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樾檬侃歷史
-
22 # 一鍋煮了
無論是“太祖”,還是“成祖”都皇帝去世後在太廟裡的廟號,按照《孔子家語·廟制》裡的規定:“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所以,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其功勞都比較大,一般都是開國皇帝,或者開國之後的前幾位有大功績的皇帝。
開國皇帝擁有開創國祚的不世之功,後世子孫功勞再怎麼大,也不可能超越開國之功,所以,一般情況下開國皇帝基本都被授予“太祖”的廟號,在太廟中永享祭祀,其他的皇帝去世後,會根據其一生的功績給予相應的廟號。
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有開國之功,他自然要被授“太祖”廟號,這點沒什麼可說的,那麼,朱棣為什麼又被成為“成祖”呢?
其實,朱棣最初的廟號並非“成祖”,而是“明太宗”,等到明朝嘉靖皇帝在位的時候,才將朱棣的廟號改為“明成祖”,將他的地位提升到和朱元璋一樣的高度。
嘉靖皇帝之所以要更改朱棣的廟號,還要從發生在嘉靖年間的“大禮議”事件說起,“大禮議”的大致情況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後沒有兒子,嘉靖皇帝就以近支堂弟的身份繼承了大統,由於是以“小宗”繼承“大宗”,這就牽涉到嘉靖皇帝生父生母地位的問題,嘉靖希望給自己的生父生母追封皇帝皇后的尊位,但是大臣們不同意,於是皇帝和大臣們就開始了長達三年的爭執,最終,嘉靖皇帝用強硬手段結束了這個爭議,順利追封自己的父母,並將自己生父的神位抬進太廟供奉。
嘉靖皇帝想要把自己生父的神位抬進太廟供奉,但是這又牽涉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太廟中用於供奉皇帝神位的位置不夠了,按照周禮中“天子七廟”的傳統,太廟中只能供奉7位皇帝的神位,朱元璋為了將自己的父親也供奉到太廟中,就稍微改了改這個規矩,將太廟中的位置增加到9個,但是明朝到嘉靖皇帝的時候,也早就超過9個了,所以,嘉靖想要把自己生父的牌位抬進去,就必須先從太廟中請出一個其他皇帝的神位。
關於請出哪位皇帝的神位,嘉靖皇帝犯了難了,因為朱元璋和他父親的神位肯定是不能動的,而按照“親盡則祧”的原則,剩下的皇帝中離嘉靖皇帝關係最近的一位就是朱棣了,按理說應該把朱棣的牌位請出去。但是眾所周知,朱棣是透過非常規的手段當上皇帝的,正常情況下,皇帝本沒有朱棣什麼事兒,沒朱棣什麼事兒也就沒他的子孫什麼事兒,當然也包括嘉靖皇帝,所以,儘管都是朱元璋的子孫,但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朱棣也算他這一支帝系的“開國皇帝”了,所以,朱棣的牌位鐵定也是不能動的。
既然朱棣的牌位不能動,但是朱棣的廟號又特別的尷尬,因為只有廟號稱“祖”的皇帝,牌位才能享受“萬世不祧”的待遇,而那時候朱棣的廟號還是“太宗”,這個身份顯然不符合“萬世不祧”的要求,於是,嘉靖皇帝索性就把朱棣的廟號給稱“祖”,也就是“明成祖”,將朱棣的地位提升到與朱元璋一樣的高度。
這就是為什麼朱元璋被稱為“明太祖”的情況下,朱棣還能被稱為“明成祖”的歷史淵源。
回覆列表
古代帝王的廟號稱呼一共有兩個:祖和宗。祖是一個王朝的創立者,宗則是這個王朝優秀的繼承者。
一個王朝中做出優異成績的皇帝死了以後,將他的牌位放入祖廟接受後世祭祀供奉,這時就有了廟號。
所以說這廟號是君王死後的稱呼,是為了後世進入祖廟祭祀供奉所用。
明太祖朱元璋而能稱為太祖的,就是他在創立皇朝的過程中沒有一點是沾祖宗的光,全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披荊斬棘一路走出來的。
朱元璋的身世我們大家都知道,窮苦的農家出身,世代以種地為生。到了朱元璋這一代生活更是困苦,為了生計放過牛、要過飯、還做過和尚。
後來參軍南征北戰,一路上滾爬摸打,那全都是靠自己扛過來的。
他死後入廟,後世稱之為太祖再合適不過。
明成祖朱棣朱棣最初的廟號是太宗,而成祖這一廟號是在一百多後由嘉靖皇帝追諡的。
嘉靖帝之所以將朱棣的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其實是嘉靖帝為了自身的利益所運用的手段罷了。
我們都知道,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沒有留下後代,而嘉靖帝是以藩王的身份坐上了龍椅。嘉靖帝登基後,為了將親爹的牌位擺進祖廟,就搞了一個“大禮儀之爭”。
因為按照正常的廟號制度,嘉靖帝親爹的牌位是沒有資格進入祖廟的。
嘉靖帝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將朱棣升了一規格,將其廟號從宗升級為祖。
緊接著,嘉靖帝將其親爹以睿宗的身份擺進祖廟。
今天我們看來可能會覺得古人很無聊,為了這些虛禮爭得雞飛狗跳實在沒有什麼意義。然而在當時,這些禮儀的背後其實就是政治鬥爭,要知道禮就是古代的憲法,不合禮儀就是不合當時的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