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時候不動孩子的需求,所以不知怎們辦?
8
回覆列表
  • 1 # 長夜漫漫以影為伴

    這個問題,其實是懶人問的問題,或者沒必要回復的問題。體察需要時間去觀察,去分析。在孩子身邊,而不去認真觀察,分析孩子的需求?或者體察出來了,不去行動,反過來問這些問題?能怪誰?問題就在自身。

  • 2 # 思雨yp

    我覺得每位父母,只要細心觀察一定能看懂孩子的需要,除非是從來不關心孩子的手機黨父母。

    比如:寶寶小的時候,餓了、尿了、不舒服了會哭,但每一種哭都有所不同,這些都是要父母細心觀察。

    現在孩子大了,首先有什麼實質的需求他會表達了,但當孩子委屈、膽怯時會透過身體語言來表達,比如有些小孩怕狗,在小區裡遇到狗狗就不敢往前,站在原地不動或者往後退縮,透過這些身體語言,父母就可以知道孩子對狗的畏懼,從而透過一些引導讓孩子提升膽量。

  • 3 # 嘟嘟媽成長記

    一方面,鼓勵孩子表達自己。育兒過程中會有很多父母與子女的矛盾存在。父母是用成人的思維思考問題,而孩子是用孩子的思維去做事情,就像來自語言不通的兩個國家的人,低效溝通,互相誤解。所以,鼓勵孩子直觀的表達自己的需要是很重要的。比如,你需要什麼,你有什麼想法,你說出來我會認真考慮。

    另一方面,善於觀察,細節處看問題。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有苗頭的。多觀察孩子的生活起居,表情動作,是否和平時不同。比如,鄰居有個孩子,突然一天一條腿輕微扭著走,後來去醫院一檢查是身體特缺某種元素,吃了一段時間的藥才好起來。再比如孩子某天放學回家異常乖巧,原來是學校做錯事,害怕被批評,提前討好父母。

    不管是什麼方式,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才能更瞭解孩子。

  • 4 # 飛快寫手工作室

    題目有些古怪,孩子在我身邊的話,心一定與她貼合著的。孩子不在身邊,也透過電話照片,捕捉她的需要:也許我家的孩子還小吧,還沒到青春叛逆期,還沒到她全面質疑長輩的那一天。

    0歲時,孩子的需要無非吃飯睡自在,害怕時有人抱抱。父母與新生兒尚處於磨合期,所以,要多做功課,瞭解你的一歲小孩是什麼心理,書店裡此種書(一歲孩子怎麼養)很多,做做功課,帶孩子就會變簡單。

    1歲時,孩子開始牙牙學路,蹣跚學步。父母當學習一定的中醫知識,懂得基礎的推倒按摩,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樣,瞭解一歲孩子的身心狀態,應對可能出現的狀況,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

    2歲,孩子已會話說。孩子這時的話語非常專注,表達簡單而清晰,家長不要干擾孩子的表達,要儘量配合寶寶的述求。

    3歲,預備上幼兒園,父母面臨著與孩子的第一次大分離。孩子將獨立走入一個幾十人的集體中。父母當以正面暗示,看到孩子的精神需要。給予精神支援。

    4歲,孩子表達已然能夠充分完足,更要與孩子多聊天,肯定她的教養與作法。女兒正是這個年齡,在秩序要求與行為規範上,特別強調規則,能勇敢與人商榷他們不太對的地方。

    ……也聽到一些朋友,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與自己交流想法。也許男孩子女孩子不一樣,總結是:自己當作一個大寫的人,經得起任何人的質疑。做一個愛孩子的家長,孩子能感受到家長的信任與愛。

  • 5 # 讀書長大的孩子

    父母也需要學習,孩子也是一個獨立體,別說瞭解孩子的需求,有時候我們連自己的需求可能都忽視或者不瞭解呢,所以,多觀察,多交流就是很好的途徑,如果孩子願意和你表達心裡的想法,你就能更好的瞭解孩子的需求。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

    1、多交流。很多時候我們很難靜下來,慢下來和孩子交流,那就請我們與孩子平等的交流,談談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和心理感受,如果孩子不會表達,父母是需要引導和啟發的,這些真是需要父母做好功課的。

    2、做記錄。記錄孩子的情況,然後用心分析。沒有誰比父母更瞭解孩子了。作好記錄,可以對比分析,慢慢就能總結出孩子的情況,做到心裡有數。

  • 6 # 韭韭

    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特別是孩子上了初中和高中以後,不僅身體快高長大,與大人視線平行。心理上也如兩條平行線,沒有了思想的交流,大人們也越來越搞不懂半大孩子的世界。其實,這是家長們自己造成的,特別是那些自以為家教很好的父母。

    他們從小對孩子的一言一行有嚴格的規定,孩子動輒得咎,不能越雷池不一步。比如有對夫妻都是小學老師,給孩子從早晨起床到夜晚入睡,都制定了計劃,連吃飯時端碗的動作,擺湯勺的姿勢都有標準,做得不好不是訓斥就是一筷子頭打下。讀篇文章就得寫篇讀後感,沒完成立馬“啪啪”兩耳光。

    孩子漸漸沉默寡言,會看父母臉色,表面乖巧懂事,實則被逼謊言連連,沒做家庭作業便將別的同學的名字擦掉改成他的名,上初二後更是叛逆到離家出走。

    另一個老師家庭,對小孩相對寬鬆,那孩子小時可是出名的搗蛋鬼。但和父母關係融洽,父子還聯隊打遊戲,現在小夥子懂事了,高中成了學霸,目標清北。

    要想孩子和父母貼心,請小時候別把他推離自己,不要這不準那不行,只要不違反底線,不是品行或安全方面的問題,給他自由成長的空間,孩子就不會和家長成為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 7 # 桐媽親子派

    我覺得如果覺得不懂孩子的需求,說明父母還是沒能很好的觀察孩子的行為。

    孩子很多的行為都表示了他們的意願。比如孩子經常向父母展示一些他們覺得驕傲的東西,其實就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希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注他們。其實孩子需要的東西不多,他們要的不過就是父母的目光和愛。

    如果父母連孩子日常喜歡什麼偶像,喜歡什麼玩具,喜歡什麼歌曲都不知道的話,那麼請您從現在開始多多關注孩子。從現在開始,和孩子像朋友一樣溝通,如果孩子覺得你什麼都不知道的話,那麼就更應該自我調整了。

    不要說咱們還沒到老年,就算是到了老年,很多老人還是緊跟時代的。讓自己跟上時代,瞭解時事,減少與孩子的代溝,這樣才能越來越好的瞭解孩子,越來越容易讓孩子接受自己,願意與家長分享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 8 # 黃一越媽媽講育兒

    有句話叫:你就在我面前我卻不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其實我們和孩子的之間的狀態也是這樣,事實上哪對父母能說自己對孩子完全瞭解呢?哪個孩子不是在父母的自以為缺這少那中生活的?哪個孩子不是伴著打罵聲長大呢?因此能真正的體察孩子的需要尤為重要。

    第一,對於孩子身體的訊號我們要看清楚,如今是一個網路媒體時代,新手父母從各種網路渠道學習育兒知識,但是不懂區分是否科學,今天根據這個說孩子需要補充這個,明天根據孩子補充這個,便跟風給孩子吃這個,吃那個,還有一些家長,觀念比較守舊,態度也比較堅定,即使看了專業醫生,認為醫生都是誇大其辭,所有說出來的話都不信,也不給孩子任何額外補充。這兩種極端的家長都是沒有真正瞭解孩子的身體需要。

    對策:認識孩子身體生理結構,瞭解孩子正常生理功能,可以避免不科學的育兒經驗的誤導;學習一些兒童流行病傳染病,以防疾病來襲,措手不及;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飲食起居,仔細觀察孩子的生活細節,及時發現孩子的身體變化。

    第二,孩子的行為讓家長抓狂,一部分家長採用嚴厲的語言,打罵動手來管教,對於孩子的錯誤,當場發飆,一定訓斥到孩子當場變乖。而另一部分家長,卻對孩子無限容忍,認定孩子就是孩子,犯錯都是值得原諒的,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也坐視不理。

    對策:多看一些有關兒童心理的書籍,瞭解兒童各個敏感期,必須從心靈深處認識到,孩子的不良行為是處在他們年齡段的孩子都會犯的錯,是可以原諒的,並且要明白,他們之所以會有一些不良行為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缺少全面的認知,過了一定的階段,便不會再有重複的行為。

    總之,要用一顆平和的心,以科學的觀點去看待孩子真正的需要,理解孩子接受孩子。

  • 9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或許隨著孩子長大,我們的這種擔憂會越演越烈,到了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會達到一種高潮。這可能屬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越是想窺探孩子的秘密,發現他們會捂著蓋著,越來越緊。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坐在你的對面,你的心卻飛到了千里之外,這就是心與心的距離。即便親姐妹都不可能完全心靈相通,更別說父母了。

    這時候,我們需要和孩子保持一段距離,適當的距離有助於產生親近感。另外,最好學點心理學和教育學,買幾本育兒書,瞭解孩子處於該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知道從哪幾方面入手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並懂得如何取捨和拿捏分寸。學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不僅僅是他們的家長,如果弄錯了身份,可能就會把關係搞僵,還是試著放低身份、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顯得更為重要。

  • 10 # 雞蛋殼裡的蝸牛

    雖然我們也是從兒時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但是作為已成人母人父的我們,有時候真的就不能確切明白兒女們到底在想些什麼,慶幸的是,儘管如此,因為血緣關係我們還是最最親密的家人。

    舉個例子:朋友跟丈夫性格不合,一直想離婚,後來跟八歲的女兒商量,問同不同意他們離婚,女兒當時答應的好好的,她說不願意看見媽媽因為爸爸總是難受的樣子,朋友以為孩子真的是這麼想的,心裡放下了一半,當話題進行到後面時候,突然女兒問了媽媽一個問題,她說:如果離了婚爸爸來找我們,你會給他開門嗎?朋友假裝生氣的說不開,她女兒立刻就哭了。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即使我們問了孩子,可能孩子傳遞給我們的資訊也未必就是她真正心裡想的,可以看出朋友的孩子違心的回答了媽媽的問題,而她明明不願意爸爸媽媽離婚的,小小的心靈裡還是留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場景,如果沒有下一句,如果那個話題問完就結束了,當時媽媽體察到孩子真正的想法了嗎?

    這種事情再切換到不會說話的嬰幼兒身上,還不會表達,只能依靠表情和哭聲來傳遞所需,我們更不能確定自己回回都推測到了孩子的真正意思,這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明明在孩子身邊心卻離孩子那麼遠。

    想一想,從一個嬰兒長大成人我們承受了多少的誤會和委屈啊,有多少次父母都是想當然的理解了我們,所以,為人母為人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善於觀察,善於總結,用智慧的心敏銳的去探測孩子們的心靈,才能真正瞭解孩子們的所需。

  • 11 # 小可之家育兒

    過去條件不好,也沒有那麼多的電子產品,父母除了忙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是有的。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生活節奏又很快,父母有時候表面是在陪孩子,但實際上只是人在而已,都在低頭玩手機,孩子要麼在旁邊玩自己的,要麼看電視,或是學習等等。

    父母平時可能習慣了當手機一族,也習慣了這種陪孩子的方式,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是不是心頭一顫:

    我有多久沒陪孩子好好說說話了?孩子最近有沒有遇到遇到哪方面的問題?孩子正在長身體有沒有哪裡有異樣?

    平時父母跟孩子的溝通太少,都不瞭解孩子的需要,而經常不跟孩子溝通,孩子也不願意向家長訴說自己的需要。如果有的孩子特別外向心裡藏不住事愛叨叨還行,萬一孩子內向不愛表達,家長不細心觀察,孩子很容易自己憋出心理方面的問題。

    平時家長工作之餘不妨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用心去和孩子溝通,用孩子的口吻和他對話,多和孩子溝通成為朋友,這樣很容易體察孩子的內心,這樣你會發現原來孩子這麼需要我,我之前做的是有多麼不合格。多陪孩子參加一些活動,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些事情,都能很好的觀察出孩子的問題,這樣再跟孩子溝通也會更有效,家長切忌用命令的口吻和盛氣凌人的口氣和孩子說話。

    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去引導,有可能孩子會鑽牛角尖走了彎路,這樣就是害了孩子,每天不用家長全天陪伴孩子,只要高效的抽出幾個小時,週末多帶孩子出去玩玩,這樣會比你低頭玩手機帶出來的孩子健康很多。

  • 12 # 喵子

    看到”我們就在孩子身邊,心卻離孩子那麼遠,如何在身體上、行為上體察孩子的需求呢?”,勾起了一些傷心的回憶,感覺自己有時候因為工作,忽略了孩子,感到特別的抱歉。我想在身體上、行為上體察孩子的需求,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滿足孩子的安全感需要。比如每天放學後回到家,見了孩子擁抱下肩頭,問問他在學校裡有啥新聞的事沒有?孩子上了小學,可以與孩子一起觀看一些新聞短影片,比如地震來了怎麼跑?為什麼不要遊野泳?進行安全教育。

    2、滿足孩子吃飽穿暖的基本需要。孩子放學可能比較早,在家裡可以準備一些孩子喜歡吃的水果與糕點,不至於讓孩子餓得前心貼後心;

    3、觀察孩子的臉色與心情。如果孩子放學時臉色嚴肅,低頭捶胸的,孩子一定是有什麼壓力了。可以問問孩子的在校學習與生活,跟孩子輕鬆的聊聊天,問問孩子對某件事的看法。如果孩子學習得太晚,給孩子創造一個夏天涼爽、冬天溫暖的休息環境;

    只要家長用心,相信孩子都會與家長心連心的。

  • 13 # 使用者1825602082577

    特別理解題主的想法,因為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媽媽。她們是全職媽媽,說到孩子的問題時,我們討論是否是因為孩子安全感不夠需要多陪伴時,她們總無辜地說:“已經天天陪孩子了,咋的還安全感不足。”細心觀察媽媽,常會發現她們自己玩自己的,孩子玩孩子。比如我們在討論時,我的眼睛是刻刻不離孩子,那媽媽揹著孩子不去管孩子,哪怕孩子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也發現不了。

    我覺得感知體察孩子,第一要細心。在最初的幾年,孩子是與母親最親近的人,孩子有什麼異樣,其實媽媽也能最早看出來。比如孩子今天吃得不多,我就會想是什麼原因,排除是否是身體的不適。

    第二是要耐心。特別對於牙牙學語的孩子,也許他的一句話得嗯嗯嗯一大堆才說出來,但是我都會笑著讓他表達完全。我們成人也是這樣,面對一個有興趣傾聽的人才會願意把心底的話都說出來,對於孩子又何嘗不是呢。能交流是感知對方的一大方法。

    第三是有互動。自己帶孩子的過程中就發現,不管什麼遊戲,與孩子一起玩孩子維持的時間就會長很多。透過互動,把自己當成孩子,其實也更能知道孩子需要什麼。

  • 14 # 堯媽成長記

    這種感覺應該是做父母的一種焦慮,這種焦慮大多來自於媽媽!

    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說:“母愛不是對孩子持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父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所以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管的越少孩子會越好,也就是說劃清你和孩子的界限!

    還有就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要時刻都捆綁在一起,孩子的思維不可能和你的一樣,也不可能按照你的思維模式去生存,多互相尊重!

    大人和孩子之間是平等關係的,不要把孩子看做是你的下屬,不要認為你自己的想法就是對的,必須強烈給孩子,因為孩子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 15 # 羽媽幸福成長記

    我們就在孩子身邊,心卻離孩子那麼遠,如何在身體和行為上體察孩子的需要呢?其實看到這個問題我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覺,可能我家孩子還小,大部分時候我還是能比較及時的洞察他的意圖的,體察不到的地方我也只能盡力而為了,畢竟媽媽也不是萬能的。

    雖然好多媽媽感覺每天陪著孩子,但是卻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要表達什麼意思,那也只能說是心不在。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現在其實已經很幸運,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接觸到大量的理論資源,包括心理學、教育學、腦神經科學等等,所以瞭解孩子的大概發展歷程已經不那麼的難。只要我們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無條件的愛孩子,懂得孩子很容易。

  • 16 # 諾言的微笑

    “我們就在孩子身邊,心卻離孩子那麼遠”,這句話確實讓每個父母看到後很心痛,這也體現出了很多職場媽媽的無奈。

    我們都知道作為職場媽媽,上班後身心疲憊,回家後還要操持家務,一系列的家務事完成後,真的不想動彈了,只想靜靜的坐著,看著孩子可愛的樣子就好,真的不想說話了,可是對於孩子而言,他不需要這樣的父母,他需要的的是一個能走進他心裡的父母,一個能懂他心裡想什麼的父母,一個能和他一起互動的父母,因此,為了重新拉進我們和孩子之間心與心的距離,我們應該重新調整我們的位置,我們是孩子的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當孩子打一哆嗦時,當孩子皺一下眉頭時,當孩子眉頭舒展,露出會心一笑時,我們都應該及時的用我們敏銳的眼睛捕捉到這一剎那,用我們的心及時跟孩子的心發生碰撞,給到孩子需要的幫助,給到孩子及時的認可。

  • 17 # 教書匠媽媽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告白有真有假,陪伴也分有效和無效。

    寶寶一週歲,還不能透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但哭和指是他最直接的表達方式,想要什麼東西或想去哪就會指,而且身體傾向那個方向。不高興了、餓了、困了,會用不同的哭聲來表達,時間長了根據他的作息規律還是很容易分辨的。遇到害怕或害羞時,直接會抱住我或鑽到我懷裡。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當習慣用語言來表達時,可能不能準確或不想來表達,那透過身體和行為可以準確直接的讀懂孩子。這就需要父母在陪伴時多用心觀察了,為人父母也要不斷學習。

  • 18 # 宸媽碎碎念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你在我身邊,卻不知道我愛你……

    孩子是世界上最純潔的天使,孩子是一張最簡單的白紙。作為父母,我們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參與到孩子的生命中,然而關心則亂,很多時候卻並不能完全的察覺到孩子的需要。這是正常的,不需要焦慮。因為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完整的,任何一個個體都不可能完全的體察到另外一個個體的全部需要的。明白了這一點,我想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有些父母的焦灼感了吧。

    那麼,針對瞭解孩子的需求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一般的情況下,孩子的需求會有些什麼?

    陪伴。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是陪伴。陪伴也是最能讓孩子體會到安全感的一件事。同時在陪伴的過程中,父母就能發現孩子很多的需要了。

    傾聽。大部分的孩子會選擇對父母訴說自己的訴求,這是正向又積極的。這個時候的父應該把手裡的事情放下來,安靜的傾聽孩子的需要。

    參與。孤單是最大的懲罰。一個沒有父母參與的童年是不幸福的童年。一個沒有參與過孩子成長的父母是不稱職的父母。只有在參與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情況,才能更好的瞭解孩子的需要。

  • 19 # 聽風讀世界

    有一種感覺叫,我明明那麼愛你,為什麼你就是感覺不到呢。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我的嫂子。小侄女三個多月的時候開始吃手,而且並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可以用安撫奶嘴代替,她根本不吃安撫奶嘴,只執著的吃手指。

    剛開始嫂子並沒太當回事,吃手嘛,哪個孩子沒吃過。可是最後嚴重到,大拇指已經被吮吸的變形了。這下嫂子和婆婆才開始重視起來。最直接的辦法肯定是不讓吃,看到了就制止,那段時間小侄女天天哭。嫂子和婆婆兩個人白天黑夜輪班看著小侄女,不讓她吃手,最後沒辦法只能帶孩子去看醫生。

    醫生當時就說,孩子沒有安全感,你要多陪陪孩子。嫂子困惑的不行,我又沒有上班,天天就在家裡24小時帶孩子,她怎麼會沒有安全感呢?好多媽媽都在困惑,為什麼會這樣子啊,明明我天天陪著他啊?

    早在他們看醫生之前,我就跟她說過這個問題。她當時嗤之以鼻,很多媽媽在沒有重視這個問題之前,都覺得孩子的安全感就是“矯情”,甚至嫂子還覺得,多打幾次就沒事了。

    在孩子0~3歲時,幾乎天天都離不開媽媽的,在他們心裡,你是被放在第一位你的。但是作為媽媽的你在做什麼呢?我們總以為陪伴孩子就是待在孩子身邊,讓他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就行了。

    其實我們對孩子的陪伴,應該是參與他的成長,分享他的快樂,安撫他的情緒,在他需要幫助和分享時,你願意幫助他,對他感興趣的事情表現出濃厚的情趣。試想,如果孩子興沖沖的拿著剛剛畫好的畫等著你表揚,你卻在一邊忙別的事情甚至是玩手機,而對他引以為傲的畫毫無興趣,孩子會怎麼樣?

    對孩子的關心並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讚許、依靠、需求和陪伴。

    那些覺得無法感知孩子的需求,甚至對孩子的需求給予錯誤迴應的媽媽們,不僅僅要多陪陪孩子,而是應該更用心得去陪陪孩子。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總是表現出煩躁的樣子。

    其次就是多關注孩子的成長。要知道作為一個合格的媽媽,關注孩子的成長是最基本的。

    最後,讓我們學著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只有你真正成為孩子的朋友,他才會願意跟你分享他成長中所有的喜怒哀樂。

  • 20 # 十八線mama

    我們就在孩子身邊,心卻離孩子那麼遠,現在這種情況確實很普遍的。不過,這種現象可能原因卻並不相同。

    我覺得對於有些爸爸媽媽來說,雖然每天都在陪伴孩子,但是心卻沒有在孩子這裡,比如說,有些媽媽可能是在做微商,有些爸爸可能工作忙,可能他們在陪伴孩子的期間,一直不停接打電話收發微信,這樣就完全沒有辦法融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沒有辦法建立起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互動。比如說,有些家長把孩子交給了動畫片等等電子保姆,自己追劇或者玩遊戲,孩子大人各自幹各自的事,互不打擾,家長甚至都不知道孩子看了什麼動畫片,那麼自然沒有辦法融入到孩子的生活當中了。

    而對於有些爸爸媽媽而言,他們可能清楚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他們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甚至成為一百分媽媽一百分爸爸,甚至為了孩子而沒有了自我,但是,付出了這麼多,又怎麼不求回報呢?他們可能會期待孩子更聰明,更懂事,可能會對孩子有更高的要求,他們可能會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向孩子要反饋,而不是去體察孩子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上面。他們可能缺乏同理心,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做孩子時單純的想法了。

    因此,如果父母想要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體察到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那麼要做到的,首先在於,有足夠高質量的陪伴。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家長一心一意陪伴孩子,是體察孩子需求的基礎。同時,父母夜晚,放平心態,不能因為成人世界的焦慮,而對映到孩子身上,而應該多想想自己的曾經,想象一下自己小時候的想法,換位思考,和孩子建立起同理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個月寶寶可以試著給她吃輔食嗎,比如蛋黃或者米粉?就吃一點點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