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瓜專業戶
-
2 # 乳山海蠣子之成成
最近你看《錦衣之下》了嗎?
你有沒有被任嘉倫可甜可閒的演技征服?
是一身紅黑裝甲的錦衣衛還是白衣飄飄的中毒患者,又或者是傻傻分不清楚的陸八歲?
你有沒有覺得那個失憶的小朋友十分卡哇伊,特別想伸手捏捏他的臉腮,摸摸他的順發,中毒太深。
自從看了《錦衣之下》,我被這青島小夥兒深深迷住,一會兒Tony一會兒國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三人呢。
一查百度,英年早婚並且孕有一子,是不是太美滿了,明明可以拼顏值,偏偏喜歡拼演技。
繼續期待後面的《不說再見》!
-
3 # 愛影劇
這個寒假,一部臺劇《想見你》可謂是風靡網路,雖然《想見你》已經結局,但是相信肯定不少人已經開始二刷三刷了吧!
《想見你》之所以這麼火爆,相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有目共睹的。
《相見你》中男女主的青春愛情故事是該劇的一大看點,而最大的看點還是燒腦與愛情線的結合,不少觀眾更是說:我從未看過如此燒腦的偶像劇。雙向穿越與兇殺案推理真的令人慾罷不能,每一步都揪著觀眾的心。
而劇中男女主的簡單純粹的愛情故事也令人動容,男女主為了彼此而奮不顧身,不知看哭了多少人。
“這是一個及時說了我愛你
被已讀不回了
也不會有遺憾的愛情故事”
除了劇本內容無可挑剔外,男主許光漢和女主柯佳嬿也是吸引了無數人。
而其實許光漢在《罪夢者》中因飾演林季子就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從《罪夢者》到《想見你》,從復仇反派到純情暖男,許光漢都輕鬆駕馭,演什麼像什麼!演技炸裂!
豆瓣評分9.2的《相見你》,僅從評分中就足以看出它為什麼值得你追了。
雖然現在《想見你》距離大結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相信很多人仍然久久走不出來,一想到仍然感到很揪心吧。如何讓自己從這部電視劇中走出來呢,我有以下4條建議:
1.讓自己保留這份心情,一些日子過後,它會慢慢淡去,之後也會成為一種回憶。
2.多看幾次,看到自己感覺到煩厭,怕。
3.消除緊張情緒,分清是現實和戲劇是不一樣的,適當參加戶外活動,必要時可以適當進行心理諮詢。
4.平時要出去多走動一下,旅行,讀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跟朋友多聊天就可以避免這樣。
-
4 # 靈魂閱影
走不出來沒關係,在幫你回味一邊,次數看多了也就釋然了。
女主角黃雨萱由柯佳嬿扮演,她演過《艋舺》《小資女孩向前衝》等臺劇,相信很多觀眾會臉熟。而且我總覺得她是50%徐濠瑩+30%桂綸鎂+20%萬茜,再配上偶像劇濾鏡,總有一股子青澀中帶著點魅惑的初戀感撲面而來。
但作為一部青春偶像劇,男主角人設才更是其能否成為爆款的關鍵。
噹噹噹當~有請系草級別的李子維帥氣登場!
他有柯景騰的陽光氣質,丟到人堆兒裡都遮不住的耀眼。
他有徐太宇的痞壞勁兒,任何其他人對他來說都是nobody,絕情起來字字戳刀。
他還有褚克桓的專情屬性,專情到什麼程度呢~也就是穿越了三生三世都只愛女主角一個人,具體怎麼穿越我們待會兒再詳聊。
李子維的扮演者許光漢,也是拍了好幾年戲了,但一直沒什麼水花。去年奈飛的首部華語劇《罪夢者》總算驚豔了一回,緊接著就迎來這部《想見你》的大爆發。
我漢哥腿長個兒高氣質棒,笑起來特別陽光,長相也許對一些妹子來說不算第一眼帥哥,但越看越上頭。可不是我一個人這麼覺得,彈幕裡一票“肖戰王一博易烊千璽對不起我要先離開你一會兒”的妹子,目測應該已經“綠”了小半個娛樂圈了吧。
得有多少人盯著這性感的喉結想入非非啊!咦~
不過,想成為一部合格的偶像劇,光有帥哥美女肯定不夠,臺詞橋段必須夠浪漫夠唯美夠讓人情不自禁想嚶嚶嚶才行。在這方面,《想見你》管夠!
比如,男主角會抓住各種時機表白。
她說:這不是很久以前的歌嗎?你才幾歲啊,怎麼會聽這種老歌。
他說:這首歌會讓我一直想到,從很久以前就一直住在我心裡的某一個人,你知道那個人是誰嗎?
她說:誰啊?
他說:就是你。
她說:你以後不要再跟我說這些垃圾話,萬一哪一天我把你這些話當真了怎麼辦?
他說:如果你當真了,我就永遠不會離開你。
這誰扛得住啊啊啊啊!我說這位女主角,你竟然還要萬一哪一天,現在立刻馬上好嗎?你再不當真我可就不客氣了!
再比如,當經歷了from不想看到你我跟你不熟to不許叫我學姐的真香後,女主角單方面宣佈他們在一起了。
她說:你一定要記得今天的日子哦!
他說:今天的日子?為什麼?
她說:因為,是第一天,我們在一起的第一天。
他開心得像個3歲的小朋友一蹦可老高。
你你你你,又想騙我談戀愛嗎?!
演了18集牽手好像都沒有,可我這少女心撲通撲通地完全停不下來,看別人談戀愛也能如此激動,這合理嗎?!嚶嚶嚶~
可是,《想見你》能拿到豆瓣9.2的評分,以上這些偶像劇標配都只能算前戲,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大招,燒腦預警,建議大家放慢下滑速度。
首先,該劇有穿越元素,且是跨時空的靈魂穿越——當A的靈魂穿越到B的肉身後,這個人會同時擁有A和B兩個人的記憶。為了行文更簡潔,以下統一用簡稱:黃雨萱簡稱黃,李子維簡稱李,陳韻如簡稱陳,王詮勝簡稱王,莫俊傑簡稱莫。
故事從2019年講起。
王因為空難已經去世兩年了,但他的女朋友黃仍然沒有走出傷痛,日思夜想,生活裡到處都是這個相戀七年的絕世好男友的影子。在黯然神傷獨自迎來又一個生日之際,黃收到一份快遞,是從前王每年都會送的她最愛吃的口味,以及一個老款隨身聽和一盤伍佰的磁帶,裡面有一首洗腦神曲《Last Dance》。
聽著洗腦神曲(PS:一定要體驗2倍速播放該曲,保你念念不忘一整天)睡著之後,黃的靈魂發生穿越,來到了1998年陳的肉身裡,我們記作黃in陳。
在1998年,陳和李、莫是同學,而且莫喜歡陳,陳喜歡李。穿越發生後,莫不喜歡黃in陳,李卻喜歡上了黃in陳。同時,李和黃的已故男朋友王長得一模一樣,但黃in陳認為李不是王。
1999年,陳被害身亡,莫被當場抓住手持兇器被認定是兇手,隨後入獄服刑,李則出國去了加拿大。
時間來到2003年,回國後的李去探望莫但被拒絕,回城路上發生了車禍,李的靈魂發生穿越,去到了2010年王的肉身裡,李in王誕生了。
注意!此時李的肉身並沒有下線,別急,馬上就有用處了。
從2010年開始,李in王找到了黃並與之相戀,一直到2017年空難的發生。
所以,其實跟黃相戀了七年的是李in王,而非王。2017年空難的實際結果是,只有王的肉身下線了,李的靈魂又回到了2003年沒有下線的李自己的肉身裡,也就是又有一個李in李誕生了!
李in李從2003年開始整理這一切發生的時間線和節點,並於2019年將隨身聽和磁帶寄給了黃,以觸發最開始的穿越。
至此,一個完整的閉環形成了。
那麼肯定有人會問,編劇折騰這麼一大圈是想幹啥?
其實,這個故事從頭到尾相愛的都是李子維和黃雨萱,但他們好像從來沒有真正的愛過,不是李in王和黃,就是李和黃in陳。現在閉環交代得差不多了,劇情進展到帶著所有記憶的李in李,和理清了所有緣由的黃in黃,即將在2019年相遇並相認,而他們的終極任務當然是找(狂)到(撒)真(狗)兇(糧)。
對啊,別忘了1999年的陳死於非命,手持兇器的莫大機率不是真兇。
對於真的兇手,廣大網友們已經有了很多版本的解析,有說是莫的,有說是隔壁班那個變態班長的,還有說是陳自己的……但編劇有表示過,目前還沒有人猜中,也不知道是她沒看全網友的分析,還是真相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當大陸偶像劇還掙扎在霸道總裁傻白甜的時候,走在最前沿的臺灣偶像劇已經開始懸疑燒腦與小粉紅並濟,甚至還結合一些社會話題,比如自我認同、校園欺凌等等。
最後,我要大膽對最後一集才揭曉的真兇做一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SWOT分析”,是他,一定是他,那首貫穿全劇的洗腦神曲《Last Dance》的原唱伍佰!
-
5 # 那時真好
看完一部電視劇,走不出來,肯定是電視的劇情和自己的經歷非常相似,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其中的劇情無意中觸動了自己心底埋藏許久的不願提及的往事。每一個鏡頭的輪轉,就像翻書一樣,把往事一頁頁翻看。有時聽歌也是這樣,初時不知曲中意,在聽已是曲中人。但是現實生活不允許我們這樣,我自己曾經也有過這種感覺,那時看一個電視劇總是感慨太多,但是過去的終歸要讓他過去,生活還是要向前看,我們不能讓過去的事情絆倒現在的自己。多出去走走,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慢慢的調節自己的心態?相信你一定會走出來並且生活的更好,加油^0^~~~~
-
6 # Ruby2Know
我是熬夜一晚上追完了想見你,看完了腦子裡總是伍佰的“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還有“想見你只想見你…”這部劇真的很用心了,劇情不俗套,在晚上看甚至有一絲絲害怕,男女主拼命想拜託命運的束縛,只想見到對方,這樣的愛情確實難能可貴,可歌可泣。我們感嘆這樣的真情,難免帶入自己的感情,替他們唏噓不已,暫時走不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電視劇終究是藝術化後的,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不防將這樣的情感儲存起來,留在心底,等真的遇到了屬於你的“王詮勝”,再讓這份感情釋放出來,我不知道你現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我覺得這部劇中陳韻如和黃雨萱真的是十分鮮明的對比,生活中或許有很多人都活的像陳韻如,真的很多的不如意,自己的心情總是抑鬱的那種,這樣活著確實很累,我希望我們都能像進化成黃雨萱,學著像黃雨萱那樣去對待生活,工作和學習,讓自己變得更陽光。
-
7 # 追追小汪
感性類方法:失戀了,最好去忘掉前任的方法就是去談下一任。電視劇也是,你再去看下一部好看的電視劇就會淡了點你上一部電視劇的感覺,這應該是所謂的轉移法吧。
理性類方法:理性將劇與自己現實聯絡,讓看劇時得的好感悟提純為你生活中某行為原則,告訴自己現在沒有穿越的時光機,只有比過去更懂得自己該怎麼做的自己,珍惜現在,希望未來。做現在不讓未來後悔的事。
-
8 # 說戲談人生
感性的人很容易入戲太深,走不出來。從某種角度來說,你的細胞裡甚至有這種情感衝動,渴望有一份讓自己奮不顧身的純真的愛情!這是你精神世界裡暗示的心理空缺。也許像一些朋友所說,多看幾遍,讓自己分清是戲是真;或者換個現實題材的劇看看——透過另一角度看待世界和社會關係,以期獲得辯證,讓理性和感性綜合平衡一下;最後一種方式,就是讓自己找個人轟轟烈烈的去愛一場!且不談這對感性的人來說有無難度,最重要的是,這或許是最好的治癒式!
心理健康諮詢師說,多看一些美好、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
-
9 # 不信每個名字都有人用
知道為什麼嗎?一個人就相當於一本故事書,相當於一部電視劇,當你走在路上欣賞路邊風景的時候,總有停下腳步的時候,原因很多,有一種叫做共鳴,因為這件事物讓你想起了自己的過往,從而產生了共鳴,多想點開心的事,過段時間你就能走出來了,人生不可能一直在原地欣賞
-
10 # 菜頭談天說地
感性的人很容易入戲太深,走不出來。從某種角度來說,你的細胞裡甚至有這種情感衝動,渴望有一份讓自己奮不顧身的純真的愛情!這是你精神世界裡暗示的心理空缺。也許像一些朋友所說,多看幾遍,讓自己分清是戲是真;或者換個現實題材的劇看看——透過另一角度看待世界和社會關係,以期獲得辯證,讓理性和感性綜合平衡一下;最後一種方式,就是讓自己找個人轟轟烈烈的去愛一場!且不談這對感性的人來說有無難度,最重要的是,這或許是最好的治癒式!
-
11 # 秘密的小書屋
大家都會試過,會把自己不知不覺代入裡面的人物,亦或者是被裡面的感情打動自己。看完了一部劇,會之後一段時間內戀戀不忘,會在網上找更多的花絮。
最近看完《陳情令》,一直戀戀不忘,重溫了三遍。把漫畫,和小說都翻出來看了一遍,還把網上陳情令的番外續寫找了出來。
想要走出來最快的方法就是投入一部新劇啦。
-
12 # 汪元龍服裝精益生產
電視劇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要跳出來看它。一切不過是編劇導演的一場戲,看過,哭過,笑過,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就很圓滿!回過頭,我們還是要面對自己的生活,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
13 # 栗子
像題目所提到看完《想見你》這一部電視劇走不出,我想應該是這部劇的內容引起了共鳴,劇裡的情節曾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才會在看完後都遲遲不忘。
雖然我沒有過看過電視劇走不出,我喜歡看小說,我試過看過一部小說走不出。
夏至未至劇照
記得我初中時,看過郭敬明的《夏至未至》,這部小說前面的寫得真的很美好,校園裡的青澀愛情,少年人真摯的友情,少男少女的活力一一展現。可到了後來,情節急劇轉變,閨蜜因男人反目,因年少衝動入獄、酒後犯錯,總之就是一大盤狗血。那天我看到書裡最後的兩句話時哭了整整一箇中午,被宿舍的同學取笑。我到現在想起還是對傅小司很氣憤,又替立夏、陸之昂傷心。
我現在已經出來工作,幾年了。我還記得書裡的最後兩句:那些男孩,教會我成長。那些女孩,教會我愛。當時我就是一看到這兩句話就哭,本來已經好點了,又像自虐般去看。
後來我就不看悲劇結局的小說。看的都是happy ending。這麼多年過去,想起那部小說,還是覺得很悲傷,也越來越不喜歡男主角傅小司,我覺得他一直享受著立夏的愛情,陸之昂的友情,永遠是別人為他出頭,對他付出,他就躲在後面接受。
所以如果你現在還沒有走出來的話,就看一些使快樂自己快樂的電視劇。找些事情做做,使自己忙碌起來。這樣可能對你有幫助。
-
14 # 啦啦啦ABC
多看幾遍啊。初中到大學尤其迷偶像劇,《王子變青蛙》《繼承者》《陷入純情》,看完之後一度陷入不能自拔,走不出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把自己放進電視劇那個情景中去了,後來自己談了戀愛就好了,因為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了。
-
15 # 八角玲瓏盒
大家好,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看完電視劇後,我不能出去。一定是這部電視的情節和我自己的經歷非常相似。在看電視的過程中,電視的情節無意中觸動了我埋藏在心底很久不願提及的過去。每個鏡頭的旋轉就像翻一本書,一頁一頁地翻過去。有時候聽歌也是一樣。起初我不知道這些歌是什麼樣的,但我已經是一箇中年人了。然而,現實生活不允許我們這樣做。我自己也有這種感覺。那時,看電視節目總是讓人感覺太多。然而,過去終究會讓他走。生活仍然需要向前看。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旅行成為現在。多出去走走,做你喜歡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慢慢調整你的思維?我相信你會出來過更好的生活。
-
16 # 大片看不停
電視劇而已,走不出來,我就不瞭解你了,不必要投入的太深,就比如我剛開始對電影非常的投入,最後女主角沒有和男主角在一起,我也是感到非常的傷心的,回過頭來想是比較難受的,但是電影鬼電影電視劇歸電視劇也沒什麼好處,是走不出來[呲牙]
-
17 # 瘋狂de皮皮蝦
原本只在臺灣播出的劇集,播出5集後,網路掀起的討論度,始料未及。愛奇藝內地、騰訊影片緊急買下版權,宣佈從12月22日起,同步臺灣更新。臺媒有訊息稱,已經有韓國、南美洲買家接洽版權,該劇有望繼《我可能不會愛你》之後,再次有臺劇被翻拍成韓國版。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臺劇今年給人帶來的驚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不發有文章討論過臺劇的復興,以及劇集型別的革新。在提及臺灣偶像劇時,大部分文章都認為,曾經紅極一時的偶像劇已經是“過去式”了,套路爛俗、粗製濫造成了偶像劇的代名詞。
那麼,這一次,怎麼看都像是一部偶像劇的《想見你》,到底是如何讓偶像劇起死回生,重新俘獲觀眾、實現口碑逆襲?
型別雜糅下的變種偶像劇,打造戲內戲外“互動劇”
《想見你》的前兩集劇情,特別像《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跟一般的臺灣偶像劇看起來沒什麼差別。講述上班族黃雨萱(柯佳嬿 飾)雖然每日照常上班,但卻始終走不出男友逝世的陰影,每日沉浸在回憶男友王詮勝(許光漢 飾)超甜的回憶中。
直到看完前三集,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黃雨萱所在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尋找無血緣自我”的軟體,透過人像搜尋功能在網路上尋找跟自己長得像的另一個人。結果黃雨萱意外發現一個叫陳韻如的女生,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並且在陳韻如的照片上,還有一個和男友王詮勝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在查詢陳韻如身份、找尋他和男友關係的過程中,黃雨萱不知不覺地回到了20多年前,發現自己變成了陳韻如……
透過劇情簡介,我們可以知道該劇涵蓋了科幻、穿越、懸疑、愛情等多種型別元素。這些元素雜糅在一起,稍不注意就會變成一部爛俗的狗血劇。那麼,《想見你》的編劇,是如何做到既能夠顛覆我們對偶像劇的既定印象、打破偶像劇窠臼,又能把這些元素完美的雜糅在一起?
以臺媒《娛樂重擊》的一句話概括,《想見你》不是把懸疑解謎放在愛情“旁邊”,而是放在了愛情“裡面”。
《想見你》的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倆人一直搭檔合作。他們面對臺媒採訪時說,其實很早就想做“愛情推理劇”,但因為迫於各類資方建議說,臺灣沒有推理劇市場而放棄。當時簡奇峰就很納悶:推理劇怎麼會沒有市場,美國、日本、韓國都有推理劇,如果臺灣盛產偶像劇,證明大眾需要愛情,那為什麼不用愛情來包裝推理劇?
雖然提案受挫,但那個時候簡奇峰就篤定,偶像劇的觀眾總會長大,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想要為他們做些事情”,所以就有了現在的愛情推理劇。而且簡奇峰想要和觀眾形成互動的目的也達到了。正像前陣子熱播日劇《輪到你了》一樣,關於公寓連環殺人案兇手是誰的猜測,掀起了網路超高的討論度。《想見你》也是如此,關於陳韻如被害的兇殺案推理,引來了網路熱議。
更令人歎服的一點,該劇不止兇案推理,還有愛情推理。劇裡面男女主角一人分飾兩角,兩個不同時空的人,不僅名字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相當於有四個人物,即1998年的陳韻如和李子維,以及2019年的黃雨萱和王詮勝。四個人關係交錯複雜,所以觀眾會困惑,到底誰是誰,誰真正喜歡誰?比如,有人會問黃雨萱取代陳韻如,和李子維戀愛?2019年和王詮勝長得相似的是李子維?李子維想替代王詮勝來關心黃雨萱嗎?黃雨萱是和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人都談過戀愛?
如此以來,編劇成功在偶像劇裡,設定了愛情推理,形成了至少兩類推理線。無論是看愛情劇的觀眾,還是看推理劇的觀眾,都會被劇情吸引下去。簡奇峰與搭檔林欣慧時刻關注著網路上觀眾的討論,看看是否有猜中結局的高手。官方社交賬號也配合著觀眾的推理猜測,釋出相關提示線索,比如黃雨萱所帶的戒指為莫比烏斯環,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原本無法相交的紙條正反兩面,找到了通往彼此一條路。莫比烏斯與《想見你》劇情互文,引發觀眾猜測。
此類操作手法此前日劇《輪到你了》的宣傳營銷方式類似,提高觀眾的互動性與參與度。林欣慧透露,目前網路上已經有人猜中了劇裡面是有雙穿越的,但是還沒有看到有人猜到真正的兇手。
推理劇最怕就是像《輪到你了》一樣,因為鋪陳太多細節,吊足觀眾胃口,結局很難圓回來,造成口碑反噬。簡奇峰直言他們結局的落腳點是有關青春期成長的,到13集才會揭開兇手。柯佳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這部劇的劇本是她最深有感觸的,因為高中時期的她,個性與想法跟陳韻如有點像,比較晦暗。大人們總會覺得這不算什麼,可對陳韻如來說,她感知自己身處格格不入的世界裡,可能毀滅與崩潰就是一瞬間的事。
這樣看來,這部偶像劇最後真正要探討的是“青少年認同”的社會議題,確實比一般偶像劇來說,內涵與厚重度上深刻了不少。
臺灣偶像劇一場溫柔的自我變革
自紅極一時的《流星花園》起,臺灣偶像劇已經發展近二十年。到目前為止,臺劇復興推崇和褒獎的是新型別,但偶像劇與鄉土劇仍然是臺劇的兩大製作主流。Netflix進駐華語劇市場,在自制劇戰略中,偶像劇也是必不可少的。首部主打劇《罪夢者》雖然大膽新穎,但是第二部主推劇《極道千金》,則是一部典型的偶像劇。
遺憾的是,這部劇仍然落入了偶像劇的套路窠臼。這也正是大部分偶像劇轉型的困難之處,從內地宮廷劇和小說中學來的穿越梗,現在時常被臺劇用作偶像劇創新。比如結合奇幻懸疑的《1006的房客》和《我的未來男友》,但這兩部劇的水花都非常小。跟《極道千金》一樣,落入偶像劇男女主完美人設、戲劇化相遇相戀的套路公式,始終換湯不換藥的更改人物的職業或是事件背景,無法從根本上“質”地改進偶像劇型別。
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
好在臺灣偶像劇,一直有一群在不斷改進和變革的創作者們。《想見你》的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正是其中兩位,他倆一直紮根於臺灣偶像劇的創作。從十年前偶像劇還在黃金時期的時候,倆人開始合作。第一部偶像劇就是2009年楊丞琳、汪東城主演《愛就宅一起》。能看出來,一開始他們就想做一些偶像劇的創新,打造“非主流”人設,楊丞琳飾演的正是一個存在感極弱的宅女。
然後到2012年《前男友》,創造出了臺劇史上最腹黑女主角林春嬌(李千娜 飾);緊接著,同年《花是愛》裡又推出了史上最渣男主角白宗祐(吳慷仁 飾)。也是從《花是愛》開始,他倆開始往偶像劇裡注入社會議題。“花是愛”片名取自諧音“what is love”,直譯即什麼是愛,兩位在劇中辯證式探討了愛情,惹人思考。再到2015年《必娶女人》,片名取自“bitch woman”,最好的翻譯為 “綠茶婊”,指涉了男人想要娶回家的女性,犀利探討了男女關於婚姻觀的差異。
這就不奇怪,他倆積澱已久,在2019年全新創作的《想見你》大受好評。前文已經提到,該劇最終的創作訴求依然是想要注入社會議題,然後在此基礎上包裝型別元素,愛情、推理、科幻、穿越等。看來,臺灣偶像劇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樣的新型別劇,殊途同歸,都是探討了社會議題,想要在電視劇厚度與深度上做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與《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同的是,簡奇峰和林欣慧兩位編劇背後,沒有外來團隊HBO支援,而是一支由臺綜轉型臺劇的本土製作團隊——友松娛樂。8年前,友松娛樂一手製造臺灣最後一部偶像劇爆款《我可能不會愛你》。8年後,他們又接連締造了《我們不能是朋友》《想見你》兩部,從臺灣紅到內地的偶像劇。
2015年,關於“臺灣綜藝已死”的論調,不絕如縷。這類論調爆發高潮在2016年,代表著臺綜巔峰的節目《康熙來了》停播。
而友松娛樂正是臺綜由盛及衰的見證者,1996年,薛聖芬創立友松。從第一個節目《冠軍家庭TV秀》到《超級大富翁》,友松創造了益智競賽類節目一個風潮。之後,友松紮根在歌唱類節目,製作了《超級偶像》《百萬大歌星》。
友松娛樂創始人薛聖芬
2008年正值偶像劇黃金時期,友松成立了三鳳製作涉足電視劇領域。第一部電視劇就是趁《惡作劇之吻》“湘琴與植樹cp”正熱,找來了林依晨、鄭元暢主演《我的億萬麵包》。這部劇明顯趁熱度、吃紅利的偶像劇,雖然收穫了關注度,但並沒有收穫口碑的肯定。隔年,像是誤打誤撞找來了後來憑《誰先愛上他的》獲得金馬獎的徐譽庭編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一炮而紅,締造了臺灣偶像劇一個神話,但是友松的重心還是在綜藝。
此時的臺綜環境開始產生變化。臺灣綜藝與發展迅速的內地綜藝比起來,越見小巫見大巫。薛聖芬在接受臺媒採訪時說,內地在短短兩三年內,就把全世界最有價值的綜藝模式,全都用盡了。後來,友松也有機會接觸到內地綜藝,參與了《最美和聲》的製作。
但《最美和聲》的表現並不如人意,經過這次內地綜藝體驗,鎩羽而歸的薛聖芬決定專注在偶像劇業務上。因為他已經從綜藝製作中,看到了兩岸發展的差異,內地已經是商業的“殺戮戰場”,而臺灣還是新舊換代的“實驗戰場”。
誰料薛聖芬只是從一個衰落的領域進入到另一個奄奄一息的領域,臺劇的人才流失比臺綜還嚴重,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一炮而紅的導演,立刻被邀到大陸拍戲。但薛聖芬並沒有放棄,他循著誤打誤撞爆款劇的經驗,大膽進行改革。三鳳製作的口號是,在拍攝前一定可以看到完整的劇本。此前不乏有演員批評臺劇粗製濫造的製作環境,演員到開拍前一秒才拿到劇本。
三鳳的原則是花一兩年時間,打磨完整劇本,交到演員手上。編劇是公司的重中之重的財富,薛聖芬不斷簽約了很多大膽有想法的年輕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就是其中兩位。倆人在談到這些年創作時,提到三鳳給予了他們最大限度的自主權。讓他們總有種 “用三鳳的錢來完成自己的故事和夢想”的錯覺。
薛聖芬偶像劇轉型之路,終於在今年大爆發。從《我們不能是朋友》到《想見你》,友松在短短半年間,接連締造了兩部爆款。可見,像薛聖芬這批,透過過往30年製作經驗的臺灣製作人,正在以全新面貌復興偶像劇。
-
18 # 看劇小老妹兒
那就再看一遍!
一遍不行看三遍!!
就像早上的鬧鐘,即使是你最喜歡的音樂,那也不行,三天就煩了。
-
19 # 笑的嗨翻天
這很正常的,說明你是一個情感細膩難的人,往往很容易被某件事感動而難以出來。這是性格所決定的。
我也有這種情況,比如看《請回答1988》感覺自己生活在那個衚衕裡已經和他們同吃同住同生活很久了,吃著正峰做的泡菜炒飯,看著娃娃魚拿來的影片,睜開眼睛他們都走了,就剩下自己聽著青春,大家說在雙門洞你不要擔心,親情、友情、鄰里關係、愛情都太暖了,看完久久不能走出來~
我當時是放下手機,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聽聽歌,看看外面的風景,放鬆一下心情,做一些遠眺對眼睛也是不錯的,可以的話時間用來看喜歡的非虛構書,或者學手工,學自己喜歡的技術(轉移注意力),或者是換另一部電視劇繼續看,分散注意
-
20 # 一杯水的複雜
當初剛看《東宮》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熬夜追劇,每天晚上做夢都是這部劇,等看到快結局的時候又捨不得看完。看完遲遲走不出來,又重新挑選喜歡的劇集開始重新回味,片頭片尾曲都一點不落地看[大笑]以至於動不動就哼出夜未央,月色涼……
過了幾天覺得自己這樣實在不行,我覺得這部劇多多少少給我整得有些悲情的感覺,於是又開始看歡樂喜劇人,王牌對王牌等綜藝節目,看喜劇電影,還是這種短劇情不容易讓人進去就出不來[捂臉]
回覆列表
第一次回答,說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我也是被迷的五迷三道死去活來。開始看這部劇覺得乏味的很,可是到了說起黃雨萱為死去的王詮勝默默做的一切,眼淚一下湧出來。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卻被黃雨萱的的愛感動,本以為王詮勝是個死渣男,女主都這樣了還等不到迴應,直到王詮勝媽媽出來說要有個告別儀式什麼的…當時簡直難受不已,因為相愛的兩個人真正的失去了對方,還能再遇到這樣的人嗎…
當時就想這是個什麼劇這麼虐,雨萱第一次遇見李子維我又一次淚崩,像丟了最重要的東西終於回來了好歹讓人有個欣慰…至於後面的魂穿劇情看得就是個急,(這腦洞也是震撼之一)然後看明白王詮勝就是李子維以後,真真正正的讓我沒法忘了這部劇,甚至每每想起眼淚都在眼眶中打轉(我承認我是個愛哭鬼怎麼著吧 ,其實也沒有啦就是被這種愛情感動而已啦)。其中除了黃和李以外,陳他們之間的故事也是全劇的看點,只不過我更傾心於李對黃的專一且長情的愛。這麼多年,李子維被種種痛苦折磨(出車禍、恢復身體、忍著想念不聯絡黃雨萱),依然沒有放棄黃雨萱,也沒有因為多年跟黃雨萱在一起而感情變質(沒有新鮮感或者出軌之類)。總之生活中也對黃雨萱各種耐心呵護。(寫不完了,我要去排位!)
總之,看了這部劇久久走不出來的原因,對於我來說,完全是因為李子維對於黃雨萱矢志不渝還有耐心成熟的種種愛讓我感動、羨慕。就像三生三世裡的夜華對白淺情比金堅的愛情,問題就是三生三世畢竟是神話 看看罷了。可這想見你是部現代劇,雖然有魂穿,但是誰不想遇見自己的李子維呢?
所以呀,可能是覺得自己過去的感情不及他們之間讓你失望而覺得為什麼自己沒有過這樣的一個人可互相珍惜。也可能期待有一個人 值得自己付出真心的感情吧。也有別的話,突然說不出,詞窮了…886。下次想起來再補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