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上官愛透
-
22 # 圖小糊
我認為,在《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的一生是悲喜交加的一生。
倚天屠龍記中謝遜是十歲時拜成昆為師,在其門下學藝,這是他一生快樂的開始也是悲劇的開始。
到了二十三歲時他就離開師門了,出去闖蕩江湖。後來到了西域,加入明教,成為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開始在江湖上有了聲名。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娶妻生子。
到了謝遜二十八歲時,他的悲慘一生開始了。他的全家一十三口被師父成昆所殺。於是從此以後他一直嘗試為此報仇。卻不敵成昆後成昆失蹤。為了報仇每次於殺人後留下「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企圖引出成昆,但是沒有成功並且還成為了成為武林公敵。
金毛獅王為了搶奪崆峒派的《七傷拳譜》而擊傷「崆峒五老」中的其中三老;後來又誤殺少林派四大神僧之首空見神僧。空見神僧死前要求謝遜尋找屠龍刀以索解當中的秘密。由此引出了屠龍刀的故事。後來為了索解屠龍刀中的秘密,並且能夠依靠屠龍刀來報仇,前往王盤山試刀大會成功搶奪屠龍刀,在這個過程中嫉惡如仇大殺特殺,以一招“獅子吼”打敗群雄,之後挾持張翠山和天鷹教殷素素東海荒島,希望自己能在島上思索出屠龍刀奧秘。
後來不幸流落到冰火島。並且被刺瞎眼睛,與張翠山、殷素素不打不相識互相結拜,並收夫婦二人剛出生的兒子為義子,起名與他的孩子一樣為“無忌”。
後來再返回中土後,被奸猾的成昆囚在少室山上,由少林派三位得道高僧看管。被義子張無忌救回,並且謝遜當眾揭破成昆的假面具,並與之決一死戰。最後他將成昆雙目刺瞎後,再以七傷拳把對方打至筋脈盡斷,成為廢人。
大仇得報後謝遜深知自己雙手沾滿了無辜被殺者的鮮血,於是自己散盡武功,任由仇家處置,謝遜被仇家唾沫加身。之後金毛獅王被感化,於是皈依佛門。
-
23 # 魔雲三少
金毛獅王謝遜這一生過的只能說悲哀 悽慘,他在整個小說裡面雖說出現的不多,但是他是整部小說的一條線,他之所以起到這一作用,主要就是屠龍刀。為什麼說他過得悲哀呢,當時謝遜是明教的四大護法之一,被稱金毛獅王,他的師傅為了報復明教教主陽頂天奪妻之恨,就殺了謝遜一家人,並強暴了他的妻子,甚至連剛出生的孩子也沒放過,他可是謝遜的師傅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讓謝遜怎麼能接受的了!這能不悲哀嘛!然後又被殷素素弄瞎了眼,自此走向了悽慘的道路,先是一個人在冰火島上自己獨居了十多年,正常人讓他一個人在一個荒島待十多年都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瞎子,悽慘的樣子可想而知了。最後雖說經歷了眾多波折被張無忌給接了下來,可是好景不長,因為屠龍刀的原因又被成昆利用江湖上的勢力弄了個屠師大會來報復明教,自始至終,他就是一個犧牲品,自己的命運完全不在自己手裡,這一生過的可真是既悲哀 又悽慘啊。
-
24 # 古梁鏞
金毛獅王謝遜出自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可以說,謝遜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是痛苦與煎熬的一生,最終勘破人世凡塵,遁入空門,或許是他最終與命運妥協的選擇。
少年、青年謝遜,是一名熱血青年,有理想,有抱負,活躍在抗擊元庭第一線少年謝遜也是一位Sunny熱血青年,他勤練武功,飽讀詩書,為人正直、正義,精於管理,人情世故煉達,在加入明教後,多次完成各種艱難任務,贏得了教眾的尊敬和支援,年紀輕輕便已是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這也是為什麼陽頂天在人生最後時刻,留下絕筆,指明由謝遜暫代明教教主之位。
謝遜是一個忠義青年,是傳統文化的支持者,他尊師重道,對於師傅成昆視若生父,謝遜結婚生子後,他請師傅成昆為愛子取名,可以說,青年謝遜過的非常開心,年紀輕輕便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幸福,是名揚天下的青年才俊。
青年、中年謝遜,被成昆陷害,揹負為愛妻亡子報仇的血海深仇負重前行,江湖一代魔頭自此出世成昆點了謝遜的穴道,當著他的面親手殺害了謝遜的妻子和尚在襁褓的兒子,對著謝遜辱罵一通後飄然離去,自此遁跡於江湖,謝遜氣息被封,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十二個時辰過後穴道自行解開,從此開始追殺成昆,他深知自己武功不如成昆,因此多次潛入武林名門大派偷盜別人的鎮派絕學,同時為了引成昆現身,他製造了多起滅門慘案,每次殺人後,總是在牆上寫下諸如“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之類的話,殊不知,成昆早已拜入少林寺,閉門修煉,再不涉足江湖。
江湖中已沒有混元霹靂手成昆,卻有了一個殺人魔頭、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金毛獅王謝遜。
謝遜如此行徑,自然引起了武林公憤,追殺他的人不在少數,謝遜從一個成功人士一下子墮入阿鼻地獄,成為江湖人士得而誅之的魔頭。
謝遜如此亡命江湖,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少林寺高僧空見,空見神僧是少林寺方面派出來追殺魔頭謝遜的代表,可是他追查到謝遜的行蹤後並沒有告訴其他人,只因空見神僧想要用無上佛法度化這個江湖魔頭,豈知成昆謝遜之仇讎深似海,空見神僧最終被謝遜無奈擊殺,臨終之際,空見神僧告訴謝遜,成昆武功已經出神入化,如果要擊敗成昆,唯有找到屠龍刀,否則謝遜再無可能擊敗成昆報仇。
擊殺空見本非謝遜本心,可惜錯事已經鑄成,空見神僧最後要求謝遜不要濫殺無辜,冤有頭債有主,謝遜心中有愧,答應了空見神僧的這個請求。
自此之後,魔頭謝遜銷聲匿跡,他隱藏行蹤,不再濫殺無辜,用心調查武林重器屠龍刀的下落。
謝遜奪刀,風雲突變,雙目失明,被困孤島十餘年陽頂天失蹤多年後,明教內部鬥爭加劇,謝遜化身魔頭為禍江湖,更是對明教雪上加霜,後來明教分裂,範瑤失蹤,白眉鷹王出走創立了天鷹教,青翼蝠王、五散人浪跡江湖,楊逍獨守光明頂,明教勢力四分五散,自此沉寂。
當時反元勢力此起彼伏,帶頭者多為江湖義士,汝陽王作為鎮壓起義軍主力人物,醞釀多日,最後拿出王府寶庫鎮庫之寶屠龍刀,將之投入江湖,並傳出一段偈語: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
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傳言此刀為昔年大俠郭靖所鑄,當年郭靖身為武林盟主,率領江湖義士堅守襄陽城多年,最終城破殉難,江湖人士聞著落淚,而屠龍寶刀也成為武林盟主的象徵。
汝陽王忍痛割愛出此計謀,無非是想讓江湖人士自相殘殺而已,以此削弱起義軍實力。
果不其然,屠龍寶刀一入江湖便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無數江湖人士為此大打出手,即便是一些江湖名宿、隱退江湖的成名人物,還是一些江湖隱秘門派,也紛紛聞風而動,最終,天鷹教憑藉過人的智謀和強大實力,奪取了屠龍刀,並昭告天下,在王盤山舉辦“屠龍寶刀揚威大會”,天鷹教此舉不過是想以此告示天下,屠龍刀在我手裡,我就是武林盟主,你們都要歸順於我,接受天鷹教號令。
謝遜也得到了這個訊息,所以於當天突然出現,奪取屠龍寶刀,為了防止訊息洩露,他更是施展無上神功“獅吼功”,致使參與大會的人全部心神潰散,神志不清。
謝遜雖然霸道,但是也是一位信義之人,武當張五俠以賭約擊敗謝遜,謝遜無奈,留張翠山、殷素素活口,謝遜為了研究屠龍刀的秘密同時防止走漏風聲,因此帶領張翠山殷素素出海,準備找個秘密的地方安心研究屠龍刀,可惜遭遇風暴,謝遜是個旱鴨子,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念及賢妻愛子音容笑貌,心中仇恨堪比天高,精神失常,在危機時刻,為求自保,殷素素出手刺瞎謝遜雙眼,自此三人流落冰火島,張翠山謝遜結為異姓兄弟,張無忌出世後拜謝遜為義父,謝遜每日傳授張無忌武功,同時勘察風向,以便於送張無忌回中原,過正常人的生活。
謝遜晚年,青燈古佛渡餘生多年之後,已經貴為明教教主的張無忌返回冰火島,想接謝遜回明教,後來事情發生變故,謝遜被關入少林寺,每日受少林寺和尚佛法功課薰陶,每每回憶起昔日魔頭行徑,內心倍受煎熬,後來受三渡開悟,世間種種因果,如無邊冥河,所謂苦海無涯回頭是岸,謝遜頓悟,自此拜入佛門。
-
25 # 迎春正當時
金毛獅王這個人物,在《倚天》中是一個貫穿始終的人物,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甚至在挑戰整個武俠小說的價值觀。
最初,金毛獅王因為被其師成昆所害,家庭鉅變,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魔頭。為了引成昆出來,亂殺無辜,除了空見大師,還有滅絕師太的俗家哥哥,這事對滅絕師太的影響也很大。後來師太成為“滅絕“,金毛獅王也脫不了干係。
按道理,對於這樣的江湖魔頭,正道人士是絕不與他為伍的。張翠山初來不知道金毛獅王的身份與故事,和其結交算不上錯。但一旦知道後,非但沒有絕交,反而以“義“字當先,而不是以”理“字當頭,處處維護謝遜。並且整個武當派也是如此。拒絕的理由比較蒼白:各大門派想要知道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並不只是要懲惡揚善,而真正目的是圖謀”屠龍刀“。
並且此部小說中,所謂的明教,也並沒有完全以“反派“的身份來界定,或許事實也是如此,並不能簡單的以”正邪“來劃分。比如”華山派“在小說中就描繪的不怎麼樣。
或者是作者也覺得,金毛獅王謝遜確實是罪惡太大,讓其皈依佛門,也算是最好的“自我救贖“吧。
回覆列表
金毛獅王謝遜可以說是《倚天屠龍記》中悲劇人物的核心。故事從他而起,他是劊子手亦是受害者。可他本不該是這殺人的劊子手!
金毛獅王謝遜,天資聰穎,勤懇好學,文武全才,超越平常人之所能,又重情重義。本有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妻子孩兒在側,卻因為他而慘遭不測。沒辦法,人生的悲劇就在你眼前,萬般不願接受也得接受。重情重義的性情中人遇到這樣事後便墜入了瘋狂。二十八歲之後的謝遜從此就開始了復仇的一生!
而這幾十年來,每月月圓之夜,謝遜就會發狂,可見失去至親的痛苦是怎樣折磨了他一生。他為復仇而殺人,最終也一一面對。六十多歲的老人,自己散盡武功,任由仇家報復,唾沫加身,毫無怨言。
這就是謝遜風雨的一生,一個人的復仇之路,一個人在島上孤獨半生,最終歸於佛門,成一代大德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