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哎喲喂看看嘛

    企業都是尋求多元化發展的,只是時機需要很謹慎,現在做口罩,一可以嘗試拓展利潤吸引的醫藥行業,特殊時期審批條件放寬,銷路不愁,還可以幫助國家疫情,得到名聲。一舉多得

  • 22 # 互金直通車

    從春節過後,我就到處打聽買口罩,2月7日終於從一個藥店群裡預約上了,但是隻有三個,而且還要等著,2月9日通知我去買,過期作廢,於是我開車跑了6公里,去買了三個口罩。

    我去的時候很猶豫,總共3只口罩,我這次去買還要用一隻存量口罩,相當於只買了兩個,感覺有點不划算,但是想了想,如果將來周圍有病歷出現了,沒有口罩是不行的,就是一隻也要去買。

    (藥店排隊的人)

    我到的時候,已經接近下午下班時間,排隊的人相對少了點,但是仍然有二十幾個人在排隊,大家都戴著口罩,但是可以看出來,有些人的口罩是普通口罩,也有人戴的口罩是多次使用過的。

    雖然只有區區三隻口罩,每支價格1.6元,但是大家都在排隊等候,藥店的服務員說,今天他們這個小店,客流量已經超過410人了,來的都是預定了口罩的。

    現在正處在疫情防護的關鍵時刻,馬上就開始復工生產,要做好個人防護,口罩是不可缺少的,富士康、比亞迪這樣的大型企業,有幾十萬員工,每人每天用兩隻口罩,這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現在這種形勢下,他們到哪裡去買這麼多口罩呢?

    我想在他們生產口罩之前,肯定考慮過外購,如果能購買到,他們不可能跨界生產,現在一罩難求的局面下,他們要開工,就必須為員工提供口罩,既然外部供應不足,只好自己生產,自給自足。

    (我買到的三隻口罩)

    好在生產口罩的技術並不複雜,富士康,比亞迪這樣的大公司,一週時間就能夠提供產能,問題主要出在生產許可和原材料供應上,如果是自己使用,生產許可可以之後辦理,估計原材料供應對他們來說可能會是一個難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給他們提供幫助。

    為此有人感慨,找工作還是要找大公司,缺什麼東西可以自己生產,起碼不用為買口罩發愁,現在已經陸續復工了,很多人可能並沒有多少口罩儲備,這樣是很危險的。

  • 23 # 晴天財經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回答標準來看,當前全世界範圍內口罩的需求量上升了100倍,口罩短期內的平均價格上升了20倍,但使如此當前世界範圍內的口罩需求量依舊難以滿足。其主要原因除了當前中國境內的冠狀性病毒之外,還有已經席捲了全美國的流感,包括澳大利亞的大火這些都是使得當前世界範圍內口罩需求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回到原題,我們再來看為什麼當前國內很多的企業緊急轉型生產口罩,原因很簡單,外部的進口短期內難以滿足國內的口罩需求量。截至目前為止,全國範圍內口罩的生產能力已經恢復到了70%~80%,但是目前為止口罩資源依舊是當前比較稀缺的。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國家緊急動員了一部分具有生產口罩能力的企業,緊急升級自己的生產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一部分的車企市場,還有比較著名的紡織業包括內衣的製造企業都加入了當前的口罩生產行業。

    即使如此一個口罩的生產週期可能只有幾秒鐘但是距離它上市前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和消毒,這個時間週期可能需要7天到14天。所以這麼來看的話截至目前為止,大年初一左右生產的口罩目前才剛剛上市,但是各地依舊稀缺所以還需這些後來的企業轉型生產,加大市場的供給力度。

  • 24 # 胡兄財觀

    胡兄觀點:理性看待各類企業加碼口罩生產,既肯定企業行為,又要量力而行,潮退後,總會看到誰是裸泳

    一、口罩已經成為目前戰略物資,缺口巨大

    官方資訊:據工信部統計,中國具備一天生產2000多萬隻口罩的產能。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表示,根據初步統計,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產量已經達到1480.6萬隻,產能利用率達到67%。

    現例項子:不提一線醫務人員口罩等緊缺,但說胡兄,一方面,1月21號左右,從網上下單60只口罩,結果初八才到20只,剩下的似乎遙遙無期了;另一方面,2月10日復工,因為沒有口罩,不得不安排員工在家,僅僅幾個管理合夥人碰頭開了一下會。

    口罩緊缺,一方面是一線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需求源源不斷,再加上現在是全民戴口罩,一人一個就是14億個;另一方面,口罩畢竟是易耗品,即便一個N95口罩也用不了幾天,需求大就很正常了。

    此外,基於口罩的重要性上升,國家開始統管,市場上流通的口罩少了,無形中,讓人們感覺口罩的緊缺。

    二、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開始生產口罩

    1、政策層面:基於口罩重要性及緊缺性,各地政府鼓勵相關有基礎的企業,轉型生產口罩,2月3日,國新辦的釋出會,對於有企業擔心的產能過剩問題,發改委表示疫情後過剩產能將會由政府收儲,並鼓勵企業開足馬力組織生產。

    這從政策層面讓生產廠家無後患之憂——畢竟政府承諾收儲——可以保底嘛

    2、企業層面:

    第一類:企業應盡義務。比如大型央企/國企,作為全民所有企業,他們是國家基石,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急國家之所急,是他們應盡的義務。代表企業:中石油等

    第二類:社會責任+自身需要。任何一家企業,作為社會的器官,除了聚焦主業,還應該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比如維持和社群的和諧,捐款支援貧困地區等;

    而積極支援疫情防控,也是一種社會責任。但是負責口罩生產,應該更多由既具有實力(包括資金或行業相仿等)企業來擔當。

    此外,考慮到疫情依然嚴峻,企業都面對一個兩難問題:一方面要抗疫;一方面企業現金流壓力巨大,再不開工,都撐不下去了。

    正是基於以上問題,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透過轉產生產口罩,既可抗疫情,又可滿足企業自身的需求,更可以獲得社會讚譽,何樂不為?代表企業:富士康、比亞迪。

    第三類:無實力,勉強型。主要指一些企業,既沒有實力(資金、技術等),又非易轉產行業(比如紡織業),只是看到市場好,有錢賺,有好的社會讚譽,而不考慮自身是否適合生產,及有能力生產,就匆匆上馬。代表企業:不詳,肯定有。

    三、疫情結束後遐想

    不容否認是,疫情之後,口罩產能絕對過剩;但同時,這次疫情也給人們上了一堂生動課,未來口罩前景看好。幾種結果設想:

    1、理想型:要麼功成身退,徹底退出口罩行業;要麼實現戰略轉型,開闢口罩新市場。

    2、一般型:前期吃飽,後期吃撐,尤其非口罩或相關行業企業,能否跑得塊,那就看能力、運氣了。

  • 25 # 無相fei0598

    大企業諸如富士康比亞迪等紛紛開始生產口罩,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原因:

    第一,口罩目前產能嚴重不足,按照今日工信部的釋出會,目前國內口罩的產能僅達到76%,還未滿產。

    第二,即使滿產,也難以滿足國內的需求:按照5億城鎮人口來算,上學加復工,按照每日一個人三個,5億就是需要每天15億的口罩總量。如果打一個折扣,按照50%來毛估,也需要近7億每天的需求。而如果按照疫情三個月或者半年防護需求來看,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目前,口罩用於滿足湖北和武漢黃岡等疫區的醫療衛生人員尚且不足,需要全國各地支援,並且需要海外進口支援。

    第三,類似富士康比亞迪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比如富士康,全國總員工數在100-200萬,按照每天3個,一天用度就是300-600萬隻,如果坐等全國口罩正常產能供給,就會影響這些諸如富士康比亞迪勞動密集型企業自身復工的用度需求,與其坐等影響復工,不如自己開工生產口罩。

    第四,口罩本身非科技產品,而是簡單的紡織用品,按照材料有足夠供給角度來看,最多需要一些簡單機械傳動裝置,以及口罩行業輸出的一些基本技術規範,即可生產。對於富士康和比亞迪這類工裝治具和裝置研發能力非常優秀的企業來說,與其坐等別人供應遙遙無期,不如花幾天幾周自己完成裝置和生產標準銜接,快速以自己強大的產能和人力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減少給國家和口罩產業的額外需求,讓口罩產業可以更好地利用專業條件給醫療防護人員生產好標準的醫用口罩。

    因此,總體來說,富士康比亞迪自己生產口罩,既是無奈和應急之舉,也是緩解全國口罩產能之舉,應該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在滿足自己以及適當緩解社會可以預期的未來幾個月內的口罩巨大需求而“自力更生”自給自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教師被學生家長殺害,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