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識就是力量3009
-
2 # 襄陽百科全書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講德,德的深層內涵是什麼?
在我看來,德的深層內涵是品德,即良好品德。透過諸子百家文化了解到,各位宗師都有傳世之寶,而這個寶就是他們各自的品德,如孔子的禮德,老子的道德,鬼谷子的戰德,雖然分為不同領域,卻為後世留下行業或社會準則。
當前,中華歷史文化品德以老子、孔子等大咖為代表,主要體現在推動社會正常文明運轉。在國外,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也非常受推崇,如《禮記》《道德經》《孫子兵法》等古代名書均被深入研究學習並創新。從古至今,各行各業都講究德行,中華文化以道德與法治盛名於世。
能夠被世界廣泛認可的根本則是中華文明有利於世界和諧,想必這也是我國入選四大文明古國的原因。不論是諸子百家創始人還是三百六十行開山宗師,他們都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基本上都是一代巨星,他們都有區分正邪的能力,都認同正邪不兩立的說法,認同的基礎則是個人品行端正,從而收納的徒子徒孫多為正派之人,這是德高望重的始源,正因為有了這些先賢大德,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才能傳承下來。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在很多正派人士心裡都是棒棒噠,基本上歷朝歷代都形成一種共識,就是堅決打擊心術不正之人,大多數人都是品行端正的,擁有區分正邪的發言權,是保護社會,促進平穩並營造太平盛世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見,高雅的道德對社會的貢獻巨大,道德對社會的重要程度堪稱無可替代。
有德之人必然有愛,心胸開闊且眼界深遠,具有開創美好生活的決心,能夠為底層帶來改善,因此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推崇高尚品德,鼓勵人們培養高尚情操,這有利於建設和諧社會,有助於人類與生物共同搭建命運共同體。
有德即有道,道德不分家。有德者必定是懂道理的人,深明大義,無私無畏,敢於面對邪惡並挑戰邪門歪道,擁有一顆戰勝所有不仁不義勢力的鬥志,也可以理解為愛心,這是大愛無疆的愛,能夠以犧牲小我的英雄無私情懷,發揚民族團結精神。
現實生活中,廣大人民群眾都非常熱愛真理,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理是德的組成部分,德則是道的組成部分,比如語文課上組詞:道理、道德。講理其實就是有品德,有品味的具體體現,有德者皆為君子也。
-
3 # 每週天更新
我是學法的,在法制史裡,德治和法制是兩個最核心的內容,中國法制的演變也是在德與法之間的演變,從西周時期的以德配天,到德主刑輔,到明刑弼教,這裡面都體現了德的的重要和作用。
從我的觀點看來,德其實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的一種手段,而這種模式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正反饋作用,就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一種文化和傳統。
德講究社會倫理、內在修養、自我約束,這是很好穩定社會秩序和統治的一種模式,內養德、外修法,並行之下,社會才能按照既定秩序發展傳承,這是千百年的經驗或者是傳統,經歷了實踐的檢驗。
所以,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講的德,它內在含義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社會秩序而制定而且不斷完善的一種內在約束力。
-
4 # 金秋國學
我覺得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是既無才也無德的人,所以對於我們來說用法律來約束就好了,對於有才華的人就必須用德來約束而不應該用普通人的標準來約束,我不是吹毛求疵,才者利器也,如果一個有才無德之人我們都用普通人的標準或者因為他有功勞甚至用更低的標準來要求,那麼對他來說是放縱,對社會也是隱患。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我們都只知道前面半句,卻少有人用後面半句,不用刑而用禮去約束,是不是一種更高更嚴的要求呢?如果說你已經突破了禮的要求,那麼請問那些大夫還有資格大夫嗎?
有才華的人,你們也不要覺得不公平,其實你們也要想想更高的要求本身就是對你們的一個巨大認同和肯定,離完美中的德才兼備是不是更近了,在德的指引下是不是可以更好的發揮才,是不是在德更高的層面上讓你的才華更上一層樓。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古來今往,多少人仁人志士不是懷揣著一顆有德之心才名垂千古,如若沒有那一顆有德的星,他的才能或許就是滿足自己的小富之家足矣,何談身後之名。
七七八八說了這麼多,請大家嘴下留情
-
5 # 嘿詩
超複雜,要了解“德”,最好先明白什麼是“道”。然後結合“仁”“義”“禮”來整體的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從政》篇是關於孔子政治思想研究的重要文獻,其中有“五德”的概念,而儒家有重視德治的傳統,這一概念頗引人注意。該簡文見於甲篇第五、六、七簡,其原文是:聞之曰:從正(政),□(用)五德,固三折(慎),除十怨。五德:一曰愋(寬),二曰共(恭),三曰惠,四曰仁,五曰敬。君子不愋(寬)則亡(無)(甲篇第五簡)以(容)百姓;不共(恭)則亡(無)以除辱;不惠則亡(無)以聚民;不仁(甲篇第六簡)則亡(無)以行正(政),不敬則事亡(無)城(成)。(甲篇第七簡)簡文中的“□(用)五德”所闕之字,原釋文為“敦”。何琳儀先生釋為“用”,他說:“敦”左下從“羊”,與“墉”有別。按,簡文“墉”當讀“庸”。《說文》“庸,用也。”可從。“用五德”即行用五種德行。“固三折(慎)”,中的“折”,原整理者認為“可讀為‘誓’”。其他學者有的認為應為“制”,有的認為應為“慎”。我們認為讀為“慎”是正確的,此字與甲篇第四簡“君子慎言而不慎事”之“慎”字形相近。這樣,“徳”與“慎”、“怨”所說都是“內在的情志”問題。所述“五德”,其中“一曰愋”之“愋”,原整理者認為當讀為“寬”,即寬和、寬厚。《從政》認為“寬”與“恭”、“惠”、“仁”、“敬”共為為政者需要勵行的美德。在《從政》篇中,“德”屬於政治道德範疇。該篇名曰《從政》,原整理者根據“兩組竹簡長度各異,編繩部位亦不相同”,而將《從政》篇分為甲、乙兩篇,研究者已經指出,無論在簡長、字型、編繩數目與位置等方面,兩篇都沒有什麼明顯差別。而且,被分為甲、乙兩篇的《從政》其實可以編連到一起,應屬於同一篇。《從政》的定名與本篇主題相應,比較確當。原整理者張光裕先生指出:“甲、乙兩篇內容多次強調‘從政’所應具備之道德及行為標準”,而且“從政”一詞兩篇中也多次出現。還有,研究者已指出該篇內容與《論語•堯曰》倒數第二章之間的聯絡,以前就有人說到該章可以名為《從政》。《論語》原有《齊論》、《魯論》、《古論》的分別,篇數也有不同。《漢書•藝文志》著錄《古論》二十一篇,其中有兩篇《子張》,如淳在注《漢書•藝文志》時說:“分《堯曰》篇後‘子張問何如可以從政’已下為篇,名曰《從政》。”不知何據。但本篇定名為“從政”,也算是前有所承。“德”的出現很早,在中國早期文化發展中有突出地位。閱讀古代典籍,各式各樣的“德”以及與之相同、相近的概念幾乎隨處可見。儒家重“德”,而在儒家學派形成之前,不少早期文獻對於“德行”體系就進行過概括。有的是歸為三德、四德、六德、九德,有的歸為三行、三達道、四道、五教、六行、七教、八政、九行、九守、十倫等等,名目不一,內容也有很大區別。就內容而言,這些德目有的表述了個人的品質,有的則是社會基本的人倫關係,有的是兩者結合在一起。大要別之,有的屬於政治,有的則屬於倫理。但綜合儒家學說,把這些德目放在整個儒家思想體系中考察,其實它們又沒有嚴格的界分。這些所謂的“德行”分別出現於《尚書》、《左傳》、《禮記》、《逸周書》、《周禮》等早期典籍,從中可以看出,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德行的傳統,儒家的道德體系正是對這一傳統的繼承。《從政》中出現了“五德”一辭,整理者說它是“先秦典籍中未之見者”,“於先秦典籍中乃首次出現”。其實,“五德”一辭先秦時乃多次出現,只是像所謂“九德”、“六德”、“四德”一樣,名目雖同,內容卻有差別。如:《莊子•天運篇》:“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孫臏兵法•教法》:“處國之教奚如?曰……孝弟良五德者,士無壹乎,雖能射不登車。”《管子•禁藏》:“夏賞五德,滿爵祿,遷官位,禮孝弟,復賢力,所以勸功也。”《逸周書•大聚解》:“五德既明,民乃知常。”此外,《史記•夏本紀》有“出入五言”句,《索隱》引劉伯莊雲:“五言謂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這些典籍都是先秦時期成書。其中,《莊子•天運篇》的時代原有爭議。《天運篇》屬於《莊子》的《外篇》,一般認為,《莊子》的《內篇》比較可靠,《外篇》和《雜篇》則時間較晚。但新出地下材料改變了人們的這種認識,湖北江陵張家山、安徽阜陽雙古堆兩座漢墓中均發現了《莊子•雜篇》的竹簡,根據研究,已經可以證明《莊子》的《外篇》和《雜篇》成書應該“距離莊子活動的時間不遠”,很可能就在先秦時期。上述典籍中出現的“五德”,其內涵可謂各不相同,自然也區別於《從政》的“五德”。由此,我們可以對《從政》的“五德”進行具體分析。儒家的“德”本是繼承周人而來。新近公佈的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珍貴的青銅器“遂公盨”,其銘文除記載大禹治水的經過,還以大段文字闡述德與德政,並教誨民眾以德行事。不足百字的銘文,僅“德”字就出現了六次,而且內涵頗為寬泛:要求民眾既要注重修身養性,做人要“齊明中正”,還要孝順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諧,注重對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君王及官吏要有德於民,顧念黎民百姓,唯此百姓才能“好其德”,天下才能長治久安。“遂公盨”銘文與傳世文獻相互印證,是“周人尚德”的實證,表明當時中國“德”的思想已相當豐富、系統,“德治”觀念已經形成。中國德治思想的淵源——孔子的“為政以德”主張,是對周人思想的總結與概括。孔子及其門徒提出的德目很多,這些德目有的見於儒家以前的典籍,有的屬於儒家的揭示,反映了儒家重視德行倫理的學說特徵。他們談論“尊尊”而“親親”,常常論述“孝悌”與“忠信”;他們說到過“仁、義、禮、智、信”,又說到過“溫、良、恭、儉、讓”;《論語》中說 “恭、寬、信、敏、惠”,《從政》又說“寬、恭、惠、仁、敬”。其他例如“慈”、“友”、“直”、“剛”、“和”、“恕”之類。如果把這些德目大致以“家庭道德”和“個人品格”加以區分,《從政》篇所說的“五德”自然應該屬於“個人品格”的範疇。孔子所處的社會是典型的宗法農業社會,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倫理觀念當然是由家庭倫理出發的。儒家思考社會人生的結果,要求人人“修身”、“修己”,進而“安人”、“安天下”。由個人而社會,由家庭而國家,最後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對“為政者”的個人品格提出了種種期望。儒家對於統治者的道德要求,都是按照這樣的邏輯推演出來的。在《論語•堯曰》的倒數第二章中,子張問孔子如何才能管理好政事,孔子回答說應該“尊五美,屏四惡”。《從政》篇中有“四毋”之說,論者指出了其可與《論語•堯曰》的倒數第二章對讀,即:《從政》:“毋暴,毋虐,毋(賊),毋(貪)。不修不武,謂之必成,則暴;不教而殺,則虐;命無時,事必有期,則賊;為利枉(甲篇第十五簡)事,則貪(甲篇第五簡)。”《論語•堯曰》:“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將竹簡《從政》與相關文獻聯絡起來考慮,不僅有利於簡文的編連與字詞釋讀,而且可以加深對全文意義的理解。《從政》中的“四毋”與《論語》中的“四惡”說,還有《荀子•宥坐》、《韓詩外傳》卷三的材料與之相通,可以對讀。於此,學者已經指出,此不贅述。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從政》中關於“四毋”的論述,下面緊接關於“五德”等的論述,也就是說,前者的結尾與後者的開頭都在第五枝簡上。由此啟發我們細細觀察《從政》“五德”與《論語》“五美”之間的聯絡。《從政》中的“五德”謂寬、恭、惠、仁、敬。《論語•堯曰》中的“五美”沒有完全凝成具體的概念,但孔子的論說卻比較具體: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孔子提出的“美”,當然是與“惡”相對的概念。大致而言,他所說的“五美”應當與“四惡”對立,所以,孔子論說“五美”時涉及的“費”、“怨”、“貪”、“驕”、“猛”,尤其是“貪”、“驕”、“猛”,應該與“四惡”中的“暴”、“虐”、“賊”、“貪”相近。後儒的理解也是如此,如有人說:“此章溯流窮源,見微知著,抉盡病根,只在‘貪’、‘驕’、‘猛’三字。”細細品味孔子關於“五美”的解釋,實與《從政》的寬、恭、惠、仁、敬“五德”相互貫通。寬:在《從政》中,“寬”說的是“容百姓”的問題。《論語》中孔子所說的“泰而不驕”,也是說“寬”。皇侃《論語義疏》即解釋此語為“君能恆寬泰,而不驕傲也”。“猛”其實正是與“寬”相對的概念,《左傳》昭公二十年記孔子之言曰:“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威而不猛”當然有“寬”的意思。恭:在《從政》中,“恭”可以“除辱”。《論語•述而》記有子曰:“恭近於禮,遠恥辱也。”與之相同。《論語》中孔子所說的“威而不猛”,也是說“恭”。徐偉長《中論•法象篇》引“威而不猛”而申說道:“《詩》雲‘敬而威儀,惟民之則。’莫之則者,則慢之者至矣。”意思是沒有恭敬,就會招來“慢”;反之,只有恭謹,才可不被“慢”,才可以“除辱”。徐偉長又進一步解說道:“君子口無戲虐之言,言必有防。身無戲虐之行,行必有檢。故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雖朋友不可得而狎也,是以不溫怒而德行行於閨門,不諫諭而風聲化於鄉黨。傳稱大人正己而物自正者,蓋此之謂也。以匹夫之居猶然,況得意而行於天下者乎?唐堯之帝允恭克讓,而光被四表。成湯不敢怠遑,而奄有九域。文王祗畏,而造彼區夏。”“威而不猛”之於“恭”而“除辱”的關係,說得非常透徹。敬:“敬”與“恭”是相聯絡的,二者意思接近。在《從政》中,孔子說“不敬則事不成”,徐偉長《中論•法象篇》也說到莊敬的問題,他說:“夫法象立所以為君子。”在他看來,“先王制禮”,為冕服,為佩玉等等,都是“欲其尊也,欲其莊也”,不可懈慢。《堯曰》中所記孔子之言“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說的正是“敬”。鄭重其事,才能“成事”。惠、仁:《論語》中孔子的話語中直接說到。“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所說都是“惠”與“仁”的問題。由上述看出,儒家的德目並不固定,不僅在談到道德問題時,德目數量有所不同,即使同樣談論“五德”,其德目也往往有別。但是,孔子所說的很多德目都是彼此相通,互相關聯的。一般認為,孔子重視“仁”,一談到“五德”,人們自然想到“五常”,即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常見的道德概念。實際上,孔子與早期儒家所談及的德目,隨著場合與話題的不同也有變換。例如,《論語•陽貨》談到“恭、寬、信、敏、惠”,就是孔子對弟子問“仁”時的回答,其實是對“仁”內涵的申說,而在《從政》中,“仁”又成了與“寬”、“恭”、“惠”相互並列的概念。不同文獻所記述的同一語境下對道德概念的解說,為理解文獻之間的聯絡提供了條件。我們指出《從政》“五德”與《論語》“五美”的相通相連,再比照《從政》“四毋”與《論語》“四惡”的相同一致,我們由此想到《從政》篇的歸屬問題。觀察全篇,筆者認為它本來應該是《子思子》中的一篇。下面僅僅粗略談幾點理由,詳細的分析俟之來日:第一,從“聞之曰”的起始方式上看《從政》篇中的“聞之曰”,從我們前面的研究中知道它與“子曰”相同,後面所引述的應該是孔子的話。《從政》篇的原整理者還舉出該篇第十一簡,其中曰:“聞之曰:可言而不可行,君子不言;可行而不可言,君子不行。”指出此語又見於《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郭店楚墓竹簡•緇衣》以及《禮記•緇衣》,惟前兩者中“聞之曰”作“子曰”,說明“聞之曰”其實正是聞之於孔子所說。《從政》篇以“聞之曰”開頭引述孔子之語,顯然該篇的記述者屬於親聞於夫子的孔門後學。《孔叢子•公儀》記魯穆公與子思的對白,其實已經昭示了該篇出於子思。當時,穆公對子思說:“子之書所記夫子之言,或以謂子之辭也。”子思曰:“臣所記臣祖之言,或親聞之者,有聞之於人者,雖非其正辭,然猶不失其意焉。”《孔叢子》屬於孔氏家乘,學者考證,其中所記述的關於子思的材料或即“採輯《子思》而成”,這裡所述不會無中生有。《從政》通篇以“聞之曰”而記孔子之言。當時,由於孔子地位的提高,孔子的論述受到普遍的重視,因而,對於孔子言論的敘述,可能不會隨意進行。子思是孔子裔孫,最有條件和資格傳述孔子遺說。儘管如此,還有人表示懷疑。所以,以“聞之曰”的方式而敘述孔子學說,非子思莫屬。第二,從《從政》篇全篇的結構上看我們綜合學界目前的研究成果,對《從政》篇進行分章研究,明顯看出《從政》篇每一段落都應該以“聞之曰”起始。全篇完、殘簡統計,共出現了13次“聞之曰”,如果第十枝簡的開頭“曰”字前有“聞之”二字,則有14次。以“聞之曰”起始的每一節都集中論說一個主題,彼此相對獨立。將這些竹簡與現存在《禮記》中的《子思子》四篇(即《坊記》、《中庸》、《表記》、《緇衣》)進行對照,其結構完全一樣。《孔叢子•公儀》記穆公對子思所說“子之書所記夫子之言”,表明《子思子》中有很多是專門記述孔子的話。如果是這樣,《禮記》中的《坊記》、《中庸》、《表記》、《緇衣》和《從政》應該都是這樣的篇章。第三,從該篇與子思著作的聯絡上看郭店楚墓竹簡的發現,填補了孔孟之間的一個缺環,這便是其中的儒家著作屬於久已佚失的《子思子》。我們研究《從政》篇,發現它與已經知道的子思著作之間有十分密切的關聯,除了《禮記》中的《緇衣》、《表記》等篇,其與郭店楚墓竹簡中的儒家著作頗多有相通之處。只要稍稍留意,僅僅從原整理者的校語中也不難發現這一特別之處。
-
6 # 盛京楊員外
從“德”字理解其內涵
“德”字的構成,“彳”偏旁,《說文解字》解釋是原意小步慢走,這裡引申為讓的行為。
右邊是“惪”,《說文解字》卷十,解釋是“外得於人,內得於心”。“德”字從“彳”、從“直”、從“心”,意思是“按本心,順其自然,人能“行正”,“目正”,“心正”。
德的深層內涵人作為動物,所有的行為都是因為原始慾望而產生的,實現原始慾望有很多方式,“德”就是引導規範原始慾望,以善、美的方式去讓人實現自己的目標。
-
7 # 凝聚無
德 宇宙的貨幣 進化的收穫 簡單來說 就是人身心靈經過人生 得到有點抽象的收穫 它各種用途 但是現在人類大多不知道其極其珍貴
-
8 # 謝刀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講德,德的深層的深層涵義是天人合一,順天而行,從而達到超脫。人順天而出,人也要順天行事。德逐漸演化成,順天行事,不得無故讓人無法生存。否則是失德,無德,連天也不會認可。
-
9 # 時光沖淡舊時風靡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悠久,道德文化內函深厚。道德就是具有高標的規範行為,約束高層文化人,自控能力比常人強,修養很高的人。
-
10 # 關中博雅齋
近年來,隨著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拓展,一個全社會廣泛參與道德建設的氛圍日漸形成。德清縣透過大力弘揚“德文化”,引導人們講道德、修品行、守誠信,努力形成奮發向上、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圍,播撒更多的正能量,使崇德向善逐漸融入百姓生活,讓美德善行成為時尚。
“德文化”叫響道德品牌。在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最重要就是讓廣大居民自覺參與其中。百姓的參與度高,社會道德水準才會水漲船高。“德文化”把廣大群眾對真善美的具體實踐與公民道德建設融會貫通,結合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際情況,透過設立“德文化學院”、以及推廣“德清嫂”、“德小子”等樸實的草根人物,為好人善舉打造高尚的道德品牌。如此一來,不僅提升了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而且把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面。
“德文化”傳遞正能量。“德文化”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為公民道德建設實現創新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德文化”不僅能夠加強公民的道德修養,還有利於增強人們的道德自覺性,使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來,讓“德文化”潛移默化地植根於每個人心中,散播於城鄉的每一個角落。從這個意義上說,“德文化”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既體現了人世間的真善美,也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思想支援和文化保障。這對於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環境,凝聚社會正能量,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德文化”讓德行天下成時尚。眾所周知,建立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離不開公民道德能力的提升,道德的力量能夠使人們自尊自重自愛,營造文明美好的生活空間。把“德文化”融入公民道德建設,使道德文化理念入心入腦,不僅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提高了居民道德素質,讓廣大居民切身感受到“德文化”所帶來的好處,而且向全社會傳遞出了好人有好報、德行天下的價值取向,讓美德善行、崇德向善成為一種時尚。
-
11 # 徐老二218703984
德的深層內涵就是信仰!人有了對神的崇拜與信仰,才知道人活著為什麼,才知道要規範自已的行為,約束自己的心,才能返本歸真,迴歸天國世界永不受苦。那麼民眾的品質才會真正的提升,才能促進社會進步,民族和睦,良性發展,人類社會才有今天。到了經濟大潮全球化時期,所有農耕時期以來的信仰能提升人的品質嗎?末法時期的人類執著於名利與慾望,在利益與色情中貪婪與放肆,實質是人類走向了敗壞與毀滅,人類無德災難頻繁。只有更高的信仰才能拯救人的靈魂,提升人的品質,使人的本質變好,人類社會才能走向更加的繁榮
-
12 # 鑫淼1246
我對德的理解是這樣的:小時候我覺得“德”就是品德就是道德。後來研究了《道德經》以後,我發現它還有“得”的意思,也就是得到,擁有的意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細品此句就會發現這兩重意思之間的關係。這是我自己的理解,友友們有其它理解也可以分享一下,共同交流交流為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提高自身修養補充能量。
-
13 # 一米陽光的盛夏
當今世人十分狹隘地認為,“德”即思想品德、文明禮貌。而在聖者老子心目中,這“德”字包羅永珍,遍及天地萬物人類一切思想行為等方面。若用一句話概括之,凡合乎“道”的法則規律的思維意念和行為的皆可稱為“德”,也可以說“德”是道規法則及合道的思想行為的一切體現!合道者即為“德”,凡不合道者即“失德”。大德無德即道,道者無德即全德。道之為源,德之為本。老子所講的“道生一”,一即德。道生德,“德”意同“得”,一德(得)全德(得)。具有傳奇色彩的高僧李叔同,字弘一,弘一即弘德。還有日本動畫片的一修,即德修之意。在此經中老子主指之德是樸德玄德,即道的演化形式和特徵。它包含無為、誠信、謙下、柔順、不爭、儉樸等諸德,更重要的是知道、行道、順道、合道、守道之思想言行。
-
14 # 鑫挺83563181
所謂的講″德″是不確定,也是最含糊虛偽的東西?為什麼不敢講"法"因為法是嚴峻,公正,現實,平等的這是統治階級不可接受的?
人人在″法"面前都是平等的″王子犯罪於庶民同罪而"德"呢?含糊其辭,水分大,伸縮性強,直白的說″德"也就成了無原則的代名詞?
當時農耕時期野蠻的古人,民智不開,但也怕講"法"傷到切身利益,故而固執的講"德"以致越講越無法,無德。。。
-
15 # 藍天105555941
要建設強國家。沒有德行是不行,沒文人是不行,沒有醫者是不行,沒智慧能力發揮是不行,沒科學技能是不行,所以要發揮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打壓有知識和能力的人是發展不出強國的根基,強國就是發揮人才,用好人才,國家根基和文化根基!
-
16 # 與時俱進8008
德有品德和陰德,德的厚薄與你擁有物質財富的多寡即德是否配位,將直接決定在你身上即將發生的一切!
這也許就是德的深層內涵吧
-
17 # 微笑的太陽花
簡要闡述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我認為,德,就是由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引發出來的思想以及行為。所以德經常和道和在一起,叫道德,和行和在一起,叫德行!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三綱五常,四維、五倫、八德,組成了中國道德觀念和原則。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脫胎於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將人倫關係進行了明確的主次關係劃分,臣子應該以君王為主,子女應該以父親為主,妻子應該以丈夫為主。這種道德觀念對於維護社會持續,有很大的作用。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出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告訴我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地方,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
五常:仁、義、禮、智、信。同樣是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他在孟子五倫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了仁義禮智信五常,是對孟子五倫的具體化。
四維:禮義廉恥,被管仲稱之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當年那個帶領齊國走向輝煌的管仲所主張的觀點,在管仲的心中,禮義廉恥直接與國家的興亡掛鉤,不在僅僅是個人的道德觀念,而是上升到國家層面。
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是宋人在管仲的禮義廉恥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來的。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家庭觀念就極其重要,往往會形成幾百人的超大家族群體,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維護家族內部的和諧,孝悌觀念就被人們提出來了。而有家畢然有國,因此宋人又提出忠信的觀念。
三綱、四維、五倫、五常、八德,這些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道德標準和原則,正是在這些觀念的支撐下,中華民族才有魂,才有精氣神!當然,這是從儒家來談德行,而從佛家來談,德,就是指的戒德。戒是指的五戒:殺,盜,淫,妄,酒。1、殺:斷命為殺,斷了有生命的性命便是殺生。行菩薩道以慈悲為本。2、盜:竊貨為盜,不予而取他人財務,除了偷盜、竊取以外,還有故意的訛騙,抵賴,威脅等,凡是他人不知即取,他人知而不敢言,不敢怒之取,都是盜。非法所得也屬盜。
3、淫,是指男女關係的態度或行為不正當,正常條件下是指邪淫,即指正常婚姻以外的兩性關係
4、妄語:即是說假話,說騙人的話,指心口相違,言不稱實,欺誑他人。妄語還包括了惡口,兩舌,綺語。惡口即是罵人,以惡言罵辱他人。兩舌:離間他人,搬弄是非,破壞彼此和合。綺語:無禮不正經的輕浮言談,華美浮詞的無義語,淫意不正的雜穢語。
5、酒戒,俱酒色,香,味,飲後令人頭腦不清,身心放逸之物。具有麻醉神經,能令人失去知覺,都屬於酒類。飲酒後,能使人有失禮儀,失去定慧,損人財利,增加身體負擔導致疾病,由此而引生災禍。
佛家講:戒有不後悔之德。守戒持戒,身形展現與戒相應的德行,自然讓我們心懷坦蕩,光明磊落,從未有害人害己的念頭,那麼,就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屹立天下,心光煥發! -
18 # 一二一學堂
大家看過《倚天屠龍記》沒有?
假如把這把倚天劍給了你,掌握在張無忌手上還好,萬一掌握在另外那幾派的人手裡,掌握在反派的人手上,你說怎麼樣?那是不是要害死人了?
要想把“德”的內涵搞清楚,首先就要把“道”的意義研究透。
只要提起“道德”二字,就要從老子的《道德經》開始說起。
那麼,《道德經》中的“道德”,到底是指什麼?到底有著怎樣的內涵呢?
“道德”二字,其實很好理解,非常簡單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整個《道德經》的核心,雖然有人認為《道德經》應該是“德章”更重要,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那麼今天,再次強調一遍“道”和“德”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我們說“道”是宇宙自然的一種秩序和規律,那麼“德”就是我們對這個規律的運用和表現。
也就是說“道”是一個規則,光懂規則不行,我還得把它用出來,能夠在行為上把它體現出來就是“德”,所以,道和德是不可分的。
既然如此,我們就發現一個基本原則,“道”肯定在前,我們不可能說根本不懂“道”,但做得到合乎“道”的原則就是合於“德”。
我做的東西違背了“道”,那就叫“離德”,我的行為不對,所以“道”和“德”是這樣的關係。另外,“道”和“德”的這種關係大家有沒有發現它們誰厲害?其實,兩個都厲害。不可說,不可說就是你說不出來。
接下來,講的再通俗易懂一點。歷史上第一個解《老》的大概是韓非,他寫了《解老》《喻老》。他解這個《老》主要採用的是德篇的內容,而不是道篇的內容。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道”說起來叫基本原理,就像大家打基礎學基本功一樣。
“德”是什麼?“德”是應用技術。
你們喜歡基本原理還是喜歡應用技術?大多數人是喜歡應用技術。你們都是喜歡應用技術,你們在學什麼東西總要問,這個東西學了有什麼用,我學了以後能不能找工作,能不能掙錢。
話又說回來,喜歡應用技術,你要把這個應用技術運用得好要怎麼樣?基本原理還是要過關。基本原理不過關,應用技術可能就用歪了。也有很多人偷懶,現在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像咱們中國人學外國的技術,他不去學外國的原理部分,直接把外國的技術拿過來,是不是也可以用?包括現在上大學的理工生,理工生基本上是幹什麼事情的?叫做搬,拿來者文化。
原理不要,只要後面的東西,咱們這種做法已經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很大的後患,這個後患會讓咱們這個國家以非常大的代價來償還。其後果和代價,太嚇人,很可怕,就因為咱們只重視技術,不重視原理。
韓非這個人就是重視應用技術,不重視基本原理,所以他很重視“德篇”的運用,而不重視“道篇”。韓非的結局也不太好,就因為他把基本原理丟了。
還有個人也是把技術用得很好,把“德篇”用得很好,把“道篇”用丟了的,就是李斯。
這些人都是有點問題的,就是他們不講原則。
聽聽南懷瑾老師與《道德經》的故事當代有一個我覺得相當厲害的學者,叫南懷瑾,大家要學《老子》可以看看他寫的書,有機會看看他的。我覺得他是我在看的這些當代活著的人當中寫的最好的一個,死了的人就不好說了。
他是用現代文寫的,大家容易懂一些,很多人看還是不懂。南懷瑾老師寫的這本書叫《老子他說》,這本書有一大特點,大家要注意:他只講“道篇”不講“德篇”。
什麼原因?道篇他給你講講原理,有人用的了,有人用不了,你有本事就能把它用出來,沒本事就用不出來,所以他講道篇講得多一些。
到了德篇,德篇就講應用技術了。如果你品德不好,素質不高,腦子也不夠聰明,你把德的那些技術用出來,就相當於我把一把偉大的寶劍交給了你,這把劍可能叫倚天劍,大家看過《倚天屠龍記》沒有?假如把這把倚天劍給了你,掌握在張無忌手上還好,掌握在另外那幾派的人手裡,掌握在反派的人手上,你說怎麼樣?那是不是要害死人了?
所以咱們南老先生,他做事很謹慎,很小心,他說《老子》這東西實在是太過厲害了,因此把原理教給大家。技術部分他講了,對內部的弟子講了,所以他們內部的弟子都知道,他們都掌握了倚天劍。但外面的人呢,他說天知道你是什麼人,說不定你是個壞蛋呢,所以不能教你,這本書我印不出來。他的弟子們和周圍人說,你下半本書我們等著第二次寫。等了幾十年等不下來,二三十年了,下半集他就是不出。
好,最後總結一下以上這些,就是《道德經》的真正含義了。看完以後,從此不要再說自己不懂道是什麼、德是什麼了,別再說自己還是不清楚。這一次已經講的非常清楚了
有些人出去了就會經常說道德道德,《道德經》就是講這個人特別講道德,那德是什麼?德就是見了人就鞠躬,要講禮貌,我們這也叫有道德。
其實有道德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仔細分析起來很深,大家一定好好琢磨:
第一,有道,是你掌握了宇宙的真理;
第二,有德,你還要把真理用得出來。
有人光是嘴巴會講,做不出來,有些人講“全理”,他講得頭頭是道,唾沫橫飛,但你讓他一練起來,第一個就被別人撂倒了,這叫“有道而無德”,其實那個道是假道。
有些人他真有道,一定有德,所以道一定要放在前面,但是有德不一定有道,對不對?就像你掌握了技術不見得懂基本原理,但是基本原理真吃透了,技術就會自動地出來。
《老子》的核心就在第一章、第二章。
最後,再告訴大家一個秘密,你把這兩章吃透了,用去練武你會成為武林高手,用去經商你會成為經商高手。第一章、二章聽完了,等於後面的二三十章也差不多了,後面不過在這個基礎上變來變去。
-
19 # 趙伯文41762883
《德論》
德者,人之品端行正也。
甲骨文意:按正直的準則去做、去想。
《說文解字》表:“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從直從心。”
《康熙字典》注“《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等。
而坊間久有德行,缺德,積德行善,德高望重,感恩戴德,以德報怨,以怨報德些許之說。
餘以為,道定前路,德乃進行。道是方向,德是順應。
道為古今之首,德乃天地之規。
道不同不相為謀,德不配不可為伍。
道家的德寓意事物所得之自然;儒家的德釋以仁義禮忠孝,溫良恭儉讓。
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成為千載華蓋,涵育民族,訓勵子孫,故悠悠萬事既當以德為重。
吾深思,恍悟玄,德如裳,德如顏,德如鏡,德如天。
如裳則文明,文明則達理,達理則通情,通情則顯德。
如顏則為尊,為尊則人正,人正德不孤,不孤則有鄰。
如鏡則自省,自省則不惑,不惑則德明,德明則安平。
如天則順德,順德則弘義,弘義則有容,有容則大同。
醫分三工,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人有三德,為高德,有德,無德矣。
高德之人常惜愛天下。
有銘老子舍離故里,騎青牛而遊於四方,乃作《道德經》五千余文,是以大行德廣。
又記孔子有教無類,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育弟子三千,賢人七十餘二,後理著《論語》,彰顯德被四方。
有德之人乃順應自然,合於四時。外應至尊至敬,盡善盡美;內不恣意妄為,戕害自己。則可安身立命,延年長疆。
無德之人必枉墨矯繩,無間是非。外不心慈博愛,盡賢盡良;內則身敗名裂,孤單失群。是故
人已無德,生而何益?
嗚乎,人至尊則德高,人至嚴則德正,人至賤則德離。
德,人之大本也。
-
20 # 驅美揚中
中國講德幾千年,國際地位提高了嗎?地盤擴大了嗎?事實證明,對外國人講德是不管用的,只有靠知識,靠科技,靠精製造,才能不被列強欺負,才能站穩腳跟。
回覆列表
德為道德,品德,講的是人的修養,人類是群居動物,共同生活與進步,沒有良好的品德,就不會發展與繁榮,中華民族五千年,其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舞臺上獨樹一幟,與歷史文化德,是密不可分的,俗話說:以德服人,都是在告訴我們,品德的重要性,德從大的方向講,也是一種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德其實就是精神文明,中華民族歷史上,每朝每代的繁榮時代,都與德離不開,一個人的好德,影響周圍一圈人,一個民族的德,影響一個國家的繁榮,一個國家的德,也影響一個世界,德從深層次講,也是一種規矩,俗話說得好,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規矩怎麼成方圓,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繁榮都這不開這個德。德也是個人的行為準則,只有人人講德,社會才能有德,才能良好的正常運轉,人類才能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