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泥人161
-
2 # 啊金簽名設計手寫語錄
武大郎的死太不應該了,當然他的死因與潘金蓮給他戴綠帽子有直接關係。其次,鄆哥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有鄰里的嘲笑等等。還有人說武大郎的死與武松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番。看看武松需要為武大郎的死負責?
武大郎一個賣燒餅的,且本身就是一個患有侏儒症的殘疾人,可以說娶得潘金蓮這樣的美女是來世修來的福分!但總是事與願違,由於潘金蓮的名聲,從清河縣搬到這人生地不熟的陽穀縣,原以為可以過上好日子可又發生了潘金蓮出軌這件事。一般人也確實忍無可忍。我們且來分析一下:
從《水滸傳》中關於這一部分的描寫整體來看,武松的責任肯定是有的,但微乎其微!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單單隻分析人物性格,還應從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來說:
潘金蓮本是一個不肯依附於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寧願嫁給武大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做家務,每天都等待著武大郎賣燒餅回家,日子過得還可以。從此來看潘金蓮是個貞潔烈女,居家必備家庭主婦。但是一切都在武松的到來,打破了平衡。武松的出現,說實話勾起了潘金蓮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慾火,不過碰巧熱臉貼在冷屁股上,熱情碰上了武松的冷酷無情,導致潘金蓮的慾火無處發洩。就有了後來出軌西門慶一說。
水滸傳原著第二十四回:“那個大戶以此恨記在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從此處可以看出潘金蓮或許又不是貞潔烈女,只是張大戶為了報復潘金蓮!
那潘金蓮是因為被武松拒絕了,所以才變得放蕩的嗎?其實在《水滸傳》中是這樣描寫的:“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裡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裡薅惱。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
可以看出武松是個睿智的人,一切都想到了。他考慮的問題,幾乎是沒有失誤。可以說武大郎的死給他沒關係,如果非要給他扣個屎盆子的話,那就只怪他太優秀,如果是個窩囊蛋,西門慶與潘金蓮也不會如此懼怕他了!話說武大郎的死是由眾多的因素造成的,但絕對與武松有關!
-
3 # 子馨物語
我也這麼認為!典型的直男癌!武松明知潘金蓮和武大郎不匹配,感情不和,勾引自己遭拒絕不成,哥哥不是對手,日後必有隱患。卻總是一走了之,迴避矛盾。之前武松惹了禍,就是一走了之,害哥哥替他坐了半年牢,差點沒丟了性命。可見,武松只是個圖自己痛快,不顧親人死活的莽夫。這樣導致家破人亡,武大郎被毒死,潘金蓮被武松殺死復仇,西門慶被鬥殺。武松被逼上梁山。該如何避禍呢?
我有幾個方案可選:一,武松與潘金蓮兩情相悅,共同侍奉武大郎。潘金蓮若貪圖富貴,為什麼會拒絕八十歲老頭張大戶納妾,熬死了豈不是有財產分?她只是想找一情投意合的郎君,對武松一見鍾情,而武松對潘金蓮也有心有情,只是礙於倫理不好顯露。
二,武松既然無法不顧倫理道德,認為嫂子水性楊花,何不趁早解決隱患,叫哥哥休了她,任從改嫁?非要釀成大禍,武大郎之死是可以避免的。
不知一切若能重來,武松願意選哪個方案?
-
4 # 太行山下小小強
我認為武松是有責任的,說是主要責任也不為過,因為潘金蓮和西門慶,以及王婆,就是害怕武松,才對武大郎痛下殺手,假如沒有武松這個威脅,他們或許會採取其他的辦法。
但是這句話要是放在今天,似乎不是很合適,因為武大郎是武大郎,武松是武松,就算是親兄弟,你也不能干涉人家的事情。
但是放在古代就不一樣了,俗話說長兄如父,在武松的眼裡,武大郎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既然這樣,怎麼能讓長兄“戴綠帽子”,肯定要討一個公道出來。
何況武松還是一個“莽夫”,武功很高,性子剛烈,根本不是可以談判的主。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武大郎永遠不要說話,只能毒死。
當然,在這裡面主要看武松怎麼去選擇?其實武松應該知道,潘金蓮其實不適合當他的嫂子,他可以用他自己的“武力”,去讓武大郎和潘金蓮離婚。
只要他們兩個離婚,後面發生啥事情,都和武大郎沒關係了。
武大郎依然可以快樂的賣燒餅,然後找個能一起過日子,好好的經營自己的生活,豈不是更加美好。
但是武松並沒有選擇這麼做(當然,畢竟那個當弟弟的,也不希望自己這麼漂亮的嫂子,強迫人家離婚,這對武松來說,有點難)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武松可以和當地的紳士地主結交,給自己的大哥武大郎編制一個保護網,平時沒事的時候,多去和這些人喝喝茶,聊聊天。
這樣,這些人就會明白,武松這個人也不是一個暴脾氣,有事情都可以商量。
就算同樣是“武大郎捉姦成功”,這些人也不會想著把武大郎弄死,而是等武松回來,大家有事都好商量,畢竟沒死人,況且這也不是什麼大事。
但是武松同樣沒有這樣做(因為這不是武松的性格,要是武松也變成,能和官場紳士的人和和氣氣,這那裡還是武松,這就是高俅了)。
總結:所以說,武松的性格和行事方法,基本上是把武大郎給“逼”的沒有活路了,但是委曲求全,又怎是梁山好漢?大家說對吧! -
5 # 大了七歲的與你i
我認為,武大郎的死根本原因還是自我認識不足,我們都知道,潘金蓮和武大郎的這段婚姻是因為張大戶的老婆亂點鴛鴦譜造成的一個鬧劇,她就是想把潘金蓮嫁給天下最矮最醜的人,以此來懲罰潘金蓮。她的目的達到了,可是武大郎卻因此一步步走上了絕路。
因為他們的婚姻極不相配,所以被世人在背後指指點點是常事。女人麼,本來已經認命了,可是經不起別人另類的眼光,慢慢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最終在王婆的安排下和西門慶做下了苟且之事。潘金蓮婚內出軌,還聯合姦夫西門慶謀殺親夫,武松回來後惱羞成怒,先斬後奏,一連串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從一個公務人員變成了殺人犯,被髮配,從此人生髮生了鉅變。
其實,這段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要是武大郎稍有自知之明的話。
首先,按照武大郎的自身條件,根本配不上如花似玉的潘金蓮。如果武大郎在一開始就認清這一點的話,那麼他便不會接這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俗話說,醜妻是福,美妻是禍。天生麗質的潘金蓮怎麼可能老老實實、心甘情願地和五短身材的武大郎長相廝守。可惜武大郎認不清現實,還是把潘金蓮娶回了家。
其次,武大郎做事不過腦子。在得知潘金蓮出軌的訊息後,武大郎沒做任何準備,也沒有輿論造勢,便風風火火地捉姦去了,奸是捉到了,可接下來呢?你能把姦夫淫婦怎麼著?結果是被西門慶一腳踢成重傷,真是應了那句話,賠了夫人又折兵。
最後,武大郎被打後在家養傷,就不該嘴賤,以弟弟武松要挾潘金蓮,這才引來殺身之禍。本來武大郎在家養傷就是了,他卻以其弟弟武松的名義要挾潘金蓮,潘金蓮把武大郎的話和姦夫西門慶說了,這才下毒殺死了武大郎,你看,這不是作死的節奏嗎?
但是,武大郎之死,武松也脫不了責任,做事沒過腦,大哥的條件跟嫂子的條件完全不匹配,大哥看不清,作為兄弟的在那個時期就應該看清楚,勸導哥哥,爭回面子就行,所以,作為一個人,一定要認清現實。不屬於你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要,包括你降服不了的人,駕馭不了的物,享受不了的財。如果不知死活拿了,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
6 # 海海文化閒談
有人說,武松對武大郎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認為這種說法未免過於荒謬。
首先,武松拒絕潘金蓮說明武松是大義、正直之人,不應將後來潘金蓮殺夫的責任歸咎於武松。
有人認為,如果武松沒有拒絕潘金蓮,那麼潘金蓮就不會紅杏出牆,也不會有後面的殺夫這一出。這就是典型的詭辯,這相當於是在為殺人犯辯護,就像前幾年新聞上報道的連環殺人犯,他因遭到一位女性的拒絕,從此對所有女性恨之入骨、瘋狂報復,我們不能說發生這一系列的慘禍的罪魁禍首,是最初拒絕他的那位女孩。拒絕或者接受對方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人權。其次,武大郎是直接死於潘金蓮和西門慶之手,王婆是幫兇,武松對此會毫不知情。
潘金蓮對武大郎早就心生不滿、愁腸百結,又遭武松拒絕,更是憂愁煩惱、抑鬱不快。恰逢此時,西門慶看中了她的美貌,在王婆的牽線搭橋下,兩個人很快暗通曲款。後被武大郎發現,用武松來威脅潘金蓮。潘金蓮一怒之下與西門慶設計害死了武大郎。針對這樁慘禍,外出的武松毫不知情。最後,武松並非武大郎的監護人,對武大郎的死並無責任。
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他雖然身材短小、面貌醜陋,但是並非智力缺陷之人,武松也不需要對他盡到監護的責任。因此對於武大郎的死,武松沒有一絲絲責任。綜上所述,武松對於武大郎的死毫無責任。說武松對武大郎之死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言論,無異於為犯罪分子開脫,存在是非不分之嫌。 -
7 # 樂遊聞
答:
武松對武大郎之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種說辭是相當不合理的。以現實的個人感情來說吧,一家人裡面,誰不希望自己的哥哥、弟弟,找個漂亮養眼,又能吃苦,勤勞好作的媳婦?再說武松從小是武大拉扯養大的,雖是兄弟,但在武松內心裡,哥哥猶如父母,可見其感情之深。雖曉嫂嫂有點不軌,但又怎麼可能撮合哥哥休了金蓮另娶合適的呢?
要怪只能怪金蓮紅顏命薄,被迫嫁了個奇醜的夫君。還怪當時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思想作孽。試想,美與醜本身就是互相對立矛盾的,金蓮又怎啃甘心和大郎一輩子白頭到老呢?再說大郎又沒錢沒勢,生活也艱苦。
所以俗話說得好:女人不能太缺錢、太窮,只可富養。何況金蓮還是個絕色女子。出軌是在所難免的,就算是沒有西門慶,也會有東門慶、南門慶的。只能說金蓮不要害了武大郎,爭取讓大郎給個一紙休書,可能會是另外一種結局。你說金蓮之死能怪武松嗎?!
不請自來。見笑了
-
8 # 大梁門主
大朗之死武松何責 ?難道叔嫂亂倫就能保大郎一世平安了嗎?要是這樣武大不被西門毒殺,自己也會毒死自己,無臉為人,成全兄弟是他最終的結局。若論責任,潘王西門自不必說,大郎責任不小,三寸釘能釘的住美如花嗎?若同情弱女,休了她,還她自由,才是君子作為,貪豔戀美,虛榮作怪,才是殺身之禍的根源。
武松正人君子,心淨無邪,不違倫常,無愧於心,無悔於情,大郎之死,二郎無責。
-
9 # 放下179008620
有人在胡說,如果你是武松,你會和你嫂子幹一些偷雞摸狗的事嗎?有些事情不要總是聽人說,要自己理解,懂得換位思考……
-
10 # 花冠草
武大郎娶潘金蓮,已經為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一個明豔動人,婀娜多姿的大美女,嫁給一個身材矮小,相貌猥瑣的男人,且多年末見下一代出生。由此可見一斑:武大郎從生理上,也不能滿足一個少婦的情懷!
於是,悲情人物出現:一根寸窗竹棍,落下敲擊了當地一霸,且風流倜儻的西門慶!此時,註定不是悲劇也悲劇要發生:大美人入風流人物法眼,豈能逃脫其手?
於是,王乾孃出現,推波助瀾,成就了悲劇的高潮:武大身死,武二復仇,生命的毀滅,鮮血染紅了憤怒的殘陽。於是,武松已推上悲情之路!
武大的悲劇在於,不該娶了個不匹配的媳婦。潘金蓮的悲劇在於,風情萬種,對感情的更高渴求。而這一切,則源於武松:相貌堂堂,俊朗英武,孔武有力,打虎英雄,名聞爾遐。自古是美女愛英雄。偏偏英雄不解風情,固守本源,。這對於風情萬種的潘金蓮大美女,是一種精神及肉體上的雙重摧殘!於是,由愛生恨,由恨而報復性地轉投了西門的溫暖懷抱,演繹了悲劇的慘然到來。
這種悲情,這時代繼續上演:哪個有血性的男人,在得知自己的愛人,婉轉承歡他人身下?愛恨情仇,釀出的血案,又有多少?人類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世界,豐富的背後是多姿多彩。男人基於女人,獻殷勤、投其好、不惜卑躬屈膝,只圖一歡!西門慶是,潘金蓮是,王婆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金錢一歡!
-
11 # 童童讀史
我同意這種觀點,竊以為武松對武大郎之死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西門慶腳踢武大郎心窩致其臥床不起,王婆提議策劃毒殺武大郎,潘金蓮下毒藥害死武大郎,事實確鑿,三人聯手製造了武大郎的慘案無可置疑;但武松的出現及後來的所作所為,客觀上促成了哥哥的死亡,也是有依據的。
01 武大郎與潘金蓮不相配的婚姻,是慘案發生的重大隱患《水滸傳》裡的武大郎,人雖善良,但“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的缺憾,就是現在娶個媳婦比登天都難,除非腰纏萬貫,可他偏偏只是一個草根人物,沿街叫賣炊餅的小商販而已,天天被城管追來攆去,沒有事業可言。
陰差陽錯,這個“三寸丁谷樹皮”卻娶了“頗有些顏色”但“為頭的愛偷漢子”的潘金蓮,這就為日後武大郎的悲劇埋下了隱患。
02 武松的粗心大意,主觀上沒能防患於未然武松的出現,讓本已安分下來的潘金蓮動了春心。但在武松看來,叔嫂之間這樣的醜事,是“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這想法沒錯,但武松處理得卻很不妥當。
首先,武松應該跟哥哥說明情況,哥倆商量個解決辦法:要麼武大郎多個提防心眼,好好看管妻子;要麼“離婚”,一紙休書解決問題。
武松一則不聲不響,對哥哥的幾次詢問都沒有任何解釋,錯過了從根源上解決事端的最佳時機;二則,武松出差,沒有對兄嫂之事放在心上,沒做必要的防範安排。既沒提醒哥哥,自己又沒采取暗地保護措施,如派個手下經常到哥哥家裡照應一下,武大郎端不會招致橫死慘劇。
03 武松的名氣與鬥狠性格,客觀上促成了慘案的發生武松乾的最下策的一件事,就是臨行前在潘金蓮在場時對哥哥說的那番話:
“如若有人欺負你,不要和他爭執,待我回來,自和他理論。”死心眼的武大郎,無緣無故被西門慶踢傷,躺在病床上念念不忘的就是要讓弟弟給自己出氣,無意間為自己敲響了喪鐘。
武松早對嫂嫂進行過暴力恐嚇,王婆、西門慶、潘金蓮自然知道打虎英雄武松的厲害之處,都對武松噤若寒蟬,充滿恐懼。武大郎迷迷糊糊不經意地念叨,引起了三人警覺,“不得已”策劃實施了謀殺案。
04 結語武大郎死於由王婆教唆、西門慶提供毒藥、潘金蓮實施的“謀殺案”,闆闆釘釘,鐵案一樁。但武松的粗心、疏忽和魯莽,對哥哥武大郎之死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武松本可防患於未然的,假如他能像魯智深那樣粗中有細的話,哥哥之死不是不可避免的。
不知最終武松意識到沒有,一心一意保護武大郎,武大郎卻因他而死,現實生活就是這般殘酷。
-
12 # 溪源影視
武大郎的死太不應該了,當然他的死因與潘金蓮給他戴綠帽子有直接關係。其次,鄆哥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有鄰里的嘲笑等等。還有人說武大郎的死與武松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番。看看武松需要為武大郎的死負責?
武大郎一個賣燒餅的,且本身就是一個患有侏儒症的殘疾人,可以說娶得潘金蓮這樣的美女是來世修來的福分!但總是事與願違,由於潘金蓮的名聲,從清河縣搬到這人生地不熟的陽穀縣,原以為可以過上好日子可又發生了潘金蓮出軌這件事。一般人也確實忍無可忍。我們且來分析一下:
從《水滸傳》中關於這一部分的描寫整體來看,武松的責任肯定是有的,但微乎其微!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單單隻分析人物性格,還應從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來說:
潘金蓮本是一個不肯依附於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寧願嫁給武大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做家務,每天都等待著武大郎賣燒餅回家,日子過得還可以。從此來看潘金蓮是個貞潔烈女,居家必備家庭主婦。但是一切都在武松的到來,打破了平衡。武松的出現,說實話勾起了潘金蓮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慾火,不過碰巧熱臉貼在冷屁股上,熱情碰上了武松的冷酷無情,導致潘金蓮的慾火無處發洩。就有了後來出軌西門慶一說。
水滸傳原著第二十四回:“那個大戶以此恨記在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從此處可以看出潘金蓮或許又不是貞潔烈女,只是張大戶為了報復潘金蓮!
那潘金蓮是因為被武松拒絕了,所以才變得放蕩的嗎?其實在《水滸傳》中是這樣描寫的:“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裡有幾個奸詐的浮浪子弟們,卻來他家裡薅惱。原來這婦人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愛偷漢子”這句話說在這以前潘金蓮就是放蕩成癮,在清河縣以偷漢子聞名。所以無法在清河縣居住下來,所以就有了後來搬到陽穀縣的那一段故事了!潘金蓮再見到武松時內心描寫是這樣的:“那婦人……自心裡尋思道:“武松與他是嫡親一母兄弟,他又生的這般長大,我嫁得這等一個,也不枉了為人一世……說他又未婚娶,何不叫他搬來我家住?不想這段姻緣卻在這裡。”
這潘金蓮一手的好算盤,情場老手啊!但她又怎知碰到了一個燙手的山藥。不怪別的,要怪就怪作者把武松寫得那麼完美!
況且在當時那個社會背景,長嫂是母親一般的存在!況且當時的背景如果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劇情有點太狗血了!武松劈手奪來,潑在地上,說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把手只一推,爭些兒把那婦人推一跤。”這是書中對武松第一次回家的描繪,等到武大郎回家她還惡人先告狀:
“爭奈武二那廝,我見他大雪裡歸來,連忙安排酒請他吃,他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
武大郎告於武松,武松也是一句話都不說,氣呼呼地走了。
武大郎一正宗的怕媳婦的主,一提到離婚武大郎就慫了!如果武松一直保持沉默還好,可要在即將遠行的時候,偏偏又刺激了嫂嫂潘金蓮下把:“嫂嫂是個精細的人,不用武松多說……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這話一出明白的罵人的,意思也就是說嫂嫂要管好自己!
其實武松臨走之前告誡過武大郎:如果發生了什麼事,等我回來再算賬。武大郎沒聽,結果命送黃泉了。
可以看出武松是個睿智的人,一切都想到了。他考慮的問題,幾乎是沒有失誤。可以說武大郎的死給他沒關係,如果非要給他扣個屎盆子的話,那就只怪他太優秀,如果是個窩囊蛋,西門慶與潘金蓮也不會如此懼怕他了!話說武大郎的死是由眾多的因素造成的,但絕對與武松有關!
-
13 # 文化愛好者龍燊
武松對武大郎的死沒有任何責任。
評價過去的人不要以現在的道德觀念為標準,因為社會環境不一樣道德觀念也有很大差別,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也是不相同的。
按照當時的道德觀念西門慶和潘金蓮偷情這已經違反了人倫道德。西門慶作為紈絝子弟這樣的事肯定做不過不少,但是他為什麼要治武大郎與死地,只是因為怕武松那是不可能的,對於有錢有勢的西門慶來說,武松只是個小小的都頭,即使是打虎英雄,但他現在也是官府的人受朝廷官員的管制。主要原因是西門慶想長期佔有潘金蓮,但是又討厭麻煩,也不想名譽受損,武大郎的死活在他眼裡不值一提花錢打點一下就行了,要是事情敗漏,不但自己要被人指點想要被武大郎武松兩兄弟糾纏,所以長痛不如短痛不如直接殺了武大郎。
武松如果不出現,可能潘金蓮跟西門慶會更肆無忌憚,武大郎仍然難逃一死。
-
14 # 雲中之筆
雲中答題,相互學習。
水滸中,對於武大郎的死,兄弟武松是否應承擔責任?
雲中的看法是沒有責任。為什麼這麼認為呢?聽雲中緩緩道來。
武大郎,清河縣人氏。長的是面目醜陋,身材不滿五尺,人送外號“三寸丁谷樹皮”。然俗話說得好“傻人有傻福”,武大郎喜從天降的娶了一個分文未花的貌美媳婦潘金蓮。
真是羨煞眾人,因武大郎憨厚老實生性懦弱,常有一些潑皮無賴上門滋擾生事,後大郎帶妻子金蓮輾轉他鄉,搬到了陽穀縣紫石街賃房居住。
大郎日日早出晚歸,賣炊餅養家餬口。妻子金蓮迎來送往打點家務,日子平平淡淡倒也相安無事。一天金蓮在家準備晾曬衣物,不慎將竹竿落下,砸中一過路人,一切由此而起。
這人複姓西門,單名一個慶字。乃當地一落魄財主,後經營藥材賺了大錢,勾結官府整日花天酒地。那日無意中看見了金蓮,貪圖其美色,日日來對面的茶館消遣。
殊不知心思早已被茶館的主人王婆看穿,於是兩人利益勾結密謀毒計,用賊喊捉賊將金蓮來了個甕中捉鱉。後東窗事發,又恐武松歸來知曉真相報復,一不做二不休,指使金蓮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
這就是武大郎被害的前因後果。
武大郎因身材短小,存在先天生理缺陷,與潘金蓮是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就是不能進行正常的夫妻生活。
而潘金蓮原本是大戶人家的侍女,被主人看上有意納妾,因主人之妻霸道兇悍,對此懷恨在心將怨氣撒在了金蓮身上,於是,打著替金蓮尋找婆家的好意,暗中則將金蓮許配了又醜又矮的武大郎。
而這其實是金蓮命運悲劇的開始。對此,金蓮一個弱女子又無法左右。大郎除了憨厚老實,其它作為一個男人的標準都不夠格。如果當時不是主人之妻撒氣,金蓮絕對不會嫁給大郎。
大郎在鄆哥的幫助下,將金蓮與西門慶捉姦在床。被西門慶飛起一腳踢到在地,口吐鮮血一病不起。臥床中大郎曾央求金蓮,你若好生服侍於我,待病好後你們的事我只字不提,如若不顧及我,等我兄弟回來,定然不會放過你們。
從語氣中,可以聽出大郎之言句句真誠,本來有回頭之機的金蓮,為什麼不聽丈夫垂危之言,仍然要前去與西門慶相會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面對一個各方面無能的丈夫,敢問世上有幾個女人,能把持的穩如磐石巋然不動呢。
尤其剛剛偶得了新歡,而武大郎又並不是她的舊愛。為武大郎灌下毒藥,對於潘金蓮來說,是迫不得已也是走投無路。不要說金蓮淫蕩,一個正常女人的正常需求,怎麼被世人渲染的如此不堪呢?
武大郎的死,是西門慶的有意勾引與故意傷害,是背後王婆的操縱與攛掇,當然從案件來分析,金蓮作為行兇人,固然也是難逃其責。
整個案件的全程經過,貌似武松並沒有參與其中,那麼不可推卸的責任又從何說起呢?
武松因景陽岡打虎,與大郎異鄉相逢。因父母早亡,大郎將兄弟武松撫養成人,武松向來待兄長如父,如果說大郎被害,其中有武松的責任也說不過去。有意而為之,憑武松的處世為人定然沒有那個可能。
那麼對於問題中的質疑,又是出自何處呢?
武松與哥哥大郎相逢,歡喜自不必說。忙邀其家中,也是在這個時候,武松遇見了嫂嫂潘金蓮。原文中描述,武松是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簡單的行禮中,可以看出武松對嫂嫂的尊敬,以及哥哥大郎在武松心中的位置。
而金蓮初見武松原文這樣描述:
武松與他是嫡親一母兄弟,他又生的這般長大。我嫁得這等一個,也不枉了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樹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氣。據著武松大蟲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氣力。說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來我家裡住?不想這段因緣,卻在這裡!
如果將武松不順從嫂嫂這一點,說成是潘金蓮日後出軌,甚至是造成武大郎慘死的原因,也真有點玷汙頂天立地的打虎英雄了。
面對金蓮的有意挑逗,武松厲聲呵斥:
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把手只一推,爭些兒把那婦人推一交。武松睜起眼來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再來休要恁地!
從原文描述中,武松的言語與舉動沒有絲毫差錯,是合情合理的。
再次去兄嫂家中,武松是臨行前的告別。囑咐大郎遲出早歸生意減半,緊閉門窗省卻是非。並對金蓮說:
嫂嫂是個精細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說。我哥哥為人質樸,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壯不如裡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甚麼?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
如果說這段臨行前的叮囑,斬斷了金蓮起初見武松的所有念想,言語上有旁敲側擊抑或指責激怒了金蓮,倒還勉強說得過去。但這也著實難與武大最後的被害聯絡到一起。
原文中,也就這兩次武大與兄嫂的見面與對話。所以也只能從這兩點上,去推斷武松是否要為哥哥的死承擔責任。而綜合上述兩點分析,其中又與武松毫無瓜葛,所有的行為與言語都在常人的情理之中。
還有一點,原文也有描述,就是武松在家的時候常醉酒打架,惹得武大提心吊膽。而武松最後離家出走,也是為了哥哥著想。所以不論從那一點看,大郎最終的結局,與武松是沒有關係的,更談不上承擔責任。
武大郎之死的真正原因,從意外之喜娶了金蓮就已經開始了,兩人驢唇不對馬嘴的婚姻是潛在的隱患。家庭不和諧的因素是造成大郎被害的致命漏洞。
而這個漏洞不是從清河縣搬到陽穀縣,換一個地方就可以彌補的。
再一個,就是武大郎自身的缺點,天生的膽怯懦弱,沒有弟弟武松一般的拳頭,連自己都無法保護何談他人。而武大郎就是再矮小,武松也不能時時別在褲腰帶上。要知道臉面不分高低,尊嚴沒有強弱。
最後,武大郎的死也是當時官商勾結腐敗不堪的社會造成。像武大郎那樣的人,在那個社會很難存活,就是沒有西門慶,也會有東門慶,沒有王婆也會有張婆李婆,武松那般強硬的拳頭,也幾次差點遭人陷害死於非命,何況武大郎乎!
-
15 # 洗雲忘言
武大郎的死,是除了潘金蓮、西門慶和王婆我們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他的死其實是姦夫淫婦謀害的結果,如果把他的死推到武松身上,我覺得是非常沒有道理的。
首先,淫婦潘金蓮勾引武松在先。有一種說法,說如果武松從了潘金蓮,不就什麼事情都沒了?這簡直不可理喻。試想武大郎如果知道作為打虎英雄的親兄弟跟自己老婆有染,豈不生不如死?再者說,在這種情況下,你如何能保證武大郎就不死呢?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武大郎從小辛辛苦苦把弟弟武松拉扯大,雖然個子矮,但是是一個非常愛面子的人,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有一天他知道這個事情,他一定會和鄆哥一起來捉姦,緊急的時候武松想走他又牢牢抓住不放,武松一著急一失手就會打死他。畢竟是打虎英雄的鐵拳,沒準還會搭上鄆哥的性命。這樣就更不好。
其次,還有一種說法,武松應該提醒武大郎,或者應該對潘金蓮實施一些控制措施,以防止她紅杏出牆,而發生最後的謀害親夫事件。這種說法我覺得挺不負責任的。潘金蓮一開始挑逗武松,武松委婉的拒絕了。並且,搬離了武大郎的家,回到縣裡衙門裡住。並且再也很少回到武大郎家去。武松的這種做法,是非常君子的,非常得體。而且時候武松也委婉的提醒了武大郎,但是武大郎自己對此卻渾然不覺。武松是不可能進一步對潘金蓮做些什麼的,因為宋朝非常講究禮法,長兄為父,兄嫂就跟母親的地位一樣。而且潘金蓮是表現了對武松的好感,說明她是水性楊花之人,但在其他婦德方面,暫時,並沒有風言風語。所以在這個時候,武松是不可能主動監視潘金蓮的。派人主動監視自己的嫂子,這本身就是一種失禮的行為,而武松平時公務就那麼忙,江湖兄弟又那麼多。所以,在這方面,武松其實是一個思維非常縝密的人,也沒有不合適的地方。
第三,武松是不是應該儘快的娶個媳婦,並且讓他媳婦經常的跟潘金蓮廝混在一起,這樣,就等於對潘金蓮起到了監視的作用,並透過武松和自己媳婦的恩愛表現,從婦德上感化潘金蓮呢?這個問題,我相信武松思維這麼縝密,肯定不是沒有思考過。但歸根結底,這件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相信武大郎肯定是很想盡快給他兄弟娶個媳婦的,但是武大郎卻從來沒有提過,錢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從武大郎也絕口不提這件事來看,武松娶媳婦一定是有不方便或者不能之處。也許武松是練武之人,他練的是童子功不好破。或者武松歷史上有過心靈的創傷還久久沒有彌合,或者武松存在性格上的缺陷,無法跟女人溫情長久。但話又說回來,即使武松娶了一個媳婦,她長久跟潘金蓮廝混在一起,往往不是她影響潘金蓮,而是潘金蓮影響她,因為人由奢入儉難難,由儉入奢易,如果武松媳婦長得漂亮點,沒準被西門慶一鍋端了也未可知
那麼,武松在這件事上,真的一點責任也不用負嗎?如果他沒有責任,也許他就不會那麼羞憤難當,急著殺死西門慶和潘金蓮,還有王婆。從一個細節上看,武松也當面提醒過武大郎有關潘金蓮的婦德問題了,進一步深說,已經不放便了,但是,武大郎有一個好朋友鄆哥,他為什麼不直接囑咐一下鄆哥這個事情呢?讓鄆哥平時多照料一些,多觀察一些,多打聽一些,有什麼風聲及時通報一下。鄆哥幹這種事情肯定是很在行的。武松後悔就後悔在這個細節,當然,這個只是一個細節,不會對結局有大的影響。我們看,武松也並沒有讓他手下的兄弟多跑跑,觀察一下情況。主要是潘金蓮只是向武松表現了勾引,但並沒有在外面有任何不好的婦德的說法。所以畢竟是自己的嫂子,是家裡內部的問題,如果這個時候去託一個外人,實際上是不合適的,也很不好意思。這件事其實是一個兩可的事情。
所以以潘金蓮這樣一個人,她紅杏出牆是早晚的事,這件事本身就是武大娶了潘金蓮的不幸。娶媳婦一是要門當戶對,二是要看準人。所以武松處身期間,應該是多有難處,很難說武大郎被潘金蓮害死,武松有責任。
-
16 # 上頭派掌門
在清河縣時,潘金蓮便跟一幫浮浪子弟勾三搭四,武大郎被逼無奈才搬到了陽穀縣。小小的陽穀縣城能有幾條街道,武大郎家中的美豔妻子早就在風口浪尖上了,西門慶又是縣裡有名的財主和色狼,因此即便沒有武松,西門慶和潘金蓮也會勾搭在一起。
如果不是鄆哥慫恿,不是有武松在背後撐腰,武大郎根本不敢去捉姦。憑西門慶的實力,要從武大郎手裡搶走潘金蓮——其實也不能說“搶”,潘金蓮的身心已經是西門慶的了——簡直易如反掌,真的沒必要弄死武大郎。有了武松的存在,西門慶和潘金蓮要想做長久夫妻,就只能除掉武大郎。
然而,放著姦夫淫婦我們不去批判,放著王婆我們不去責罵,反而去追究武松的責任,多麼可笑!多麼無聊!
武大郎五短身材,相貌醜陋,身無長技,老實巴交,家裡又窮,受盡了欺負和白眼。幸好,他有一個英雄非凡的弟弟,打死了猛虎,還當上了陽穀縣的都頭。他又陰差陽錯地娶了一個美貌妻子,倘若事情就此終結,武家人說不定真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可惜,老天從沒想過要厚待武大郎,世道也沒打算要放過武大郎,潘金蓮更是從來都沒有安分過。癩蛤蟆接住了天上掉下來的天鵝肉,怎麼捨得鬆口?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婚姻原本就是個悲劇,結果在悲劇的土壤里長出了更大的悲劇。
不管怎麼說,武大郎的媳婦是光明正大娶回來的,為了維繫婚姻,武大郎忍辱負重,直至被人害死。武大郎也想活出個人樣,也想做個真正的男人。武松呢,他一心保護哥哥,何錯之有?有能力難道也是錯?
我們往往只記得武大郎很可憐,其實武松也很可憐:逃過了刑法,忍受了冷眼,虎口逃生的他只想找到哥哥,保護哥哥,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後來哥哥慘死,武松不再相信任何人,身體裡的魔性開始潛滋暗長。
-
17 # 阿財姐姐
要較真的話,關於武大郎之死,武松是要負點責任的,但要說武松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則是太冤枉武松了。
為什麼說武松要對武大郎之死負點責任,但並不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呢?我們先來梳理一下關於武大郎之死的脈絡。
眾所周知,武大郎之死的直接兇手是潘金蓮,是她用一碗毒藥灌了武大郎,又用被子悶在武大頭上,致使武大一命歸西。背後策劃者則有王婆和西門慶,三人組成了一個小小的犯罪集團,分工明確,下手穩、準、狠。等武松出差回來後,武大死亡已是既成事實。
潘金蓮為什麼這麼恨武大郎?不顧夫妻情分,一定要致他於死地?根本的原因在於兩個人實在太不般配了。一個心靈手巧的美麗女子,被迫嫁給一個性格懦弱、到處受人欺負的男人,可怕的是,這個男人是一個”三寸丁枯樹皮“,從性格到外貌,都無法讓人滿意,何況是心高氣傲的潘金蓮?如果不是她得罪了想染指她的張大戶,也不會被羞辱嫁給武大郎。這是潘金蓮一切不幸的根源。
應該說,在武松出現以前,潘金蓮雖然瞧不上武大,但嫁雞隨雞,她和武大的日子還是能湊合著過得下去的。但武松一出現,潘金蓮的心理立刻失衡了,或者說,她心動了。畢竟,任哪一個正常的人看到充滿男子氣概的武松,也會下意識地看輕軟弱醜陋的武大郎。潘金蓮動心了,也開始用言語和行動撩撥武松。
至此,潘金蓮邁出了實質出軌的第一步,她可不管武松和武大郎的兄弟情,如果被她這麼撩撥一成功,他們兄弟倆該如何自處。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是武松的出現給了潘金蓮最直接的刺激和機會,也給武大的悲劇埋下了一個伏筆,所以,我們說武松要負上那麼一點責任。
但是,武松對此是毫不知情,更加不可能主動配合嫂嫂的勾引。他對潘金蓮的舉動是惱怒兼鄙視的,不但立刻掐斷了潘金蓮的不軌念頭,還精明地預料到了她的輕浮很可能會給武大招來災禍。於是,他立馬搬出了哥哥家,還趕緊正告哥哥武大,注意嫂嫂的行為,看好門戶,避免惹禍上身。如果不是他奉命出差,離開陽穀縣城,事情往後的發展應該是另一幅樣子。但是,說巧合也好,說武大命該如此也好,不放心哥哥的武松必須要離家出趟遠差、長差。他幫著哥哥為嫂嫂設下的那道防護線,還是出現了裂縫。潘金蓮被武松一番拒絕兼嚴詞教訓,惱羞成怒,只是更加堅定了追尋自己”自由”的心。在這種情況下,風流成性的西門慶一出現,再加上推波助瀾的王婆在其中穿針引線,兩人就順理成章地勾搭在了一起。
這時候,武大的存在就成了這幾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離開武松的保護,面對這幾個心狠手辣的男女,武大就象落入狼群中的羊,沒有逃脫的可能了。
所以說,武大的悲劇,歸根結底是他和潘金蓮的強烈差距,不但導致潘金蓮時時不甘命運的安排,而試圖向外尋求自由,對外來說,“懷璧其罪”,他對著潘金蓮,猶如一個兒童懷抱著滿懷黃金行走在鬧市,根本保不住,還會因此招來禍患。武松的出現,使潘金蓮的“野心”第一次真切地顯露出來,所以說他要負起一起責任,也勉強說得通。但武松也是倒黴,平白惹事上身,他自己並沒有這個主觀願望,反而是想盡辦法維兄嫂的關係。武大的悲劇原因我們在上段已經說過,他的悲劇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真正要對他的死亡負起不可推卸責任的,是潘金蓮和西門慶、王婆這一干人。輪也輪不到武松的。
-
18 # 棲鴻看紅樓
有一定的因素,但不能稱為“責任”。
本來,潘金蓮和西門慶相好,武大郎是管不了的。如果不是鄆哥攛掇,武大郎恐怕根本不會想到捉姦。而被打之後,武大郎也只想求生:“你救得我活,無事了,一筆都勾,並不記懷”。
對於這樣一個怯懦的丈夫,妻子是不必太顧忌的。繼續紅杏出牆也好,乾脆離婚改嫁也好,固然對武大郎有所不公,但至少不會送了性命。
反倒是武大郎的話:“我死自不妨,和你們爭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須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幹休?”給自己的死埋下伏筆:西門慶和潘金蓮怕武松,但如果能讓武松不知此事,就無所謂了。而武大郎只要活著,肯定瞞不過武松。
一個懦弱的、受了欺負的丈夫,一個武力強大的小叔子,這個結合是最不穩定、最容易起糾紛的。這個不穩定,導致了武大郎的被害。
但是,你害了人家哥哥,卻要人家弟弟“負責任”,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
19 # 微光人文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絕對肯定的,畢竟書中以及影視劇中交待的明明白白,西門慶和潘金蓮因為武大郎說出了要將二人的事情告訴武松這樣的話才會在王婆的煽動之下對武大郎痛下毒手,所以武松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頭腦發熱西門慶戀愛中的人智商為0,出軌中的人亦是如此,奸商西門慶也會在出軌潘金蓮的時候智商為了,他當時說了一句頗有男子氣概的話,只是用的實在是不合時宜。
當時西門慶在潘金蓮的石榴裙下竟然說到就是武松來了我也不怕這樣的話,武松何許人也,但是清水縣上的大紅人,人見人愛的打虎英雄,景陽岡上徒手打死大蟲紅極一時。
而西門慶留戀於潘金蓮的美色,說出這樣的話,慾火焚身的潘金蓮按耐不住自己聽到這樣豪言壯語的話頓時酥倒在了西門大官人的懷裡。
二、人面獸心王婆促成潘金蓮和西門慶快速出軌速成的事情,王婆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人物,沒有王婆就沒有他倆的翻雲覆雨,其實從他們出軌的那一刻起,他們的悲劇收尾就已經是必然的了。
除了武松的震懾之外,開茶館的王婆人面獸心,表面上看起來人畜無害,可是先是竭力撮合二者在一起,為他們提供雲雨情場所,最後出詭計陷害死了武大郎。
如果當年沒有王婆的那一句“叔嫂不通問,初嫁從親,再嫁由身”徹底解放了潘金蓮,在一句告訴我兄弟武松之後,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就一命嗚呼了。
三、豪邁忠義武二郎武松在武大郎死亡中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即使沒有武松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第一淫婦潘金蓮在和西門慶在一起之前曾經勾引武松,可是忠義兩全的武松怎會受到這婦人的勾引,因此斷然拒絕。
從這裡就已經說明了根本原因是潘金蓮自身,飯局上西門慶那麼輕輕一撩,潘金蓮渴望的內心便迅速融化。
最後西門慶那句男子氣概的話也應驗了,武松來了,不管怕不怕都要硬著頭皮上了,最後姦夫淫婦噁心媒婆都死在了武松刀下,大快人心。
總若沒有武松,武大郎可能不會這麼快慘死,但是遇到西門慶這樣的地頭蛇,以後沒有什麼好日子可以過,還是要怪大員外把如花似玉的潘金蓮送到了武大郎枕邊。
-
20 # 梺河西
武大郎之死與武松毫不相干,這責任就應當是兇手西門慶,潘金蓮,王婆三人負。
潘金蓮和西門慶,王婆謀害武大郎,武松回來怒殺三人這一段是《水滸傳》裡最經典的情節之一。許多人都覺得對於武大郎的死,武松至少得負一點責任。而有這樣說法的人有認為如果武松接受了潘金蓮乃至成為夫妻,武大郎也不會落得身死的下場;也還有人認為是武松太過於強勢,令那三人懼怕,只有在武松歸家前下殺手,掩埋真相。對於前者我想說武松與潘金蓮結不成夫妻,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怪不得誰。對於後者也完全是無稽之談。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偶然性
先簡略的說一下三人的關係,武松與武大郎是親兄弟,潘金蓮是武大郎的老婆。另外我們還要看看三人的外形樣貌,原文中這樣寫到:
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氣不恁地,如何打得那個猛虎?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孃家姓潘,小名喚做金蓮;年芳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所以很明顯的看出,武大郎與潘金蓮一般情況下是根本不會結為夫妻的,憑潘金蓮的姿色,即使自己只是一個侍女也不會看上武大郎這樣的人。而潘金蓮之所以嫁給武大郎,全是因為原來的男主人纏著她,她向女主人告了狀。男主人懷恨在心,故意不要錢還倒貼嫁妝的把她許配給武大郎,這完全是報復潘金蓮的行為。
要知道在當時的社會里,一個下人斷然無法拒絕主人的安排。而那個時候武松因打暈了當地官人,誤以為打死了人,逃到了柴進府上,並在那兒住了一年左右。
這就是偶然性,倘若那時武松在家,潘金蓮定是選擇嫁給武松了,再不濟潘金蓮也可以和武大郎來個假成親,又或者是使個偷樑換柱的計策,潘金蓮與武松二人也可結為夫妻了,也就不會發生後面武大郎被謀害的事了。
必然性
後來在陽穀縣,潘金蓮見到武松並流露出對其的愛慕之情,但那時二人已是叔嫂的關係,武松對倫理之德很是看重,有文為證:
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裡認得是嫂嫂,拳頭卻不認得是嫂嫂!再來,休要恁地!再加上武松對自己兄長的關心,所以武松是絕不會接受嫂嫂的感情,破壞兄長的家庭的。這關心可由武松出遠門前對武大郎的細緻的交代可以看出。
有句話特來和你說知,你從來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來欺負。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為始,只做五扇籠出去賣;每日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歸到家裡,便下了簾子,早閉上門,省了多少是非口舌。如若有人欺負你,不要和他爭執,待我回來自和他理論。小結
所以,武松與潘金蓮最初結不成夫妻乃是天意使然,後面武松拒絕潘金蓮又完全是符合倫理道德的事,所以這根本不能算是武松間接害死自己大哥的原因。
而對於有人怪武松太過於強勢,才讓西門慶,潘金蓮,王婆合謀毒殺了武大郎,並掩埋真相的說法當真是令我震驚萬分。這不知是否是一種深埋於心的奴性才使人說出這樣無恥的話來。受人欺負卻不做反抗,亦或者說將這抗爭的期望寄託於不相干的第三者身上,這是怎麼樣的悲哀?
各人有各人的性格,武松強勢全然是為保兄長不受欺負,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在武大郎身死之前,武松所做的事全在情理之中,他又並非預言家,又怎會知道最終武大郎會身死?
說到這裡我想要反問一句,如果武松接受了潘金蓮,那武大郎是不會身死。但看官們此時是否又會認為武松是個武藝超群膽識過人,卻不守倫理之德的無恥之人呢?
回覆列表
這話簡直讓人有點難回答,也只能這樣說了,假若武松接受了潘金蓮的感情,武大郎肯定不得死,可武松也就不成英雄好漢了,假若武松不對潘金蓮說,你在我眼裡是我的嫂嫂,你若做了對不起我哥哥的事兒,我的拳頭就認不得你是我嫂嫂的話,潘金蓮也不會後怕,但武松說了,是警告的語氣,潘金蓮是個聰明人,能不意識到自已出軌的後果嗎,但想害武大郎的心還沒有表示出來,武大偏以弟武松為精神支撐,當著西門慶和潘金蓮的面提起了他弟弟武松,武松是什麼人,一個英雄虎膽的人物,連老虎都被打死了,西門慶在有錢有勢,能不防著點嗎,淄金蓮能不嚇得哆嗦嗎,聽有就預謀毒死了武大郎,以殺人滅口,好以武大郎得心臟病而死為掩蓋事實騙武松,好矇混過關,後面不在贅述了,只說武大郎的死和武松有關係,那隻能說武大郎不該有這麼一個弟弟,也不該以這麼個弟弟去嚇唬人,這下倒慘了,嚇唬別人,自已竟先走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