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一本情感簿
-
22 # 噠噠牛仔
田曉霞去世的那一章我覺得路遙過於殘忍了,不過這也告訴了所有人,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幸福哪一個先來,所以要珍惜身邊你愛的人。
-
23 # 懷念家鄉的熱土
田曉霞的死去,是兩個人的愛情,被現實生活生生的撕裂。對於他們而言還是不錯的,愛情敗給了命運,總比敗給世俗要好。
孫少平他充滿了鬥志,充滿了激情。 這個山溝裡走出來的農民兒子,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改變生活。田曉霞才華橫溢,美麗大方。他執著的愛著這個掏煤的男人,孫少平這個掏煤的男人也勇敢的向他靠近。作為平凡的人,少平和曉霞之間是平等的。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徵,共同的愛好。作為社會的人,一個是山溝溝裡走出來的農民兒子。一個是省裡領導的女兒,一個是記者,一個是掏煤的工人。巨大的社會身份差異也許註定了,他們走不到一起。就算他們走到了一起,不管是對於田曉霞還是對於孫少平來說,婚姻將會是帶有苦藥的冰糖。
少平和曉霞的愛情,是註定只能出現在童話裡的。在現實的世界裡。曉霞和少平的愛情太理想主義了,讓人們看了十分羨慕。可是在這現實的世界中,真有這樣的愛情?並不是說沒有,但是也不會那麼的刻骨銘心。所以作者選擇讓小霞悲情地死去。樹立少平更強大的心裡,
為什麼偏偏要在他們要見父母的時候?發起了洪水。小霞卻偏偏去了採訪,這麼美好的愛情故事。他只能出現在童話裡,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回到現實殘忍的世界裡。如果小霞不悲情死去,孫少平就不會悲傷,田曉霞不悲情死去,這《平凡的世界》就不會平凡。
這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善良。他幫助了少平太多太多,他告訴了少平。這個世界不止在這個山溝溝裡面,還有一個外面的世界。他告訴少平你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你應該有你自己的世界。他幫助少平攬工,他幫助少平的太多太多。他對少平的那種執著的愛情,以至於少平還沒有好好的來愛他,就悲情的離去。
田曉霞就像女神的化身一樣,這種美好的化身形象當然不能存於世界。他只能悲情的死去,他實在是太完美了,完美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卻無跡可循,絕對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曉霞的離去才能讓我們回到現實中。 -
24 # 進擊的大鵝
往往偉大的作品都是以悲劇結尾,《平凡的世界》也不例外,童話故事的結局最後都是王子和公主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但這不是童話,作者要寫的是平凡人的世界,平凡人的一生一定會有喜怒哀樂、生離死別,這就是生活。
關於田曉霞的死,此前也早有伏筆,從孫少平身上,我們可以看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影子,孫少平羨慕保爾·柯察金有冬妮婭那樣的女孩愛他,田曉霞就是孫少平的冬妮婭,我們知道,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由於種種原因,保爾跟冬妮婭最終並沒有走到一起。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一點,不管是什麼,如果過於完美,那一定不能長存於世,換言之,有缺憾的東西才是完美的。有些事是這樣,有些人,也是這樣。
綜上所述,究其原因,看書名。
-
25 # 鳳凰翽翽戀詩詞
這是一種對時代青年的謳歌,她代表了那個時代奮進的青年,有責任有學識有奉獻精神,透過這個人物的死亡,更進一步深化了平凡的世界的主題,生的平凡,死的偉大!引導正面的社會導向和鼓舞青年人的精神力量!是構成小說有衝擊力和突出人物主題的一種表現手法!
回覆列表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歷時6年才完成的百萬字長篇鉅著。該書以中國7、80年代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孫家兄弟的人生故事以及那個年代農村人民的生活變化。
不同於路遙的另一部經典小說《人生》,《平凡的和世界》裡除了愛而不得、得而復失之外,還加入了殘、疾以及死亡的元素。
比如李向前的殘、賀秀蓮的癌症,以及田曉霞的死。
而田曉霞死後,孫少平又和惠英嫂最終生活在了一起,生活總是充滿了諷刺的意味,田家姐妹似乎就是命運多舛,始終不能和自己最愛的人走到一起。
那麼難免要問,田曉霞這個人物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田曉霞的死呢?
01:田曉霞的人物形象太過完美,這樣的人適合存在於記憶之中回想孫少平與田曉霞的相遇,田曉霞和姐姐田潤葉一樣,沒有大小姐脾氣,大大方方,善解人意,不僅智商高,關鍵情商也高。
而且田曉霞的大部分出現的時機和地點,幾乎都是沿著孫少平的人生軌跡進行的,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在路遙先生創作之初,田曉霞的存在,本就是已經確定好了歸宿?
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高官子弟家的孩子什麼性格,什麼心性,面對普通的農村老百姓是什麼態度,但我知道,社會地位和貧富差距的落差,一定無法讓這樣的兩二人以平等的姿態相處,並且相愛。
偶像劇的劇情很難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僅是富家子弟的想法和意願,更重要的也是農村人的自我認知和態度,他依靠什麼在別人面前大談特談的說著人生規劃和職業理想?說白了少平就是掏煤的工人。
但這又怎麼樣呢?田曉霞還是和少平相愛了,田曉霞從家裡給少平不停的帶著各種各樣的書籍,給少平講著他理解範圍之外的東西,拓寬了作為農村人的眼界和見識。
就是這樣一個橫看豎看,無論家庭條件、人物性格、長相身材還是待人接物的態度,我說一句“完美”,有人覺得過分嗎?沒有吧。
所以,田曉霞太好了,好的堪稱完美,而這樣完美的姑娘,不說少平,換成誰能不喜歡呢?但也正是如此,她只能存在於記憶之中,這是路遙先生創造她時就註定的結局。這樣才永遠都是田曉霞。
02:“柏拉圖式”的愛情,用死亡收尾,就是最美的結局再說她與少平的相處。
即便是現在臨時翻開書頁,隨便挑一段二人相處的點滴畫面,你就可以輕易的發現,他們之間從未有過考慮現實問題。
不僅僅是田曉霞,就連少平都是。
文學、詩詞、各種新聞資料、職業規劃、人生方向和理想,定期見面,書信往來等等,這真的是太浪漫了,簡直就是不沾人間煙火,把他們的愛情稱作“柏拉圖式”戀愛,是非常貼切的。
但是這樣就行了嗎?就可以在一起了?哪有那麼容易。
雙方家庭背景不考慮嗎?田曉霞的父親是省委書記,吃好的住好的,學識和條件又怎麼是孫少平一家雙水村的農民可以比擬的?在那個年代,門戶之見就是一把無形的劍,不是一個人說不顧就可以不顧的。
再有,生活問題不考慮嗎?田曉霞嫁給少平,兩個人住哪?雙水村嗎?不說田曉霞,就會少平都不會同意的,靠曉霞父母的幫助嗎?那少平前面說的自我提升、職業規劃和所謂靠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成了一句笑話?
如果是這樣,那他和一個“鳳凰男”又有什麼區別呢?
更何況,還有雙方父母的意見的態度,在書中,田曉霞死後,田福軍把女兒的日記給少平看,上面有一句:“我的掏碳丈夫......”,田福軍沒有說其他的,是因為田曉霞已經死了,如果活著,必定還是會遭遇巨大的阻力。
最後兩個人要麼私奔,要麼就活成少安與潤葉那樣。
所以,她的死亡,與這段愛情而言,就是最好的結局。
總結上面這張照片,當初無意間看到時,驚人天人,這哪裡是劇照啊,簡直就是孫少平和田曉霞的結婚照。
或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已經結婚了,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他們不該被分開。
被毀容前的少平停留在理想的世界裡,在緬懷田曉霞的世界裡,但毀容之後的少平,已經從天堂墜落凡間,不然他又如何與惠英嫂在一起呢?
或許,在那次礦井的意外之下,少平也已經隨著曉霞離開了,留下的只是一個身體。
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的愛情,才是我們都向往的愛情。
可這樣的愛情卻又不能直面現實。
不得不說,這是一出人間悲劇。
感謝閱讀!--End--