下原因:

    首先,這首詩的全文: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與其前期的一些詞活潑秀麗的風格有所不同,用了三個典故:劉邦曾稱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屈原《國殤》中用“鬼雄”“子魂魄兮為鬼雄”,項羽垓下戰敗,烏江自刎。字數不多,內容豐富,大開大合,雄奇壯麗。

    其次,項羽烏江自刎的典故為人熟知,蕩氣迴腸。不可否認,項羽在大江南北征戰之時,好殺和不放權的缺點很明顯,但仍然是秦朝末年一等一的戰將,幾乎無人能敵,鉅鹿之戰更是大放異彩,在歷史上是抹不掉的一筆,再加上垓下之圍、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等事件被各種文藝形式渲染後,項羽本身帶著一層濃濃的悲情色彩,廣為流傳。

    最後,結合宋朝當時被金人攻佔的社會現實,李清照確有所指,略一思考,這首詩就直擊人心。李清照本身隨著丈夫等在朝廷上的地位變動多次遷徙,又恰朝廷無能,國土失守,因此悲憤之情難當,作為一個弱女子,只能透過詩句的形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懣和不滿,以及對現實仍存在希望的幻想。使人有很強的代入感。

    因此,人們很喜歡李清照寫的《夏日絕句》。

  • 18 # 愛在田園

    人們為什麼喜歡李清照寫的《夏日絕句》?我認為有三點原因。

    第一:李清照本是婉約派詞人,而且還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這首《夏日絕句》確是她詞作中的另類佳作,是十分豪放的。一個柔弱女子,竟有如此豪放的吶喊,氣勢不輸男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充滿了李清照對項羽的無限崇拜。自古美女愛英雄,在李清照眼裡,項羽一生光明磊落,大義凜然,雖然功敗垂成,但英雄之氣永存。反觀丈夫卻臨陣脫逃,令她十分厭惡和不恥。相比其他婉約詞作品,這是詞人一生少有的豪放佳作,所以人們喜愛。

    第二:詩的內容三處用典,全詩雖僅用二十個字,卻但是連用三個典故,可謂氣勢磅礴,意境豐富深遠,至於趙明誠聽了這首霸氣側漏的詩如何感想不得而知,但是羞愧不已,最後鬱鬱而終,可見詩的殺傷力很大。

    典故一:詩中的‘ 人傑"指人中的豪傑,出於漢高祖劉邦之口,他曾稱讚開國功臣韓信、張良、蕭何為“人傑”。典故二:詩中的“鬼雄”指鬼中的英雄。出於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典故三:詩中引用西楚霜王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個典故,意在用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朝廷的腐朽沒落。

    第三:這首詩的內涵,才是最為關鍵的一點。詩人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這種愛國主義情懷,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個教育年輕人的好例子。

    綜上所述,全詩凝練的語言,明確的思想感情,富有哲理的內涵,都決定了這是一首佳作。那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更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所向無懼的浩然正氣,那種生死不愧的英雄氣魄,不但得到了強力地彰顯,而且讀之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生”當建功立業,報效國家;“死”也應當氣壯山河,可歌可泣。正是如此,《夏日絕句》才能深得喜愛,流傳千古。

  • 19 # 歷史多一點

    人們喜歡《夏日絕句》,是喜歡李清照筆下的項羽。西楚霸王,兵敗烏江江畔,自刎而亡。

    佩服他的勇士和自知,起碼還存有羞恥之心。眾人回,卻只一人歸,有何面目過江東。

    重情重義。

  • 20 # 曉聽風吟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李清照跟隨被罷官後的趙明誠行至蕪湖經過烏江時,觸景生情,感慨而發,一氣呵成!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李清照看來,人生在世,應活得如同張良、蕭何、韓信一般,做一個治國平天下的豪傑,死後則應成為像屈原所歌頌的為國捐軀的鬼魂中的梟雄(出自《楚辭·九哥·國殤》),同時她又想起項羽,雖為末路英雄,卻寧死也要與漢軍鏖戰,縱然可以逃走,但在生死關頭,項羽寧可自刎也不肯過江苟安,絕對稱頌蓋世英雄。

    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三個典故,毫無堆砌之弊。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這樣的千古名言,不是要刻意用典,而是內心這種橫亙胸中的英雄之氣、昂揚之志、獨立精神所使然。

    易安居士不僅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更是一位胸懷天下家國的曠世奇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曉聲小說《人世間》讀後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