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農大紅袍
-
2 # 老劉侃評書
夷陵之戰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誰勝誰負,都會改變三國的格局。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劉備打贏了夷陵之戰,劉備會統一天下嗎?第一:
劉備不僅年老,而且缺乏軍事能力。劉備發動夷陵戰爭時已經60多歲,這在三國生活的時代已經是屬於高齡了。不管是野心和勇氣也都不能再堅持多久。可以說,雖然有光復漢室的志氣,卻也是有心無力了。此外,儘管劉備也是一代亂世梟雄,但他的個人能力顯然不足以支援他完成統一。無論在戰術上還是治國上,他都不如曹操。就連曹操也無法實現天下的統一,更何況他劉備呢?
第二:劉備的勢力後勁不足。夷陵之戰是三國早期英雄的一場收官之戰。在此之前,張飛和關羽蜀漢的兩位上將都已經死了,黃忠也死在了這場戰鬥中。由於蜀漢最有軍事指揮才能的將軍都已經損失殆盡,使蜀漢的軍事力量已經減少了很多,就算真的能打敗東吳,也沒有實力再北上討伐曹魏了。
第三:曹魏不是速亡之國。儘管曹魏篡漢自立,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也遵從了百姓的意願。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原北部的混亂局面被曹操統一了,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跟漢獻帝沒什麼關係。因此,曹丕廢漢時沒有遇到太多阻礙。此外,曹丕和曹睿也都不是平庸無為的人。所以曹魏也不是無道之國,劉備很難擊敗曹魏。
第四: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當時的南北差距。根據歷史記載,公元263年,魏國有443萬人,蜀國有108萬人,公元280年吳國有256萬人(往前應該會更少)。由此可見,即使劉備能打贏夷陵之戰,他所能控制的人口仍與曹魏有一定差距。
-
3 # 上海小施4749
如果當年劉備佔領了東吳,後面統一天下也是相當困難的。首先來看到當時天下,基本上魏國差不多佔了60%多的國土與人口,而且都是當時中國最好的中原地區。相比之下,東吳只佔了20左右的南方區域,當時南方還是很荒野的地方,不是現在的長江流域富得流油。至於劉備佔領的地方與人口大約只有10%左右的樣子。
這從大家野戰部隊的數量就可以看出來了,當時魏國差不多可以輕鬆動員大約30萬左右的野戰部隊出來,如果拚一把的話,50萬野戰部隊還是咬咬牙可以拚湊出來的。而吳國大約最多在15萬左右,極限是20萬野戰部隊。劉備基本上在8萬左右的野戰部隊,極限就是12萬頂破天了。
雙方力量差那麼大,如果劉備打下東吳的地盤,那麼雙方差距是可以進一步縮小,但歷史上面,只有明朝老朱是從南方打到北方得到成功的,這也是建立在當時中國南方已經相當繁榮的程度上了。無論物質,人力都已經超過北方,甚至中國的經濟中心其實已經轉到長江流域,形成了以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些長江下流中心城市為群體的經濟中心。但當時三國時代根本沒有這些基礎,所以就算劉備能打下東吳,北伐還是相當吃力的。
劉備可以兵出二路,一路就是諸葛亮北伐的線路,但只能魏國死守不出的話,這一路已經等於被封死了。還有一路就是東吳北伐那一路,但缺少騎兵的南方,基本不太可能用步兵打出包圍戰,消滅魏國大量有生力量,只能形成消耗,這樣一來南方當年是消耗不過北方的,失敗很難避免,南北朝會提前到來。
-
4 # 胡侃解密三國
題目問題很大,誰說打贏一場戰役就能滅一國呢?曹操打贏官渡之戰,8年時間才徹底滅了袁家,而且是在袁家內訌的情況下。孫劉聯軍打贏了赤壁之戰,曹操也只是搖一搖,不傷筋動骨。孫權贏了夷陵之戰,也沒有滅了劉備。
所以題目的假設本身不成立的,因為就算劉備贏了夷陵之戰,也不會輕易佔領江南,更不用說統一長江以南了,要真的想達成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滿足多種不現實的條件:
第一,曹丕掛機5年,時間短了,劉備不可能吞下江東;第二,夷陵之戰,劉備大勝特勝,最好能把陸遜的軍隊全軍覆滅,不然東吳的實力依然不弱於劉備,後面仍然未可知也;
第三,這5年內,劉備不能生重病,因為史實劉備63歲駕崩的,5年的時間,劉備就要65歲了,已經遠超當時的人均年齡,自然死亡的機率也必將大;
但事實上這些情況,除了第三條,上面兩個條件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那下面分別來分析下兩種情況:一,史實情況下,劉備打贏夷陵之戰;二,假想情況下,劉備打贏夷陵之戰,且曹丕隱身N年,讓劉備統一長江以南。
其一,史實情況下,劉備打贏夷陵之戰當時曹丕做了兩手準備的,在西北和荊州都押了大軍,坐山觀虎鬥,所以此時夷陵之戰的勝利是握在曹丕手裡的,曹丕幫其中一個,另一個必敗,但曹丕就等著兩敗俱傷,坐等漁翁之利,如果按照正常的打法,劉備和陸遜消耗,到最後一方勝了也必然是慘勝,曹丕過來摘桃子就可以了,到時候兩家都不會是曹丕的對手。
就按題目的設定,假使劉備打贏夷陵之戰,那曹丕必然會動手了,這就看曹丕這時候是打劉備,還是打孫權,如果是劉備勝了,個人感覺曹丕也打孫權的可能比較大,因為東吳的主力被劉備牽制,甚至已經損失很大 了,如果曹丕從東南方向進攻,那東吳的核心地區就都是曹丕的了,跟陸遜消耗後的劉備能拿下荊州已經是極限了。
那結果就是,劉備重新獲得荊州,而曹丕獲得東吳核心地帶揚州,曹丕更強,劉備在消耗後沒有明顯的實力增長,只能被曹丕摁在地上摩擦。
其二,假想情況下,劉備統一了長江以南再說明一下,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幾乎為0,但是既然這樣假設了,那就看下實力對比,熟悉這段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個比較註明的人口對比,蜀漢90多萬戶,東吳230萬戶左右,曹魏440萬戶左右。土地這個沒有直觀的數字,但當時南方的開發度較低是一個共識,而且曹魏的能利用的土地絕對比當時的整個長江以南要多。人才等各方面都是曹魏佔優,總體實力來說,就算劉備統一長江以南,而且充分吸收了東吳的原有人才,大概跟曹魏也是3:4。
這樣的差距就不是太大了,但曹魏仍然佔據主動,N的發展,對N年的戰亂,曹丕的整體實力仍然可以壓制劉備,而且曹丕此時正值盛年,而劉備此時65+,所以此時劉備能統一的可能仍然非常非常低,不過如果劉備的後代不是劉禪這樣的,如果也能有劉備一半以上的能力,那後代還是有機會的,雖然也不大。
-
5 # 河北瑞弟
即使勝利,劉備也元氣大傷,優秀將領傷亡殆盡,北伐又將面臨魏吳兩線作戰,沒有優秀將領領導軍隊
僅僅只有益州和荊州的蜀漢,兵力按當時國內人口比例計算最多時候為15萬人,
魏國採用了先進的九品中正制,緩和了階級矛盾,穩定和發展了生產,
人口大大增多,特別在中原地區,原本就有人口大州,按史書記載魏能動員的最大兵力是25-30萬
和大魏相比,蜀漢還是實力不足
三國鼎立是歷史必定經歷的階段
誰都沒辦法滅亡誰
一直要保持到公元3世紀60年代
此後,蜀漢東吳階級矛盾激化,宮廷鬥爭激烈,政局不穩,
而魏國雖然由司馬氏主政,
但九品中正制大大穩定了政局
魏(晉)統一中國歷史必然
政治制度的優越發揮了巨大作用
請閣下采納!!
-
6 # 壹零壹肆
首先,即使夷陵之戰蜀漢戰勝了東吳,也不代表蜀漢消滅掉東吳,統一了長江以南。就拿官渡之戰來說,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又花了8年時間才徹底消滅袁紹。
即使夷陵之戰蜀漢戰勝了東吳,但是要徹底消滅掉東吳,統一長江以南,不知又要耗費多少年。並且在蜀漢消滅東吳,統一長江以南時,曹魏還不能有任何的動作,完全處於待機狀態,可能嗎?不可能。
因此,夷陵之戰即使蜀漢戰勝了東吳,但是想要徹底消滅掉東吳,統一長江以南,還是很難的。
-
7 # 賈斯特賈
不會,頂多能多支撐幾代人。
首先經濟人口方面的硬實力還是有差距,僅僅只是縮小了一定的差距
其次人才方面,在冷兵器時代,北方仍然佔據領先,在老一輩凋零的未來,隨著佔據的地盤的擴張,可用之才會捉襟見肘,即使治才不缺,統帥戰將方面還是會逐漸顯露劣勢
最後就是有個深宮大院太監宮廷婦人養出來的接班人,不諳世事,有這樣的君主,十個諸葛亮都帶不動
-
8 # 魯遼一家親
從南向北推翻北方統一政權只有兩次第一次漢族反抗蒙元統治,明推翻元第二次辛亥革命,推翻滿清二次均是推翻少數民族政權以楚的強大頂不住秦漢南推兩宋以人口、經濟、科技領先的巨大優勢頂不住金,也抗不住蒙古軍隊富不代表強,經濟繁榮並不能持久周秦漢隋唐,沒有一個靠人口、經濟、科技領先橫推!蜀漢統一的戰略就是平隴右佔關中進而居中原自古中興之王,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起於東南,則不能復中原而有西北周秦漢唐,立國西北而撫柔天下,氣象博大故國祚綿長立國東南,官民居富庶追利驕奢淫逸,逆勢驅兵列苦寒地而無功歷史如此,沒有辯清,只是沒有認識到本質!吳蜀一家從南向北推--難!
-
9 # 白色先知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南方在當時開發得很少,人口經濟都不足以支撐統一全國的戰爭。歷來統一全國大多從北向南,明朝是個例,也正是因為有了唐宋對南方的開發,才成就了明朝由南向北的統一!
-
10 # 不沉的經遠
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有歧義,夷陵之戰劉備即使勝利也未必能消滅東吳,更不要說統一天下。但是如果劉備能徹底消滅東吳,那麼在消滅東吳的過程中勢必需要擊敗魏國的干涉,都打敗魏吳聯軍了,統一天下可能性極大。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此戰以蜀漢集團大敗告終,徹底鎖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而蜀漢因為此戰戰敗,實力損耗極大,可以說已經沒什麼希望統一天下,復興漢室了。然而夷陵之戰即使劉備獲勝,距離擊敗東吳距離還遠的很。
夷陵之戰孫權僅僅派出了陸遜和其所部5萬餘人,而在夷陵防線的後面,孫權在江陵又部署了第二道防線。而劉備的大軍也不過5萬多人,即使在夷陵擊敗了陸遜,那麼繼續前進要面對陸遜的殘部和江陵的吳軍,並無兵力優勢,還是有惡戰要打。
而且即使劉備在江陵也取得勝利,隨著蜀軍的推進,蜀漢北面和魏國交界的地區會越來越大,劉備必須要還面對魏國的軍事壓力。而對於孫權來說,此時和蜀漢已經成了死敵,即使真的難以抵擋蜀軍,也可以選擇完全倒向魏國,比如送兒子去魏國當人質,換取曹丕的支援,從而和魏軍合力攻擊劉備。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的兵力有限,難以和魏吳聯軍對抗,失敗幾乎是必然的結果。最樂觀考慮,也不過是重新佔據江陵,然後和魏吳聯軍對峙。但是以雙方控制的地盤來看,長期打下去劉備還是很吃虧。因此觀光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不等於劉備就能徹底擊敗東吳,而距離統一天下的目標更遠。
但是如果劉備能徹底攻佔東吳,那麼也就意味著他不僅擊敗了吳軍,連來干涉的魏軍肯定也順帶一起擊敗了。考慮到曹丕肯定不會讓劉備奪取江東,因此這支魏軍數量肯定不會少。因此劉備不僅佔據了長江以南,還極大的削弱了魏國的軍力。
此時曹丕剛剛篡漢,北方還有不少忠於漢室的反對勢力。一旦曹魏遭到重創,那麼這些反對勢力勢必會群起響應劉備,劉備挾擊敗魏吳聯軍之威北伐的話,對曹魏來說威脅極大,很有可能被劉備翻盤。曹魏唯一的希望就是劉備年紀太大,來不及北伐就倒下。
所以題主這個問題的答案,要看劉備究竟僅僅是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還是徹底消滅了吳國,兩個結果帶來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
11 # 中國戰略忽悠局參贊
如果夷陵之戰,劉備贏了!曹丕肯定會一統天下!中國有句古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劉備實力本來就不如孫權,就算消滅了孫權也會元氣大傷!而且曹丕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兒子曹睿也是一個明君!
-
12 # 肖飛88
三國中蜀無論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是最弱的。孔明這的策略是聯吳抗曹是正確的。劉備與關雲長違背這一決策必敗。蜀亡,吳亡也為期不遠了。
-
13 # 慣於胡說八道
第一,年紀,這個不是單指劉備,因為那是孫權也不是少年。這裡指劉備集團,年紀都偏大,而本土勢力又被劉備集團壓制,意味著沒有新鮮血液。第二就是基礎,劉備的基礎很不牢固,所以後面才有諸葛亮七擒孟獲。而且本土勢力和中央集權的矛盾直到諸葛亮死了都沒有完全解決。第三,時機,當時劉備出兵時機嚴重不對,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當時實際上是曹魏集團不穩定的時候,連吳北伐才是正道,而且還有大義。最後,地利。原本劉備自上而下,佔有地利,卻糾結於夷陵小地而放棄順江而下的大勢。總之,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連耐心都沒有,勝利豈不是沒有天理。就兵員來說,倒是劉備軍團兵將不差。
-
14 # 婷婷愛歷史
夷陵之戰的起因是劉備的二弟關羽被東吳孫權所殺,所採取的報復性戰爭。
夷陵之戰發生於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結束,劉備共投入八萬兵力,而孫權共投入五萬兵力,剛開始劉備在兵力、士氣和地形上佔據優勢,而吳國陸遜也看到這一點,採用避開鋒芒暫時後退的策略,一直後退到夷陵一線,轉退為守,只防不出戰。
兩軍相持六個月,使得劉備軍隊鬥志下降,而因為酷暑難熱,劉備下令到陸地上安營,但因為多是山林,造成劉備軍隊安營七百里,陸遜看到這一點,就用火攻大敗劉備,劉備逃到白帝城,次年四月死於白帝城。
如果劉備沒有大敗,而是取得成功,統一的長江以南,蜀國會統一天下嗎?婷婷認為這種機率非常小!
首先魏國曹丕不會看著劉備打敗東吳,統一長江以南。雖然曹操死的最早,但是老子英雄,兒好漢,曹丕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是一個能手,如果劉備打敗了東吳孫權,劉備自身肯定也損失慘重,在這時曹丕肯定會發兵,要麼攻打劉備的老窩益州,要麼去攻打剛剛被劉備佔領的東吳,最後可能會被曹丕撿了個大便宜,從而一統天下。
即使劉備迅速的穩定了東吳,但是他又有多少年可以為統一天下做準備呢?劉備在準備攻打東吳時,已經60歲的高齡了,(對於古代人來說這已經算是長壽了)劉備他又有多少年時間可以去準備呢?而且還要對付最為強大的魏國,沒有7、8年的時間根本就打不下來,而且還有做漫長的準備,這根本就不是劉備可以等得起的。
魏國也不是軟柿子,想捏你就捏一下。劉備在攻打東吳的時候,魏國在發展,劉備忙著安撫人心的時候,魏國還在發展,等劉備準備好去攻打魏國的時候,就會發現魏國已經變成龐然大物,而且打仗是拼的是國家的綜合能力,即使是耗也能把劉備給耗死。
綜合上述所言:婷婷認為劉備一時統一了長江以南,想要完成統一天價的願望,也非常難以實現,除非曹呸是個昏庸無能的人,才有可能。
-
15 # 自由的鷹28185386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就如同項羽沒有擊垮劉邦,袁紹沒有戰勝曹操,陳友諒沒有戰勝朱元璋,你能說如果有如果,華夏更好還是更差?。劉備先天就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資質,這是劉備取得西川后的作為,就決定了他,甚至在還沒有取得西川,酒後和龐統等的失言,就決定了劉備是梟雄,而不是真正的一統天下的大英雄!龐統看到劉備的真實見識和介面(如同電腦的介面,就是人的見識和層面,境界),知道自己已經跟錯了人,赴死吧,免得天下人笑話,於是攻擊難城,就是今天的四川廣漢,衝到前面去找死,不是啥落鳳坡!劉備打東吳,歷經一年,死腦筋就是不退,盛夏也不退,結局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沒有如果!不可能有如果,如果有如果,龐統不會赴死,諸葛亮張飛趙雲不可能被調支援劉備,荊州不會空虛,關羽不會被偷襲。還說啥呢?
-
16 # 無根樹花正孤
三國這一段歷史是一直被人們所惦記的,每一次想起來都是讓我們所熱血沸騰的。站在正派角色身上,劉備的夷陵之戰的失敗總是那麼讓人揪心,我們一直在作假設,如果劉備統一南方,能夠打贏北方的曹魏統一天下嗎?
南方實力和北方實力的對比使得劉備不可能打敗魏國重新統一。要知道,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真正以南克北成功統一天下的人只有二個,一個是元末的朱元璋,一個是民國的蔣介石。
在東漢末年的那個時期,南方基本處於沒有開發的狀態,所謂的東吳治下,南方被孫權大規模開放那也只是和秦漢早期對比而言,真正三國時期的南方基本上是一片蠻荒。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唐朝,那個時候的官員都還是聞南色變,就和我們現代人一樣,真的是太難了,去南方做官等於間接流放。三國時期就更不用說了,處於這種狀態下的整個南方實力不及北方一半,劉備拿什麼以南克北? 蜀漢中層將領和高階軍事指揮人才的缺乏。荊州之戰失敗後的劉備集團可以說是元氣大傷,數十年積累下來的水軍全軍覆沒不說,當年從黃巾起義說積累的一大批將領和指揮者也打沒了。
到劉備伐吳的時候,整個蜀國窘困到只能由劉備自己充當最高統帥,有的人可能會說劉備為兄弟報仇心切,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員大將能夠平定東吳,又何必劉皇叔親力親為呢?坐著收孫權人頭不好嗎? 這裡就是荊州之敗後劉備的窘迫了,只能自己上場,就算當時他統一了南方,那也必定是多方勢力參與,首先東吳肯定會拼死抵抗,其次曹魏不會坐視不管,這二者就可以使得劉備的勝利變成慘勝,他事後拿什麼爭天下。 蜀漢的第二代君主劉禪只能算守成之君,保不住統一南方的果實。劉備發家太晚,到東出討伐東吳的時候已經是60歲的高齡了,身體早不如以前。
我只聽說過漢高祖50多歲成就帝王之業,花費八年時間平定天下,實在不敢想劉備需要花費幾年時間掃蕩清楚南方,漢高祖統一天下花了八年,劉備不可能比他還短,那70多歲的劉備身體能撐到那一天嗎?我不敢想。 所以說劉備的身體崩盤和蜀漢第二代君主劉禪的後繼無力很難真正做到有力出兵北伐,要知道統一南方不是靠打幾場勝戰就可以的,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是花費在後面的消化和掃蕩上了。 這個消化南方的時間就成為了魏國南侵的最好時期,到時候東吳復國勢力跳出來,再加上南方蠻夷一亂,蜀漢的結果就只能是亡國了。三國時期最好的統一方式除了司馬懿家族的以北統南之外,還有一條就是孫劉聯合起來消滅魏國,二者再作天下之爭,孫劉內鬥以南統北是行不通的,至少在那個時期是行不通的。
-
17 # 平凡少年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就如同項羽沒有擊垮劉邦,袁紹沒有戰勝曹操,陳友諒沒有戰勝朱元璋,你能說如果有如果,華夏更好還是更差?。劉備先天就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資質,這是劉備取得西川后的作為,就決定了他,甚至在還沒有取得西川,酒後和龐統等的失言,就決定了劉備是梟雄,而不是真正的一統天下的大英雄!龐統看到劉備的真實見識和介面(如同電腦的介面,就是人的見識和層面,境界),知道自己已經跟錯了人,赴死吧,免得天下人笑話,於是攻擊難城,就是今天的四川廣漢,衝到前面去找死,不是啥落鳳坡!劉備打東吳,歷經一年,死腦筋就是不退,盛夏也不退,結局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沒有如果!不可能有如果,如果有如果,龐統不會赴死,諸葛亮張飛趙雲不可能被調支援劉備,荊州不會空虛,關羽不會被偷襲。還說啥呢?如果當年劉備佔領了東吳,後面統一天下也是相當困難的。首先來看到當時天下,基本上魏國差不多佔了60%多的國土與人口,而且都是當時中國最好的中原地區。相比之下,東吳只佔了20左右的南方區域,當時南方還是很荒野的地方,不是現在的長江流域富得流油。至於劉備佔領的地方與人口大約只有10%左右的樣子。
這從大家野戰部隊的數量就可以看出來了,當時魏國差不多可以輕鬆動員大約30萬左右的野戰部隊出來,如果拚一把的話,50萬野戰部隊還是咬咬牙可以拚湊出來的。而吳國大約最多在15萬左右,極限是20萬野戰部隊。劉備基本上在8萬左右的野戰部隊,極限就是12萬頂破天了。
雙方力量差那麼大,如果劉備打下東吳的地盤,那麼雙方差距是可以進一步縮小,但歷史上面,只有明朝老朱是從南方打到北方得到成功的,這也是建立在當時中國南方已經相當繁榮的程度上了。無論物質,人力都已經超過北方,甚至中國的經濟中心其實已經轉到長江流域,形成了以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些長江下流中心城市為群體的經濟中心。但當時三國時代根本沒有這些基礎,所以就算劉備能打下東吳,北伐還是相當吃力的。
劉備可以兵出二路,一路就是諸葛亮北伐的線路,但只能魏國死守不出的話,這一路已經等於被封死了。還有一路就是東吳北伐那一路,但缺少騎兵的南方,基本不太可能用步兵打出包圍戰,消滅魏國大量有生力量,只能形成消耗,這樣一來南方當年是消耗不過北方的,失敗很難避免,南北朝會提前到來。年紀,這個不是單指劉備,因為那是孫權也不是少年。這裡指劉備集團,年紀都偏大,而本土勢力又被劉備集團壓制,意味著沒有新鮮血液。第二就是基礎,劉備的基礎很不牢固,所以後面才有諸葛亮七擒孟獲。而且本土勢力和中央集權的矛盾直到諸葛亮死了都沒有完全解決。第三,時機,當時劉備出兵時機嚴重不對,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當時實際上是曹魏集團不穩定的時候,連吳北伐才是正道,而且還有大義。最後,地利。原本劉備自上而下,佔有地利,卻糾結於夷陵小地而放棄順江而下的大勢。總之,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佔,連耐心都沒有,勝利豈不是沒有天理。就兵員來說,倒是劉備軍團兵將不差。首先,即使夷陵之戰蜀漢戰勝了東吳,也不代表蜀漢消滅掉東吳,統一了長江以南。就拿官渡之戰來說,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又花了8年時間才徹底消滅袁紹。
即使夷陵之戰蜀漢戰勝了東吳,但是要徹底消滅掉東吳,統一長江以南,不知又要耗費多少年。並且在蜀漢消滅東吳,統一長江以南時,曹魏還不能有任何的動作,完全處於待機狀態,可能嗎?不可能。
因此,夷陵之戰即使蜀漢戰勝了東吳,但是想要徹底消滅掉東吳,統一長江以南,還是很難的。
-
18 # 割肉養家
關鍵看劉備統一後咋管理。如果蜀與吳成立聯合政府輪流坐莊,雙方各出150人組成眾議堂.各出12人組參議堂,大事參眾兩堂表決, 統一得魏國只是時間問題!
-
19 # 每天說史
即便是蜀國滅了吳國,後蜀的人才儲備很難助其統一天下。
此時的劉備已經60多歲了,
五虎將和諸葛亮也老了,
劉備的繼承者劉禪歷史上雖然沒有演藝裡那般無能,但也絕非有能力一統天下的英主。
反觀魏國幾乎各方面都比蜀國強。
綜上所述:即便劉備滅了東吳,魏國相比蜀國更有機會統一天下。
-
20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其實腦洞蠻大的,那我們就來設想一下倘若劉備消滅了東吳,統一了長江以南,蜀國有可能統一天下嗎?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我們可以從《隆中對》中尋找答案。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析。
一、《隆中對》中諸葛亮的構思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構思,諸葛亮在其中是如此說的: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也就是說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並沒有想過要去吞併東吳,而是想要佔據荊州、益州為根據地,然後掃平身邊會影響整個戰局的因素(例如西戎,南蠻);然後結交孫權,避免孫權在背後捅刀子;然後派遣一員大將從荊州出發,直奔宛、洛(大將關羽),劉備則從益州出發,直入秦川。然後老百姓們就會喜迎王師,天下便可以安定了。
其實我們可見,《隆中對》中有著重大失誤就是對於孫權的處理。如果劉備打贏了曹操,那麼孫權該怎麼處理?是繼續交好還是反手滅了孫權?並且孫權不是木頭人,面對著劉備蒸蒸日上的局面必然會出手與劉備對抗,因此《隆中對》存在著其內部問題,即對於孫權的處理問題。
那麼如果劉備提前打敗了孫權,統一了長江以南,戰況會如何呢?
二、統一長江以南後的不利因素三國時代,畢竟還是一個依靠門閥士族的時代,其中以東吳最為明顯。個人認為與其說東吳的政權在孫家手中,不如說孫家僅僅是被推舉出來的代理人,真正的政權實際上是掌握在“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的手中。因此倘若形勢有變,這四大家族勢必不會陪著孫家去送死。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轉移到劉備身上。
如果劉備統一了長江以南,劉備將會面臨極為不利的政治形勢。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觀察劉備進入蜀地之後的用人手段,會發現劉備用人的時候,最早跟隨他的骨幹人員如徐州大族、荊州大族等往往都派在上位,但是是本地士族的益州士族卻屢屢遭受打擊,因此這一批士族的內心是十分不滿以及不安定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劉備內部是不穩定的。
倘若劉備統一了長江以南,就要面臨益州士人、荊州士人、東吳士人、劉備老人馬四個派系之間的鬥爭。劉備光是撫平這些派系鬥爭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要知道,雖然最早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都是因為劉備的理想和義氣而聚集在一起,但是後來的人是隻看利益而不論義氣。因此劉備面對的第一個困境就是內部的爭鬥。
第二個困境則是軍事上的動盪。劉備倘若接受了東吳,也一樣要接受東吳的問題。劉備就會發現益州有著南蠻大族的動盪,在東吳還有著山越的劫掠。因此劉備還要去平定這些外族。
因此在終結這一些內部動盪的事情之前,劉備是無力北伐的。
而劉備這個時候已經是個老人了,即便有著進取之心,劉備在平定這些內部事情後恐怕也無力北伐了。因此可能北伐的時候劉備只能交給自己的後代去辦了。
三、從南方往北方征戰的困難我們繼續假設,如果劉備飛速地平定了這些內部之事,然後率軍北伐,有可能獲勝嗎?
我們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的設想,兩支兵馬同時征戰,一支兵馬從荊州出發,一支兵馬從益州出發。
荊州的兵馬需要一員上將帶領,劉備軍中誰能充當這樣的大任呢?當時的五虎上將之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均已死亡,只剩下趙雲一人。趙雲可以嗎?
趙雲雖然有著統兵經驗,但是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讓趙雲充當前鋒尚可,但是當主帥怕是不行。
魏延是一員帥才,胸有韜略而且作戰勇敢,但是魏延為人氣量狹小而且好用險計,最主要的是魏延資歷不夠,因此魏延恐怕也很難充當這一次的主帥。
因此就是主帥問題就很難以解決。
然後從南方向北方征戰進而統一全國,從古到今也只有朱元璋做到了這一點。而且朱元璋面對的還是腐朽不堪的元朝以及自己手下有著常遇春、徐達等蓋世名將。
而劉備面臨的曹魏,這個時候還是兵強馬壯,處於上升期,並且漢室的影響力在曹操的剪除下不斷衰落,百姓的心思怕是都不在漢室之上了。這個時候北伐估計也很難得到老百姓的支援。
因此個人認為劉備北伐困難重重,恐怕是很難成功。
回覆列表
應該也比較難,自古只有朱元璋從南打到北,還是因為熱武器的出現,劉備就算統一長江以南估計也是跟東晉一樣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