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雍正王朝中的皇四子弘曆奉旨外出辦差遭到自己的哥哥追殺,明明知道自己的哥哥乾的,為什麼不向父皇雍正揭發?
7
回覆列表
  • 1 # 日堯居zr

    雍正帝沒想到,到了自己的兒子這一代,為了皇儲,還是發生了兄弟相殘的事情,看來權利是個好東西呀!

    河南巡撫田文靜有奏摺來報,因為田文靜推廣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一事,得罪了讀書人,發生了生員貢院罷考。

    學政與巡撫都上奏摺互相彈劾,婆說婆有理,沒辦法只有派寶親王弘曆領欽差命去河南順便體察民情。

    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是雍正帝登基以來確定的基本國策,不能動搖,還有就是李衛在浙江也開始搞起來攤丁入畝,難度也不小。

    弘曆的能力是不用質疑,這次去河南他帶了劉墨林,劉墨林這個小子還算機靈,差事辦的不錯,據說他已經隨寶親王弘曆準備回京。

    朝廷有制度,出京辦差官員回京,或者外省來京辦事官員都要在北京南郊的驛站待命,等皇帝接見。

    在皇帝沒有接見前是不可以回家的,否則視為大不敬罪。

    這就是“潞河驛站”,這不是,弘曆回京定要在這裡等皇帝旨意,在這之前是不可以與其他官員見面的。

    弘曆一干人馬剛到京郊,還沒有到潞河驛站就聽說三哥弘時已經在潞河驛站等候了。

    弘曆這次外出辦差,事情還好,比較順利,只是在回京的路上遭到了據說是江湖上的人追殺。

    劉墨林就是為了保護弘曆被兇手殺了,好可惜,透過蛛絲馬跡可以看出這事與自己的三哥弘時有關聯。

    弘曆到了潞河驛站,見三哥像沒事人一樣笑著問;怎麼,聽說路上還有人要害你?

    不愧為天潢貴胄,說起話來滴水不漏,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弘時畢竟心裡有鬼,以關懷備至的口吻說,老四,不是為說你,你是千金之體,不要再微服私訪了。

    弘曆話裡有話的對弘時說;三哥,你喜歡喝茶,這次我在杭州給你帶回來二斤西湖龍井,都是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用口銜下來的,不多呀!喝了也好去去肝火。

    對於江湖追殺的事情,弘曆隻字未提,因為就目前看還不能確定也沒有證據證明就是弘時乾的。

    因為前有父皇那一輩因為九王奪嫡鬧得像翻了天一樣,不想走到兄弟相殘那一步,何況沒有證據。

    這二兄弟的一場戲演的眼花繚亂,讓在旁邊的李衛、圖裡深不得不佩服這個未來的小皇帝的城府之深。

    李衛與圖裡深是奉了雍正帝的旨意前來護駕的,自然不必多言。

    第二日,弘曆在養心殿見了父皇雍正皇帝,除了彙報去河南如何辦差、如何解決了公事以外,對於被追殺一事隻字未提,倒是雍正問了起來。

    弘曆跪下說:請皇阿瑪不要再提這件事了,也不要追究這件事了。雍正帝看了看弘曆不置可否,因為雍正帝心理有數了。

    作為一代帝王,他並且自己還經歷過了為了皇儲你死我活的爭鬥,估計雍正帝絕對不想這事發生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那雍正帝會如何處理這件棘手的事,你怎麼看?(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 2 # 董狐筆

    誰說沒揭發的?在雍正面前,弘曆一邊“求皇阿瑪不要追究”,一邊“兒臣不願見骨肉相殘之事”,你覺得他在說誰,雍正會聽不懂嗎?欲語還休,似說未說,撓的雍正帝怒火中燒。接著弘曆又大張旗鼓地要求表彰為他擋箭而死的劉墨林蘇舜卿夫婦,一邊假哭一邊偷看雍正的表情,你覺得他要幹嘛?弘曆心機之深沉,遠超乃祖乃父,弘曆手段之陰辣,遠超乃叔胤禩和乃兄弘時。正是在弘曆這種以退為進,咄咄逼人的情形下,雍正才堅定了親手除掉弘時,不留後患的決心。你看看,弘曆不直接說,可比直接拿著證據告狀還要厲害。兩次君前求情,不僅徹底讓弘時失寵,還一步到位,假父親之手,直接將哥哥送到了閻王殿。這又不得不說看起來陰險狡詐的雍正,在這部劇裡,其實心機沒有父親和兒子深,急躁才是其性格主要特徵,雍正這急躁的性格,成了弘曆砍向弘時一把鋒利的刀。弘時再有罪也是皇子,所做的罪孽不會比八爺胤禩多,圈禁宗人府即可,何止於賜死?我們試想,如果弘曆當時是在老康熙面前表演,其拙劣演技將會一眼被老康熙識破,那會適得其反,弘時不僅不會死,可能連圈禁宗人府都不必了。一部《雍正王朝》,涵蓋上下五千年官場智慧,越看越有味,越看越心驚。這裡是翰林院學士,答的不對,敬請批評。如覺得好,敬請關注本人,批評本人更多回答。

  • 3 # 春秋拾遺

    欲說還休,殺人於無形。聽一個人說話不要聽他說了什麼,而要聽他沒說什麼,他三言兩語就把弘時置於無君無父無親的境地,可謂字字見血,一劍封喉。

  • 4 # DJ你懂

    《雍正王朝》中,三阿哥弘時起初就知道皇位和自己沒什麼關係,可架不住八爺胤禩的蠱惑,跑去和弘曆去爭,在寶親王弘曆奉旨外出辦差時派殺手去追殺。在李衛等人的護衛下弘曆最終安全回京,可劉墨林卻為保護弘曆而犧牲。

    弘時在刺殺陰謀失敗後,假惺惺的跑去潞河驛迎接弘曆。其實大家都明白迎接是假,主要是試探弘曆是否已經知道事情的真相。

    弘曆早已經從圖裡琛和李衛口裡知道了全部真相,但面對弘時的試探,他假裝毫不知情,談笑自若間從容掩飾,沒有讓弘時起絲毫疑心,而且回京復旨也沒有向雍正揭發此事,究竟是為什麼呢?

    從河南生員罷考一事就可以看出弘曆的智慧、心機、城府、手段等都遠在弘時之上,他之所以沒有向雍正揭發弘時,是有他自己的用意的:

    其一、圖裡琛、李衛是雍正派去保護弘曆的,說明雍正已經知道了,再去揭發顯然多此一舉;

    其二、雍正派李衛等去保護弘曆,並沒有讓他們告訴弘曆事情的真相,弘曆如果去揭發,無疑等於出賣了李衛和圖裡琛;

    其三、弘曆雖然知道是弘時的陰謀,但刺客已經被滅口,沒有證據去揭發,不但懲治不了弘時,反而有可能讓弘時感到陰謀敗露狗急跳牆,進而採取更猛烈的行動;

    最後、康熙朝的“九子奪嫡”歷歷在目,弘曆深知雍正對於手足相殘的敏感。不去揭發,就是向雍正顯示自己的寬容大度,顯示自己不願和弘時禍起蕭牆骨肉相殘,從而大大提高了雍正心中對他的好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弘曆的心機之深,弘時遠不是他的對手。

  • 5 # 忠肝義膽嶽老三

    弘時在八爺胤禩的影響下,也對皇位產生了想法。而八爺處世,就是一個字:爭!

    在康熙第二次廢太子之時,八爺就把整個爭位的局勢明面化,把暗流誦動變成了洶湧澎湃,明眼人都看得到。他與太子爭,與四爺爭,與十四爺也爭!

    這也是和八爺的出身有很大的關聯,他母親的身份比較低微,所以他從出生開始,就不被康熙所喜歡,所以他內心就對太子,四爺,十四爺有明顯的羨慕嫉妒恨。接著,他在康熙面前拼命的表現自己,表現自己的德行,能力,以及兄弟和睦!他拼命的學康熙,學他的寬容,學他的籠絡人心,學他的殺伐決斷,樣樣都學得像,卻樣樣都做得都不像。康熙籠絡人心,是為了大清國的江山社稷,而八爺籠絡人心,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這一切康熙都看在眼裡。

    而康熙隨後的一系列決斷,簡直讓人拍案叫絕。

    第一次廢太子以後,把十三爺胤祥軟禁十年,讓人難以理解;

    “死鷹事件”把四爺和一干重臣全部罷免,讓人摸不著頭腦!

    其實這一切都是為四爺做準備,而八爺也徹底失去了作為繼承人的資格。康熙心裡想的是“我沒給,你別搶”,而八爺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爭權奪利,導致的後果只能是他自己離繼承人這個位置越來越遠。

    在雍正王朝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康熙晚年狩獵,帶著弘曆,而年幼的弘曆說“皇爺爺是大清第一巴圖魯”讓康熙大為高興,甚至把本來屬於太子的玉如意,賞賜給弘曆!這個細節的處理非常具有深意,很簡單的表達了康熙對弘曆的喜愛,也為弘曆以後成為大清皇帝埋下了伏筆。

    有人說胤禛成為繼承人是沾了弘曆的光,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而雍正繼位以後,他有三個兒子長大成人,分別是三子弘時,四子弘曆,五子弘晝!

    弘曆不用說,就是以後的乾隆皇帝。

    弘晝也是聰明絕頂,他看到父輩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相殘,他自己選擇明哲保身,遠離權力。所以他一直裝瘋賣傻,甚至在生前多次為自己舉辦葬禮,這樣也讓他能夠安然平安的度過一輩子。所以說,弘晝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而弘時剛開始也對皇位沒有什麼想法,畢竟天下人都知道,雍正是要把皇位繼承給弘曆的。而隨著年長,他和八爺親密的接觸,進而受到八爺的影響,他對皇位產生了一絲的幻想。

    前面說過,八爺的處事之道就是一個字:爭。因為八爺沒有辦法,不爭輪不到你,爭還有一絲希望。而弘時的處境,又和八爺差不多,所以他就選擇和八爺一樣的道路,去爭一把,殊死一搏。

    於是他就選擇先下手為強,在弘曆奉旨外出辦差時,派刺客追殺!最後刺殺失敗。

    其實十三爺在臨終告訴雍正皇帝,必須要警惕弘時。雍正皇帝心中有數。

    而弘曆在外被刺事件,也讓雍正皇帝大為著急,他心裡比誰都清楚是誰幹的,隨後他要處置這件事。

    而弘曆也知道是誰幹的,必然是弘時!

    回來之後二人見面,還相當的親密,談笑自若。弘時表面上是接風洗塵,實際上心懷鬼胎,弘曆表面上寒暄客氣,實際上內心戒備。

    弘曆也是相當有城府的人,他鎮定自若,絲毫不提被刺之事,而且還說給他帶來江南好茶!

    弘曆為什麼不揭發此事呢?

    第一,為皇族的面子!

    畢竟他二人都是親兄弟,都是雍正皇帝的親兒子,如果讓天下人得知兄弟相殘,他們皇族的面子往哪裡擱?他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考慮自己作為皇帝的父親,這件事情公開,讓誰都臉面無光。

    第二,沒有證據!

    雖說弘曆被刺,但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可以證明兇手是弘時,因為刺客都已自殺身亡。這樣揭發也沒人相信,弘時也不會承認,只會導致二人的撕破臉皮,爭奪皇位更加激烈,於自己也不利。

    第三,都心知肚明!

    弘曆心知肚明,弘時心知肚明,雍正皇帝更心知肚明。

    隨後,雍正皇帝不得不下狠手,為了讓弘曆順利即位,不受威脅,他生生逼死自己的親兒子弘時,讓弘時自絕於列祖列宗!可能這也是他在民間被認為是暴君的一大理由。

    所以,弘曆被刺,他不用去揭發,而雍正皇帝這樣處理,實在是有些狠心,但如果不這樣處理,後患無窮,八爺是最典型的例子。

  • 6 # 自駕旅

    《雍正王朝》皇四子弘曆巡視完河南,帶劉統勳,河南組織秀才罷考鬧事的秦鳳梧等人回京,當時秦楓梧覺得天陰太早,卜了一卦,卦上顯示不吉利,就勸弘曆等人天亮了再走,遭到弘曆決絕,結果在途中不小心上了賊船,等辛辛苦苦結果了船上的幾名悍匪後,幾人慌忙棄船走陸路,來到一片玉米地,眾人都以為可以歇一口氣的時候,從玉米地裡又鑽出來一群土匪,就在大家絕望的時候,當地一個村裡的一群村民拿著鋤頭,鍘刀等農具和土匪廝打起來,救了弘曆等人一命,原來這些村民是弘曆早期在浙江救過的一群逃荒的農民,經過弘曆幫助回到河南原籍,今天剛好碰上,結果救了弘曆等人。在審這些人的過程中,得知這些土匪是京裡一個太監來指揮的,這下大家都明白了新一輪奪嫡的大戲上演了,大家都沒人敢吭氣,但弘曆心中雪亮。這時弘曆也收服了這些土匪的一個頭目鐵頭蛟,也將此人帶會京中準備使用。

    一,回到京中弘曆原來準備想向雍正告狀來著,結果在驛站弘時來接弘曆,非常熱情,弘曆心軟,想告狀的心就懈了一點。

    二,這時恰逢孫嘉淦給雍正上書“親骨肉,罷西兵”的摺子,要求雍正善待自己的幾個兄弟,不要趕盡殺絕,這事給弘曆也有很大的啟發。

    三,弘曆,劉統勳幾人在家裡商量這時如果給弘時上眼藥,弘時肯定會反擊,自己從河南帶回來的鬧事秀才秦鳳梧沒有給雍正上報,放在私邸準備使用,這在當時就是窩藏朝廷重犯,犯大忌的,還有悍匪鐵頭蛟也沒有上報,這也是私養武士,也是違例的,弘時肯定會在這些事上做文章。

    四,中間的牽頭太監沒有抓住,就是說沒有確鑿的證據,弘時肯定不承認,兩人都是兒子,弄到最後雍正怎麼想,會不會想到黨爭上去,再說這麼大的事河南巡撫肯定會向朝廷上報的,借別人之手不是更好嗎,這樣雍正一看弘曆這麼大的事都沒向皇帝叫屈,不是更體現弘曆的包容四海的皇帝心胸嗎。

    所以綜合考慮,弘曆放棄向雍正告狀的念頭。

  • 7 # 炒米視角

    謝邀@歷史轉發大咖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弘曆其實深諳其理的。《雍正王朝》原小說裡最大兩場戲其實就是兩代人的奪嫡之路。只不過因為“九子奪嫡”因牽扯人物眾多,所以更精彩,篇幅更大。而弘時與弘曆爭儲這事因為很多事件發生的前後順序因劇情需要作了大量改動,最後因種種原因,被縮減刪改。

    現在很多人都以為弘曆因為受到過晚年康熙的半年寵愛,因此是“天命所歸”。其實不然,在權利鬥爭的路上,沒有註定的結局。很多偶然因素也會影響必然結果。

    雍正曾經對弘晝說,”朕的幾個兒子裡面,你最像朕。朕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潛心佛法,與世無爭,是你皇爺爺非要把這重擔交給你阿瑪。”這句話很冠冕堂皇啊,但說出了一個深刻內涵,就是康熙沒死之前是不願有人冒頭爭這個儲位的。這就好像一個人還沒死,就看到其他人眼巴巴地盯著自己的位子,想取而代之。心裡自然是不舒服的。這只是康熙一個人的心態麼?自然不是雍正也同樣有這種心態。

    所以表面上看是“九子奪嫡”,實際上每一個參與奪嫡的人,他最主要的敵人卻是康熙,這也是康熙晚年無奈的際遇。

    而雍正之所以設立秘密立儲制度,目的也在於此,自己不願生前看到自己的兒子們為了儲位而明爭暗鬥、拉幫結派。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弘曆很顯然是得分最高的,因為有康熙的背書。而且雍正很多表現也是將其做儲君培養的。弘時卻在八爺的“引導”下,鬼迷心竅,想學李世明,絕殺弘曆。這種風險很大,不成功,則成仁。但回報也是相當可觀的。那就是如果弘曆死了,那成為繼君的必然是自己。但其實這個計劃裡面有很大的bug,那就是首先雍正不是李淵,他也不是李世民,另外弘曆的智商和情商對於弘時而言卻是一騎絕塵。

    只有洞悉所有當時人的心態,才能最終贏得勝利。所以弘曆很明白,其實這次表面的兄弟之爭,自己一定要弱化自己的爭。自己要學雍正,做孤臣,所以協助父親搞改革,除弊政,鎮貪腐。用做實事,來讓雍正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雍正自然很滿意弘曆多懂事,懂得替君父分憂,關鍵不爭。這樣一來,弘時的爭,表面上的對手是弘曆,但實際上真正的對手就轉變成了雍正本人了。

    所以本來是“絕殺弘曆”的一個陰謀,就變成了”絕殺弘時”的陽謀了。最終的贏家變成了弘曆。

    得了便宜那是堅決不能賣乖的。弘曆很懂這個道理。所以“揭發弘時”?那是蠢人的做法。弘曆越是當自己根本不知道這回事,越讓雍正相信弘曆宅心仁厚,不搞陰謀。越是讓雍正下定決心替弘曆除掉“弘時”這個”定時炸彈”。畢竟”殺”自己親生兒子,這還是需要異乎尋常的決心的。

    反而是弘曆上來就跟父親哭訴揭發弘時要殺自己。雍正反而會猶豫,因為雍正會覺得弘時和弘曆在爭這個儲位,那麼究竟是弘曆耍的陰謀呢?還是弘時耍的陰謀呢?結果極有可能學康熙,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不知道對此事的解讀,各位看官是否滿意?

  • 8 # 元元的天下

    話說四皇子弘曆,奉旨督辦推行役稅改革之事辦得順利,不料回京途中,三哥弘時在八叔胤禩鼓惑之下欲加害弘曆,其間劉墨林替死,弘曆逃脫追殺。

    弘時在驛河渡迎寶親王,加以試探。兩兄弟一見面,一個佯作關心問道: 怎麼聽說路上有人害你?一個裝作平靜,心中有一萬匹草泥馬奔跑過,面上雲淡風輕只說: 謝三哥惦記,在外當差哪能沒點風險? 弘時心裡石頭落地,怎料兄弟又送兩斤龍井消火從旁敲打:別以為你乾的好事,我不知道!

    弘曆為何不揭穿他三哥?

    一來父皇雍正經歷了九子奪嫡,對骨肉相殘是深惡痛絕的。(他實在不希望看到在下一代重演,才不立太子,以免公開立儲引起紛爭,實施將繼承人名字密藏於乾清宮匾額後之舉。)如果兄弟反目,惹得父皇生氣,自己失了溫厚之名。

    二來沒有真憑實據,如果爭執起來,父皇臉色難看。同行李衛和圖裡深都是皇上欽點保護他的,可保平安不說,行刺之事怎瞞得住?不如裝不知情,點到為止,倘三哥知趣,給他個改機會,也顯得自己宅心仁厚之人。

    再者新政的實施,"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這些政策的推行,是雍正最用心之策,自己實力擔當,完成父皇對己考察,繼承大統不二人選,更別說皇爺爺康熙親賜如意,早就欽點人選,弘曆帝王之資,心中早就有數深謀遠慮,怎能沉不住氣?

    但是權利的誘感之下,弘曆並未就此罷休,見了雍正之後,假意"求皇阿瑪不要追究,兒臣不願見骨肉相殘之事”,一邊又求表彰劉墨林夫妻,以退為進,置競爭者於死地。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雍正終被其子城府極深的弘曆算計,為他掃除障礙,"窮廬"逼弘時自盡。

    電視劇這樣演的,史籍上弘時記為"行事大不謹慎"被雍正"廢宗藉死",年反24歲的青年死了,是否被殺並不重要,想必自殺也是被逼無奈之舉。倒是弘曆繼位後,恢復了他的宗籍,以憫其後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政治鬥爭你死我活之慘烈,封建朝代歷史上不斷上演,難怪人皆嘆:無情最是帝王家啊!@邸曉居MBA侃歷史

    (學有境,思無涯。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魚,默默做著大海的夢,期待您的關注點評。)

  • 9 # 江東汪郎

    謝老爺子@邸曉居MBA侃歷史 相邀!

    雍正的四皇子弘曆就是乾隆皇帝。在皇位的爭奪中,他不爭就是大爭,他不揭發就是揭發。

    我認為弘曆不僅是兵法大家,還是心理學大師!

    他不但對三十六計熟記於心,對自己父親的心理把握更加精準!所以在弘時派人暗殺他失敗後,回到宮裡的弘曆在面見雍正的時候做足了表現。他一邊哭訴自己不願手足相殘,一邊又要求表彰為他擋箭的劉墨林夫婦。

    這種以退為進的手法確實高明。這樣不僅能體現自己溫潤仁和,又能激起雍正的怒火,這才是真正的殺人於無形!

    弘曆不愧是雍正的兒子,康熙看重的孫子!我一直認為雍正是滿清十二帝中最厲害的帝王。他上能收拾康熙留下的爛攤子,下能開啟乾隆的花世界,這種承上啟下的守成君王,歷史上是比較少見的。

    這樣的帝王在思維上不應該受到他人的影響,但偏偏雍正受到了弘曆旁敲側擊的影響,我認為這也和他自己經歷皇位爭奪戰有關。

    雍正自己經歷了兄弟相殘、互相厲害,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走自己的老路。他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友善、能相和,不要因為皇位而六親不認。

    正是雍正的這種心理讓弘曆精準的把握住了,才能在最後的皇位爭奪戰中勝出,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也開啟了中國衰敗的開始!

  • 10 # 逆流時代

    因為弘曆的政治水平已經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他已經清楚這個皇位說什麼都是自己的了。他現在要做的不是去和弘時爭奪皇位,他要做的是儘可能多的收買人心,儘可能多的博取父皇的好感,繼續穩固自己在雍正心目中的繼位人形象。所以他一不檢舉,二不揭發,反而求雍正不要徹查。而反觀弘時,計謀與城府都與弘曆都相差的太大了。

    在八爺黨和隆科多被徹底整肅之後,弘時背後的勢力已經基本上完全倒下。他現在只有最後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暗殺弘曆,做困獸鬥,這樣自己才有機會繼承大統。可是弘時為人太過陰險,他為了斬草除根,派人暗殺隆科多,卻不想隆科多將這些計謀統統告訴了雍正。

    雍正皇帝又急又氣,氣的是弘時勾結八王黨,陰謀奪取政權。急的是弘曆命在弦上,弘時隨時都有可能暗殺掉弘曆。雍正急忙派圖裡琛赴江南保護弘曆,並囑託找到弘曆之後,讓其與李衛一起護送弘曆回京。而在弘曆回到京城之後,弘時做賊心虛,主動到潞河驛迎接弘曆,打探訊息。

    弘時一見弘曆,立刻裝成好老人模樣,先問弘曆可有大礙,又旁敲側擊問是否有活口留下。在得知沒有活口留下時,弘時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又主動引導弘曆,讓他把這頂謀殺的帽子扣到山東官員的頭上。

    弘曆是何許人也,那是打小在康熙聖主仁皇帝身邊長大的,城府之深又豈是弘時可比。但是弘曆卻一點都沒有點破,還看似傻乎乎的,像是信了弘時的話的樣子。還表示要送弘時一些好茶,還說弘時平時肝火旺,這茶喝了以後聽說能去肝火。

    弘曆這話看似平淡,實則暗藏玄機。他的意思實際上是說弘時的肝火大,以至於對自己動了肝火,找人暗殺自己,自己不以為意,送他二斤碧螺春,給你去去肝火。這話滴水不漏,既警告了弘時,告訴他自己都清楚。又裝作什麼自己不會在意,在雍正皇帝哪裡不會落下一個氣量狹小的名聲。

    而在雍正陛見弘曆時,雍正還沒說什麼,弘曆卻率先表示希望雍正不要追究這件事了。原因有二,一是不希望因自己興起大獄,二是更不希望因自己使皇帝和皇后傷心。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弘時雖然殘害自己,自己卻不想因此廣泛的追查弘時一黨。二是若是徹查,那弘時必定是死罪,而皇帝和皇后自然是傷心的很。

    但如果弘曆真的想保全弘時,話說到這裡就該停下,可是弘曆偏偏又說起了那個因自己而死的劉墨林。劉墨林與蘇舜欽,才子佳人,本是佳話。劉卻因自己而死,怎麼看都是一大遺憾。這個時候提劉墨林,弘曆想的恐怕不是要救弘時,而是要假雍正之手除掉弘時。畢竟弘曆要學的是康熙,而不是雍正。

    而在雍正接見李衛時,問詢李衛自己應該怎麼辦。李衛嚇得直磕頭,說這種事不是臣子所能明言。但是後來的李衛又用先帝的一番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主子,不是奴才斗膽敢說祖宗的不是,先帝爺千般都好,就是太寬容了。明知道他們八爺他們一個個心術不正,還一個個親王貝勒的加封,把這些難題都留給主子了。

    李衛早就活成了人精,他這番話的意思無非是勸雍正不要學康熙。要雍正不要把難題留給下一代,留給弘曆。雍正聽了以後,當即表示不管多難,自己都不會把難題留給下一代,留給弘曆。

    如果說弘曆與弘時的城府與智謀有差距的話,那麼差距在那個昏昏欲睡的下午就已經拉開了。一個昏昏欲睡的下午,帝師鄔思道在給雍郡王的兩位世子傳授康熙的帝王術時,一個吵著要去廁所,另一個則聽話把康熙的書背了好幾遍。

    而之後的圍獵大會上,弘曆憑藉這堂課脫穎而出,拿下了頭彩,也在皇爺爺心中留下了位置,之後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人生從來都不是百米賽,而是接力賽,弘時不懂這個道理。在那個下午,弘時其實就已經輸掉了皇位的戰爭,只不過他自己還渾然不覺罷了。

    以上。

  • 11 # 優己

    揭發則弘時必死,但是弘時卻是他的親哥哥,按著他的話說,他不想讓雍正傷心!其次,這也是他的胸懷所在,或者說權謀所在,以他對雍正的瞭解,雍正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雍正要想治罪於弘時自己會有自己的打算,不用弘曆去提點,弘曆去揭發反而會讓雍正反感。

    其次,這是作者自己的邏輯,作者想讓弘曆去揭發弘曆就會去揭發,作者不想讓他去揭發就不會去。真實歷史上壓根就沒這麼一回事!

    在歷史上,弘時死於雍正五年。而弘曆這時候大婚,按著當時的禮法,弘曆在大婚前是不能外出奉旨辦差的,因為還未成年!弘曆被封寶親王是在雍正十一年。他奉旨辦差差不多是在那個時候。而這時候弘時已死,根本沒法暗害他!

  • 12 # 美麗青春您真痘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認識下八爺胤禩

    1708年9月30日,相面事件案發,胤禩勾結張明德,意圖刺殺胤礽。11月14日,康熙主持召開民主測驗會,推選新一屆太子候選人,被削掉爵位的胤禩,居然壓倒胤礽全票當選。1712年9月30日,第二次廢太子事件爆發。胤禩跑到康熙那裡探聽口風,如果大臣推薦我怎麼辦,要不就乾脆裝病吧。

    這三個看似沒有關聯的簡單線條,勾勒出了一幅讓康熙心驚肉跳的清晰影象:一個以胤禩為核心,以胤禟、胤禵為羽翼,以佟國維、馬齊為爪牙的勢力集團,漸漸露出了冰山一角,佔據了帝國的政治舞臺。就是這個勢力集團,破壞了帝國的儲君政策,將做了33年太子的胤礽搞下臺,讓康熙的顏面無存不說,還將朝政拖入汙濁的泥淖。更加嚴重的是,胤禩過於強烈的結黨意識,嚴重威脅了康熙的地位和安全。1714年11月23日 “死鷹事件”能了壓死八爺的最後一根稻草, 1715年1月29日,康熙停發胤禩及下屬的俸銀俸米。此後,兩人的父子關係如薄紙一張,以至胤禩得了重病,康熙都懶得過問。

    我們再認識一下雍正的三個兒子:

    雍正繼位以後,他三個兒子弘時、弘曆、弘晝長大成人。

    弘晝聰明絕頂,他看到父輩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相殘,他選擇明哲保身,遠離權力。他一直裝瘋賣傻,甚至在生前多次為自己舉辦葬禮,這樣也讓他平安的度過一生。

    而弘時剛開始也對皇位沒有什麼想法,而隨著年長,他和八爺親密的接觸,進而受到八爺的影響,他對皇位產生了一絲的幻想。而弘時的處境,又和八爺差不多,所以他就選擇和八爺一樣的道路,去爭一把,殊死一搏。於是他就選擇先下手為強,在弘曆奉旨外出辦差時,派刺客追殺!最後刺殺失敗。

    我們看一下刺殺過程:

    河南巡撫田文靜推廣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一事與學政都上奏摺互相彈劾,沒辦法只有派弘曆領欽差命去河南順便體察民情。辦差結束回京中發生了刺殺事件,劉墨林被殺,弘曆和李衛逃脫:

    朝廷有制度,出京辦差官員回京,或者外省來京辦事官員都要在北京南郊的“潞河驛站”待命,等皇帝接見。在皇帝沒有接見前是不可以回家的,否則視為大不敬罪。

    關於這段電視劇是這樣演的:

    弘曆見到了早已等候在潞河驛站的弘時,三哥像沒事人一樣笑著問弘曆:

    怎麼,聽說路上還有人要害你?

    弘時以關懷備至的口吻說,老四,不是為說你,你是千金之體,不要再微服私訪了。

    弘曆說;三哥,你喜歡喝茶,這次我在杭州給你帶回來二斤西湖龍井,都是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用口銜下來的,不多呀!喝了也好去去肝火。

    第二日,弘曆在養心殿見了父皇雍正皇帝,除了彙報去河南如何辦差、如何解決了公事以外,對於被追殺一事隻字未提,倒是雍正問了起來。

    弘曆跪下說:請皇阿瑪不要再提這件事了,也不要追究這件事了。

    如果弘曆真的想保全弘時,話說到這裡就該停下,可是弘曆偏偏又說起了那個因自己而死的劉墨林。劉墨林與蘇舜欽,才子佳人,本是佳話。劉卻因自己而死,怎麼看都是一大遺憾。這個時候提劉墨林,弘曆想的恐怕不是要救弘時,而是要假雍正之手除掉弘時。

    而在雍正接見李衛時,問詢李衛自己應該怎麼辦。李衛嚇得直磕頭,說這種事不是臣子所能明言。但李衛又用先帝的一番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主子,不是奴才膽敢說祖宗的不是,先帝爺千般都好,就是太寬容了。明知道他們八爺他們一個個心術不正,還是一個個親王貝勒的加封,把這些難題都留給主子了。

    李衛早就活成了人精,他這番話的意思無非是勸雍正不要學康熙。要雍正不要把難題留給下一代,留給弘曆。雍正聽了以後,當即表示不管多難,自己都不會把難題留給下一代,留給弘曆。

    史籍上弘時記為"行事大不謹慎"被雍正"廢宗藉死",年僅反24歲的青年死了,是否被殺並不重要,想必自殺也是被逼無奈之舉。

    弘曆繼位後,恢復了他的宗籍,以憫其後人。

    弘曆為什麼不揭發此事呢?

    第一,父皇雍正經歷了九子奪嫡,對骨肉相殘是深惡痛絕的。為皇族的面子!

    他二人是親兄弟,都是雍正皇帝的親兒子,如果讓天下人得知兄弟相殘,他們皇族的面子往哪裡擱?這件事情公開,讓誰都臉面無光。

    第二,沒有證據!

    雖說弘曆被刺,但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可以證明兇手是弘時,因為刺客都已自殺身亡。這樣揭發也沒人相信,弘時也不會承認,只會導致二人的撕破臉皮,爭奪皇位更加激烈,於自己也不利。

    第三,都心知肚明!

    同行李衛和圖裡深都是皇上欽點保護他的,,行刺之事怎瞞得住?

    弘曆心知肚明,弘時心知肚明,雍正皇帝更心知肚明。他不用去揭發。也顯得自己宅心仁厚之人。

    第四、擔大任永沉氣!

    "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這些政策的推行,是雍正最用心之策,自己實力擔當,完成父皇對己考察,繼承大統不二人選,怎能沉不住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政治鬥爭你死我活之慘烈,封建朝代歷史上不斷上演,難怪人皆嘆:無情最是帝王家啊!

  • 13 # 楊角風發作

    這個問題還得從老八胤禩被抄家時說起:

    抄家的時候八爺府上管家說弘時太狠了,但是後來的老八胤禩卻說弘曆更狠毒!

    他說的並沒有錯,弘曆確實是一個狠人,我們也舉了很多例子,但是為什麼他面對追殺自己的三哥弘時時,卻突然一改性情,而替他求情呢?

    一、

    弘曆的“大災難”:

    圖裡琛半夜給雍正帝彙報,說自己的一個耳目反映被關押的隆科多那裡有情況,於是雍正帝一同前往調查。

    這一查可不要緊,發現這背後竟然是弘時在搗鬼,大驚之下,雍正帝連夜命圖裡琛緊急江南救援。

    楊角風又得講講這個圖裡琛,他簡直就是戲精的代表:

    他在見李衛之前,是在門口不慌不忙地走進去的,可是見到了李衛以後,突然就慌了:

    “去揚州了?遭了!”

    然後喝茶也拿不住杯子了,自己這杯喝完,又把剛才李衛喝著的那杯茶抿了一口……

    當然,他們這一行人及時趕到揚州,救了弘曆,隨後幾人回京。

    到近郊的時候,圖裡琛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突然就來了一句:

    “寶親王,待會兒到了潞河驛,你可千萬要壓住火!”

    這一提醒可不要緊,狠人寶親王弘曆突然騎馬加速,李衛害怕了,倆人追弘曆,李衛擔心的是他們兩個要是打起來,會壞了雍正帝的章程,這句話是重點,我們待會兒會分析。

    二、

    弘曆為什麼不揭發弘時?(一)

    這就印證了老八胤禩被抄家時對弘時分析的弘曆了:

    “第一,精明不及弘曆,第二,狠毒不及弘曆!”

    前面一篇我們已經見識過弘曆的狠毒了,那麼這件事上他又精明在哪裡呢?

    前面圖裡琛和李衛都怕他見到弘時時會發飆,而實際上卻正好相反,兩個人還是好的不得了,還在一起分析刺客到底是誰呢。

    見到倆人肩並肩走遠,圖裡琛和李衛都搖了搖頭。

    其實弘曆的手段很高明:

    我們分析一下,是誰讓圖裡琛連夜去江南保護弘曆的?

    是雍正帝,當初隆科多供出弘時的時候,圖裡琛也在現場,也就是圖裡琛是知道整個事情的詳情的。

    圖裡琛知道,那麼自然弘曆也就知道了,從他們快進京的時候李衛和圖裡琛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弘曆是知道暗殺者就是弘時的。

    可是弘曆為什麼沒有找弘時打架?

    就是因為他看到弘時還是自由身,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雍正帝本就知道弘時要暗殺弘曆,可是雍正帝竟然無動於衷,並沒有對弘時採取措施,那麼對精明的弘曆來講,必然不敢輕舉妄為,因為他要探雍正帝的底!

    三、

    弘曆為什麼不揭發弘時?(二)

    他怎麼探雍正帝的底呢?

    他先跟弘時寒暄了一頓,其實弘時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也想探探弘曆的口,看看自己派出的刺客是不是留了破綻?

    當然,弘時派出的刺客還是可靠的,並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弘曆也證實了這一點,說一個刺客也沒抓到。

    隨後弘曆進宮面見雍正帝,雍正帝還沒說話,弘曆就巴拉巴拉說了一通:

    “託皇阿瑪庇佑,兒臣平安回來了,請皇阿瑪就不要追究這件事了……”

    一看雍正帝沒有說話,弘曆接著說:

    “皇阿瑪聖明,兒臣實在不願因為這件事興起大獄,更不願因為兒臣,使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

    弘曆這通話還是非常有水平的,先是點題,多謝皇阿瑪庇佑,其實就是感謝皇阿瑪派人來保護我,言外之意,皇阿瑪早已知道是誰要暗殺我。

    然後希望皇阿瑪不要追究,畢竟追究起來會興起大獄,會讓你們傷心。

    看著雍正帝還是沒有開口,但是在不停地攆佛珠,弘曆又加了一句:

    “只是劉墨林可惜……”

    多麼高明的策略,先是表明自己心性善良,明明知道是誰要殺我,但是我不報仇,不記恨,而且懂孝道,不想讓皇阿瑪為難!隨後話題一轉,說了劉墨林可惜,目的就是激起雍正帝的怒火!

    四、

    弘曆為什麼不揭發弘時?(三)

    在看雍正王朝時,很多人都認為皇位對弘曆來說是十拿九穩的,其實不然,沒到最後時刻,誰也不能確定皇位就是他的。

    在康熙帝的兒子們身上就展現的淋漓盡致:

    康熙帝在世的時候,最反感的也是爭位,哪個皇子表現的越積極,哪個皇子就離皇位越遠,用雍正帝自己對弘晝說的話就是:

    “朕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潛心佛法,與世無爭,是你皇爺爺非要把這重擔交給你阿瑪。”

    不管是誰,自己還在位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兒子開始對自己的位置虎視眈眈了,換誰誰心裡都不舒服,更何況是皇帝!

    所以,對於弘曆來講,他也不可以表現的太過,這也是劇中他一直積極的推動新政,除貪官,安撫臣民的方式來博取雍正帝的好感的原因。

    如果弘曆一見雍正帝就哭哭啼啼的說弘時要殺自己,反而會引起雍正帝的懷疑,會給弘曆安上一個置自己親兄弟於死地的罪名,這是得不償失的。

    從雍正帝派人來保護弘曆的那一刻起,弘曆就敏銳的捕捉到,本來是他跟弘時的奪嫡之戰,現在已經轉變成了弘時於雍正帝的戰爭了。

    既然矛盾已經轉移到皇帝與兒子身上了,作為四弟的自己,何必趟這渾水呢?

    後來弘曆為了確信自己的策略成功,而不顧雍正帝的感受,一再問自己的三哥去哪了?

    直到圖裡琛暗暗地給他點了一下頭,弘曆就知道自己成功了,由此可見,他跟圖裡琛早已經對過暗語了!

    相對來說,弘時就傻到家了,一切都搞得那麼盡人皆知,當著老八胤禩的面自己做主把人家門人和家奴發配雲南,還指望老八胤禩給他出好主意助他上位?

    真是可笑至極,估計弘時中計後,老八胤禩會從心裡嘿嘿一笑:

    “比狠毒,弘時你還是太嫩了!”

    難怪弘時臨死前才醒過味來,大喊“八叔八叔,阿其那,阿其那!”

  • 14 # 歷史簡單說

    《雍正王朝》裡,弘曆之所以不向雍正揭發弘時,其實也很簡單,主要原因有三條,第一,去刺殺弘曆的人都被滅了口,那麼就死無對證,如果說是弘時做的,那麼沒有證據,就有栽贓陷害的嫌疑了,

    第二,弘曆知道是弘時乾的,也知道雍正也知道了這個事情,那麼此時,有說和沒說,都沒有什麼區別。

    第三,康熙時期,為什麼大阿哥會被康熙所圈禁,原因就是大阿哥勸康熙帝殺太子,而且還說可以代勞,而十三阿哥說無情帝王家,骨肉相殘,也一直被圈禁,當然後來在張五哥的求情下,給放了出來。

    而弘曆很清楚這一點,這個事情他不能提,否則會讓雍正以為,他也在勸雍正殺掉弘時,這個事情只能雍正自己想,自己去處理,別人連提都不能提,所以雍正在問李衛的時候,李衛也說其他事情,他都可以做,就這個是雍正的家事,他也不敢做。

    而雍正問弘晝弘時那個時候說了什麼話,弘晝就說,好像也沒有說什麼話,他也記不清了,雍正就說,你不願意說,就算了。另外,十三爺是在臨終之前,點出了弘晝可信,而弘時身上有八爺的影子,這個已經相當明白了,也只有十三爺能說這句話,畢竟他都要走了。

    那雍正知道不知道這些刺客是誰派出去的?當然知道,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弘時安排人準備刺殺弘曆之前,雍正已從弘晝那邊知道了弘時在八旗王議政的事情了,另外隆科多也告訴雍正弘時要殺他,圖裡琛還向雍正報告弘時在抄八爺家的反常舉動。

    緊接著,雍正就派圖裡琛連夜出去,去找李衛和弘曆,讓李衛帶著五百親兵護送弘曆回來,這個說明什麼,雍正已經知道,或者猜到,弘時要對弘曆下手了,弘曆自然也都知道雍正都知道這些事情了。

    雍正為什麼親自去賜弘時自盡,原因也很顯然,這個事情只能由他去做,其他人連提都不能提,畢竟弘時在怎麼樣,還是雍正的親兒子。

  • 15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後面的劇情裡,在雍正的皇子中也發生了三皇子弘時與四皇子寶親王弘曆的儲位之爭,說是兩人爭奪儲位,不如說是弘時在八王爺胤禩的教唆下,先是參與了八爺黨對雍正的逼宮,逼宮失敗後,又準備透過行刺弘曆,以剷除這個競爭對手,但是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劇中,弘曆與弘時在潞河驛相見,兩人肩膀靠肩膀,家長理短聊了許多,絲毫看不出任何的敵意,也讓跟隨而來的李衛和圖裡琛大為疑惑。而弘曆拜見雍正,除了彙報了江南一行的情況,對於弘時的事,更是隻字未提,只是說了“請皇阿瑪不要再提這件事了,也不要追究這件事了。”同時為劉墨林的妻子蘇舜卿請旨封為誥命夫人,僅此而已。

    那麼,弘曆遭到哥哥的暗殺,為什麼不揭發哥哥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弘曆一路回京,身邊李衛和圖裡琛的護衛,這兩個人必然是雍正派來保護自己的,並且這兩個人都是雍正最為信任的人,由此可見,雍正已經完全的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的主謀和元兇,按照雍正的性格,自然會一查到底,追究到底,所以弘曆相信自己的老爹雍正能夠還自己一個公道,畢竟,雖然雍正還是堅持用遺詔繼位的方式確立繼位人,但是滿朝皆知弘曆就是未來的皇帝,雍正對於弘曆的事情必然會上心去做。

    其二,弘曆知道此事是針對於他,但是此時並沒有直接的證據指向這就是弘時所為,而最後也是因為回來的殺手被滅口,派去滅口的人害怕再被弘時滅口,這才讓雍正掌握了弘時主謀的證據,貿然的揭發弘時就是兇手,不僅不能為他人所信服,也必然引得弘時為了自保而採用更為過激的行為,這樣對於雙發乃至雍正都不是好事。

    其三,弘曆非常清楚雍正繼位前“九子奪嫡”的慘烈,也非常清楚雍正並不想看到他們兄弟之間為了奪位也經歷一場血雨腥風,康熙臨終前曾告誡雍正要“善待你的臣民,善待你的兄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他們”,這麼多年雍正也是這樣做的,不到最後一刻,並沒有對八爺黨下手,雍正知道弘時為了皇位準備傷害自己的兄弟已經非常難過了,弘曆則不想雍正因為兄弟之間的相互仇恨而更加傷心,他這麼做也是為了讓雍正能夠寬心。

    其四,弘曆也是在雍正面前為自己加分,也是讓雍正能對自己放心,畢竟,雍正還有五皇子弘晝,如果弘曆一門心思的要至自己的哥哥弘時於死地的話,那麼雍正對於弘晝未來的安危會非常的擔心,這樣對於弘曆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所以,既然雍正已經發現了事情端倪,已經有了處理這件事情的主意,弘曆也就沒有必要去再火上澆油,相反,此時的寬容不僅會讓雍正寬心,更是會讓雍正放心的把皇位交給自己。

  • 16 # 風雪夢不逝

    弘時刺殺弘曆,這實在是一步臭棋。如此明目張膽行刺,這是小瞧弘曆,更是絲毫不將父皇雍正放在眼裡。這一看,就是弘時狗急跳牆,使出的絕命一搏。

    弘時為何行刺

    弘時本想借八阿哥胤禩與隆科多之力,順利上位。沒曾想,八王聯合胤禩,隆科多逼宮失敗,胤禩,隆科多等人身敗名裂,立時就成了階下囚。弘時擔心隆科多供出自己,對隆科多百般凌辱,差點就了結了小多子的小命。另一方面,弘時奉命查抄八爺府,做的也是不乾不淨。這一切,都逃不過雍正法眼,雍正正準備對弘時動手,沒曾想,弘時一計不成,使出了最為狠毒的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刺殺弘曆。其實,即便弘時得手了,以弘時的品性,資質,雍正也是不會傳位給他的。

    老辣的弘曆

    弘曆在《雍正王朝》裡,是屬於人精一類的。弘曆少年聰慧,等到他成為了寶親王,他既表現的對父親雍正忠順,又給雍正一種體貼可人,與世無爭的模樣。然而,弘曆在外面,那是幹練的很。沒聽老八說嘛,弘曆殺起底下的貪官汙吏,那是毫不眨眼的。就弘曆這樣的人,十個弘時也不是對手。弘曆回京後,不揭發弘時,那也是其人精的體現。

    其一、這樣做,不會改變自己在雍正心中的形象。乖寶寶又怎能隨意告別人狀呢。

    其二、說與不說,雍正與弘曆其實都是心知肚明的。弘曆不說,反而全了皇家的體面,畢竟兄弟相殘,這是皇室天大的醜聞。

    其三、弘曆不說,靜待雍正決斷,也顯出了自己的大度,寬容,更是體現出了對父親雍正的尊敬與愛戴。弘時已成為雍正心中的一根刺,拔與不拔,雍正都會極其難受,這樣的痛,弘曆也明白,如果一旦挑明,雍正會很痛苦。讓雍正難受,弘曆如此聰明的人是不會幹的。

    總而言之,這樣的弘曆,確實夠格繼承大清江山。這裡,弘曆明顯甩弘時幾條街了,弘時的失敗,也在於對手弘曆實力實在是太為強大了,這樣鬼精的對手,弘時又怎能敵的過呢。

  • 17 # 哈瓦伊1

    其實很簡單,弘曆是鄔先生啟蒙,康熙親自教導的學生,再加上外出辦差的歷練(理論結合實踐),帝王心術恐怕雍正都比不上。

  • 18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弘時一直覬覦皇位,而他最大的阻礙就是四阿哥弘曆。

    弘曆天資聰穎,好學善思。早些年在王府讀書時,弘時總是吵嚷著要撒尿,弘曆卻安安靜靜地聽鄔思道講課,以至於在木蘭秋彌期間被康熙看中,年紀輕輕就被送到宮裡與康熙朝夕相處。可以說,雖然沒有太孫之名,但其實他早早就鎖定了一個太孫的位置。

    而三阿哥弘時也就早早失去了成為皇帝的可能性。最初,他也只好收起自己的野心,整日裡提籠架鳥。但在參與了恩科洩題案後,他的把柄被老八胤禩抓住,胤禩老奸巨猾,他半威脅半拉攏,循循善誘,勸他和弘曆爭。

    弘時那顆早已被雪藏的野心又漸漸復甦。

    但事與願違,在雍正的幫扶下,弘曆多次外出辦差,逐漸鞏固了自己的地位。而弘時一直不被雍正重用,後來又攪入八王議政的鬧劇。胤禩等人被抄家奪爵,八爺黨土崩瓦解。

    胤禩在被抄家之際,還不忘與雍正鬥一鬥。他再次告訴弘時,一定要和弘曆爭,而且關鍵時刻必須下狠手。弘時繼續被蠱惑,他聚集了一批死士,打算刺殺此時正在江南辦差的弘曆。

    雍正得到訊息,連忙派圖裡琛火速前往江南找李衛,二人一道保護弘曆。結果圖裡琛趕到李衛府上時,弘曆已前往揚州,二人又匆匆忙忙追趕。等追上弘曆時,弘時已經擺脫了刺客的追殺,但隨侍的劉墨林卻護主而死。

    按理說,此時弘曆應該怒火中燒,圖裡琛和李衛也害怕弘曆發怒,所以才十分緊張地一路跟隨,但是弘曆卻剋制住了脾氣,與前來探聽情況的弘時兄弟情深地攀談起來。回京後,面見雍正,弘曆也並沒有點名道姓地去揭發狀告弘時。

    但是,弘曆的心思卻是陰險的,他沒有直接揭發狀告雍正,是為了向雍正表現自己重視兄弟骨肉之情,也是為了掩蓋自己真正的目的,那就是想方設法激怒雍正,讓雍正替他除掉弘時這個競爭者。

    弘曆先是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先說:

    託皇阿瑪庇佑,兒臣平安回來了,請皇阿瑪就不要追究這件事了。

    接著又繼續說:

    皇阿瑪聖明,兒臣實在不願因為這件事興起大獄,更不願因兒臣,使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

    看看弘曆,刀都被人架到脖子上了,都不願追究,只是擔心會興起大獄,擔心父母會因此而傷心,多麼孝悌仁愛,多麼顧全大局。

    弘曆明白,經歷了九子奪嫡的雍正對這種事十分敏感,所以必須要讓雍正先感受到自己的滿腔善意。如果他一上來就用很難聽的話去揭發狀告,甚至指責中傷弘時,企圖一舉置弘時於死地,那雍正勢必懷疑到自己頭上。

    於是,弘時先用上面這兩句話,把自己摘了出去,向雍正表示自己不是那種一心要置哥哥於死地的人,更無意追究弘時,順便給自己樹立一個光輝形象,接著這第三句話就該露出真章了:

    只是可惜了劉墨林……

    弘曆顯然是在旁敲側擊地提醒雍正,劉墨林那可是你一手提拔上來,打算要重點培養的心腹重臣,結果就這樣被弘時殺掉了,真是太可惜了……

    好好一個劉墨林,假以時日絕對能當好弘曆的幫手,現在卻因弘時的刺殺而一命歸西,雍正又怎能不動怒?

    可以說,弘曆成功利用劉墨林,激起了雍正的憤怒,讓雍正動了殺子之心。

    弘時的生命即將走向盡頭。

  • 19 # 燈下螢火

    序言

    弘曆沒有主動去揭發弘時,反而是在雍正面前替這位哥哥求情,真的是殺人不見血,手段高明!恰恰驗證了八阿哥胤禩對弘曆的評價:精明與狠毒。

    弘時的擔憂

    當胤禩被雍正抄家時,帶頭的就是弘時。此時的弘時心驚膽戰,生怕自己的這位八叔把自己也供出來,於是就準備把八阿哥府上男女老少連夜全部發配到雲南邊疆之地,以此來威脅胤禩。胤禩知道這個訊息後,一眼就看出弘時的心思,直言此子比自己想的還要狠毒。胤禩非但沒有不高興,反而誇弘時做的對!成大事者就應該狠毒!直言自己這輩子就毀在了"賢"字上面!

    胤禩就把自己"八爺黨"剩餘還沒有被發現的官員名單給了弘時,以後可以為他所用,弘時這才放下心來,自己的這位八叔是不會告發自己的。

    弘時已經無路可退,只能鋌而走險

    胤禩接下來的話,著實是把弘時徹底的推上了絕路。胤禩就弘時當前爭儲的形勢有理有據的分析了一番。直言弘曆是他目前最大的障礙,比起弘曆的精明和狠毒,弘時都不如他!

    弘曆該心狠的時候,絕不手軟。在山東殺巡撫、殺㴪臺,接連殺了二十多位官員,眼睛都沒眨一下,也沒有請示旨意!這點弘時自問做不到!河南科舉朋黨案,身為欽差的弘曆,把劉墨林推在了最前面,自己卻躲在了後面,導致天下的讀書人對劉墨林恨之入骨,最後自己再站出來,為李紱等人求情,一下子贏得了讀書人的心!最為高明的是,弘曆的這種手段竟沒有讓雍正看出來,做的滴水不漏!弘時自問也確實沒有這種手段!

    胤禩眼見弘時被震到了,此時又添了一把火!當弘曆當上皇帝之後,以他的狠毒,定會殺了你,你弘時的結局比我現在還要慘!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他沒當皇帝之前,就除掉他!這番言論弘時之前想都不敢想,殺害自己的親弟弟,這要讓雍正知道了,定會砍了自己!胤禩又給弘時吃了一顆定心丸:雍正種種跡象表明,大限將至!可憐的弘時,不知不覺已經無路可走,只有鋌而走險!

    表面兄弟

    當圖裡琛告訴雍正,有人試圖謀害被關進大牢的隆科多,雍正知道事情沒這麼簡單!於是就深夜去見了隆科多,得知幕後主使就是弘時!雍正知道弘時已經是狗急跳牆了,想起弘曆還在江南,順間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夜讓圖裡琛帶人去保護弘曆平安回宮!

    當弘時驛站看到弘曆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刺殺計劃失敗了。但兩兄弟表面上都裝作沒事一樣,談笑風生。弘時還側面向弘曆打聽,刺客有沒有被抓到,有沒有發現刺客的身份,弘曆心裡明鏡似的,只說已經全部死了,但從衣服上看是北方人無疑!弘時放下心來!其實刺客留有活口,並把弘時供了出來!

    弘曆當真是替弘時"求情"

    弘曆跪在雍正面前,情真意切的替弘時求情,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為的就是不想讓雍正和母親傷心!這多有孝心!對兄弟是多麼的寬容!這無疑讓雍正對弘時憎惡又增加了幾分!雍正此時心底已經十分憤怒!

    可弘曆隨後一句話徹底讓雍正決心殺掉弘時,簡直是殺人於無形,並且說的是那麼的自然!弘曆無比痛惜的說道:只是可惜了劉墨林,被歹人殺害了!

    看似一句平常的話,進到雍正耳朵裡,那就變了!劉墨林死了確實可惜,但萬幸的是弘曆沒事!如果這次死的是弘曆,那後果不堪設想!弘曆這次僥倖活下來,那下次呢?經歷過"九子奪嫡",雍正深知其中的兇險!自己絕對不能讓這種事情再次發生!所有罵名全讓我來揹負吧,哪怕是殺子的惡名!只要弘曆能夠順利繼位,新政能繼續實行下去,自己下地獄也值得!

  • 20 # 青燈問史

    《雍正王朝》裡,雍正的幾個兒子同樣伴隨著爭奪皇位的情況,是奪嫡鬥爭的延續。弘晝最為聰明,在規避奪嫡矛盾的過程中尋找時機,有著皇三子胤祉的氣質,而弘時的爭奪則是顯性直白的,加上老八允禩的攛掇,誓與弘曆爭高下,然而,最為高明的,則是弘曆,以不露聲色的巧勁,以太極之力還施彼身,讓弘時下場慘淡。就弘時追殺弘曆,弘曆沒有揭發這件事,就可見弘曆之高明。

    弘時想要爭奪嫡位,尤其是在八王議政,八爺黨聯合隆科多逼宮的時候,就已經大大暴露了。當時弘曆雖然在江南,作為皇子,不可能對朝堂之上的情況一無所知,弘時被雍正毒酒賜死後,他與圖裡琛的眼神交換就已經說明,圖裡琛早就是弘曆的人了,故而他們之間的資訊交換早已形成。圖裡琛是雍正信任的重臣兼侍衛,在八王議政失敗後,雍正親自前往牢房審訊隆科多,當時也是圖裡琛在場,圖裡琛是整個事件的知情者和見證人,唯有他與弘曆串通,才會獲得來自於雍正最前沿的資訊。

    我們假設弘曆揭發此事,會形成什麼樣的後果來進行分析。

    第一,形成皇室兄弟相殘的醜聞,於皇家聲譽不利。九子奪嫡是清王朝康雍年間永遠的痛,弘曆自小被康熙教育,深知康熙皇帝對奪嫡父兄相殘的痛恨,雍正即位之後,為剷除以八爺黨為首的兄弟政敵,本就落下了不少罵名,如果弘曆就此揭發弘時,將會是康熙年間奪嫡鬥爭的重演,不僅僅是對康熙皇帝的辱沒,更是對雍正皇帝的嘲弄,讓清王朝皇室的醜聞愈演愈烈,為後世留下千古罵名,弘曆有此經歷,故不會斷然揭發弘時。

    第二,沒有直接證據。要不是雍正夜審隆科多,抓捕到刺殺弘曆的殺手交代,只怕雍正皇帝也難以抓住弘時刺殺弘曆的把柄,如果沒有確鑿證據,就無法形成有力的抗辯,最後,如果被弘時倒打一耙,說弘曆汙衊他,豈不是起了反作用。像朝廷這類皇權爭奪戰,往往是殘酷激烈的,有些只有自知,卻無從查證,因為沒有誰會給自己留下證據。

    第三,為自己留下清名。誠如前面所說,圖裡琛是弘曆的眼線,對於雍正的一舉一動自然胸有成竹,弘時追殺弘曆的事兒隆科多沒有扛住,說了出來,雍正本就有意弘曆即位,自然會對這件事一追到底。要是弘曆出面揭發,只會火上澆油,引起雍正對弘曆的不滿。弘曆樂得一個清閒,還能獲得一個胸懷寬廣的清名,有雍正出面擺平弘時,豈不是美哉。

    更為關鍵的是,像弘曆這般高明的人,對於皇權的爭奪除了講求方法外,絕對也是對自身做了充足的思想和人力保障的,劉墨林不就成了替死鬼嗎?只要人還在,就有反擊的機會,弘曆雖然經歷了這場險惡的刺殺,但是我相信,他對自己的保護絕對也是十分充分的,不會輕易被弘時收買的幾個殺死隨便殺死的。在與弘時的較量中,就如雍正皇帝所說,弘時就是用行刺這種愚蠢的方法,也是不得章法,被自己收買的殺手出賣,他又如何,或者有何能力突破弘曆對自己的保護?

    所以,弘曆有底氣不去揭發弘時,因為他和雍正皇帝一樣知道,無論怎樣,以弘時的智商還傷害不了自己,與其自己去揭發他,還不如讓他自投羅網,將自己送入萬劫不復之地。

    事果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什麼樣的老師算是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