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大臉分享生活
-
22 # 美食老朱
首先我覺得,父母的出發點是沒有錯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不管是普通家庭的父母還是身價千萬的父母他們的出發點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好,吃飽喝足還能玩好。同時希望他們學有所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是他們生命的延續,寧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
所以身價千萬的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著啃老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花錢沒數,這也是他們的悲劇。其次是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自己就受到的教育文化也不是很高,不能很好的去引導,教育方式可能存在問題,從小不給孩子自己處理事情,問題的機會和空間,只知道對他物質上的好就是對他們全部的愛。所有的父母都很愛孩子,只不過這個時候是溺愛,關鍵是自己也意識不到,什麼都給孩子安排的妥妥當當,他們不夠獨立,所以,他們已經養成事事不會而去依靠父母!
這不僅是普通家庭父母的悲劇,這是所有家庭父母的悲劇!
-
23 # 愛講故事的牛仔爸
首先我認為把孩子養成“富二代”有何不好?
含著金鑰匙出生,衣食無憂的“富二代”享受的是普通人無法比擬的家庭條件和教育環境,他們能夠請最好的家教,上最好的學校……這也造成了這些孩子的眼界、起點都要比普通孩子高。他們所接觸的社會層面、學習到的知識、掌握的技能,都要多於普通孩子。這有什麼不好?
事實表明,衣食無憂、家庭條件優渥的孩子比家庭條件差的孩子更加能無憂無慮,更加能靜下心來學習,這樣家庭的孩子成績好的機率也要高得多。這又有什麼不好?
另外,普通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候無外乎想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因為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為什麼要拼命去追趕“起跑線”在前端的“富二代”們?不正是因為擁有更好的物質條件,是讓孩子獲得更加優良教育的前提嗎?
我們為什麼要去本末倒置?一邊拼命掙錢讓孩子上這個班,學那個琴,一邊還要喊著“別把孩子養成富二代”!我就想問問心口不一的這些家長:把孩子是照著這樣的“富二代“去養,有什麼不好呢?
其次,我認為題主的問題有誤導的嫌疑。我猜想題主要問的應該是“普通父母最大的悲哀是把孩子養的自私、自大、張揚、不負責任吧?”孩子教育的好不好沒必要扯上“富二代”。
之所讓人對“富二代”產生不好的印象,我想這和“富二代”這個特殊的群體有一定的關係。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不思上進,平時裡張揚又自私,總愛給父母闖禍,還不知悔改,並且媒體在報道時,“富二代”這個標籤往往是和一些讓人不齒的行為放在一起的。因此也給大眾留下了這樣的壞印象,“富二代”這個詞帶上了貶義。
但並不是所有的“富二代”都如此,我們也沒必要因為一些新聞報道中一些人犯下的錯誤去妖魔化這一整個群體。我平日裡也接觸過幾個“富二代”朋友,他們年紀輕輕不愁衣食,開著上百萬的豪車,家裡幾套甚至幾十套房,但是他們給我的印象卻是規矩、踏實、有禮貌。
在銀行做普通櫃員的小D,家裡做鋼材生意,擁有上億資產,可是小D卻非常滿足於他在銀行的工作。雖然做櫃員既苦且累,每月也只有區區幾千元收入,但是他不但不抱怨,也不和家裡要這要那。
他自己有兩輛車:一輛高配的保時捷,價值過百萬,一輛賓士老款的C260,這都是過生日時疼他的老媽主動給置辦的。老款賓士是小D平時的代步工具,用來上下班,保時捷則只有週末和女友出去玩時才偶爾開一下。
平時和朋友們在一起也並不是囂張跋扈,反而讓人覺得謙恭有禮。家裡也不給太多的零花錢,基本上還是靠工資來支援日常花銷,整個人給人的感覺是成熟、穩重、低調。
我想很多富二代其實是和小D一樣的,如果單純從平時的言談舉止和待人接物,讓人完全感覺不到他們的家庭會是這樣的富有,我想這些還要歸功於於他們自身家庭的教育。教育這件事,你會認為條件優渥的“富一代”們,做的會比普通父母要差嗎?不見得吧?
反觀有些所謂普通人家裡的孩子,父母本身素質不高,並且對教育不重視,這樣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又能夠有怎樣的作為呢?
2013年,《農民工二代犯罪率增加亟待關注》一文中有提到“少管所八成孩子是農二代”。這是因為農民工家長們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少,溝通的機會也更少,這非常容易導致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從而結交不良朋友,走向歧路。
我不知道農民工父母算不算所謂的“普通父母”,但是我想說的是孩子養的好與不好,教育的硬體條件、硬體環境也非常重要!
別酸了!好好養好自己的孩子吧,不願像“富二代”那就像公主、像王子吧!
-
24 # 錢淮
這是父輩自卑感引起的過補償。
媳婦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確實活的有點苦,現在有娃了,就有嬌生慣養的意思。而實際上,我家經濟條件並不算好–-這麼說吧!我曾經是五百強外企應用工程師,後來跑去送快遞外賣,送外賣還受過傷,修養了半年,然後又去送外賣。我家經濟有多緊張,你能側面體會到了吧?最神奇的是,哪怕這樣,我媳婦都不去工作,打著孩子沒人照顧的旗號待在家裡。現在兒子上小學了,還拖著不找工作呢!
不能再說媳婦工作的問題了,有點跑題。但基本上,我媳婦把娃看的太重。小時候給買玩具,買不起貴的,就用數量彌補。比如玩具小車,幾塊錢一個,一買就是全系列,十幾個一套。不貼上也是一買幾張,兒子拿來玩的時候,整張的貼。看似挺便宜,花不了多少錢。但在數量上,讓沒有經濟概念的孩子感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
我和兒子談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媳婦還不樂意,覺得不該說,呵呵!
在孩子教育上,說實話,我覺得對不起兒子,給他找了這一個不懂事的媽。
現在在我的調整下,兒子的心智趨於正常,不再暴怒,叫喊。因為我用美食讓他知道,聽話講道理的好處。
或許有人和我媳婦一樣,認為我這麼以利益教育孩子,過於功利了。但你如果也像我這樣常年關注兒童教育,你會明白,建立一個合理的獎罰制度,不但很有效率而且還很必要。因為人的七層需求,利己是第一位的,才符合本我的價值觀,拿別的談教育都是胡來。
而且你不覺得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這樣麼?你的工作內容符合老闆要求,才有工資拿。孩子符合你的要求,才有獎勵。這不是共通準則麼?怎麼就功利了呢?到底是誰用有色眼鏡去衡量他人,欺騙自己?
窮人因為自卑,反而不好意思和孩子講真話,用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慰藉自己可憐的心靈。把孩子養在溫室裡,給孩子帶來錯覺,似乎家裡經濟條件很好。其實大錯特錯,可惜,以他們可憐的文化水平,他們愚蠢而不自知,反而覺得自己很偉大,把卑微裝飾成悲壯,把可憐演繹成可笑,因為自卑而自大,結果把孩子引入歧途。可悲可嘆!
-
25 # 任是無情亦動人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艱難困苦,都向孩子進行過濾、遮蔽,為孩子刻意營造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又怎能奢望他們知父母恩?蜜裡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當下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顧家庭資源稟賦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夫妻倆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面對一個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含在心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過去的確是成立的。上學時,我拼命地努力,想透過學習,去爭取更好的生活。我從來不大手大腳地花錢,因為我知道,父母供我讀書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都是他們的血汗錢。 不僅是我,那個時候,我身邊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我們從小目睹父母辛勞、體驗生活困苦的孩子,懂得“熱愛生活”的道理,有著奮鬥與吃苦的自覺。 現在,一些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覺得虧欠了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產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父母的“呵護”,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好吃懶做的孩子。有些父母在困境中仍然充滿希望,在貧窮中依舊保持堅韌的意志品質。這樣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貧窮中,也不會養成寒酸、刻薄、拘謹的習氣,相反還能直面現實,錘鍊內心,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的孩子。
回覆列表
這句話有些片面。富二代孩子因為物質條件比較優越,有些養成了鋪張浪費、紈絝浮躁的惡習。但是也有一些富二代繼承了富一代的優秀品質,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幹得風生水起,很值得別人尊重。
普通父母最大的悲劇,是把孩子養成了巨嬰。只知道向父母索取不切實際的生活,眼高手低,不知上進,最後淪為啃老族,這是很可怕的。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有道理的。因為生活的艱難,他們會過早理解父母的辛勞。也會體諒父母的不易。知道自己要爭氣,為了家庭,為了自己過上人上人的生活,必須要比一般孩子更加努力。
一旦普通父母把孩子養成巨嬰。這一輩子就是事事、時時都得圍著孩子轉。走路怕磕著,吃飯怕噎著,冬天怕凍著,夏天怕熱著。所有的心思都在這個不能獨立的孩子身上,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隨著年齡增長,父母身體每況愈下,沒有那麼多能力去照顧巨嬰了,反而需要巨嬰來照顧他們了。巨嬰承受不住壓力,牢騷、抱怨統統倒給父母。父母的晚年生活,幸福從何談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