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斯巴達
-
2 # 搞笑強子哥
小時候看過最經典的科幻電影要數(終結者2)!第一部和第三部都比較平庸!唯獨第二部令我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個人覺得非常經典。
《終結者2》是一部1991年的科幻動作片,為1984年電影《終結者》的續集,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阿諾·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羅伯特·帕特里克主演,於1991年7月3日登陸美國院線。機器人主腦者派出最先進的T-1000型終結者,回到約翰·康納的童年時期,預備殺死約翰,使未來人類世界群龍無首。約翰康納得知訊息,立即派另一名終結者乘坐時光倒流機,趕回現代,保衛童年時期的自己。在現代,約翰與養父母同住。生母莎拉因言行怪異,且攻擊造成機器人猖厥的電腦公司,因而被當成精神病患,住進病院。T-1000型殺害了約翰的養父母,然後變成養父母外形欲誘殺約翰,幸好終結者趕到,救出約翰。T-1000的另一個目標是莎拉,不料亦遭到終結者和約翰的破壞。莎拉和約翰決意消滅製造機器主宰者和T-1000型的塞柏電腦公司,一陣惡鬥後,電腦公司被炸成一片火海。然而,T-1000型仍窮追不捨,將莎拉等人逼入鋼鐵廠,並將終結者打成重傷。《終結者2》是好萊塢歷史上最優秀的動作片之一。大家是不是都很喜歡呢????
-
3 # 奈米音樂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FOCUS出品,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和西格妮·韋弗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該片於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北美上映。[1]
該片主要講述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開採資源。受傷後以輪椅代步的前海軍傑克,自願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潘多拉。在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
4 # zhu皇冠
看過不少災難科幻片。美國的,日本的,南韓的,中國產的等等...但是《2012》這部片子,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每次看完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復。
《2012》幾乎集中了災難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級火山,超級海嘯,毀滅整個人類的大洪水,陸地的下沉與崛起,地球磁場的倒轉,城市的毀滅,無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見聞有限,反正能把這麼多災難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災難大片。記憶中好像沒有。
《2012》裡,我可以看到人類生命和人類文明的脆弱,那麼健美的身軀,那麼精美的建築,那麼溫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無力,幾秒鐘,或者幾分鐘,在地震、火山、海嘯、超級洪災面前,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我也看見,無論是在什麼樣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類,或者說作為人類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還有那些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災難面前表現出了人類的尊嚴。美國總統在災難註定來臨的時刻,選擇留在美國與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後時刻,“船長不願丟下正在沉沒的船,這是他高貴的選擇”,影片中那位美國官員對總統的評價,我完全贊成。在超級洪水襲來的最後時刻,那些掌握著方舟外幾萬人命運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們,在瑞得裡安博士“我們都是人類的一份子,人類的文明就在與互相幫助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們今天放棄他們,那麼即使我們生存下來,我們怎麼去面對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又怎麼去面對他們的孩子”的激切演說下,一致同意開啟方舟大門,無數人歡呼著衝進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麼人,不管是什麼政治立場,我想,都會在心中刻下一絲溫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奮鬥和努力,更值得我們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傑克,為了讓自己的一家人得到進入方舟的船票,駕著車瘋狂地跑,從黃石國家公園跑到了拉斯維加斯的機場,在漫天黃石公園火山爆發的巨大煙火中找到沉迷於要和地球共存亡並且快死了都不忘記自己是第一個宣佈地球完蛋的那個瘋狂傢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縫後爬出來追上正在起飛的飛機,經過了飛機原本說要在中國南海迫降最後卻在中國西藏降落的戲劇性經歷,終於在那位好心的中國方舟工作人員天慶的幫助下全家進入了方舟。當傑克在影片最後,終於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機械故障使得方舟順利開動,一家人悲喜交集擁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為平凡人的傑克,在這樣的巨大災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同樣巨大的勇氣,應該說不上是為了什麼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這點)。他和瑞得裡安博士不同,博士確實是一個全人類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義人物,而傑克,在尋常時期在一個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險來臨時,他的無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但誰能說,即使只是為了自己的親人,他的這一切舉動就不值得我們感動,並且值得我們向他致敬呢?又有誰能說,他的一切舉動,不是博大寬廣、勇於付出和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光輝人性呢?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切,我們也才能夠拯救自己,我們也才能夠拯救人類和文明。
-
5 # CHAser
回憶至深,科幻動作電影,我首推《駭客帝國》,而豆瓣給到9.0的評分對決時實至名歸。我又想說,希望你能耐心看下去。
影片講述了人類被計算機操控,男主尼奧及女主崔蒂暱和駭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征途的故事(最簡單的概括下),基努李維斯是真的帥。
影片是由華納兄弟公司發行的,第一部在1999年3月31日上映,第二部在2003年5月15日,第三部是同年11月5日。而且這裡提及一下,第四部將在2021年上映,可以說是非常期待了!
其一,電影裡不管是格鬥場面還是視覺特效,都稱得上是科幻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360度飛踢的畫面,男主尼奧仰身躲子彈的慢動作鏡頭,則直接催生出了“子彈時間”這一經典名詞,還有伸手靜止時間和空間,停止子彈的擊出,並且還有中國功夫元素,和日本武士道元素,等等……我還記得看完那個後仰躲子彈的動作,我都驚呆了,雖然當時看的時候年紀小,都沒看的很深入。
其二,電影的實質意義很深刻,人家在二十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在思考人工智慧了,該系列故事,建構在“人類對抗機器”的理念基石之上。這一理念的歷史意義,及其對人們觀念上的衝擊影響極大。就比如說,現在,你用電腦還是電腦用你??你在上網搜尋資訊,還是網路想給你看到這些資訊??這種問題真實細思極恐!不是嗎?
其三,是虛幻還是真實,這種頭腦風暴性問題。電影裡,人們在母體網路構建的世界裡生存,不真實嗎,就像我們現在的世界一樣,母體給予電影裡的人們感官。
這一系列的電影,有時候真的看懂了,背脊發涼,而且在網路上有人推出了電影主角性人物的名字及意義。
“Zion(錫安)”一詞在《聖經》中,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所坐落的山,位於聖城耶路撒冷。而在猶太教中,“錫安”代表著上帝的榮耀,是神的救贖來臨的標誌。當大地被毀滅後,人類將在錫安接受最後的審判。
尼奧(Neo)/托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來語中,托馬斯的意思是雙生。這象徵著尼奧平時的雙重身份:一個是程式設計師托馬斯·安德森,一個是駭客尼奧。而安德森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是“人之子”,這正是耶穌的身份。組成Neo(尼奧)的這三個字母掉轉順序後就可以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個拯救人類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詞在希伯來語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個人”——The One。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臘神話中,墨菲斯是夢神,擁有改變夢境的能力。在電影中,墨菲斯是把人們從夢境般的虛幻世界中喚醒的指路人。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體”,在基督教中,“三位一體”指得是聖父、聖子、聖靈。而在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之作《夢的解析》一書中,“三位一體”指代了女性意識,她能夠進入神秘的領地和完美的境界。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第四部有莫妮卡哦,不要錯過哦!
看到這裡應該不會吝嗇一個贊吧?
-
6 # 大眼同學
一,第九區。
非常深刻的一部科幻電影。絕對算得上是經典之作。科幻的故事背景就讓人眼前一亮,加上故事情節對現實社會一些醜惡現象深刻的諷刺,讓人移情其中,驚歎,也是必看之作。
二,原始碼。
是構思非常巧妙的一部電影,到最後一刻真的非常動人,讓人感覺到幸福。
三,感官遊戲。
挺少人知道的一部電影吧,但我強力推薦。構思的未來的遊戲世界,環環相扣,絕對也能讓你驚歎。一個細節讓我回想時很驚訝,1999年的電影,最後似乎所有人拿著智慧手機還是平板電腦在玩,那時還沒有吧?!回想了一下那個情節,我覺得特別震驚,1999年竟然能預測到智慧手機!現在還不清楚什麼情況。
四,少數派報告。
五,盜夢空間。諾蘭著名科幻經典電影,眾所周知的,這部至少可以看三遍。
-
7 # 三哥話娛樂
我最喜歡的科幻動作電影是《最終幻想Ⅶ:聖子降臨》,這部電影是日本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公司創作的,裡面的打鬥十分精彩搶眼,男主角和大反派是一個比一個帥。
賽菲羅斯的事件已經過去2年了,人類從巨大隕石的災難之下逃脫。曾經繁榮的都市雖然滿目瘡痍,但人們已經開始投入重建家園的工作之中。而拯救世界的英雄克勞德,卻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但是,神秘的疾病“星痕症候群”在世界蔓延。蒂法·洛克哈特決定找尋克勞德。但當她找到克勞德之時,眼前這個人,只是一個為艾利斯之死鬱鬱寡歡的落魄男子。以繼承賽菲羅斯的遺志而組成的白髮三人組出現在人們眼前,文森特不得不再次揮動雙槍,保護大家。
最終主人公將對手戰勝,拯救了這個世界。
-
8 # x曉清寒
《人獸雜交》
文森特.納塔利執導
阿德里安.布洛迪和薩拉.波莉主演
影片中兩位野心勃勃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將人類與動物的DNA進行雜交混合的秘密實驗,最後製出了一個半人半獸的女兒。這個混血兒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能量也在不斷增長,最終擁有了毀滅性的能量。
混血兒長大後,對外面的世界也越來越好奇,慢慢脫離了這兩位科學家夫婦的控制,終於在她和丈夫發生關係後,決定殺了這個野獸,當他們找到它時,卻發現它已經死了,他們埋了它,卻沒想到它的性別發生改變復活,在他們與它在樹林裡激戰時,妻子的一時心軟,使得丈夫喪命,她終於殺了它,妻子心灰意冷,但是卻懷上了那隻野獸的孩子,她同意了公司將她作為實驗的一部分,落地窗前是充滿希望的Sunny,但沒人知道,這個孩子生下來,會是怎樣的結果,科學註定要付出代價。
-
9 # 嘻哈崽za
我看好多人都說的是國外的,我印象最深的確實國內的:
1.紅海行動 9.8
我不知道那場坦克大戰算不算動作電影,為了拍這個鏡頭國家直接貢獻了4輛坦克。中東國家伊維亞共和國發生政變,武裝衝突不斷升級。剛剛在索馬利亞執行完解救人質任務的海軍護衛艦臨沂號,受命前往伊維亞執行撤僑任務。艦長高雲(張涵予 飾)派出楊銳(張譯 飾)率領的蛟龍突擊隊登陸戰區,護送華僑安全撤離。誰知恐怖組織扎卡卻將撤僑部隊逼入交火區,一場激烈的戰鬥在所難免。與此同時,法籍華人記者夏楠(海清 飾)正在伊維亞追查威廉·柏森博士販賣核原料的事實,而扎卡則突襲柏森博士所在的公司,意圖搶走核原料。混戰中,一名隸屬柏森博士公司的中國員工成為人質。為了解救該人質,八名蛟龍隊員必須潛入有150名恐怖分子的聚集點,他們用自己的信念和鮮血鑄成中國軍人頑強不屈的豐碑! 本片根據葉門撤僑事件改編
2.《颶風營救1》 9.5
布賴恩(利亞姆·尼森飾)是一名退休的特工,常年的特工生活使其與妻子女兒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一次,女兒Kim(麥琪·格雷斯飾)想徵得布賴恩同意去巴黎遊玩,身為父親的布賴恩並不放心17歲的女兒獨自出行。在一番爭吵後,固執的布賴恩終於答應女兒。然而在巴黎,Kim卻遭到了黑幫賣淫團伙的拐賣。為拯救女兒,這名老特工重新出山……
3.《生死狙擊》 9.4
美國海軍陸戰隊神槍手鮑伯·史瓦格(馬克·沃伯格飾)在一項任務中痛失助手兼好友,於是決定提早退役,遠離硝煙瀰漫的戰場,在深山中過著隱居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政府要員約翰遜上校等一隊人馬打破了寧靜,一項難以拒絕的任務擺在了鮑伯面前。據情報局密探訊息,總統的下一次重要公開演講中,恐怖分子很可能會有所行動。
4.《斯巴達300勇士》 9.4
劇情介紹: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里格·桑託羅)統率五十萬大軍(號稱500萬之眾)、戰艦千餘艘,大舉進攻希臘,並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還向希臘各城邦發出勸降書,希望小邦們不戰自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達城。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禦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軍約七千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
10 # 小笨笨愛影視
看過很多部的科幻片,諸如《星際迷航》系列、《火星任務》《重返地球》《星際傳奇》《星際穿越》《流浪地球》……等很多影片!
其中大部分都是國外影片,唯獨《流浪地球》是咱大中國的科幻片!但就是這唯一的一部中國科幻電影卻是我看過的科幻類裡邊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部影片!
影片的製作十分的精良。小到太空服、礦車。大到行星發動機、宇宙飛船。無論在視覺還是設定上,都非常能符合人們的想象力!
影片的背景設定也非常的富有想象力!
影片中行星發動機下的中國城這段挺有意思的,都在裡邊過上了中國新年了!處處都是一種濃厚的中國情結中國風!還有影片最後的一段,眾人在全人類命運共同危難之際!大家都沒有國籍、不分國界!齊心合力共同拯救地球於危難之中!
-
11 # 三川王其
你好,我是三川,說到讓我印象最深的科幻電影,非《星際穿越》莫屬,該片豆瓣評分9.3,豆瓣TOP250的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在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透過它可以打破人類的能力限制,到更遙遠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一個探險小組透過這個蟲洞穿越到太陽系之外,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在這艘名叫做“Endurance”的飛船上,探險隊員著面臨著前所未有,人類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戰。然而,透過蟲洞後,他們發現飛船上在星球上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時間,即使探險小組的任務能夠完成,他們的救贖對於對地球上仍然活著的人來說已經是太晚。飛行員庫珀必須在與自己的兒女重逢以及拯救人類的未來之間做出抉擇。
太空題材從來都是“孤獨”最好的詮釋載體,它天生具備解釋“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話題基礎。而廣袤宇宙做背景,再狂妄的人也會產生天地廣闊,芸芸眾生何其渺小的悲憫感,孤獨不管作為形式還是內容,都無法迴避。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
12 # 小倪影視
最令我難忘的科幻題材電影,是《超體》,露西是電影女主角的名字,更是古人類的代名詞。
露西(Lucy)是一具發現於東非的古人類化石標本。此標本具有約40%的阿法南方古猿骨架,由唐納德·約翰森等人於1974年在衣索比亞阿法爾谷底阿瓦什山谷的哈達爾發現。古人類學研究中一般僅能發現化石碎片,很少發現完整的顱骨或肋骨;所以此次發現尤其重要,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
露西生活於約320萬年以前並被歸類人族,這副骨架具有類似猿的腦容量和類似於人類的二足直立行走方式,支援了人類進化爭論中直立行走在腦容量之前的看法。
在這裡需要補充的是,在1994年,Ganlea megacanina表演發掘小組的成員之一,美國匹茲堡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克里斯·比爾德博士和他的中國同行就發掘出了曙猴足骨化石,這種生活在4000萬一4500萬年前中國東部沿海雨林中的動物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2009年在緬甸出土的新型靈長類化石——甘利亞,要比露西久遠得多——它可能說明:人類、猴子和大猩猩均是由亞洲的靈長類進化而來,而並非一直認為的起源於非洲。當然,也有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雖然意義重大。但不會停止人們對類人猿起源的爭論。
當然,西方人還是更願意承認露西,而非甘利亞;而對東方人而言,露西也是相對陌生的。所以電影的中文譯名改為《超體》,是很恰當的,很能體現其科幻意味。
接下來,談一下電影的導演。呂克-貝松(Luc Besson)1959年3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和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斯皮爾伯格。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控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代表作品有《第五元素》和《聖女貞德》等。
呂克-貝松的電影不乏宗教情結,當然呂克貝松的信奉的是西方的宗教,或許東方觀眾對《第五元素》和《超體》中呈現的神秘主義似曾相似,但必須說明,那是西方的神秘主義。《第五元素》因襲了古希臘人的世界觀,認為世界由風、火、水、土四大元素組成(東方的古印度的歸類是四大:地、水、火、風),而第五元素被解讀為“愛”。《超體(Lucy)》中展示的超升,雖然與佛教的闡述有些類似,但本質上是西方的,它雜糅了西方古代的神秘學和現代的科學,展現了一部有關人類提升的史詩。
《超體(Lucy)》的故事發生在中國臺灣,女主角露西是一個普通的西方女子,被一個認識只有五天的人脅迫參與一場非法交易。交易的物件張先生(南韓人)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老大。手提箱被開啟,裡面有三袋藍色晶體(CPH4),一個奄奄一息的人在試藥(吸了幾粒晶體)之後,馬上極度亢奮,然後被張先生開槍打死。露西也被打暈,醒來後發現肚子曾被剖開,原來她和另三個男子一樣,都被放入了一袋CPH4——他們都成了運毒的工具。
事有不巧,露西因為不願屈服於看守的性騷擾,被毆打而導致裝有CPH4的朔料袋破裂,從而攝入大量CPH4,並引發大腦使用率的提升。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諾曼博士在講臺上大談人類大腦使用率的話題,正常人只使用了不到10%,如果達到20%將會出現所謂的超能力,然後歷數了達到30%、40%可能出現的情況……當然,這些僅僅是假設。
而在露西身上,諾曼博士的假設變成了事實——因為CPH4的激發,露西的大腦使用率達到了20%。隨後,露西輕鬆擺平了看守,又在醫院取出了裝有CPH4的朔料袋,並得知CPH4是孕婦在某個階段生成的用於幫助胎兒成長的天然物質,量極小。醫生驚訝於CPH4居然被人工合成了,而且露西攝入了大量的CPH4後居然沒死。
在隨後的過程中,露西的潛能不斷提升,她的聽力、視力、智力都大幅度提升,她可以快速學習,甚至能控制自己的頭髮長短與顏色,透過觸碰他人身體的方式感知別人的內心,還可以控制各種電器,控制他人的行動,等等。這些超能力,很像是佛教描繪的神通,但又有本質的區別。
佛教認為,人類潛能的提升需要透過戒定慧三學的修煉,戒是行為準則,定是使內心趨向平靜並免收外界干擾的能力,慧是內心本具的大智慧。其中,戒是定、慧的基礎,戒、定又是慧的基礎。這個心,不是心臟、也不是大腦,因為整個人體都是臭皮囊,都只是假象。
西方人是很難理解佛教對生命的認知的,他們不懂得如何透過自身的修煉提升自己,而往往藉助於神經性藥物。比如,西方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稱可卡因為富有魔力的物質,因為他本人就是靠此藥物來分析他自己做的夢。此外,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的作者小赫胥黎也迷戀LSD給他帶來的神秘體驗。……
同時,由於分子理論和解剖醫學的影響,西方人很容易把生命的金鑰對應某個器官。他們會研究,大腦的哪一部分是主宰憂傷的,哪一部分是主宰計較的,哪一部分是主宰衰老的……以致於很多人認為,如果把主宰憂傷的部分切除,人類就只有快樂;將主宰計較的部分切除,人類就會只有平等;將主宰衰老的部分切除,人類將永遠年輕……
真的會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嗎?實際上,大腦只是表象。這就好比,屋子裡裝了火警報警器,遇到煙火它就報警,你把報警器摘了,摘掉的是報警,不是煙火。
《超體(Lucy)》過度渲染了大腦使用率的提升對人類潛能提升的作用,他將這種提升歸結為一次意外(攝入大量的CPH4),這些都是西方的思維,與東方的修煉毫不相干。
當然,故事的結尾耐人尋味。當露西的大腦使用率達到100%的時候,她忽然消失了,然後提示道:“我無處不在。”這個結尾,或許能摸到佛教解脫論的一點邊。也或許,西方人也沒想明白,一個能力100%的超人在人間將會是怎樣一個狀態,所以只能讓他歸零。
電影的結尾響起了露西的畫外音:“生命是在10億年前被賦予給我們,現在你知道能用它做什麼?”用一個問號總括全劇,或許比感嘆號更好。
-
13 # 小魚電影放映室
最讓我難忘的科幻電影,我覺得以前老片的話只能算是童年的一個很大的印象誒,最讓我難忘的電影無非就是《諜影重重》系列,又貼近現實又科幻。所以說它的內容非常的重要,戲份深深地吸引著我。而且碟中諜系列也很好看,因為我喜歡這些懸疑帶間諜系列的動作片。到現在這一系列我都看完了。而且深深印在腦海裡久久不能忘卻,有時候還能幻想我自己是一位間諜的話,是怎麼完成任務的,做夢的時候有時候都會夢到。
-
14 # Lee11554677
《人工智慧》中小男孩渴望深邃的眼神,無限接近卻永遠差那麼一點的空洞感至今難以忘懷,給機器注入人類情感,難受.
-
15 # 經典影視搞笑再現
《機器人管家》上映時間:1999年。
機器人安德魯是尼爾家四代人的管家,原本尼爾一家只是當他一部機器來使用,但大家漸漸發現安德魯不只是一個家務機器這麼簡單,他在日常還會和他們一起歡笑,懂得人類的習俗,體會人類的情感。
安德魯在尼爾家的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她 了,但由於他沒有安裝感覺模組,他任由她嫁給了一個錯誤的人。由於沒有感覺,安德魯可以在海邊獨自一人蓋一棟房子生活。直道某天,他遇上了機械專家、科學狂人,為他安裝上了感覺模組。
至此,安德魯才體會到什麼是吃醋、什麼是戀愛。經過一番努力,安德魯終於完全融入了人類社會。最終,他和自己相愛的人得以長廂廝守,並在垂垂老矣時幸福死去……
《機器管家》用科幻色彩所賦予生命啟迪,並且是如此的真摯,電影透過羅賓·威廉姆斯飾演的機器管家從機器到人的蛻變,用忍俊不禁的幽默將愛情、自由、尊嚴這些生命中最為美好卻常常被世人所忽視的元素一一羅列。
而有多少人曾追求所謂的永生,但永生又何嘗不會是一種最為殘酷的刑罰,當機器管家安德魯最終變成人後,所選擇的安然離世,200年的時間,那生命的美好和其必將經歷的生老病死,為人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
16 # 發哥電影
流浪地球,咱們首部可以媲美好萊塢的科幻大片,裡面運輸車和地球發動機的創意真的是耳目一新,最感動的就是到大家要放棄回家的時候,全世界的運輸車又返回一起努力推動發動機的情景
-
17 # 洋仔影薦
阿諾德施瓦辛格的科幻片《終結者》,施瓦辛格去保護救世主,如嬰兒般落地,直接搶到一套定製版皮衣,一心只想完成任務,由於自己屬於低階機器人,很多武器裝備還不如敵人。所以只能靠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取勝,成功保護救世主,事實證明薑還是老的辣。
-
18 # 泡泡愛日劇
我印象最深的科幻電影是《E.T》
這張經典的海報,應該沒有人會不記得吧。至於為什麼對這部電影印象深刻,因為這部電影是我看的第一部科幻電影。而且那時候我還是個孩子,或許因為這樣,一說到科幻電影我第一個就想到了這部。雖然之後也看過很多優秀的科幻片,到這部可是最初的白月光啊!
還是對這個外星人印象深刻啊!話說這麼一看,黃渤和沈騰演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中的外星人和E. T有點像啊。
說回正題。
某一天,一個外星人被同伴們不小心留在了地球上,孤獨無助的他看起來個子小小的。這時,一小男孩艾利奧特發現了這位意外走失的小外星人,他居然悄悄的收留了小外星人,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E.T.
小男孩膽大又善良,雖然和外星人語言不通,但還是和他相處非常融洽。
直到有一天,E.T.不可避免地被發現了,警察、軍隊、FBI等蜂擁而至,他們只想把這個外星人當成千載難逢的珍貴試驗品進行研究。那一天,他們抓住了它,他們要做各種的研究,分析它的成分,瞭解它的構成。冷漠而殘忍,即使他淚流滿面、苦苦哀求,他們依然不願放過它。
於是,他們被分離,他看著它慢慢閉上眼睛,被放進冰袋,他痛哭流涕與它道別,說“我這一生永遠相信你,每一天都相信你。E.T我愛你”!他以為再也看不到它三角的腦袋、圓圓的眼睛、懵懂的表情,它卻在他轉身的一刻甦醒,說“E.T phone home”。
在哥哥和小夥伴們的幫助下,艾里奧特從研究中心救出了九死一生的E.T.,不料大人們沿路設下重重關卡意圖攔截這支“營救小隊”,此時,E.T.展現了它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帶著孩子們擺脫了“包圍圈”。
後來小男孩終於順利帶E. T回到了飛船,外星人終於可以回家了。
這部電影大獲成功,E.T.從此也成為外星人的代名詞。這足以說明這部電影的影響。
-
19 # Q電影
那部科幻動作電影使你最難忘,劇情介紹?
難忘的應該是這部《第九區》
劇情: 28年前,外星人的飛船在非洲一個國家上空停留下來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關注,派遣直升機上去撬開艙門看到了幾百萬的外星人,隨即將他們接上地球,但外星人的到來卻引起了地球人的巨大恐慌,人類不敢相信這群外星人是善類,於是將他們專門放置到南非的貧民窟內便於管理,這個地方日後就成為了著名的第九區。
本片主人公是一名政府專員,他被派去負責驅逐外星人,主要負責讓外星人簽署驅逐協議書(貌似人權維護)。誰知在搜查中看到了一個瓶裝液體,好奇害死貓,當他開啟瓶子時噴出黑色液體,從此就感染了病毒開始病變長出了與外星人一樣的爪子,政府看到這些抓他回去做實驗。由於前期政府繳獲了外星人的超強武器但苦於無法使用,這次正好主人公變異後可以使用武器,政府的非法基因研究所決定要解剖做實驗得到使用武器的方法,在主人公的奮力反抗下逃回了19區,政府宣稱此人因在驅逐外星人時與其中外星人發生了性關係遭到變異,從此主人公就在19區和外星人的頭領生活在一起。曾厭惡自己的“手”砍掉了一個指頭。得知曾被他繳獲的瓶裝液體就是能使外星人啟動飛船回到自己星球的“能量”後決定聯合外星人去政府研究所取回流體。得手後回到19區開始了啟動飛船計劃,後被外星人告知治好自己的基因變異,從新做地球人要三年的時間,他異常氣憤,不過看到同類的殘暴、虛偽,決定掩護外星人會自己的星球。與同類展開了激烈的搏殺,在他的掩護下外星人上了主飛船。臨走前深情的對主人公說:“我會記得我三年的承諾的”。
外星人走了,政府向外界宣稱主人公死了,實際上他一直在政府新成立的第十區生活著,等待著三年的承諾。外星人在地球28年的忍辱負重,在續集中應當會重返地球,向人類宣戰,他們的科技發展超地球N年。
影片的最後,主人公的老婆收到了一個用鐵皮碎片折成的玫瑰。她相信自己老公還活著,一定是他送的。後來最後的一個鏡頭就是一個滿臉哀愁、少了一根指頭的外星人在折一枝玫瑰。
-
20 # LiuL影視剪輯
對我而言,最難忘的科幻片,就是長江七號,相對而言,如果看過這個電影的,應該也感受深處。
長江七號內容中,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住著一個外面大雨裡面小雨的房子裡,而且還要跟隨一群群蟑螂為伴,最大的樂趣就是打蟑螂,為了生活,父親去工地打工,還要忍受包工頭的欺負與嘲笑,為了讓孩子能上的起學,還要堅持工作,所有生活用品基本上全靠撿別人不要的用品,比如鞋子,衣服,電風扇等。
不但父親在工地被人嘲笑,就連孩子在學校也是,被人欺負,上體育課穿著一雙縫縫補補的運動鞋,老師還覺得不合格,讓他去罰站,不過在學校裡孩子有個好朋友,在受被人欺負的時候,會出手幫助,而且罰站還會陪同一起。
這對父子最大的樂趣就是在馬路上看電視,逛逛商場,雖然沒錢,也算是一種樂趣,因為沒錢,孩子要玩具也是一份難倒英雄漢。
這一對父子雖然貧困,但也全是好心人,好心有好報,父親竟然在垃圾場中,撿到一個外星生物,在考試中,孩子幻想,外星生物可以幫助他完成考試,可是竟然費勁的弄出一坨翔來,這也算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笑點。
厄運將近,父親為了賺更多錢,給孩子買玩具,天天加班,熬夜加班,身體終於受不了了,一個失誤,從高樓上摔下來,不過在緊急關頭,外星生物竟然救活的父親,外星生物因能力用度,而衰竭,本以為外星生物就這樣結束的時候,竟然出現成千上萬的外星生物,而結束!
回覆列表
一、第九區 District 9
上映日期: 2009-11-27(中國大陸) / 2009-08-14(美國)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紐西蘭 / 加拿大 / 南非
導演: 尼爾·布洛姆坎普
主演: 沙爾託·科普雷 / 詹森·庫伯 / 娜塔莉·博爾特 / 茜爾雯·斯特賴克 / 約翰·薩莫爾 等
一艘巨大的飛船上面承載著一群外貌醜陋且健康狀況極差的外星難民,他們最終被地球人接納,並隔離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片區域內生活,此地名為“第九區”。經過長達20年的繁衍,外星難民的數量擴張至180萬之多,且和周邊人類的矛盾衝突不斷,越來越多的人類呼籲將他們趕出地球,以此展開的後續故事。
看完第九區的感想:以為外星人夠醜陋了,結果最醜陋的還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