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高林442
-
22 # 䊐稽璨
姚明的成就不光是他的戰績和籃球的天賦,還有他為中國事業做的貢獻!以目前來看現有球員無人能達到姚明的高度(為中國籃球)
-
23 # 笑看人生中
自打姚明退役,所謂“姚明二世”的話題也一直在炒作。從易建聯、孫悅、唐正東到王哲林、周琦、郭艾倫、賀天舉,我們的媒體炒作了一個又一個姚明接班人,我們的球迷也在期待再有中國球員登陸NBA,在姚明打下的基礎上繼續前行。但除了易建聯有過短暫的閃耀,孫悅勉強有過一段NBA生涯之外,其他的球員要麼已經江河日下,要麼被證明距離NBA還有一段路要走,這著實令人心焦。而國內的聯賽,雖說比賽的確越來越火爆,但裁判問題、觀賽文明、年輕隊員培養、球迷素養等諸多問題都還有太多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懷念姚明帶給我們的“光輝歲月”,期待另一個乃至更多“姚明”的出現。
-
24 # 沸騰的體育世界
當今的中國體壇是一個星光暗淡的時代,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在籃球界還是整個體育領域,還沒有任何人能追肩姚明的貢獻和影響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姚明姚明之所以被稱之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世界體育明星絕非偶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百年一遇的籃球天賦和身體條件是他的天時;在美國這個世界體育中心裡的傑出表現是他的地利;籃球巨大的國際影響力和億萬球迷的強烈關注支援是他的人和,而且他又幸運的成長在2000年—2010年中國競技體育如日中天的輝煌時期,沒有這個強大的時代背景,是不會造就出那個獨一無二的姚老大的。
三十多年前的世界體操王子李寧早已白髮蒼蒼體育巨星都去哪兒了?體育巨星的多少是跟這個國家的體育實力的高低密切相關的。從2000年的悉尼到2008年的北京,是中國體育飛速發展的八年,這八年取得榮譽和獎牌的達到了建國以來體育成就的最高峰,一個個引人矚目的體育巨星也隨之誕生,偶像的作用也引發了國內全民健身的浪潮,中國體育戰略也由為國爭光的金牌論轉向了全民健身工程。在競技體育這個環節上,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更傾向於三大球和商業化程度更普及的體育專案,民間資本也大量湧入體育市場,原先的優勢專案投入大大減少,體制內色彩明顯的羽毛球、游泳、體操等一些拳頭專案屢屢被其他國家超出,從12年的倫敦到16年的里約,我們的競技體育出現了明顯倒退。隨著金牌熱的退潮,重文輕武風氣的泛濫,從事競技體育的人口越來越少,許多專案形成了無人可選、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造成了中國體育實力的嚴重滑坡,里約奧運會的金牌數只是北京奧運會的一半,最近的三屆冬奧會的競爭力也是呈斷崖式下降,金牌數由溫哥華奧運會的5枚下降到平昌奧運會的1枚,獎牌榜由溫哥華的第5位下降到平昌的第16位,估計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中國將面臨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挑戰,成績恐怕還不如里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廉頗老矣的巨星 林丹中國巨星匱乏的陣痛期在世界主流體育專案上,中國體育由當初的圈外人已開始逐步融入到西方人壟斷已久的勢力範圍,足球籃球的商業化運作迅速和世界接軌,來中國淘金的外籍運動員蜂擁而來,客觀上造成了我們本土運動員的生存空間的惡化,許多有天賦的中國運動員上升空間遭到了壓制,但是由於這些專案職業化程序時間太短,又缺乏歷史底蘊和傳統,我們的職業聯賽存在著許多弊病和問題,現在我們還處在一個摸索和實驗的初級階段,遠未達到西方職業體育的成熟期,體育巨星的難產是必然的。
轟然倒下的世界游泳巨星孫楊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陣痛是暫時的。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強盛,隨著運營機制的逐步完善,我們的職業體育也會慢慢走入良性迴圈,趕上並超越西方是肯定能夠實現的,中國體育巨星們的橫空出世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世界田徑巨星 劉翔 -
25 # 李家拳
我不看好男藍的,男藍成績太差了只拿國家的千萬年薪,不為國家爭得半點名譽相反和我們的女排,女藍,女足相差太遠
回覆列表
很難預測,這由先天因素決定了!如果只問體育專案,那會很多,如果是在美國流行的體育專案,那會很少很少,姚明的貢獻目前也僅限於籃球,但影響力還是低於足球,卻是高於乒乓球,這有點尷尬,卻是當代體育運動的真實體現,現如今是大融合的趨勢,金融,科學,體育,醫療等等,政治軍事再怎麼區別,也阻攔不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