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明星名人啊,粉絲之間都會互相撕逼攻訐對方。自古文人相輕,古代文人和他們的擁躉也會互相撕逼嗎?是不是罵人不吐髒字?
26
回覆列表
  • 1 # 有色不戒

    哈哈哈,罵街不帶髒字,逼格最高!有範,記得早年看過一個笑話:一秀才看縣太爺不爽,氣撒他小妾頭上,三句半詩云:夫人出閨房,丫鬟扶兩旁,三寸小金蓮-----橫量。看他獨眼舅不爽,趁舅兒子從軍,三句半詩云:表弟去邊疆,舅去送兒郎,二人齊流淚----三行。

  • 2 # 昊旭之戀666

    要說古人罵人那真是絕對的高顏值,看不到一個髒字,卻能把你罵的顏面掃地。其中最佩服的是東波居士:二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簡潔形象通俗易懂,將老牛吃嫩草的張先生調侃的笑噴。

    還有這個《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黃皮子都要臉,你咋就不要臉呢?,哈哈牛逼啊!

    連孔聖人都會罵人:

    《論語憲問》:“老而不死是為賊!”(今人:老不死的)

    《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今人:板桶、吃貨、豬)

    《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今人:垃圾、狗屎、臭大糞)

    《論語·先進》:“不得其死然。”(今人:不得好死、天殺的、砍頭的)

    《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今人:斷子絕孫、絕戶脾氣)

    《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今人:小人)

    孔聖人比較會罵人,為子孫後代留下不少經典醜語:老不死的、板桶、不得好死、斷子絕孫等後人都是跟他老人家學的。 是不是顛覆你的聖人觀哈哈。

    諸葛亮竟然能罵死人

    “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朽木為官、禽獸食祿、狼心狗肺、奴顏婢膝、天地不容、蒼髯老賊、皓首匹夫,等都或變為成語,或化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用的俗語。)

    王朗被罵得當場吐血,氣絕身亡。這在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了。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罵娘也是把好手。

    最牛逼的是駱賓王敢罵皇帝武則天: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 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攸鹿。加 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 駱賓王《討武瞾檄》是流傳千古的名文,潑婦、賤人、狐狸精等醜語,也一直是罵女子的常用詞。 可人家武皇帝打肚量不和他一般見識,還想收入木匣為國所用

  • 3 # 鵬鵬不是丁滿

    詳見《水滸傳》

    1賊配軍(罵林沖),2撮鳥/鳥人/鳥男女/兀那撮鳥(魯智深招牌),3賤人/賊賤人(罵閻婆惜),4,老賊蟲/老豬狗(罵王婆),5腌臢潑才/潑皮(魯智深招牌2),6直娘賊/直孃的禿驢(魯智深招牌3),7你這幹人騎、萬人壓、亂人入的賤母狗(雷橫老媽罵白秀英,可謂當今人身攻擊型罵人的趨形)

  • 4 # 我永遠喜歡雪之下

    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成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即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 5 # 視覺黔東南

    在漢語的書面語裡,也有專門的“詈詞”,但因為經過了文人的篩選修飾,大致都比較文明。比如古人罵人,最狠的莫過於“汝母婢也”,意思是說“你媽是小老婆”。古代最常用的罵人話是“豎子”,“豎子”原義是“兒童、童僕”,引申為“愚弱無能的人”。這都算不了什麼。中國最豐富的“罵人寶典”潛藏在方言裡。很多方言都有成套的罵人話,據說有些方言罵起人來,可以三個小時不重樣。浙江某地的方言罵人,還有帶象聲詞的。

    從小說記載的歷史來看,古人似乎文雅的多,那也或者可以說是文化水平越高罵的就越文雅,古人似乎很鄙視個子低的,一罵便是“豎子”。例如:“豎儒,宦豎”等。梁啟超說:“二十四史非史也,帝王將相家譜也!”要老實說,帝王將相家譜倒也沒什麼,只是他們只罵一個“豎”字恐怕虛假的成分居多,還是曹操一句“是兒欲使吾居火上耶!”罵的符合人性。若是像孟德這樣的大文人都會罵人“兒子”可見他是比較真實的,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如劉景升子,豚犬耳!”更是痛快的剖白,爽利!所以史家與小說家相較,史實必強些,而罵人事實的順承則差遠了。《西遊記》裡悟空罵八戒是“夯貨,呆子。”那是同生活在一起極熟悉的罵法,味兒極濃,無論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這樣的罵法實在是真實的反映,所謂的浪漫主義也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的,悟空的東勝神州的罵法是這樣的嗎?不得而知。不過,他肯定是農民階級的罵法,地主貴族階級的罵法應該是《紅樓夢》《金瓶梅》裡罵的“天殺才,狐狸,蹄子”之類。所以,罵人應該也是有階級的,假如不是,那麼為什麼各階級的罵法為什麼會不一樣?另外,江湖人的罵法和朝廷上的罵法也是不一樣的,官場上因為其虛偽所以說真話變成了罵人,而江湖上因為看重“惺惺相惜”,所以看不起人成了最嚴重的罵人。比如,在朝廷上誰要罵那位“官爺”一句“亂臣賊子,奸臣,虛偽。”那勢必是翻臉甚至於拼命的,即使不這麼野蠻,那也會是相當激烈的吵罵。臺灣的各政黨間,這個領導人罵那個領導人“嶽不群”,那個領導人又罵這個領導人“左冷禪”。大概是金庸小說讀多了,而卻可略見一斑,這個“虛偽,官迷”等,對於官場來說是很忌諱的,所以,相對來說,和的“是狼(侍郎)是狗?”問紀昀,紀昀的笑著回答:“下垂是狼,尚書(上豎)是狗!”—在他們的一次晚飯看見一隻狗時的問答—就是可以接受的了。其實,別看官們或貴族階級的罵法隱晦,但是作用卻似乎更大。諸葛亮可以“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罵死王朗。陳琳的檄文罵的曹操“頭風即好”,禰衡的罵令張遼也火冒三丈,曹操、劉表皆起殺心,黃祖的戮之鸚鵡洲,可見罵人力量之強。王朔的新近罵遍文壇,更是颳起一股“文壇罵風”。而江湖野老的罵雖然比之粗俗無賴些,但作用是相形見絀的。《水滸傳》裡“金錢豹子”楊林初遇戴宗,在“火眼狻猊”鄧飛來劫時,罵了一句“我來結果這呆鳥!”之後還得去拼命。魯達罵鎮關西“阿咂潑才”“狗一般的人物”也要三拳才把他打死。豪傑們四處亂罵,末了還待動動老粗拳才能鋤暴安良,即使對付手無寸鐵的“姦夫淫婦”也不例外。話說回來,對付無賴惡人,光只罵人是不夠的,只罵他們只能說明你笨蛋。

      文雅的罵法其實是不是真文雅還是一件值得商榷的問題,在古代中國,中原人是炎黃子孫,是天之驕子的臣民,而東為夷,西為戎,南為蠻,北為狄。皆被稱為皮毛禽類走獸,不為人,這其實是很髒罵人的,而一直延續叫了幾千年,反而使許多人們忘記了這是罵人的。這是從大的角度來說的。而在初中時,我的有位挺有水平的老師這樣教我們:“最為文化人,罵人也要顯示出水平,罵人也要不帶髒字。例如你說別人好多肉,皮好,血多時就是罵人了,因為人是有特別叫法的。分別叫做,‘肌肉,血液,面板’那另外就是說皮毛動物的,罵人不是人的。如果再說某人看起來沒受過家庭關懷,那是罵人爸媽死的早,沒教養。”諸如此類種種,由此可以推出,罵人文雅的方法老師也是教過的,但是,過於隱秘,不為人理解而已。歷史造就了這樣的原因,就必然會產生相應的結果,郭沫若先生即使稱不上“學究天人”,卻也是百年難遇的大家,但是在〈屈原〉裡,嬋娟的罵宋玉,“你是沒有骨氣的無恥的文人!”還需要一個演員的靈機一動提醒才能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無恥的文人!”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談及此事,曾說:“郭沫若先生其實早應該想到的,楊雄之罵潘巧雲‘你這淫婦,你這賤人’,石秀之罵梁中書‘你這給奴才做奴才的奴才’”這種‘你這你這’的罵法。朱先生還舉了好幾個例子。我想,在這裡,這其實是不能怪郭老不認真讀書,不深入生活的,而是文雅慣了的人把隱晦的、深刻的罵法經常代替激烈的、直白的罵法,滑順了而已!郭老豈沒讀過《水滸傳》?

      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物件是涵蓋了古今中外的方方面面的。鉅細之處,皆有所載。貴族會罵人,百姓會罵人,神仙會罵人,動物也會罵人,國人罵,外佬也罵,大家都來罵人:嘰裡呱啦,嗚嗚哇哇,一團糟的亂罵,烏七豎八,亂七八糟。但是,各還有各的罵法,各在各處的罵法分別又由各情形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和效果,錯綜複雜,層梯錯落,五彩恍惚,不可勝觀,不可勝記。舉一二事例來令有興趣的人品味一下。杜甫在李白墓前見妄人的題詩亂批評李白,勃然大怒,於是說:“爾曹身形俱泯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雖罵的不髒,而積恨所發,酣暢淋漓,古今難及。王安石老歸鄉里時偶住一鄉民家,村婦人喚豬,雞都是:“嗟夫,荊公,來食!”雖有怨恨戲謔之意,但卻令先生仰天長嘆,心如死灰,自己也深深痛恨自己了。蘇軾說佛印:“我修行時,觀君如一泡屎!”而佛印卻說:“我參佛時卻看君是一尊佛!”蘇小妹的解釋是:心中所想便為外物所化,即,佛印心中有佛,東坡心如臭屎。還有,東坡吹噓自己:“八風吹不動”,佛印便在其下批曰:“放屁”。蘇生氣去質問時,佛印便笑他:“八風吹不動,一‘屁’字打過江!”蘇軾笑蘇小妹前額高:“未出門已先入院”。蘇小妹則譏蘇軾臉長:“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流到腮邊。”許攸可以呼曹操為“阿瞞”,孫權也可以用“驢”來諷喻諸葛謹的瘦長臉。所以罵的形式有時候是可以忽略的,只是看為什麼要罵的性質卻應該得到重視。

  • 6 # 等風

    從小說記載的歷史來看,古人似乎文雅的多,那也或者可以說是文化水平越高罵的就越文雅,古人似乎很鄙視個子低的,一罵便是“豎子”。例如:“豎儒,宦豎”等。梁啟超說:“二十四史非史也,帝王將相家譜也!”要老實說,帝王將相家譜倒也沒什麼,只是他們只罵一個“豎”字恐怕虛假的成分居多,還是曹操一句“是兒欲使吾居火上耶!”罵的符合人性。若是像孟德這樣的大文人都會罵人“兒子”可見他是比較真實的,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如劉景升子,豚犬耳!”更是痛快的剖白,爽利!所以史家與小說家相較,史實必強些,而罵人事實的順承則差遠了。《西遊記》裡悟空罵八戒是“夯貨,呆子。”那是同生活在一起極熟悉的罵法,味兒極濃,無論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這樣的罵法實在是真實的反映,所謂的浪漫主義也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的,悟空的東勝神州的罵法是這樣的嗎?不得而知。不過,他肯定是農民階級的罵法,地主貴族階級的罵法應該是《紅樓夢》《金瓶梅》裡罵的“天殺才,狐狸,蹄子”之類。所以,罵人應該也是有階級的,假如不是,那麼為什麼各階級的罵法為什麼會不一樣?另外,江湖人的罵法和朝廷上的罵法也是不一樣的,官場上因為其虛偽所以說真話變成了罵人,而江湖上因為看重“惺惺相惜”,所以看不起人成了最嚴重的罵人。比如,在朝廷上誰要罵那位“官爺”一句“亂臣賊子,奸臣,虛偽。”那勢必是翻臉甚至於拼命的,即使不這麼野蠻,那也會是相當激烈的吵罵。臺灣的各政黨間,這個領導人罵那個領導人“嶽不群”,那個領導人又罵這個領導人“左冷禪”。大概是金庸小說讀多了,而卻可略見一斑,這個“虛偽,官迷”等,對於官場來說是很忌諱的,所以,相對來說,和的“是狼(侍郎)是狗?”問紀昀,紀昀的笑著回答:“下垂是狼,尚書(上豎)是狗!”—在他們的一次晚飯看見一隻狗時的問答—就是可以接受的了。其實,別看官們或貴族階級的罵法隱晦,但是作用卻似乎更大。諸葛亮可以“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罵死王朗。陳琳的檄文罵的曹操“頭風即好”,禰衡的罵令張遼也火冒三丈,曹操、劉表皆起殺心,黃祖的戮之鸚鵡洲,可見罵人力量之強。王朔的新近罵遍文壇,更是颳起一股“文壇罵風”。而江湖野老的罵雖然比之粗俗無賴些,但作用是相形見絀的。《水滸傳》裡“金錢豹子”楊林初遇戴宗,在“火眼狻猊”鄧飛來劫時,罵了一句“我來結果這呆鳥!”之後還得去拼命。魯達罵鎮關西“阿咂潑才”“狗一般的人物”也要三拳才把他打死。豪傑們四處亂罵,末了還待動動老粗拳才能鋤暴安良,即使對付手無寸鐵的“姦夫淫婦”也不例外。話說回來,對付無賴惡人,光只罵人是不夠的,只罵他們只能說明你笨蛋。

  • 7 # 一隻栗子

    高中讀劉邦的“豎儒”、“乃翁”的時候覺得這小夥子挺有禮貌,誰能知道倆詞分別是“你這小兔崽子”、“你爺爺的”的意思呢╮(╯▽╰)╭

  • 8 # 文明互鑑

    古代嘛,大夥聊天說的都是文言文,一張嘴都是文縐縐一本正經的樣子,好像說啥都有那麼點文藝氣息。

    但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他們說起狠話來,可都是不留一點活路的。

    古人生起氣來,經常會說一個詞,就是“無後”,說白了就是斷子絕孫的意思,怎麼樣,夠狠吧!

    孔子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就是說,最開始發明用人俑殉葬的那些人都是會斷子絕孫的!沒好下場!

    看看孔夫子這魄力,說的輕描淡寫,但意思可霸氣的很。

    除了這,還有一句,在兇狠程度上完全不輸,叫“不沒”,就是不得好死的意思,聽著都肝顫。

    古時候,老百姓都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的直到老去,但要是突然冒出個人咒你不得好死,這殺傷力一下就飈上去了!

    《左傳》裡有一句是,叔詹曰:楚王其不沒乎!為禮卒於無別,無別不可謂禮,將何以沒?

    這說的是關於楚成王的事兒,他當年去鄭國,人家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他晚上離開後,還帶了兩個侍妾回營。

    然後叔詹就說了,楚成王恐怕是不得壽終正寢吧!本來是辦正事來的,但他卻沉迷男歡女愛,這不得好死吧。

    看來,君王也不是好當的啊,不僅被人說,還被說的這麼慘!

    除了往死裡罵的,還有就是氣不打一處來的時候,順嘴就想說點啥解氣的話。

    當年項羽和范增一起去鴻門宴的時候,範老先生一再的和項羽說你可得把劉邦趕緊解決掉,但項羽這粗人就是不聽,最後范增也無語了。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真是沒法和你這種渾小子共事,以後的江山肯定會被劉邦搶走的。

    而且劉邦這人也不是好惹的,雖然武力不行,但人家雙商高啊。

    他還有個習慣,提自己的時候特喜歡說“乃公”,但說起別人張口就是“豎子”。

    他和別人的對話經常都是這樣的:你個小子balabala,老子我balabala……

    你們可能也看出來了,其實古人和咱們現在是一樣的,說著說著就容易管不住自己的嘴。

    只不過是用的字眼不同而已。

    他們說“爾何知”,意思就是“你懂什麼!”

    他們說“野哉”,就是說“你這人怎麼這麼沒見識呢!”

    孔子就經常這麼說學生:“野哉,由也!”真是苦了學生了。

    還有一個詞五字連發:“死公雲等道”,意思就是:“死東西你說啥鬼話呢!”暴擊指數直線翻倍!

    所以說,別看古人們說文言文表面一副文雅氣,其實他們個個都是髒話小能手。

    《戰國策》裡有這麼一句,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

    其實就是說,“你個婢女養的!”

    到現在,還經常能聽到誰誰說“你個XX養的!”

    翻譯成北京話差不多就是“你丫挺的!”

    所以你看,這罵人的文化都是從先人那傳過來的。

    而且要說罵人,古人也是相當有套路。

    他們可以作詩: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一個意思,你怎麼還不趕緊去shi。

    他們還可以寫長文。

    駱賓王當初為了爆料武則天的各種醜惡行為,大筆一揮,寫下了《為徐敬業討武望檄》。

    把武則天的各種的不是說了個遍。

    不過搞笑的是,武則天看了這文章非但沒生氣,還相當佩服這哥們的文采。

    對了,其實在古代,罵人也不是隨便罵的。

    明清那會兒也有規定,“凡罵人者,笞十;互相罵者,各笞十。”

    不過那時候都是打板子,沒有罰錢這一說。

    但話又說回來,其實現在咱們偶爾爆粗口不過也就是沒管住嘴隨口那麼一說。

    只不過給自己找一個瞬間釋放的出口罷了。

  • 9 # Loxoxox閒雲野鶴

    古人都佩劍。傷及尊嚴就決鬥。平時用詞罵人都不會太狠。就像東北民風一樣,大家平時都嘻嘻哈哈,說話都不說衝撞人的話。在東北有句俗話,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揭人短就意味著不尊重人,不挽回尊嚴,活著也憋屈。所以打起架連命都不要。但外地人不知道打架的起因,所以都說東北人很野蠻。

  • 10 # 軟甜奶糖

    請看各個智者的回答,真是牛!但我知道,古人罵人更毒,一罵就是整個人的一生。

  • 11 # 國家人文歷史
    “無後”也就是斷子絕孫。

    譬如《孟子·梁惠王上》裡說:“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說,最早發明用人俑殉葬的人會斷子絕孫,不得好死,因為太缺德了。《阿Q正傳》裡阿Q摸了小尼姑的頭,小尼姑罵起來也是:“斷子絕孫的阿Q!”可見斷子絕孫、無後在中國是很重要的一種罵人的話。

    “不沒”,就是不得好死

    不是壽終正寢、該活多少活多少,正式死在自己臥室裡。“不沒”這話罵起來也是很嚴重的,因為古人都希望自己“得死為幸”“死得其所”,能夠活到什麼時候就活到那個時候,該死的時候才死,這是一種幸福。《左傳》裡講:“楚王其不沒乎?”“不以壽終”楚王他不得好死嗎?本來應該壽終正寢的,結果不得好死。

    “禽獸”

    《孟子·滕文公下》裡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禽獸也是罵人的話。第四種罵人的話叫“食其肉”,我恨你恨得要吃你的肉。古人說:“吾食其肉,不以分人。”我一個人吃你的肉還不夠吃呢,還不滿足呢,不能分給別人。還有一個“爾何知”,也是罵人的話,意思是“你懂什麼!”第六種“爾類”,意思是幹掉你這一票人。第七種“殘豎子”,意思是你這個渾小子!渾蛋!還有“厲鬼”“死鬼”“役夫”“賤貨”“役人”“役臣”等等,都是罵人的話。

    “豎子”

    鴻門宴的時候,范增一再暗示項羽要把劉邦幹掉,項羽當場沒做到,最後范增發脾氣了,說:“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你這個幼稚無知的人,我沒辦法跟你共事,以後搶你天下的人肯定是劉邦。後來漢高祖劉邦“罵酈生為豎儒,謂此儒生豎子耳”,你們這些知識分子是豎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公,高祖自謂也。漢書作‘乃公’,乃亦汝也。”乃公就是你老子,自稱你老子,罵你是豎子。所以漢高祖罵人是相對的,一方面罵你是豎子,一方面捧自己是老子。

    “野哉”

    孔子罵他的學生子路:“野哉,由也!”意思是你這個沒見識、不懂事的傢伙。還有一種“小人”,罵人是“小人”比較常見。還有一種“死公雲等道”,五個字連在一起,意思是“死東西你胡說什麼鬼話”。

    還有“傖人”“傖夫”,用來罵那種愛錢的貨色、市井中的人。另有一種“貉子”“鼠子”“庸狗”“鬼子”也是罵人話,我們罵日本人“日本鬼子”就這麼來的。

  • 12 # 口水歷史

    對不起,我可能要破壞氣氛。

    1.傻diao

    這句最早出現是在馬致遠的元雜劇裡,馬致遠呢,就是寫“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那個小清新,他在《半夜雷轟薦福碑》中寫:

    (曳剌趕上,雲)兀的不是那傻diao?兀那秀才,你住者,我和你說話。

    此詞出現次數頗多,只引一處。

    馬致遠:這話我確實寫過

    2.放你媽的臭狗屁

    現在很多古裝劇裡市井裡便就這麼罵,有人還說,之乎者也的古人會這麼直接的罵?

    古人:很慚愧,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衙役橫眉鼓眼的望著眾扛夫下死勁呸了口,罵道:"放你媽的臭狗屁!你們這些東西,也敢在老子面前搗鬼嗎?”

    選自清《張文祥刺馬案》

    3.扯淡

    《綴白裘》:

    【又】扯淡扯淡眞扯淡!我和人頑耍,與你的什麼相干?

    4.沒菊花

    《聊齋俚曲集》:

    三姐說每日來到那麼晚,說你做個什麼繭?家裡等你去賣地,既至回家沒也板。雖是人家也賭錢,誰像你乜沒腚眼?

    5.王婆道:“含鳥猢猻!我屋裡那得甚麼西門大官人!

    還有很多涉及生殖器或是百用不爛的問候對方父母的本人就不好放出來了,怕被封號嘻嘻。有興趣的可以上知網瞅瞅罵詈詞史。

  • 13 # svjetla

    1你咋不上天

    閣下何不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2咱倆沒什麼共同語言

    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於海

    3主要看氣質

    請君莫羨解語花,富有詩書氣自華

  • 14 # 漁耕樵讀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王朗:“蒼髯老賊,皓首匹夫”。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世說新語中陳太丘與友期行:“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孔子看到宰予白天睡覺,罵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詩經》中:“人而無止,不死何俟,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就是說你還活著幹嘛!怎麼不去死呢。

    劉邦喜歡充當別人父親,陸賈勸劉邦多讀書,劉邦就罵他:“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乃公自己理解,防河蟹。劉邦說髒話張口就來,而且說的都和我們差不多。

    《史記》鴻門宴後項羽放跑了劉邦,范增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

    還有罵人母親的,《戰國策》“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就是說,表(防河蟹)子養的。

    明清小說盛行以後,那罵人的話就花樣百出了。各種各樣的都有,現代很多罵人的話也大多源於裡面。

  • 15 # 新奇角度看歷史

    古代人罵起來絕不遜色於現代人,只是你要想在正兒八經的史書去找到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去看看魯迅的一篇文章叫《論“他媽的!”》。

    再者,古代老百姓識字率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罵人就罵人了,還要旁徵引博,拐彎抹角,文縐縐的跟誰顯擺呢?

    在元以前,限於文學體裁的限制,這種只在底層才會流傳的罵人字眼也不屑被那些有本事著書立作的人專門去整理。再者,很多罵人的話,在如今我們看來,侮辱性沒有那麼強,但放到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很惡毒的罵人了。比如“無後”、“不沒”、“禽獸”、“豎子”、“傖人”、“貉子”,在我們看來,是不是覺得很“溫柔”呢?

    直到元曲的興起,再加上後來的明清小說,才開始記錄五花八門的罵人字眼。

    比如“傻屌”這個詞,最早便是出現於元曲《薦福碑》:

    傻屌放手!我趕相公去。灑家知道,我殺那傻屌去。兀的不是那傻屌。恁的呵,是俺那傻屌的不是。傻屌也,可是那掙命的土刻灘子。

    為了加大戲曲的傳播性,這種“親民”的字眼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關漢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夢》裡面還有句:

    等我肏你奶奶歪屄!兩邊廂列著祗候人役,貌堂堂都是一夥灑肏孃的!

    至於明清小說就更多了,光是水滸傳里耳熟能詳的“直娘賊”都算文雅的了,更難聽的字眼都有。

  • 16 # 文心採露苑

    我想古代人罵人和現代人罵人沒有本質的區別。只要人一氣憤,就會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時候就會罵人,罵人的方式,從古至今,無非就是以下6種方式,大同小異而已。

    下面咱們來對古代也好,現代也好,這種罵人的不文明行為,來進行一個徹底的剖析,目的就是弘揚正能量,拼棄這種錯誤的低俗方式。敲黑板了,大家注意了這是重點嘛。拒絕罵人,從我做起。

    第一種就是最直接的以人的生殖系統來罵人。現代人喜歡用生殖系統來罵人,我想也不是現代人所發明。古代人早就會這一套了,而且也毫不客氣的就會用上這些詞語。比如對誰很生氣,就會罵上一通您這個這個生殖系統,你那個那個生殖系統。你這個男性生殖系統,您這個女性的生殖系統。反正我想古代人也一樣是這種模式罵人的,太陽底下不會有什麼新鮮事的。

    至於古人也好,今人也好,為什麼會用生殖系統來罵人,我想這裡面應該是有很多的因素和原因,最主要的很可能是他平常就有一些隱秘性和神秘性,所以很少在一般情況下來談及,所以在罵人的時候那就不管了,越是神秘的,越是隱秘的,越平常不說的,這個時候拿出來,那就相當的具有威懾性和震懾力。

    第二就是罵祖宗,大家都知道,古代人那是重孝道,對祖宗那是相當的尊重,你要是罵人嗎,那我可以,不要罵祖宗,如果一旦對祖宗開刀,那是有可能也要開刀劈頭的。因為一旦罵上祖宗了,那就是罵的底線和紅線了。一般這個時候罵本身就代表要開戰了。第三種罵人的方式就是以一些平常生活中不受待見的動物來罵人。比如狗啊,驢呀豬啊,老鼠啊這樣的一些動物。這些動物,平常在人們的生活中,地位是相當低的。還不如牛蛙貓哇,等等。用它們來打比喻來嗎呢,說明被罵的人和這些動物相比,有一比,或者還不如這些動物,就代表著已經罵人,罵的很慘了。

    第四就是一些汙穢的東西來代表罵人。這些東西我一說出來,我估計很多小同學就可以要搶答了,哪些東西是汙穢的啦?那當然是是屎尿啊,反正什麼髒就可以用什麼來罵人,這就是把人罵到奇臭無比了。

    第五就是用死人來罵人,或者以你死後變成鬼之類的這種狀態慢慢來。說是沒屍體這些東西賣呢,肯定對一個活人來說,在心理上是難以承受的呀,還有鬼,本人是最討厭的,那也用來罵人,他聽到這些,肯定會不舒服,反正什麼不舒服就用什麼方式來罵唄。

    第六就是用人不好的品行來罵人,反正人有好人,也有壞人,壞人就會有很多不好的品行,這些品行用來罵對方,或者一個正要和自己開罵的人,那別人聽了也會不舒服,比如說小偷,小賊,搶劫犯,殺人犯等等,這些不好的品行,用來罵人,那都是有殺傷力的。

    還有很多沒有歸列出來,由於時間關係也就不列了,但是有一條,古代的人罵人我現代的人罵人是沒有本質區別。

    最後奉勸一句,罵人本身就猶如拳擊賽,你罵我一嘴,我還你兩嘴,總是沒完沒了。

    當然啦,罵人的後果有時候是難以想象的,輕者有可能引發互相鬥毆,重者有可能引發兩國開戰。

    所以,切不可把罵人當兒戲。

  • 17 # 時拾史事

    舉個唐朝的罵人栗子吧,唐朝罵人基本上就是“畜生”“去死吧”之類的,沒有現代那麼多生殖器辱罵,唐朝流行的罵人一個是罵對方是農民,諸如“田舍漢”“田舍奴”“田舍郎”。

    李世民有一次下朝回來對著老婆就罵“會殺此田舍漢”(有機會一定要殺了那個匹夫)

    士農工商,官僚們互罵對方是農民來著,農民就互罵對方是“市井兒”“市井無賴”(形容辛苦勞作沒錢沒勢的小販),兩個小販在一起就互罵對方是“乞索兒”(叫花子),罵和尚就是“禿驢”“賊禿”,普通人罵讀書人則是“窮醋大“措大”(形容每天沒事找事)

    還有一種流行罵法是罵對方是豬狗,比如a是b的狗,“狗鼠輩”“死狗奴”(唐朝沒奴才這個詞),“豬狗/犬彘”“狗屎”,還有罵人是x驢,x豬的也不少。

    還有一種是罵人為妖鬼,這個流行在話本里,罵異類為老鬼,“夜叉”“母夜叉”

    有意思的是,在唐朝,“婦人”是帶有貶義的“x漢”也是貶義的粗鄙之稱。胡狄之類帶民族屬性也是罵人的

  • 18 # 興聞

    罵人的一種訣竅,是讓對方低於自己。所以古代貴人罵人,第一種就是鄙夷對方的地位,得到居高臨下的快感。比如《左傳》 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羋罵楚穆王的話: “呼,役夫!宜君王之慾殺汝而立職也。”杜預做注:“役夫,賤者稱。” 有點像現在腦力工

  • 19 # 小龍大策

    衣冠禽獸(豬狗不如),厚顏無恥,無恥之徒(不要臉),朽木不可雕,何不以溺自照(撒泡尿照照——<宋.程頤《大全集拾遺》!

  • 20 # 賴乙彬

    罵人不帶髒字!如“非人哉”:不是人的意思。如: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獸也”:是個野獸啊的意思:如:此人真獸也!

    “豎子”:這個小子。如:范增罵劉邦:“唉!豎子不足與謀。”

    “蠢如豬狗:範恆罵曹爽的爹曹真,竟然生出這樣一個“蠢如豬狗”的傢伙。

    “腐儒”:目光短淺的小子

    “陋儒”長相醜陋的小子。

    “登徒子”:好色之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哪個行業會發展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