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就是個屁屁
-
2 # 皇驚龍
我的2017的書單是
《暗殺大師•尋找倫勃朗》
願意為了什麼而死,就要為了什麼而活。英國,一位知名修畫師在家中被殺,他正修復的一幅倫勃朗油畫被盜。兇案現場,莫奈、提香、塞尚的著名畫作都未遺失,為什麼丟的是這幅從未面世的倫勃朗?傳奇特工加百列•艾隆重出江湖,第一站來到倫勃朗的故鄉荷蘭。他發現, 這不是一起尋常的藝術品盜竊案。這幅倫勃朗,是個“大”麻煩。
《歌門鬼城》“歌門鬼城四部曲”由《泰忒斯誕生》《歌門鬼城》《泰忒斯獨行》《泰忒斯覺醒》四部作品組成,是世界奇幻經典三巨頭之一——馬爾文•皮克最重要的代表作,被譽為世界奇幻文學前所未見的巔峰之作,也是奇幻迷心中的聖經。全書充盈著妖媚的黑暗氣息,故事在一個名為“歌門鬼城”的古堡內展開。
《巨人的隕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國特工… 從充滿灰塵和危險的煤礦到閃閃發光的皇室宮殿,從代表著權力的走廊到愛恨糾纏的臥室,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
還有好多好書都沒說,2017年我要讀的主要會是這些書。無聊的時候,不一定非要玩手機和電腦,讀讀書也是個好選擇。
-
3 # 行腳成都
讀書是一種修行,這是我最近的讀書單:
《梨花樓書事》,楊棟著,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年2月版。書人書事,或淘書或書跋,俱有書意。這樣的書雖小眾,然有趣味,亦客觀。曾有意給楊棟老師做一冊書,機緣不巧,只得等機會了。楊棟老師居於縣城,成績不小,但重視的不多,若是太原或其他城市生活,成就或許更大矣。
讀戴燕主編的《陟彼景山》,何兆武、李學勤等10餘位大家的訪談。這樣的訪談自有其價值,但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無他,這類事帶不來名利而已。急功近利,將會讓社會更加墮落。有時想想,個人的操守還需堅持,這在今天是做給別人看的嗎?
《驤珠重輝:西秦會館木雕石雕藝術》,郭廣嵐著,四川美術出版社2016年11月版。這本書經十年努力,才完成的作品。西秦會館曾組織專家辨別,七批專家僅僅認出其中的13幅,且其中3幅為誤識。郭老師極有意思,曾去三道堰去看過他,從他身上感受到的是傳統文化人的氣派。
《無名的裘德》,哈代著,劉榮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簽名本。劉老師乃成都著名翻譯家,自學成才。這本書有多個譯本。現在公版書常常是譯本眾多。對讀者來說,不是信任的譯者不敢讀,生怕誤讀了文字。
《花開梅涇:<梅涇文學三十年作品選>》 ,錢陳晨主編,現代出版社2016年11月版。上下冊,《梅涇文學》是濮院辦的一份文學雜誌,迄今出版了三十年。下冊收錄我為王立兄寫的書評《在都市裡尋找一抹詩意》。
《詩意成都》,龔學敏主編,成都時代出版社初版。這樣的書做得有詩意,才夠有意思一些,若是泛泛的做,就可惜了一冊書。記得以前也有這樣一本《詩意成都》。僅僅是詩歌裡有意思,裝幀設計做得很差,也就難以出眾了,如此思考,不免覺得有不少書,是不必出的。
-
4 # 寬少爺42202127
我的書單是第一要重讀名著經典,計劃重讀四大名著,目前三國演義已經讀到六十三回。第二要把斷斷續續看的《李自成》看完。第三要讀《國殤》認真瞭解抗戰正面戰場。第四要讀幾部顯示題材小說,如《黃金時代》。第五要讀一些涉及人性的小說,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失樂園》等,但願能有時間看。
-
5 # 法孩筆記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真的讓我個人對世界有了一個新的認知,《追風箏的人》很治癒,《解憂雜貨店》,《黑奴王子》
-
6 # 酒肉池林
1 《中國近代史》 徐中約 港大出版 2 《江城》 彼得·海斯勒 3《博弈心理學》 (123已經看完) 4 《中國:傳統與變遷》 史景遷 5 《屠夫十字鎮》約翰·威廉斯 6《甲骨文:流離時空裡的新生中國》何偉 (456正在看) 將要看的:《危機與重構》《東晉門閥政治》《斯通納》《美國憲政歷程》《金色夢鄉》《天國之秋》
-
7 # 睜眼君
經管類:《讓大象飛》《正常的終結——理解世界經濟新常態》《痛點:挖掘小資料滿足使用者需求》《天才的回聲》《中國經濟大調查》
社科人文類:《不乖的哲學家》《費正清中國回憶錄》《炮彈下的渴望》《存在與虛無》《癌症樓》
-
8 # 提子酸奶
高考後就像脫韁的Mustang,第一次享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大一上學期都玩瘋了,大半年都沒看什麼書,決定2017年都補回來,這是我這兩個月的書單。
喬治.奧威爾《動物莊園》《1984》
劉慈欣《三體》系列
郝景芳《北京摺疊》
羅伯特.詹姆斯.沃特《廊橋遺夢》
沈復《浮生六記》
哈柏.李《殺死一隻知更鳥》
-
9 # 李思奇Doris
讀書是一種修行,這是我最近的讀書單:
《梨花樓書事》,楊棟著,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年2月版。書人書事,或淘書或書跋,俱有書意。這樣的書雖小眾,然有趣味,亦客觀。曾有意給楊棟老師做一冊書,機緣不巧,只得等機會了。楊棟老師居於縣城,成績不小,但重視的不多,若是太原或其他城市生活,成就或許更大矣。
-
10 # 以原為點
沒有規劃一整年那麼長的計劃。
最近主要想看《殺死一隻知更鳥》《時間簡史》《人間詞話》〜〜〜還有就是忘記了
最近忙得沒有時間整理,主要看一些專業性有用的,還有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學哲理書等。
-
11 # 祈衍Mk
《小婦人》
《小婦人》(Little Women)是美國作家露意莎·梅·奧爾柯特的作品,也是她最著名與最成功的作品,描述南北戰爭期間一個家庭的生活與4位女兒的愛情故事,第一次在1868年出版,曾經被改編成卡通、電影及電視劇。奧爾柯特後來還寫了幾部續集,包括《好妻子》(Good Wives)與《小紳士》(Little Men)還有《喬的男孩們》(Jo"s Boys)等。
-
12 # 竹裡館
竹子聽說《巨人的隕落》蠻好的,打算將它作為我今年必讀書籍。
搜了一下,發現,好厚啊,而且,而且,有三冊(ಥ_ಥ)
好吧,自己選的書,跪著也要讀完。
今天,竹子,高高興興的去圖書館搜書。結果,發現一個灰常失落的訊息:都借出去了,一本不剩。(ಥ_ಥ)
是竹子眼光好呢,還是眼光好呢~
哎!等著吧
《巨人的隕落》是肯·福萊特創作的小說。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
的硝煙中,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國特工……從充滿灰塵和危險的煤礦到閃閃發光的皇室宮殿,從代表著權力的走廊到愛恨糾纏的臥室,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 -
13 # 一起攜手走過
上面的書我買的,還有老爸給我的股市真規則,東莞不相信眼淚,歷代經濟變革得失,這些書之前一直忘了從廣東拿回來了。本人該上高二,學習不好,多看看書儘量多提升自己,每天學習一點點有目標有思想才能進步。爭取兩年後的高考不那麼差。
-
14 # 仙女愛發瘋
心理社會哲學概念類:《自卑與超越》輔助性認知自卑,用後天的優越感彌補天生的自卑感。《性學三論》清楚一種性慾的公正性,並非羞恥,這是天生而來的感覺和衝動。《愛的藝術》最滿意於裡面所講的孤獨感的不可消除性。《精神分析導論》心理學概念性質的一些東西,基於本質上的深挖了。《萬物簡史》研於某種形態的發展,尤其鍾情於裡面所講男權和女權的一種來源發展。《愛上浪漫》女孩愛的不一定是一個男人,而她愛的一定會是愛情本身。所有漂亮平庸的女孩都一樣。《塵埃落定》並沒有講到西藏,可以注意阿來的這種寫作的人物視角的新穎,面目一新。《玉米》女性的描寫,畢飛宇一直很厲害。《推拿》婁燁的同名電影,可以一看,有感。《盡頭》唐諾的對某些事物的看法,偏於哲學思考面,但相之比較易懂一點。《蘇童文集》有篇寫納博科夫的文章,寫到洛麗塔,我十分不喜歡,或許我有大叔情節,叫humbert變態,我還是不開心噠。《人間詞話》王國維先生一看就知道是那種不太懦的學者,有風氣的地方也有柔情一面滴。《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談到有關男女戀愛的那封信時,我知道了“飲食男女,大欲存焉”《動物兇猛》未看,電影Sunny燦爛的日子據此好像改編。《呼蘭河傳》最驚喜於北方各處凍裂了的描寫,蕭紅的那種寫及內容的遍佈和延續,我學不來,許是我看的讀的接觸的某些事物太少。《中國文學史》錢穆先生講的真好,但每部分都太少了一點。比如剛開始講春秋那部分,講了風雅頌,賦比興後,以為還會要啥延伸,居然就沒啦。
-
15 # 黑夜焰火
1、《無聲告白》:2015美國亞馬遜排名第一的圖書,“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束縛,找到真正的自己”。
2、《斜槓青年》:讓人激動不已的新生活方式。
3、《且聽風吟》:村上春樹第一部小說,有病呻吟的處女座。
4、《設計你所喜愛的人生》:設計感極強的,並且調動讀者發掘內心的好書。
5.《你和夢想之間只差一個行動》:京東4月份上榜就排名第一的暢銷書。
-
16 # 何殊我
讀書大體上沒有什麼計劃,對新書舊書也沒有什麼挑剔,覺得對哪些感興趣就會拿出來翻一翻,要麼是實體書要麼是電子書,能解決掉心中的困惑就行了。
簡單列一下今年讀過的幾本書吧。
1.徐則臣新書《王城如海》
這本書是他今年的新作,繼續書寫各個階層眼中的 “新北京”。書名取自蘇軾的詩句:“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這次他將目光投向了社會中的成功人士,海歸先鋒戲劇導演餘松坡推出新作《城市啟示錄》,劇中人物對蟻族的議論冒犯了年輕人,一個文化事件出乎他意料演變為一個社會事件,餘松坡成為輿論的焦點。某日,他在天橋上遭遇因他告發而入獄十五年的堂兄,在遮天蔽日的霧霾中,神志不清的堂兄一副流浪哥的模樣,出售新鮮空氣和驅霾神器,餘松坡的夢遊症因此頻繁發作。餘家保姆羅冬雨必須及時啟動留聲機播放黑膠唱片上的《二泉映月》,才能阻止他的狂暴。一天疏漏,書房變成廢墟,保姆的弟弟羅龍河在幫姐姐整理時,發現了多年前餘松坡被誤診為肺癌時寫下的遺書,由此窺見隱秘的真相。他將流浪哥帶來餘家,試圖製造兩人對峙,但女主人祁好提前歸來,倒在血泊中……
從賣盜版碟辦假證的階層,到上流人物的書寫,作者用慣常的筆觸表達了不同階層不同地位的人的共有的精神苦悶,在裡面會洞見你我的影子。
2.《白鹿原》
因為電視劇熱播,編劇對原著情節改動過大,而且時代背景被模糊得厲害。而且今年看了陝西人藝改編的話劇版《白鹿原》,兩個版本對外宣傳都用上了陳忠實最滿意的字眼。為了釐清一些疑問,便把原著拿出來翻了翻。
重讀之下,收穫也頗多。很多情節對照秦暉金雁兩位先生的《田園詩與狂想曲》來讀,也很有意思。特別是“關中無地主”的概念,在白鹿原的世事變遷中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書中人物的描寫,事件推進過程,非常值得學習。感謝陳忠實先生為人類貢獻了一部經典。
3.《網際網路運營之道》《從零開始做運營》
這兩本是出於工作需要讀的工具書,前一本是新浪出身的員工的經驗總結,雖然有著鮮明地為新浪微博打廣告的成分,但是能如此忠誠也是企業文化和個人職業素養的表現。說的比較淺顯,能解決一些具體工作的疑問。但是不夠深入,而且涉及到價值判斷的東西非常模糊,作為工具書看看就好。
後一本是知乎紅人的作品,一直在同類書中有靠前的推薦率,書寫的也很紮實,裡面對各類運營工作分門別類都做了歸納,有理論說明,也有實戰總結。因為工作與內容相關,對內容運營相關部分讀的細緻一些,感覺在一些具體名詞 思維細節上有啟發。不過,行文中能感覺出作者有點賣弄,略晦澀的地方也有。
手機打字不方便,就具體說這幾本吧,其他《一句頂一萬句》因為電影重讀,《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人民的名義》《網際網路簡史》等等就不多做贅述了。
-
17 # 山河念遠
1.《西方哲學史》(羅素);
2.《理想國》(柏拉圖);
3.《君主論》(馬基雅維利);
4.《利維坦》(霍布斯);
5.《政府論(上、下)》(洛克);
6.《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盧梭);
7.《社會契約論》(盧梭);
8.《現代世界史》;
9.《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0.《槍炮、細菌與鋼鐵》。
這是今年1月以來已經讀過的一部分書。
-
18 # jdkjlzy
16年讀書79本,17年計劃在60本左右,上半年小說看的比較多。小說類畢竟比較快,目前已經看完的有
東野圭吾《白夜行》《放學後》《嫌疑人X的獻身》《惡意》號稱四大神級代表作,還有《變身》《畢業前的殺人遊戲》《幻夜》《解憂雜貨店》
《巨人的隕落》《世界的凜冬》《永恆的邊緣》
《一地雞毛》《我叫劉躍進》《我不是潘金蓮》
歷史類《其實我們一直生活在春秋戰國》《講談社》《劍橋中國史》(16年就在看了)《文武北洋》
其他《學習之道》《學會提問》《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時間的形狀》《毅力》《奇點臨近》《騰訊傳》《人類簡史》
計劃要看的有《易中天中華史》《德川家康》《豐成秀吉》《羅馬人的故事》《粘住》《客戶中心化》《自營銷》《引爆社群》《未來簡史》《魔力》《跨界》《無價》《幸福的方法》《關鍵對話》《自卑與超越》,另外《海伯利安四部曲》《銀河帝國》在計劃中,還想看看江戶川亂步的小說
-
19 # 馬維
1、雷蒙·阿隆回憶錄(增訂本)
作者: [法] 雷蒙·阿隆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原作名: Mémoires (édition intégrale inédite)譯者: 楊祖功 / 王甦 出版年: 2017-7-31雷蒙·阿隆是薩特的第一個絕交物件,50年後卻伴隨著全球保守主義的回潮被重新發現,迎來了國內外思想界研究的高潮。國內關於薩特的紀念冷冷靜靜,而關於阿隆的研究卻紅紅火火。本書的副標題是“五十年的政治思考”,在學界,有人說,是阿隆在全世界拉開對法國及歐洲左翼知識分子遺產的全面反思序幕。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政治教育、政治願望、禍患之中的教師、當官的年代和死緩階段。
一方面,阿隆追述了20世紀法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細緻地描繪了各種行為人的面貌。他把自身生活以及公共生活的周邊環境都寫了進去,而內心波動和事件起伏只是稍有觸及。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集和歸納到書中,每篇著作的核心內容,他用幾頁提要加以說明。阿隆還補充了對其評論的各種反應,收入了他曾收到的贊同或反對他的信件,以及他自己寫的回顧性評論。從某種程度上講,《雷蒙•阿隆回憶錄》歸納了他的整個人生和全部著述。
2、日本新中產階級
作者: [美] 傅高義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原作名: Japan"s New Middle Class : The Salary Man and His Family in a Tokyo Suburb譯者: 周曉虹 / 周海燕 / 呂斌 出版年: 2017-5
哈佛大學中日研究專家傅高義在學術生涯之初被斥為“鄉下人”後,意識到一個社會學家如果從未在另一種文化中生活過,何談理解本國社會?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他來到東京市郊的M町展開田野研究,深描日本社會快速變遷之際的“新中產階級”——工薪族和他們的家庭。基於這項研究,傅高義於1963年發表《日本新中產階級》一書。
《日本新中產階級》是傅高義的成名之作,其主體研究耗時2年,但傅高義夫婦此後一直堅持研究物件的跟蹤隨訪,研究成果實則跨越30年。傅高義從工作、學校、家庭和社群出發,將新中產階級描述成一種經濟與文化的標杆,對工薪族生活方式的描述豐富而微妙。該書在當時具有高度前瞻性,而此後的不斷修訂則保證了其現實性,堪稱文化人類學的典範。有別於當時傳統的民族誌,《日本新中產階級》奠定了此後日本研究的主流方向,近幾十年來關於日本的文化人類學研究幾乎都建立在該書基礎上,直至今日仍是諸多學者理解日本社會的試金石。
這一日本研究奠基之作,經典但不枯燥,展現了一幅穿插八卦軼事的新中產生活全息圖:夫妻、婆媳、親戚關係,職場上的苦熬與交際,年輕人戀愛和相親的苦惱,從幼兒園入學起就面臨激烈競爭的學子,全時照料家庭與孩子的母親,養家但“缺席”養育的父親,殷盼孩子穿過考試的“針眼”、出人頭地的父母心……種種描述生動而微妙,文化相近的中國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這是《日本新中產階級》首次在中國大陸出版,傅高義特地為此次的中文版撰寫序言,講述他眼裡中日中產階級的異同;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教授作導讀,回顧傅高義的學術生涯。《日本新中產階級》譯本基於英文版五十週年紀念版(二〇一三年),包含了蘇珊娜•霍爾•沃格爾所撰第十五章和威廉•賴•克里所撰前言,他們對日本社會的新近觀察對主體研究作了及時而到位的擴充。
-
20 # 在下千城
這5本書千萬不要看(吐槽版書單)
但,也不是每本書都長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似的。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冷不丁也冒出一兩個鳳姐或如花(多麼痛的領悟)。以下5本書是我近10個月讀過的100本書中最名不副實,或內容毫無營養,或讀完一臉懵逼,或讀了後十動然拒的書。
請小夥伴們擦亮眼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書上,它們上輩子肯定都是折了翼的小天使。
標底色的5本,都是書中的“鳳姐”或“如花”1、《都市風流》,茅盾文學獎
簡介:《都市風流》是一本長篇小說,並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都市風流》小說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設為中心,刻畫了上至市長下至街道婦女的生態和心態,反映了當前城市改革的複雜面貌。(具體簡介請自行百度,在此不贅述)
吐槽原因:如果是一本普通小說作品,並沒有什麼不妥。但作為茅盾文學獎,個人覺得略有欠缺。我當初讀它是衝著茅盾文學獎去的,以為茅盾文學獎都是像《平凡的世界》那般,給人帶來極其震撼的作品。或許正因為期望很高,失望也比較大,只能算是一本中規中矩的當代文學作品。
2、《英雄時代》,茅盾文學獎
簡介:本書描寫了黨的高階領導人、老一輩革命家陸震天的養子和兒子:史天雄和陸承偉這一對異姓兄弟不同的人生經歷和道路。他們在紅色家族中成長,經歷了十年浩劫後,陸承偉從美國學成歸國,成為金融投資業的弄潮兒;史天雄則由當年對越戰爭中的英雄走上了仕途,成為國家電子工業部的副司長。
吐槽原因:大體原因和上面的那本書一樣。通篇主旋律,沒有細節,不接地氣,人物塑造不到位,顯然作者對他所寫的宏大主題缺乏把握能力。讀完這兩本,我對茅盾文學獎就失去了興趣,在讀書初期還興致高昂的打算通讀全部的茅盾文學獎作品。
3、《當我們聊起日本時》
簡介:這是一本關於日本生活和文化的雜文書。日本一直是個談之色變的敏感國度,卻又秉承著一衣帶水的牽連,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可避免不容忽視的存在。從視死如歸的武士精神到影響數代人童年的日本動漫;從莊嚴的富士山到爛漫的櫻花;從大和名族的女人性格到在世界文壇上舉足輕重的日本文學。
吐槽原因:當時看的時候好像那會正鬧事,本著知己知彼的原則,要先了解日本才行,所以就隨手看了這本。果然,以後看書不能“隨手”,簡介裡介紹的挺好的,但說實話,頂多算天涯上類似的高質量帖子,到處充滿了“囧”字,但不能算做一本書。就當做一個無聊的下午,在咖啡店和一日本朋友侃大山了吧。
4、《Email這樣寫誰都會贊》
簡介:Email看似是誰都會的雕蟲小技,卻並非你以為的那麼簡單。尤其是在當下,Email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你的形象。本書以Email日常寫作應用時常出現的錯誤為例,切實有效地闡述了不同情況下對應的Email寫作和背後的人際交往法則。讀透這本書,讓你的郵件溝通變得輕鬆高效。
吐槽原因:衝著書名來的,當然多看閱讀裡限免,最低只能給一星,真想不給星。完全用一個帖子就能說明白的事,卻寫了一本書,而且內容非常淺,也有些過時,並不實用,文章的水分極多。當初讀的時候還不懂各種讀書方法,就傻傻的讀完了,完了,了。建議,沒看的還是不要看了。
5、《獅子吼》
抱歉,此書沒有圖簡介:近代陳天華所作。書中宣傳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政治理想,批判滿族貴族入關以來的暴行,揭露當時清政府的腐朽和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民族危機的深重,鼓吹革命。當時影響很大。因作者跳海自殺未寫完,僅成八回。
吐槽原因:不能因為是很老、殘本的書就不能吐槽。這本書講的故事在現代看來就是一位憤青不滿社會現狀,寫了一本小說,自己站在上帝視角俯視眾生。讀的時候根本不是在讀書,而且在聽作者大聲、激昂的講述,或者洗腦,有點像進了傳銷窩,被髮了人手一本的傳銷手冊一般。我支援書本一定要傳達思想,但被作者強行灌輸,處處有種被霸王硬上弓的不爽。
豆瓣評分:無。
所以大家讀書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碰到書中如鳳姐和如花一樣的“極品”。如果還有其他“極品”,也請說出來讓其他人都看到,免得讀完“做噩夢”啊。
“讀書使人進步”這句老話說了很多年了,但我直到踏入職場才明白這句話的深意,才明白踏踏實實閱讀真的可以提升自己,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2016年即將過去,2017年快來了,想看看你們2017年的書單(限10本以內),同時也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共同進步。
回覆列表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燒腦作品,算一部大作。餘華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吶喊》,《島》,《且聽風吟》,《一個人的朝聖》,《亮劍》,《金粉世家》。就這些了,半個學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