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達拉姆大主教阿塔尼斯
-
2 # 逸美軒居士
一般而言,外行更關注兵員的多少,並據此來對交戰雙方進行評估。但這種基於兵員多少的評估是極不可靠,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而我們則是以交戰雙方的實際戰力來作對比,根據雙方的戰力來對勝負作出評判。戰力包含的內容非常多,至少應當包括兵員素質、戰鬥意志、武器裝備、後方支援以及指揮官能力等等。
這其中指揮官能力極為重要,往往決定戰爭的勝負。我們知道,培養一個戰術層面的指揮官主要靠院校培養,而一個戰役、戰略層面的指揮官想透過正規的院校培養,幾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最頂級的戰略家沒有一個是透過院校培養出來的。
古人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之說,孫子更有“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必弱”的論斷。一場大戰的勝負往往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而任何一個國家的戰爭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能夠充分運用這些力量來取得成功的指揮官,毫無疑問一定是“國之至寶”!
-
3 # 快樂是天
大兵團作戰是指規模比較大,殲滅敵人比較多的大型戰役。中外戰爭史上,大兵團作戰很多,湧現出的傑出人才不勝列舉。林彪、彭德懷、粟裕就是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將才、帥才。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特別是高科技、資訊化的運用,現代戰爭形式也發生了徹底改變。高技術下的區域性戰爭、核威懾等越來越成為現實。將來,大兵團作戰模式不會很多,但也不能說沒有。那麼,大兵團作戰是指揮員重要,還是兵力重要?
首先,先來看一下大兵團作戰的作戰思想。歸納起來有十個方面:一是運首先,先來看一下大兵團作戰的作戰思想。歸納起來有八個方面:一是運籌主力兵團大規模作戰,戰區指揮員具有戰略頭腦、善於綜觀戰爭全域性,敢於獨立思考,把戰役問題放到戰略高度去考慮。透過戰役勝利去實現統帥部的戰略意圖。二是綜合考慮戰區內敵我雙方的兵力兵器對比和行動企圖、當面敵軍各部的戰鬥力強弱和所處態勢、民情和地理條件、以及戰役發展各階段間的前後關聯等諸項因素,正確選擇作戰區域和攻殲目標,一切以便於殲敵為原則。三是能動地創造和捕捉戰機。戰機通常是透過指揮得當,廣泛機動,誘使敵人因應而創造出來的。因此,既要善於捕捉戰機,更要善於創造戰機。四是指揮的重心應在放在戰役的轉折點上。只要在有決定影響的環節上掌握了主動,就能確有把握取得戰役全勝。指揮員應以極大精力,促使戰役轉折儘早來到。五是善於集中兵力。集中兵力的關鍵是選擇和判斷作戰的重點。要根據戰役的發展變化,適時轉用兵力,實行連續作戰,求得一支部隊頂幾支用。這樣,才能在戰區總兵力對比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在決定性的時間和部位形成對敵優勢。六是戰爭規模的發展和戰場態勢的變化,必然引起作戰方式的轉變。戰役指揮員要適時實施作戰方式的轉換以及由此引起的戰術技術上的改變。七是根據各支參戰部隊的不同特長,加以恰當使用,或用於野戰,或用於阻擊,或用於攻堅,等等。同時,合理使用地方武裝,與野戰兵團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八是戰役過程中和戰役結束後,當敵情發生重大變化或出現新的戰機時,要果斷、巧妙地組織部隊撤離戰場,迅速轉移。這不僅關係到與下一步作戰任務的銜接,而且直接影響戰役本身的成果。戰役打得好,如果轉移不當,也會轉勝為敗;戰役進行得不順利,但轉移得當,也可以減少損失,改變不利態勢。九是大兵團作戰要嚴密組織,參謀機關應成為軍隊行動的"發動機"。指揮員必須高度重視參謀機關的工作與建設,以保證首長和參謀部的不間斷指揮。十是高度重視大兵團行動的後勤保障,特別要充分依靠戰區內黨和政權組織,動員廣大群眾支援前線,保證部隊供應。
其次,再看一下大兵團作戰的指揮藝術。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作為戰略區指揮員,每醞釀籌劃一次戰役或戰略行動,都是從華東戰局甚至全國戰局著眼,結合作戰地區的客觀實際,全面權衡利弊,既考慮到完成任務的主客觀條件,又預見到作戰行動的後果給戰局帶來的影響,使每個戰役行動都有利於戰爭全域性,有利於總的戰略意圖的實現。戰爭中,選擇作戰目標是指揮藝術的基本功。打強敵或者打弱敵,是指揮員對敵我雙方軍事、政治、經濟情況和地理、氣候條件分析的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或者說"揀弱的打",是一條重要原則。另外,創造和捕捉戰機,是指揮藝術中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計謀造成敵人的錯覺,逼迫敵人就範,不僅需要智慧和膽略,而且還需要積極與主動。粟裕在戰爭中既善於捕捉戰機,更長於創造戰機。例如豫東戰役,就是粟裕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毅然放棄原定作戰方案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戰役。
最後,再看一看現代戰爭作戰樣式和特點。現代戰爭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戰場時、空"禁區"的限制大為縮小,作戰行動更富於突然性; 現代武器破壞、殺傷作用增大,戰爭異常嚴酷; 戰場空間愈加立體化、多維化,無形戰場的角逐更加激烈;戰爭的物資消耗巨大,後勤保障更加艱鉅困難; 動化指揮系統的出現,使現代戰爭指揮方式發生歷史性的變革。另外,現代戰爭形式多種多樣。廣延性--戰場範圍廣大,前後方界限不清,大規模交戰波及戰爭雙方的整個領土及外層空間;多變性--戰場態勢錯綜複雜,情況千變萬化,爭奪戰場主動權的鬥爭熾烈,對快速反應要求更高;交叉性--戰場犬牙交錯,戰線模糊不清,複雜的交戰將在多層次展開; 立體性--戰場的立體化突出,空中、海上、海下、地面、外層空間的作戰同時或交錯進行;破壞性--火力強、破壞大、消耗多、各項保障複雜; 分散性--軍隊進一步疏散配置,作戰行動將表現為大兵團統一控制下的群體分散獨立作戰; 機動性--軍隊的流動性大,遭遇戰的可能增多; 連續性--戰役戰鬥的間隙縮短,打破晝夜界限。有的則強調電子戰,有的更強調"快節奏",有的注重政治和技術因素,有的注重經濟對現代戰爭的影響。從中可以看出,現代戰爭打的是經濟、打的是時間,更打的是保障,打的也是人。沒有人的優勢一切無從談起。
綜上所述,大兵團作戰既需要優秀的指揮員,更需要強大的兵力優勢作後盾。
-
4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我認為兵力優勢更重要,因為這是大兵團作戰,保持一定的兵力優勢是相當重要的,而“一個優秀的指揮官”這種概念實在是過於飄渺。
在現代戰爭模式下,軍隊戰鬥力水準基本可以量化,差異不會非常大,而戰爭模式早已脫離了極度依靠指揮官能力的時代。在國家機器的全盤戰爭資訊化支援下,大兵團作戰更看重的是整體戰略的推演,而非單獨一個諸葛孔明的臨陣指揮。
這個時代的戰爭早已不存在前方後方,每一個指揮官的背後都有龐大的國家資源在支援,天才的作用被降到最低,群策群力的多人智慧取代了個人的表現。只要不是徹底昏聵的指揮官,在後方資訊化支援以及參謀部的執行策劃下,幾乎不存在大不了仗,或者瞎打仗的可能性。
相反,足夠的兵力才是大兵團作戰最大的優勢,以多打少的戰爭真理從古至今都不曾改變過。古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今有多國部隊圍殲伊拉克軍,兵力代表著手段的多寡,代表著更多戰略戰術的應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才是最難的。
別的不說,二戰時隆美爾的部隊如果再多一些,第三帝國的北非戰史會否改變?丘吉爾和蒙哥馬利的戰略實質就是消耗德軍,增長己軍,德軍看似捷報頻傳,實則基礎兵力太少,戰鬥強度太大,戰鬥力削減太厲害,最後英軍兵力優勢一上去,隆美爾破敗的裝甲師只能束手就擒。
還有諾曼底登陸、庫爾斯克會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戰例,兵團投入數量眾多,作戰區域相對固定,這時候指揮反而放到了次位,調整兵力執行,貫徹戰略目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進行對抗,多大的指揮官也只能當個缺米少油的巧婦而已。
-
5 # 天亮了耶
大軍團作戰肯定是指揮官更重要呀。
因為大軍團作戰對統帥的全域性把控力、戰略佈局力、戰術細節處理能力以及調兵遣將和多部隊混編作戰能力的要求都非常之高,可以說這種情況下,統帥能力不達標極易出現內部混亂、配合不佳、軍紀不嚴等問題。
舉個例子,韓信曾對劉邦說過“你統兵十萬就是極限了,而對我來說則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後來劉邦御駕親征匈奴而失敗,就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正所謂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
-
6 # 大好河山153770896
指揮官重要。歷史上很多大戰已經被證明,二戰蘇軍的朱可夫元帥就是當時被稱為“救火隊長”,二戰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是朱可夫親自指揮的,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中國歷史上遼瀋戰役,淮海戰役等
-
7 # asiavikin雜談
大軍團作戰,當然是優秀的指揮官重要了。
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可以做到:
1.準確地判斷當前局勢及敵人的未來行動。比如朱可夫在列寧格勒防禦戰中判斷出南面的德軍是主要威脅,而北面的芬軍在進抵蘇芬兩國的舊國境線後就不會積極進攻。
2.在1的基礎上採取合適的應對方案。比如朱可夫在確定德軍是主要威脅後,將防禦重心置於烏里茨克和普爾科沃高地,集中大部分火力重點盯防。
3.當戰鬥陷入膠著時能夠下定決心。比如崔可夫在斯大林格勒的堅守,在近衛13步兵師、近衛39步兵師等部隊先後耗盡之際仍舊不把指揮所撤到伏爾加河左岸。
4.在局勢不利的時候穩定軍心,為部隊找到出路。比如粟裕在雎杞戰役時邱清泉兵團突破華野阻擊後的臨機處置。
相比之下,兵力優勢只有在正確的智慧下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是在糊塗蟲的指揮下,兵越多隻會越亂套。比如1942年克里米亞戰役中蘇軍克里米亞方面軍司令員科茲洛夫、政委麥赫利斯就完全不考慮德軍側翼進攻的可能性,一廂情願地收攏部隊等待曼施坦因的攻擊,結果數量上佔優勢的蘇軍卻最終慘敗。
因此,大兵團作戰,指揮官的素質遠比兵力優勢重要得多。
-
8 # 紅色手電筒
首先,能夠指揮一個重兵集團的指揮官不能是沒有能力的人。在任何一個現代國家中,一個重兵集團都是這支軍隊的脊樑骨,如果損失掉了,那麼現在的國家都賠不起。能夠讓國家把一個重兵集團交給你指揮,你至少要有兩把刷子,特別是精銳部隊,最精銳的部隊肯定要配備最能幹的指揮官。
在這種情況下,重兵集團的指揮官依然是精挑細選,不可馬虎,尤其是要打仗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不打敗仗的指揮官,但是對於指揮官來說,如何使自己的損失最小,而對敵人的傷害最大是最重要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以後,美國人對外在大吹大擂自己的高科技武器,但是美軍內部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獲勝在於有一個訓練與準則司令部,專門負責部隊的訓練,象美軍的歐文堡,專業的紅軍假想敵部隊,都是這個司令部的傑作。這些在訓練上花的錢一般看不到,但是一旦打起來,訓練水平的高低就看出來了。打仗要憑本事,不是靠數量。這個是斯大林在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失利以後挖苦當時的鐵木辛格元帥的,這個應該說是最貼切的說法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但是,到了現在由於軍隊規模的縮小,而且現在的戰爭的烈度高,而時間持續的相對比較短,一支拿過來就能用,而且能打勝仗的部隊也是不容易訓練的。空軍就不用說了,練出來一個飛行員就準備花一百多斤黃金吧,這還只是初級水平,要能夠完成複雜任務的高水平飛行員,那花的錢更是天價。陸軍海軍只要一動裝備,那就是在燒錢。
現在的戰爭中,單純的數量優勢已經是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尤其是武器裝備相差太大的時候,組織訓練以及火力支援等整體作戰的實力,遠遠要比單純的數量優勢要重要,當然如何把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軍隊的軟實力了,美國人之所以經常在反恐戰爭中用人數很少的特種部隊執行一些難度很高的任務,就是由於美國的特種部隊後邊有巨大的美軍作戰體系作為支撐,一旦特種部隊作戰不順利,後邊的支援體系馬上就會增援上來,火力不足,天上的飛機炮艇機就過來先說幾句,然後後邊的增援就到了,原來處於劣勢的特種部隊馬上就滿血復活了。而如何組織協調這些單位就是指揮官的事情了。培養訓練一個合格的指揮官不容易。
培養訓練一個合格的指揮員並不容易,尤其是高階指揮員,要用幾十年的時間,這些並不是說讀了幾本書就能夠勝任的,還需要大量的實踐,現在沒有戰爭的條件下,就是要透過演習來訓練指揮員的能力。
-
9 # 一葉楓流
很多問題總是喜歡割裂事物的內部聯絡。
人的大腦聰明重要還是身強力壯重要?這兩個並不矛盾啊,也是缺一不可的。
-
10 # lanhuiping
優勢兵力是大兵團作戰取勝的基礎,沒有優勢兵力,就是再優秀的指揮員也不能取得勝利,因為大兵團作戰不會因為一個小錯誤就會失敗,也不會因為一個正確的決定就會勝利,都會雙方有輸贏之間交織在一起,優秀的指揮員起到的作用就是在這不斷的變化中,能及時發現問題,做出適合的作戰部署;有兵力優勢而指揮員窩囊,就會在作戰中失去對戰場的正確判斷,做出錯誤的決定,往往就會造成兵敗如山倒!大兵團作戰要取得勝利就是要有兵力優勢和傑出的指揮員,缺一不可。
-
11 # 寶樹白石
在進行作戰前,必須全面的衡量,地形地貌,民情,對方的民情,與己方的民情,後勤保障的路線,以及部隊作戰的任務,擬定的戰略戰術,與互相的配合。
一個不瞭解己方作戰能力的指揮官,與不瞭解對方能力的指揮官,盲目的混亂指揮,是不會獲得戰爭勝利的收穫的,而只會失敗,而且慘敗。
對於戰前偵查所獲得的情報,敵情,進攻的目的地,與沿路的地形地貌情況,先與後的進攻路線。
己方部隊的作戰能力,應充分使用這些能力,而不能過分使用。
在什麼時候使用多少數量的兵力,也不能過分使用。
過分使用會造成後勤補給的壓力,如果後勤線被敵方切斷,大兵團會立即失去優勢而變成極大的弱勢,就拿十萬兵力來說,每天消耗的軍糧就要十萬斤。
糧道斷絕,十萬兵力不戰而敗。
比如對方有兩千兵力,據守在各個要道關隘,而這時就不能大兵團深入,更不能在沒有摸清對方情況的情況下盲目使用兵力孤軍深入,把部隊擺在深溝峽谷的公路里,這就是使部隊陷入困境,而在居高臨下的敵方有效的槍械射程之內。
所以使用兵力不能盲目使用,盲目指揮,看上去以十擊一,但是十倍的兵力展開不了,而陷入困境,無法脫身。
戰爭必須有的放矢,奇正運用,虛實變換,聲東而擊西,擊高而打低,有經驗的指揮官能夠在槍聲中判斷敵方的位置與目的,兵力部署及其運用。而避實就虛的繞開厲害而擊其弱點。
在崇山峻嶺之中,到處是關隘險要的情況下是不能使用大兵團深入推進的,因為地形地貌限制住了大兵團運用的空間,而陷入絕境被動局面。
祥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必須是敵方的要害部位,但是,不盲目使用兵力,而是作為一種勢態,把敵方的兵力調過來,圍點打援,當敵人關隘險要兵力薄弱時,無槍彈,處於飢餓狀態時,在偵查成熟的情況下用炮火攻擊敵方的陣地,掩體,在炮火機槍掩護下派出部隊隱蔽的攻擊上去佔領關隘險要,保證大部隊向前推進。
有素質的部隊,在混亂的戰場上能夠透過各種聯絡方式識別敵我,而不會造成敵我識別困難,敵我不分,而自相殘殺。
有經驗的指揮官,能夠知道自己部隊的位置,而有效的排程部隊,運用與戰略戰術。掌握戰場實時的第一手情況。
知道戰場的局面在什麼樣的狀況下運作著。
有人會問,戰爭是人多重要,還是戰場指揮官的能力重要。軍隊是政治工具,運用這些工具的人就是戰場指揮官。沒有工具不行,工具再多不會運用也不行。
所以兩下缺一不可。
-
12 # 元元125021907
兵力,兵種,火力相當的條件下,單兵素質,強勢,指揮官有大戰經驗特重要。首先我不想讓軍隊硬對抗,不打保衛戰,消耗戰,拼命。儘量讓你尋找不到決戰機會。設伏圍殲敵一部,慢慢呑食敵追兵。
-
13 # 度度狼gg
《大決戰》第二部應該有印象吧,老蔣主持召開“徐蚌會戰軍事會議”,前面說了一堆什麼北伐時期率軍戰徐州如何拉風的廢話,最後的總結很說明問題:“無論怎麼樣,60萬對80萬,優勢在我”!儘管這兩個數字的準確性都有待商榷,但事實基本如此,在淮海戰役真正打響(注意時間點)的1948年11月初,蔣軍在徐蚌地區的兵力確實非常雄厚。
在各類軍史文章中,大多引用了淮海戰役我兩大野戰軍總兵力為66萬(另有民兵和地方武裝40萬)的數字,其實是不夠精確的。因為在大兵團(稱為大軍團太不專業了)作戰時,主要的交戰力量是“野戰軍”,它的裝備、訓練和素質不是地方部隊所能比擬的,所以決定淮海戰場軍事力量對比的,仍然要計算兩大野戰軍的實際兵力,而不能籠統地以“我軍兵力總數量”來表述。
1948年9月濟南戰役的勝利,是敵我“野戰力量對比”的一個轉折點,王耀武集團全軍覆滅後,蔣軍的正規軍數量(前方後方通通算上)下降到290萬人,而我軍總兵力上升到314萬人,這是一個分水嶺,但主要優勢仍然在東北地區。濟南戰役期間,華東野戰軍的兵力是大家熟悉的:攻城集團14萬人、打援集團18萬人,合計只有32萬人馬。
濟南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其實來不及進行更多的整補就投入了淮海戰役,全部16個縱隊(12個步兵縱隊、魯中南縱隊、渤海縱隊、兩廣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其實只有36萬餘人。所謂40多萬人的總兵力,那還要包括吳化文起義部隊、張克俠起義部隊和四個分割槽獨立旅,戰役期間前述起義部隊並未直接參戰,地方獨立旅則戰力有限,所以華野精銳仍然就是這36萬基本部隊。
中原野戰軍共投入了7個縱隊和3個獨立旅,總兵力不足20萬人,即便算上華東軍區的4個獨立旅,兩大野戰軍與敵人正面對壘的實際兵力是:22個野戰縱隊(其中三個不滿編)加7個獨立旅約56萬餘人,根本不足60萬之數。其他起義部隊和地方武裝,更多擔負外圍警戒、後方保障、戰役預備隊的角色,攻堅或者破敵時,不能起到主要作用。
而蔣軍在這一地區大多是黃埔嫡系部隊,比如杜聿明(邱前面是代理)、孫元良、李彌等兵團,唯一非黃埔生黃百韜也得算半嫡系,好歹也是陸大畢業的。在淮海戰役打響時,“徐州剿總”指揮四個機動兵團(邱、李、孫、黃)、三個直接參戰的綏靖區,其後李延年第九綏區改編為第8兵團、劉汝明第四綏區改編為第6兵團,共計六個兵團一個綏區,加上徐州的特種兵部隊,總兵力約65萬人。
真正使雙方兵力差拉大的,是黃維第12兵團的加入戰場,該兵團下轄第10、第14、第18、第85共四個軍以及配屬的第四快速縱隊,是全部美械裝備的12萬大軍,11月8日奉令從河南駐馬店地區開往淮海戰場。這樣戰區蔣軍總兵力達到了77萬餘人,即便去掉一些缺額、空額的部分,由南京統一指揮的蔣軍也應該有72萬人左右,在兵力上確實對我軍構成優勢。
我兩大野戰軍雖然是在“淮海戰役總前委”的統一領導下作戰,但就戰場實際情況和兵力佔比而言,華東野戰軍代理前委書記、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將軍的指揮份量顯然更大,與之配合的則是“軍神”劉帥指揮的中野各縱。56萬對72萬的劣勢兵力下,結果是什麼樣呢?蔣軍共有五個兵團、22個軍、56個師及一個綏靖區共55.5萬人被殲,殘部逃往江南。
而蔣軍的指揮體系是:代表老蔣督戰的參謀總長顧祝同,“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部主任杜聿明,其中主要負責的是杜聿明和黃維兩個黃埔一期生(第12兵團不歸劉峙指揮)。在這場大決戰中他們也算盡力了,杜聿明的指揮能力也絕不是菜鳥,結果在優勢兵力下仍然完敗,兩個人最後相會在功德林。
所以結論很清晰,在大兵團作戰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階將領的指揮能力,當然這事別抬槓,不能用10萬人去對付100萬人,得是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大兵團作戰指揮是非常複雜的工作,包括部隊調動、作戰部署、後勤統籌、情報分析、戰場判斷、戰役決心等等等等,真不是動動嘴下命令那麼簡單。
再比如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軍的西部軍區、基輔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的總兵力,並不少於德國的中央、南方和北方三個集團軍群,因為320萬德軍不可能一下子湧過邊境,結果由於戰術落後和指揮混亂,遭到德軍沉重打擊,僅被俘即達300多萬人,僅僅是兵多將廣有什麼用呢?
-
14 # 漩渦鳴人yy
我記得在這之前在電影頻道有一部電影關於陳步雷先生,也就是蔣介石的御筆死了以後蔣介石在幻覺,或者是說在睡夢之中合成佈雷先生那句談話。將就是說了,我這一輩子打仗哪一次打仗,我不都料敵於先,每次準備的兵力和補給都是別人的數倍乃至數十倍。可我為什麼打不贏戰爭?
大兵團作戰外行人總會說兵團作戰嘛,比的就是兵力比的就是資源,誰資源多誰的兵力多誰就能夠佔優勢。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真正想要絕地反擊的,或者說完成最後制勝一擊的。這個是需要有人做出來的決定,真的要是靠大兵團之間的相互消耗,最後打到最後一兵一組,以一換一那這樣的戰爭,那要指揮官做什麼?要這些指揮官到戰場上去幹什麼?要腦子幹什麼?
準確來說,東北決定戰爭的形式,兵力資源也決定戰爭的形式,而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本身。
這是什麼?這是亮劍裡面李雲龍說的亮劍精神,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亮劍精神。大多數人都嗤之以鼻,雞湯一掃你這人不就全死了嗎?這是什麼亮劍精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亮劍精神不僅僅在於敵我雙方初次見面以後敢於亮劍,而是能夠做到在合適的時機亮劍。
就好像當時楚雲飛跟李雲龍在談論中日之間的綜合國力對比的時候,李雲龍就說過了。對方比你強,比你壯,這是事實,你打不過他,你得動腦子!雲龍也是在戰場之上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可能在幾次極端的條件之下,他選擇了用其他的方法解決問題,比如說平安縣城那事老婆被抓了,還有就是和楚雲飛的最後一仗,這是因為自己的宿敵就在對面,不得不應戰。
大兵團作戰,他所要的效果也是這樣,戰場之上,透過區域性的兵力優勢壓垮敵方的某一個點,最終造成敵人徹底崩盤,這也是可以做的事情,在軍事上面這個叫做斜擊。
哈珀倫曾經這麼幹過。曼施坦因也曾經這麼幹過,甚至於解放戰爭期間,我解放軍指揮官多次做過這樣的事情讓蔣介石武裝起來的八百萬的軍隊簡直就是有力無處使,最後白白丟失的江山。
我們就是這種戰法,這種戰爭治理的最高的實踐者,到後來,我們要把這個東西全部丟的乾乾淨淨嗎?
-
15 # 話史煙雲
大軍團作戰,意味著主力會戰!結果必然導致整個戰區主導權易手,對方精銳盡失、實力大減。
換而言之,這是國運的轉折點!不存在什麼優勢,只存在有什麼短板之處。
對戰區局勢的分析,首先注重的是雙方的態勢。這主要包含:軍事建制的數量、裝備、後勤供給、指揮結構、通訊能力、情報,以及將校階層和士官的素質。
其次注重的是外部的壓力:戰區內的指揮與作戰是否受到外部的掣肘。
換而言之,指揮官的教育背景相同,那麼專業知識也必然相似,專業知識意味著合理(只牽涉對與錯)。
但是軍隊的將校畢竟都是人,存在著政治立場與實際利益,那麼意味著戰區內軍事力量的行動本身的獨立性受到影響。
值得強調的是:戰區的設立,必然要配備相應的力量!戰區內兵力不是越多越好,恰當就好。
而且,題主意思:優秀的將領與優勢兵力誰重要?
但是要明白:這裡的優秀意味著天才。天才的定義是很難的,並且只是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時機發揮作用,天才在天才發揮之後,還能否成為天才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這個問答的問題考慮,沒有什麼意思的!首先,大軍團作戰,意味著雙方基本是對的,沒有什麼劣勢。
其次,國家常備軍的建設、戰備能力、後勤供給能力、動員能力、國家的經濟實力,這幾乎都是可以確定的。
最後,如果優勢兵力、優秀將領,成為值得凸顯的重要因素,那麼國家間的均勢,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均勢不只存在政治之中,也是存在於軍事之中,而且是軍事行動的基礎!
就像玩網遊,參與者可以選擇角色和裝備,以及自己的技能的釋放,但是遊戲的基礎引數的設定必然不是參與者所能涉及的。
所以,這裡有天才,也有裝備的優勢。可是不能用網遊的思維來看戰爭的持續變化情況!
-
16 # 大將軍威武K
大軍團作戰,兵力優勢和指揮員的指揮才能都重要。在筆者看來,指揮員的才能更勝一籌。從兵力優勢來說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兵力兵器數量,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二是戰場形勢,也就是戰場主動權這不一定看得見,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基本上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但是兵力兵器數量和戰場形勢也有一定的內在聯絡,所謂有多大的本錢玩多大的盤就是這個道理。
而無論是兵力兵器優勢還是戰場主動權的取得,這和一個指揮官的優秀程度息息相關。優秀的指揮官可以把一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戰場主動權奪到手,抵消兵力劣勢,糟糕的指揮官則相反。
舉例說明。
抗美援朝戰爭(注意不是朝鮮戰爭,區別在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作戰範圍和作戰目的)就可以詮釋大軍團作戰的兵力優勢和指揮官的優秀程度。
從當時的國際格局上來說,抗美援朝戰爭對於中國來說都是一場躲不過去的戰爭。原因很簡單,當時新中國在國際格局中處於美蘇冷戰在亞太地區的最前沿,而這個格局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和蘇聯來決定的,中國當時無權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雖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大戰結束後實際上並沒有享受到戰爭紅利。特別是在東北三省地區的環境,不客氣的說和甲午戰爭後、九一八事變前沒什麼兩樣,甚至更加險惡。因為在此之前是日本、沙皇俄國(一戰後是蘇聯)對立,現在換成了更強大的美國和蘇聯。美國當時不僅佔據著日本列島、韓國,還包括中國的青島。蘇聯則繼續使用著沙皇俄國留在東北的中長鐵路,同時佔據著中國的旅順港。美蘇如果在東北亞開火,試問中國能否躲過?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正好打破了這一格局,把中國從東北亞被動的局勢中解脫了出來。
言歸正傳。
最早進入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共是6個軍,兵力大概在25萬—30萬之間,由在國內戰爭中所向無敵的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就兵力規模而言確實稱得上是大軍團。就戰鬥力而言,這30萬中國軍隊堪稱是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成長起來的最精銳的部隊,武器裝備、兵員素質都堪稱一流。
作為對手的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約23萬餘人。其中美軍編為第8集團軍和第10軍,人數分別是10萬、7萬,稱得上是大軍團。就兵力數量而言,志願軍僅僅佔相對優勢。而從綜合實力而言,美軍是陸海空軍3個大軍種以及炮兵、步兵、工兵、裝甲兵、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和其他一些兵種構成的立體化合成作戰的大軍團。志願軍則是以陸軍為主體輔以少量空軍組成,即便是陸軍也是以輕步兵為主、炮兵為輔的單一軍兵種作戰軍團。
更重要的是戰場主動權還在美軍手裡——志願軍出動之前,美軍基本控制了朝鮮半島90%的範圍。
對於志願軍來說,打這一仗,兵力上的優勢完全不存在,也根本無法解決,只能從戰場形勢上想辦法。這也就是考驗一個指揮官的才能了。對於美軍來說,兵力優勢和戰場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兵力上的優勢是對手無法企及的,如何保住戰場主動權就是最大的問題,同樣也在考驗指揮官的才能。
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次戰役,彭德懷指揮志願軍利用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對中國出兵估計不足的機會,一舉殲滅孤軍冒進的南朝鮮軍和美軍各一部約1.5萬人。而志願軍的傷亡也在1萬人上下。同時由於各部隊進入朝鮮時間不一,對戰場環境並不熟悉,指揮難以協調,整個戰役規模並不大,基本上就是各自尋找戰機各自為戰。
第二次戰役則是正兒八經的大軍團硬碰硬,另外志願軍又增加了一個第9兵團,約15萬人。以位於朝鮮中間地帶的狼林山、黃草嶺為分界線,從東西兩面進入,分頭迎戰在朝美軍的第8集團軍和第10軍。這次志願軍則是集中兵力打運動戰,正面阻擊、半道設伏、側後迂迴等國內戰爭中的戰鬥經驗充分發揮了出來。作為美軍指揮官的麥克阿瑟對志願軍仍然估計不足,但是當戰鬥一打響,美軍部隊的反應速度還是非常迅速的。以東線戰場為例,孤軍深入的美10軍陸戰一師遭到10倍於己的志願軍分割包圍後,很快發現志願軍火力嚴重不足,而且只善於夜間進攻。於是,被圍困的美軍部隊並不慌亂,利用2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圍成一道環形防線,步兵位於其後,炮兵位於三線,同時呼叫航空兵支援。集中強大的炮火猛烈攻擊潮水般進攻的志願軍部隊。雙方激戰一週,志願軍沒能吃掉陸戰一師,而陸戰一師也沒能打退志願軍。因為天氣過於寒冷、美軍的後勤給養快跟不上了、指揮官意志動搖這才敗退而去。
兩次戰役美軍吃了敵情不明的虧,一路撤退到了三八線以南。兵力戰損約2萬餘人,裝備損失倍於人員,對於綜合國力強大的美國來說很快會得到補充。而當時志願軍的補給即便是全力以赴,也只能勉強保證7天的戰鬥力。為了抵消兵器上的劣勢,志願軍通常選擇在夜間發動大規模進攻。就人員損失來說,志願軍要大於美軍。但是第一、二次戰役志願軍奪取了三八線以北的戰場主動權,這也是彭德懷、鄧華、韓先楚、洪學智、宋時輪這些指揮官的才能和幾十萬志願軍戰士浴血奮戰的結果。三八線以北戰場主動權的獲得,極大的改善了志願軍的戰場形勢。之後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也就在於此。
但是如果一過三八線,戰場形勢就變了,主動權完全在美軍手裡。接替麥克阿瑟的李奇微吃透了志願軍的戰術,利用地面部隊阻擊和海空軍出動打擊志願軍的後勤運輸線,遏制住了志願軍繼續進攻的勢頭。第三次戰役志願軍集中30萬兵力曾一舉突破三八線,並且佔領南朝鮮首都漢城。但是第四次戰役美軍集中20餘萬兵力反擊,志願軍且戰且退,全部撤出三八線以南。第五次戰役志願軍得到第3、19兵團30餘萬人的生力軍,再加上第9兵團和第13兵團一部,組織了一場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大軍團戰役行動。目的在於殲滅三八線南岸的美軍、英軍5個師,但是未能達成目標。
從這以後,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線便被固定在了三八線上,直到戰爭結束。
-
17 # RYU120
看過一本書叫解放戰爭戰事全記錄,一共四本,分別四個野戰軍,四野中有一段,裡面有一段,在講到南下時四野吃了白崇禧的虧,損失不大但很丟人,林彪掛不住了,直接通知各師直接聽他指揮,一時間各軍,兵團部成為真空。他指揮各師各種穿插分割包圍,將大兵團指揮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將桂系主力殲滅。這場戰役就是後來所說的……
-
18 # 史泰虎虎
大軍團作戰應該是優秀的指揮官重要,為什麼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俗話說:打仗打將。納粹德國入侵前蘇聯,第一仗德國對蘇聯的發起進攻,開始於1941年6月22日,行動代號“巴巴羅薩”。德軍的閃擊戰在初期進行非常順利,蘇軍節節失利,許多蘇軍被包圍和俘虜。為什麼?主要是指揮官不行,一些優秀的指揮官,如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都被清洗掉了。近一半蘇軍高階將領在這次“反間諜”運動中被殺。戰爭一開始就有三百多萬蘇軍成德軍俘虜。這種例子很多,後來我們的解放戰爭,指揮大兵團作戰的高手有彭德懷、林彪、粟裕,國民黨軍就缺少這樣的人才,蔣介石就不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他經常是把命令發到連裡,蔣介石器重的胡宗南、陳誠等人基本上不會指揮大兵團。以至於最後800萬軍隊被個個擊破,最終敗走臺灣。
那是近現代,當代恐怕要顛覆大家的觀念了。以後大兵團作戰可能不需要指揮官拿主意,而是一個指揮中心,將所情報歸類,由人工智慧作決策。到了這個時候,大家認為是指揮官重要還是不重要?
-
19 # ruhanzhihun
如果是兩方的指揮官都是高手就要靠兵力多的佔優勢了,如果是一方指揮官優秀,而另一方是平庸,就像前蘇聯的所謂軍神朱可夫就屬於平庸之輩,如果納粹德國有三分之二前蘇聯兵力那麼必死無疑的肯定會是前蘇聯,就看看前蘇聯在二戰中的表現就知道了,絕大多數都是平庸之輩,就是靠人海戰術與領土縱深及美國的物質支援下才能戰勝德國人的,在看看德國那一個誰便拉出來都是優秀的指揮官,所以說分在什麼情況下兵力的多少了。
-
20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題主,要先明確一下兵力優勢到什麼地步。十萬人打九萬人,算兵力佔優勢,指揮官的重要性就相當關鍵。十萬人打五百人,量變產生了質變,指揮官再牛逼也是被碾壓的下場,唯獨就是打死敵人一百人和一千人的區別。除了兵力的差異之外,士兵的單兵素質相差不大才行,幾十倍兵力的烏合之眾被反推的情況不是沒有。還有武器裝備不能差別太大,否則霍去病在世指揮幾十萬騎兵也幹不過一個轟炸機大隊。就這幾種情況分別舉例子講。
兵員武器沒有代差,兵力佔劣勢(不是碾壓優勢)被優秀指揮官翻盤的情況: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中一場十分關鍵的戰役,華野處於相當的劣勢,但是因為有粟裕的卓越指揮,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整體來講,國民黨當時在山東部署了3個兵團,2個綏靖區共45萬人,華野在山東只有27萬人,處於明顯的劣勢。在這種情況下,粟裕的完美指揮,將整體的劣勢轉變為區域性的兵力優勢,虎口拔牙吃掉74師。
兵力佔碾壓優勢,優秀指揮官無力迴天的情況:
明末曹文詔之死,優秀統帥曹文詔指揮的3千驍勇的精兵,對方是數萬農民軍。農民軍的兵員素質肯定比不上關寧騎兵,指揮官差別就更大了,這場戰役賊寇將領連名字都沒有。就這樣,三千對五萬,單體質量的優勢無法抵消巨大的數量劣勢,就硬生生的被一點點吞噬,曹文詔殉國。
兵力佔碾壓優勢,在優秀指揮官帶領下逆勢翻盤:
昆陽戰役,王莽大軍42萬聲勢滔天,劉秀的連援軍都算上也才2萬人。當時幾乎沒人認為劉秀會贏,甚至昆陽守將王鳳都打算投降了,新軍將領王邑、王尋拒絕接受投降,因為他們都認為昆陽唾手可得了。結果就是42萬大軍,被劉秀帶著3千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因武器代差導致的兵力優勢卻被一邊倒屠殺
1891年,非洲,處於輝煌時期的大英帝國,讓祖魯人見識到了工業化的力量。4挺馬克沁重機槍,收割了好幾千祖魯人,英軍無一傷亡。面對重機槍的咆哮,已經完全超出了黑蜀黍們的認知範圍,認為是遭到了巫術的詛咒,上再多的人都是送死。
所以,這個真的沒有絕對的說法。兵力大致相等的條件下,指揮官很重要;同等水平的指揮官,自然是可用兵力越多越好;當兵力差異達到一個臨界值的話,指揮官就無法起到一個決定性作用了。被吹上天的巴頓,擁有如此龐大的兵力和恐怖的補給,是個人當第三叢集司令都能打到萊茵河。
回覆列表
都重要,不過當雙方的兵力差距大到不可用指揮能力彌補的的時候,指揮官的作用就相對會弱一些,不過指揮官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尤其是當一個指揮官有能力指揮大兵團進行運動戰的時候。
大兵團作戰基本都是硬碰硬的對拼,指揮官的作用更多的在於鼓舞士氣和抗壓。而非戰鬥指揮,畢竟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走個流程就能按死對面。只要指揮官不臨時變卦或者叛變,有絕對的兵力(這裡的兵力指的不僅僅是士兵數量,而是軍隊的綜合戰鬥力)優勢a上去基本就結束了。
如果是大兵團運動戰,那麼指揮官的才能會更重要一些,如何做到在運動中保持士氣,臨危不亂,果斷出擊這些都需要指揮官們來考慮。
所以綜上所述,大兵團作戰,決定性因素永遠不會是某一個單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