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明50979391
-
2 # 四哥出山
1,他對親生父母如何?不孝之子沒啥說2,對養父如何?看在榮華富貴的面子上認爹,臨死還要拉完顏洪烈陪葬,讓人心寒。3,對愛人如何?他殺歐陽克,一半為穆念慈,一半為拜歐陽鋒為師。明明是和完顏洪烈同流合汙,還百般欺騙,在穆念慈面前說什麼大義。4,對兄弟如何?捅兄弟一刀。
-
3 # 曾雲金飛馬
楊康其人雖是反派角色,其風度翩翩,鮮裘亮馬,站於眾人之中,無異於鶴立雞群,這樣的美男子,哪個少女不動情呢?也難怪穆念慈會深陷情中無法割捨。
但楊康其人卻讓我們思考,在利與義丶在貧與富丶在私與公等方面該如何選擇?楊康就是這悲情人物,從小給了你榮華富貴,萬千嬌寵,當你深享其福,已經形成一種習慣,無法割捨之時,將你從雲端打入地面,還要面對平凡苦淡的人生,你是振作精神奮發向上呢,還是頹廢不知所已。
我們看到,楊康其從小急功近利,和丘處機道長學習武功之時,楊康就是急切要功成,吃不了苦,下不了紮實的基礎。這也難怪,楊康從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生活狀態優渥,怎麼會象郭靖一樣吃什麼苦呢!那麼急切要功成,就去找速成之法,速成就走上了邪路,去練習“九陰白骨爪”。這一練,人生竟急轉直下,由金國的皇子,要變成宋國的小民,竟然還有一個淪落江湖賣藝的老爹,而一直尊稱“老爹”之人成為仇敵,人生的悲劇是如此的不堪。好在還有一個真情如花似玉的女子鍾情,否則就是悲劇加苦劇,悲苦之極。
但在這人生的選擇題上,楊康漸漸迷失,又要利,又想義,三心二意,徘徊不定,其結局可想而知,兩邊的人都傷了心,最後是遭遇所有人的唾棄,到頭來得到中毒身亡橫屍倒斃的下場。可以說,楊康的遭遇是環境改變一部分,他的心狠手辣佔絕大部分。所以說人生需要拿捏住自己的內心才好!
-
4 # 最愛張雲一凡
楊康是個不知愛情為何物的人,並非無情,而是不知情,他的心,在個人前程,在傾國權利,在榮華富貴,這或許就是他畢生的追求,這也是他的快樂。然而一個穆念慈壞了他所有的夢想,一步步讓他領略到愛情的滋味,又在他傾心以對時抽身離去,以眼淚換取了他的真心,又以殘忍地用眼淚浸泡了他帶傷口的感情。而以他的身份地位,最終也真的只為她一個人動了情,怪異,卻情理之中。
楊康武功平平,然而心計真的可稱之為上上乘,他是一個壞人,但絕不是惡人(如果說他是惡人,那麼諸葛孔明又算是什麼呢?),他的計謀行雲流水,他的機智百瞬千變,他的野心超越諸侯,只可惜,他不是主角,他也不是好人,所以除了一死,他別無他路。成者王侯敗者寇,楊康不是生活中的人,所以他沒有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
他是個悲劇人物,我不是說他的結局,也不是說他數次狼狽的出場,而是在最終,一個乾淨整潔的人,滿臉泥土地離開,連棺材也沒有。他的悲劇,或許是因為,從始至終,他也不是一個喪盡良心的人,他只是在猶豫的時候沒有人幫他、所有的人都指責他逼迫他,不得已,他只能壞下去,又壞得不夠徹底,如此而已。
楊康無疑是個悲劇,所有與楊康相關聯的事,都構成了這其中悲劇的元素,也可獨立成章,也可混為一談,而楊康則是這所有元素的集合體和承載者。可以說,楊康是他生命中所有悲劇的“集大成者”,他無從擺脫,無從救贖,也無從放棄,他的悲劇不是舞臺的悲劇,而是人生的悲劇。
楊康的悲劇始於父母的一代,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悲劇,也包括完顏洪烈與包惜弱的悲劇。完顏洪烈無疑是所有悲劇的始作俑者,他掌控了一些人的生死,卻無能於去掌控蒼天幕後的命運,於是最終自己也陷入了悲劇之中。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故事更加適合在舞臺上,以戲劇的形式表演,他們的悲劇更加富有戲劇性,也具有一切優秀劇本的素質,包括故事的緊湊、戲劇的衝突和張力、大起大落的情感、大悲大喜的高潮,乍然而止的結尾,令人深思和唏噓的餘味。甚至在臺詞的改編和動作的排演上,也同樣可以以舞臺藝術的形式表達,因為他們所有的內心的情感幾乎都可以用獨白的方式抒發,音樂舞美都可以輕易地烘托,觀眾的情緒會被瞬間調動起來,最後他們雙雙殉情的時候,肯定會淚傾全場,這簡直就是一幕優秀的話劇題材,悽美,高潮迭起,轟轟烈烈引人淚下。
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悲劇,在乎一個偶然,在乎完顏洪烈,他們完全有理由去恨,他們只恨完顏洪烈一人就夠,完顏洪烈也有理由恨,他恨他自己便夠,如果故事這樣結束,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結果,畢竟最後,楊鐵心和包惜弱都死得其所,都死而無憾。可是,他們的悲劇結束了,楊康的悲劇仍然在繼續。他們悲劇的結束,是在楊康的人生中,增添了一抹永遠不能癒合的傷口。
穆念慈的悲劇,未必適合拿到舞臺上演,因為她太多的心事,都不能磊落在人前的,甚至連她自己都不忍時時去觸碰。她沒有轟轟烈烈的陳情的機會,唯有將一段心事慢慢釀成苦酒,慢慢啜飲著,淺淡的苦澀,沉痛的回味,直到她的生命最後一刻,看著那酷肖楊康的獨子,嘆息出“與你爹爹葬在一處”的時候,一切方才終於落幕。她的悲劇貫穿於楊康的悲劇中,一個女子將她一生所有的情感和祈望,所有的灰心和絕望都系在一個男子身上,至死不休,這雖然的確是悲劇,的確令人不忍,但卻也並非世間獨有。她的悲劇是沉重的,也是簡單的,楊康若遂了她的心意,她就會有一個歡愉的人生,楊康若是執意作惡,她就會有一個灰暗的人生,只是歡愉也罷,灰暗也罷,終要和他脫不了干係,終要和他葬在一處,痴心女子痴心事,見諸多少筆端。
穆念慈的悲劇與楊康的悲劇息息相關,構成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甚至在他死後,依然獨自承擔著餘韻嫋嫋的悲音,只是這餘韻,畢竟也只是他的餘韻,悲劇,也只是在延續著他的悲劇了。
那麼楊康本身的悲劇,到底因何不可複製,因何是世上獨有,因何具有令人深省的力量,因何掩卷之後,可以長思。
也不僅是因為上述的悲劇都構成了楊康人生的部分,因而他的悲劇本身都帶著更加深重的色彩和更加複雜的因素,更因為楊康的悲劇,是人生和人性的悲劇,不是舞臺上相對震撼卻失之簡單的悲劇。舞臺上難以描述他那麼複雜的隱秘的心路,舞臺上也難以描述那帶有人生感悟式的歷程,他更大程度上屬於真實的人生和真實的人性。你難以從一個角度去切入他,從一種因素去剖析他,然後說如果他怎樣,悲劇就不會發生,如果他不怎樣,悲劇也不會發生。其實只要他是楊康,只要他在那個時代,就難免不會如此,你終難找不到一個喜劇的結果。站在楊康的立場,你很難講他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哪一步是無緣由的,甚至站在局外人的觀賞位置上,你也很難講他怎麼選才算是對。
說到這個問題,難免又牽涉到該如何去鑑賞一部文學作品,一個藝術人物的問題上了。
魯迅評紅樓夢的時候說“中國人鑑賞文學作品,不習慣把自己放在鑑賞者的位置,而總是慣於把自己代入一個腳色中去,於是失去了客觀性。”太多的人看楊康,喜歡代郭靖丘處機楊鐵心而發言,義正嚴辭的也未必不是因為把自己直接代入當時的宋國人的身份,以一個國家民族的立場站出來講話。女孩則把自己想象成穆念慈,愛他的風流俊俏,卻為他的邪惡幽怨地埋怨,如果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楊康,卻又難免牢騷滿天,這大概是隻站在楊康的一個面上代他出聲的原因.
楊康不能切成一片一片的,陳列在展覽櫃上,分別貼在標籤,分門別類地展覽,這是楊康的什麼,這是楊康的什麼,然後用手在整個展覽櫃上一揮,說:這便是楊康了。以區域性是看不到一個人物的整體的,這在生物學解剖上是有用的,分析一個人物卻難免以偏概全了。你可以對他的一個特點描述得繪聲繪色,但不能以點代面,更不能讓這一點脫離了整體,遊離於楊康之外了。楊康是一個整體,他的每一個側面都是統一於整體的,他的痴情與他的陰冷並不矛盾,他在母親面前的撒嬌與他對著屬下的狠聲惡氣並不相悖。他無論怎樣做,只是因為他是楊康。
分析悲劇的發生,無非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由於出現了極惡毒的人,比如包惜弱與楊鐵心的悲劇,無疑就是完顏洪烈造成的;第二種是由於偶然的錯誤,要歸結於命運;而第三種呢“不需要佈置可怕的錯誤或聞所未聞的意外事故,也不用惡毒到可能的極限的人物,只需要在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們,把他們安排在經常發生的情況下,使他們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他們為這種地位所迫明明知道,明明看到卻互為對方製造災禍,同時還不能說單是哪一方面的不對。”
完顏洪烈對於楊康,是否是算是極惡毒的人,要一分為二地看;而僅僅歸結於偶然的命運和差錯,似乎也不能解釋全部,如果把第三種悲劇生搬硬套在楊康的身上,一定會遭到反對,被辯駁的啞口無言,比如楊康不算是“在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而應該偏向於“道德低下”的人,比如“不能說單是哪一方面的不對”,一般人都會說明明就是楊康的不對。
楊康被安排在“金國”,對“宋國”敵對,本身就使得“道德”和“是非”不再以普通平常的眼光視之了。如果他只是西域某一小國“柔然”的王子,忽然有一天知道自己的母國是“大月氏”,而依然留在了柔然,也許相對就要公允得多,又或者,楊康的身邊不全是象沙通天侯通海這樣不入流的九流貨色江湖土匪,而多一些金國的“忠臣勇士”,那麼他的形象也不至如此尷尬,當然,並非說那時的楊康就比這時的楊康高尚幾多了。
對於楊康來講,可能是因為他已將“處在不同位置”這個元素的內涵里加入了性格,或者說,一個人處在一種特殊的位置,有他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和影響,必然會產生出這樣的性格。這三種悲劇對楊康都不能簡單對號入座,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套用的,那就是發生第三種悲劇的人,無可埋怨,無不平之鳴,這種悲劇中的人,是徹骨的孤獨的。
楊康的孤獨首先是因為他的選擇,他選擇的道路使得他只能獨行,他的身邊有很多人,但他行過的地方卻象是一條極寂寞的通道,在精神層次上,他沒有伴侶,也不可能有伴侶。
楊康雖然是作為郭靖的反面來描寫的,可他的故事除了與郭靖偶有交集外,還是獨立成篇的,其實不管有無郭靖,只要他的身世有被揭露的一天,那麼他的悲劇便在所難免。郭靖在楊康的悲劇裡,最多是串場的作用,甚至黃蓉,也只是偶然的終結者。只是人們習慣性地去做這種比較,郭靖是怎麼做的,楊康又是怎麼做的,然後順理成章地得出某種結論,其實郭靖的選擇與楊康的選擇從基礎上和理由上都有絕然的不同,這種比較本身就是荒謬的。
-
5 # 大眼睛阿超
談不上壞,從小就隨母親生活在北國王府,對自己親爹一無所知。成長的環境決定了他以後的人生。但並同樣是不是所有和他有類似遭遇的人都和他一樣。北宋時期的陸文龍同樣是從小被仇人養在北邦,但最後經過王佐勸導,依然歸順岳飛,成了一名抗金英雄。所以無謂好壞,人生的選擇不同罷了。
-
6 # 急楓
我對楊康這人總體評價是人品不怎麼樣,不過有人性,也有一些可取之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人物。
楊康的人品那的確不是很好。原著中他和郭靖結義以後,盜取武穆遺書被郭靖阻撓,偷襲郭靖捅了他一刀。算是背信棄義。而且楊康有欺師滅祖之嫌疑,多次有想殺害丘處機的想法(不過丘處機這人的確有點恐怖,給楊康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陰影)殘害五怪,嫁禍黃藥師,欺騙丐幫等等。總而言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是一個高道德的人
-
7 # 神秘人王先生
一看就是 被生活所逼迫呀~!那樣的成長環境那樣的省會處境~!如果換成你自己思考一下 是不是感覺他比一般的人要強太多太多了~!
-
8 # 潛龍在淵GJZ
楊大俠評曰:有的練武之人沒有成為一流高手,便抱怨師父偏心,沒授絕學。父母貧窮,命運不公。但是卻從來沒有抱怨下自己,問能否盡了最大努力。自古英雄多磨難,英雄走投無路時才幡然醒悟,當無物可倚、無人可靠時,才全權負責自己人生,行動力變強,全力以赴,最終成為一派宗師,改變命運。
-
9 # ThermoScientific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出生後就是一張白紙,無分善惡。楊康出生在宮廷,從小到大都是錦衣玉食,身邊的人都寵著他,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你突然讓他變得一無所有,肯定是很難接受的。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跟楊鐵心沒有任何接觸,突然冒出來個親爹,情感上也會很難接受,畢竟他一直認為完顏洪烈才是自己親爹,並且完顏洪烈對楊康也不錯。二代三代的美籍華人,他們沒有一個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很典型的例子,美國前華裔商務部長駱家輝,親中嗎?
再者,包惜弱和丘處機對楊康也是疏於管教,沒有像李萍和江南七怪教育郭靖那樣,從小就灌輸自己是宋人的思想。當然,這也不能怪包惜弱,畢竟宋金為敵,身處敵營,包惜弱也是為了保護楊康。如果非要找一個人負責的話,我們只能怪丘處機這個牛鼻子老道了。
射鵰三部曲每一部作品都是站在民族(漢族)大義高度寫的,背離民族大義就會被打入反面角色。當然,與大漢民族對立的金人蒙古人,必須是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了。
楊康其實不能算是漢奸,畢竟楊鐵心出現之前,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金人。他的成長環境和受教育的環境決定了,他很難承認自己的宋人身份。
-
10 # 星光燦爛吧
如果喜歡一個人是不論他是好事壞的 為人兒女,他孝順無比,對母親,以一個大男子的身份竟然捉兔子哄母親,當包惜弱拜神求佛時,穆念慈來找他,他不是像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一樣,有漂亮的MM來了,跑得比兔子還快,陪美女第一,眼裡那還有父母,而楊康沒有,他先問過母親 當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後,他化成普通的老百姓,他也想過離開完顏洪烈,可是怎麼找,當兵的讓他學狗叫,在那個時代,特別是大宋最亂的時候,平民根本沒法生活。他去過客棧,當完顏洪烈派兵殺他親生父親的時候,他站出來擋住,可是怎麼樣呢,他的手下把它一推,說,這是王爺的命令。,當時楊康心裡怎麼想的。 完顏洪烈,這個人雖然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但是他絕對吧楊康當成了親生兒子,不說一次一次派人找他,當完顏洪烈知道楊康的死訊時,那種悲痛,令人、、 所以說,郭靖黃蓉這幫正義之士要楊康去殺掉他的養父,幾乎是有些殘忍。虎毒不食子,狼在兇狠,尚且能養育狼孩,如果楊康不殺完顏洪烈,就是認賊作父?就是大逆不道? 當歐陽克打楊鐵心的時候,楊康怎麼做的,他毫不猶豫,就還擊了歐陽克,說:“他,畢竟是我的父親。你不能對他無理”楊康製造了機會,讓包惜弱和楊鐵心逃走,他們走後,楊康跪著、沒有起來 父母的死不是楊康害得,如果他知道是這個結果,他會捨棄榮華富貴。為什麼呢,且看下面 穆念慈和包惜弱,誰在楊康的心中更重要,?恐怕是包惜弱,而當完顏洪烈不答應楊康和念慈的婚事時, 楊康見都沒有見完顏洪烈,只是給隨從說:“我走後,你們要好好服侍王爺、”隨後就收拾行李,這個時候,他已經準備好了放棄榮華富貴,完顏洪烈說:“你還有重要的是要辦:”楊康說:“你另請別人吧,我說了我要走了。”這句話不是騙人的 穆念慈就過他,他就會愛她珍惜她。 後來為了念慈,忍受她放走郭靖,打傷自己,忍受她,破壞了自己拿取寶典武穆遺書的計劃。 到底一個民族靠什麼來判斷,是他出生的地方,還是他爹孃的種族?我認為楊康就應該幫助大金國,因為是大金國養育了他,他企圖當上幫主,完成南侵計劃,可是讓郭靖破話了,所以他很他入骨。 不說別的,就說他對穆念慈的真情, 當穆念慈出家的時候,他放棄了國家,在尼姑庵搭了個木屋,準備一生陪著妻子,什麼大金國小王爺,這個時候,楊康應該忘了吧。 我從不相信楊康這種人會哭,但是當母親死時,當念慈離開他時,那種眼淚,那種悲傷,哪裡在是一個用心帶毒的叛國徒呢 受了歐陽峰的蛇毒,竟然能忍受劇痛,在臨死前怕妻子擔心裝出笑容。 這個殺人都不知道眨眼的男人,竟然會為了打念慈一巴掌而含淚,柔情剛毅, 夫若如此,婦復何求啊!
-
11 # 女俠看電影
很多觀眾都知道楊康這個人賣國求榮、認賊作父,在宋人的眼裡,他就是個十足十的叛徒,但為什麼同樣身為宋人的穆念慈卻對他痴心不改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就牽扯到了辯證法了,好人還是壞人,其實一直都很難界定的,楊康對大部分宋人來說是壞的,但是對於穆念慈,對於他的父母來說,未必就是壞人。
他從小不知道身世,他母親又不告訴他,他就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尊貴金人小王爺,打從心裡瞧不起宋人,完顏洪烈更是待他如親子一般,對他來講完顏洪烈是他感情最深的親人,所以說認賊作父我不同意,他有作為金人的權利,誰都不能強迫他做宋人。雖然最後選擇向權貴妥協,但其實內心還是感激完顏洪烈的,所以在殺完顏洪烈的時候,他下不去手,讓郭靖動手,如果楊康真的下手殺死了完顏洪烈,才會讓人覺得他冷血無情,忘恩負義吧。
說到底楊康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也有七情六慾,他一生的悲劇都是被狗血的身世給害了,如果他真的是大金國的小王爺,是可以實現一番遠大事業。而穆念慈不想丘處機他們那樣看待楊康,她心裡體諒楊康的處境,也願意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她愛楊康,始終沒有放棄楊康,即便知道最終不能改變楊康,但是她還是願意愛他,即便不跟著他,心裡也從來沒有放棄愛他。所以對於穆念慈來說,楊康是壞人嗎?未必吧。
-
12 # Lucky斯基
先說楊康的民族情感,其實楊康從小在金國長大,養父完顏洪烈又特別寵他,可以說是個徹徹底底的“香蕉人”,對大宋對楊鐵心根本沒有什麼歸屬感,這方面的所作所為沒什麼好黑的。
再說楊康的人品,楊康哄騙穆念慈;殺江南五怪,嫁貨黃藥師;殺歐陽克,嫁貨郭靖;害怕師叔王處一把做的壞事說出去,而買了所有的藥讓王處一無藥可救等等一些列的所作所為,讓人們覺得楊康真是卑鄙至極。
在《射鵰》所有的反面人物中,楊康可以說比不上任何一個人。和歐陽克比,至少歐陽克對黃蓉是真心的,對叔叔歐陽鋒是真心的,他心中還是有愛,這點楊康比不了,他對穆念慈兩面三刀,跟完顏洪烈是為了榮華富貴。和沙通天彭連虎這些人比,他同樣比不了,這些人至少能做到對僱主歐陽洪烈忠心,能有一些契約精神,這些人有困難了能夠相互幫助,尤其是到最後都報廢了之後。楊康這個人你很難在他身上找到人性的閃光點。
我個人覺得楊康這個人壞到了極致。
-
13 # 夜夜雪原創
楊康,是金庸筆下《射鵰英雄傳》裡的一個人物,親生父親為楊鐵心,母親包惜弱因為被金國王爺完顏洪烈看上,所以設計使得楊鐵心家破人亡。包惜弱其後嫁給了完顏洪烈。
生母養父對他十分寵愛,養成他爭強好勝,做事不擇手段的性格。他得知真實身份後仍然認賊做父,追隨完顏洪烈,很多人認為他人品不好。我認為他不是一個壞人,他雖然沒有認楊鐵心,甚至間接造成親生父母的身亡,但他本心並不是壞,他的性格有多面性。我認為他仍然追隨完顏洪烈並不是完全因為他貪戀富貴。他從小在完顏洪烈身邊長大,倍受寵愛,他們之間的感情確實深厚,都說生恩不如養恩,他在內心裡,知道楊鐵心是生身父親,一定是痛苦的。誰願意一直撫養自己愛護自己的父親忽然變個人啊。
所以,他不是壞人。
-
14 # 文藝孤獨青年範兒
不管怎麼樣楊康還是一個重情義的的人,對母親、穆念慈、郭靖甚至是自己的養父完顏洪烈都還是有一些情義在的,哪怕或多或少都對這些人造成了傷害,我在這裡舉一個楊康和完顏洪烈的例子,試想如果有人突然告訴你養了你十八年的人不是你的親爹,你的親爹現在回來了,讓你認親。你什麼感受(重點是你的一直不知道養你的人不是親的但還對你特別好就像親的一樣,如果是我會更愛那個養了我18年的人吧)當然了得知養父是怎麼把母子倆弄過來的那就是另一碼事了,楊康在歸雲莊得知真相後憤恨交加,立誓報仇(誓不能多立,不幸言中)。他與郭靖結拜確實出於真心。到了寶祠堂,“父子”相見,撥刀相向。楊康用匕首指著他,他伸手將匕首推入自己胸膛,手上傷疤讓楊康想起虎口救子一事,心理防線徹底擊破~“我一生最激動的時刻,是你出生的那一天。整個王府充滿了喜氣。我,完顏洪烈,終於有兒子了……”(這個就很尷尬了,套路深的我都不忍直視啊。)完顏洪烈並沒有用皇權富貴來引誘他,而是打出了親情牌。當時我和宗峰巖老師(完顏洪烈)交流的的時候就對這段戲真的不好演。這不說的不說的是很多小夥伴們會在我的微博底下評論為什麼那場戲楊康會流那麼多汗,我在這裡鄭重的跟大家解釋一下。是因為熱!!!真的特別熱,而且大家也知道我本人是個特別愛出汗的人,又是夏天,又必須進入那個情景裡面,所以汗就不停地在流擦都沒用。我很理解大家想給我擦汗的心情,我只能說大家辛苦啦。
對於和穆念慈的關係,其實楊康這個角色覺得一開始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行為方式和性格都再典型不過。只是接踵而來的一系列變故對他的人生確實是天翻地覆的影響。在他與穆念慈初見初識的時候,還帶著很多玩世不恭的意味,但是在二人共同之後,雖然在其中也有利用和算計,但是他自始至終愛過的女孩子就只有穆念慈。而他在明確並一點點接受自己身份的同時,對完顏洪烈的態度也在轉變,從一開始的深信不疑到產生隔閡,再到最後決裂,都說明了他本性是純良的。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不同角度看待會有不同結果的,壞人也有他最脆弱的一面。因此像楊康這樣的人物有他值得稱讚的優點,有為人詬病的缺點,才是一個比較真實,比較豐滿立體的角色。
-
15 # 蒼蠅哥的武俠世界
很壞,無情無義,賣友求榮,貪圖富貴,玩弄感情,奸詐狠毒,幾乎所以有的壞都有了,不過說回來 ,他無非就是不想失去現在擁有的富貴,我們現在這樣的人很多,為了追求利益,根本不要臉面
-
16 # 我手寫我心人生百態
楊康是個名利心很重的人。他從小在金國長大,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嬌橫跋扈,武功其實也並不是很高。他的養父,金國六王爺對他也是真心實意的,如果不出什麼意外,他就會順利地成為大金國的王爺,聲名顯赫。
可是還是出了意外,他的身世之謎被揭開,他不過是大宋牛家村一個普通人家的兒子。這讓他非常氣惱,如果承認自己只是大宋的一個普通人,功名利祿就會化為烏有,所以他不願意認楊鐵心為爹。除此之外,他對自己的親爹確實沒什麼感情,他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由金國六王爺撫養,日久見情,他對養父有感情而對自己的生父毫無感情,其實這點也情有可原,有人說他認賊作父,其實也是不全面的。誰來當自己的父親,其實不是他選擇的。
一個人過慣了好日子,你再讓他過苦日子,誰願意呢?所以楊康的心裡是很排斥的,何況他還有自己的追求,以後當上金國的王爺,甚至是皇上,享受更大的榮華富貴。貪戀太多,又沒那麼大本事,所以下場也是很悽慘的。
他身上最閃光的一點就是對穆念慈的痴情,至始至終,他只愛穆念慈一個人,他是真心地愛護她,尊重她,呵護她。
-
17 # ailinlin協會
不管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拍過幾版了,我還是鍾愛83版的,尤其是苗僑偉的楊康和楊盼盼的穆念慈,這一對是我最愛的一對,勝過郭靖和黃蓉。
很多人都知道楊康賣國求榮、認賊作父,在宋人的眼裡,他就是個十足十的大壞蛋,但為何同樣身為宋人的穆念慈卻對他痴心不改呢?難道她不知道楊康壞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就牽扯到了辯證法了,好人還是壞人,其實很難界定的,楊康對大部分宋人來說是壞的,但是對於穆念慈,對於他的母親來說,未必就是壞人。
楊康雖然最後選擇向權貴妥協,但其實內心還是感激完顏洪烈的,畢竟他一出生就在金國,並且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尊貴的小王爺,完顏洪烈更是待他如親子一般。
所以在殺完顏洪烈的時候,他下不去手,讓郭靖動手,如果楊康真的下手殺死了完顏洪烈,才會讓人覺得他冷血無情,忘恩負義吧。
說到底楊康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也有七情六慾,他一生的悲劇都是被狗血的身世給害了,如果他真的是大金國的小王爺,是可以實現一番遠大事業的不是嗎?
而穆念慈不想丘處機他們那樣看待楊康,她心裡體諒楊康的處境,也願意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她愛楊康,始終沒有放棄楊康,即便知道最終不能改變楊康,但是她還是願意愛他,即便不跟著他,心裡也從來沒有放棄愛他。
穆念慈最大的悲哀就是她明辨是非,卻又放不下愛楊康,她從小跟著楊鐵心跑江湖,生活貧寒,心裡是十分缺乏安全感和非常自卑的,楊康的出現,對她好還願意娶她,這讓她心裡達到了從未有過的滿足感,即便愛的矛盾,她對楊康的愛也是一心一意。
即便楊康負了天下人,對穆念慈來說,他始終都是自己深愛的人,不管他對別人做了什麼事情,楊康對穆念慈還是非常好的,不是嗎?這些足夠一個普通女孩子痴情一生了!
-
18 # 東山采薇客
楊康認賊作父,貪圖榮華富貴,迷戀權力地位,為了享受小王爺帶來的富貴和權力,昧下良心,不認親爹,更沒有大宋祖國意識,這樣的人有奶便是娘,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相比,人格境界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
-
19 # 熱心群眾福建阿泰
好壞相對,評價人好壞可以大到集體立場,小到待人接物、身邊小節,而看人好壞則看你在他上述行為的哪一面,你現在有自己的答案了嗎?
-
20 # 靜坐聽茶語
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愛金錢權勢不是錯誤,但是楊康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使用的手段太過分了,他是把別人都當成了墊腳石
回覆列表
評價一個人,必須全方位觀察他的所有,楊康自然也不例外。說老實話,我小時候不喜歡他。一個不愛祖國的人,即使再優秀也只能說有才無德。可是長大後突然覺得,這樣說他是不是太苛刻?
先看一下他的背景吧。第一,從生活上說,他只知父親叫完顏洪烈,母親叫包惜弱。至於楊鐵心的出場,無異於深水炸彈,單從生活經歷來講,要他怎麼硬下心和養育他多年的完顏洪烈作對?要他怎麼軟著心接受楊鐵心?第二,從政治上來說,他自小所接受的教育,是金國的教育,尤其做為趙王世子來講,他自然比別的小孩更多出一份護金天性出來。可現在,卻非要他棄金保宋,換成你你做的出來?第三,從愛情上來說。是,穆念慈不是他唯一的女人,但穆念慈是他唯一愛的女人。
他在世間只活了十九年多一點而已,現在來看,死時的他還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還沒長大的孩子而已。他也愛慕虛榮,也喜歡享樂,甚至總會想出一些鬼點子歪點子出來害人,可是他同時也孝敬,有一個男子漢應該有的理想。這樣一個善惡集於一身的人,若不是造化弄人,生在普通宋朝人家,焉知不會幸福一生。
現在的我雖然說仍舊不喜歡他,但已懂得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