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GN406
-
22 # 範鑫悅
池塘養魚,要做到預防疾病,我們得做到以下幾點來預防疾病。首先定期的清理池塘是預防疾病最基本的要求,其次魚種投放的池塘得進行消毒才可以投放,最後在高溫季節,捕撈過後需要進行全池塘消毒,還有就是要注意池塘的生態平衡。希望這些方法對你有幫助。希望我對以上問題的小小見解可以對你們的未來生活有幫助,也同時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生魚疾病的防治確實要很注意,除了要注意水環境和溫度外,在飼料的選擇上也不可以馬虎,群豐牌的生魚飼料,裡面有新增生物製劑,可以提高生魚的抗病能力 病害防治是飼養魚的關鍵技術之一。魚屬於抗病力弱、抗逆性差,加上經過多年飼養之後,病原逐年積聚,病害在區域間互相傳染,病害透過水源和飼料魚為主要傳播渠道,特別是後者,導致病害逐年多發。可以說飼養魚最辣手和關鍵和問題是病害的防治問題。防治魚病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不單純是藥物預防,而是綜合預防,從清塘消毒、種苗採購、飼料魚的藥物浸浴消毒、投餵、到水質管理及定期藥物預防等綜合措施方能有效。“養魚先養水”是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飽含深刻的科學道理。藥物預防主要的預防細菌性和病毒性病的發生。因此,使用藥物主要是殺菌消毒藥物。5~10月份水溫高氣候多變,是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節,因而也是主要發病季節。在這期間宜半月至一月使用二氧化氯(康豐Ⅲ型二氧化氯,0.5瓶/畝.米,全池潑灑),或者二氯海因、溴氯海因(150~200g/畝·米)、或者聚維酮碘(130~200g/畝·米)等。魚游上水面、滯食或停食是發病的徵兆,應及早診斷和治療,對症下藥。不可拖延,也不能胡亂施藥和濫用藥物。 魚牙蟲病防治技術 在珠三角一帶養殖面積大,歷史長,但是,其病害種類也越來越多,防治難度加大。近年來,在養殖過程中,經常出現食慾較差,沒有看到早晚追趕餌料魚的現象,或根本沒有開口吃餌料魚,魚體生長緩慢。同時還不時可以看到有些魚被咬傷或咬死的餌料魚漂浮在池塘邊。在養殖的中後期較常出現這種情況。 本以為是水質問題,後用配套儀器對池塘水質化驗,結果得出塘水的氨氮、亞硝酸和pH值均沒有明顯異常,水色正常,並且,沒有發現有魚死亡或遊塘的現象。很多有經驗的養殖戶也百思不得其解,又找不到病魚檢測,無從入手解決問題。 用小網捕撈池塘的魚上來檢測,肉眼觀察,沒有發現大型寄生蟲和體表病灶,但口腔上下牙齒髮紅,有的僅上齒髮紅。對發紅牙齒、鰓絲等器官進行解剖和顯微鏡檢測,發現內臟器官正常,空胃,鰓絲正常,但在紅色牙齒的玻璃壓片上經過鏡檢發現大量蟲體(主要是累枝蟲和聚縮蟲等固著類纖毛蟲),群體生長,在魚口周圍呈收縮運動,數量非常多。而且,捕撈上來的桂花魚大多都有牙齒髮紅的現象。由此,可以推斷這些魚食慾差、生長慢的根本原因:牙齒有大量牙蟲寄生,從而引起捕食餌料魚時牙齒疼痛而無法咬住併吞食餌料魚。 此病危害不太大,死亡率也較低,但影響魚生長速度。長期下去將會影響魚體的商品規格,導致經濟效益差。 累枝蟲和聚縮蟲屬於固著類纖毛蟲。呈群體生長,有尾柄,根部伸入魚體牙齒組織內吸收營養,從而引起炎症,牙齒髮紅。但魚體外表沒有明顯症狀。該病治療難度雖不大,但很容易復發。 預防措施: 徹底清塘。乾塘後用生石灰每畝75~150公斤清塘,視池塘肥瘦程度適當調整生石灰的用量。有條件的最好把塘底曬到龜裂,以殺死蟲體的孢囊。 保持養殖水體清爽。在中後期經常換水,少量多次。使有機物含量不超負荷,因為累枝蟲和聚縮蟲在有機物含量高的水體中生長適合,繁殖速度較快。 定時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絡合銅或硫酸鋅等全池潑灑,殺滅蟲體。 治療措施: 在養殖中後期一般較少使用硫酸銅,因為,硫酸銅毒性大,安全濃度窄,使用較危險。 可以使用絡合銅(如滅蟲靈)或硫酸鋅(如纖蟲淨)等含相同成分的產品,于晴天上午全池潑灑,並開動增氧機使藥物均勻。 也可以使用高錳酸鉀全池潑灑,濃度為3~5ppm。 一般潑灑藥物後一到兩天魚慢慢恢復食慾。捕撈塘中牙齒髮紅的桂花魚解剖,壓片鏡檢發紅牙齒,蟲體基本死亡。但群體柄部容易再長出新蟲體,所以,過三到五天後再潑灑一次,以徹底殺滅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