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蒙山先生

    首先你要知道作者的經歷性格愛好,還要看這首詩詞在什麼環境下創作的,這樣能很好的體會作者當時的意境心情,同時也能真正的發現那些美麗嗯詞藻

  • 2 # 十二生肖講解

    古詩詞鑑賞的方法步驟

    一、考點分析及應對措施

    從近幾年的全國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難發現古詩詞鑑賞已成為一大亮點。其原因有二:一是和高考相銜接,高考中每年都考。二是體現“新課標”精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縱觀各地中考試卷,古詩詞鑑賞的考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品味詩詞凝練、含意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

    2、對名句的分析理解。

    3、詩詞節奏的劃分。

    4、把握詩詞的基本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詩詞的表達技巧。

    6、詩詞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古詩詞鑑賞這類題目的一般所選材料來自名篇名家,由課內向課外發展

    從閱卷場反饋資訊看,學生失分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詩詞中的詞語,典故等基礎知識積累不夠。

    2、分析問題時張冠李戴,或者脫離文字,不結合全文或背景來分析,

    3、表達時語言空泛,分析問題不具體,不全面。

    4、缺少必要的詩詞鑑賞術語,造成表達不準確,針對以上情況,老師應採取以下一些應對措施

    (一)、指導學生揣摩語言,理解作者“煉字”的技巧,尤其體味詩句中關鍵的動詞、形容詞,以及運用修辭方法的字句。

    (二)、學一首詩,一定要學生明白詩歌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審視題目,詩題是詩的“眼睛”分析詩題、是準確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過詩題,我們可以知道作品的內容是寫景詩、懷古詩、詠物詩,還是送別詩、詠史詩、敘事詩。從而大致推斷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詩中體現詩人思想感情的關鍵詞語或句子來體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結合詩歌意象體會作者感情。一般情況下“景樂則情樂”“景哀則情哀”如,“枯藤老樹昏鴉”讀出的就是淒涼,“好雨知時節,當春及發生”讀出的則是喜悅

    (三)、弄清詩歌創作採用了什麼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對比、襯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虛實結合、借古諷今、動靜結合、引用典故等。瞭解這些手法便可在鑑賞時得心應手。

    (四)、答題時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內容,還是語言、表達技巧,讓回答什麼答什麼

    (五)、掌握必要的鑑賞術語: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風格流派:如李白的飄逸灑脫,杜甫的沉鬱頓挫,蘇軾的曠達豪放,柳永的柔美婉麗等。

    1、評價主旨: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遠、耐人

  • 3 # 東潘七不用麻辣雞

    1. 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 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 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 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④ 曲,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 4 # 易醫老鄭

    第一:瞭解時代背景。

    第二:瞭解作者背景,以及作者寫詩階段的心理背景。

    第三:自己要有一定的閱歷。

  • 5 # 一嗰人の丗琾992

    詩歌鑑賞常常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鑑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二是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三是考慮詩歌的表現手法,1、直抒胸臆3、情景交融5、用典抒情7、敘事抒情2、借景抒情4、託物抒情

    答題步驟

    (1)解釋該詞在詩句中的具體含義,要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加以分析。

    (2)點明該詞運用疊音的手法。

    (3)展開聯想或想象,描述該詞所在詩句的內容或景象。

    (4)分析該詞烘托了怎樣的景物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點明富有韻律感(音律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 6 # 高銘川號湖舟

    一、必須有興趣。

    二、閱讀,如果記憶允許,背誦。

    三、不要過分去挖掘理解作者時空內的思想和處境 ,不同閱歷的人,對同一詩詞理解會有偏差,甚至可能完全不同。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欣賞。

    四、嘗試照貓畫虎,自己創作。創作能力增加了,鑑賞古詩詞的能力也就增加了。

  • 7 # 洛塵願長安

    咱們先來分幾點闡述一下這個古詩詞鑑賞吧。

    一、為什麼要鑑賞古詩詞

    古詩詞鑑賞是常出現在中學語文的學習和考試題中。那麼它存在的原因是什麼呢,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對於古詩詞鑑賞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學生根據自己學習過鑑賞知識聯絡自身對詩詞的領悟對詩詞進行賞析理解可以更直觀的體會到古詩詞文化的魅力與精髓。

    二、古詩詞鑑賞的意義

    古詩詞鑑賞在語文學習中延續至今是有它非凡的存在意義的。培養學生的古詩詞鑑賞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汲取古人的智慧,詩詞語句的優美精闢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並且透過在古詩詞不斷的學習領悟的潛移默化中慢慢達到了修身養性的目的。所以古詩詞鑑賞在當代是一門必修的能力。

    三、古詩詞鑑賞的步驟

    第一點,要了解作者的歷史背景,清楚作者是在什麼樣的環境狀況下寫下的詩詞。第二點,一定要好好看看詩詞所給的註釋,放在詩詞中充分理解。第三點,認真審題,弄清楚題目的中心,把握答題的方向。第四點,充分利用自己所學過的鑑賞知識,這一點就要靠平常的知識積累了。

    四、如何更好的培養古詩詞鑑賞能力

    首先,能力的培養與平常的積累是密切相關的。如何遊刃有餘在於不斷的學習,詩詞掌握的越多,作者的歷史背景瞭解的越詳細自己鑑賞方法的大量掌握都將對鑑賞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學無止境,努力擴充套件知識面才是硬道理。

  • 8 # 奕康老師的新觀點

    關於鑑賞古詩詞的步驟有那些?

    一、首先,我們可以嘗試著從作者的寫作背景、生平事蹟、思想主張去理解,為什麼這麼寫?這麼寫有什麼意義?抱著這些問題去揣摩,我相信,對你理解文章會有一定的幫助的。古詩詞是非常有意境的,它就像一個故事一樣,要慢慢的去讀、去悟,去理解,去發現這其中的樂趣,這帶給我們的,絕對是受益終生的。二、其次,我們可以按照首、頷、頸、尾來鑑賞古詩詞,具體是什麼?你請看

    首:可以把首當做一個人的頭,想到了頭,我們就會想到一篇文章的思想(大腦),起到“承”的作用。

    頷:可以把頷當做一個人的下巴,在古詩詞中可以起到呼應全文的重要性,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點綴。

    頸:可以把頸當做一個人的脖子,我們可以嘗試著把頸作為一個支架。撐起了“首”“頷”,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它的功勞要大一點呢?

    尾:可以把尾當做某個動物的尾巴,說到尾,我們就聯想到了結尾、結尾,起到了一個總結的作用,透過結尾來看整體文章想要表達什麼?敘述什麼?

    三、最後,我想說,別把古詩詞看的太難了,你只要認真的去對待,真正的喜歡它,你就發現,古詩詞真的很有趣,認真的去體會作者文中的每一個詞,儘量使自己的思想天馬行空,大膽的想象,描繪出一幅幅動人的山水畫、情景畫、人物畫等等。

    以上是我個人的意見,如不符合大眾口味,歡迎指點,以便學習。

  • 9 # 人生在世詩酒花

    古詩詞堪稱中華之美,它能夠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最豐富、最震撼人心的情感。例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這樣的十四個字描寫楊貴妃的美,“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把楊貴妃美麗的臉上神情寂寞,淚水縱橫的樣子,比喻成春天的雨後的一枝梨花,連哭泣都是那樣的嬌豔欲滴。

    那我們應該如何鑑賞呢?

    首先,要知道是誰寫的。孟子曾經提過“知人論世”觀,也就是你要了解作者,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環境,這樣你才能更好的把握詩歌內容。例如李清照的詞,前期主要寫閨中相思,“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而後期則主要寫國破家亡夫死後悲涼悽楚的生活,“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第二,要知道寫的是什麼。也就是詩詞的題材,是山水田園、贈友送別、詠史懷古、詠物言志、閨婦懷遠、悼亡遊仙等等。那麼在這裡要注意作品中出現的形象(包括人和物 以及他們所形成的意象、意境)、感情基調、詩眼、詞眼。

    第三,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寫。也就的詩詞中所運用的抒情方法、表現手法、修辭手法等等。

    最後,要知道這樣寫的作用。也就是作者要抒發什麼樣的情感。

    這就是我總結的詩詞鑑賞的主要步驟 。

  • 10 # 讀書話生活

    完整地鑑賞一篇古詩詞,我認為應該有如下步驟。

    第一是瞭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哪朝哪代,社會情形如何,一般詩詞風格內涵都與當時的社會朝代有關,比如唐詩與宋詞就大不相同。

    第二是瞭解詩人的生平,詩人處在什麼樣的環境,有過什麼樣的經歷,寫這首詩是處於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就能明白詩詞所攜帶的內涵了。比如送別詩,包含的是離愁或者寬慰,如果是寫景,可能包含的是詩人對自然的讚美,等等。

    第三個就是讀懂詩詞,每個字,每句詩詞,明白詩詞的表面譯文,知道說的是什麼。

    第四是結合前面的背景具體分析每個詞和每句蘊藏的含義,比如寫景,可能不是單純的寫景,詩人可能透過景來比喻人,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如卞之琳的《斷章》,寫得是人看風景,其實重點是看風景和看人的人,透過看景這樣一個畫面來傳達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絡的思想主題。

    最後,再結合前面所有了解和分析的內容重新回顧,體會整首詩詞,就能做到全方位的賞析了。

  • 11 # 早上煙火

    一、讀懂內容——多角度把握詩詞的內容

    1.注意題目。詩歌的題目是詩歌的眼睛,包含著豐富的資訊。古詩詞中有的題目集中又含蓄地概括了詩詞的內容、主旨。認真地分析題目,有時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寫的內容。

    2.品味關鍵詞。古詩詞中的關鍵詞最能體現古詩詞豐富的內涵,慢慢品味,詩詞的韻味頓生。

    3.畫面欣賞。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賞、品味侮一首古詩詞,有意識地調動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4.體會詩中的意象與意境。古詩詞中的形象與作者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往往是詩人豐富感情的流露。詩歌的意境美,往往是透過詩歌的意象創造出來的。為此要領會一首古詩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自以下幾個問題:①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②這些景物形象引發了作者怎樣的聯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分析古詩詞意境要抓住三個方面的內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5.領悟深層含義。古詩詞以含蓄委婉吸引讀者,必須透過字面意思去深刻領會詩詞的內容、意境。

    二、賞“情”——初步把握詩人所要抒發的感情

    “詩言志”“詩緣情”“詩歌合為事而作”,詩人寫詩,絕非無病呻吟,往往是有感而發,感於外而發於心,發於心者即為“情”,古詩詞常常以抒情言志來反映生活。如何初步確定詩的主旨呢?

    1.首先應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遭遇經歷、個性特徵等。由於詩人所處的時代、環境、經歷、性格、所受的教育程度等不同,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也有區別。

    2.其次是透過標題來確定。

    3.再次是透過意象(人、景、物)來確定,意象往往具有象徵意義。

    三、賞“技”

    “技”指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是指抒情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三個方面。

    1.抒情方式。抒情是詩的靈魂,詩人就是藉此來言志抒懷的。詩人常用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可分為: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因事緣情、詠史抒懷等。

    2.修辭方法。修辭的運用可以豐富表達的內容,修辭方法的分析對理解詩的內容極為重要,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對比、雙關等。

    3.表現手法。①託物言志透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②用典。就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③詩人常用渲染、烘托、比興、象徵、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借古諷今、抑揚變化、聯想、襯托、對比、想象、照應、點染、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表現手法來增加詩詞的表現力,以利於自己情感的表達。在賞析時應注意這些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

    四.賞“妙語”

    妙語指精妙的詞語,學會賞析凝練精準的詞語,這是古詩詞賞析的較高境界。

    近幾年的中考古詩詞鑑賞注重了對詞語理解的考查。詞語的理解賞析,主要是分析其含義和表達作用,體會其妙處。考試時一是會問把某一個詞換成某一個詞行不行;二是會問某一個詞用得很好,好在哪裡。那麼應從下面幾方面作答:①抓住景物特徵來表現事物:②能體現詩人賦予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詩意:③能創造意境和諧美。根據字詞品味這種方法,可以從人物、時空、動靜、聲色、遠近、視聽、剛柔、微宏這些角度來賞析詩句。

    五、注重課外誦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普遍認識,在古詩詞的鑑賞能力的培養中,誦讀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 12 # 冷雨似箭

    鑑賞古詩詞的步驟包括如下方面:鑑賞古代詩詞中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古代詩詞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慮詩歌的表現手法(1)、直抒胸臆(2)敘事抒情、(3)情景交融、(4)、借景抒情、(5)用典抒情等。三個方面鑑賞:一、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就是辨析詩詞中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二、藝術手法賞析:有關描寫的藝術手法,從描寫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從描寫用筆看,有工筆和白描;從描寫的內容看,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有關抒情的藝術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古詩詞大多借助景物來抒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的關係有四種: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等四種手法。三、修辭手法的體味:古詩詞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雙關等。在籤賞古詩詞時,要善於辨別這些修辭手法,才能夠準確的分析古詩詞的藝術效果。

  • 13 # 國內ERP專題

    詩詞是文化中的文化,是精品中的精品,往往是檢驗一個人文化程度的試金石。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即不學詩歌便不會說話。其實,只要不是啞巴,所有的人都會說話,但說話有高雅粗俗之分。孔子所說的說話是指高雅的話,是令人愉快的話,滿嘴粗話的人必定令人不舒服。沒有詩歌或缺少詩歌的生活是單調的,貧乏的。充滿詩意的生活是我們普遍嚮往的。

    如何鑑賞古詩詞?鑑賞古詩詞需要儲備一些什麼知識01要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

    要基本瞭解作品產生的大背景和小背景。每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對於社會生活的認識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思想感情和認識構成詩詞作品的靈魂,對其認知和感受則必須將其放置在它所依託的歷史環境中,這樣才可以把握和理解。對於背景資料一無所知的認知是很困難的。

    所謂大背景便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即在某一歷史時期,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所擁有的相同或近似的思想傾向的社會生活基礎。

    如盛唐時代的意氣風發,中唐時期的務實求真,晚唐的憂患頹喪等都有很深的時代烙印。再如北宋的新舊黨爭,南宋的和戰之爭,都反映到許多詩詞作品中來。只有大體瞭解這些時代特點,才可能讀懂這些時代所產生的文學作品。

    比如:

    如果不瞭解南宋建炎三年金兵追趕隆祐太后到造口壁下的這段國恥的歷史,便很難讀懂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菩薩蠻》)的辛酸和憤慨;

    如果不清楚開元天寶之際重武輕文,唐玄宗溺愛鬥雞小兒使之飛揚跋扈的情況,便難以理解李白“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的犀利深刻。

    所謂小背景指的是作家生活的具體年代以及具體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遭際。

    如不知道陳子昂隨同武攸宜征討契丹時的特殊遭際,便難以理解《登幽州臺歌》的痛心疾首的憂患與悲憤;

    不知道李商隱由於政治上的磨難而導致愛情生活的艱辛,便難以理解那些痛徹心扉而又纏綿悱惻的無題詩;

    不知道李清照前後期生活的巨大落差,便難以真正理解《聲聲慢》詞的近似絕望的幽怨。如果知道李清照早年與丈夫趙明誠每當黃昏便同在書齋校閱圖書時互相嬉戲的歡樂情景,再去理解“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的意蘊,當會別有滋味。

    因此,對於詩人生平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細,對於作品的理解越深刻。

    02掌握起碼的古典詩詞知識和語言表達技巧

    古典詩詞,有其特殊的語言規範和音韻格式,這是必須要掌握的。包括格律體式和語言習慣等方面。格律體式的知識掌握越多越熟練,對於詩詞的品味就會越精確越到位。

    詩詞語言與其他文學不同,因其受字數和形式的限制,故極其凝練概括,在極小的篇幅中有很大的感情容量,因此有很大的靈活性和不穩定性。有時為了修辭或平仄格律的需要,還經常出現互文、倒裝等情況,乍一讀來,覺得語法不對,不太明白,須仔細琢磨分析方可讀懂。在某種意義上說,不能用常規的語法知識來衡量詩詞作品,而要用變通的靈活的思維來理解。

    再、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一語,便是典型的互文見義,如果按照通常理解,則為“秦朝時的月亮照耀漢朝時的邊關”,讀起來雲裡霧裡。百思不得其解,如果知道詩詞的互文法,則好明白,即秦漢時期便修築了邊關,秦漢時的明月已開始照耀關塞,形象地說明秦漢以來便有邊塞戰爭的問題。

    03要儘量多掌握一些古代文化知識

    古代詩詞是古代人對於生活和自己的表現,這樣瞭解古代社會生活便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儘量多地瞭解古代文學與古代歷史知識,多瞭解一些歷史掌故。古代詩詞作品大部分都用典,不熟悉掌握所用典故的意義也難以準確把握作品的意蘊,會成為理解上的一大障礙。

    如李商隱《安定城樓》詩中“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兩句詩分別用西漢初年賈誼和東漢末年王粲兩個人懷才不遇的典故來抒發自己不為時重的感慨。

    辛棄疾就是典故運用高手中的高手。讀者可以回貼,這首詞中運用了多少典故?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04要用形象思維進行解讀

    讀者的生活積累和審美感知共同構成的悟性是很重要的。理解古代詩詞,要有現代意識,要有自己的切身經驗,即“以今逆古,以己度人”,用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狀況去推想體悟古人當時的處境,用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體悟作者的處境與心情,方能讀出味道來,讀出人性來,方能真正理解古人。

    如: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有過背井離鄉的人,讀這道詩會有更深的感受。也才能體會當時宋之問的心情。

    05

    要注意全面把握,不要斷章取義和穿鑿附會

    李白《越中覽古》詩曰: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宮殿,只今唯有鷓鴣飛。”

    一般理解,本詩是詠歎歷史興衰無常的作品,感嘆世事渺茫,榮華富貴不能常在。

    實際上 此詩以三句寫當年之勝況,而以一句寓傷逝之情。雖只一句,而力足將三句扳倒。“只今唯有”四字有扛千鈞鼎力。此中更有虛實之分際,前三句載敘者雖多,止是“想當然耳”,鏡中花,水中月也。“鷓鴣飛”雖只三字乃是當前實景也。

    “詩無達詁”,即詩歌沒有絕對正確的解釋,對於同一首詩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理解,這裡既有對錯的差異,也有深淺的差異。

    因此我們看到與自己理解不同的說法亦不必大驚小怪。遇到這種情況,不要盲從,也不要固執己見,應當仔細分析琢磨差異是如何產生的,到底應當如何,並往深一層思考,這時往往容易發現新問題。如果兩種理解均可,則不必在一個問題花費太多的精力。

    等到知識積累和生活積累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容易就搞明白了。

  • 14 # 容千尋

    鑑賞古詩詞的步驟有哪些?首先要區分兩點前提:(1)個人的興趣閱讀為前提。(2)有目的的閱讀,例如初高中語文試卷中的古詩文閱讀。由於前提不同,所以鑑賞的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筆者將從兩個方面作答。

    一、個人的興趣閱讀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文化素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於純文學閱讀。古代詩詞作為中國傳統文學受到更多人的青睞。那如何來鑑賞古詩詞呢?

    這種以個人興趣為前提的鑑賞主觀性比較強,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正是這個道理。有人喜歡李白的浪漫飄逸,有人喜歡杜甫的沉鬱頓挫,有人喜歡蘇軾的豪放曠達。

    因此,鑑賞一首詩也變得容易起來了,如果一首詩中含有有哲理的句子、或者是辭文華彩、或者是符合讀者的心境,使人讀起來有收穫、有感觸、能共情,那這就是一首好詩。鑑賞或心得就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去闡述。

    二、初高中的古詩文閱讀

    在初高中的語文試卷中往往需要對古代詩文進行鑑賞分析,而學生們遇到的古詩文基本上都是陌生的:或者是認識的作者寫的不認識的詩詞、或是不認識的作者寫的有些眼熟的詩詞、或是既沒有見過作者也不熟悉的詩詞。碰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鑑賞呢?有沒有一些方法論呢?答案是有的。

    01.“三看”

    首先碰到一首不熟悉的詩詞,在鑑賞分析之前要做到“三看”。何為“三看”?看標題、看作者、看註釋。下面解釋一下“三看”的原因及意義。

    (1)看標題

    ①看標題首先可以瞭解一首詩的題材,知道題材之後我們就可以對全詩的情感基調有一個初步的把控。例如《春怨》看題目就知道這是一首愛情閨怨詩,那它的情感基調必然是哀怨憂愁的。再如《石灰吟》看題目就知道是在吟詠事物的“詠物言志詩”,那全詩的基本思路就是作者要抒發自己的志向,答題的時候緊扣這一點就不會出錯了。

    ②看標題可以知道全詩的時間地點以及事件。例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看標題就可以知道寫作的時間背景,一個“憶”字也能看出全詩的情感脈絡。例如《題破山寺後禪院》,看標題就能夠知道寫作的地點背景。

    (2)看作者

    為什麼要看作者呢?這就涉及到我們上文提到的一種出題狀況:碰到了熟悉的作者的不熟悉的詩文。這個時候就考研我們平時的知識積累了。

    有一些作者的風格基本上是固定的,當我們分析這一類詩詞的時候,就可以借鑑作者的風格特色。例如李白是傲岸不羈、浪漫飄逸的。杜甫是憂國憂民、沉鬱頓挫的。曹操古直悲涼、杜牧剛健憂思、李清照婉約哀怨、李煜憂愁自傷等等。

    (3)看註釋

    ①看註釋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不熟悉的詩人詞人。例如羅隱、黃巢、李益等。我們的課本中沒有學過這些人的詩詞,註釋中就會有一個簡單的介紹。

    ②看註釋可以瞭解創作背景。例如往往註釋中會有這樣一句話:此詩作於詩人被貶xx地時。這個時候根據註釋與正文,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③看註釋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不太懂的句子。例如類似於“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如果沒有註釋,我們很難知道作者引用的是哪些典故。再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如果沒有註釋我們也很難知道這句話是化用李白的“青天明月有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02.看正文

    “三看”之後就邁入了正文的階段。如何鑑賞正文呢?從兩方面入手。

    (1)意象與意境

    也就是說看古詩詞中羅列了哪些意象,構建了什麼樣的意境。常見的一些意象都是有其固定含義的。例如柳樹意味著送別與不捨、紅豆意味著相思、鷓鴣意味著破敗、鴻雁意味著遙遠的訊息與思念、明月意味著團圓、落花意味著撼恨、梅蘭竹菊意味著美好品質與氣節等等。找到詩詞中羅織的意象,就離解鎖作者的思想感情不遠了。

    (2)表達方式與表現手法

    鑑賞古詩詞時要注意分析作者運用到的一些寫作技法。

    表達方式主要有敘述、議論、描寫、說明、抒情,在詩歌中常見的表達方式就是描寫和抒情。

    表現手法就有很多了,包括修辭的使用,如比喻、誇張、擬人、借代、頂針、互文等。再如寫作的結構如欲揚先抑、欲抑先揚、開門見山、卒章顯志、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等等。再如詩文中運用了哪些技巧如聯想、想象、象徵、渲染、烘托、襯托、比興等等。

    以上,瞭解了這些關於古代詩詞的基本知識,我們要鑑賞一首陌生的古詩詞時就會得心應手很多。

    我是胡椒王,與您一起探討文學、文化,如有不當,敬請指正。

  • 15 # 鄭顯亮

    鑑賞古詩,最好能有一些知識儲備:背誦一定量的古詩詞,讀懂淺易的文言文,熟悉常見的典故。

    在此基礎上,可留心鑑賞的步驟。

    一:通覽全詩,關注題目、作者、註釋。藉此大致確定作品的題材,詩人的風格等。

    這一步,可大致確定鑑賞的方向或範圍。

    二:藉助註釋,解讀詩句,總體把握作品內容。

    這一步,為鑑賞奠定基礎。

    三、圈定重點詞句,比如帶有感情色彩的,定位詩人的感情傾向。

    四、分析意象,把握意境,從而進入詩人營造的審美空間。

    五:品味手法。鑑賞者應對詩詞常用的手法瞭然於心,然後結合詩句進行具體賞鑑。

  • 16 # 黃宇芬

    我講了鑑賞古詩詞的必要性。現在展開如何鑑賞。

    首先要知道理解一首詩詞之意,是閱讀的最低要求。而賞析,評詩才是之賣詩詞的高要求。我的步驟如下:一,必須透徹準確地理解詩意。將詩詞中的字句在腦中變成概念,圖畫,景物和情感,正確領會每個字,每句含義,然後把上下句聯絡推敲斟酌。

    二,要善於挖掘詩詞主題和它的感情基調。不僅要讀懂詩詞表面意義,還要領會其深層含意。

    三,要對每首詩詞篇章的立意,格律,風格,表現手法,藝術技巧,語言特色等分析和評價。開掘其潛德幽光,剖菲哲理內涵。

    要提高詩詞賞析水平。多讀學者專家的著作。如沈祖棻《唐人七絕詩淺釋》,《宋詞賞析》,劉逸生的《唐詩小札》,《宋詞小札》。

  • 17 # 張秉榮

    鑑賞古詩的步驟我想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步驟:

    1.讀古首先了解作者是幹什麼的及身份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及創作動機。

    2.首先讀懂作者的詩作是,抒情,懷古,勵志,壯懷,或者是誦物等等。

    3.看他的標題,修辭手法,遣詞造語。讀懂他對詩的立意,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如李白的《靜夜思》和《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春望》毛主席的《送瘟神》陳毅的《梅嶺三章》等等。這些詩都是主題明確,意境鮮明。創作背景和遣詞造語都緊扣主題,沒有一字是遊離於詩外的。

    4.讀懂讀透他的修辭手法外,再研究他的起承轉合,這四字真言。因為詩的表達手法必須是單一的,一首詩不可能山川大地都寫的。百花萬朵,單表一枝。或者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細讀他是用怎樣的思路,創者手法,修辭造句來突出這一點紅來的。

    5.弄清楚每首古詩的體系,是七言古詩還是七言近體詩,是七律還是絕絕句。或者是排律,是古風等等,這些都對鑑賞古詩詞都很重要。

  • 18 # 空谷幽

    1.瞭解作家作品,寫作背景?

    2.分析意象,分析古詩詞的字面含義,深挖內涵。

    3.探究詩人的思想感情!

  • 19 # 轉運中的幸福

    謝敬!

    鑑賞古詩詞的步驟有哪些?

    第一,讀者一定要知道或懂得古詩詞的中心思想,它要表達什麼??!比如,李白的最常見的那些詩詞,

    第二 要看出它所處在什麼年代,而有些詩詞它是有歷史背景的,如果你不知道,你就不能領會詩人的用意,

    第三,深切的體會詩詞的時代風範,和筆者那種懷古幽深的胸懷,空靈飄逸的神韻,大刀闊斧的誇張手法!細膩中看比喻,靜中看動,靈與話行運在詩詞之中,恰似看見活靈活現的山水,憂思的怨婦就在眼前!這才是鑑賞詩詞的最高境界!

    第四,一定是瞭解筆者要表達的內心世界!從而領略詩詞給你帶來的那份美好!充分認識到詩詞那高深精妙絕倫的歷史厚重感!還能讓你在裡面時而激動,時而崇敬,時而流連往返!餘味悠長!

    第五,最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須要知道筆者是哪個朝代的人,他想要說什麼??包括人物,時間、地點、環境,故事情節,跌宕事件!…!這幾點要素必備!你才能夠知道詩詞的全部含義和所表示的重大意義!

    詩詞中所描述的一番景象,你要身臨其境的去感悟,才能更好的走進筆者的心,與他一起欣賞詩詞博大精深,奧妙無窮的美感,

    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氣息的魅力所在!能夠吸引你對古代詩人不那麼的陌生!尤其是李白的詩詞,我們鑑賞他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直抒胸臆!朗朗上口!言簡意賅,詞意融會貫通!傳唱至今,震撼乾坤!

    此見略!不同於度爺上的回答,僅此代表我個人拙見,如有不恰當之詞,敬請批評指正)!!以求共同學習,共同娛樂!!

    (謝題主!謝閱)!!

  • 20 # 趣文社

    古詩詞鑑賞看起來高雅,也有一點難度,可你千萬不要以為它就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其說到底它也不過是一個審美認知活動而已,本質上跟欣賞美景、美食、美人沒什麼區別。比如看見一座大山,你會說:“啊!這山真高,真雄偉!”這便是對大山進行鑑賞所得出的感觀體驗。

    具體到古詩詞的鑑賞,就是我們以作者所呈現的語言為媒介,去尋求對作品意境或塑造的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和體驗,產生思想感情上的反應,領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當然,審美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離不開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這裡所說的審美情趣和理想,就是人們對審美物件所抱有的感情和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對審美物件產生濃厚興趣,感覺到美,才會全身心投入到當中去。

    而古詩詞的語言高度凝練,跳躍性很大,抒情性強,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而且很多古詩詞在表情達意方面很含蓄,思想感情很複雜;再加上與我們在時間上相隔遙遠,無疑給我們鑑賞古詩詞造成一些困難。

    所以,在鑑賞古詩詞之前,我們有必要培養自己對古詩詞的興趣,在有了一定的興趣之後,再透過一些方法和技巧的學習,就能領略到古詩詞當中的美術性、音樂性、意境、故事性等美學因素。這些因素具體來說一般包含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詩中描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4,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5,詩中語言有什麼特點

    6,形成了一個怎樣的風格

    下面,我們就探討一下,透過哪些具體步驟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對古詩詞的審美體驗。

    步驟

    1,古詩詞鑑賞,首先要研究標題。

    看到一首古詩詞的時候,我們第一眼看到的就它的標題。可以說,標題就是詩詞、文章的眼睛,它會或隱或顯流露出詩詞本身的許多資訊。

    有的標題交代了寫作時間、地點、寫作物件和主要事件。如《春夜洛城聞笛》,時間:春夜,地點:洛城,事件:聞笛。

    有的交代了感情基調。 如《春夜喜雨》,這其中的“喜”字就是全文的基調。

    有的交代了詩的類別。如《送元二使安西》,從標題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那麼我們就可以關注於作者在送別友人時的感情。

    還有像《山居秋暝》這樣的借景抒情,《畫眉》《墨梅》的託物言志等等。

    透過審題,我們可以對這首詩詞有一個整體的初步認知,瞭解作者寫作的目的。

    2,鑑賞古詩詞的第二步就是要研究作者,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這一步很重要,因為作者的生平經歷和詩詞的背景跟詩詞的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係。瞭解作者就可以知人論世,更準確地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再則,一個作者往往會有自己的基本風格,熟悉作者就更容易把握他的詩詞風格;不僅如此,同一個作者在不同時期的作品,他所呈現出來的風格是不盡相同的。

    比如說李白,詩仙、狂放、灑脫、豪邁——這些是我們的固有印象,形成這一印象的是他的一些經典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等。讀過李白的這些詩句,很多人都會覺得李白狂放不羈,豪邁得一塌糊塗,是一個不慕名利、不畏權貴的詩人。然而我們再看他另外一首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個整體的社會意識對李白的影響還是很大。他曾向玄宗獻上《大獵賦》,其中“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聖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等詞句極力誇讚了大唐盛世。

    瞭解這些之後,我們就會知道,他不僅是謫仙,更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抱負的人,一個完整的人。李白的雄心大志、李白的不凡氣概、李白的無奈、李白難消的愁都是他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第三步就是探究詩詞的正文。

    在探究詩詞正文的時候,我們要將詩詞的內容與標題聯絡起來,因為正文都是緊扣標題來寫。

    比如《春夜喜雨》,我們就要從正文當中找出體現“喜”的句子,找出與“春”相關的句子,進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和寫作技巧。

    在閱讀和欣賞正文的時候,會遇到一些不太理解的詞句,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藉助一些工具,比如詞典之類的。因為作者運用寫作技巧的關係,會引用典故或拆解已有的詞句等等,這些都需要藉助專業的解釋。

    方法

    掌握正確的方法能讓我們在古詩詞鑑賞的時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準確的把握詩詞的脈搏。其鑑賞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

    1,透過誦讀領會詩詞的音韻之美

    誦讀,可能很多人都認為這不算鑑賞古詩詞的方法,因為太簡單太平常了。但是,我們要明確的一點,詩詞,在古代它主要的呈現方式就是唱!最早《詩經》裡面的大雅就是給周朝的禮官在祭祀的時候誦唱的。

    詩詞節奏的快慢是由內容和內在情緒決定的。韻律主要是指詩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今天的陰平陽平大都是平聲字,讀起來往往聲音拖長。而上聲、去聲、入聲字屬於仄聲字, 讀起來重而短促。我們透過誦讀,可以發現平仄與音韻、情感的關係。

    如誦讀《琵琶行》中描寫音樂的段落,我們就能發現,輕鬆明快的節奏往往表達喜悅之情;急促鏗鏘的節奏往往表達昂揚之情;緩慢低沉的節奏往往表現為悲哀之情。

    我們透過誦讀去感受古詩詞的韻律之美,並透過起伏跌宕、和諧悅耳的節奏韻律在心理和生理上引起相應的情緒反應,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詩人的情緒感染,與詩人產生共鳴。

    2. 透過品析把握詩的情感美

    所謂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就好像品嚐食物的時候,先感受它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再分析一下是什麼食材、透過什麼方法才能呈現這種味道。

    古人提倡“為人要直, 為文要曲”,所以古詩詞最大的特點就是含蓄婉曲。如何從寥寥數語的詩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呢?我們就要從對詩詞語言的品析入手。

    抓住關鍵的、有表現力的詞語細細揣摩。

    如何分辨哪些詞語是有表現力的呢?

    首先,關注動詞和形容詞,因為古詩詞對動詞和形容詞的使用是經過作者千錘百煉的。

    例如“兩山排闥送青來”,這其中,作者透過“排”和“送”這兩個字,賦予了“山”的人格屬性,初看是寫青山多情,再細細揣摩,又流露出作者對居住環境的喜愛之情。

    又如:“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個“到”字就非常有表現力。結合前面的詩句,我們就能感受作者透過這個“到”字,進一步突出了科考落第之後身在異鄉的孤獨和落寞。

    其次,我們可以關注虛詞。

    古詩詞當中的虛詞往往最能體現詩人的情感因素。如“此地空餘黃鶴樓”“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句詩中的“空”字,就寫淋漓盡致的表達了詩人的無限惆悵。又如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作者透過“憂”、“空流”、“恨悠悠”傳神而又直接地表達了他的憂愁和傷感。

    再次,我們可以透過反覆誦讀,抓住那些組合詞。

    比如在賞析張志和《漁歌子》的時候,我們經過反覆誦讀,就會發現,這首詩最關鍵的詞是最後三個字———“不須歸”!再透過對前面情景描寫的揣摩,就能把握住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滿足感和由此而來的灑脫,還能感受幾分得意。箬笠和蓑衣的顏色還是青的、綠的,無疑是剛剛織就,這樣,即便有斜風細雨,也“不須歸”了!

    第二,運用替代比較法或抓住矛盾對立的詞語、詩句。

    古詩詞往往一字立骨,我們在鑑賞的時候可以嘗試透過替代詞語來品味詩的意蘊內涵和作者的感情。

    比較典型的有“僧敲月下門”用“敲”還是“推”的案例。用字不同,意境不同,作者的感情也不一樣。“敲”反映山林中寺廟的寂靜,而用“推”字的話,更著重於主人公的孤寂。

    矛盾對立的詩句如:“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我們知道,中國的傳統思想一向是重男輕女,詩人說生女好,無疑是顛覆正常思維的。作者透過這不合常理的觀點,表達了對無休止戰爭以及戰爭帶來的勞役的極度憤慨。

    第三,解析修辭。

    古詩詞的作者在塑造形象、表情達意方面,不可避免的要藉助種種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東西寫具體,將無形的東西寫有形,將死板的東西寫生動。古詩詞中蘊含著多種修辭手法,經常出現的辭格就有:比喻、擬人、誇張、對比、襯托、對偶(對仗)、頂針、雙關等。

    我們透過對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比較一下用修辭與不用修辭的不同效果,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作者所蘊含的情感。

    如:“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我們可以抓住喻體“菸草”、“飛絮”以及“梅子黃時雨”的特點,就可以感受詩人愁緒的綿綿不斷。

    又如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的白髮,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描寫。作者就是透過誇張手法的運用,來突出下一句要表達的情感———“愁”!

    3,透過聯想、想象再構詩詞的意境美

    所有的文學藝術都是以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 來反映社會生活。作為中國文學藝術精華的 古詩詞,更是以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取勝。而古詩詞中的藝術形象是作者在深刻認識社 會現實的基礎上透過高度的集中概括,並用凝練生動的語言來塑造的。

    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客觀的形象實體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兩契的境界,為讀者呈現出特殊的意境美。別林斯基曾經說過:

    詩歌用形象訴於靈魂,而這些形象就是那永恆的美的表現,它的原型閃耀在宇宙萬物中,在大自然的一切區域性現象和形式中。

    所以,讀者透過對詩詞的鑑賞,經由聯想重新構建詩詞的意境,並體會其中的美感,是詩詞審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所有的步驟以及方法都是幫助我們獲得詩詞審美的體驗。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相似聯想和睹物思遠的習慣。才能更深層次的和作者產生共鳴,進行跨越時空的靈魂對話。

    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之所以膾炙人口,就在於讀者透過一個“鬧”字,就能生動重構春風吹拂下、紅杏搖曳生姿的動感藝術形象 。讀到“天地一沙鷗”,在腦海重構天地之廣闊、沙鷗之渺小,就能感受作者的悲苦無依,產生共鳴。

    一葉落而知秋,我們透過詩詞呈現的具體意象重新構建屬於自己的意境和情感,是我們在進行詩詞審美活動時渴求的,這是一個由彼及己的過程。經由這個過程而來的結果對於我們人生觀、價值觀的錘鍊乃至內心情感的洗禮,便是我們鑑賞古詩詞的目的所在。

    結語:

    古人說:“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認知天性》這本書也告訴我們,貯存於腦海中長久記憶的原有知識、技能是新學習的重要內部條件。赫爾巴特以統覺論為依據,認為新知識必須融匯於原有統覺團內,新知識才能習得。

    所以,我們在進行古詩詞鑑賞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步驟和方法,還需要把它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聯絡起來。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擴大我們的知識儲備,如此這般,我們對古詩詞的鑑賞就會越來越輕鬆。

    真正讀懂一首古詩詞可能有點難度,但是隻要我們尊重認知規律,做到賞而有法,你就會發現,古詩詞鑑賞跟美食鑑賞並沒有什麼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極地大亂鬥到底能否提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