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愛電影520
-
22 # 歡樂溫情傳遞者
一、貂禪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說明她有足夠的漂亮.當然也不能說明大小喬沒她漂亮.主要是貂禪在歷史的影響力比大小喬要大,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有一定的影響:
1、王昭君:改變匈奴與漢朝的關係,有部分的野史甚至講,王昭君令到匈奴陷入內亂,影響力很大。
2、西施:吳、越兩國交鋒的重要人物,沒了她吳國難滅。越國亦不可以在春秋時期成為最後的霸主。
3、楊貴妃:這個基本不用說了,沒了她大唐的盛世就不會一落千丈,安祿山就不會輕易做反。真是紅顏禍水。
4、貂蟬:她與大小二喬相比,非常明顯。她改變了董卓、呂布的命運。
我想大小喬沒有做出什麼很有影響的事,所以她們沒貂禪出名,也就可能被人們認為她們沒貂禪漂亮.
二、銅雀臺好象並不是想要大小喬而造的,孫權向曹操稱臣並送給曹操一隻巨大華麗的銅雀,命人築起高臺,將銅雀置於高臺之上大宴群臣並命名此臺為銅雀臺。所以說曹操當時打東吳完全沒有要大小喬的意思,他是想統一江南.
總之我認為,貂禪和大小喬應該各有千秋吧,不好說誰漂亮,只能在誰對歷史的影響上來分個高低.就影響力上來說,貂禪第一,小喬第二,大喬第三.所以我們大多數人也就認為貂禪最美,其次小喬.......
-
23 # 老吳薦車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美女的形象,這和每個人的審美,教育,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醜和美大家都能分得清,但是美的就每個人都喜歡嗎?不一定吧,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你喜歡就是最美的
-
24 # 大兵小張
《三國演義》中美女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就貂蟬、甄宓、大喬、小喬此四人了。要拿來比較誰更漂亮誰更美,縱觀天下,唯有甄宓,無人出其左右。
一是顏傎更加貌美。雖然《三國演義》書中沒有寫甄宓多麼多麼漂亮,但從發生的事來看,其美貌是無與倫比的。據《世說新語》記載: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曹操身為人妻控,對甄宓可以說早有所圖,一打下鄴城就想據為己有,只是不料被曹丕搶先一步搶走了。曹操畢竟不好跟兒子搶女人,只好透過自嘲的方式排遣心中的鬱悶。不光曹丕對甄宓一見傾心,曹丕的弟弟曹植也是一見鍾情。大家想想,曹家這兩兄弟啊,都是人中龍鳳,特別是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能讓這樣的人物看上一眼就鍾情的美女,我們想像一下這甄宓得有多漂亮。另外,根據《昭明文選》李善的注,曹植對甄宓迷戀不已,甚至千古名篇《洛神賦》都有可能是曹植為了追念甄宓而作。宓不但天生美貌,而且善於打扮,《採蘭雜誌》載,甄宓每天都能看見一條綠蛇,根據綠蛇盤起來的形狀,梳成髮髻,叫做“靈蛇髻”。這都能趕上張三丰看蛇鶴相爭悟出武功了,簡直可以說是化妝界的宗師。
二是行事更加善美。據史料記載,甄宓不僅外表美,心靈也非常地美,她從小就喜歡讀書,心地善良。在黃巾之亂的時候更是擔心城中百姓吃不飽飯,為此還開倉放糧。也是因為她的做法,在這個年代他們家族逃過一劫。甄宓非常的嫻慧,在嫁給曹丕以後,與其他妻妾從來不玩“宮鬥”,反而是對受寵的勸勉她們努力上進,對不受寵的安慰開導,並常常建議曹丕說:古時黃帝子孫繁盛,是因為妻妾多的緣故。所以夫君也應該多娶出身優越美好的女子,讓子嗣旺盛。甄氏還很有才學,九歲就讀書識字,過目不忘,頗有見識,這與曹丕的文采風流相得益彰,估計也是引起曹植戀慕的原因之一。她著有詩歌《塘上行》一首。明代徐禎卿在《談藝錄》中曾感慨此詩云:“詩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間,相去無幾,頓自絕殊。”
三是結局更加悽美。自古紅顏多薄命, 甄宓雖不善於也不喜歡“宮鬥”,但實際她最後還是死於“宮鬥”。曹操死後,曹丕篡漢稱帝,不但跟漢獻帝的兩個女兒,以及郭照等妃嬪打得火熱,甚至把曹操的姬妾也照單全收,導致他娘卞太后怒罵他豬狗不如。雖然甄宓對人很客氣,但郭照對甄宓可沒有那麼客氣。郭女王頗有心計,不用多麼大的動靜,就加劇了曹丕對甄宓的惡感,使曹丕賜死了甄宓。甄宓死時以糠塞口,以發遮面,極為悽慘.雖有<洛神賦>流傳後世,又有兒子追封為文昭皇后.終究只是死後榮光,毫無用處。
-
25 # 一心為黨
若論美貌,甄宓應當更勝一籌.中山無極(今河北省定元縣)人,上蔡令甄逸的女兒,原本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公元204年曹操舉兵攻下鄴都,當時曹操父子皆知甄宓長得美麗,因此進攻之前,曹操特地下令,要保護袁家婦女.誰知曹丕第一個衝進袁府,見堂上坐著一位年紀較大的婦人,旁邊有一年青女子惶恐的伏在婦人的膝上,這個年青女子便是甄宓,曹丕一見傾心,曹操也沒有辦法,只好甄宓許給曹丕為妻.當時的甄宓大約二十出頭,正是風華正茂,慘遭兵變,肯定也沒有特別打扮,能讓小她五歲的曹丕一見鍾情,可見其絕色.有人說,當時曹植也表態想娶甄宓,只是被曹丕捷足先登.可是想想看,當時甄宓22,曹丕17歲,相差5歲的姐弟戀也罷了.可是曹植是192年出生,204年,他才12歲,就求娶甄宓,實在太太BH了.不管求娶是不是真的,當時風華正茂的甄宓肯定在曹植心裡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洛神賦>了.
再說小喬,小喬究竟有多美,並沒有確切的記錄,不過一句"銅雀春深鎖二喬",就足夠凸顯她的美貌了.史料記載,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即潛山縣梅城鎮),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這裡的“小橋”即“小喬”。周瑜納小喬為建安三年(198年),瑜時年二十四歲。瑜逝世為三十六歲,是為建安十四年(209年)。如此推算,瑜與小喬在一起生活只有十二年。瑜與小喬生兩男一女。“女配太子登(孫權長子)。男循尚公主(娶孫權女),拜騎都尉,有瑜風,早卒。循弟胤,初拜興業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12歲小喬嫁給24歲的周瑜,其實是做妾的,年齡擺在這裡,加上史料中一個"納"字,已經完全可以說明問題.周瑜死的時候,小喬也不過24歲左右,乍失佳偶,雖有子女,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直到吳黃武二年病逝,終年四十七歲.然而她的姐姐大喬更慘,嫁過去兩年丈夫就死了,只剩一個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紅顏凋零,連卒年也無從考證.
紅顏命薄,這兩個美女的命運相比,小喬似乎好一些,只嫁了一個男人,而且看起來似乎是好男人,有兒有女,壽終正寢.而甄宓被逼自殺,死時以糠塞口,以發遮面,極為悽慘.雖有<洛神賦>流傳後世,又有兒子追封為文昭皇后.終究只是死後榮光,毫無用處.
回覆列表
根據《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記載,三國時期的美女數量可謂不少。但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貂蟬、甄姬、大喬和小喬四位。以下是具體介紹:
第一位: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王允的婢女。
根據小說《三國演義》的描寫,貂蟬參與了連環計,並藉此誅殺了董卓。連環計雖然是王允的絕妙策劃,但真正的實施者是貂蟬。在《三國演義》之中,董卓禍亂朝綱,殘忍暴戾,濫殺無辜,百姓深受其害。而群臣皆岌岌自危,即便梟雄曹操亦是行刺失敗而亡命天涯。由於貂蟬的出現,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才有了兇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才有了武功蓋世呂布的白門樓上的殞命。
對於貂蟬的美色,《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有詞贊之曰:“原是昭陽宮裡人,驚鴻宛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嫋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然而,在正史《後漢書》中,從未提及貂嬋之名。因此,對於貂蟬是否為三國時期的人物,尚存一定的爭議。
第二位:甄姬
即甄宓,又稱甄夫人,俗名甄姬。她是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妻,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建安年間,袁紹為他的次子袁熙納甄氏為妻。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袁家許多婦女被侵犯搶奪,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納入後宮。甄氏初有寵於曹丕,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東鄉公主)。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六月率軍南征,甄氏留駐在鄴城。十月,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禪位以後,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把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另有郭貴嬪(文德郭皇后)和李、陰兩位貴人得到寵愛,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將甄氏賜死,葬在鄴城。據傳,甄宓殯葬時披髮覆面,以糠塞口。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甄氏的兒子曹叡即位,追封甄氏為皇后,朝中掌管禮樂祭祀的官員奏請為甄后追加諡號。於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節以三牲之禮到甄后陵墓祭祀,又專門為她修建寢廟。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其女曰:魏后妃之家,雖雲富貴,未有若衰漢乘非其據,宰割朝政者也。鑑往易軌,於斯為美。追觀陳群之議,棧潛之論,適足以為百王之規典,垂憲範乎後葉矣。
第三位:大喬
亦稱大橋(喬字古作“橋”),三國時期的絕色美女,系喬公之女、孫策之妾、小喬之姊。
在《三國演義》中,大喬與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傳說為絕世美女。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虜獲二喬姐妹,孫策自納大喬為妾 。
大喬隨後同被俘獲的袁術家眷和劉勳家眷一起被送回吳郡。然而孫策四個月後就去世。大喬自此淪為了寡婦,無子女,此後不詳。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種民間傳說和詩詞中,或說孫策大喬、周瑜小喬十分恩愛,或說他們對後來的吳國政治也有影響。甚至就連二喬之父“喬國老”都能做主孫夫人的婚姻了,這實在是荒謬。
然而,實際上,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吳書·周瑜傳》明確提到二喬也只有一句話,提及的資訊只有漂亮和城破被納。因此,對於大喬的生平,又是一個謎底。
第四位:小喬
本姓橋(小喬為後世誤傳),三國時期的美女,橋公的次女,漢末名將周瑜之妾。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周瑜隨從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破城後,二人獲得了橋公的兩個女兒,都是絕色美女。其中,年齡較小的被周瑜所納 。當時孫策對周瑜開玩笑說:“橋公二女雖經戰亂流離,有我們兩個人作丈夫,她們也應該感到滿足了。“二橋隨後同袁術家眷(袁夫人等)和劉勳家眷等人一起被送回吳郡 。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36歲的周瑜英年早逝,小橋當時無記載。周瑜二子一女是否為其所生,尚待不知。
不得不說的是,周瑜風度翩翩的才子形象,與堪稱國色的小橋可稱天作之合,由此成為後世文藝作品的物件。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激發想象,一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將小橋與赤壁之戰聯絡起來,而令“”二橋“”聞名於世。
那麼,上述這四位,究竟誰才是三國第一絕色美女呢?
一方面,貂蟬這一人物是否存在於三國時期一直飽受爭議,而大喬和小喬的生平事蹟又是極其簡略,使得這三人的形象帶有虛幻色彩,無法準確判定。
另一方面,甄姬能夠在已為人婦的情況下,相繼被曹丕、曹植兩大才子看中,可見其姿色非同一般。特別是甄姬嫁給曹丕後,心有不甘的曹植還未她作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即《洛神賦》。凡此種種,都可表明甄姬的非凡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